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解剖图谱
- 格式:pdf
- 大小:5.95 MB
- 文档页数:32
臂丛神经的解剖及应用一、臂丛神经的组成臂丛神经是由C5~8和T1前支组成;神经根从椎间孔发出后,在前斜角肌外侧缘组成神经干,C5~6组成上干,C7为中干,C8~T1组成下干;在相当于锁骨中段水平处,每一干又分成前、后两股;上干与中干的前股组成外侧束,下干的前股组成内侧束,三干的后股组成后束;神经束各束在喙突平面分出神经支,外侧束分出肌皮神经和正中神经外侧头,后束分为腋神经和桡神经,内侧束分出尺神经和正中神经内侧头;二、臂丛神经的分支1、臂丛根部的分支:胸长神经支配前锯肌和肩胛背神经支配菱形肌及肩胛提肌;2、臂丛干的分支:肩胛上神经支配冈上肌和冈下肌3、臂丛束的分支:外侧束:正中神经外侧头,来自C5~7的神经纤维,支配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肌皮神经,来自C5~6的神经纤维,支配肱二头肌、喙肱肌和肱肌;胸外侧神经,来自C5~7的神经纤维,支配胸大肌的锁骨部;内侧束:正中神经内侧头,来自C8~T1的神经纤维,支配拇指、示指、中指指屈肌及鱼际肌;尺神经,来自C8~T1的神经纤维,支配小指、环指指深屈肌和手内在肌;胸内侧神经,由C8~T1的神经纤维组成,支配胸大肌胸肋部和胸小肌;后束:腋神经,来自C5~6的神经纤维,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桡神经,接受来自C5~T1的神经纤维,其中以C7为主,支配伸肘、伸腕、伸指和伸拇的肌肉; 肩胛背神经,来自C6~8的神经纤维,支配背阔肌;三、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走向在体表的标志点:1、正中神经:在臂部正中神经沿着肱二头肌内侧沟上臂内侧下行,由外侧向内侧跨越过肱动脉下降至肘窝;从肘部向下穿旋前圆肌,继续在前臂正中下行于指浅、指深屈肌之间达腕部;然后在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之间进入腕管,在掌腱膜深面到达手掌;正中神经的分支及其支配:1 正中神经在臂部一般没有分支,即无支配;2 正中神经在肘部、前臂部发出许多肌支,支配除了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及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所有的前臂屈肌及旋前肌;3 在屈肌支持带下方由正中神经外侧缘发出一粗短的返支,向外进入鱼际,分布于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4 在手掌区,正中神经发出数支指掌侧总神经,每一指掌侧总神经下行到掌骨头附近又分为两支指掌侧固有神经沿手指的相对缘到达指尖;分布第1、2蚓状肌,掌心、桡侧三个半手指掌面及其中远节指背的皮肤;神经损伤临床表现:1正中神经干如在臂部受损伤,运动障碍表现为前臂不能旋前,屈腕能力减弱,拇指、示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对掌;由于鱼际肌萎缩,手掌变得平坦,称为“猿手”;感觉障碍以拇指、示指和中指的远节最为显著;2正中神经损伤易发生在前臂和腕部;在前臂,神经穿旋前圆肌和指浅屈肌起点腱弓处易受压迫,形成正中神经支配肌全部无力,手掌感觉受损,即所谓的“旋前圆肌综合症”;在腕部内正中神经也易因周围结构炎症、肿胀或关节变化而受压迫,即形成“腕管综合症”表现为鱼际肌萎缩,手掌平坦,拇指、示指、中指掌面感觉障碍;2、尺神经:沿肱动脉内侧、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至臂中份即三角肌止点高度,穿内侧肌间隔至臂后区内侧,下行至肱骨内上髁后方的尺神经沟,继而向下穿过尺侧腕屈肌起端又转至前臂前内侧,继续在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间,尺动脉内侧下行,到达桡腕关节上方约5cm处发出手背支后,本干在豌豆骨桡侧,经屈肌支持带浅面分深、浅两支,经掌腱膜深面进入手掌;尺神经的分支及其支配:1 尺神经在臂部未发出分支,即无支配;2 在前臂上部发出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3 手背支分布手背尺侧半,小指、环指和中指尺侧半背面皮肤;4 