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水仗》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3.85 KB
- 文档页数:4
大班幼儿园打水仗教案引言:打水仗是一项古老且有趣的户外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打水仗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运动能力,还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个针对大班幼儿园的打水仗教案,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一、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2. 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包括手眼协调和身体灵活性。
3. 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包括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场地选择:选择一个宽敞的户外场地,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奔跑和躲闪。
2. 水枪准备:为每个幼儿准备一个水枪,确保水枪的喷射力度适中,不能过于强劲。
3. 安全保障:教师应确保场地的安全性,检查周围是否有危险物品,如玻璃碎片、尖锐物等。
同时,提醒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互相注意安全,不要意外伤害他人。
三、活动流程:1. 介绍活动: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应简单明了地介绍活动内容和规则。
告诉幼儿这是一场友好的水战,他们将有机会与自己的朋友一起玩耍。
2. 分组组织: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一个指导老师或成人负责照顾和监管。
3. 规则说明:告诉幼儿们在游戏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如不允许直接喷射对方的脸、不允许持续不断地追打一个人等。
同时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幼儿们在游戏过程中互相帮助和支持。
4. 活动开始:宣布活动开始后,幼儿们开始奔跑、躲藏和喷水。
教师应在场地周围巡视,确保安全。
同时提醒幼儿们不能过于激烈地对待他人,不可使用太多的水量。
5. 结束活动:活动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控制在20-30分钟为宜。
在活动结束前,教师应提前提醒幼儿们活动即将结束,并通过语言的方式让他们逐渐减少用水。
6. 清理和总结:活动结束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将水枪和其他玩具放置在指定的地方。
可以借助这个机会让幼儿一起学习如何清理整理玩具,并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回顾。
四、活动延伸:1. 绘画作品:在活动结束后,可以邀请幼儿们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他们参与活动的感受和体验。
幼儿园打水仗游戏方案一、游戏目的:幼儿园打水仗游戏是一种有趣而刺激的活动,旨在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促进社交交流、锻炼身体,并通过水战的方式提升幼儿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二、游戏准备:1. 水战器械:准备大量的水枪或水球以供幼儿使用。
确保水源安全,使用安全的水源。
2. 材料准备:备有毛巾或干净的衣物供幼儿在游戏结束后擦拭身体。
3. 游戏场地:选择一个适合水战游戏的场地,可以是室内或室外。
4. 安全措施:确保幼儿能够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游戏,清理场地上的障碍物并确保没有滑倒或摔倒的危险。
三、游戏流程:1. 分组:将幼儿分为两个或多个小组,确保每个小组人数均匀。
2. 规则说明:在游戏开始前,向幼儿们解释游戏规则,包括不允许射击头部、脸部或敏感部位,尊重他人的感受等。
3. 游戏开始:每个小组站在相对的位置,准备开始水战。
当裁判员发出信号后,幼儿们可以尽情地用水枪或投掷水球进行攻击,同时需要注意自己的防守。
4. 裁判员角色:裁判员需要负责监督游戏过程,确保游戏公平,也要确保幼儿们的安全。
5. 游戏时间:游戏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一般不宜超过15分钟。
6. 结束游戏:游戏结束时,裁判员发出结束信号,幼儿们停止攻击,并归还手中的水枪或水球。
7. 擦拭身体:给幼儿们提供干净的毛巾或衣物擦拭身体,让他们保持干爽。
四、游戏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确保游戏场地安全,监督幼儿们的行为,避免他们使用水枪或水球伤害他人。
2. 尊重他人:在游戏中,幼儿们需要互相尊重和关心,不攻击到他人脸部或敏感部位,也不进行人身攻击。
3. 学习合作:鼓励幼儿们在游戏中互相合作,协同作战,增强团队精神。
4. 着装选择:建议穿着轻便、容易干的衣物参加游戏,以便在游戏结束后更容易擦拭身体。
5. 防晒措施:如果游戏在室外进行,需要注意幼儿的防晒措施,避免被阳光直射。
6. 清理场地:游戏结束后,需要清理场地上的水迹和水战器械,以保持场地整洁。
打水仗游戏教案教案标题:打水仗游戏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参与打水仗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和判断能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打水仗游戏的规则和目标。
2. 学生能够运用战略思维和合作精神与队友合作,取得游戏胜利。
3.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打水仗游戏所需的水枪或水球。
2. 游戏场地的选择和准备。
3. 游戏规则的准备和解释。
4. 学生分组的安排。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活动,即打水仗游戏,并解释游戏的目标和规则。
