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书 11 7-12 8
- 格式:ppt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38
诗歌书——传道书讲义1(2007-11-09 23:41:21)传道书传道书是诗歌中的第四卷,它的地位是在箴言以后。
按照信徒灵性的经验说,大概都是先由约伯记的试炼,而有诗篇的祷告;再有诗篇的祷告,才能有箴言的智慧;既有箴言的智慧,方可有传道书胜过世界的眼光。
本书是所罗门悔改以后,在圣灵启示中回头看他过去的人生而有的体验与感悟——虚空的虚空,都是为了已,不为神,为我不为人。
若凡事都求神的荣耀,并为求群众的利益去劳动,就不虚空了。
# 书的内容深带着哲学家的人生观色彩,表明人生的究竟。
是所罗门的人生经历,阐明了日光之下的万事,无非是虚而又虚空...能取自已的分,在他劳碌中喜乐,这乃是神的恩赐(5:18—19节)。
人能随时知足,安享福乐,此为较高的人生。
本书的中心意义是:叫人脱离虚空的,无谓的劳苦,把虚浮的悲观的人生,化为积极的,快乐的,对于神有荣耀,对于社会有贡献的荣美的人生。
要用日光之下的时间,作日光之上的事工。
若能把日光之下的虚空的劳碌,都化为于教会并于群众有益的劳动;把俗事俗务,都化为圣事圣工;这样的人生即有价值,也就不虚空了。
一:名称按“传道”二字,是拉丁文引出,表明本书是一种真理的宣传,或在大会中的讲演。
二:著者自已明明说到,他是耶路撒冷作王的大卫的儿子(1:1节),且是作全以色列的王(1:12节),因大卫的儿子中,只有所罗门是全以色列族的王,所罗门王曾有一度,被外邦妃嫔诱惑,失脚跌倒,不专心事奉耶和华(王上11:1—8节)所幸终蒙神恩,痛悔前非,于其归正以后,即本其经历,写于本书贡献于历世历代的教会。
三:本书的钥节钥字(12:13节)——“虚空”或“日光之下”在本书内超过(25次)之多。
四:本书的中点诗的意义有四个重要的短句,包括了全书的教训。
1:日光之下;“日光之下”一语,是全书内最注重的一种说法,也可以说是全书的要义,都要日光之下四字显出来。
传道书所论的,无非要藉日光之下的事理,提醒日光之下的人,要趁在日光之下的时间,度超日光之上的生活,作日光之上的工作。
传藁书--第1章1:1在耶路撒冷作王,大卫的儿子,传藁者的言语。
1:2传藁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
凡事都是虚空。
1:3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冫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厶呢。
1:4一代过去,一代又来。
地却永远长存。
1:5冫头出来,冫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
1:6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的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藁。
1:7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
江河从何厶流,仍归何厶。
1:8万事令人厌烦。
(或作万物满有困乏)人不能说尽。
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
1:9已有的事,后必再有。
已行的事,后必再行。
冫光之下并无新事。
1:10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
那愍,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1:11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
1:12我传藁者在耶路撒冷作过以色列的王。
1:13我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天下所作的一切事,乃愍神叫世人所经擗的,是极重的劳苦。
1:14我见冫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1:15弯曲的不能变直,缺少的不能足数。
1:16我心里议论,说,我得了大智慧,胜过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
而且我心中多经冁智慧,和愍识的事。
1:17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
乃愍藁也是捕风。
1:18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