浅终支皮支:分布于小鱼际、小指和环指尺侧半掌面的皮肤;5 深终支肌支:支配小鱼际肌、骨间肌、第3、4蚓状肌和拇收肌;神经损伤临床表现:1 尺神经干受损:易受损伤的部位为肱骨外上髁后方尺神经沟处及尺侧腕屈肌两起点之间,运动障碍表现为:屈腕能力下降,环指和小指的DIP关节不能屈曲,小鱼际肌萎缩,拇指不能内收,骨间肌萎缩,各指不能互相靠拢,各指MP关节过伸,第4、5指IP关节屈曲,出现“爪形手”;感觉障碍区域以手掌、手背尺侧缘为主;2 深支运动支损伤:易受损伤的部位为豌豆骨桡侧常发生在以手击物或手握振荡物和旋转车轮把手,小鱼际仍呈悬空状态时,此时尺神经深部的运动支可受到豌豆骨和钩骨的压迫造成损伤;Guyon管内受压迫,运动障碍表现为尺神经支配的手内在肌功能受损;感觉不受影响;3、桡神经:先经肱三头肌长头和内侧头之间上臂内侧,然后沿着桡神经沟绕肱骨中段背侧旋向外下,在肱骨外上髁上方穿过外侧肌间隔,至肱桡肌与肱肌之间,在此分为浅、深两支;浅支沿着桡动脉外侧下行,在前臂中、下1/3交界处转向背面,并下行至手背;深支经过桡骨颈外侧穿过旋后肌桡骨外侧面至前臂背侧,在前臂伸肌群的浅、深层之间下行,在拇短伸肌远侧逐渐变细,行于拇长伸肌深面即前臂骨间膜后面至手腕背面;不同个体桡神经分支发自主干的水平存在差异,解剖学上写“在肱骨外上髁的前方分为浅、深两支”桡神经的分支及其支配:1 在臂部的分支:皮支为臂后皮神经、臂外侧下皮神经、前臂后皮神经;肌支支配肱三头肌、肘肌、桡侧腕长伸肌和肱桡肌;2 浅终支指背神经,皮支:手背绕侧半和桡侧两个半手指近节背面的皮肤;3 深终支骨间后神经,肌支:分布在前臂伸肌群,桡尺远侧关节、腕关节和掌骨间关节; 神经损伤临床表现:1 桡神经干损伤:易损伤的部位为臂中段后部和贴肱骨桡神经沟处肱骨中段或中下1/3交界处骨折时容易合并桡神经损伤,运动障碍表现为前臂伸肌瘫痪,即抬前臂时出现“垂腕”状态;感觉障碍以第1、2掌骨间隙背面的“虎口区”最明显;2 桡神经深支损伤:穿过旋后肌行于桡骨附近桡骨颈骨折,主要症状为伸腕力弱桡侧腕长伸肌功能是好的,在伸腕时会腕部明显地向桡侧偏斜,伸指、伸拇不能;。
高清臂丛神经分支、走形及分布图解,速收藏备用!医病非难,难在疑似之辨;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误人匪浅。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庖丁解剖学和您一起学解剖临床!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和兴起促使我们更详细准确的了解掌握血管、神经主干、分支的分布、走行,作为临床医生,熟练掌握这些神经的分支、走形及分布至关重要,可以为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提供最有利的保障。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臂丛的线条图解,值得收藏学习!臂丛的分支1 由C5~C8前支和T1前支构成,即5个神经根前支..............................................2 胸长神经(C5~C7)..............................................2.1 臂丛后方进入腋窝2.2 沿前锯肌表面下行2.3 分布于前锯肌和乳房2.4 损伤引起前锯肌瘫痪,形成“翼状肩”3 胸背神经(C6~C8)..............................................3.1 起自后束3.2 沿肩胛骨外侧缘3.3 分布于背阔肌3.4 乳腺癌根治术清除淋巴结,注意勿伤该神经4 腋神经(C5~C6)..............................................4.1 起自后束4.2 与旋肱后血管伴行4.3 紧贴肱骨外科颈4.4 穿四边孔4.5 分布于三角肌和小圆肌4.6 皮支:臂外侧皮神经分布:肩部、臂外侧区上部4.7 肱骨外科颈骨折肩关节脱位腋杖使用不当损伤腋神经,致三角肌瘫痪5 肌皮神经(C5~C7)..............................................5.1 起自外侧束5.2 穿喙肱肌5.3 分布于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5.4 皮支: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前臂外侧皮肤6 