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定律连接体问题共17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34 MB
- 文档页数:2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之连接体问题一、连接体概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互连接参与运动的系统称为连接体。
如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一起,或用绳子、细杆等连在一起。
如下图所示:还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体的模型图,不一一描述。
只以常见的模型为例。
连接体一般具有相同的运动情况(速度、加速度)。
二、连接体的分类根据两物体之间相互连接的媒介不同,常见的连接体可以分为三大类。
1. 接触连接:两个物体通过接触面的弹力或摩擦力的作用连接在一起。
2. 绳(杆)连接:两个物体通过轻绳或轻杆的作用连接在一起;3. 弹簧连接:两个物体通过弹簧的作用连接在一起;三、连接体的运动特点轻绳——轻绳在伸直状态下,两端的连接体沿绳方向的速度大小总是相等。
轻杆——轻杆平动时,连接体具有相同的平动速度;轻杆转动时,连接体具有相同的角速度,而线速度与转动半径成正比。
轻弹簧——在弹簧发生形变的过程中,两端连接体的速率不一定相等;在弹簧形变最大时,两端连接体的速率相等。
四、处理连接体问题的基本方法1. 内力和外力(1)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称为系统。
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
(2)系统内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内力,系统外部物体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叫外力。
2. 整体法(1)含义:所谓整体法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组成的整个系统或整个过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F=ma,F是指研究对象所受的合外力,将连接体作为整体看待,简化了受力情况,因为连接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内力.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拉A使A、B保持相对静止沿粗糙水平面加速滑动时,若求它们的加速度,便可把它们看做一个整体,这样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便不需考虑。
题目不涉及连接体的内力问题时,应优先选用整体法(3)运用整体法解题的基本步骤:①明确研究的系统或运动的全过程.②画出系统的受力图和运动全过程的示意图.③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3. 隔离法(1)含义:所谓隔离法就是将所研究的对象--包括物体、状态和某些过程,从系统或全过程中隔离出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连接体问题专题一、连接体概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互连接参与运动的系统称为连接体..如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一起;或用绳子、细杆等连在一起..如下图所示:连接体一般具有相同的运动情况速度、加速度..二、连接体的分类根据两物体之间相互连接的媒介不同;常见的连接体可以分为三大类..1. 接触连接:两个物体通过接触面的弹力或摩擦力的作用连接在一起..2. 轻绳杆连接:两个物体通过轻绳或轻杆的作用连接在一起;3. 轻弹簧连接:两个物体通过弹簧的作用连接在一起;三、连接体的运动特点轻绳——轻绳在伸直状态下;两端的连接体沿绳方向的速度大小总是相等..轻杆——轻杆平动时;连接体具有相同的平动速度轻弹簧——在弹簧发生形变的过程中;两端连接体的速率不一定相等;在弹簧形变最大时;两端连接体的速率相等..四、处理连接体问题的基本方法1. 内力和外力:1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称为系统..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2系统内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内力;系统外部物体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叫外力..2. 整体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组成的整个系统或整个过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的方法..3. 隔离法:是将所研究的对象包括物体、状态和某些过程;从系统或全过程中隔离出来进行研究的方法..五、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综合应用实际上;不少问题既可用“整体法”也可用“隔离法”解;也有不少问题则需要交替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因此;方法的选用也应视具体问题而定..1. 求内力: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2. 求外力:先隔离求加速度;后整体求外力..3. 当系统内各物体由细绳通过滑轮连接;物体加速度大小相同时;也可以将绳等效在一条直线上;建立沿绳的自然坐标系;用整体法处理..典例1 如图所示;在光滑桌面上并排放着质量分别为m、M的两个物体;对m施加一个水平推力F;则它们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1其加速度大小为多大(2)两物体间的弹力的大小为多大3若两个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两物体间的弹力的大小为多大练习1、若将上题中两个物体放到一倾角为a的光滑斜面上;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两物体间的弹力的大小为多大典例2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是1 kg;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在下列两种情况下;物体A的加速度各是多大滑轮摩擦不计;绳子质量不计;g=10 m/s21用F=1 N的力拉绳子;2在绳端挂一个质量为0.1 kg的物体B.3试讨论:在什么情况下绳端悬挂的物体B的重力可近似等于物体A所受到的拉力练习2、如图所示;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物块m1>m2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一个光滑的小定滑轮相连;开始时用手托住m1;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求放手后二者的加速度大小和绳子上的拉力大小..不计空气阻力典例3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3 kg、m2=2 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测力计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 N、F2=20 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0 NB.