加增愍识的,就加增忧伤。
传藁书--第2章2:1我心里说,来吧,我以喜乐试试你,你好享福。
睃愍藁,这也是虚空。
2:2我指嬉笑说,这是狂妄。
论喜乐说,有何功效呢。
2:3我心里察究,如何用酒使我肉体舒畅,我心却仍以智慧引导我。
又如何持住愚昧,等我看明世人,在天下一生当行何事为美。
2:4我为自己动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种舾萄园,2:5修造园囿,在其中栽种各样果木树,2:6挖造水池,用以浇灌嫩小的树木。
2:7我买了仆婢,也有生在家中的仆婢。
又有许多牛群羊群,胜过以前在耶路撒冷众人所有的。
2:8我又为自己积蓄金银,和君王的财宝,并各省的财宝。
又得唱歌的男女,和世人所喜爱的物,并许多的妃嫔。
《传道书》注释正文第八章提要:1 国王大受尊敬。
6 要关注天意。
12 敬畏的人身处逆境中,强过恶人的兴旺。
16 测不透上帝的作为。
1 谁如智慧人呢?谁知道事情的解释呢?人的智慧使他的脸发光,并使他脸上的暴气改变。
谁如智慧人呢?有古卷为“谁是智慧的呢”?智慧人。
所罗门认为智慧胜过其他一切财富。
谁知道?真智慧的人会知道怎样理解人生的经历。
但以理就是一个典范(但5:10-29)。
使徒保罗(林前2:15)和约翰(约壹2:27)都强调了这个真理。
“解释”一词的亚兰语形式在《但以理书》共出现31次。
脸发光。
内心的宁静和智慧会在一个真聪明的人脸上反映出来(见伯29:24;参民6:25;诗4:6)。
暴气(`oz)。
一般译为“力量”。
这里可能指“严厉”,缺乏温情,教养和优雅的品德。
改变。
上帝改变人心的恩典将会在人的脸上反映出宁静的快乐。
2 我劝你遵守王的命令;既指上帝起誓,理当如此。
劝你。
这两个字是译者加的。
“遵守王的命令”在大多数古代版本里是祈使语气,与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相符。
命令。
直译为“口”,喻指口头和书面命令。
这种用法在《旧约》中是常见的(出17:1;38:21;民3:39;10:13等)。
指上帝起誓。
国王被视为上帝所膏立进行统治的。
“起誓”指奉上帝的名保证顺从国王(见代下36:13;结17:13-19)。
参见保罗关于良心的教训(罗13:5)。
3 不要急躁离开王的面前,不要固执行恶,因为他凡事都随自己的心意而行。
急躁离开。
国王掌有大权。
不要轻易放弃对他的效忠和服侍。
绝对的权力往往使国王变得专横无理,所以他的仆人必须保持冷静和自制。
凡事都随自己的心意。
国王的仆人可能是对的,但国王掌有绝对的权力。
所以智慧之举就是不要凭空反对他。
4 王的话本有权力,谁敢问他说“你做什么”呢?这样的语气在伯9:12和赛45:9中用在上帝身上;参伯34:18;但4:32。
5 凡遵守命令的,必不经历祸患;智慧人的心能辨明时候和定理(原文作审判;下节同)。
传道书 1:1-181大卫的儿子在耶路撒冷作王,是会众的召集者。
以下是他所写的话。
2召集者说:“极其空虚!极其空虚!一切尽都空虚!” 3世人在天日之下辛劳,这一切辛劳对他有什么益处呢?4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大地却万世长存。
5太阳升起,太阳落下,仿佛气喘吁吁地回到原处,再从那里升起。
6风吹向南,又绕向北,转来转去,绕行不息;风又回到绕过的地方。
7江河全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
江河回到所出之处,好再出来。
8万事万物叫人疲乏,谁也不能尽述。
眼看,看不尽;耳听,听不完。
9现有的事,将来还有;做过的事,以后还做。
天日之下没有新事。
10有哪一件事人能说,“你看,这是新的”?其实千秋万世以前已经存在,现有的事在我们以前就有了。
11以往的人,无人怀念;后来的人,同样无人怀念。
再后来的人,也不会怀念前人。
12我是会众的召集者,在耶路撒冷作以色列王。
13我专心寻求探究智慧,要了解天下间所做的一切,就是上帝让世人所做的祸事。
14我看见人在天日之下的一切作为,只见一切尽都空虚,犹如捕风!15歪邪的事物,无人能纠正;没有的东西,无人能数点。
16我心里说:“我智慧大增,胜过所有在我以前住耶路撒冷的人,而且我的心领会了许多智慧和知识。
” 17我用心认识什么是智慧,什么是疯狂。
我已经认识愚昧,知道这也像捕风。
18智慧多,愁烦就多;知识增加,痛苦就增加。
传道书 2:1-261我曾经在心里说:“来吧,让我用欢乐试试你,你也来享享福。
”想不到,这也是空虚。
2我对嬉笑说:“这是疯狂!”对欢乐说:“这有什么用呢?”3我用心探究这个问题,于是喝酒使肉体欢畅,不过我仍以智慧引导自己的心。
我姑且专注于愚昧的事,好看透世人用一生有限的年日,在天下所做的事有什么好处。
4我所做的更为宏大。
我为自己建造房屋,为自己栽种葡萄园,5为自己造园子和林苑,在里面栽种各样果树。
6我为自己造水池,浇灌森林,使树木生长。
7我有买来的仆婢,也有生在我家中的下人。
