小型风力发电机的转速与功率控制
- 格式:pptx
- 大小:9.50 MB
- 文档页数:2
浅析双馈风电机组的转速控制摘要:风电机组运行主要是依靠事先设定的主控程序。
在实际双馈风电机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其运行的持久性、稳定性。
如果风电机组运行时,出现过大的转速以及停机的情况,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风电机组内部零件寿命下降,也不利于机组正常的发电工作,也不能对机组运行的需求有效满足。
本文就此对双馈风电机组转速控制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双馈风电机组;转速控制;转速控制参数值一、引言在进行双馈风电机组转速控制、设置转速控制参数值时,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注意综合考虑风电机组不同零件运行情况,保证零件运行的协调性,从而促进不同目标的实现。
具体的目标如:促进零件和整体机组的安全性,保证风电机组稳定、长久的运转,增强机组发电的水平,降低风速变化造成的影响等。
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始终加强对双馈风电机组转速控制工作。
二、变速双馈风电机组优势双馈风电机组转速控制情况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其一,是风电机组超过额定风速时,机组会调节桨距角,释放多余的能量;其二,是风电机组低于额定风速时,结合变频器控制调节工作,改善发电机的电磁转矩,有效实现机组转速控制。
相比于恒速机组,变速机组主要包括以下优势。
比如,变速机组能够根据自然状态下不同的风速转变叶轮转速。
如果自然风的风速增加,会进一步使得机组叶轮转速提升,转速形成的能量中一部分采用动能形式进行存储,以此保证整体机组相同的输出功率;如果自然风的风速降低,叶轮中事先存储的动能能够借助电能形式输出,保证平稳的机组功率,避免因风速变化,影响电网运行稳定性。
通过变速机组的运行,还能够保证在受力突变情况下,降低对机组传动机构的影响,保证机组机械部件正常运行,降低部件磨损,对风电机组和零部件的寿命有效延长。
在此基础上,相比于恒速机组,变速机组中的叶轮还有更宽的风速范围,有利于跟踪最佳的叶尖速比,从而进一步保证最大的风能利用系统,对整体系统运行效率有效提升。
三、双馈风电机组的转速控制措施(一)多重超速停机保护变桨系统在变速风电机组中具有独立性。
电力科技 浅谈风力发电并网技术及电能控制蔡锐锋(广东能源集团湛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广东 湛江 52404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能源资源的需求量获得快速增长。
电力资源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发电路径成为现代电力企业研究的重点内容。
风力资源作为洁净且可再生资源,发电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所以在进行监管的时候面临着很大的难度。
本文主要探究在当前能源资源供给量下降的背景下,如何提升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的应用以及控制电能质量。
通过分析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的基本含义,明确技术发展要点,归纳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的发展趋势,概述控制发电质量的措施,实现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的发展与电能控制水平提升。
关键词: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电能控制;措施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资源,是十分清洁的,当前我国风力发电技术是所有新能源开发技术中最为成熟的一种,并且已经初具规模,成为现代电力资源开发与存储的重要保障。
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成本降低,使得改善风力发电性能时可以组合运用电网接入和电能控制。
风力发电并网技术是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强化对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的研究能够为后期的风力发电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1 风力发电并网技术分析1.1 同步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技术从同步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技术的本质分析,是有机组合同步发电机与风力发电机而成的。
当同步发电机在运行的时候,不仅可以高效率的将有功功率输出,还可以为发电机组提供充足的无功功率,实现周波稳定性增强,从而为显著优化与提升电能质量奠定基础。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了解,我国在风力发电以及电力系统建设中,选择与应用同步发电机是常态。
但是如何将同步发电机与风力发电机相结合,是当前学术界和电力企业以及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
在大多数情况下,风速所形成的波动是尤为显著的,风速波动能够导致转子转矩产生波动且幅度大,难以满足发电机组并网调速对于精准度所提出的要求。
若是没有充分考虑融合同步发电机与风力发电机之后的问题,当发生荷载增大问题的时候,将会造成电力系统出现无功振荡和失步现象。
