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沿革.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中国地理沿革

学习要点

“九州”的来源

郡县制

十三刺史部

节度使、采访处置使

行中书省

承宣布政使司

第一节传说中的上古地理区划

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周代以前无考。古籍中所述有关历史传说的分州,起源很早。如《汉书·地理志》说黄帝时已有州制,尧时因洪水灾害,分为十二州,禹治水更制九州,而列五服。经近人研究,认为“九州”、“十二州”说法,都是先秦时期学者的一种大一统理想,而不是真实的历史行政区划。

1.“九州”传说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提出“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学者考证,九州的疆域约包括今河南、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省的全部,江西、湖南、陕西、甘肃的大部,宁夏、内蒙古、辽宁的部分。比殷、周时的疆域还大一倍有余,约当宋、明时疆域的四分之三,所以说春秋以前,决不可能产生这样广阔的地理观念。

2.“十二州”传说

《尚书·尧典》中还有“十二州”说法,后汉时马融在《禹贡》九州之外,再加上并、幽、营三州,作为“十二州”的名称,实际上是杂取《职方》、《尔雅》所载《禹贡》以外的州名拼凑而成。近代学者也有人认为十二州的传说,是影射汉武帝的十三州刺史部而起,并非尧、舜时代的地方制度。十二州之说既然非先秦所有,这也成为《尧典》一书晚出的证明。

3. “大九州”传说

战国晚年齐国学者邹衍创立“大九州”的地理学说,认为中国境内的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称为“赤县神州”。同样的“州”共有九个,但不过是裨海(小海)环绕的小九州。这种小九州共有九个,才是大九州,其外为大瀛海所环绕。这一说法反映了战国时齐国海上交通发达,滨海人民已认识到海外地区的广大,而作出大胆的想象。

第二节中国历代行政区划

先秦是中国行政区划的萌芽时期。

商朝、周朝实行的是“分封制”,即“封邦建国”,各个领主在自己的封国内独立为君主,故商、周无所谓行政区划。

春秋时,周室衰微,一些诸侯国逐渐强大,开始发展中央集权制度。他们在新开拓的疆土上不再进行分封,而由国君直接统治,为了便于统治,开始萌生了县、郡等行政区划单位。

以下简介秦代及以后中原王朝的历代行政区划, 不包括与中原王朝共存的边疆民族政权的行政区划制度。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到1949年,约有2100多年, 历代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①“州、郡”时代:秦、汉、魏、晋、南北朝,约800年。

②“道、路”时代:隋、唐、五代、宋、辽、金,约700年。

③“行省”时代:元、明、清朝和民国,约700年。

1.秦—南北朝:郡、县时代

①秦:郡、县二级

萌芽于秦国。秦朝建立,分郡、县两级,以郡统县,分天下为36郡, 秦末增为48个。一个郡管理十几个到二三十个县。

②汉:刺史部(州)+郡、县二级

汉初大封诸侯国,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封国级别相当于郡,故仍是郡县二级。汉代有105个郡,约相当于今地区市,今一省大致相当于汉朝十二三个郡。郡大小差距很大,落后的地方郡大,发达的地方郡小。会稽郡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地。

(隋开皇三年(583)取消郡、隋炀帝恢复。唐朝州、郡名称迭改, 宋代完全废郡。)

西汉西域都护府

汉“十三刺史部”

从秦到汉,基本上实行的都是郡县制度。但自西汉以来,在我国行政区划上,又有部(州)的名称出现。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统治,向全国各路派出刺史,分区监察该地工作,这样的区叫“刺史部”,每部辖郡7、8个至10多个。分13个刺史部:冀州、兖州、豫州、青州、徐州、荆州、扬州、幽州、并州、益州、凉州、朔方、交趾。

