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的统一编码与标识》国家标准草案释义
- 格式:pptx
- 大小:5.01 MB
- 文档页数:35
汽车标准件产品编号规则汽车标准件产品编号规则是指对汽车标准件进行编号的一套规则和标准,其目的是为了方便汽车生产和维修过程中的管理和识别。
汽车标准件产品编号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汽车标准件产品编号规则的制定需要考虑到行业的特点和需求。
汽车作为一种大型复杂的机械设备,其零部件繁多,种类繁杂,因此对于汽车标准件的管理和识别具有特殊性。
因此,在制定汽车标准件产品编号规则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汽车行业的特点,以及汽车生产和维修过程中的实际需求,确保编号规则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其次,汽车标准件产品编号规则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和规范。
在制定编号规则时,需要考虑到编号的唯一性、可识别性和可管理性,避免出现重复的编号或者混淆的情况。
同时,编号规则还需要符合国际标准,以便于与国际标准接轨,促进汽车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此外,汽车标准件产品编号规则的执行需要得到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支持和配合。
只有在整个行业范围内得到统一执行,才能确保编号规则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因此,汽车标准件产品编号规则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得到行业协会、政府部门和汽车生产企业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最后,汽车标准件产品编号规则的不断完善和更新也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新的零部件和产品不断涌现,对于编号规则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以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汽车标准件产品编号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编号规则,才能实现对汽车标准件的有效管理和识别,促进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各方的努力和合作,不断完善和优化汽车标准件产品编号规则,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汽车零部件GS1编码与条码标识标准 !各位来宾早上好,很荣幸向大家汇报这个汽车零部件GSI系统编码与条码标识标准。
首先先介绍一下背景,刚刚背景已经给大家讲过了,我简单介绍一下,在国家政策层面,首先我们是在2004年有一个关于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和三包的规定,这个规定是针对整车厂,整车厂自己背负着重大的压力,但往往出现问题都是零部件,普遍希望将国家政策的压力往上游转化的趋势,另外在去年,国家发改委联合了科技部和环保总局出台了《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在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大的背景下,对我们汽车整车及其他零部件产品的最终回收和再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知道在日本和德国等汽车发达的国家他们有一些零部件的回收政策,他们汽车报废了之后对零部件的可再利用率达到了40-60%,我们国家在2010年要求对M/N型的汽车按质量的可再利用率百分比要求达到80%,在2017年最多能达到95%的要求,这都对零部件标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零部件标识是基础数据的信息,它的追溯,和他们分类的信息提出了载体目标的要求。
在企业需求来看,汽车行业QS9000对质量可追溯性提出更高的QC和QA要求。
针对国情还有对零部件防伪和防串货的需求。
另外包装及应用环境的多样性挑战,在我们调研中,有一个很大的重型商务车企业每年因为事故损坏零部件、无法确定供应商、真伪现场无法判断等原因自己要承担4000万的损失。
另外还有企业信息化深入的需求,信息化本质是围绕数据的I/O输入输出、存储和计算三大功能展开的,汽车企业在计算方面普遍已经或正上马ERP,在存储方面也都部署了数据库工具,在输出方面有很好的报表系统和图形界面,但是在数据最源头的输入这块,也就是在自动识别这一块,恰恰是我们中国汽车企业信息化的短板,很多企业还是需要提高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汽车行业对零部件可追溯性的范围,第一层是追溯对象:它是分为五个环节,先是原材料零件,然后半成品,然后产品,然后所有品,然后是旧品和废弃物,第二层是每一个状态都有对应进行管理的机构,再向下第三层是相关的信息,每一环节关注信息的分类、数据项的取舍都有不同。
