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英语教学
- 格式:ppt
- 大小:399.00 KB
- 文档页数:28
创设情境,活化课堂,增强英语教学效果农村中学由于底子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设备条件有限,又缺乏较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速度远远不如发达地区。
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改善教学方式,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活化英语课堂,树立新的英语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坚持以“活动”为主,让英语课堂丰富多彩,增强教学效果。
一、利用身边实例,创设活泼的英语情境。
利用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境,创设风趣幽默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精神焕发,唤醒学生的思维。
如:我在讲where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时,我发现一位同学在抠指甲,我没有直接叫她,而是面带微笑的问其他同学:where is li rui ?同学们回答:she is here . 又问:is she li rui ?同学们说:yes . 这位同学听同学都在谈论自己名字,一下就回过神来,满脸茫然。
同学们和她都笑了。
这样既较少尴尬,也把她带回了课堂。
还有一次,一位同学在课堂上睡着了,我轻轻走到他跟前说:w hat is your mother doing ?is she cooking delicious food for you ?他忙回答:yes . 同学们开始笑。
他的思维一下清醒了。
课堂也变的轻松了。
教师幽默的语言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思维,唤醒沉睡的学生,又能调节课堂气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创设趣味化的英语情景。
探究每一个新知识点都要从问题开始,从解决问题中学习新知识。
因为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所以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教师要努力创设可操作性趣味化的英语情景,让学生投入英语学习,由厌学成乐学,吸引学生主动探索。
我做了以下尝试:1.用顺口溜,助记忆英语学习中,学生对英语语法、词的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常分辨不清。
据此我们可用编制顺口溜来解决英语学习的困难,提高学习英语的热情。
初一学习“be”的用法时,可记口诀:i用am,you用are;is 跟着他、她、它。
中介作用理论活化高中英语教学之尝试
中介作用理论(Mediation Theory)是指外部因素对人类知识、能力和行为的影响。
在英语教学中,这个理论可以用来解释教学和
学习中的中介作用。
一些尝试如下:
1. 引入多媒体资源:多媒体资源包括图片、视频、音频等,可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
通过引入多媒体资源,教师可以将抽
象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视觉和听觉形式,促进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发展。
2. 采用学生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自
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这可以解释为中介作用,因为学生将通过自己的思考,构建自
己的语言知识,同时也将通过合理的教师指导,构建自己的语言能
力和思维能力。
3. 采用游戏、竞赛等活动形式:游戏、竞赛等活动形式可以让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
这些活动也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促进
语言能力的发展。
通过以上尝试的实践,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语言能力发展,同时也帮助教师更
好地实现英语教学目标。
活化英语语法教学近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与听、说、读、写密切相关的语法教学却依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参照语法书讲解,然后辅以填空、翻译、改错。
这样的语法教学内容枯燥、活动单一、气氛沉闷、收效低微。
我认为语法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语法规则。
教师选择真实的语言材料,丰富课堂活动,采用正确的纠错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有效改变乏味、费时、低效的现象。
一、选择真实的语言材料,活化教学内容语法教学的内容包括语言形式、含义以及语用性。
现时的语法书通常以树形结构编排,即:在主干的语法项目下有若干分支项目。
每一项目略加分析后列出数个孤立的句子。
这样的语法书适合作工具书供查阅使用,因为它着重于语言形式与含义的分析,很难顾及到语用性。
为了加强内容的语用性,并激活课堂学习,教师可将语法书上的语法项目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真实语言材料结合起来,让教材反映真实的社会。
这样既可弥补语法书知识无法体现语言的语用性所造成的不足,又从内容上活化了语法教学。
语言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声像资料以及电子教材等。
文字材料如报纸、杂志、书籍、诗歌、广告、地图、表格和学生作文等。
声像资料如电影、电视、录像、影碟、广播、录音、图片等。
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以及互联网的覆盖率日益扩大,教师可以从世界各地的高等学府、科研中心、出版机构等网址上选择与教学相关的材料。
教师将这些真实的语言材料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教学要求进行适当的改编。
如:在进行状语从句的教学时,教师可针对往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恋爱中的莎士比亚》(shakespeare in love)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特点,准备一篇关于莎士比亚生平的短文,帮助学生学习状语从句。
这样的材料迎合了学生追求时尚的心理。
使他们兴趣大增。
再如:针对年轻人喜欢唱歌的特点,教师可以借助英文歌曲帮助学生学习语法。
这样语法规则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化语法教学。
二、加强社会交际型练习,活化课堂活动教学活动的设计丰富多彩,许多论文中都有列举,我认为所有的活动可分为单一强化型和社会交际型两种。
开发德育资源活化英语教学【摘要】小学英语教学必须遵循“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努力挖掘教材中丰富的德育资源,提高渗透的计划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讲究渗透的艺术性,把德育自然地融进教学中。
【关键词】英语教学德育因素渗透【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16-01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
”《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进行德育渗透是每位教师,也是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我国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中,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还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影响和真、善、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小学英语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学生必修课程,与其他学科一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诸多教育的任务。
