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妙想》课件2
- 格式:ppt
- 大小:4.88 MB
- 文档页数:24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册独立编排一个以培养习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习作单元,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即为习作策略单元。
本单元习作主题是《奇妙的想象》,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
本单元安排了《一支铅笔的梦想》和《尾巴它有一只猫》两篇例文,例文语言浅显,情节有趣,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旨在给学生打开思路、大胆想象提供借鉴和模仿的范例。
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创编故事,并和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想象故事。
本单元的习作任务是写一个想象故事,提供了7个题目,旨在以富有想象力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习作思路,也提出了习作的具体要求:一是对习作范围作了说明;二是强调了想象要大胆;三是建议开辟专栏展示习作,扩大交流范围,使学生获得习作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习作热情。
【学情分析】已知的:1、三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丰富,乐于口头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因此要求三年级学生根据特定的说出自己的一部分想象并不困难。
2、在学习了课文《小真的长头发》和《我变成了一棵树》后,对发散性思维方式有了初步的接触。
未知的:1、学生对作文该如何进行整体构思还不清楚,因此,本课教学意在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课文,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整体构思。
2、学生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写出一段充满想象的话,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加以引导,将学生的所思所想转化为书面语言表达,利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丰富学生的想象。
【教学思路】新课标对第二学段提出的习作要求中这样写到:“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学生的想象是天马行空的,脑海中新奇有趣的想法取之不尽,要将学生的奇妙想象转变为笔尖下的引导,需要教师有效的习作指导,所以,整节课我创设了挑战想象国王难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写作恐惧感。
习作例文·习作:奇妙的想象本次习作的话题是“奇妙的想象”,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创编故事,并和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想象故事。
本次习作是在精读课文感受奇妙的想象并借助“交流平台”梳理如何展开想象,通过“初试身手”进行大胆想象的尝试和实践的基础上,对本单元习作任务的具体落实。
两篇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和《尾巴它有一只猫》,语言浅显,情节有趣,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旨在给学生打开思路、大胆想象提供借鉴和模仿的范例。
《一支铅笔的梦想》这篇例文描述了一支“老憋在抽屉里”的铅笔的各种梦想。
山坡上、荷塘里、菜园里、小溪边、运动场上,铅笔的梦想在不断变化。
无论铅笔的梦想如何变化,想象始终围绕铅笔的特点展开。
课文的旁批引导学生关注铅笔与想象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明白展开想象要联系事物的特点。
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仿照课文说说铅笔的其他梦想,就是引导学生顺着课文的思路继续展开想象。
例文配有插图,对应铅笔的第三个梦想。
图上铅笔像细长的豆角一样长在青青的藤上,表现了铅笔实现梦想后的开心与快乐。
《尾巴它有一只猫》这篇例文颠覆惯常思维展开想象,不是猫有一只尾巴,而是尾巴拥有一只猫。
顺着尾巴的思维,创造出了意想不到的神奇故事。
课文的旁批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提示常规思维下不可能发生的事,反着去想象就能实现。
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启示反方向去想象,打开思路,说出更多新鲜有趣的想法,把学生带入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
例文配有插图,从绿色的枝叶中伸出一条猫的尾巴,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和例文内容形成了呼应。
习作主要分为“题目晾衣图”和习作要求两部分。
单元习作的第一部分,提供了7个题目,旨在以富有想象力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习作思路。
第二部分,提出习作的具体要求。
首先对习作范围作了说明:可以选教材中的题目来写,也可以自拟题目。
然后强调了本次习作最主要的要求:想象要大胆。
之后对习作交流提出要求:完成习作后要交流分享,互相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
奇思妙想第十三篇第二节内容简介标题:奇思妙想第十三篇第二节:探索未知的深海世界第一节中,我们已经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奇妙的太空世界,今天,我们将继续探索另一个未知的领域——深海世界。