Q/LFQ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LFQ J03.009.3-2014代替Q/LFQ J03.009.3-2009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送审稿)2014-XX-XX发布2014-XX-XX实施目次前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汽车零部件编号 (1)5 产品特征代号 (4)附录A(规范性附录) (5)附录B(规范性附录) (31)Ⅰ前言本标准主要参照QC/T 265-2004《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本标准根据本企业汽车产品零部件的实际情况编写。
本标准与 Q/LF J03.009.3-2009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汽车零部件编号中的分组号进行了修改、增补;—修改了4.3.2条,4.3.3条的内容,修改为产品代码基本型A不省略;—修改了4.7条的内容,修改为变更代号第一次变更用A1不省略。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力帆汽车研究院标准所提出。
本标准由力帆汽车研究院标准所归口。
本标准由力帆汽车研究院标准所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本标准批准: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发布情况为:1、Q/LFQC J02.4-20042、Q/LF J02.009.2-20053、Q/LF J02.009.2-20074、Q/LF J02.009.2-2009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企业各汽车的辅助图号、总成和装置及零部件号的基本绘制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各汽车的零件、总成和装置编号。
本标准不适用本企业各汽车所用标准件和轴承等的编号。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后,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C/T265-2004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汽车零部件永久性标记规定1 范畴本原则规定了在汽车零部件上标示永久性标记分类,塑料件、橡胶件及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材料部件和金属、电器件永久性标记范畴、规定、位置及出口车型海外认证零部件标记特殊规定。
本原则合用于四川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新开发汽车零部件,在产车型和已开发车型零部件按照原规定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献QC/T 797- 汽车塑料件、橡胶件和热塑性弹性体件材料标记和标记3 术语和定义3.1 黑匣子件:由川汽负责布置及外形周边条件设计,并提出产品功能规定和技术状态描述。
由供应商承担内部构造设计,并对产品设计成果负责,3D数模、2D图纸、产品原则和技术规范规定、实验规定、功能规定等技术资料需得到川汽书面确认。
供应商负责产品生产所需工装模具、检具以及其他生产和物流器具开发,并提供最后符合规定产品。
3.2 灰匣子件:由川汽负责布置及外形周边条件设计,并提出产品功能规定和技术状态描述。
由川汽与供应商共同承担内部构造设计,并对产品设计成果负责,供应商3D数模、2D图纸、产品原则和技术规范规定、实验规定、功能规定等技术资料需得到川汽书面确认。
供应商负责产品生产所需工装模具、检具以及其他生产和物流器具开发,并提供最后符合规定产品。
设计确认后,川汽可依照装配规定与供应商修改零部件外形装配构造。
3.3 白匣子件:由川汽负责进行设计,并对产品设计成果负责。
川汽负责向供应商提供设计成果,涉及所有3D数模、2D图纸、产品原则或技术规范规定、实验规定、功能规定等技术资料,供应商进行产品生产所需工装模具、检具以及其他生产和物流器具开发,并提供最后符合规定产品。
3.4 可回收运用标记:用于标记汽车部件可以回收运用标记,其包括构成部件材料有关信息。
4 永久性标记分类永久性标记标记分如下两类:a)塑料件、橡胶件及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材料部件;b)金属、电器件。
5 塑料件、橡胶件及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材料部件永久性标记5.1 普通性塑料件5.1.1 标记构成重量≥100g塑料件应有标志标记。
《汽车零部件的统一编码与标识》标准释义(摘要)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自动识别技术》
【年(卷),期】2016(0)1
【摘要】汽车零部件统一编码应遵循唯一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可追溯性、可兼容性的原则,适用于汽车生产、流通、维修、消费等环节.对于汽车零部件统一编码的基本数据结构要素中的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的编制应满足唯一性、稳定性原则,同时还要兼顾汽车零部件统一编码在实际应用过程的可扩展性、可追溯性、可兼容性原则.
