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
- 格式:docx
- 大小:10.84 KB
- 文档页数:9
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一、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指无明确病因的高血压,而继发性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或病因引起的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过程。
二、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1、肾脏疾病:肾动脉狭窄、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
2、内分泌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等。
3、心血管疾病:主动脉缩窄、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等。
4、神经系统疾病:颅内压增高、脑卒中等。
5、药物或毒物引起:口服避孕药、非甾体抗炎药、可卡因等。
三、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步骤1、病史询问: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药物使用、家族史等。
2、体格检查:全面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血压测量、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
3、实验室检查:(1)尿常规:检查患者的尿液情况,有无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等异常。
(2)血常规:观察患者的血液情况,有无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降低等。
(3)肾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的测定,评估肾功能是否异常。
(4)电解质测定:测定患者的血钠、血钾等电解质水平,评估是否有电解质紊乱。
(5)肾影像学检查:如肾脏超声、CT扫描等,有助于发现肾脏疾病。
(6)内分泌功能检查: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醛固酮等的测定,评估内分泌疾病是否存在。
4、影像学检查:(1)心脏超声:检查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现心血管疾病的存在。
(2)脑部CT/MRI:评估脑血管情况,发现神经系统疾病的存在。
5、函数检查:(1)肾动脉造影:有助于确诊肾动脉狭窄。
(2)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血清T3、T4、TSH等的测定,评估甲状腺功能是否异常。
(3)肾活检:对于疑似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可以进行肾活检,明确诊断。
四、附件本文档不涉及附件。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继发性高血压:由其他疾病或病因引起的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继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血压升高病症,通常由某些潜在的疾病或原因引起。
由于其病因复杂多样,诊断和治疗相对较困难。
本文将详细介绍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检查方法,以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识别和治疗这种疾病。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包括: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这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导致体内醛固酮激素水平过高,从而引起血压升高。
2、嗜铬细胞瘤:这是一种罕见的肿瘤,主要发生在肾上腺和交感神经系统,分泌过多的儿茶酚胺,导致血压异常升高。
3、肾实质性高血压:由肾脏疾病如肾炎、肾盂肾炎等引起的血压升高,患者常伴有肾功能异常。
4、肾血管性高血压:由肾脏血管狭窄或阻塞引起,常见于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
5、主动脉狭窄:由于主动脉狭窄导致的血压升高,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难、心悸等心脏症状。
6、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由于睡眠期间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导致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血压升高。
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与原发性高血压相似,均可表现为血压持续升高、头痛、头晕、胸闷、心悸等症状。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继发性高血压可能具有更为显著的症状,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可能伴有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症状。
此外,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有助于医生发现潜在的病因。
为了明确诊断继发性高血压,医生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检查:1、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尿液和生化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肾功能、电解质和激素水平等。
2、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以及排除其他心血管疾病。
3、肾脏彩超:可检查肾脏形态和血流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肾脏疾病。
4、动态血压监测:连续监测患者24小时内的血压变化,以评估血压升高程度和波动情况。
5、睡眠呼吸监测:用于评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夜间呼吸情况。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结果,以准确判断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医生还应遵循治疗指南和个体化原则,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讲义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讲义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高血压,而非原发性高血压。
正确诊断继发性高血压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
一、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的区别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无明确病因的慢性病,它是由于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导致的。
而继发性高血压则是由于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可以通过治疗原发疾病或停用引起高血压的药物来控制血压。
二、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病因1:肾脏疾病:肾实质病变、肾动脉狭窄、多囊肾等均可导致继发性高血压。
1.1 肾实质病变:肾小球肾炎、肾血管炎等肾实质病变可引起高血压。