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4 NC. 突然撤去F2的瞬间;m2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D. 突然撤去F2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课后练习1. 多选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木块A、B;水平推力F作用在木块A上;用F AB表示木块A、B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A. 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则F AB=FB. 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则F AB=F/2C. 若地面是有摩擦的;且木块A、B未被推动;可能F AB=F/3D. 若地面是有摩擦的;且木块A、B被推动;则F AB=F/22. 多选如图所示;在光滑地面上;水平外力F拉动小车和木块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小车质量是M;木块质量是m;力大小是F;加速度大小是a;木块和小车之间动摩擦因数是μ;则在这个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A.μmgB.C.μM+mgD.ma3. 如图所示;用力F推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P、Q、R;使其一起做匀加速运动..若P和Q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6 N;Q和R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4 N;Q的质量是2 kg;那么R的质量是A. 2 kgB. 3 kgC. 4 kgD. 5 kg4.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不等的木块A 和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水平力F作用于左端A上;两物体一起做匀加速运动时;A、B间作用力大小为F1.当水平力F作用于右端B上;两物体一起做匀加速运动时;A、B间作用力大小为F2;则A.在两次作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相等 B.在两次作用过程中;C.在两次作用过程中; D.在两次作用过程中;5.如图所示;有材料相同的P、Q两物块通过轻绳相连;并在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轻绳与拉力F的方向均平行于斜面..当拉力F一定时;Q受到绳的拉力A. 与斜面倾角θ有关B. 与动摩擦因数有关C. 与系统运动状态有关D. 仅与两物块质量有关6.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2kg;m2=3kg的二个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秤连接..水平力F1=30N和F2=20N分别作用在m1和m2上..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弹簧秤的示数是10N..B. 弹簧秤的示数是50N..C. 在同时撤出水平力F1、F2的瞬时;m1加速度的大小13m/s2..D. 若在只撤去水平力F1的瞬间;m2加速度的大小为4m/s2..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M 的两物体P、Q 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下滑;Q 的上表面水平;P、Q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处于超重状态B. P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方向水平向右C. P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mg sin θcos θ;方向水平向左D. P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mg sin 2θ8.多选如图所示;若滑轮P可沿与水平面成θ角的绳索无摩擦地下滑;绳索处于绷紧状态;可认为是一直线;滑轮下面挂个重为G的物体Q;若滑轮和物体下滑时不振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Q有加速度一定小于gsinθB、悬线所受拉力为GsinθC、悬线所受拉力为GcosθD、悬线一定与绳索垂直9. 多选如图所示;两个物体中间用一个不计质量的轻杆相连;A、B质量分别为m1和m2;它们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1和 2..当它们在斜面上加速下滑时;关于杆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 1> 2;则杆一定受到压力..B. 若 1= 2;m1<m2;则杆受到压力..C. 若 1= 2;m1>m2;则杆受到压力..D. 若 1= 2;则杆的两端既不受拉力也不受压力..10.如图4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A=2.0kg、m B=4.0kg.. 物体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轻轻释放B后;求:1物体A受到绳子的拉力多大2物体A沿桌面滑行的加速度是多少取g=10m/s2θPQ。
微专题10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之连接体问题【核心要点提示】1.连接体问题的类型物物连接体、轻杆连接体、弹簧连接体、轻绳连接体.【核心方法点拨】1.整体法的选取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不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分析整体受到的合外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或其他未知量).2.隔离法的选取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或者要求出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就需要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3.整体法、隔离法的交替运用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出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一般采用“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微专题训练】【经典例题选讲】【例题1】(2018·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三上学期11月检测)质量为2m 的物体A 和质量为m 的物体B 相互接触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
