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穴位贴敷。2.穴位注射。3.艾灸。4.耳穴贴压。 5.穴位按摩。6.拔火罐。 7.药熨法(中药封包):遵医嘱红外线治疗仪 (TDP)照射中药封包,提醒患者勿擅自调节温度。
若患者自觉温度过高或不能耐受,将封包稍放松或在
封包与患处之间垫布,操作完毕后,嘱患者暂不吹风, 记录中药封包的温度、部位、时间及患者感受等。
12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二)特色技术
ppt课件
13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 勿空腹服药,服药前宜先进食少量易消化食物, 如稀粥等,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刺激;呕吐严重 者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频服。服药期间禁食辛 辣刺激之品,以免影响药效。 2.注射给药。
ppt课件
14
(二)特色技术
9.红外线照射:开启红外线后3~5分钟,询问患者
的温热感是否适宜。照射过程中询问局部有无灼痛感,
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灼伤,治疗结束时,将照射部位
的汗液擦干,观察局部皮肤有无异常,于室内休息 15分钟后方可外出。
ppt课件
15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二)饮食指导 (三)情志调理
ppt课件
16
(一)生活起居
ppt课件
9
(二)胃脘疼痛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
伴随症状。出现疼痛加剧,冷汗、面色苍白时应立即报告 医师,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2.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给予精神安慰;伴有呕血或便
血时立即报告医师,指导患者暂禁饮食,避免活动及精神 紧张。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中脘、胃俞、脾俞、足三里、梁丘 等穴。
ppt课件
25
疼痛的中医护理
疼痛是中晚期癌症病人最常见、最痛苦的症状之一, 是不同于炎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痛的一种特有的疼痛形 式。癌性疼痛有以下特征:疼痛多为逐渐加剧、是多 数机制共存的疼痛,且持续时间长,癌症疼痛患者伴 有精神恐惧和焦虑。中医护理以整体观念作为护理的 指导思想,辩证施护,采用中药内服和中药外治,配 合中医护理技术中的针刺疗法 ,有效缓解和减轻了癌 症患者的疼痛。中医护理技术控制癌痛既无西药的依 赖性、成瘾性、也无戒断性,应用方便,对人体无损 害,凸显出中医护理的优势,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