1.2 肾动脉狭窄:主要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等引起。
1.3 多囊肾:多囊肾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可出现高血压。
2:内分泌疾病:肾上腺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等内分泌疾病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
2.1 肾上腺肿瘤:肾上腺髓质肿瘤、肾上腺皮质增生等可导致高血压。
2.2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高血压主要是由于甲状腺素的作用。
2.3 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内分泌肿瘤,常伴有高血压。
3: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和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4:药物因素:某些药物会引起高血压,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激素类药物等。
三、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1:详细病史采集:包括发病年龄、家族史、症状、服药情况等。
2:体格检查:包括血压测量、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
3:实验室检查:3.1 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尿红细胞等。
3.2 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血小板等。
3.3 肾功能:包括血尿素氮、肌酐等。
3.4 全血细胞计数:检查血细胞总数、血小板计数等。
3.5 电解质检查:包括血钠、血钾等。
4:影像学检查:可进行超声心动图、CT、MRI等检查。
5:功能性检查:如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等。
继发性高血压诊断思路继发性高血压是一种血压持续升高的病症,其病因通常可以找到明显的诱因。
相较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更加复杂,因此准确的诊断对于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
首先,要明确继发性高血压的定义。
它是指在某些明确病因的作用下,血压持续升高,这些病因可以是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相较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更加多样,因此治疗上也更加复杂。
在诊断继发性高血压时,医生通常会首先进行常规检测。
这包括血压测量、血液检测、尿液检测等,以了解患者的血压状况和身体状况。
如果常规检测发现异常,医生会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肾脏超声、心脏超声等,以了解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此外,基因检测也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
某些遗传疾病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明确病因,帮助医生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然而,基因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仅能检测部分遗传疾病,且费用较高。
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案会有所差异。
因此,准确地诊断病因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同样重要。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等,可以有效降低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
总之,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包括常规检测、影像学检查和基因检测等。
通过这些手段,医生可以准确地诊断病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同样重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与流程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与流程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常见慢性疾病,其中继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由特定病因引起的高血压。
了解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和流程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继发性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与流程,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这种疾病。
一、疾病背景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明确病因引起的高血压,这些病因包括肾脏疾病、内分泌异常、心血管病变等。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正文]第一章继发性高血压的定义和概述1.1 继发性高血压的定义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于特定病因引起的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即原因不明)不同。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需要针对潜在病因进行。
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包括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血管性疾病等。
1.2 继发性高血压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病因和机制,继发性高血压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肾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血管性高血压等。
具体分类如下:1)肾性高血压:包括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肾小球肾炎引起的高血压、肾上腺肾上腺素瘤引起的高血压等。
2)内分泌性高血压:包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3)血管性高血压:包括肾素依赖性高血压、固高病、缺血性心脏病等。
第二章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与诊断2.1 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多种多样,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来确定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1)肾脏疾病:肾动脉狭窄、肾小球肾炎、肾上腺肾上腺素瘤等。
2)内分泌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3)血管性疾病:肾素依赖性高血压、固高病、缺血性心脏病等。
2.2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对于疑似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应进行全面的检查以进行病因诊断。
常用的检查包括:1)血压测量:连续测量血压,记录血压变化。