若对A 施加水平推力F ,使两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 .若水平面光滑,物体A 的加速度为F 2mB .若水平面光滑,物体A 对B 的作用力为23F C .若物体A 与地面无摩擦,B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A 对B 的作用力大小为F -μmg 3D .若物体A 与地面无摩擦,B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B 的加速度为F -μmg 3m[解析] 如果水平面光滑,以AB 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F m +2m=F 3m ,B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对B 的作用力:N =ma =F 3,故AB 错误;若物体A 与地面无摩擦,B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以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F -μmg 3m,以B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 ′-μmg =ma ′,则物体A 对B 的作用力大小为:N ′=F -μmg 3+μmg ,故C 错误,D 正确。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连接体问题一、连接体概述相互连接并且有共同的加速度的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可以看作连接体。
如下图所示:还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体的模型图,不一一描述。
只以常见的模型为例。
二、问题分类1.已知外力求内力(先整体后隔离)如果已知连接体在合外力的作用下一起运动,可以先把连接体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他们共同的加速度;再隔离其中的一个物体,求相互作用力。
2.已知内力求外力(先隔离后整体)如果已知连接体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先隔离其中一个物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他们共同的加速度;再把连接体系统看成一个整体,求解外力的大小。
2、木块A 和B 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m A B 和。
如图所示当水平力F 作用于左端A 上,两物体一起加速运动时,AB 间的作用力大小为N 1。
当同样大小的力F 水平作用于右端B 上,两物体一起加速运动时,AB 间作用力大小为N 2,则(ACD )A .两次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B .N N F 12+<;C .N N F 12+=;D .N N m m B A 12::= 18、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用细线相连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 1和F 2的作用下运动,已知F 1<F 2,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BD )A .若撤去F 1,则甲的加速度一定变大B .若撤去F 1,则细线上的拉力一定变小C .若撤去F 2,则乙的加速度一定变大D .若撤去F 2,则细线上的拉力一定变小6、在粗糙水平面上放一个三角形木块a ,有一滑块b 沿木块斜面匀速下滑,则下列说 F 图1 F 图2 θ 图3 θ 图4法中正确的是(A)a 保持静止,且没有相对于水平面运动的趋势;(B)a 保持静止,但有相对水平面向右运动的趋势;(C)a 保持静止,但有相对水平面向左运动的趋势;(D)没有数据,无法通过计算判断.4、质量为M 的斜面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牛顿定律之连接体问题几个物体连在一起,在外力作用下一起运动的问题,称为连接体问题。
1.一般问题特征:具有相同加速度规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方法:整体法,隔离法(1)绳子或弹簧连接体绳子或弹簧上的力作为连接体的内力,在用整体法时不予考虑★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 2kg、m2= 3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
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A.弹簧秤的示数是25N B.弹簧秤的示数是50N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D.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13m/s2答案:D★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A和B之间用轻弹簧相连,在拉力F作用下,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此瞬时A和B的加速度为a1和a2,则( )A. a1=a2=0B. a1=a, a2=0C. a1=m1m1+m2a,a2=m2m1+m2aD. a1=a,a2=m1m2a答案:D★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体A、B,m1>m2,A、B间水平连接着一弹簧秤,若用大小为F的水平力向右拉B,稳定后B的加速度大小为a1,弹簧秤的示数为F1;如果改用大小为F的水平力向左拉A,稳定后A的加速度为a2,弹簧秤的示数为F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a1=a2,F1>F2B.a1=a2,F1<F2C.a1<a2,F1=F2D.a1>a2,F1>F2答案:A★★如图所示,两个用轻线相连的位于光滑水平面上的物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
拉力F1和F2方向相反,与轻线沿同一水平直线,且F1> F2,试求在两个物块运动过程中轻线的拉力T。
答案:T=m1F2+m2F1m1+m2(2)轿厢问题物体处于某一加速运动的空间中,此空间与物体相对静止,此时可视为连接体,可使用整体及隔离的思路。
5讲 牛顿运动定律与连接体问题一、连接体概述相互连接并且有共同的加速度的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可以看作连接体。
如下图所示:还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体的模型图,不一一描述。
只以常见的模型为例。
二、问题分类1.已知外力求内力(先整体后隔离)如果已知连接体在合外力的作用下一起运动,可以先把连接体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他们共同的加速度;再隔离其中的一个物体,求相互作用力。
2.已知内力求外力(先隔离后整体)如果已知连接体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先隔离其中一个物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他们共同的加速度;再把连接体系统看成一个整体,求解外力的大小。