【总页数】6页(P63-6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汽车零部件将统一编码标识 [J], 关景
2.《汽车零部件的统一编码与标识》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J], 殷秀凯
3.统一编码与标识汽车零部件追溯建设的第一步 [J], 殷秀凯
4.汽车维修配件全球统一编码与标识简介(二) 全球统一编码与标识适用的企业 [J],
5.《汽车零部件用EAN·UCC系统编码与条码标识》标准二稿审定会召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汽车零部件统一编码详细解析汽车零部件统一编码应遵循唯一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可追溯性、可兼容性的原则,适用于汽车生产、流通、维修、消费等环节。
对于汽车零部件统一编码的基本数据结构要素中的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的编制应满足唯一性、稳定性原则,同时还要兼顾汽车零部件统一编码在实际应用过程的可扩展性、可追溯性、可兼容性原则。
汽车零部件统一编码的唯一性是指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基本特征发生变化后应编制新的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产品的基本特征一般包括产品名称、商标、种类、规格、数量、包装类型等关键属性要素,同时还要考虑产品自身的特性和市场销售需要确定其它属性要素,对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进行合理的唯一性编码。
汽车零部件统一编码的稳定性是指一旦为汽车零部件的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编制了一个代码,只要产品的基本特征没有发生变化就不能重新编制新产品的代码,而且考虑到多数汽车零部件产品的较长使用周期,曾经使用过的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不建议再应用于新的零部件产品上。
汽车零部件统一编码的可扩展性、可追溯性、可兼容性主要是指编码时应充分考虑汽车零部件产品的行业特性,结合信息化技术,通过数据库和信息交换对汽车零部件统一编码与企业内部产品管理码、采购方或总装企业的OE码、售后的追踪追溯码进行整合关联、映射对照,在不同的应用环节中通过自动识别技术识读条码信息,通过网络调取数据库中零部件产品的详细信息,满足汽车生产、流通、维修、消费等不同环节中对于汽车零部件编码的信息化应用的目的。
汽车零部件统一编码的编码基本要求a)本标准编码按照 GB/T 16986-2009《商品条码应用标识符》和GB/T 15425-2014《商品条码128条码》中对字符串的规定进行编码;b)编码格式包括数字、字母及数字与字母组合编码三种格式,厂商对某个数据要素按其要求选用其中一种格式;c)编码字符集与GB/T 15425中GS1-128条码字符集相同,且不宜采用I、O、i、o等字母。
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QC/T 265-2004)QC/T 265-2004(2004-03-12发布,2004-08-01实施)代替QC/T 265-1999前言本标准在QC/T 265-1999《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即原ZB/TY04005-1989)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在内容和结构上有较大变化。
本标准与QC/T 265-1999在内容和结构上主要变化如下:——本标准在修订基础上将原来57个组号增加为64个组号;——本标准新增组号为40电线束、41汽车灯具、55车身装饰件、58乘员安全约束装置、59客车舱体与舱门、67中侧面车门、76卧铺;——本标准在原版本修订基础上将原来637个分组号增加为1026个;——本标准对在文中使用的有关汽车零部件名称给出了术语和定义;——本标准增加汽车零部件组合模块编号供参考;——本标准增加汽车零部件组号、分组号中英文对照;——本标准将无独立使用功能的19分组"副变速器"合并到17分组"变速器";——本标准将原版本32分组"承载轴"更改为"附加桥(附加轴)";——本标准将原版本79分组"无线电设备"更改为"车用信息通讯与音像设备";——本标准新增零部件部分为近年来汽车行业所采用一些新零部件收录汇总组成;——本标准对原版本中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比较成熟的技术内容予以了保留。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C/T 265-1999。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姒庆、余博英、鲍东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ZB/TT 04005-1989、QC/T 265-1999。
QC/T 265-2004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类汽车、半挂车的总成和装置及零件号编制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汽车零部件的统一编码与标识
