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斜井井底车场掘进作业规程[1]
- 格式:doc
- 大小:337.00 KB
- 文档页数:57
主斜井下口拆除、安装管路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简况:为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决定在主斜井下口改装黄泥注浆管路、压风管路、供水管路。
为保证此项工程安全顺利完成,特制定此项安全技术措施,望参加此项工作人员认真贯彻、学习。
二、工作内容:1、拆除主斜井强力皮带机尾黄泥注浆管路(10寸钢管)160m、压风管路(6寸钢管)160m、供水管路(6寸钢管)160m;将管路转运到主井井底车场;2、拆除轨道上山黄泥注浆管路(10寸钢管)68m,转运到水仓联络巷。
3、主井底车场安装黄泥注浆管路(10寸钢管)140m、供水管路(6寸钢管)140m;三、施工前的准备(一)技术准备准备好安装施工图纸(包括安装图、弯头制作、吊挂、固定方式图、施工现场示意图、避灾路线图等)规范、标准;并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将安装质量要求及安全事项交待清楚。
(二)主要工器具、材料准备电焊、气割工具、手拉葫芦(5T)3台、铁锤、撬杠、活扳手、起吊钢丝绳套、线坠、钢板尺、卷尺、起吊钢丝绳、平台架、固定螺栓、吊挂卡兰、卡兰螺栓等。
(三)拆除、安装前的验收检查内容1、巷道情况,是否具备拆除、起吊、安装条件。
2、顶板钢梁固定情况,是否有松动现象,如有松动应首先加固。
3、查看运输线路,是否存在障碍物。
四、施工方法及安全措施(一)管路的拆除、转运:1、根据管路拆除的实际情况确定起吊位置,打好起吊眼或使用5分钢丝绳固定到顶板钢梁上,以便为拆除管子起吊工作做准备。
2、施工人员登高作业必须使用保险绳,另一头与就近的固定物体链接,用以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拆除一根管子就转运出一根管子,使用手拉葫芦缓慢将管路落地后,使用4股8#铁丝将管路两端绑牢固,人工抬运到主井底车场。
4、直到将皮带机尾的管路全部拆除完成后再按此方法拆除轨道上山的管路。
高空作业时必须将脚手架搭设牢固。
5、人工抬运管子时由多人抬运,一个负责监督安全,统一指挥,保持行动一致。
抬运重物时必须使用8#铁丝,且在2股以上捆绑管路。
矿山企业地下矿山运输和提升安全规程1.1 水平巷道运输1.1.1 采用电机车运输的矿井,由井底车场或平硐口到作业地点所经平巷长度超过1500m时,应设专用人车运送人员。
专用人车应有金属顶棚,从顶棚到车厢和车架应作好电气连接,确保通过钢轨接地。
1.1.2 专用人车运送人员,应遵守下列规定:——每班发车前,应有专人检查车辆结构、连接装置、轮轴和车闸,确认合格方可运送人员;——人员上下车的地点,应有良好的照明和发车电铃;如有两个以上的开往地点,应设列车去向灯光指示牌;架线式电机车的滑触线应设分段开关,人员上下车时,应切断电源;——调车场应设区间闭锁装置;人员上下车时,其他车辆不应进入乘车线;——列车行驶速度应不超过3m/s;——不应同时运送爆炸性、易燃性和腐蚀性物品或附挂处理事故以外的材料车。
1.1.3 乘车人员应严格遵守下列规定:——服从司机指挥;——携带的工具和零件,不应露出车外;——列车行驶时和停稳前,不应上下车或将头部和身体探出车外;——不应超员乘车,列车行驶时应挂好安全门链;——不应扒车、跳车和坐在车辆连接处或机车头部平台上;——不应搭乘除人车、抢救伤员和处理事故的车辆以外的其他车辆。
1.1.4 列车运输时,矿车应采用不能自行脱钩的连接装置。
不能自动摘挂钩的车辆,其两端的碰头或缓冲器的伸出长度,应不小于100mm。
停放在能自动滑行的坡道上的车辆,应用制动装置或木楔可靠地稳住。
1.1.5 人力推车,应遵守下列规定:——推车人员应携带矿灯;——在照明不良的区段,不应人力推车;——每人只允许推一辆车;——同方向行驶的车辆,轨道坡度不大于5‰的,车辆间距不小于10m,坡度大于5‰的,不小于30m;坡度大于10‰的,不应采用人力推车;——在能够自动滑行的线路上运行,应有可靠的制动装置;行车速度应不超过3m/s;推车人员不应骑跨车辆滑行或放飞车;——矿车通过道岔、巷道口、风门、弯道和坡度较大的区段,以及出现两车相遇、前面有人或障碍物、脱轨、停车等情况时,推车人应及时发出警号。
陆合集团恒泰南庄煤业副斜井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概况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副斜井井口位置选择在井田东部,矿区中部,主斜井西50m,坡度为16°7′,方位角为0°。
井筒坐标为:x=4031957.905,y=19535030.795,z=+1094.0m,副斜井主要担负运料、行人、回风等任务。
该掘进工作面巷道为全岩巷,局部构造影响有半煤巷,设计工程量:243m,平巷为20m,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净断面为21.2m2,斜巷净断面为13.3m2。