部(州)只监察各郡工作,无行政权。故不算一级区划。

③三国—南北朝:州、郡、县三级

三国到隋初,行政区划名义变成州、郡、县三级。郡的范围小了,甚至形同虚设。所以实行的实质仍是两级制度:州(郡)县制。

西汉末年,到处爆发农民起义。皇帝为了集中调动兵力,给原负责监察的“州刺史部”增加了军事、行政的权力,从此成了凌驾于郡之上的一级行政单位。刺史(州牧)不仅监察、主政,而且统兵,成为一方封疆大吏。

汉末军阀混战,各方豪杰多任州牧,如董卓为并州牧,刘表为荆州牧,袁绍为冀州牧,后曹操自领冀州牧,刘备也领过荆州牧、益州牧。

北朝后期,一些郡太守甚至成了只拿俸禄的空头官。

④隋朝:州、县二级

隋开皇三年,隋文帝撤郡,又恢复了二级行政制度,但变成了州、县制。与郡县制级别相当。

2.道、路时代

⑤唐代:道、州、县三级

唐初改郡为州。为便于统治,把全国300多个州分做为10道,每道都派出相应的监察官员。负责监察该道的官声吏治,不负责行政事务。因此,道不能算一级行政单位。后来的地理书《元和郡县图志》就以这10道来划分政区,分统全国各州。即: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陇右道。

唐玄宗时,改划为15道,每道置采访处置使,定官定位,其职责和汉武帝设置的十三个刺史部差不多。

安史之乱前后,唐玄宗设置节度使。节度使掌兵权,兼领数州,俨然一方行政长官。节度使的辖区也称之为道,但和采访处置使的道有着本质的不同。

安史之乱后,各方节度使增加到近50道,成为州之上的一级行政机构。所以唐后期的行政区划,就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唐代与“州”同级者有“府。(唐玄宗开元以来,把京都所在的州改称为府,长安所在的雍州改为京兆府、洛阳所在的洛州改为河南府。唐末,已有了10多个府了。)

⑥宋代:路、州、县三级

宋太祖鉴于唐代节度使的专权难制,取消了节度使及其“道”,但在府州之上设置了路。

路设转运使掌财赋、提点刑狱掌司法、安抚使掌兵政,此外还有一些管理粮储、专利的机构。路是一级行政单位,不同于唐初只负责监察的道,也不同于晚唐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节度使的道。

宋代在路之下设州不设郡(在《宋史·地理志》等书中,每州之下,又挂一个郡名。如京东路:青州北海郡,密州高密郡等,只是作该州的别号)。

北宋继续把重要的州改为“府”,与“州”同级者还有“军、监”。(四京:开封、河南、应天、大名4府)

府、州、军、监是同级行政单位。(建宁府、南剑州、邵武军)

3.行省时代

元、明、清至现代的三级政区,固定有行省一级,故称为行省时代。

⑦元代:省、路、州、县四级

元代疆域辽阔,为控制全国州县。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前身是尚书省),行使宰相之权,总理全国行政;在地方上设行中书省,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代表朝廷,处理地方事务。

行中书省起承上统下的作用,逐渐变成了一级地方常设机构。这样“省”就由中央走向了地方。元代有一个中书省直辖区和10个行中书省。

⑧明代:布政使司、府、县三级

明初太祖取消行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但民间仍称行省,全国分为两京、13承宣布政使司即13省,长官为左右布政使,掌一省之政。有战事时,派朝臣出巡地方,处理军务,称为巡抚。遇到牵连几省的军事问题,巡抚不能解决时,则派总督处理。这些都不是正式的地方官。

⑨清代:省、府、县三级

清朝时行省分为18个,另有盛京、吉林、黑龙江、伊犁4个将军辖区,后来增加到23个。总督、巡抚也都成了正式的地方官,巡抚为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总督则总揽一省或两三省的军民要政。

⑩民国:省、专署、县三级

民国建立,国民党政府废除“道”,实行省、县两级制,后在各省设行政督察专员,建立专署,作为省的派出机构,一个专署管10多个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也使用过专署建制,后来改地区。

1936年

第三节总称合称地名

一、地区名

江东、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江北:指长江以北江苏、安徽的部分地。

关中:指河南灵宝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山东:指河南崤(x iáo)山以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