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导热油物性参数
- 格式:xlsx
- 大小:17.93 KB
- 文档页数:71
导热油
Heat Transfer Oils
概述:本品采用深度精制的矿物油为基础油,再加入高温抗氧剂、复合阻焦剂等添加剂调制而成。
本产品执行Q/DX TYS044-2001标准。
典型数据:
注①将摇匀油样倒入100ml量筒中静置5min,应透明,无悬浮物,底部无沉淀。
主要性能:淡黄色透明液体,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粘温性,粘度小易于输送,使用本品不易结焦,灰分小,无毒、无腐蚀、无环境污染,设备无压力要求,操作方便。
用途:本产品适用于主流体温度300℃以下,常压密封式液相加热循环系统的导热介质,适用于化工、食品、农药、纺织、印染、炼焦、油漆、油墨、皮革、橡胶等行业的油锅炉、油浴炉、烘房、热定型机及蒸馏、分馏、反应罐等加热工艺中作液相热传导介质。
注意事项:
贮存于干燥、通风的仓库内。
使用和贮运过程中要防止异物污染。
严防杂质及水混入。
不要与其他油品混用。
包装规格:18L塑桶、170Kg铁桶包装。
导热油的理化性能指标及其在使用中的意义在国际分类标准中,导热油属于“润滑剂和有关产品类(L类),它具有润滑油的一般理化性能,但又有根本区别,区别之处在于其使用性能不同。
导热油作为传热介质,在高温下使用,因此“热稳定性”是其主要性能。
导热油各项理化性能指标的定义可参阅《GB/T4016石油产品名词术语》。
导热油行业标准SH/T0677—1999规定了17项指标,分别从6个不同层面来表征导热油的理化性能和使用性能。
(1) 确定最高使用温度的指标:热稳定性——是导热油区别其他油品的重要使用性能指标。
(2) 安全性指标:初馏点、馏程、闪点(开口、闭口)、自燃点、水分。
A. 初馏点—反映产品的挥发性和安全性。
挥发性也直接与经济性相关,挥发性高的产品,损耗量就大,需不断补充新油,这就增加了导热油的使用量,进而提高成本消耗。
初馏点高,则挥发性低、安全性强。
B. 馏程—反映产品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范围。
馏程越窄,重组分越少,热稳定性越好。
C. 闪点—闪点是导热油加热时产生的蒸汽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能短暂燃烧时的温度。
能持续燃烧时的温度称为燃点。
反映油品的挥发性和安全性,与初馏点相结合,控制产品的挥发性和馏程范围,这对装置的安全运行极为重要。
D. 自燃点—是安全性能指标,预示运行中的导热油泄漏时在空气中自燃的倾向。
E. 水分—是关系到装置平稳运行的指标。
(3) 精制程度指标:硫含量、中和值、铜片腐蚀、残炭、灰分、外观。
a. 硫含量—是控制导热油运行系统的设备不被腐蚀及防止环境污染的指标,也是衡量油品精制深度的指标。
b. 中和值—反映油品中有机酸的含量,与油品的精制深度有关。
中和值增加到一定量,就会腐蚀设备。
c. 铜片腐蚀—导热油在与金属材料接触中,只对铜敏感,因此铜片腐蚀也反映出产品的精制深度。
d. 残炭、灰分—残炭是指油品在使用中可能发生的结焦和积炭的倾向;灰分指油品中金属有机化合物及杂质的含量。
这两项指标反映出原料精制深度。
高温导热油/导轨油介绍:斯卡兰工业导热油320、460:深度精制、高热稳定性石蜡基传热油。
可以用作强制循环、油平均温度高达320℃的闭式传热系统(采用冷油或隋性气体作密封)及温度高达200℃的开式传热系统的热媒。
是一款拥有深度精致、热稳定的矿物油类传热油(热传导油)。
采用优质基础油技术配置而成,可以用作强制循环的闭式及开式传系统的传热介质(热载体)。
特点:1、优异的传热性能、使其循环畅通、换热效率极高。
载荷滑轨上不易被挤掉,而且还能防止被乳化切削液冲洗掉,提高原位附着性,减少导轨油的流失。
3、极压抗磨添加剂系统,即使在重载荷下也能形成有效的保护膜层,从而防治导轨和滑轨的划伤。
有效的防锈防腐蚀添加剂能够防止机床零部件被腐蚀,以达到保护金属表面的效果。
4、优异的抗乳化性,及卓越的与切削液分离特性,让导轨润滑油很容易地与切削液分离开来,从而使切削液减少因润滑油污染而引起的细菌生长,提高切削液箱中液体的寿命。