开工时间:2012年1月竣工时间:2012年3月附图:巷道布置平面图。
第二节编写依据一、依据山西安煤矿业设计院提交的恒泰南庄煤业《开采方案设计》和《安全专篇》编写。
二、与工作面有关的地质资料大多来源于省地质勘探队资料说明书及山西安煤矿业设计院提交的《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结合实际调查的矿区范围地质产状编制本作业规程。
三、2010年12月由山西煤炭地质144勘察院提交的钻孔资料。
第二章地面位置及水平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1、该副斜井地面相对位置在井田南部,矿区中部,该部位没有河流,没有任何水利设施,因此,不会对该工程有影响。
2、副斜井井筒布置在岩石中,上覆煤层没有开采,不会对该工程有影响。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水平名称1064水平采区名称一采区地面标高1084水平井下标高1041水平地面相对位置及建筑物曲家岭村南,东部是坡地,该部位没有河流,没有任何水利设施,高山灌木林,无建筑物。
井下位置及掘进对地面设施的影响巷道断面较小加之距地表深,成巷后对地面设施无影响邻近采区开采情况原2#煤层有一定范围的采空区走向NW 倾斜N 长度(m)42.3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一、含煤地层该井田含煤地层共5层煤,中、东部含煤地层山西组2、3号,太原组9、11号煤层大部分可采,11号除去东南部有剥蚀外基本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山西组2、3号煤层全部可采,其余各煤层均为不可采煤层。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指导掘进的巷道为一盘区回风暗斜井。
二、掘进的目的及用途通风、行人及运输三、巷道设计长度暗斜井井筒全长约300米,坡度为-16。
/3%。
上山。
四、预计开工时间本巷道开工自2012年03月01日。
(附图:一盘区回风暗斜井平面位置图)第二节编制依据一、工程图纸及批准时间工程图纸图号为:S1430—110(5)—1、2《北一盘区开拓巷道工程平、剖、断面图》批准时间为:2012年01月二、地质说明书及批准时间地质说明书名称为《开拓巷道掘进地质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12年02月1日三、矿压观测资料根据先期临近掘进的巷道可知,该施工的巷道地压为大地静力场型,为基本顶来压,巷道顶板、肩窝压力大,加强支护,确保施工安全。
四、其他技术规范山西省煤炭地质115勘查院提供的《马道头井田煤炭资源勘探地质报告》、新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有关安全技术质量管理规定进行编制。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临近采区开采情况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一、地层该段地层属石炭系上统太远组C3t,巷道处5#煤层底板及5#煤层顶板位置,煤(岩)层属波状层理,煤层结构复杂,煤层含多层夹矸石,普氏系数f=2〜6。
根据勘探资料及实测资料,分析预测工作面区域断层稀少,但不排除煤层中破碎区及小断层发育,建议加强超前探测和支护,并采取加固措施,掘进中要按规定进行煤层结构探测,跟踪观测工作面面内煤层、夹矸的厚度、岩性变化情况。
二、(3#-5#)煤层顶底板情况顶板岩性主要为粗粒砂岩、含砾粗砂岩,局部为中-细砂岩,厚1.03〜41.90m,平均8.20m;底板岩性主要为泥岩、炭质泥岩,局部高岭岩、粉细砂岩,厚0.85〜41.30m,平均3.10m。
三、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燃马道头矿井各煤层自然瓦斯CH4最大值为19.16%各煤层瓦斯含量CH4为0.06-0.30山1/可燃煤,瓦斯带划分本区处于瓦斯逸散带之内通过进、回风立井揭3—5号煤层监测瓦斯含量为.02m/t,井下掘进现场揭露瓦斯含量.00m3/min,各煤层均有爆炸性危险,煤层易自燃。
井底车场设计说明书JINGDI CHECHANG SHEJI SHUOMING SHU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工程系LOUDI ZHIYE JISHU XUEYUAN ZIYUAN GONGCHENG XI学生姓名:张波学生专业:煤矿开采技术学生学号:201120090001学生班级:09采大一班指导教师:龙中平二0一一年十一月一、设计依据(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工作制度①年产量:45万吨、日产量:1500吨。