为了方便管理和交流,汽车零部件通常拥有统一的编码和标识。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汽车零部件编码和标识系统:
1. OEM 编码:汽车制造商通常会为每个零部件分配一个独特
的 OEM 编码(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这是汽车
制造商内部使用的编码系统,用于管理和追踪整车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零部件。
2. VIN 码:VIN 是车辆识别号码(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的缩写,是由17位字符组成的唯一识别号码。
VIN
码中的一部分是为了标识车辆所使用的主要零部件。
通过
VIN 码,可以了解到车辆所搭载的发动机、制动系统、转向
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信息。
3. STD 编码:STD 是部分汽车制造商使用的一种零部件编码
系统。
STD 编码是为了在多个厂家和供应商之间建立起一种
标准的编码规范,以确保不同汽车制造商的零部件可以互换使用。
4. GS1 标准:GS1 是全球商品和服务编码标准组织,也为汽
车零部件提供了一套统一的标识编码,用于在供应链管理中追踪和管理零部件。
GS1 标准利用条形码或二维码等技术,为
每个零部件分配一个独特的标识码。
通过使用统一的编码和标识系统,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和消费
者可以更加方便地对零部件进行管理、交流和追踪,提高了整车生产和售后服务的效率。
国产汽车产品零部件编号规则的说明在我国,汽车零部件编号按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于1990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汽车产品零部件编号规则》统一编制。
其方法如下:(1)汽车零部件编号。
汽车零部件编号由企业名称代号、组号、分组号、件号、结构区分号、变更经历代号(修理件代号)组成,如图所示。
结构区分号位于组号或分组号之后,表示该组或该分组的系统总成或装置的不同结构;结构区分号位于件号之号,表示该零件总成或总成装置的不同结构。
(2)不属独立总成零部件编号。
对于不属独立总成的连接件或操纵件,其编号的构成形式如图所示。
(3)属于独立总成的零部件编号。
对于属于独立组总成的零部件,其编号的构成形式如图所示。
二、对国产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的说明1.标准的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1)适用于新设计定型的各类汽车和半挂车的零件、总成和总成装置图的编号规则。
2)适用于各类汽车和半挂车的零件、总成和总成装置图编号,但不包括专用半挂车的专用装置部分的零件、总成和总成装置图的编号。
2.标准用术语1)组号:用2位数字表示汽车各功能系统内分系统的分类代号。
2)分级号:用4位数字表示总成和总成装置图的分类代号。
前2位数字代表它所隶属的组号,后2位数字代表它在该组内的顺序号。
3)件号:用3位数字表示零件、总成和总成装置图的代号。
4)结构区分号:用2个字母或2位数字字区别同一类零件、总成和总成装置图的不同结构、性能、尺寸参数的特征代号。
5)变更经历代号:用一个字母和一位数字表示零件、总成和总成装置图更改过程的代号,武汉汽车违章。
当零件或总成变化较大,但首次更改不影响互换的用A1表示,依次用A2、A3……;当零件或总成首次更改影响互换时,潮阳汽车违章,则用B1表示;若再次更改影响互换,则依次用C、D…表示。
6)修理件代号:在标准尺寸的基础上尺寸加大或减小的修理件,按其尺寸加大或减小顺序进行编号。
其代号用2个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前一个字母表示修理件尺寸组别,后一个字母为修理件代号,用“X”表示。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汽车零部件标识编码规范Identification and resolution system for the industrial internet—Auto parts —Identification coding specification目次前言 (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数据项标识符及其对应数据的编码结构 (2)4.1编码结构 (2)4.2表示法 (2)5编码的组成 (2)5.1编码原则 (2)5.2编码组成 (2)5.3编码结构 (2)6标识前缀 (2)7标识后缀 (3)7.1编码方式 (3)7.2编码结构 (3)8标识后缀的数据定义 (3)8.1标识后缀的数据结构 (3)8.2分类代码 (4)8.3产品代码 (7)8.4批次号 (7)8.5序列号 (7)8.6扩展数据代码 (7)9数据项标识符(DII)与应用标识符(AI)、数据标识符(DI)的映射 (8)附录A(规范性附录)数据项标识符(D II)的含义、格式、数据名称 (9)附录B(规范性附录)数据项标识符(D II)与应用标识符(AI)、数据标识符(DI)的映射 (10)T11/AII 