三、典型例题(以图1模型为例)【例题1】 如上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m 2的两个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细绳相连,在F 拉力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求中间细绳的拉力为多大?解析:两个物块组成连接体系统,具有共同的加速度,把他们看作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12()F m m a =+ 解得:加速度12Fa m m =+再隔离后面的物块m 1,它受重力G 、支持力N 和拉力T 三个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1T m a =带入可得:112m T F m m =+图1 图2 图3图4【例题2】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m 2的两个物块,中间用细绳相连,在F 拉力的作用下一起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求中间细绳的拉力为多大?解析:两个物块具有共同的加速度,把他们看作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1212()()F m m g m m a -+=+ 解得:加速度1212()F m m ga m m -+=+再隔离后面的物块m 1,它受重力G 、和拉力T 两个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1211112()F m m gT m g m a m m m -+-==+带入可得:112m T F m m =+由以上两个例题可得:对于在已知外力求内力的连接体问题中,系统中各物体的内力是按照质量关系分配牵引力的。
专题:连接体问题一、考情链接:“连接体”问题一直是高中物理学习的一大难题,也是高考考察的重点内容。
二、知识对接:对接点一、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任何一个物体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时,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注意:各种状态的受力分析是解决连接体问题的前提。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注意:①物体受力及加速度一定要一一对应,即相应的力除以相应的质量得到相应的加速度,切不可张冠李戴!②分析运动过程时要区分对地位移和相对位移。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注意:不要忽视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尤其是在求“小球对轨道压力”时经常用到牛顿第三定律,且均在评分标准中占1-2分,一定不要忘记。
对接点二、功能关系与能量守恒(什么力做功改变什么能)1、合力做功量度了物体的动能变化W合=ΔE K2、重力做功量度了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变化:W G=ΔE PG3、弹簧的弹力做功量度了弹性势能的变化:W弹=ΔE P弹4、除重力和弹簧的弹力以外的其他力做功量度了系统的机械能的变化:W其他=ΔE机5、系统内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做功:A、系统内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一对静摩擦力对系统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其作用是在系统内各物体间传递机械能。
)B、系统内的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其作用是使系统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系统的内能,Q= fs相对。
6、电场力做功量度了电势能的变化:W E=ΔE PE7、安培力做功量度了电能的变化:安培力做正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克服安培力做功,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
三、规律方法突破突破点一、整体法与隔离法的运用①解答问题时,不能把整体法和隔离法对立起来,而应该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从具体问题的实际出发,灵活选取研究对象,恰当使用隔离法和整体法。
②在选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时,要根据所求的力进行选择,若所求为外力,则应用整体法;若所求为内力,则用隔离法。
牛顿第二定律——连接体问题(整体法与隔离法) 一、连接体: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通过绳、杆、弹簧相连,或多个物体直接叠放在一起的系统二、处理方法——整体法与隔离法系统运动状态相同整体法问题不涉及物体间的内力使用原则系统各物体运动状态不同隔离法问题涉及物体间的内力1、连接体整体运动状态相同:(这类问题可以采用整体法求解)1.叠放在一起的A 、B 两物体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某一速度匀速运动,现突然将作用在B 上的力F 改为作用在A 上,并保持大小和方向不变,如图3-3-1所示.则A 、B 运动状态将可能为 ( ) A .一起匀速运动 B .一起加速运动 C .A 加速、B 减速 D .A 加速、B 匀速 2.如图3-3-2所示,弹簧秤外壳质量为m 0,弹簧及挂钩的质量忽略不计,挂钩吊着一质量为m 的重物,现用一方向竖直向上的外力F 拉着弹簧秤,使其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则弹簧秤的读数为 ( )A .mgB .m m m +0mgC .m m m +00FD .m m m +0F 3.如图3-3-3所示,在密闭的盒子内装有一个质量为m 的金属球,球刚好能在盒内自由活动.若将盒子竖直向上抛出,抛出后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上升、下降时均对盒顶有作用力B .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上升、下降对盒均无压力C .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上升、下降时均对盒顶有作用力D .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上升、下降对盒均无压力 4.如图3-3-4所示,用水平力F 拉着三个物体A 、B 、C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起运动.现在中间物体上另置一小物体,且拉力不变,那么中间物体两端绳的拉力大小T a 和T b 的变化情况是 ( ) A .T a 增大,T b 减小 B .T a 增大,T b 增大C .T a 减小,T b 增大D .T a 减小,T b 减小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斜面A 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B 与斜面间无摩擦。
牛顿运动定律中连接体问题1.相同材料的物块m 和M 用轻绳连接,在M 上施加恒力 F ,使两物块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在下列各种情况下绳中张力(1)地面光滑,??,==T F a (2)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T F a2.相同材料的物块m 和M 用轻绳连接,在M 上施加恒力 F ,使两物块沿斜面向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在下列各种情况下绳中张力(1)斜面光滑,??,==T F a(2)两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T F a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A 、m B 的A 、B 两物块用轻线连接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用始终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拉A ,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上升,A 、B 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为了增加轻线上的张力,可行的办法是( )A .减小A 物的质量B .增大B 物的质量C .增大倾角θD .增大动摩擦因数μ4.物块m 和M 用轻绳连接,在M 上施加恒力 F ,使两物块沿竖直方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绳中张力是多大?5.如图所示,弹簧秤外壳质量为m 0,弹簧及挂钩的质量忽略不计,挂钩吊着一重物质量为m ,现用一方向竖直向上的外力F 拉着弹簧秤,使其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则弹簧秤的读数为:( )A . mgB .F m m m +00C .F m m m +0D .mg m m m +006.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链条,共有 (P +Q )个环,每个环的质量均为m 。