语言学习对开发儿童潜能、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用英语表达思想总带着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因素。
学习英语,要涉及跨文化交际,要理解不同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要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听、说、读、写多方面的交互性训练。
因此,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还可以培养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包容性格,认识自己和认识他人的能力,克服困难,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共同生活等诸多方面的能力。
一、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渗透德育教学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本国和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文明礼仪、习俗风貌。
要学习包括表达思维活动(同意、帮助、邀请)、情感态度(喜欢、感激、同情、愿望)、道德态度(抱歉、宽恕、感谢、赞成、关心)、社会文化(介绍、问候、告别、就餐、看病、庆贺)等语言功能项目,内容丰富。
疯狂英语·教学版2016年(7月号)摘 要:关注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注重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是英语教学的三维目标。
突出阅读引领,注重听、说、写等技能运用,鼓励学生在彼此协作和交流中增强认知感悟,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综合运用技能。
围绕三维目标活化课程教学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并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目标;互动;策略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中学 沈志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教学目标予以重新定义,并强调“突出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是教师优化教学的重要策略与方法。
上述要求也被称为“三维目标”,突出了生本主义教学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核心地位,让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得以体现。
该理论提出,打破“教师主讲、教材主导”的教学格局,让学生由被动应付转化为主动参与,给他们更多的明确指导。
1.探读引领,积淀丰富知识与技能阅读是学生积淀语言文化知识和获取丰富表达技能的动力,更是学生发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石。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探究,走出浅阅读和不会读的困境,帮助学生开启广阔的认知视野,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知识。
以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Reading A”部分的文章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为例,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围绕“the value of ORBIS doctor’s work”以及“What did you learn from ORBIS doctors?”这两个问题从文本中找出相关的词汇信息以及有背诵价值的语句。
以探读的形式引领学生深入研究文本,使学生在整体阅读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语言素材信息,让他们能够结合自身的感悟形成识记并加以运用。
在指导运用的过程中,教师可结合“What should we do for ORBIS doctors?”深入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借助互联网搜集与ORBIS doctor相关的背景知识,让他们在主动探学中找到更多的认知素材和切入点,帮助他们深化感悟。
谈谈英语课堂教学的“六化”通过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我觉得要真正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关键是要抓好课堂教学。
那么,怎样才能抓好课堂教学呢?我认为只有做到以下六点,才能使课堂教学有效并获得成功。
一、加强课堂的设计与组织,使课堂教学活动化英语教学是一种动态过程,教学过程是交际活动过程。
英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活动。
不注意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活动教学就将成为一句空话,就无法落实。
教师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就是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这是一项创造性工作,它需要教师付出努力。
一般来说,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①目的,即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②技能,活动所侧重训练的听、说、读、写中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能力;③水平,指活动的难度,即该活动适合何种水平层次的学生;④用具,指活动前准备好的,活动中要使用的文字、图片、实物和各种相关的资料和教具;⑤步骤,指活动的先后程序和具体内容;⑥活动人数,即活动的人数控制和分组安排;⑦调整,指活动组织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已设计好的活动内容和方式所进行的旨在使活动达到最佳效果的某些修改和调整。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活动形式,使课堂教学过程不断优化,达到提高学习语言能力的目的。
二、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使课堂教学英语化为了使学生的英语与客观事物建立直接联系,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尽量直接运用英语。
初级阶段,尽量采用直观教具和表演等方法,促使学生直接理解英语。
随着学生英语知识的增长和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更应使用英语进行教学。
教师所使用的英语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要利用学生已学的英语来解释或表达新的教学内容,力争做到SpeakEnglishwhenpossible,speakChinesewhennecessary.三、充分利用和创设情景,使教学内容情景化情景是进行言语交际活动的必要因素。
交际化的英语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充分地利用和创设情景组织课堂教学,做到教学内容情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