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臂丛神经的解剖及应用一、臂丛神经的组成臂丛神经是由C5~8和T1前支组成;神经根从椎间孔发出后,在前斜角肌外侧缘组成神经干,C5~6组成上干,C7为中干,C8~T1组成下干;在相当于锁骨中段水平处,每一干又分成前、后两股;上干与中干的前股组成外侧束,下干的前股组成内侧束,三干的后股组成后束;神经束各束在喙突平面分出神经支,外侧束分出肌皮神经和正中神经外侧头,后束分为腋神经和桡神经,内侧束分出尺神经和正中神经内侧头;二、臂丛神经的分支1、臂丛根部的分支:胸长神经支配前锯肌和肩胛背神经支配菱形肌及肩胛提肌;2、臂丛干的分支:肩胛上神经支配冈上肌和冈下肌3、臂丛束的分支:外侧束:正中神经外侧头,来自C5~7的神经纤维,支配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肌皮神经,来自C5~6的神经纤维,支配肱二头肌、喙肱肌和肱肌;胸外侧神经,来自C5~7的神经纤维,支配胸大肌的锁骨部;内侧束:正中神经内侧头,来自C8~T1的神经纤维,支配拇指、示指、中指指屈肌及鱼际肌;尺神经,来自C8~T1的神经纤维,支配小指、环指指深屈肌和手内在肌;胸内侧神经,由C8~T1的神经纤维组成,支配胸大肌胸肋部和胸小肌;后束:腋神经,来自C5~6的神经纤维,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桡神经,接受来自C5~T1的神经纤维,其中以C7为主,支配伸肘、伸腕、伸指和伸拇的肌肉; 肩胛背神经,来自C6~8的神经纤维,支配背阔肌;三、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走向在体表的标志点:1、正中神经:在臂部正中神经沿着肱二头肌内侧沟上臂内侧下行,由外侧向内侧跨越过肱动脉下降至肘窝;从肘部向下穿旋前圆肌,继续在前臂正中下行于指浅、指深屈肌之间达腕部;然后在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之间进入腕管,在掌腱膜深面到达手掌;正中神经的分支及其支配:1 正中神经在臂部一般没有分支,即无支配;2 正中神经在肘部、前臂部发出许多肌支,支配除了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及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所有的前臂屈肌及旋前肌;3 在屈肌支持带下方由正中神经外侧缘发出一粗短的返支,向外进入鱼际,分布于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4 在手掌区,正中神经发出数支指掌侧总神经,每一指掌侧总神经下行到掌骨头附近又分为两支指掌侧固有神经沿手指的相对缘到达指尖;分布第1、2蚓状肌,掌心、桡侧三个半手指掌面及其中远节指背的皮肤;神经损伤临床表现:1正中神经干如在臂部受损伤,运动障碍表现为前臂不能旋前,屈腕能力减弱,拇指、示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对掌;由于鱼际肌萎缩,手掌变得平坦,称为“猿手”;感觉障碍以拇指、示指和中指的远节最为显著;2正中神经损伤易发生在前臂和腕部;在前臂,神经穿旋前圆肌和指浅屈肌起点腱弓处易受压迫,形成正中神经支配肌全部无力,手掌感觉受损,即所谓的“旋前圆肌综合症”;在腕部内正中神经也易因周围结构炎症、肿胀或关节变化而受压迫,即形成“腕管综合症”表现为鱼际肌萎缩,手掌平坦,拇指、示指、中指掌面感觉障碍;2、尺神经:沿肱动脉内侧、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至臂中份即三角肌止点高度,穿内侧肌间隔至臂后区内侧,下行至肱骨内上髁后方的尺神经沟,继而向下穿过尺侧腕屈肌起端又转至前臂前内侧,继续在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间,尺动脉内侧下行,到达桡腕关节上方约5cm处发出手背支后,本干在豌豆骨桡侧,经屈肌支持带浅面分深、浅两支,经掌腱膜深面进入手掌;尺神经的分支及其支配:1 尺神经在臂部未发出分支,即无支配;2 在前臂上部发出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3 手背支分布手背尺侧半,小指、环指和中指尺侧半背面皮肤;4 浅终支皮支:分布于小鱼际、小指和环指尺侧半掌面的皮肤;5 深终支肌支:支配小鱼际肌、骨间肌、第3、4蚓状肌和拇收肌;神经损伤临床表现:1 