深海,又称为“地球最后的边界”,藏匿着许多神秘的生物和宝藏。
让我们一起踏足这片半径7000米以上的神秘领域,感受那些与我们迥异的生命。
深海,是指海洋底部的水域,它被大多数人遗忘在地球的边缘。
在这片黑暗而寒冷的海域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独特的生物。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位于西太平洋,其深度可达到10,994米,远远超过人类可以到达的极限。
在这里,温度极低,压力极大,光线无法穿透,却生活着无数奇特的生物。
让我们认识一下深海的常见居民——黑八脚章鱼。
黑八脚章鱼是深海生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身体呈圆锥形,皮肤上布满了细小的刺。
它们拥有灵活的触手,可用于觅食、逃避敌害和伪装自己。
它们的眼睛非常特别,可以发出微弱的光亮,帮助它们在黑暗中觅食。
此外,黑八脚章鱼还有一个神奇的特点,它们的体内含有一种可以发光的物质,当受到威胁时,它们会释放出亮光,以吓退敌人。
除了黑八脚章鱼,深海还生活着许多其他奇特的生物。
其中之一就是虫状鱼类。
虫状鱼类长得像一条粉色的绳子,身体柔软且透明。
它们没有鳞片,也没有骨骼,只有软骨和肌肉,使得它们能够在深海中自由弯曲。
虫状鱼类没有眼睛,但它们有一对特殊的感光器官,能够感知周围的光线变化。
它们靠吞食浮游生物为生,每天要吃掉自己体重的几十倍。
深海中还有许多其他神秘而奇特的生物,如狮鱼、深海巨型蛸、深海鱼类等。
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适应深海环境的方式和特征。
它们或是通过特殊的鳞片来调节浮力,或是拥有特殊的器官来感知周围环境。
这些生物的存在给我们展示了生命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也让我们对深海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除了生物,深海还蕴藏着许多宝藏。
据科学家的研究,深海中富含大量的矿产资源,如锌、铜、镍等金属。
此外,深海中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杜牧《赤壁》阅读及翻译赏析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二乔:即大乔、小乔,她们分别是东吴前国主孙策和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
阅读训练及答案(1)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2)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诗中写到的历史事件是:赤壁之战(4)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试从“即小见大”的角度进行赏析杜牧的《赤壁》。
[答]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这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了,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
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
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王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
8、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既指自然界的东风,又指促人成功的机遇,诗中的周郎指周瑜。
9、这首诗是咏史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议论感慨。
10、请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锅二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的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此句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深刻警醒。
也表达了这样的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11、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二《我的奇思妙想》知识点+图文讲解教学设计+反思课题变我的奇思妙想课型习作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
2.引导学生写出自己想发明东西的样子、功能。
3.互相评价习作,提出修改建议,修改作文。
教学重点写出自己想发明的东西的外貌以及功能。
教学难点能描绘、或者绘画出自己发明的东西的样子。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新课教学()分钟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生活中,我们常常有以一些奇思妙想,比如想发明一些东西。
你想发明什么?今天,我们来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奇思妙想》(板书:我的奇思妙想)二、掌握技巧,写好作文。
1.课本上已经给你们提供了一些题目,任由你选择,你要选择哪一个?你想怎样写呢?【出示课件2】(1)会飞的木屋(2)水上行走鞋(3)会变大变小的书包2.欣赏经典,感悟写法。
【出示课件3】小叮当那晚,天很黑,我还在上网,突然屏幕里走出一个机器人,我并没有害怕,竟然主动和他玩了起来,心中的好奇和兴奋,压制了我害怕的感觉。
我们很快就熟悉了,我为他起名为“小叮当”。
“小叮当”可爱极了,身材圆圆胖胖的,长着一个胖乎乎的大脑袋,脸上嵌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一个扁扁的小鼻子和一张能说会道的大嘴巴,见到人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