正中神经(C6~T1)..............................................6.1 起自内、外侧束6.2 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6.3 穿旋前圆肌,指浅屈肌腱弓6.4 行于指浅、指深屈肌之间6.5 桡侧腕屈肌和掌长肌腱之间进入腕管6.6 掌腱膜深面进入手掌6.7 前臂前群分布:桡侧腕屈肌、旋前圆肌、掌长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桡侧半拇长屈肌、旋前方肌,合计:6.5块6.8 手肌分布: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第1、2蚓状肌,合计:5块6.9 皮支分布:掌心桡侧2/3 手指桡侧掌面3.5 中节和远节指背面桡侧3.56.10 损伤:旋前圆肌综合征、腕管综合征(猿掌)、皮支分布区域感觉受损7 尺神经(C8~T1)..............................................7.1 起自内侧束7.2 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7.3 经尺神经沟7.4 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之间7.5 经屈肌支持带前面分为:浅支和深支7.6 前臂前群分布: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合计:1.5块7.7 手肌分布:拇收肌、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对掌肌、第3、4蚓状肌、骨间背侧肌(4块)、骨间掌侧肌(3块)合计:13块7.8 皮支分布:手背尺侧半和尺侧2.5手指背侧皮肤7.9 损伤:爪形手、手指不能夹持、皮支分布区域感觉受损8 桡神经(C5~T1)..............................................8.1 起自后束8.2 桡神经沟(肱骨肌管)8.3 经肱骨外上髁上方8.4 经肱肌和肱桡肌之间8.5 经肱骨外上髁前面分为:浅支和深支8.6 臂后群分布:肱三头肌合计:1块8.7 前臂前群分布:肱桡肌合计:1块8.8 前臂后群分布:所有肌肉合计:11块(含肘肌)8.9 手肌分布:无8.10 皮支分布:臂后皮神经、臂后区臂外侧下皮神经、臂下外侧区前臂后皮神经:前臂后区8.11 损伤:抬前臂垂腕皮支分布区域感觉受损9 肩胛背神经(C4~C5)..............................................9.1 起自神经根9.2 穿中斜角肌9.3 伴肩胛背动脉9.4 分布于菱形肌和肩胛提肌10 肩胛上神经(C5~C6)..............................................10.1 起自臂丛上部10.2 经肩胛上切迹进入冈上窝10.3 伴肩胛上动脉进入冈下窝10.4 分布于冈上肌、冈下肌、肩关节11 肩胛下神经(C5~C7)..............................................11.1 起自臂丛后束11.2 分布于肩胛下肌和大圆肌12 胸内侧神经(C8~T1)..............................................12.1 起自臂丛内侧束12.2 腋动、静脉之间前行12.3 分布于胸大肌、胸小肌13 胸外侧神经(C5~C7)..............................................13.1 起自臂丛外侧束13.2 腋动、静脉前方穿锁胸筋膜13.3 分布于胸大肌、胸小肌14 臂内侧皮神经(C8~T1)..............................................14.1 起自臂丛内侧束14.2 腋静脉内侧14.3 分布于臂内侧、臂前面皮肤15 前臂内侧皮神经(C8~T1)..............................................15.1 起自臂丛内侧束15.2 腋动、静脉之间浅出伴贵要静脉15.3 分布于前臂内侧区,前、后面皮肤。
臂丛神经的解剖一、臂丛神经的组成臂丛神经是由C5~8和T1前支组成。
神经根从椎间孔发出后,在前斜角肌外侧缘组成神经干,C5~6组成上干,C7为中干,C8~T1组成下干。
在相当于锁骨中段水平处,每一干又分成前、后两股。
上干与中干的前股组成外侧束,下干的前股组成内侧束,三干的后股组成后束。