②年工作日为300天、日生产班数为3班,每班生产8小时,每日净提升时间14小时。
(2)矿井开拓方式①斜井开拓,主副井平行布置,相距69m,均布置于煤层底板,主井底落底位置距开采煤层3煤垂直距离为160m,水平运输大巷位于煤层底板岩石中,与3煤垂直距离为30m。
②各冀大巷来煤均匀,采用集中运煤,所以达到了产量平衡,该矿井煤种单一。
③矿井目前开采一个水平,水平标高为-168,产量分布均匀。
(3)井筒为4个,即主副井及两翼各一个风井。
①主井主要负责运煤和进风,净断面12M²,倾角23°。
该斜井采用2T的箕斗提升,因此运输不连续。
②副井主要负责提矸、运料、行人、进风、排水、安装电缆等,净断面9M²,倾角23°。
该斜井采用矿车运输,每次提升的矿车数量为6个。
③因为该矿区走向长度较长,因此采用两个回风井,才能满足矿井的供风量。
净断面9M²,倾角23°。
(4)矿井主要运输巷道运输方式①矿井主要运输巷道采用电机车带动矿车运输。
工作面运输巷主要是采用连续式的电溜子和带式输送机运输。
②矿井主要运输巷采用电机车牵引1T式矿车运输,每一列车23个,矿车与矿车之间用插销连接起来。
③由于是掘岩石巷道,所以矸石运出量较大。
矸石主要是通过区段运输巷由副井提升出去,送往矸石山。
⑤为确保巷道掘进期间的煤炭质量,减低原煤含矸率,掘进时必须采取煤矸分掘、分运措施,严禁煤矸混装。
曲靖市富森矿业有限公司罗平篆长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掘进作业规程2013年3月29日会审或审批表说明:1、会审参与人员有:调度室主任、机电科科长、安全科科长、生产技术科科长、机电副矿长、安全副矿长和生产副矿长;2、最后由技术负责人或总工批准,矿长签署意见。
作业规程备案表登记编号:BNDS —2013—贯彻学习记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井下永久避难硐室。
二、掘进的目的及用途老系统:满足全矿井下每名矿工在灾害发生时都有自己的避难空间。
新系统:满足1660水平每名矿工在灾害发生时都有自己的避难空间。
三、巷道设计长度和服务年限设计长度:56.5m。
服务年限:15年四、预计开竣工时间及施工单位本掘进工作面2013年4月中旬开工,预计2013年5月中旬竣工,后进行设备安装,施工单位为掘进队。
第二节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2、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井下救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煤安监局办[2010]第9号)3、《云南省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技术要求(试行)》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第二节地质情况1、永久避难硐室布置在M9煤层底板岩层中,多为砂质泥岩或泥岩,局部为细砂岩,条件复杂,因此加强顶板管理。
2、永久避难硐室附近无老窑等地下水体,但在掘进过程中应当做好充水条件分析预报和水害评价报告工作,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综合治理”的探放水原则。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1、巷道位置:该巷道从XY7点前1m处开口,开口方位31°,掘12m 后,以90°左转向前施工32.5m,然后以90°左转向前施工15m,与西翼运输巷贯通,坡度为0°。
2、巷道在贯通、遇断层等掘进施工条件变化时,另行编制专项施工措施。
第二节支护设计一、巷道断面1、依设计图所示,永久避难硐室分为两个断面掘砌完成,硐室两边的过渡室及生存室设计长度分别为12m,净宽2.6m,净高2.7m,掘进断面7.36m2;中部的生存室设计长度为32.5m,净宽3.6m,净高3.2m,掘进断面11.4 m2,U钢敷网喷砼支护。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改革开放,煤炭工业必将高速持续地向前发展,矿井提升是煤炭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生产环节。
矿山提升工作的任务是将采场采下的矿石,经井下港道运到井底车场,然后沿井筒提升到地面,再从地面运往选矿厂,或直接运往向外部运输的装车站;将掘进出来的废石运提到地面,再从地面运往废石场;此外,还担负着运输材料器械设备到使用地点和运送人员上、下班的任务。
在矿山企业中,运输提升作业的劳动量很大,运输提升的费用在矿石生产成本中也占很大比重,矿井提升设备的耗电量一般占矿井总耗电量的30%~40%。
因此,正确的选择矿山运输提升设备,合理地布置和科学地组织运输提升工作,对提高矿井产量、降低矿石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会有很大作用。