尺神经干受损:易受损伤的部位为肱骨外上髁后方尺神经沟处及尺侧腕屈肌两起点之间,运动障碍表现为:屈腕能力下降,环指和小指的DIP关节不能屈曲,小鱼际肌萎缩,拇指不能内收,骨间肌萎缩,各指不能互相靠拢,各指MP关节过伸,第4、5指IP关节屈曲,出现“爪形手”;感觉障碍区域以手掌、手背尺侧缘为主;2 深支运动支损伤:易受损伤的部位为豌豆骨桡侧常发生在以手击物或手握振荡物和旋转车轮把手,小鱼际仍呈悬空状态时,此时尺神经深部的运动支可受到豌豆骨和钩骨的压迫造成损伤;Guyon管内受压迫,运动障碍表现为尺神经支配的手内在肌功能受损;感觉不受影响;3、桡神经:先经肱三头肌长头和内侧头之间上臂内侧,然后沿着桡神经沟绕肱骨中段背侧旋向外下,在肱骨外上髁上方穿过外侧肌间隔,至肱桡肌与肱肌之间,在此分为浅、深两支;浅支沿着桡动脉外侧下行,在前臂中、下1/3交界处转向背面,并下行至手背;深支经过桡骨颈外侧穿过旋后肌桡骨外侧面至前臂背侧,在前臂伸肌群的浅、深层之间下行,在拇短伸肌远侧逐渐变细,行于拇长伸肌深面即前臂骨间膜后面至手腕背面;不同个体桡神经分支发自主干的水平存在差异,解剖学上写“在肱骨外上髁的前方分为浅、深两支”桡神经的分支及其支配:1 在臂部的分支:皮支为臂后皮神经、臂外侧下皮神经、前臂后皮神经;肌支支配肱三头肌、肘肌、桡侧腕长伸肌和肱桡肌;2 浅终支指背神经,皮支:手背绕侧半和桡侧两个半手指近节背面的皮肤;3 深终支骨间后神经,肌支:分布在前臂伸肌群,桡尺远侧关节、腕关节和掌骨间关节; 神经损伤临床表现:1 桡神经干损伤:易损伤的部位为臂中段后部和贴肱骨桡神经沟处肱骨中段或中下1/3交界处骨折时容易合并桡神经损伤,运动障碍表现为前臂伸肌瘫痪,即抬前臂时出现“垂腕”状态;感觉障碍以第1、2掌骨间隙背面的“虎口区”最明显;2 桡神经深支损伤:穿过旋后肌行于桡骨附近桡骨颈骨折,主要症状为伸腕力弱桡侧腕长伸肌功能是好的,在伸腕时会腕部明显地向桡侧偏斜,伸指、伸拇不能;。
VOLARUC INTERNAL SRMNCN OfRADIAL-"Of RAOIA.LIMTCROSSCOUS- TO ■刚・T JOINT・UI>CRrtC1Al. QRARCM” VE衲©ECP BRANCH OF ULNARCRVC TQ "LT KAISBRGY"*DECF BRANCH""OF ULNARTERM» NATION OF ULMAR IN TMU・B MU8CUE8.NERVE TC THIRDANO FOURTHUUMBAICALSNClWrBTO-AM><VMDR»OALBDICITAL CO-L*LATCAALRADIALULffAR^OSTCRIOR RRAKCX.er RADIALME&IAM-ANTERIOR DRANCH' OFRADIAL PALMAR CVT^MEQ-VSOF MCDIACi XDC CP BRANtCM"ULNAAMU 5&VLAR Tfr A 0QVCT0I%"f :!& AND FLKXW DR EVIS PCLLICI8 &U*ERriCIA.L &RANCM OF ULN*ARCOLLATrRALS!TO THUMB;:r NfRVCTOnRSTLt>U8R)OAL■KCOWOLlFMOIt »QAl.K3CTCRHAL0O1_ LATERAL1Q matA COMMUNICATING TO MEQIA?1musculo- cutaneous iidorsal scapular n.lateral pectoral n.o| suprascapular n.from C4C5axillaiy n.median n.j radial、八>^jower subscapular thoracodorsal n JI upper subscapular n subclavius n.iiphrenic CGC7ulnar n.mediai antebiachial cutaneous cmedial brachaal cutaneous n.medtal pectoral n.s1st intercostal n. 爭:long thoracic n.AMTERIORRadial dors, antebrach.cut. (c5-6)Lateral antebrachial Cutah.(CS-6)RadkalJsupe rficialKEPalmarPalmardigitalPOSTERIORPost, brach.cut.Int lat. cut.Dorsal digital Prpp^r p^lm^r digitalMedian (C5-B)Lat-eral antebrachialcutan. (C5-6)Postantebrach.cirt.Radialsuperficial38)Axillarysup. Idt.cut(C5d)Supra-<-clavicular -►(C3-4)Proper palmardigital r di^iul Ds弘I digitalntercosto-brachial T2antecrachiabrachial cutT1-2cut. CC8-T1Ulnar (C8-T1)Palmar Dorsal欧阳术创编2021.02.02 欧阳美创编2021.02.02时间:2021.02.02创作:欧阳术欧阳术创编2021.02.02 欧阳美创编2021.02.02。