005—2020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汽车零部件标识编码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汽车零部件行业零部件产品相关的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的术语和定义、编码结构和编码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汽车零部件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体系建设,汽车零部件的信息采集及数据交换,汽车零部件在原材料、生产、流通、维修、回收等环节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产品质量追溯及供应链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88-1998 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GB/T 7027-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T 16986-2018 商品条码应用标识符GB/T 33245-2016 电子商务交易产品信息描述汽车配件ANSI MH10.8.2-2016 数据标识符和应用标识符标准(Data Identifier and Application Identifier Standard)3术语和定义GB/T 16986-2018、ANSI MH10.8.2-2016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送审稿)Q/LFQ J03.009.3-2014目次前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汽车零部件编号 (1)5 产品特征代号 (4)附录A(规范性附录) (5)附录B(规范性附录) (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ⅠQ/LFQ J03.009.3-2014前言本标准主要参照QC/T 265-2004《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本标准根据本企业汽车产品零部件的实际情况编写。
本标准与Q/LF J03.009.3-2009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汽车零部件编号中的分组号进行了修改、增补;—修改了4.3.2条,4.3.3条的内容,修改为产品代码基本型A不省略;—修改了4.7条的内容,修改为变更代号第一次变更用A1不省略。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力帆汽车研究院标准所提出。
本标准由力帆汽车研究院标准所归口。
本标准由力帆汽车研究院标准所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本标准批准: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发布情况为:1、Q/LFQC J02.4-20042、Q/LF J02.009.2-20053、Q/LF J02.009.2-20074、Q/LF J02.009.2-200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企业各汽车的辅助图号、总成和装置及零部件号的基本绘制和方法。
-!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送审稿)目次前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汽车零部件编号 (1)5 产品特征代号 (4)附录A(规范性附录) (5)附录B(规范性附录) (31)Ⅰ前言本标准主要参照QC/T 265-2004《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本标准根据本企业汽车产品零部件的实际情况编写。
本标准与 Q/LF J03.009.3-2009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汽车零部件编号中的分组号进行了修改、增补;—修改了4.3.2条,4.3.3条的内容,修改为产品代码基本型A不省略;—修改了4.7条的内容,修改为变更代号第一次变更用A1不省略。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力帆汽车研究院标准所提出。
本标准由力帆汽车研究院标准所归口。
本标准由力帆汽车研究院标准所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本标准批准: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发布情况为:1、Q/LFQC J02.4-20042、Q/LF J02.009.2-20053、Q/LF J02.009.2-20074、Q/LF J02.009.2-2009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企业各汽车的辅助图号、总成和装置及零部件号的基本绘制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各汽车的零件、总成和装置编号。