斜井提升在我国中、小型矿井中应用极其广泛。
采用斜井开拓具有初期投资少、建井快、地面布置简单等优点。
但一般斜井提升能力小,钢丝绳磨损较快,井筒维护费用高。
它包括斜井串车、斜井箕斗及斜井带式输送机三种提升方式。
斜井串车提升:可分为单钩与双钩串车两种,其中,单钩串车提升井筒断面小,投资小,生产能力小,耗电量大,但可以用于多水平提升。
双钩串车提升能力较大,但只能用于单水平提升。
一般年产量在210Kt一下的小型矿井多采用单钩,年产量在300Kt左右的矿井采用双钩,两者皆适用与倾角在25以下的情况本文综合运用学过的有关专业知识。
本设计包括单钩甩车场和双钩平车场两部分。
通过已知的提升条件,分析各部分的经济性、安全性、节能性、技术可行性等诸方面,来做出最佳的提升方案。
关键词钢丝绳;提升机;电动机;效率前言 (I)第一章主斜井串车提升单钩甩车场 (1)1 一次提升量和车组中矿车数的确定 (1)1.1根据矿井年产量要求计算矿车数 (1)1.2根据矿车连接器强度计算矿车数 (2)2 斜井提升钢丝绳的选择计算 (3)2.1提升钢丝绳端经荷重 (3)2.2钢丝绳单位长度的重量计算 (3)3 提升机选择计算 (4)3.1提升机直径选择 (4)3.2滚筒的宽度 (4)4 提升系统的确定 (5)4.1固定天轮的选择 (6)4.2井架高度的确定 (6)4.3滚筒轴中心至天轮中心的确定 (6)4.4 钢丝绳的内外偏角 (6)4.5钢丝绳的出绳角 (6)4.6提升电动机的预选 (7)5 提升系统的变位质量 (7)5.1各变位质量 (7)5.2提升系统的变位质量 (8)6 提升系统的运动学 (8)6.1重车在井底车场运行 (8)6.2重车在井筒中运行 (9)6.3重矿车在进入栈桥后的运行阶段 (9)6.4一次提升循环时间 (10)7 提升系统动力学 (10)7.2矿车在井筒中运行段 (10)7.3重车在栈桥上运行段 (11)7.4等效力计算 (11)7.5 等效功率 (11)8 实际提升能力的验算及自然加、减速度 (12)8.2富裕系数 (12)8.3自然加减速度 (12)9 耗电量及其效率计算 (13)9.1提升耗电量 (13)9.2提升设备效率 (15)第二章主斜井串车提升双钩平车场 (16)1 一次提升量和车组中矿车数的确定 (16)1.1计算提升斜长 (16)1.2根据矿车连接器强度计算矿车数 (17)2 斜井提升钢丝绳的选择计算 (18)2.1提升钢丝绳端经荷重 (18)2.2钢丝绳单位长度的重量计算 (18)3 提升机选择计算 (19)3.1滚筒直径确定 (19)3.2滚筒的宽度 (19)4 提升系统的确定 (20)4.1固定天轮的选择 (21)4.2井架高度的确定 (21)4.3滚筒轴中心至天轮中心的水平距离确定 (21)4.4钢丝绳的内外偏角 (22)4.5钢丝绳的仰角 (22)4.6提升电动机的预选 (22)5 提升系统的变位质量 (23)5.1各变位质量 (23)5.2提升系统的变位质量 (24)6 提升系统的运动学 (24)6.1 重车在井底车场运行 (24)6.2 重车在井筒中运行 (24)6.3重矿车在进入栈桥后的运行阶段 (25)6.4一次提升循环时间 (25)7 提升系统动力学 (25)7.1重矿车在井底车场阶段 (25)7.2矿车在井筒中运行段 (26)7.3重车在栈桥上运行段 (26)7.5 等效功率 (27)8 实际提升能力的验算及自然加、减速度 (27)8.1 每年实际提升能力 (27)8.2富裕系数 (28)8.3自然加减速度 (28)9 耗电量及其效率计算 (29)9.1提升耗电量 (29)9.2提升设备效率 (30)设计选型 (31)附录 (32)致谢 (33)参考资料 (34)第一章 主斜井串车提升单钩甩车场原始数据矿井年产量: 万吨30=An井筒斜长:m 550=L井筒斜角:ο25=β工作制度 :年工作日300=r b 天,日工作实数14=t 小时煤的松散容重: 3/92.0m t r =矿井服务年限:年40采量MG1.1-6,一吨固定式车厢式矿车提升不均衡系数:15.1=C井底车场甩车增加的运行距离:)(30m L H =串车在井口栈桥上的运行距离:)(30m L B =1、一次提升量和车组中矿车数的确定图1-1斜井甩车场单钩串车提升系统1 一次提升量和车组中矿车数的确定1.1根据矿井年产量要求计算矿车数提升斜长:)(6105503030m L L L L B H t =++=++=一次提升持续时间的确定:初步选定的最大速度为4.8m/s ,计算每次提升的持续时间4602)70263.0(≈⨯+=t L T小时提升量sh M :)(46.941430030000015.115.1t t b A Ca M r N f sh =⨯⨯⨯==一次提升量M :)(07.1214300360046030000015.115.136003600t t b T A Ca TM M r N f sh =⨯⨯⨯⨯⨯=== 一次提升矿车数n:90.121.1185.007.12=⨯⨯==ϕρνM n式中: ϕ装载系数 当倾角在οο3025-(8.085.0-=ϕ)ρ煤的松散密度,m kg /1V 矿车容积,MG1.1—6型矿车的容积为1.13m通过计算算出n 值位小数时,考虑到利用串车型号,取一次提升矿车数为13。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程概述一、巷道名称、用途及服务年限1、巷道名称+2050水平井底车场运输石门。