臂丛神经阻滞简介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用于在肩部和上肢手术中提供局部麻醉的常见技术。
通过将局部麻醉剂注入到臂丛周围的神经 plexus 中,可以有效地产生局部麻木,从而减轻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
本文将介绍臂丛神经阻滞的基本概念、适应症和禁忌症、操作步骤、并发症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基本概念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通过给予局部麻醉剂来使患者手臂一侧神经各个分支发挥麻醉作用的技术。
臂丛是由 C5 至 T1 胸椎神经节的神经根发出的,它在锁骨下静脉旁好发的位置,是手臂和手部的主要感觉和运动神经来源地。
适应症臂丛神经阻滞适用于手术或其他医疗程序,主要是在肩部、上臂、肘部、前臂和手部的手术中。
这种技术可以提供有效的疼痛控制,使患者在手术中保持清醒,减少全身麻醉的风险。
禁忌症尽管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技术,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禁忌症,例如患有出血倾向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神经病变或过敏性反应等患者可能不适合该技术。
操作步骤1.麻醉患者的皮肤2.定位臂丛3.插入穿刺针4.注入局部麻醉剂5.观察患者反应并发症臂丛神经阻滞虽然是相对安全的技术,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神经损伤、过敏反应等。
因此,在进行此项技术时应注意细致操作,及时处理并发症。
注意事项1.在进行臂丛神经阻滞时应对患者的神经和血管情况有充分了解。
2.避免给予过量的局部麻醉剂,以免出现神经毒性。
3.在给药前后及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
结论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局部麻醉技术,能够在手术中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疼痛控制。
尽管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但合理的操作和观察可以减少这些风险。
对于适应症的患者来说,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选择。
臂丛神经损伤臂丛神经损伤臂丛神经炎(paralytic brachial plexitis)又称神经痛性肌萎缩,病因未明,可能与感染、变态反应等有关。
主要表现以肩胛带肌为主的疼痛、无力和肌萎缩。
发病急,预后好。
颈椎骨关节病引起的臂丛损害不包括在内。
目录1、组成“555”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5条神经根组成。
分根、干、股、束、支5部分。
有腋、肌皮、桡、正中、尺5大分支。
臂丛包括5 根3干,C5 —C6 神经根在前斜角肌外缘相和,组成上干;C7 组成中干;C8 —T1 形成下干。
(位于第1肋骨表面,每干长约1cm)。
每干又分成前后两股,(位于锁骨表面,每股长约1cm);每股组成3 个束,束的长度约3cm,各束在相当于喙突水平分为神经支,形成终末神经。
臂丛神经全长约15 cm,约150 000 根轴突。
臂丛位于活动范围较大的肩关节附近,邻近动脉,易造成臂丛神经损害。