5、抗磨液压/导轨两用油一品两用的联合液压系统/机床滑轨润滑油(ISO 32),减少库存品种。
适用范围1、机床滑轨、导轨2、水平滑轨(ISO 68)3、轻到中型就用场合(ISO68)4、竖直滑轨(ISO 220)5、更恶劣的场合(ISO 220)6、适用于Bijurr润滑亮剂自动释放系统7、其他要求采用黏附性强、无腐蚀性极压类润滑剂的工业应用场合。
性能标准:1、Cincinnati Milacron标准P-47:中重质导轨滑润油(ISO 68)权利声明:斯卡兰的所有油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斯卡兰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代理油品信息均来自于厂商,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厂商)负责。
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售后延伸服务:斯卡兰保证及时、快速、保质保量的油品供应和配合斯卡兰润滑油上海研发中心做好油品技术支持的售前、售中服务以外,还可以提供以下售后延伸服务:1、油品技术免费咨询;2、上海和重庆地区,免费送货,货到付款,免费加油、换油。
导热油检测指标--国联质检实验室提供导热油又名热传导液,导热油检测包括粘度、蒸汽压、沸程、初馏点、闪点、燃点、流点等。
国联质检实验室总结导热油检测包括以下七项指标:1、粘度粘度是导热油在规定条件下的稀稠程度及流动性。
当机械负荷,转速相同时。
所用导热油的粘度较大,则功率损耗越大。
由于国内大部分油用在高温传热阶段,几乎所有品牌的导热油在高温时粘度相近。
一般导热油检测粘度变化±15%,则认为该项指标报废。
2、酸值酸值是导热油检测中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总量,即每克导热油消耗氢氧化钾的总量。
导热油检测中大部分是高分子有机酸,高分子有机酸对设备腐蚀很小。
导热油在高温运行中有诱导、吸附、硬化和脱落等步骤的结焦过程。
这些过程使热油炉管道中形成一层导热油焦,并影响其热油炉的传热效果,也同时隔离了导热油与金属管壁的接触,使这些酸不能腐蚀设备,由此可见酸值对金属的腐蚀性是不显重要。
由酸值可判断油品的变质程度。
3、闪点闪点(开口) 是指在导热油检测时,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
闪点越高,起火的可能性越小,使用越安全,但不能理解为闪点越高越适用于高温。
4、残炭残炭是多环芳香烃、胶质、沥青质的混合物,在空气不足的条件下受强热作用易于分解、脱氢缩合而成残炭。
残炭的大小可大致判定导热油检测的结焦倾向。
结焦的传热系数与金属相差很大,能耗增加,所以残炭是影响导热油检测的主要因素。
5、水分水分关系到装置平稳运行的重要指标,载热体中如果水分超标容易在升温过程中出现沸油现象,也容易加快油品的水解与氧化反应。
导致导热油检测时油分解失效。
一般工业装置使用产品不得大于0.05%,民用电热取暖器因无法排除水分,为保证安全,指标定为不大于0.02%。
6、倾点倾点是表示导热油检测时低温流动性能的质量指标,此项指标的意义:(1)能估计石蜡含量的多少。
(2)指导环境使用温度。
7、馏程导热检测油的馏程关系到导热油的使用温度。
热传导液一.概述加热有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种方式。
热传导液是填充在间接加热系统中的一种热载体,用于高温加热过程中精确控制温度、同一系统中加热和冷却或单一冷却目的。
热传导液已广泛用于现代化学、纺织印染、造纸、建材、制药、塑料、冶金、粮食加工、能源等行业。
热传导液从构成上分为合成型和矿物油型两类。
合成型系列产品使用温度在-60~400℃,如联苯混合物等。
矿物油型系列产品使用温度在-30~320℃,它是经过一定深度精制的石油烃类加入添加剂而制成的。
根据合成型和矿物油型产品用量比例,美国为1︰1,欧州和日本为2︰1,我国为1︰2。
据估计,九十年代国内每年热传导液的需求量约1万吨,现今其需求量以每年20%递增,是量大面广的经济型产品。
当今热传导液正向耐高温、高效节能、降低成本、操作简便安全、延长使用寿命、无毒无味、利于环保等方向发展。
