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改造和利用现有的农业物流资源
• 在发展农业物流中必须改造和利用现 有的资源,可把它们改造成第三方物流公 司或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的甚至 还进行农产品加工的公司,这对于解决目 前中国农业物流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极其 重要的意义。
• 四、实现供应链管理下供销社运作模式的构想
•
实现供应链管理,把一些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引进农业,
期欠帐使得高额物流损耗一时难以根本扭转。
• 以果蔬产品为例,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越有8000万 吨果蔬腐烂,损失总值近 800亿元。损失率为25%~30% ,可以满足2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这与发达国家5%以
下的果蔬损失率相比,差距很大。
•
• 另一方面,2003年投资高速增长带动了装备工业的快速发展,其中 农副产品加工专用设备制造利润增长2倍。从2003年1-11月份经济运 行情况来看,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利润134.9亿元,同比增长37.1%; 食品制造业实现利润96.6亿元,同比增长37.7%,其中,液体乳及乳制 品制造业利润增长52%。从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农副食品
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形势良好,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 全国食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9.30%,行业新增固定资产占全国食 品行业比重38.34%,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数量和规模在食品各中类行业
中比重最大,反映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成效,加大了农产品转化力
度。
• 3、农业物流信息体系不健全
•
农业物流流体的流向和流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效率和效益是与
的质量。
• 1、采取分购联销的方式,销售农产品。农产品的销售除基层专业社 销售之外,一般由市乡综合性联合社发挥系统优势,集中力量销售。 合作经济体系的经营工作无论是销售还是购买,都采取预购的方式, 有很强的计划性,可以减少库存保管成本和运输成本。在销售和购买 中,代表农业生产者利用规模大的优势,在市场中取得较高的谈判地 位和优势价格,同时统一组织协调农产品生产者的活动,减少体系内 部在价格上的内耗。合作社把利益的一部分让渡给农产品生产者。合 作社还可以利用规模优势进行流通加工,实现价值增值。目前合作社 需要进行农产品专用仓库的投资,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合理规划物 流系统,兴办部分流通加工企业,对农产品进行分级包装,甚至贴上 条形码,以利于分配、营销,实现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