2、分支见下表发出部位神经名称支配肌肉根部胸长神经 C567 前锯肌(还受3-7肋间神经支配)肩胛背神经 C345 肩胛提肌、大小菱形肌膈神经 C2345 膈肌斜角肌肌支颈长肌肌支 C5678 斜角肌、颈长肌干部肩胛上神经 C56 冈上肌、冈下肌锁骨下神经 C56 锁骨下肌束部外侧束胸前外侧神经C567 胸大肌锁骨部肌皮神经C567 肱肌、肱二头肌、前臂外侧皮肤感觉正中神经外侧头感觉内侧束正中神经内侧头运动胸前内侧神经C8T1 胸大肌胸肋部、胸小肌尺神经大部分手肌臂内侧皮神经臂内侧皮肤感觉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肤感觉后侧束腋神经C56 小圆肌、三角肌、肩外侧皮肤感觉桡神经 C5678T1 肱三头肌、肘肌、旋后肌、肱桡肌、部分手外在肌肩胛下神经 C56 肩胛下肌、大圆肌胸背神经C7 背阔肌3、臂丛神经根的功能特点⑴ C5神经根:其纤维数为8 738~33 027 根,主要组成腋神经,支配三角肌,主管肩外展;主要组成肩胛上神经,支配冈上、冈下肌,主管肩上举;独立组成肩胛背神经,支配肩胛提肌。
臂丛神经上干损伤评级标准
臂丛神经上干损伤的评级标准如下:
1. 一级损伤:臂丛神经上干损伤轻微,仅引起局部麻木及轻微肌力减退,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
2. 二级损伤:臂丛神经上干损伤较重,可出现明显肌力减退及感觉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但仍能完成简单操作。
3. 三级损伤:臂丛神经上干损伤较为严重,引起明显肌力减退及感觉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但仍能勉强完成部分简单操作。
4. 四级损伤:臂丛神经上干完全性损伤,导致肢体完全失去感觉及运动功能,需通过手术治疗或康复训练来获得一定程度的康复。
臂丛神经治疗方法
臂丛神经治疗方法包括:
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牵引、热敷和冷敷等技术,可以舒缓肌肉紧张和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康复。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镇痛药物等。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损伤或难以缓解的疼痛,手术治疗可以考虑神经阻滞、神经重建或神经切除术等。
4. 腕臂休息:长时间的工作和重复性运动会导致肌肉疲劳和伤害,需要在工作或者运动时合理地安排休息时间。
5. 改善姿势:长时间的错误姿势会增加肌肉和神经的压力,需要改善工作姿势和睡姿,保持良好的姿势。
6. 针灸:针灸可以刺激手臂和神经的微循环和代谢,缓解疼痛和松弛肌肉。
7. 瑜伽:瑜伽可以通过舒缓肌肉,放松身心,增强体力和柔韧性,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臂丛神经疾病。
.臂丛神经的组成及分支臂丛神经由C5-8及T1前支所组成。
有5根3干2股3束几大神经主干;C56组成上干,C7组成中干,C8T1组成下干(位于第1肋骨表面,每干长约1cm);前股、后股(位于锁骨表面,每股长约1cm);内侧束(C8T1、下干前股)、外侧束(C567、上中干前股)、后束(C5678T1、上中下干后股组成);束的长度约3cm。
C2345根发出膈神经(膈肌)。
C345根发出肩胛背神经(肩胛提肌、大小菱形肌)。
C567根发出胸长神经(前锯肌还受3-7肋间神经支配)。
C5678根发出斜角肌肌支颈长肌肌支。
上干C56发出肩胛上神经(岗上肌、岗下肌)。
上干C56发出锁骨下神经(锁骨下肌)。
外侧束发出胸前外侧神经(胸大肌锁骨部C567)。
外侧束发出肌皮神经(肱肌、肱二头肌、前臂外侧皮肤感觉C567)。
内侧束发出胸前内侧神经(胸大肌胸肋部、胸小肌C8T1)。
后束发出肩胛下神经(肩胛下肌、大圆肌)C56后束发出胸背神经(背阔肌C7)。
后束发出腋神经(小圆肌、三角肌、肩外侧皮肤感觉C56)。
后束发出桡神经13:手内在肌0,手外在肌9(8伸肌+拇长展肌),上肢肌4(肱三头肌、肘肌、旋后肌、肱桡肌)C5678T1内外侧束发出正中神经13.5:手内在肌4.5(桡侧蚓状肌2、大鱼际2.5拇短展肌拇对掌肌拇短屈肌浅头),手外在肌9(桡侧腕屈肌、旋前圆肌、掌长肌、指浅屈肌、第1、2指深屈肌)内侧束发出尺神经17.5:手内在肌14.5(骨间肌7、尺侧蚓状肌2、小鱼际4掌短肌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对掌肌;大鱼际1.5拇收肌拇短屈肌尺侧半),手外在肌3(尺侧腕屈肌、第3、4指深屈肌)。
内侧束发出臂内侧皮神经(臂内侧皮肤感觉)。