二.热传导液的特性1 热传导液传热系统工作原理热传导液从广义上讲包括热量的提供和导出,即高温加热和低温冷却或致冷操作,高温加热又有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之分。
在加热器和使用加热器之间用循环的热传导液传递热量的装置称热传导液传热系统。
热传导液传热有两种基本方式。
一种是在初始点或沸点以下的液相传热。
另一种是在沸点温度以上气相传热。
大部分热传导液为液相传热介质。
最高使用温度为320~350℃。
少数热传导液为气/液传热介质,最高使用温度可达400℃。
液相传热蒸汽压低,安全性好,使用更为广泛,而气相传热能满足更高的温度和控温精度要求,但不能完全为液相系统取代。
2.热传导液的性能要求由于工艺要求不同,加热方式亦不同,系统的设计有多种类型。
装置的一次填装从几十公斤到几百吨不等,工况条件也有很大差别。
因此要求热传导液要具有良好的热、氧化稳定性,初馏点高、蒸气压低、低粘度(特别是低温时)、异味小、无腐蚀及良好的相容性,从提高热效率角度考虑,其导热性能要良好,即传热系数要大,同时还需要较高的安全性。
700℉750℉400℃允许最高膜温750℉(375℃)典型特性 注1、2外观 透明、浅黄色液体组分 改性三联苯水分 150 ppm闪点 (ASTM D-92) 184 °C (363 °F)燃点 (ASTM D-92) 212 °C (414 °F)自燃点(ASTM D-92) 374 °C (705 °F)运动粘度(40℃ ) 29.6 mm2/s (cSt)运动粘度(100℃) 3.8 mm2/s (cSt)密度(25℃) 1005 kg/m3(8.39 lb/gal)比重(60 °F/60 °F) 1.012热膨胀系数(200℃) 0.000819/°C (0.000455/°F)平均分子量 252倾点 -32 °C (-25 °F)可泵性 2000mm2/s (cSt)-3 °C (27 °F)可泵性 300mm2/s (cSt)11 °C (52 °F)充分扩展紊流时的最低温度 (Re=10000)10英尺/秒,1英寸管内 72 °C (162 °F)20英尺/秒,1英寸管内 53 °C (128 °F)转化区流动的最低温度 (Re=2000)10英尺/秒,1英寸管内 35 °C (96 °F)20英尺/秒,1英寸管内 26 °C (78 °F)馏程 10%348 °C (658 °F)馏程 90%392 °C (738 °F)常态沸点 359 °C (678 °F)推荐最高主流体温度345℃时汽化热 272 kJ/kg (117 Btu/lb)最佳使用范围 0°C 至345 °C (30°F至650 °F)允许最高膜温 375 °C (705 °F)准临界温度 569 °C (1056 °F)准临界压力 24.3 bar (353 psia)准临界密度 317 kg/m3(19.8 lb/ft3)注:1.上述数据是基于实验室样品检测所得,并非所有样品均相同。
导热油的定压比热容导热油的定压比热容是指在恒定压力下,导热油单位质量的温度升高所需的热量。
导热油是一种用于传热的介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热交换系统、加热设备和热能回收等领域。
导热油的定压比热容是一个重要的热物性参数,它决定了导热油在传热过程中的热响应速度和热传导效果。
定压比热容的数值越大,说明导热油在温度升高时需要的热量越多,热传导效果越好。
导热油的定压比热容与其化学成分、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有关。
常见的导热油种类有有机导热油和无机导热油。
有机导热油主要由磷酸酯、聚苯醚和聚硅酮等有机化合物组成,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和低的燃点,适用于工业生产中的高温加热系统。
无机导热油主要由液态金属和盐类组成,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和较低的粘度,适用于高温高压的特殊环境。
导热油的定压比热容对于热交换系统的设计和操作具有重要影响。
在热交换过程中,导热油需要吸收或释放热量,以实现物质的传递和能量的转换。
定压比热容的数值越大,说明导热油对热量的吸收或释放能力越强,系统的热响应速度越快。