2. 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参与欲望。
讲解规则(10分钟):1. 详细解释游戏的规则,包括游戏开始、结束的信号,以及胜利条件等。
2. 强调游戏中的安全问题,确保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会受伤。
分组和策略制定(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确保每个小组人数大致相等。
2. 鼓励学生与队友讨论并制定策略,如如何分工合作、如何攻击对手等。
游戏实施(20分钟):1. 让学生按照规则开始游戏,每个小组互相攻击,尝试将对方成员淋湿。
2. 观察学生的游戏过程,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游戏总结(10分钟):1. 结束游戏后,与学生一起回顾游戏的过程和结果。
2. 引导学生讨论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和不足之处。
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打水仗游戏规则,并与其他小组分享。
2. 让学生反思如何将游戏中的团队合作经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和战略思维等。
2. 对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
注意事项:1. 确保游戏场地的安全性,避免学生在游戏中发生意外。
2. 监督学生在游戏中的行为,确保游戏进行秩序井然。
幼儿园教案:打水仗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们集体合作意识;
2.培养幼儿们勇敢、自信的品质;
3.提高幼儿们的运动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4.帮助幼儿们认识水是宝贵的资源,节约用水意识。
二、适用对象
3-6岁的幼儿。
三、教学准备
1.铺好防滑地垫;
2.准备打水仗;
3.准备水桶和水。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
老师与幼儿们一起唱《小河流水哗哗哗》歌曲,借此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为今天的活动做好铺垫。
2. 介绍游戏规则
老师向幼儿们介绍游戏规则:幼儿们分成两组,分别站在两边,每组都有一个水桶,中间摆放一个水桶作为战斗中的障碍物;通过互相掷水球,从对方的水桶里装满水,直到其中一个小组的水桶被打空为止。
老师要求幼儿们时刻记得剩余水资源有限,要有节约用水的观念,不要浪费资源。
3. 操作
老师指导幼儿们在防滑垫上摆好姿势,拿起水球,互相对射。
4. 讲解注意事项
老师讲解幼儿在游戏中需要注意安全,不要向别人的眼睛、口腔等敏感部位掷水球;同时要促使幼儿理解:水可以滋润万物,但浪费水就是对它的不尊重。
5. 操纵游戏结束
比赛结束后,组织小组内讨论,小结本组的优势和不足,带领幼儿们进行比较和反思,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
五、教学收获
通过这次游戏活动,幼儿们能够了解到水是宝贵的资源,需要节约使用;培养了幼儿们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提高了幼儿们的运动协调性和反应能力,增强了幼儿们勇敢、自信的品质。
打水仗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案一、引言游戏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幼儿发展各种技能,并促进他们的身体和认知发展。
本教案将介绍一个名为“打水仗”的科学游戏,旨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了解水的流动规律。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
3. 提高幼儿的空间感知和眼手协调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水桶:2个2. 毛巾:2条3. 水壶:2个4. 水盆:2个5. 幼儿园室外空间四、教学步骤1. 游戏介绍在教室开始前,让幼儿坐在一起。
向幼儿们介绍今天的游戏——“打水仗”。
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团队合作的游戏,目标是将水从一个桶传输到另一个桶。
2. 游戏规则- 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人数相等且站在一条线上。
- 每组都有一桶水和一个水壶,水壶放在水桶边上。
- 游戏开始时,第一位幼儿使用毛巾把水汲取到水壶中。
- 幼儿需要将装满水的水壶传递给下一位队员,直到传到队伍的尾部。
- 最后一位队员将水倒入另一个水桶,然后迅速返回队伍。
- 先完成任务的队伍获胜。
3. 游戏实施- 分成两个队伍,分别站稳并准备好桶和水壶。
- 向幼儿解释游戏规则后,让他们开始游戏。
- 监督幼儿们的游戏过程,确保他们在游戏中协作,并确保水的流动。
- 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到游戏中。
4. 游戏总结游戏结束后,帮助幼儿总结他们在游戏中的观察和体验。
提出以下问题:- 水是如何从一个桶传输到另一个桶?- 为什么要相互合作?- 你在游戏中的感受和体验如何?五、延伸活动1. 制作水流模型配备一些小型的塑料容器和水池,让幼儿尝试制作水流模型,观察水是如何流动的。
鼓励他们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形状来探索水流的规律。
2. 观察水的变化使用放大镜观察水的不同状态,如液体、固体和气体。
通过观察水的颜色、形状和流动性,帮助幼儿理解水的不同特性。
六、教学反思通过“打水仗”这个科学游戏,幼儿在观察和实践中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案《打水仗》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趣味科学》第四章第一节,主题为“打水仗”。
教学内容包括:水的三态变化、浮力原理、物体密度等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三态变化、浮力原理、物体密度等科学概念。