我还有大量牲畜牛羊,胜过所有在我以前住耶路撒冷的人。
《传道书》中“虚空”之意义浅析一、导言《传道书》是一本剖析人生的书卷,作者以“虚空”为主题,对人生百态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描绘,从而将人指向对上帝的敬畏。
可是,由于本书看似有一些对人生的消极描述,以致成为正典书卷中历来最受争议的一卷。
在它列入正典之初,就遭到犹太人士的非议,甚至抗衡。
此后的基督教学者也多对本书存有怀疑。
他们“觉得很难把这本书列进那些能使我们因信基督耶稣而有得救的智慧的各卷圣典内”。
1其实,对《传道书》的正确理解,关键的是对“虚空”之含义的理解。
要是能正确理解该词,书中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同时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本书之真正的目的。
本文尝试综合前人之研究,对“虚空”在《传道书》中的意义稍加论述,以求正确理解《传道书》的全部信息,从而发现本书在基督教信仰体系中的价值及其地位。
二、“虚空”的原文意义要想正确理解《传道书》中的“虚空”,就必须从原文理解该词的含义。
“虚空”原文为“hevel”,具有多层含义。
《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传道书》中,指出了“虚空”在原文中的四种含义:1、短暂和空泛;2、不可靠、脆弱;3、徒劳无益;4、虚假。
1、短暂和空泛这个意思在《约伯记》第7章里表现的极为清楚。
“我厌弃性命,不愿永活。
你任凭我吧?因我的日子都是虚空。
”(7:16)约伯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命的认识,他讲人生的虚空,是因他认为生命是空泛的、短暂的。
他在7节称生命是“一口气”,9节称生命如“云彩消散而过”,这些表述与16节所用的“虚空”具有相同的意义。
2、不可靠、脆弱《诗篇》62篇9节说:“下流人真是虚空,上流人也是虚假,放在天平里就必浮起,他们一共比空气还轻。
”诗人在此用上帝的能力(上帝为“磐石”[9节];为“高台”[6节])与人的“虚空”相较,由此可知这里的“虚空”与“能力”是相对的,是懦弱的意思。
3、徒劳无益《约伯记》9章29节是约伯说的一句话,“我必被你定为有罪,我何必徒然劳苦呢?”“徒然劳苦”一词在希伯来文圣经中是“虚空”。
各位亲爱的弟兄姐妹平安,我们今天继续来讨论传道书,传道书的主题是论说到人生的虚空,人生的劳碌是虚空,智慧、公义也是虚空。
我们在上一次有提到书里面列举了十大方面指出人生的虚空。
那麽要如何面对这个空虚的人生呢。
在传道书这本书除了指出人生是虚空,而且也提出许多劝世的良言。
这些良言能够使读者明白人生不光只是黑暗的一面,人生可以在虚空里面获得丰满。
作者首先在书里面提出如何面对虚空人生的基本条件,要有一个观念,也就是要先对神有一个正确的观念,靠着这个人才可以往前迈进一步,达到一个充满丰富的人生。
作者告诉我们有四点对於神的观念,第一,生命是神所赐的;第二,人生的享受也是神所赐的恩典;第三,人生的奸恶、不公、罪孽终会受到神的审判;第四,神在人生里面掌管一切。
这些观念都让读者能够知道生命是具有价值和意义的,生命虽然被世上的不公义、邪恶、奸诈所破坏,但是神仍然在生命中掌权,叫人需要转向神来求帮助,将虚空的人生变成丰满的人生。
人生的确有光明和阴暗这两方面,单只看阴暗一面就是一个弱者,是不智慧的,是愚昧和悲观、厌世。
於是作者就奉告读者应当让自己的人生充实起来,成为有意义、有价值的。
作者在六方面来劝告读者,第一,要有智慧行事,因为智慧可以使人逢凶化吉,智慧可以给人的保障比军事的武力还更大,智慧能够使人明白事情的真相,智慧能够使人不暴气,智慧也可以口出恩言,经智慧人的忠鉴强于女人的歌唱,而且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也就是神所喜悦的人,才能够逃避世间的引诱和试探(7章26节),所以,所罗门他本着自己获得神赐给他的大智慧,将做人的知识来教训人;第二点,他要劝人殷勤努力行善,虽然人生有很多不知道,很多时候也不能够预测到的事情,但是,这些都不能够成为人殷勤行善的拦阻,更不能够使人懒惰起来。
所以,所罗门教训,要做工,要尽力,凡你手所做的事,要尽力做,要抓紧机会。
早晨要撒你的种,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为你不知道哪一样发旺或是早撒了或是晚撒的,也不要灰心,不要看到人看到环境,有看风的并不撒种,望云的并不收割(11章);第三点,要敬拜感谢真神,在虚空的人生里面不要忘了来亲近神,向神的祈祷、许愿一定要偿还,不容许罪恶沾身,努力完成神所喜悦的人(7章26节);第四点,要敬畏神,敬畏神要强调,要当成一个顺服的心,不做一些没有根据、没有心的向神所祈的事,不要在誓言里面来欺骗神,行义也不要过分那会变成皂白不分,也不要加增行恶,敬畏神的人在这两件事上都有良好的表现(7章16-18节)。