2、巷道用途主要用做矿井今后主要运输车场,用作矿井井下运输存车和调车作用。
3、巷道设计长度和服务年限+2050水平运输石门巷道由北向南掘进约126.5米(预计长度),该巷道以后作为矿井柱运输车场存车、调车作用,服务期限主要取决于矿井使用年限,为30.4年。
二、巷道位置及施工范围所掘巷道位于斜井井筒+2050水平交叉点处,从斜井井筒216.70米处开始扩帮,做交叉点,落平后标高为+2050水平。
然后向南掘进,期间揭穿A3、A5、A6、A7煤层。
总长度预计为126.5米(预计距离),巷道垂直位置地面上部无任何建筑、无河流,上部无采空区,无复杂构造的地表。
地表附近有部分建筑物,但距离工作面垂高至少在98米以上,该位置地面标高为+2150—+2200米,施工巷道标高为+2050水平。
工程施工起始日计划在2007年5月10日,预计施工停止时间大约为2007年8月10日,或可能延期5—10天。
三、巷道工程量、开工时间、及工期巷道长度:120米(其中大断面长度为31.20米;其余为小断面);S净大断面:宽×高 = 4.4m×3.05m;(13.42m2)煤层掘进工程体积:31.20×4.4×3.05×2.30 = 963.02m3;S净小断面:宽×高 = 2.4m×2.70m;(6.01m2)煤层掘进工程体积:95.3×2.40×2.70×2.30 = 1317.33m3;共计:2280.35 m3开工日期:2007年5月10日;预计施工工期:65天;第二节编写依据一、设计说明书及批准时间设计说明书名称为《鑫源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及安全专篇》。
批准时间为2004年10月份。
二、地质说明书及批准时间地质说明书名称为《鑫源煤矿地质说明书》。
轨道巷掘进运输系统
一、运煤系统
掘进机割煤→铲板星轮上小溜子→二运→轨道巷刮板输送机→轨道巷电动滚筒输送机→顺槽联络巷刮板输送机→一采区(西)胶带运输巷刮板输送机→一采区(西)胶带运输巷胶带输送机→采区胶带转载巷胶带输送机→采区煤仓→胶带运输大巷胶带输送机→集中胶带运输巷胶带输送机→主斜井皮带→地面
二、运料系统
副斜井→井底车场→轨道运输大巷→采区材料车场→一采区(西)轨道运输巷→2#联络巷口
胶带巷掘进运输系统
一、运煤系统
掘进机割煤→铲板星轮上小溜子→二运→西胶带运输巷电动滚筒输送机→一采区(西)胶带运输巷胶带输送机→采区胶带转载巷胶带输送机→采区煤仓→胶带运输大巷胶带输送机→集中胶带运输巷胶带输送机→主斜井皮带→地面。
二、运料系统
副斜井→井底车场→轨道运输大巷→采区材料车场→一采区(西)轨道运输巷→2#联络巷口
回风巷掘进运输系统
一、运煤系统
放炮落煤→一采区回风巷刮板输送机→回风联络巷刮板输送机→一采区(西)胶带运输巷胶带输送机→采区胶带转载巷胶带输送机→采区煤仓→胶带运输大巷胶带输送机→集中胶带运输巷胶带输送机→主斜井皮带→地面
二、运料系统
副斜井→井底车场→轨道运输大巷→采区材料车场→一采区(西)轨道运输巷→2#联络巷口。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井底水仓,车场硐室设计规范篇一:大雁矿新编水仓规程2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位置及相邻巷道的关系。
巷道名称:水仓;位于主斜井下部,坐落于9#煤层底板岩石中,其西部有主斜井、副斜井,回风井,南部有水泵房、变电所、煤仓上口绕道,北部和东部是未开采区域。
二、掘进目的及用途。
井筒及井下各作业地点涌水储存的作用。
三、巷道设计长度巷道设计总长度:179米,服务年限与矿井同期。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
预计开工时间:20xx年8月10日。
竣工时间9月30日。
附图1:巷道布置平面图。
1第二节依据一、《古交市镇城底镇雁门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初步设计说明书》,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行发[20xx]111号”批复;二、水仓掘进地质说明书(大雁矿地测科,20xx年7月下发);三、《煤矿安全规程》20xx年版及相关补充规定、《煤矿岗位技术操作规程》;四、报山西华润煤业批准的年度生产接替计划(20xx年5月-12月);五、《水仓设计施工图》,山西文龙煤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于20xx年7月11设计的图纸)六、《水仓施工平、剖、断面图》;20xx年7月11日。
七、《水仓掘进工程施工通知单》;20xx年11月26日。