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Safety small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ystems1.概述1.1主题与范围本标准为小型风力发电机组(SWTGS)(以下简称机组)的安全要求,它涉及到安全原理、质量保证、工程完整性和特定的要求,包括设计、安装、维修和特定外界条件下的运行,其目的是制定一个恰当的保护等级,以防止机组在计划寿命期内发生意外事件和损坏。
本标准还涉及到机组的各辅助系统,例如保护机构、内部电气系统、机械系统、支撑结构、基础和电气与负载的连接。
本标准适用于扫掠面积小于40m2,电压低于1 000V(a·c. )或1 500v(d·c. )的机组。
本标准应与有关的国家标准、IEC 和ISO标准结合使用(见1.2)。
1.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9001-1994 质量体系F 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dt ISO 9001:1994)GB/T 19002 :1994质量体系F 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 dt ISO 9002:1994)GB/T 19003 :1994 质量体系F 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i dt ISO 9003:1994)IEC 364建筑物的电气安装IEC 529:1989 外壳防护等级(IP法则)IEC 1000电磁兼容性(EMC)IEC 1400-1:31994风力发电设备第1部分:安全要求IEC CISPR 11:1990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限值ISO 2394:1986 结构可靠性通则补充篇1(1988)1.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1.3.1 制动能有效地降低风轮转速或使其停止转动的手段。
风力发电机组的分类介绍风力发电机一般按风轮轴安装形式、功率控制方式、风轮转速调节、主传动驱动方式等进行分类。
1、风轮轴安装形式按照风轮轴安装形式可分为水平轴风力机和垂直轴风力机。
(1)水平轴风力机风轮的旋转轴线与风向平行。
水平轴风力机必须具有对风装置,跟随风向的变化而转动,以便吸收来自各个方向的风能。
对于小型风力机,这种对风装置常采用尾舵,而对于大型风力机,则利用风向传感器测量风向,经微处理器调整后控制偏航系统进行对风。
水平轴风力机按照风轮相对于塔架的位置可分为上风向风力机和下风向风力机。
风轮位于塔架前面的为上风向风力机,风轮位于塔架后面的为下风向风力机。
目前风电场采用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多为上风向水平轴风力机。
(2)垂直轴风力机风轮的旋转轴线垂直于地面或气流方向。
垂直轴风力机能吸收来自各个方向的风能,无需对风装置,这是相对于水平轴风力机的一大优点,并且传动装置和发电设备均安装在地面,便于维护;但是受叶片制造工艺的限制及拉线式塔架占用大量土地面积等因素,垂直轴风力机一直未得到发展。
2、功率控制方式按照功率控制方式可分为定桨距风力机、变桨距风力机和主动失速风力机。
(1)定桨距风力机叶片与轮毂固定连接。
在风轮转速恒定的条件下,风速增加超过额定风速时,随着叶片攻角的增加,气流与叶片表面分离,叶片将处于失速状态,叶片吸收的风能不但不会增加,反而有所下降,以确保风轮输出功率在额定范围以内。
定桨距风力机的特点:结构简单不需要变桨机构,同时控制系统也较简单。
但风轮吸收风能的效率较低,特别在风速超过额定风速后,由于叶片的失速作用,输出功率还会有所下降;机组承受的载荷大;机组重量比同类型变桨距风力机重。
(2)变桨距风力机叶片与轮毂通过变桨轴承连接,可以通过变桨系统控制叶片的安装角。
当风速低于额定风速时,保证叶片在最佳攻角状态,以获得最大风能;当风速超过额定风速后,变桨系统减小叶片的攻角,保证输出功率在额定范围内。
变桨距风力机的特点:结构复杂,需要增加变桨轴承和一套变桨驱动装置,同时控制系统也变得很复杂。
小型化风能发电技术的研究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清洁能源,尤其是风能的利用率也日趋提高。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风能发电设备也不断升级和发展。
在今天的市场上,小型化风能发电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一个逐渐成熟的市场。
本文将介绍小型化风能发电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探讨小型化风能发电设备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小型化风能发电技术的研究现状小型化风能发电技术是指小型风力发电机组,一般功率在数百瓦至数千瓦之间。
与传统的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相比,小型化的风力发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维护简单的优点。
这些特点使得小型化风能发电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和未电气化地区,提供清洁和可靠的电力供应。
目前,小型化风力发电技术在风力发电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家庭和小型企业提供清洁能源供应,满足基本用电需求;二是为大型风力发电设备提供补充能源,增加其发电量。
在小型化风能发电技术的研究方面,国内外研究机构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风机结构设计、风能捕捉技术、发电控制技术等方面。
其中,风能捕捉技术是小型化风力发电设备最核心的技术之一。
截至目前,主要的风能捕捉技术包括固定桨叶技术、变桨叶技术、旋转桨叶技术以及风车式桨叶技术等。
固定桨叶技术是最简单的风能捕捉技术,也是最基础的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风力使桨叶转动,通过传动机构转化为电能输出。
这种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是在低风速、高风速时收益较低,不能自适应风速变化等缺点。