本标准不适用本企业各汽车所用标准件和轴承等的编号。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后,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C/T265-2004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组组表示汽车各功能系统的分类。
3.2分组分组表示功能系统内分系统的分类顺序。
3.3零部件零部件包括总成、分总成、子总成、单元体、零件。
汽车零部件统⼀编码详细解析汽车零部件统⼀编码详细解析汽车零部件统⼀编码应遵循唯⼀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可追溯性、可兼容性的原则,适⽤于汽车⽣产、流通、维修、消费等环节。
对于汽车零部件统⼀编码的基本数据结构要素中的全球贸易项⽬代码GTIN的编制应满⾜唯⼀性、稳定性原则,同时还要兼顾汽车零部件统⼀编码在实际应⽤过程的可扩展性、可追溯性、可兼容性原则。
汽车零部件统⼀编码的唯⼀性是指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基本特征发⽣变化后应编制新的全球贸易项⽬代码GTIN,产品的基本特征⼀般包括产品名称、商标、种类、规格、数量、包装类型等关键属性要素,同时还要考虑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销售需要确定其它属性要素,对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全球贸易项⽬代码GTIN进⾏合理的唯⼀性编码。
汽车零部件统⼀编码的稳定性是指⼀旦为汽车零部件的全球贸易项⽬代码GTIN编制了⼀个代码,只要产品的基本特征没有发⽣变化就不能重新编制新产品的代码,⽽且考虑到多数汽车零部件产品的较长使⽤周期,曾经使⽤过的全球贸易项⽬代码GTIN不建议再应⽤于新的零部件产品上。
汽车零部件统⼀编码的可扩展性、可追溯性、可兼容性主要是指编码时应充分考虑汽车零部件产品的⾏业特性,结合信息化技术,通过数据库和信息交换对汽车零部件统⼀编码与企业内部产品管理码、采购⽅或总装企业的OE码、售后的追踪追溯码进⾏整合关联、映射对照,在不同的应⽤环节中通过⾃动识别技术识读条码信息,通过⽹络调取数据库中零部件产品的详细信息,满⾜汽车⽣产、流通、维修、消费等不同环节中对于汽车零部件编码的信息化应⽤的⽬的。
汽车零部件统⼀编码的编码基本要求a)本标准编码按照 GB/T 16986-2009《商品条码应⽤标识符》和GB/T 15425-2014《商品条码128条码》中对字符串的规定进⾏编码;b)编码格式包括数字、字母及数字与字母组合编码三种格式,⼚商对某个数据要素按其要求选⽤其中⼀种格式;c)编码字符集与GB/T 15425中GS1-128条码字符集相同,且不宜采⽤I、O、i、o等字母。
2022年汽车保养新规2022年汽车保养新规2022年汽车保养新规一:霸王条款被废除,修理保养不必去4S 店以前,保修期内假如不在4S店保养,车辆一旦出了故障,4S店有理由拒绝车辆保修,这是在我国汽车行业内许多年的行规,这样的规定始终为消费者所诟病。
近日,国家交通运输部修改了《机动车修理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其中明确规定了厂家和4S店不得以不在官方授权店保养为由拒绝给车辆质保。
即车主可自由选择修车点,该规定将于2022年1月1日起先实施。
这无论是修理厂还是广阔车主来说,无疑都是个好消息,托修方有权自主选择修理经营者进展修理。
除汽车生产厂家履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汽车质量三包责任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指定修理经营者。
这个规定最终让汽车厂家和经销商不能再绑住消费者了,消费者可以自行选择修理保养店。
假如以后4S店还有你在别人那修,出现问题4S店都不管了的说法,就属于违规。
2022年汽车保养新规二:不能强制运用原厂配件,同质配件时代降临曾几何时,4S店都要求车主修理时强行运用原厂配件,新规出来后,4S店不能再强行运用原厂件,托修方、修理经营者可以运用同质配件修理机动车。
同质配件是指产品质量等同或者高于装车零部件标准要求,且具有良好装车性能的配件。
除了4S店外,非4S店也须要供应同质配件,而且还要逐步对车辆修理记录进展统一存档管理,将一辆车的全部修理保养记录电子化并全行业可查。
喀喀温馨提示:新规实施后,就意味着车主可以自己购置一个质量、配置差不多的零配件进展更换,4S店或厂家不能以此为借口推卸责任。
其实剥夺原厂配件的专制权,提倡同质配件的流通,对第三方汽车修理机构是一个开展时机,平凡消费者也将获得更实惠的售后效劳价格,相当于进一步放开了汽车零部件的市场竞争。
2022年汽车保养新规三:强制执行!汽车修理信息将强制免费公开! 由交通部等部委联合公布的《汽车修理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方法》(下文简称《方法》),依据《方法》的内容,自2022年1月1日起,交通部等八部委将强制汽车生产者应采纳网上信息公开方式,公开所销售汽车车型的修理技术信息,其中包括车辆定期维护、总成及零部件的拆装方法等。
汽车行业国纸编码规则【标题】汽车行业国纸编码规则:为汽车行业提供准确而可靠的信息【引言】在汽车行业中,国纸编码规则是一项重要的标准和规范,它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准确而可靠的信息基础。