链条右端受到一水平拉力F ,如右图所示,则从右向左数,第P环对第(P +1)环的拉力是A .FB .(P +1)F C. QF /(P +Q ) D. PF /(P +Q )m7.如图所示,两个用轻线相连的位于光滑水平面上的物块,质量分别为m 1和m 2,拉力F 1和F 2方向相反,与轻线沿同一水平直线,且F 1>F 2。
试求在两个物块运动过程中轻线的拉力T 。
8.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中间用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相连,在外力作用下运动,已知F 1>F 2,当运动达到稳定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A .(F 1-F 2)/kB .(F 1-F 2)/2kC .(F 1+F 2)/2kD .(F 1+F 2)/k9.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A 叠放在长方体物块B 上,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 、B 质量分别为m A =6kg ,m B =2kg ,A 、B 之间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 =10N ,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N 的过程中,则( )A .当拉力F <12N 时,两物块均保持静止状态B .两物块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C .两物块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N 时,开始相对滑动D .两物块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但AB 间存在静摩擦力,其中A对B 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10.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μmg 。
3.3 牛顿第三定律和连接体问题一.考点聚焦牛顿定律的应用 II超重和失重 I二.知识扫描1.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力的性质又相同。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虽都是等大反向,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受力对象为两个物体,而平衡力则为一个物体;效果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各有各的效果,而平衡力则只有使物体平衡的效果;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性质必定相同,而平衡力的性质则不一定相同。
2. 超重和失重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
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呈现超重现象。
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
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呈现失重现象。
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包括完全失重)时,地球作用于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大小也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变化,即物体的视重有了变化。
3.加速度相同的连接体问题的处理方法:由于物体的加速度相同,则可将所有物体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整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
如还要求连接体内各物体相互作用的内力时,则应把物体隔离,对单个物体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列式。
三.好题精析例一.电梯地板上有一个质量为200kg 的物体,它对地面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3-3-1所示,则电梯从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在7s 内上升的高度为多少?例二.如图3-3-3所示,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竖直杆,在杆上套一个环,箱和杆的质量为M ,环的质量为m ,已知环沿杆以加速度a 下滑,则此时箱对地面的压力是:A .(m+M )gB .(m-M )gC .(m+M )g-maD .(m+M )g+ma图3-3-3图3-3-1例三.如图3-3-4所示,有一箱装得很满的土豆,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运动,(不计其它外力及空气阻力),则其中一个质量为m 的土豆A 受其它土豆对它的总作用力大小应是A .mgB .μmgC .mg 1+μD .mg 1μ- 例四:托盘A 托着质量为m 的重物B ,B 挂在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下端,弹簧的上端悬挂于O 点,开始时弹簧竖直且为原长,今让托盘A 竖直向下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为a ,求经过多长时间,A 与B 开始分离(a <g )。
必修 第一册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连接体问题知识梳理1.连接体:多个相互关联的物体连接(叠放,并排或由绳子、细杆联系)在一起的物体组称为连接体. 特点:连接体一般具有相同的运动情况(速度相同、加速度相同).2.连接体的解题方法:整体法与隔离法(1)整体法:当连接体内(即系统内)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时,可以把系统内的所有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分析其受力和运动情况,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列方程求解的方法.注意:采用整体法时只分析外力,不分析内力.(2)隔离法:当求系统内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时,常把某个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单独进行分析,分析其受力和运动情况,再用牛顿第二定律对隔离出来的物体列方程求解的方法. 3.求内力时,必须用隔离法;求外力时,一般用整体法比较简单。