有一次,我的家庭作业做完了,便和“小叮当”一起玩耍,没想到“小叮当”竟然主动提出要和我下象棋,我半信半疑地接受了它的挑战,没想到“小叮当”的头脑那么灵活,那么发达。
首先我执红子开局,用炮二平五,“小叮当”立即出马八进七。
正在这时,它突然出了“马后炮”,把我打得措手不及,损失了一个“车”和一个“相”,我急了,命令全线出击,结果反而又损失了一个“马”和两个“炮”,搞得我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汗也浸透了衣服,没几个回合,我便败下阵来,灰溜溜地甘拜下风,他得意地朝我笑了笑。
智能机器人真聪明啊!还有一次打扫卫生,全家人都是早出晚归,已经一个星期没好好打扫了,“小叮当”自告奋勇地揽下了打扫卫生的重任,只见它肚皮里钻出来一个扫把,又展开来一个簸箕,只要哪里有一点脏,它就会跑过去扫干净,连沙发和床底下都不放过。
说明:《奇思妙想》是我初次尝试,将“绘画”、“游戏”、“故事”(包括绘本)融入进一年级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去,初生之物其形必丑,希望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
另外,一年级上册的数学习题部分,我主要是引用了百树教育的《趣味数学》,(谢谢方林峰老师的分享)。
将这些题目,加上我的思路,重新编排而成。
此资料只供我们学校内部使用。
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我逐渐尝试原创,也希望能继续努力,坚持下去。
合肥市钢铁新村小学内部使用资料奇思妙想一年级上册使用主编:王宁班级:姓名:数学不止有眼前的课本还应该有智慧和远方上学期的教研组汇报上,我说过,教师不是园丁。
因为园丁的工作对象是可预见的,种玫瑰,就不会开出蔷薇来。
但是我们的学生不一样,他们的未来有太多的可能!所以我们家长和老师,都要充当一个“导游”的职责,为孩子打开一扇通往未来世界的窗,让他们见识更多、选择更大!好者能精!兴趣是初学者最强大的动力来源!一年级孩子,对于学习是充满好奇的,把握他们的心理,抓住他们的兴趣点,是教师和家长值得研究的重点。
学习之路还很漫长,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之初,快乐、轻松、自信?一年级的孩子,最大的爱好,是画画和听故事(绘画和阅读),我抓住这两点,基于培养兴趣为主旨,编写了这份资料。
《奇思妙想》以“画画”和“阅读”为两条主线,希望可以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数学学习的窗户,带给一年级孩子们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由于编者的初次尝试和能力局限,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王宁一画画数数快乐启航,开心周一1.仔细观察:这是客人们的鞋子,丽丽家来了()位客人。
2.把下面各点按顺序连接起来,看看它们分别是什么?(1)(2)3.把3号,8号,9号和左边第一个气球涂上颜色。
趣味冲浪,阳光周二1.你能说出下面的头像是由哪几个数字组成的吗?头像是由数字组成的。
2.妈妈买了一些草莓放在4个碗里。
小明吃掉了两个碗里的草莓,他最多吃了()个,最少吃了()个。
故事相伴,妙趣周三1.《数的来历》原始社会,人类的狩猎、种植、捕鱼、采集等活动中,要与野果、鱼、木棒、石头等打交道,久而久之,便有了多少、数量的感觉。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作文奇思妙想思维导图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嗨,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Claude叔叔。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作文"奇思妙想思维导图"。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过很多奇思妙想,对吗?比如说,如果我们能变成小小的飞行员,驾驶着纸飞机在蓝天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又或者,我们变成了神奇的魔术师,可以随心所欲地变出各种各样的魔术道具。
哇,是不是很酷呢?想象力就像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大宝箱,里面藏着数不尽的奇思妙想。
只要我们努力去想象,无论是再奇怪的想法,都可能成为现实哦!比如说,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地球上真的存在外星人,他们会是什么模样呢?长着绿色的大脑袋和几十条触手吗?还是机器般的金属外型?他们会不会和我们一样,喜欢玩游戏、看电影呢?再比如,如果我们可以穿越时空,你最想去哪个年代呢?是回到古代,亲眼目睹伟大的发明和发现诞生的那一刻;还是往未来看,看看科技会发展到什么地步?或者,干脆就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有超能力,会是什么超能力呢?能控制火焰、隐身、读心术还是别的?我们将会用这种超能力做些什么呢?总之,奇思妙想真是太有意思了!它们就像是梦一样,让我们的大脑自由遨游,探索未知的世界。
而且,很多伟大的发明和创意,都是源自于人们的奇思妙想哦!所以,让我们放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吧,谁知道里面会涌现出怎样惊人的点子呢?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
希望大家能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勇于发挥奇思妙想,创造出更多的奇迹!我们下次见!篇2首先,我们得说说什么是奇思妙想。
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你的大脑里会冒出一些超级奇怪的想法?比如说,如果云朵是棉花糖做的,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把它们吃掉了?或者如果动物们也能像人类一样说话,牛羊会不会抱怨我们把它们的家人变成了汉堡包和羊肉串?这些看似很疯狂的念头,就是所谓的奇思妙想!它们虽然不切实际,但却非常有趣,让我们的思维不再被拘束在现实世界里。
好了,现在让我们来做一张奇思妙想思维导图吧!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就是"奇思妙想",从中心往外延伸出不同的分支。