2.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理解水的三态变化及浮力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冰、热水、色素、气球、小船、杯子、浮力实验器材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包括水、冰、热水、色素、气球、小船、杯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夏天打水仗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水,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水的三态变化: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2)浮力原理: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相等。
(3)物体密度: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3. 随堂练习:(1)观察冰、水、水蒸气的状态,并描述其特点。
(2)通过实验,让幼儿动手操作,理解浮力原理。
(3)分组讨论,交流实验心得。
4. 小组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打水仗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水的三态变化: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2. 浮力原理: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相等。
3. 物体密度: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描述水的三态变化。
(2)简述浮力原理。
(3)举例说明物体密度的应用。
2. 答案:(1)水的三态变化:冰变为水,水变为水蒸气。
(2)浮力原理: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相等。
(3)物体密度:如,冰块放入水中会浮起来,因为冰的密度小于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实验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问题进行课后辅导。
《打水仗》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参与打水仗游戏,体验到科学的乐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帮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简单的物理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参与打水仗游戏,体验科学的乐趣。
难点:帮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简单的物理现象。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水枪、水盆、小鱼、小船等。
2. 材料:矿泉水瓶、颜料、吸管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讲解打水仗游戏的规则,引导幼儿参与游戏。
2. 主体活动:a) 教师引导幼儿使用水枪进行打水仗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b)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水的性质和特点,如水流动、水滴形状等。
c)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如水沸腾、水结冰等。
3.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打水仗游戏的收获,如水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简单的物理现象。
五、作业: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打水仗游戏的乐趣。
2. 观察家里的水龙头、水壶等,了解水的流动和用途。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打水仗游戏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结合幼儿的回答和提问,评价他们对于水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简单的物理现象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打水仗游戏,增进亲子关系,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
2. 组织幼儿参观科学馆或者进行户外科学实验活动,加深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八、教学反馈:1.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和反馈,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的学习。
2. 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使之更符合幼儿的需求。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在打水仗游戏中,注意安全事项,如避免幼儿摔倒、碰撞等。
2. 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确保他们遵守游戏规则,相互尊重。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打水仗游戏的设计和实施过程,是否符合教学目标和要求。
2. 反思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案《打水仗》大班科学游戏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摆弄,引发幼儿对球在地面上和斜坡上滚动的现象感兴趣。