4.整体法应用的条件:只要几个物体的加速度相同(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5.物体的加速度不同(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时,定量计算时,一般用隔离法;定性分析时可以用整体法。
典例1:(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A m 、B m 的A 、B 两物块用轻线连接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水平拉力F 拉A ,使它们匀加速运动,求轻线上的张力T=?(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A m 、B m 的A 、B 两物块用轻线连接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拉力F 拉甲,使它们匀加速运动,A 、B 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求轻线上的张力T=?(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A 、m B 的A 、B 两物块用轻线连接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用始终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 拉A ,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上升,A 、B 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求轻线上的张力T=?结论:典例2:μ=0(光滑) μ≠0 (粗糙) μ≠0 (粗糙)倾角θFABFABFAB结论:物体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 m m m F BA BAB +=①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F AB 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只要动摩擦因数μ相同)无关; ②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F AB 与接触面的倾斜程度无关。
第2讲连接体问题1 连接体的定义及分类(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以某种方式连接在一起运动,这样的物体系统就是连接体。
(2)根据两物体之间相互连接的媒介不同,常见的连接体可以分为三大类。
①绳(杆)连接:两个物体通过轻绳或轻杆的作用连接在一起;②弹簧连接:两个物体通过弹簧的作用连接在一起;③接触连接:两个物体通过接触面的弹力或摩擦力的作用连接在一起。
(3)连接体的运动特点①轻绳——轻绳在伸直状态下,两端的连接体沿绳方向的速度总是相等的。
②轻杆——轻杆平动时,连接体具有相同的平动速度;轻杆转动时,连接体具有相同的角速度,而杆上各点的线速度与转动半径成正比。
③轻弹簧——在弹簧发生形变的过程中,两端连接体的速率不一定相等;在弹簧形变最大时,两端连接体的速率相等。
【易错警示】(1)“轻”——质量和重力均不计。
(2)在任何情况下,绳中张力的大小相等,绳、杆和弹簧两端受到的弹力大小也相等。
1.1(2018衡水中学高三10月考试)如图所示,质量为m0、倾角为θ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放在斜面上,轻推一下小物块后,它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
若给小物块持续施加沿斜面向下的恒力F,斜面体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施加恒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加速度为B.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m0)g+F sin θC.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D.斜面体对小物块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变化【答案】A1.2(2019福建福州三十四中检测)如图所示,材料相同的P、Q两物块通过轻绳相连,并在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轻绳与拉力F的方向均平行于斜面。
当拉力F一定时,Q受到绳的拉力()。
A.与斜面倾角θ有关B.与动摩擦因数有关C.与系统运动状态有关D.仅与两物块质量有关【答案】D2 连接体的平衡(1)关于研究对象的选取①单个物体:将物体受到的各个力的作用点全部画到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三) 连接体问题 一、通过接触面发生连接的连接体问题 例1.某地有一倾角为θ=37°(sin 37°=35)的山坡C ,上面有一质量为m 的石板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 上有一碎石堆A (含有大量泥土),A 和B 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假设某次暴雨中,A 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 (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减小为38,B 、C 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减小为0.5,A 、B 开始运动,计算:开始运动时,A 和B 加速度的大小。
【评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跟踪训练】01.如图所示,质量为m 1,m 2的物体叠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一起沿斜面加速下滑,下滑时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已知m 1和m 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m 2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运动过程中m 1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A . μ1m 1gsinθB . μ1m 1gcosθC . μ2m 1gsinθD . μ2m 1gcosθ【评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02.质量分别为m 1、m 2、m 3的A 、B 、C 三个物体堆叠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AB 间动摩擦因数为μ1,BC 间动摩擦因数为μ2,现对C 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力F ,求:(1)若物体间无相对滑动,AB 间和AC 间的摩擦力各是多少?(2)若F 从零逐渐增大,致使AB 、BC 两接触面中有一个发生相对滑动,试问哪一个接触面先发生滑动?【评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二、通过绳子发生连接的连接体问题例2.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足够长的轻质绸带跨过斜面的顶端铺放在斜面的两侧,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