八、《山西省煤矿(井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九、《大雁矿探煤孔地质总结》;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文件“晋煤行发[20xx]121号十、煤矿防治水规定;十一、大雁煤矿20xx年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十二、山西华润煤业技术管理规定;十三、山西华润煤业“一通三防”管理规定;十四、大雁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十五、《煤炭工业设计规范》(gb50215-20xx);十六、《煤矿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gb50416-20xx);十七、《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xx);十八、《煤矿巷道断面和交岔点设计规范》(gb50419-20xx);十九、《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xx);二十、大雁煤矿提供的技术资料;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见表1。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工程简介光道煤业年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20万吨,主斜井井底煤仓设计为立筒仓。
井底煤仓是各采区生产的原煤运输上井的缓冲、储存设施,总工程量为36.561m〔巷底至巷底〕。
煤仓采用复合支护,掘进时采用锚网喷作为临时支护,掘进完毕与下部硐室一起混凝土砌碹支护。
煤仓整体分为上口与仓帽、仓体、漏斗、下口、装载硐室六部分,上口部分1m的圆形小断面,小断面净直径20.m,毛径;仓帽高m为圆变断面,由上口小断面逐渐变大为仓体断面。
仓体设计为圆断面,长度m,净直径6000㎜,毛直径6800㎜,掘进断面m2,毛断面m2;漏斗高m,圆型变矩形断面,由仓体断面变为×断面,连接仓体和下口部分;煤仓下口高3.35m,由直径3700㎜的圆断面最终变为矩形断面;检修立眼为1500×2000㎜的长方形断面,空气炮通道为半圆拱形断面,净宽2000㎜,墙高1200㎜。
煤仓下部给煤机硐室为矩形断面,长7m,净宽5600㎜,净高5180㎜。
二、主要巷道名称及工程量煤仓下口为给煤机硐室,上口通过煤仓上口联络巷与9煤皮带巷机头硐室相连。
上部机头硐室、下部给煤机硐室均已施工完毕。
井底煤仓坐标X=3856526.00,Y=3760947.00,Z=1283〔上口〕。
煤仓上方机头硐室轴向方位角134°,煤仓中心线与主井中心线相距25 m,给煤机硐室底板标高-274.18m。
三、巷道用途井底煤仓为西山光道煤业矿井主要煤仓,担负全矿井的储煤任务。
四、设计服务年限及开竣工时间服务年限:服务于西山光道煤业开采设计年限。
开工时间: 2018年10月1日竣工时间: 2018年11月30日附:井底煤仓平面布置图五、施工特殊要求根据地质部门提供的地质资料及以前施工的巷道,得知本工程地质条件简单,不受水、火、有毒有害气体威胁,顶板岩性较稳定,如在施工中遇到特殊情况,编制专项施工措施。
二节编制依据1、《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3-2010〕、《煤矿井巷工程施工标准》〔GB50511-2010〕。
- 1 - 山西吕梁离石炭窑坪煤业公司 张家庄煤矿主斜井井底车场
施工作业规程
编 制 人: 施工负责人: 项目部经理: 批 准 日期: 年 月 日 执 行 日期: 年 月 日 - 2 -
审批意见 一、矿长
二、总工程师 - 3 - 主斜井井底车场施工作业规程审批表
职 务 签 字 日 期 矿 长 年 月 日 总工程师 年 月 日 生产矿长 年 月 日 安全矿长 年 月 日 机电矿长 年 月 日 调 度 室 年 月 日 基 建 科 年 月 日 通 风 部 年 月 日 机 运 部 年 月 日 项 目 组 年 月 日 项 目 部 年 月 日 编 制 年 月 日 - 4 -
目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5 第二章 水文地质条件„„„„„„„„„„„„„„„6 第三章 施工巷道规格及支护要求„„„„„„„„„„10 第四章 施工工艺„„„„„„„„„„„„„„„„„13 第五章 运输系统及管理„„„„„„„„„„„„„„19 第六章 生产系统„„„„„„„„„„„„„„„„„22 第七章 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8 第八章 质量标准化管理„„„„„„„„„„„„„„31 第九章 文明生产要求„„„„„„„„„„„„„„„33 第十章 安全技术措施„„„„„„„„„„„„„„„34 第十一章 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55 - 5 -