教师巡视指导。
(注意看学生的作文情况,记下典型的教学反思: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用想象来编制神话故事
寄托人力所不能及的愿望。
在今天,古老的想象和愿望很多变为了现实,想象是人类社会的希望,每一次人类的大胆想象,预示着科学的一次新的尝试和飞跃,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没有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
所以这堂想象作文教学课,通过教学我有深深地体会:
一、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大胆展开想象。
邀请学生来当一次小发明家,设计自己未来的产品。
学生的积极性非常的高,而且还调动了他们创造的欲望,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自主合作讨论,并运用多种形式来展现自己的设计,而这些大胆新颖的设计无不显示出学生活跃的创造思维,那些极富童真童趣、个性化的语言,也正是想象作文中难能可贵的闪光之处。
二、创设情境,公平竞争
本课我始终以一种学生竞争氛围中展开创造与想象。
学生们的积极性高涨,依据学生们认知水平及年龄的特点,我知道21世纪的学生信息量丰富,知识面较广,他们面对显示不曾出现的未来事物,学生显示出极强的兴趣。
通过角色的转变,充当小小未来产品发明家,设计心中未来的产品,还转换身份充当小记者,通过角色的变换并亲身的体验,这种新颖的形式无疑给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羽翼,在想象的空间中自由翱翔。
不足之处:
课堂教学是一门有着缺憾的艺术,所以我感觉自己的这节课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在写作时
给予学生的指导有些欠缺,在要求和形式上应该更加明确和具体一些。
总之,这堂想象作文课学生气氛活跃,大胆想象,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效果。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说课稿(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是一篇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写出自己独特思考的作文。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生活为源泉,引导学生关注周围世界,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
但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思路不清晰,表达不准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明确写作思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富有创意的作文。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明确作文要求,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通过发挥想象,写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交流、展示等环节,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明确作文要求,通过发挥想象,写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将抽象的想象具体化,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展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自己的想象,提高写作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有什么奇思妙想?2.讲解作文要求:明确本次作文的要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发挥自己的想象。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奇思妙想,互相启发,拓展思路。
第6课魔术棒让物发声——形式创新教学目标:一、兴趣目标让孩子感受到文章形式创新的魅力。
二、知识目标1、掌握文章形式创新的方法。
2、能用形式创新的方法写出一篇文章。
三、能力目标培养孩子做事形式创新的能力。
四、习惯目标养成对做事方法全面考虑的习惯。
五、素质目标践行:报恩长。
课前准备:1、教本;2、PPT。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60分钟)一、激趣。
(2分钟)1、分组、讲解竞争机制。
(1分钟)师:大家来数数现在你有几朵奖花了。
(生数)哇,XXX已经可以兑换金币了,真是恭喜啊!今天谁能拿得多,谁拿得少呢?我们拭目以待。
2、调动两组气势,形成浓厚竞争氛围。
(1分钟)二、点评作业(15')1、回顾上节课知识点,并总评学生作文。
(1分钟)2、点评第一类孩子的作业:(7分钟)奖励:两朵奖花。
如果被当范文读的孩子,奖励一个手指笔。
3、点评第二类孩子的作业。
(4分钟)读孩子作文中语言创新的句子或者是段落。
每个孩子的都读。
4、点评第三类孩子。
(3分钟)三、思维风暴(5')师:今天老师来上班,居然迟到了,被校长臭骂了一顿,这都要怪那只猫!(师作气愤难平状)因为早上好好的出门,走到小区大门的时候,一只猫拦住了我的去路,张开嘴巴,胡子一颤一颤地说话啦!他说,让我现在下河给他抓一条大肥鱼,否则不让我上班。
真是岂有此理!我虽不情不愿,但迫于猫威,只好从了。
哎,同学们,为师想问你们的是,如果你身边的一个东西突然开口说话了,你最希望是什么东西能开口说话?你觉得它会说什么呢?四、学习新课(28')1、导入师:生活中物开口说话可能是个灾难的开始,但是文章里的物要是开口说话了,有可能是个大惊喜。
不信我们试试!2、赏析例文《铅笔的自述》和《我家的“宠物”T台秀》(8’)(1)出示例文。
(2)指名学生读。
要求为:指名一个学生读,其他同学注意听,有没有精彩的地方,只要这个同学读到你认为精彩的地方,你就有资格喊停。
(3)提问精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