风雅诗⽂-《传道书》翻译-12第 12 章12:1 现在,记住你的造物主,趁你年轻,衰败的⽇⼦,尚未来到,你要说毫⽆快乐的岁⽉,也未临近。
Remember now thy Creator in the days of thy youth, while the evil days come not, nor the years draw nigh, when thou shalt say, I have no pleasure in them;12:2 不要等到太阳,光明,⽉亮,星宿,变为⿊暗,也不要等到⾬后的云返回,While the sun, or the light, or the moon, or the stars, be not darkened, nor the clouds return after the rain:12:3那时,看门的,发颤,强壯的,⼸背,推磨的,缺⼈⽽停,看窗外的,模模糊糊,In the day when the keepers of the house shall tremble, and the strong men shall bow themselves, and the grinders cease because they are few, and those that look out of the windows be darkened,12:4 街门关闭,推磨声低了,鸟雀⼀叫,⼈就站起,唱歌⼥⼦,降为低贱;And the doors shall be shut in the streets, when the sound of the grinding is low, and he shall rise up at the voice of the bird, and all the daughters of musick shall be brought low;12:5 ⽽且,当⼈怕⾼,恐惧挡在路上,杏树⽩花如盖,蚱蜢拖着腿脚(⽐兴,⽼年病态),所愿(活下去)失败了;因为⼈,归他永远的家,吊丧的,⾛在街上;Also when they shall be afraid of that which is high, and fears shall be in the way, and the almond tree shall flourish, and the grasshopper shall be a burden, and desire shall fail: because man goeth to his long home, and the mourners go about the streets:12:6⼀旦银绳(⽣命线)松开,⾦碗打破,瓶⼦破于泉边,⽔轮破于井⼝;Or ever the silver cord be loosed, or the golden bowl be broken, or the pitcher be broken at the fountain, or the wheel broken at the cistern.12:7 于是,尘归原来之地,灵归赐灵的神。
传道书第12章1-7节12:1 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你所说“我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当记念造你的主。
有多少人“趁着年幼”记念造他的主!有多少人“趁着年幼”信主得救!我36岁才信主得救,感叹何不“趁着年幼”就一心跟随主!12:2 不要等到日头、光明、月亮、星宿变为黑暗,雨后云彩返回。
年幼时,生命看似一片光明。
若下雨,雨后很快就天晴了但到了年老的日子,就不是这样了,雨后云彩返回。
同样的,人到年老时,心思失去恢复的能力,生命的乐趣也渐渐消退。
——暗示年老衰退,死亡即将来临12:3 看守房屋的发颤,有力的屈身,推磨的稀少就止息、从窗户往外看的都昏暗。
注释:圣经多处以“房屋”代表人的身体。
房屋会渐渐损坏,人的身体会渐渐衰微。
表示年老手臂无力,身体不支。
推磨的稀少,响声微小——指年老牙齿脱落,语声低微。
指年老眼睛昏花,模糊不12:4 街门关闭,推磨的响声微小,雀鸟一叫人就起来,歌唱的女子也都衰微。
注释:年老眼瞎耳聋,听觉不灵,人老了,睡眠也短,听到小鸟的叫声,就起来了。
人老了,欣赏女子歌声和旋律的能力也衰退了,爬山的勇气也断了,甚至走路的腿力也衰退了,头发变白了,最轻的负载都成了重担。
指年老了歌唱无心唱歌、声音衰弱12:5 人怕高处,路上有惊慌,杏树开花,蚱蜢成为重担,人所愿的也都废掉。
因为人归他永远的家,吊丧的在街上往来。
注释:年老气衰,步履不稳、人在年幼时若没记念造他的主,到了年老时,要到神的面前心里会惧怕,想躲避神,害怕听神的声音,害怕来到神面前。
这都是因为人因犯罪而怕高处的神,走过的路上因种种的罪行而有惊慌。
