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达芬奇《蒙娜丽莎》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达芬奇《蒙娜丽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总结达芬奇艺术生平及其名作《蒙娜丽莎》,并能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去评价和联想。

2、情意目标:提高学生审美情操,对世界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开放的心理、主动和积极的参与心态,自信及成功的体验。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实践的能力,协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达芬奇艺术生平及名作《蒙娜丽莎》的欣赏、总结。

2、学生良好心理的培养。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课件、学生用资料等

教学方法:

讨论法、总结、讲解、演示、启发与鼓励等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组织教学

二、实践导入新课(高中生应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亲自获得一些直接经验,培养自己综合运用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以《达芬奇密码》的视频导入课程的主要人物。

2、再演示几张最动人微笑的图片,引出课题。

三、讲授新课

一)文艺复兴的背景及美术

文艺复兴是14世纪在意大利城市兴起,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个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由于这时期倡导以重视人的价值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美术家们的思想逐渐从长期的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敢于探索,一方面从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中

吸取营养;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和科学的探索,发明了透视法,解决了在平面上真实地表现三度空间的方法

意大利文艺复兴是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艺术大师,特别是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而列奥那多·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达·芬奇的绘画把人文主义思想内容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完美地结合起来,使绘画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达芬奇艺术生平的总结(学生讨论并积极发言,老师引导并用脑总结)。

1、达芬奇简介

列奥纳多·达·芬奇 (1452-1519)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家、雕塑家、建筑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和发明家。他出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镇。其父为律师兼公证人,母为农妇,他15岁来到佛罗伦萨,学艺于韦罗基奥的作坊。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

关于达芬奇的小故事

达·芬奇从小就表现出了绘画天赋,于是父亲就把他送到好友,著名画家和雕刻家佛罗基阿的画坊当学徒。达·芬奇来到画坊以后,老师佛罗基阿就拿来一个鸡蛋让他画,达·芬奇很快就画了几张,可是老师让他继续画,一连几天都是如此。达·芬奇终于不耐烦了,认为教师小瞧了他,让他画这么简单的鸡蛋。教师看出了他的心思,意味深长地说:“这个蛋可不简单,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蛋,即使是同一个蛋,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光线不同,它的形状也不一样啊。”达·芬奇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是为了培养他观察事物和把握形象的能力呀。从此以后,他废寝忘食地训练绘画基本功,学习各类艺术与科学知识,为他以后在绘画和其它方面取得卓著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达芬奇的创作成就

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是他的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这幅表现基督被捕前和门徒最后会餐诀别的场面。巧妙的构图和独具匠心的经营布局,使画面上的厅堂与生活中的饭厅建筑结构紧密联结在一起,使观者感觉画中的情景似乎就发生在眼前。在人物布局上,一反平列于饭桌的形式,将基督独立于画面中央,其他门徒通过各自不同的手势、表情,分别表现出惊恐、愤怒、怀疑、剖白和慌张的情绪。这种典型性格的描绘,突出了绘画的主题,它与构图的统一效果互为补充,堪称美术史上最完美的典范之作。

《蒙娜丽莎》

据说,法国著名的卢浮宫有三件宝:一是《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二是《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三就是达芬奇画的《蒙娜丽莎》。

三)、学生对照资料欣赏《蒙娜丽莎》并思考以下问题:(培养学生自学质疑、独立思考。老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并用电脑总结并进一步讲解,肯定学生大胆而新颖的想法,让学生有成就感和自信心。)

1、此画的题材和主题是什么?

一般认为,《蒙娜丽莎》是达·芬奇为意大利一个富商年轻美貌的妻子所作的肖像画。蒙娜丽莎女儿刚刚夭折,心情极度悲伤低落,为了让她表现欢愉的心情,达芬奇还特别请来竖琴师和歌手为她表演。极其准确地捕捉到了蒙娜丽莎一瞬那的迷人微笑,用精湛的笔触细致入微地描画了她微妙的心理活动。

2、此画在构图、色彩、技法上有什么特点?

<<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

在形式处理上,蒙娜丽莎端坐的身姿与交搭的双臂,都被结构在一个金字塔的三角形构图中,显得大方、端庄而稳重。

蒙娜丽莎深暗的服饰与明亮的肌肤,形成富有对比的光感节奏。特别是面部、胸部和手部那自然而富于变化的明暗转折,精致、微妙地表现出人体肌肤的弹性与质感。几笔流畅的衣纹,不经意地点缀出服饰的华丽质地。

蒙娜·丽莎的一双手,柔嫩、精确、丰满,展示了她的温柔,及身份和阶级地位。显示出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观察自然的敏锐。

背景的处理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的“空气透视”笔法。以虚幻的空间将实在的人物形象推向观者的眼前。

3、此画为什么会如此著名?

在蒙娜丽莎的脸上,朦胧的光线若隐若现,使得她的眼和嘴的轮廓有些模糊,令人难以捉摸,故使人觉得她的微笑有神秘味道,这正是这一千古杰作最具有艺术魅力的所在。

关于《蒙娜丽莎》的一些轶事

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得到《蒙娜丽莎》后,把它挂于家训堂,命令女儿整天模仿画中的笑容,经过数年努力,公主们终于将那神秘的微笑模仿得惟妙惟肖。

拿破仑拥有《蒙娜丽莎》时,喜欢把它挂在卧室内,每日早晚要独自欣赏多次,有时竟能面对画面站立一天半日,入迷得忘记一切。

1963年6月《蒙娜丽莎》在美国华盛顿展出,保安人员有四万余人,每个参观者要经过6道关卡,接受各种仪器的检查。

1974年5月《蒙娜丽莎》在日本东京展出,每个参观者只准在画前站9秒钟。

三)、对《蒙娜丽莎》一画的猜测及现代人对它的解密(迁移创造。获得创造的快乐,树立创造的自信心,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敢想、敢说、敢做、敢冒风险、敢标新立异)(学生通过欣赏及联想,总结现代人对《蒙娜丽莎》的猜测,或通过思考、研究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猜测、看法,老师给以肯定和表扬)

1、《蒙娜丽莎》画的是达芬奇自己

以前有人认为《蒙娜丽莎》就是达芬奇画的自己。在电脑上将《蒙娜丽莎》与达·芬奇的自画像重叠,发现二者的眼睛、发际线与鼻子等轮廓竟然能够完全重合。最终得出结论,《蒙娜丽莎》就是达·芬奇的自画像。但是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科学家在对《蒙娜丽莎》一画分析后认为,蒙娜丽莎既不可能是男儿身,更不可能达芬奇的自画像。画像主人公为女性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