微专题10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之连接体问题【核心要点提示】1.连接体问题的类型物物连接体、轻杆连接体、弹簧连接体、轻绳连接体.【核心方法点拨】1.整体法的选取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不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分析整体受到的合外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或其他未知量).2.隔离法的选取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或者要求出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就需要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3.整体法、隔离法的交替运用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出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一般采用“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微专题训练】【经典例题选讲】【例题1】(2018·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三上学期11月检测)质量为2m 的物体A 和质量为m 的物体B 相互接触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
若对A 施加水平推力F ,使两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 .若水平面光滑,物体A 的加速度为F 2mB .若水平面光滑,物体A 对B 的作用力为23F C .若物体A 与地面无摩擦,B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A 对B 的作用力大小为F -μmg 3D .若物体A 与地面无摩擦,B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B 的加速度为F -μmg 3m[解析] 如果水平面光滑,以AB 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F m +2m=F 3m ,B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对B 的作用力:N =ma =F 3,故AB 错误;若物体A 与地面无摩擦,B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以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F -μmg 3m,以B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 ′-μmg =ma ′,则物体A 对B 的作用力大小为:N ′=F -μmg 3+μmg ,故C 错误,D 正确。
牛顿运动定律解连接体问题【知识体系】一、连接体问题在实际问题中,常常遇到几个相互联系的、在外力作用下一起运动的物体系。
因此,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必然涉及选择哪个物体为研究对象的问题。
二、系统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不仅对单个质点适用,对系统也适用,并且有时对系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要比逐个对单个物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要简便许多,可以省去一些中间环节,大大提高解题速度和减少错误的发生。
对系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即系统受到的合外力(系统以外的物体对系统内物体作用力的合力)等于系统内各物体的质量与其加速度乘积的矢量和。
若系统内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表达式为:【思路体系】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综合应用实际上,不少问题既可用“整体法”也可用“隔离法”解,也有不少问题则需要交替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
因此,方法的选用也应视具体问题而定。
1.求内力: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
2.求外力:先隔离求加速度,后整体求外力。
n n am a m a m a m F ++++= 332211合12()n F m m m a=++⋅⋅⋅⋅⋅⋅+⋅合【题型体系】1. 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 【例1】相同材料的物块m 和M 用轻绳连接,在M 上施加恒力 F ,使两物块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在下列各种情况下绳中张力。
(1)地面光滑,T=?(2)地面粗糙,T=?(3)竖直加速上升,T=?(4)斜面光滑,加速上升,T=?总结:①无论m 、M 质量大小关系如何,无论接触面是否光滑,无论在水平面、斜面或竖直面内运动,细线上的张力大小不变。
②动力分配原则:两个直接接触或通过细线相连的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以共同的加速度运动时,各个物体分得的动力与自身的质量成正比,与两物体的总质量成反比。
③条件:加速度相同;接触面相同【同步练习】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 、mB 的A 、B 两物块用轻线连接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用始终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 拉A ,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上升,A 、B 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为了增加轻线上的张力,可行的办法是( ) A .减小A 物的质量 B .增大B 物的质量C .增大倾角θD .增大动摩擦因数μ 答案:答案:AB2.如图所示,弹簧秤外壳质量为m0,弹簧及挂钩的质量忽略不计,挂钩吊着一重物质量为m ,现用一方向竖直向上的外力F 拉着弹簧秤,使其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则弹簧秤的读数为:( )A.mgB.C.D.3.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中间用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相连,在外力作用下运动,已知F1>F2,当运动达到稳定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F m m m +00F m m m+0mg m m m +0mmA .(F1-F2)/kB .(F1-F2)/2kC .(F1+F2)/2kD .(F1+F2)/k 答案:C4.(09年安徽卷)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