第一章 概 况 第一节 工程概况 位置及交通 山西吕梁离石炭窑坪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张家庄矿位于离石区滨河街道办张家庄村东部沟内。距离离石区2KM,距高速公路口约3KM,距孝柳铁路离石发运站约7KM,交通便利。 炭窑坪煤业有限公司重组整合后,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发放的采矿许可证编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6087,批准井田范围由以下11个坐标拐点连线圈定: 1、X=4151410.00 Y=19510000. 00 2、X=4151410.00 Y=19510830.00 3、X=4152190.00 Y=19511260.00 4、X=4152190.00 Y=19514128.00 5、X=4151890.00 Y=19514200.00 6、X=4151890.00 Y=19515420.00 7、X=4150020.00 Y=19515280.00 8、X=4148540.00 Y=19514925.00 9、X=4148500.00 Y=19513800.00 10、X=4149600.00 Y=19513800.00 11、X=4149600.00 Y=19510000.00 - 6 -
井田东西长约5.24km,南北宽3.69 km,面积为13.9851 km2,批准开采3-10号煤层,估算保有资源储量13995万t。井田开拓方式为斜竖混合开拓,井筒数量3(两斜一竖)。 本作业规程所规定的开拓巷道为主斜井井底车场,用于煤矿井下的通风、运煤、运料、排水等,是永久性服务巷道. 主斜井倾角为23°,方位角为78°,平行于副斜井。主斜井井底车场设计长度为163m,主斜井落平点见煤后,沿着煤层掘进,方位角为78°。 第二节 编写依据 1)矿井设计规范、井巷工程验收规范、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建设安全规范。 2)批准的地质报告。 3)设计施工图(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 第三节 矿压观测 一、观测对象 主斜井井底车场巷道。 二、观测内容 巷道顶板离层量(下降);底板相对移近量(底鼓);两帮相对移近量(片帮)等。 三、观测方法 - 7 -
测点布置:正常顶底板、两帮移近量观测用钢尺量,每周观察一次,观察基点尽量选在顶板完好、无淋水地段。从巷道开掘5米后起每40±5m,做一组巷道顶底板观察基点。 四、数据处理 由队技术员观察记录、分析判断,分析结果及时反馈到队里,从而不断修改设计,补充措施,指导施工。 第二章 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特征 本矿位于吕梁山脉西麓,属晋西黄土高原。该井田处在东川河与北川河交汇处东南侧,地表被由东南向西北的冲沟及其支沟切割成梁茆状黄土丘陵地貌。区内地势总体上东高西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东北部,标高为1128.2m,最低点位于井田北西部中,较高为921.0m的小冲沟内。 二、地质水文 1、区域水文地质 井田内地貌主要为黄土丘陵区,大部分被中、上更新统黄土和全新统黄土所覆盖。矿井所处的张家庄沟内无地表水体及常年性河流,沟谷中均为季节性河流。 2、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10号煤层底板距奥灰顶界面距离平均约70m,奥灰水突水系数经验公式计算为0.0671Mpa/m,本矿井奥灰水突水系数大于底板构造环块段突水系数0.06。因此,在10号煤层施工时, - 8 -
如遇构造破坏带(如断层、陷落柱等),可能会受到奥灰水威胁,一定要重视防治水工作。 3、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水害防治措施 ⑴、顶板淋水 ⑵、采空区积水。矿井为新建矿井,井下开采面积不大,故该矿井及相邻矿井采空积水对本井田井下开采影响很小。 ⑶、若遇断层一般具有导水性,施工时应注意防治水。 ⑷、在施工中防止奥灰溶水突水。 六、气象 本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少雪,夏季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阴雨天较多。年平均降水量514.8mm,最大降雨量786.4mm,最小降雨量272.9mm。一年中降水量集中在6—8月三个月内,占全年降水量的59.3%,年蒸发量为1482—1941mm。年平均气温10.3℃,最高气温37℃,出现在7月份;最低气温-24.8℃,出现在1月份。昼夜温差大。最大风速日平均3.1m/s。 七、矿井地质 据钻孔揭露本区地层由老至新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石炭系上统太原组(P1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二叠系下石盒子组(P1x)、二叠系上石盒子组(P1s)、及新生界系(N2)、第四系(Q)。 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 - 9 -