因此,在设计热交换系统时,需要根据导热油的定压比热容来确定换热面积、热传导距离和热交换效率等参数。
导热油的定压比热容还与温度有关。
在不同温度下,导热油的定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导热油的定压比热容在低温下较小,在高温下较大。
这是因为在低温下,导热油的分子运动较为迟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强,所需的热量较少;而在高温下,导热油的分子运动加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减弱,所需的热量较多。
导热油的定压比热容是导热油的重要热物性参数,它决定了导热油在传热过程中的热响应速度和热传导效果。
在热交换系统的设计和操作中,需要根据导热油的定压比热容来确定相关参数,以保证系统的热效率和安全运行。
同时,在不同温度下,导热油的定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这也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考虑和调整。
通过合理选择导热油和优化系统设计,可以有效提高热交换效率,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导热油百科名片导热油导热油又称传热油,正规名称为热载体油(GB/T4016-83),英文名称为Heat transfer oil,所以也称热导油,热煤油等。
导热油是一种热量的传递介质,由于其具有加热均匀,调温控制温准确,能在低蒸汽压下产生高温,传热效果好,节能,输送和操作方便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而且其用途和用量越来越多。
目录[隐藏]主要成分特点注意事项导热油特性:导热油品牌:导热油应用范围:[编辑本段]主要成分成分为芳烃,一般芳烃含量≥99%[编辑本段]特点热油具有抗热裂化和化学氧化的性能,传热效率好,散热快,热稳定性很好。
国外同类产品有法国TOTAL公司生产的SERIOLA K3120、首诺公司生产的T55合成导热油。
导热油作为工业油传热介质具有以下特点:■在几乎常压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很高的操作温度。
即可以大大降低高温加热系统的操作压力和安全要求,提高了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可以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满足不同温度加热、冷却的工艺需求,或在同一个系统中用同一种导热油同时实现高温加热和低温冷却的工艺要求。
即可以降低系统和操作的复杂性;■省略了水处理系统和设备,提高了系统热效率,减少了设备和管线的维护工作量。
即可以减少加热系统的初投资和操作费用;■在事故原因引起系统泄漏的情况下,导热油与明火相遇时有可能发生燃烧,这是导热油系统与水蒸气系统相比所存在的问题。
但在不发生泄漏的条件下,由于导热油系统在低压条件下工作,故其操作安全性要高于水和蒸汽系统。
导热油与另一类高温传热介质熔盐相比,在操作温度为400℃以上时,熔盐较导热油在传热介质的价格及使用寿命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但在其它方面均处于明显劣势,尤其是在系统操作的复杂性方面。
目前国内生产导热油的厂家比较多,比较有实力的一线品牌主要有:长城、昆仑、统一、豫航、联远、大洋等厂家;而国外生产导热油的一线品牌主要有:美浮、BP、嘉实多、胜牌等。
相比之下国外品牌的产品质量占有一定优势,国内品牌的产品价格占有优势,但近年来随着高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内一些知名品牌的产品创新和自主研发,已经逐渐缩小了与国际品牌的差距,不少品牌已经打入国际市场!选择导热油时应注意的问题:在选择导热油前,首先应确定适当的加热工艺流程,最好委托专业部门做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