本文将深入探讨汽车行业国纸编码规则的定义、应用范围以及对汽车行业的重要性。
本文还将从个人角度分享对这一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正文】1. 国纸编码规则的定义和背景在汽车行业中,国纸编码规则是对汽车及其相关配件进行标准化编码的一种规范。
它由国家汽车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专业机构共同制定,并通过统一的标准体系进行实施。
国纸编码规则的目的在于规范汽车行业内的信息交流,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可比性,为行业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 国纸编码规则的应用范围国纸编码规则应用于汽车及其相关配件的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等各个环节。
通过对汽车和配件进行统一的编码,可以确保行业内对同一款车型或配件的描述和标识具有一致性,减少信息误解和沟通成本。
国纸编码规则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准确的产品信息,方便购买和维修。
3. 国纸编码规则的重要性国纸编码规则在汽车行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提高行业内的数据准确性和可比性。
通过对汽车和配件进行统一编码,可以实现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对比分析。
国纸编码规则可以支持行业内的产品研发和创新。
通过对产品进行系统编码,可以方便产品的跟踪、溯源和质量管理。
国纸编码规则还可以为汽车行业的管理和监管提供有效工具,提高行业的规范化水平。
4. 个人观点和理解笔者认为,国纸编码规则对汽车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信息化的时代,准确和可靠的数据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通过编码规则的统一,才能实现信息的互通和共享,提高行业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国纸编码规则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购车和维修体验,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便和风险。
【总结】汽车行业国纸编码规则是一项重要的标准和规范,它通过统一的编码体系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信息基础。
汽车零部件统一编码详细解析汽车零部件统一编码应遵循唯一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可追溯性、可兼容性的原则,适用于汽车生产、流通、维修、消费等环节。
对于汽车零部件统一编码的基本数据结构要素中的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的编制应满足唯一性、稳定性原则,同时还要兼顾汽车零部件统一编码在实际应用过程的可扩展性、可追溯性、可兼容性原则。
汽车零部件统一编码的唯一性是指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基本特征发生变化后应编制新的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产品的基本特征一般包括产品名称、商标、种类、规格、数量、包装类型等关键属性要素,同时还要考虑产品自身的特性和市场销售需要确定其它属性要素,对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进行合理的唯一性编码。
汽车零部件统一编码的稳定性是指一旦为汽车零部件的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编制了一个代码,只要产品的基本特征没有发生变化就不能重新编制新产品的代码,而且考虑到多数汽车零部件产品的较长使用周期,曾经使用过的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不建议再应用于新的零部件产品上。
汽车零部件统一编码的可扩展性、可追溯性、可兼容性主要是指编码时应充分考虑汽车零部件产品的行业特性,结合信息化技术,通过数据库和信息交换对汽车零部件统一编码与企业内部产品管理码、采购方或总装企业的OE码、售后的追踪追溯码进行整合关联、映射对照,在不同的应用环节中通过自动识别技术识读条码信息,通过网络调取数据库中零部件产品的详细信息,满足汽车生产、流通、维修、消费等不同环节中对于汽车零部件编码的信息化应用的目的。
汽车零部件统一编码的编码基本要求a)本标准编码按照 GB/T 16986-2009《商品条码应用标识符》和GB/T 15425-2014《商品条码128条码》中对字符串的规定进行编码;b)编码格式包括数字、字母及数字与字母组合编码三种格式,厂商对某个数据要素按其要求选用其中一种格式;c)编码字符集与GB/T 15425中GS1-128条码字符集相同,且不宜采用I、O、i、o等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