本组为煤系之基底,岩性为浅灰色、灰色角砾状灰岩,白云质灰岩脉状纤维石膏和结晶石膏,上部为厚层状石灰夹白云质灰岩。全层厚117~142m。 2、石炭系 ⑴、中统本溪组(C2b) 本组地层岩性为灰色粉砂岩、灰黑色泥岩、灰色粘土岩、青灰色石灰岩及深灰色碎屑铝土矿。其底部铝土矿及粘土岩中含黄铁矿集合体。与奥陶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本组厚度16.00-45.00m,平均35.33m左右。 ⑵、上统太原组(P1t) 本组底界为K1砂岩之底,与下伏地层连续沉积。岩性为灰色、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及灰白色砂岩,夹石灰岩及煤层,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厚度76.86~98.52m,平均91.44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3、二叠系 (1)、下统山西组(P1s) 本组底界为L5灰岩之顶,与下伏地层连续沉积,岩性为砂岩、泥岩或砂质泥岩,含煤层5~6层,厚度54.14~81.78m。平均68.18m。 (2)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以基底砂岩K4与下伏山西组呈整合接触。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灰绿色砂岩,粉砂岩及砂质泥岩、泥岩互层,下部夹1~ - 10 -
3层煤线,地层厚度61.08~97.60m平均79.71m。 (3)下统上石盒子组(P2s) 本组底界为K5砂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岩性为紫红色、黄绿色粉砂岩、砂质泥岩及砂岩。本组出露不全,厚度不详。 (4)第三系上新统(N2) 上部为暗红色砂质粘土,含豆状铁锰质结核,中部为棕红色灰质粘土,夹1~2层中皮结砾石,底部夹有二层到结胶良好的砾石,呈透镜体分布,厚度0~60m,平均30m。 4、石灰系下统太原组 岩性主要为砂岩、泥岩、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厚度为47.09~63.50m,平均57.38m,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与下伏太原组整合接触。 5、第四系(Q) (1)、中、上更新统(Q2) 以褐黄、黄棕红色粘土、亚粘土、亚砂土为主,夹钙质结核垂直节理发育,底部见有砾石层,厚度0~10.0m,平均5m。 (2)、全新统(Q4) 以砾、卵石、砂和砂土堆积为主,为近代冲积层或洪积层。分布于本区西南北川河床积较大冲沟沟口。厚度0~20m,平均10m。 6、含煤地层 - 11 -
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组(C4)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 (1)太原组(C4) 厚度60.99~67.85m,平均65.35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岩性为黑色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灰白色砂岩、夹石灰岩及煤层。本区石灰岩一般为三层,即L1、L2、L5灰岩分布稳定,为良好的标志层,本组含6号、7号、8号、9号、10号、11号、12号共7层煤。 (2)山西组(P1s) 厚度54.14~81.78m,平均厚度为72.82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岩性为深灰色及灰色泥岩,粗砂岩及煤层,含02、03、2、3、4、4下、5、5下共8层煤。 八、矿井瓦斯情况 根据矿井地质报告中测试结果表明:井田内10号煤层瓦斯含量 (1.70-11.35mL/g), 瓦斯含量变化较大,瓦斯分布不均一,故在施工中应加强瓦斯监测。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38m3/min,相对涌出量为11.75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0.34m3/min,相对涌出量为3.42m3/t,为高瓦斯矿井。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Ⅲ级,属不易自燃煤层。10号煤层中硫含量较高,也有发生自燃现象。 九、地质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