(神经束)各束在喙突平面分出神经支,外侧束分出肌皮神经和正中神经外侧头,后束分为腋神经和桡神经,内侧束分出尺神经和正中神经内侧头。
二、臂丛神经的分支1、臂丛根部的分支:胸长神经(支配前锯肌)和肩胛背神经(支配菱形肌及肩胛提肌)。
2、臂丛干的分支:肩胛上神经(支配冈上肌和冈下肌)3、臂丛束的分支:外侧束:正中神经外侧头,来自C5~7的神经纤维,支配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
肌皮神经,来自C5~6的神经纤维,支配肱二头肌、喙肱肌和肱肌。
胸外侧神经,来自C5~7的神经纤维,支配胸大肌的锁骨部。
内侧束:正中神经内侧头,来自C8~T1的神经纤维,支配拇指、示指、中指指屈肌及鱼际肌。
尺神经,来自C8~T1的神经纤维,支配小指、环指指深屈肌和手内在肌。
胸内侧神经,由C8~T1的神经纤维组成,支配胸大肌胸肋部和胸小肌。
后束:腋神经,来自C5~6的神经纤维,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
桡神经,接受来自C5~T1的神经纤维,其中以C7为主,支配伸肘、伸腕、伸指和伸拇的肌肉。
肩胛背神经,来自C6~8的神经纤维,支配背阔肌。
三、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走向在体表的标志点:1、正中神经:在臂部正中神经沿着肱二头肌内侧沟(上臂内侧)下行,由外侧向内侧跨越过肱动脉下降至肘窝。
从肘部向下穿旋前圆肌,继续在前臂正中下行于指浅、指深屈肌之间达腕部。
然后在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之间进入腕管,在掌腱膜深面到达手掌。
正中神经的分支及其支配:(1)正中神经在臂部一般没有分支,即无支配。
(2)正中神经在肘部、前臂部发出许多肌支,支配除了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及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所有的前臂屈肌及旋前肌。
臂丛神经解剖臂丛神经由颈C5~8与T1神经根组成,分支主要分布于上肢,有些小分支分布到胸上肢肌、背部浅层肌和颈深肌。
主要的分支有:胸背神经、胸长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
臂丛神经主要支配上肢和肩背、胸部的感觉和运动。
(1) 胸长神经(C5~7)于锁骨上方发于臂丛,沿前锯肌表面下降并支配此肌。
此神经损伤,前锯肌麻痹,表现为“翼状肩”,上肢上举困难。
(2)胸背神经(C6~8)起自后束,沿肩胛骨外侧缘下行,分布于背阔肌。
(3) 肌皮神经(C5~7)自外侧束发出后,斜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下行,并发出分支支配上述三肌。
终支在肘关节稍上方的外侧,穿出臂部深筋膜,改名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
(4)正中神经(C5~7)臂丛内侧束和外侧束的两个根合成,正中神经损伤可致:①运动障碍: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减弱,拇指、食指及中指不能屈曲。
拇指不能做对掌动作。
②感觉障碍:上述皮肤分布区感觉障碍,尤以拇、食、中指远节关节最为明显。
③肌肉萎缩:鱼际肌萎缩,手常变平坦称为“猿手”。
(5)尺神经(C7~T1)发自臂丛内侧束,尺神经损伤后可致:①运动障碍:屈腕力减弱,拇指不能内收,其它各指不能内收与外展,环指与小指末节不能屈曲。
②感觉障碍:尺神经分布区感觉迟钝,而小鱼际及小指感觉丧失。
③肌肉萎缩:小鱼际平坦,由于骨间肌及蚓状肌萎缩,掌骨间隙出现深沟,各掌指关节过度后伸,第 4、5指的指间关节屈曲,表现为“爪形手”。
(6)桡神经(C5~8)发自臂丛后束的粗大神经,肱骨干骨折易伤及桡神经,表现为①运动障碍:不能伸腕和伸指,拇指不能外展,前臂旋后功能减弱。
②感觉障碍:前臂背侧皮肤及手背桡侧半感觉迟钝,“虎口”区皮肤感觉丧失。
③抬前臂时,由于伸肌瘫痪及重力作用,出现“垂腕征。
(7)腋神经发自臂丛后束,伴旋肱后动脉向后,绕肱骨外科颈至三角肌深面。
其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皮支绕三角肌后缘分布于肩部和臂部上1/3外侧面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