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全民共同富裕》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3
第四课全民共同致富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拥护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热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能力: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培养运用科学的观点正确认识和看待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能力,提高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3、知识:知道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经济制度,懂得坚持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的教育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懂得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
教材设置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切好‘蛋糕’,共同富裕”两个项目的内容。
本项目“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安排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两个层次。
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实行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教法:以案例分析法为主,结合现实生活设置问题进行探究。
学法:自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
策略:本项目内容理论性较强,初中学生接触社会少,缺乏经济生活方面的经验,尤其是对我国的经济制度了解得很少,加上现行教材淡化了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教学,学生学习起来肯定比较困难。
为突破教学难点,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大量的实例材料,先让学生呈现出感性认识上的模糊、矛盾之处,教师再适时启发点拨,精当分析,提炼总结,让学生在感性认识到理性总结的过程中发展能力,升华情感。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看政府工作报告,体会经济发展教师:多媒体展示课件《2014年峄城区政府工作报告》课件一:2013年政府工作回顾2013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
第四课第一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了解中国现阶段的国情,解析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从而热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主人翁意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根据生活现象进行剖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运用科学的观点正确认识和看待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能力。
提高判断和判别是非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这种经济制度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难点]1.重点:基本经济制度、及其意义。
2.难点: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课前预习]查一查:(1)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成份及其基本特征。
(2)它们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想一想:小明的母亲从国有企业下岗了。
她想利用自己的积蓄,办一个服装加工厂,但又不了解国家在这方面的政策规定和法律法规。
小明利用思想品德课上学到的知识,鼓励妈妈干起了服装店。
问题:小明用哪些知识使妈妈坚定了办好服装店的信心?[课堂探究](一)探究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下问题,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1、现阶段我国坚持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2、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各是怎样的?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根本目的是什么?4、判断和衡量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什么?(二)有效训练选择题: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它的确立,是()决定的。
①我国社会主义性质②国务院③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④共同富裕的原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A、是我国经济制度B、在我国经济中起主导作用C、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对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具有决定性作用3、在建设是中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判断和衡量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③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④是否有利于自力更生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4、“十五”期间,我国在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前提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一﹚本课内容和地位:本课属于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课时,本课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共设置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第二层次我国实行这种经济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拥护我国改革开发的政策,热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能力:培养运用科学的观点正确认识和看待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各种现象的能力,提高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3知识:知道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符合国情的基本经济制度(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难点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决定我国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四﹚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案例分析、合作探究、情景感悟等(五)学法指导:通过让学生搜集相关事例、阅读教材内容、分析生活案例等,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
﹙六﹚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教学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1﹚搜集当地的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代表企业或单位﹙2﹚了解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状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件展示1:华西村有‘第一村’之称,它的美丽与富裕让外国人也称赞“世界上竟然有这么漂亮的农村”。
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2004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每年到华西村考察和旅游的人员达100多万。
致富是人们日常谈论的话题。
尽快地富起来,放心地富起来,大胆地富起来,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
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华西村富起来的原因有哪些?在学生思考探讨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领导,制定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基本经济制度.二、合作探究,交流共享﹙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课件展示2 :下表为2007年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统计表(1)我国的经济成分主要的有哪些?(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3)通过这个表格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出示参考答案:我国的经济成分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其中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第四课《全民共同富裕》复习教学案一、学习目标:1、看课本构建知识网络,并识记知识点。
2、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各项能力。
二、知识梳理:(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网络)三、典型例题:2007年的两会上,解决民生问题将成为两会“主流热闹话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功成说促使全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走向共同富裕的时代应当尽快到来。
现在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让全体国民合理地分享到国家持续增长发展的成果。
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贫富差距过大、劳动关系失衡、农民工与城市人的利益冲突以及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等问题,民生问题就完全可能持续恶化,这将会危及整个国家的健康持续发展。
(1)两会关注民生有何意义?(2)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四、达标训练1、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下列属于公有制经济的有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个体经济④、私营经济⑤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A、①②⑤B、①③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④2、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①、是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②、实现了根本上的平均主义,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③、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④、是造成贫富差距的根源A、①②③B、①③C、①②④D、②③④3、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下列直接体现这一目的的是A、国家加快分配制度调整B、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C、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样式及传递路线图公布D、严肃处理山西晋城“三·一八”矿难的主要负责人4、我们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因为A、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B、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且不平衡C、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D、公有制经济不适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5、2006年12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推进国有酱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
首次明确包括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七大行业将由国有经济控制。
国资委明确,国有经济应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导绝对控制力。