内侧束发出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肤感觉)。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精品。
臂丛神经
2011年2月8日由450954657 留言»
臂丛由C5-8和T1神经组成。
在椎管内,相应颈胸部脊髓节段的腹外侧沟及背外侧沟发出神经根丝,分别组成脊神经的前根和后根。
后根在椎间孔附近的椭圆形膨大为脊神经节,其中含假单极的感觉神经元。
前根在后根的前下方进人椎间孔,在后根神经节外侧与后根合成脊神经根。
(从源头上开始记)神经根出椎问孔后发出前支、后支和脊膜支,其中后支较短小,先分出肌肉支,支配颈后深部肌肉,感觉支分布于颈后部皮肤(记着就可以推论到脊神经的前支主要支配四肢和躯干部分,后支支配颈背皮肤和固有肌肉,下肢亦是如此,联想脊髓的两个膨大)。
前支于前后横突间肌之间发出,构成臂丛的根部。
(千万不要把前后根和前后支相混淆,前者在椎管内,后者在椎管外)
5个神经根从椎间孔穿出后经过颈椎横突(有时候进针太向内了就碰到横突了),行径椎动脉后侧及前后横突间肌之间向外侧行,再于前、中斜角肌间隙(联想肌间沟入路)穿出,后位居锁骨下动脉(联想锁骨上入路)后上方,再经锁骨后方(联想锁骨下入路)进入腋窝(联想腋路)。
臂丛的组成解剖上可分为根、干、股、束、支5个部分。
计有5个根、3个于、6个股、3个束、5个神经(主要的支)。
5个根:为颈5~8及胸1神经的前支在斜角肌的裂隙中汇集吻合而组成臂丛。
3个干:臂丛以后组成上、中、下3个神经干,上干在中斜角肌外缘由颈5~6神经组成,中干由颈7神经组成,下干在前斜角肌后侧由颈8神经及胸1神经组成。
6个股:每个干于臂丛在锁骨后方经过时均分为前后2个股(通过颈腋管)。
前股支配上肢前面(屈肌),后股支配后面(伸肌)。
(对骨科教材上的这句话爱不释手,记屈肌伸肌名称好多了,后束是伸肌,内外束是屈肌)
3个束:后束:由3个干的后股在腋动脉上后侧吻合而成。
外侧束:由上干和中干的前股在腋动脉外侧吻合而成。
内侧束:由下干的前股延续而成。
(内外后,相对于腋动脉的位置而命名,很好记)
5个主要神经分支:即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
臂丛分支若以锁骨为界,可分为锁骨上部和锁骨下部。
(主要记支配肌肉,因为皮神经可以顾名思议,肌肉的目标大些,呵呵,可以推导)
锁骨上部的具体分支起于臂丛的根和干,且与颈部接近。
肩胛背神经C5:穿过中斜角肌,下降至肩胛提肌深面,进入菱形肌深表面,支配菱形肌,偶尔支配肩胛提肌。
胸长神经(C5-7)经臂丛后方入腋窝,在前锯肌表面下降并支配该肌。
(长长的锯头,谐音,呵呵,联想翼状肩)
锁骨下神经C5,6沿锁骨后方,臂丛和锁骨下动脉前方下行,支配锁骨下肌和胸锁关节。
肩胛上神经C5,6经颈后三角外侧,于肩胛上横韧带下方穿过肩胛切迹。
支配冈上肌,冈下肌和肩关节。
锁骨下部的分支起于臂丛的束且与腋窝接近。
3,5,5。
记清楚,皮神经,名字不含糊。
①外侧束的分支(3支)1根侧支(胸外侧神经),两根终支(正中神经外侧根,肌皮神经)。
正中神经外侧根
肌皮神经:喙肱肌,肱二头肌,肱肌。
(三肱),续为前臂外侧皮神经。
(腋神经是臂外侧,两条外侧皮神经一起记)
胸外侧神经(C5-7)穿过胸肌筋膜至胸肌深面,主要支配胸大肌(归类记忆胸内侧神经支配胸小肌),但也发出一襻支至胸内侧神经。
②内侧束的分支(5支)
正中神经内侧根:正中神经~内外汇成~前臂屈肌(除一个半),5条手肌。
(与尺神经支配肌肉一起背)
尺神经:经臂内侧面下行,经肱骨内上髁后方进入前臂。
前臂一个半屈肌(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手部大部分小肌肉。
臂内侧皮神经(C8T1):沿腋静脉内侧面走行且与肋间臂神经(很有趣的神经,从有争议的T2肋间跑到臂上,此神经在乳腺外科超热门,不注意也会成为我们臂丛麻醉上的臂内侧效果不好的诸多疑问)交通,支配臂内侧皮肤。
前臂内侧皮神经(C8T1):在腋动脉和腋静脉间走行,支配前臂内侧皮肤。
(前臂内+臂内,一起记了)
胸内侧神经(C8T1):于腋动脉和腋静脉间通过而进入胸小肌深面。
支配胸小肌和部分胸大肌。
后束的分支(5支)
上肩胛下神经(C5,6):向后行进入肩胛下肌,支配肩胛下肌的上份。
下肩胛下神经(C5,6):向肩胛下动脉和静脉深面行向外下方,至肩胛下肌和大圆肌,支配肩胛下肌的下份和大圆肌。
(上下一起记)
胸背神经(C6—8):于上和下肩胛下神经之间发出,沿腋窝后壁行向外下方至背阔肌,支配背阔肌。
桡神经:肱三头肌,肘肌,肱桡肌,前臂伸肌。
(都是后面的)
腋神经:小圆肌,三角肌,肩关节。
(联想方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