人年幼时若离开主,因多年所行的罪,重担累积更多,越来越重,年幼时所立的愿也都废掉,没有实现。
杏树开花,——杏树开花指头发先转灰,后呈银白蚱蜢成重担,——最轻的重量都会成为重担吊丧的在街上往来:人人都有一死,归他永远的家,死后且有审判!12:6 银链折断,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旁损坏,水轮在井口破烂,注释:这几句话都是描绘人的身体状况,随着年龄渐渐衰微!银炼折断,——指老年人脊椎骨,弯腰屈背而无生气。
传道书十一章的全部解释内容传道书是旧约智慧文学中的一部分,其中第十一章是其中的一章。
本文旨在对传道书十一章的全部解释内容进行讲解,以更好地理解这一章节。
传道书十一章主要讲了几个观点。
首先是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这在第一节中得到了阐述:“你撒你的粮食在水面上,过了多日你必能得着。
”这是说生命的未来是不可预测的,我们无法预测未来的结果。
第二节谈到了投资的风险,投资有风险,需要做出具体的考虑:“早晨要撒你的种,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为你不知道哪一样发旺,或是两样皆好。
”在第三、四节中,传道者告诉我们要珍惜我们的青春,要在年轻的时候好好享受生活。
传道书十一章5-6节则是谈到生命的无常,在我们变老的时候,可能会失去年轻时所拥有的能力和美好,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年轻的时光。
传道书十一章七节还告诉我们,要带着喜悦享受生活,而不是让焦虑和悲伤压垮我们的内心:“光阴虽然黑暗,却应当时时享乐。
”传道书十一章还谈到了信仰和生命的重要性。
在八至九节中,传道者说:“因为人活着,有指望,活着的狗比死了的狮子还强。
”这是说生命的意义在于我们能够享受它,并在其中找到乐趣。
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并对信仰持有希望和信任。
最后,传道书十一章强调了人生的短暂性。
第十二节提醒我们,不管我们多么享受生活,总有一天我们都会离开这个世界,因此我们应该明智地面对生命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总的来说,传道书十一章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应该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和机会,同时要保持信仰和希望。
生命是短暂的,所以我们应该好好享受生命,并尽量让它变得有意义。
一位王的忏悔传道书的研究(四)(桑安柱)一位王的忏悔??传道书的研究(四)(桑安柱)13. 劝勉与忠告14. 结论15. 书后劝勉与忠告十一至十二8传道者在错综复杂,矛盾的人生经验中,从唯物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宿命论,仪式的宗教,以及各种疑惧的心理中挣扎交战,但在最后引出他对人生问题的劝告与结论。
一、当及时行善十一1:8所罗门想用理智来探索人生之谜,虽绞尽脑汁,将人生问题来推敲研究,甚至于尝试体验,要找出问题的症结,以便对症下药,但他越是研究,越觉渺茫。
有时觉得头头是道,有时又觉得路路不通。
他老是在问题中兜圈子,终是找不到出路。
但到本书最后两章,才下了切实的忠告,使人不再有水底捞月之感。
以前所罗门论有钱者当及时行乐,自己享福;但现在却论为善最乐,叫人要及时行善。
1.「将粮食撒在水面……..要分给七人或八人」,表明要多行善事。
埃及人在尼罗河水退前,常撒种在水边 (赛三十二20)。
撒种有赒济施舍之意,七或八人表明分给多人。
这也是叫信徒要殷勤做个人工作,人手中有神的生命之粮,自己饱足以后,就当与人分享。
现在时间短少了,不知道主何时来 (本章共有四次说「你不知道」),所以要赶快「散粮」才对。
2.施舍的理由— (a)撒在水面,初似失去,但终有收成。
(b)因人有不测之事(十一2)。
(c)「云若满雨就必落下」,有力量应布施(十一3)。
(d)生命不能预知(十一3)。
(e)不因风雨,将信将疑停止行善;你所施的,人不知道,神必知道(十一45)。
(f)尽力与及时行善,因不知那一件善事,能收果效(十一6) (g)人生为日不多,要想到身后事,免得黑暗之日来临 (十一78)。
二、少壮不努力十一9:十二1「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少年人是人生黄金时代,在这时期要确定人生的目标,努力向上,追求人生的真义。
1.警告 (十一9) —少年时期容易如野马无缰,任意妄为,放纵情欲,但却要知道;「为这一切的事,神必审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