2、学习用语言和图表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操作和体验。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1、不同粗糙、长度程度的板(洗衣板、木板、包地毯的板、滑梯等)积木、椅子、记录纸、笔等。
2、已学过做单一物体的观察记录。
3、幼儿在科学活动角对球的滚动产生兴趣。
4、在户外大场地上活动。
活动过程:一、诱发情趣:让球滚起来1、提问:球可以怎么玩?(滚、抛、踢等)2、教师将球放在地上。
提问:这个球怎么又不动了呢?(因为没有去踢它,拍它,没有去推它等。
)3、提问:我们那能不能不用踢、拍、推等这些动作让球自己滚动起来或滚得快呢?请小朋友去用那边你们自己带来的材料试试。
看看到底能不能不用踢、拍、推等这些动作让球自己滚动起来或滚得快?4、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尝试提示:想想用这个洗衣板、木板怎样让球自己滚起来?还可以不用这些材料,在你的身上让球自己滚起来。
(板的一端放在腿上、椅子上、积木上,手拿着板的一端往上提等方法)。
5、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让球自己滚动起来或让球滚得快的?6、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操作方法和情况。
小结:刚才大家发现不用踢、拍、推等这些动作,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工具在斜坡上也能让球自己滚起来而且球滚得很快。
二、引导体验:尝试使球滚动的各种方法1、下面老师还想请大家来做一个实验:请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想办法让2个球同时从2个不同的斜坡上滚下来你会发现什么?想想为什么?想想怎样才能让2个球同时从不同的2个斜坡上滚下来?怎样做出不同的斜坡。
2、请小朋友一边玩,一边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每玩一次都要把你的发现记下来。
记录的内容要让别人一看就明白。
3、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巡回观察、引导。
(提示:小朋友可以想出许多种办法。
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打水仗的安全常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在打水仗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培养幼儿遵守规则、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打水仗的安全常识2. 打水仗的规则3. 如何正确使用水枪4. 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教学重点:1. 打水仗的安全常识2. 打水仗的规则教学难点:1. 如何正确使用水枪2. 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教学准备:1. 水枪若干2. 安全教育图片或视频3. 游戏场地教学过程:1. 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活跃课堂气氛。
2.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打水仗吗?”3.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打水仗的乐趣。
二、安全教育1. 教师播放安全教育图片或视频,让幼儿了解打水仗的安全常识。
2. 教师讲解以下安全知识:a. 打水仗时不要将水枪对准别人的眼睛、嘴巴和鼻子。
b. 打水仗时不要跑得太快,以免摔倒受伤。
c. 打水仗时不要追逐打闹,以免发生碰撞。
d. 打水仗时不要使用尖锐物品,以免造成伤害。
三、规则讲解1. 教师讲解打水仗的规则:a. 每人只能使用一把水枪。
b. 水枪不能对准别人,只能用水射击。
c. 打水仗的时间为5分钟。
d. 打水仗结束后,要将水枪放回原位。
四、水枪使用指导1. 教师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水枪,让幼儿模仿。
2. 教师强调使用水枪的注意事项:a. 水枪不能对着别人喷射。
b. 水枪的出水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
c. 水枪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损坏。
五、游戏实践1.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个水枪。
2. 教师宣布游戏开始,幼儿按照规则进行打水仗。
3. 教师巡视游戏场地,确保幼儿遵守规则,安全玩耍。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打水仗的安全知识和规则。
2. 教师提问:“在打水仗的过程中,你们都做了哪些事情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3. 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七、课后作业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打水仗的安全知识和规则。
《打水仗》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案
《打水仗》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案1
活动目的
1、发展幼儿的大动作和反应能力,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在躲避和奔跑,投掷的过程中,肢体得到充分的协调发展,让孩子的潜能无限发挥。
2、通过打水仗的亲子游戏给家长和孩子提供情绪发泄的机会,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活动对象:幼儿园全体孩子和家长(视场地分年级进行,大班,中班,小班各45分钟合计每年级一个小时)
活动时间:2017年X月X日
活动地点:幼儿园大操场。
活动准备
1、活动邀请信
2、长绳两条,地标线三条
3、各班孩子准备水枪,小水瓢,
4、请家长为孩子准备好大毛巾,替换衣服
5、孩子必须穿上游泳衣,泳帽,泳镜,家长穿舒适运动款的衣服,赤脚
6、每班至少一个充气蓄水池,若干水桶,长水管连接至操场备用
第1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