变桨叶技术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小型化风能发电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控制叶片的角度和转速来调节转子和发电机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
这种技术具有响应时间快、稳定性好、适应性强等优点,但是相应的控制系统会增加设备的成本和维护难度。
旋转桨叶技术是最新的小型化风能发电技术,其核心是将风能转换为转子不同方向上的力矩,然后通过多级齿轮传动机构将其传递到发电机上。
旋转桨叶技术具有高效率、稳定性好、无需控制系统等优点,但是技术复杂,成本高,生产难度大,目前尚处于实验阶段。
浅谈新能源风力发电及其功率控制摘要: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新能源风力发电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效益。
与传统能源相比,风能的开发利用成本低且环保安全。
所以为提高风力发电水平,本文详细论述了新能源风力发电及其功率控制。
关键词:新能源风力发电;要点;功率控制风力发电作为一种环保、清洁的分散型电源,被称为绿色电力,其在发电中清洁、环保、无污染,所以风力发电对保护环境和改善能源结构意义重大。
风力发电的快速发展不仅减少了对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及环境污染,还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
它是现代社会最成熟、最高效的能源转换技术之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新能源风力发电原理新能源风力发电是指通过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风力发电过程是通过机械能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过程由风轮实现,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过程通过风力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实现。
在该过程中,大多数风力发电机是水平轴式风力发电机,由多个部件组成,包括叶片、轮毂、增速齿轮箱、发电机、主轴、偏航装置、控制系统、塔架等。
二、风力发电的特点风力发电从其动力资源、风电转换系统及其设备、系统运行特性到电功率输出、从技术到经济方面都不同于常规发电。
1、优点。
①风能资源储量丰富。
如加大对风能的开发与利用,将来有可能取代火力发电,并能满足部分或大部分对电力需求大的国家。
②风能是可再生资源。
目前,地球上可利用的常规能源如煤炭、石油等日益匮乏,若干年后就会枯竭,但风能却是可再生资源,能无限利用。
③清洁无污染。
风力发电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且降低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使温室效应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
④投资少,回报快。
一户可配套微型风电装置,一村可兴建小型风电装置,若是大型的风电场,可由国家、集体或个体企业负责合股建造,几年内即可收回成本。
⑤施工周期短。
安装一台就可投产一台,三个月就可运输安装单台风力机,一年内就可建造IOMW级的风电场。
并网中小型风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随着可再生能源的逐渐发展,风力发电逐渐成为了绿色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并网中小型风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是风力发电的关键技术之一,这也是目前风力发电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并网中小型风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的相关内容。
一、并网中小型风电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的意义风力发电的特点是受风速的影响非常大,而风速是时刻变化的,这就使得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也在不断变化。
而风能的转化效率最高时,即为风电机组输出功率的最大值。
因此,如何使得风电机组输出功率尽可能接近最大值,就成了并网中小型风电系统运行中最重要的问题。
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是针对此问题开发出的技术手段,它可以使得并网中小型风电系统在不同的风速下,都能够输出最大功率,从而提高风电系统的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
二、并网中小型风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的原理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的原理是通过控制风力发电机组的转速和叶片的角度,使得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
当风速较低时,需要增加转速和叶片的角度,以提高风能的转换效率;而当风速变高时,可以通过降低转速和叶片的角度来控制输出功率,以确保不会超出并网限制。
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控制参数来达到最佳效果,比如最大功率点跟踪速度、叶片角度等。
三、并网中小型风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的方法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包括直接功率控制法(DPC)、电流控制法(ICC)、电压控制法(VCC)等多种。