鲁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高密市姜庄中学聂英姿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充分利用互联网搜索功能,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政策和战略部署,培养学生关心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素质。
知识目标:识记:我国的经济制度;理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作用;明确:“三个有利于”的具体内容;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经济数据的能力,观察和认识我国重大经济现象的能力,比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通过问题引领——讨论启发——比较分析——互助交流的教学模式,采用互助式、讨论式、比较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笔以及与学生的交流,与教师的交流,从而掌握知识,深化认识,拓展视野,以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1、我国的经济制度。
2、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两个毫不动摇)。
3、“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教学难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准备:本课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要了解学生对经济制度概念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对当前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成分有什么评论疑惑。
还要让学生在课前运用“互联网搜索”功能查阅相关资料;经济制度的概念,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相关教育资源,设计教材中有关经济制度的活动和案例,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产生共鸣,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学具准备:网上下载资料、幻灯片教学过程:话题导入:教师问:父母在农村务农的同学请举手;在姜庄或别的地方纺织厂上班的请举手;在邮电或银行工作的请举手;(学生回答)。
你知道父母所工作的单位是什么样的经济形式吗?这就涉及到了我国的经济制度问题。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就要学习和我国经济有关的知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
第四课 全民共同富裕(复习学案) 一、课前延伸(一)阅读课本,构建知识网络:(二)自我检测1.7月10日人民网讯:张宇在《当前关于国有经济的若干争议性问题》一文中指出:在中国,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十七大报告指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这表明( )①我国实行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②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③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确保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实现共同富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不动摇。
A. ①③④B. 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2.7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分好“蛋糕”促和谐──怎么看分配不公》一文中提出,收入分配首先要改变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现象,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这表明()①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②在改革开放中必须使全体人民同步富裕③我国努力维护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使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能使我国尽快成为发达国家。
A..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②③④3.山东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8月8日在济南召开。
省长姜大明出席会议并向获得“全省个体私营经济践行科学发展观示范企业和带头人”颁奖。
姜大明指出,民营经济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这表明()①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鼓励、支持与引导的政策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④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将逐步替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A. ①③④B. 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4.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回报社会感恩行动电视电话会议7月15日在京举行。
第四课全民共同富裕(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体会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拥护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培养正确认识和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的能力。
3.知道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知道与经济制度相适应,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及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知道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知道我国允许并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二、课前延伸(一)阅读“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回答下列问题: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由决定的。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4.判断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二)阅读“切好‘蛋糕’,共同富裕”,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是、。
2.我国为什么要确立这样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①怎样理解共同富裕?②为什么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③怎样实现共同富裕?4.怎样做大社会财富“蛋糕”?5.怎样切分“蛋糕”,使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三、预习检测在上述经济所有制成分中,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是,我国对这种经济成分的态度是。
3.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要实现这一目的最根本的做法是什么?四、课内探究(一)材料一:国家统计局发布《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十一五期间GDP年内增长11.2%,2010年GDP达到397983亿元,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为提高百姓收入,提出两个提高的目标,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1.十一五期间的GDP数据说明了什么?2.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两个提高”的目的是什么?现阶段我国实行怎样的分配制度?3.为实现“两个提高”的目标,在收入分配中应怎样做?(二)材料一:漫画“今天发工资”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
第二单元第四课《全民共同致富》复习教案奖励规则:评选回答问题优胜组(各奖励3分)、优胜个人(单独奖励3分),1、必答题,回答正确奖励1分/次(记入个人和小组回答问题分数),回答不正确、组内能解决的不奖励、不扣,不能解决的扣1分/次并将分数加入回答正确的人、组)2、抢答题,回答正确奖励2分/次(记入个人和小组回答问题分数),回答不正确不扣,不参与的组由老师随便找人,回答正确不奖励,不正确扣2分/次(按照进度,今天我们复习第二课《全民共同致富》,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本节课的复习目标)多媒体出示:复习目标1、知道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知道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名学生朗读后,师提升:两种制度合力打造全民共同致富的美好目标,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以发挥的重要经济举措)(本节课的复习将进行以下四个环节的内容,片2,以小组合作必答和抢答的形式完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环节一:知识梳理(采取小组讨论抢答的形式,只能依据课本的奖励1分,有深层思考的奖励2分)学生稍微讨论后,交流。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全民共同致富切好“蛋糕”共同富裕分配制度的新变化诚实劳动合法致富(注意提升:1、两种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2、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黑板板书环节二:重点掌握(采取小组讨论必答的形式,需要借助课本表述的且正确小组成员奖励1分,能凭自己的记忆直接回答且正确小组成员奖励2分)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1、现阶段我国存在哪些经济成分?如何归类?2、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3、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4、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内容(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5、“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二、切好“蛋糕”共同富裕----分配制度6、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内容、原则、原因、意义)7、我国的富民政策(①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民共同致富》教案鲁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民共同致富》教案鲁教版第四课全民共同致富第1课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重点、难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及“三个有利于”。
[课前预习]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2.判断和衡量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什么?[知识点讲述]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依照课本详细讲解)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判断和衡量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什么?答: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判断和衡量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突出重难点练习]辨析题:某班同学在对我国的经济制度进行讨论:甲同学认为:“新时期,我们必须以非公有制为主体,才能加快经济的发展。
”乙同学认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只能实行公有制,发展其他经济形式只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1)甲乙两位同学看法都是片面的。
(2) 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4)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而且发展不平衡。
(5)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快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6)总之,凡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2课时切好“蛋糕”共同富裕教学重点、难点:我国的分配制度;理解共同富裕 [课前预习]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原则和分配制度是什么?2.怎样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知识点讲述]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原则和分配制度是什么?答:在我国现阶段,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