这里介绍一下其中比较常用的DPC方法。
直接功率控制法:DPC控制方式是通过测量风力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来调节叶片的角度和发电机组的转速。
具体实现过程中,需要先测量出当前的风速和风向,然后根据检测到的风速和风向来调整叶片的角度,使其与当前的风速和风向相适应。
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转速来调整输出功率,以达到最大功率点的跟踪。
DPC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可控性好,但在理论上并不能达到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精度要求,且在存在扰动时容易出现控制失效的情况。
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摘要: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是风的动能通过风轮机转换成机械能,再带动发电机发电转换成电能。
主导的风力发电机组一般为水平轴式风力发电机,它由叶片、轮毂、增速齿轮箱、发电机、主轴、偏航装置、控制系统、塔架等部件所组成。
风轮的作用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它由气动性能优异的叶片装在轮毂上所组成,低速转动的风轮由增速齿轮箱增速后,将动力传递给发电机。
上述这些部件都布置在机舱里,整个机舱由塔架支起。
为了有效地利用风能,偏航装置根据风向传感器测得的风向信号,由控制器控制偏航电机,驱动与塔架上大齿轮咬合的小齿轮转动,使机舱始终对向风。
尽管风力发电机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①水平轴风力发电机,风轮的旋转轴与风向平行;②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风轮的旋转轴垂直于地面或者气流方向。
关键词:风力发电;轴类零件;主轴一、叶片的设计(一)叶片的设计基础风机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部件之一,约占风机总成本的15%~20%,它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风机的性能以及效益,其设计如下特征。
(1)密度轻且具有最佳的疲劳强度和力学性能,能经受暴风等极端恶劣条件和随机负载的考验。
(2)叶片的弹性、旋转时的惯性及其振动频率特性曲线都正常,传递给整个发电系统的负载稳定性好,不得在失控(飞车)的情况下载离心力的作用下拉断并飞出,不得在风压的作用下折断,不得在飞车转速以下范围内产生引起整个风力发电机组的强烈共振。
(3)叶片的材料必须保证表面光滑以减小风阻,粗糙的表面亦会被风“撕裂”。
(4)不得产生强烈的电磁波干扰和光反射。
(5)不允许产生过大噪声。
(6)耐腐蚀、紫外线照射和雷击性能好。
(7)成本较低,维护费用低。
(二)材料的选择根据叶片计算结果及经验最终确定制作3叶片风力发电机并决定用木板来加工叶片。
购买了3块“长*宽*高”为60㎝*15㎝*2㎝的轻木板。
(材料是通过查阅资料,店铺产品对比,最终选择了轻木板,其次通过计算叶片长度等选择了木板的规格)。
15KW风力发电机基本参数1. 引言本文档介绍了15KW风力发电机的基本参数,包括其功率、转速、转子直径等关键指标。
这些参数对于评估其发电效能、选购适当的发电机以及设计风力发电系统都十分重要。
2. 基本参数以下是15KW风力发电机的基本参数:2.1 功率•额定功率:15KW•最大功率:17KW2.2 转速•额定转速:200 RPM•最大转速:250 RPM2.3 转子直径•转子直径:8.5 米2.4 转子方向•逆时针旋转2.5 切入风速•切入风速:3 米/秒2.6 切出风速•切出风速:25 米/秒2.7 发电机类型•三相异步发电机2.8 发电机效率•额定效率:≥0.852.9 发电机控制方式•变频控制系统3. 性能曲线表格1:15KW风力发电机性能曲线风速 (米/秒)功率 (KW)326699121215141815211524142712309336362390注:此表格为示例性能曲线,实际曲线可能略有不同。
4. 结论15KW风力发电机是一种适用于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发电设备。
其基本参数包括额定功率、最大功率、转速、转子直径等指标,这些参数对于设计和选择合适的风力发电系统至关重要。
此外,性能曲线提供了风速和相应功率的关系,可用于评估发电机的发电效能。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参数,可以为风力发电系统的设计、购买和运行提供有效的参考。
5. 参考文献•[1] 张三等. (2010). 风力发电设备基本参数和性能研究. 电力科技发展, 35(2), 52-59.•[2] 李四, 王五. (2015). 风力发电机性能测试与分析.光电工程, 42(3), 78-84.。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电力的使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我国每年的电耗量位居世界前列,发电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我国一直致力于利用清洁能源进行发电,其中风力发电就是清洁能源发电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将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进行讨论。
关键词:风力发电;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组控制技术风力发电是一种清洁的发电手段,减少了发电对于环境的破坏。
我国国土辽阔,适合风力发电的区域广泛,所以我国在风力发电这一发电技术上取得了长足进步,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是维持风力发电的最核心技术之一,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能够为我国风力发电事业提供强大助力。
一、风力发电在进行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讨论时,首先简述一下风力发电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风力发电是指将风的动能转化为机械动能,之后将机械动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发电手段,并且风力发电在发电过程中不会产生辐射及空气污染情况的发生,是一项清洁的发电技术。
风力发电在我国西部地区使用广泛,风力发电技术在近些年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风力发电又分为水平轴风力发电、垂直轴风力发电、双馈型发电机发电等多种发电模式。
二、风力发电机组想要利用风力进行发电工作,就离不开发电机组的运转,风力发电机组由风轮、发电机组成。
其中发电机又由风轮中所含的叶片、轮毂等部件组成,当叶片受到风力吹动时,会进行旋转,从而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机组按照风轮桨叶分类分为定桨型与变桨型两种,按照风轮的转速又可分为定速型、变速型两种[1]。
我国现在已经拥有了风力发电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制造能力,但是我国的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还有待完善,再简单描述风力发电机组的构成与类型之后,下面将针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进行讨论。
三、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是风力发电的核心,通过控制技术能够提高风力发电的安全性,提高风力发电的发电效率,下面根据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进行研究讨论。
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的调速系统风力发电机利用风力发电,从风力机的特性可知,当风轮盘面垂直于风向旋转时,风轮的转速是与风速成正比的,而功率则与风速的立方成正比。
即12n n =12V V 及12p p =3132V V 。
假若风速提高2倍,风轮转速提高2倍,功率将增大8倍。
为了维持风力机稳定运行,必须在设定的风速范围内调整和限制其转速及输出功率,使其不超过允许值。
风力机的调(限)速方法有若干,离网型中小风力发电机通常采用改变风轮或叶片与气流的相对位置和给风轮加大载荷的方法限制转速的提升,在自然风大于额定风速时仍保持转速及功率基本稳定或不超过限定值。
常用的调节方式如下:A 、水平偏转或上仰转动,使风轮偏离风向;B 、叶片失速,使风轮效率降低;C 、叶片或叶片的一部分绕自身的轴线偏转,改变桨距角;D 、给风轮加大负荷或在叶片上设置障碍,限制其快速旋转。
1、风轮偏离风向的调节方式当风速高于额定风速时使风轮偏离风向一个角度γ释放部分风能,使高于额定值的风速在风轮的轴向分风速等于额定风速,由此控制风轮的转速和功率保持接近额定运行状态。
即cos n i iV V γ=。
式中:n V 为额定风速,i V 为大于额定风速的某一风速。
采用图解的方法,如图1(不同风速下风轮偏离风向的角度示意图)所示。
可以简便的求解在风速增大时为保持额定风速值不变,风轮应偏转的γ角度值。
沿风力机轴画出延伸线,按额定风速的矢量值截取线段ox 至o 点,从o 点作垂直线oy ,以x 点为圆心,取某一风速的矢量值(与额定风速同尺度)为半径划弧,相交于oy 垂直线的某一点,该点连接x 点的线段与ox 夹角即为该风速出现时风轮应偏过的角度。
使风轮偏侧的机构,常见的有设置侧风板、风轮偏置、电动机驱动等多种方式。
1.1、设置侧风板使风轮偏离风向风轮连同发电机安装在可以绕塔杆顶部水平转动的回转体上,尾舵用垂直于水平面的销轴与回转体铰链连接。
在回转体上安装一个伸出风轮盘面的侧风板。
风力机转速选择方法摘要:对风力机几种转速选择方法进行介绍。
关键词:失速调节、桨距调节、变速。
1、 失速调节失速调节的风力机通常几乎在恒定的速度下运行,因此叶片攻角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局部攻角的增加,叶片失速,引起升力系数减少和阻力系数增加,最终导致切向载荷降低。
功率的减少取决于桨距角、叶片的扭转角以及弦长分布和叶片上所使用的翼型。
如果现场测试表明功率的大小不能得到充分的限制,则需要卸下叶片, 改变固定的桨距角设置。
在失速调节的风力机中,通常采用异步发电机,其转速几乎不变且由发电机的扭矩特性确定,即输入发电机的轴扭矩G M 是该轴转速n 的函数。
根据扭矩特性可知,异步发电机既可以作为电动机运行,也可以作为发电机运行。
电动机运行模式可以用来启动风力机。
当发电机在发电的情况下,选择其符号为正值。
发电机的转速将位于0n 和nom n 之间,而扭矩等于风轮叶片在发电机轴上产生的扭矩R M 。
没有轴扭矩时异步发电机的转速0n 为:060/grid n f p此处grid f 是电网频率,p 是发电机的极对数。
对4极发电机而言,0n 是1500r/min ,而对6极发电机而言,0n 是1000r/min 。
由于发电机的转速要高于风轮的转速,因此在发电机和风轮之间需要配置增速齿轮箱。
风轮的转速ω与发电机的转速n 之间的关系式,可以用齿轮箱的增速比r 表示为ω=n/r 。
实际转速n 和0n 之间的相对差,称为滑差率SL=(n-0n )/0n ,对通常的失速调节的风力机而言,滑差率之值大约为1%~3%。
这意味着,风轮的转速几乎是不变化的,因此,使用风轮作为飞轮来储存能量,比如在阵风的情况下,其可能性非常小。
比如由于风中的湍流所引起的风轮扭矩R M 的变化,将几乎立即转移到发电机扭矩G M ,然后变成电功率2n /60EL G P M π=(1)考虑风力机运行在较低的转速,并且风速增加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风轮叶片所产生的扭矩R M 也增加,刚性风轮按照下面的方程加速:d R G dt I M M ω=-(2)直到上升到一定程度是扭矩G M 再次等于扭矩R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