2)尿常规检查:了解肾脏功能情况,排除尿蛋白、红细胞等异常。
3)血生化指标检查:包括血糖、肾功能、电解质等的检测。
4)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用于检查肾脏、肾上腺等器官的情况。
5)内分泌功能检查:包括激素水平的测定,例如醛固酮、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
6)其他特殊检查:根据具体病情,可以进行肾动脉造影、肾活检等特殊检查。
第三章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3.1 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原则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但一般的治疗原则包括:1)治疗原发病因: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手术切除肿瘤、改善肾脏功能等。
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提纲,附病历分析)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何秉贤大约有5%的高血压有其发病原因,这一般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也有将这种情况称为“症状性高血压”。
此中有一部分实属症状性,例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甲亢、贫血等所致的收缩期高血压,这与肾性、内分泌性等所致的高血压有所不同。
由于高血压的患者甚多,因而,继发性高血压并不少见。
由于继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差,若找到原因,消除原因可能治愈,避免终生服药。
继发性高血压同样可以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晚期才发现疗效差,因而对继发性高血压应做到:①首先应想到(think it first)②早期诊断(diagnosis early)③正确的治疗(treat it correctly)④尽可能纠正病因(cure it probably)。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应有详细病史和体检,再结合有关检查,一般可获得一定的线索。
病史中可能有发病早<20岁或晚>50岁,无家族史,药物疗效差和有某些特殊体征。
表1 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的原因睡眠呼吸暂停(sheep apnea)药物导致或与药物相关慢性肾实质性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血管性疾病长期应用皮质激素或柯兴氏病嗜铬细胞瘤主动脉缩窄甲状腺或甲状旁腺疾病表2 各种病因高血压的诊断频率(%)作者、报告年份例数Gifford 1969N=4339Berglund等1976689Rudnich等1977665Danielson等19811000Siuclair等19873783原发性高血压89% 94% 94% 95.3% 92.1%慢性肾脏疾病 5 4 5 2.4 5.6肾血管疾病 4 1 0.2 1.0 0.7主动脉缩窄 1 0.1 0.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0.5 0.1 —0.1 0.3库兴综合征0.2 —0.2 0.1 0.1嗜铬细胞瘤0.2 ——0.2 0.1口服避孕药——0.2 0.8 1.0各种继发性高血压的特点1.口服避孕药:长期服用雌激素可激活RAAS而致血压增高,停药可逐渐恢复。
如何筛查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高血压。
与原发性(本源性)高血压不同,继发性高血压可以通过治疗基础原因来控制和管理。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尽的筛查继发性高血压的流程,并包含了相关章节以帮助医生进行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1. 筛查患者个人史1.1 家族史:询问是否有家族成员患有肾脏、心脏或内分泌系统相关问题。
1.2 药物历史:记录正在使用的处方药、非处方药及其剂量。
1.3 饮食习惯:了解饮食中钠摄入情况,如过多摄取盐类可能导致水钠潴留而增加循环容量进一步升 high blood pressure.2. 检测体格检查结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2.1 衡量身体质量指数(BMI) :BMI = (体重kg)/(身长m)^2 ,正常范围为18-24 kg/m^2,超出此范围可提示代谢异常等;2.2 血压测量:根据最新指南,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30 mmHg和/或舒张压试≥80mmHg;2.3 心脏听诊:检查心率、杂音等异常情况。
3. 实验室检查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室筛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室测试:3.1 尿液分析: 检测尿蛋白质、红细胞以排除肾小球损伤引起的高血压。
3.2 血清电解质水平: 包括钠(Na+)、氯(Cl-) 和钾(K+), 异常值可能与某些药物相关联(如利尿剂).4.影像学评估影像学评估可以帮助确定是否存在器质性原因导致继发性高血压,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4.1 超声波成像(超声) :通过观察动态图象来判断潜在问题;4.2 CT扫描 (CT scan): 可用于鉴别主要靶器官结构变化.5 .特殊试验证明在上述步骤完成后,如仍怀疑继发性高血压,则可以进行以下特殊试验以进一步确认诊断:5.1 肾动脉造影: 检查肾动脉是否存在狭窄或阻塞;5.2 内分泌激素测定:检测甲状旁腺功能、嗜铬细胞瘤等。
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考相关医学资料和指南以获取更详尽的信息。
2019年5月第26卷第9期·余振球谈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诊断总思路(2)余振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所谓筛查方法是让医生既考虑到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又要找到线索,为确诊奠定基础。
我国目前高血压人群庞大,各级医生对高血压患者做鉴别诊断时,必须有一定的思路。
如前文所述,早期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思路是先依据典型症状、特异性体征,再进一步接受一般实验室检查,然后进行特异的定性、定因到定位检查。
随着高血压诊疗规范的推广与落实,增强了广大医生对高血压查因的重视程度。
详细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是筛查的重要方法,具体如下:一、症状(一)典型症状典型症状指继发性高血压各原发疾病本身的症状,如患者出现肌无力、周期性瘫痪、血尿,明显怕热、多汗、消瘦,阵发性高血压伴头痛、心悸、皮肤苍白及多汗,睡眠时反复出现呼吸暂停或憋气现象等。
各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症状有: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好发于30~50岁,女性多于男性,病程多较长,血压中等或以上程度升高。
有高血压、低血钾、高尿钾、低肾素、高醛固酮、头痛、口干、夜尿增多、发作性软瘫、周期性瘫痪、心律失常、手足抽搐、肢端麻木等症状。
症状发作诱因为饱餐后、高钠饮食、服用含有利尿药的降压药。
一般降压药疗效不明显,对螺内酯敏感,单纯血压控制后症状无变化。
2. 嗜铬细胞瘤:好发于20~50岁,儿童嗜铬细胞瘤约占10.0%,无明显性别差异,血压200~300/150~180mmHg。
表现为高血压(阵发性或持续性,血压波动大)、头痛、心悸、多汗、高代谢状态(怕热、多汗、体重减轻等)、高血糖。
高血压发作时还可见恶心、呕吐、便秘、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直立性低血压、腹痛、紧张、焦虑,甚至是恐惧或濒死感等神经、精神症状。
改变体位、按摩或挤压双侧肾区及腹部、活动、情绪变化、排便、手术、麻醉、妊娠、分娩时均可诱发疾病。
仅用β受体阻滞药病情反而加重,对一般降压药物不敏感,对α受体阻滞药敏感,单纯血压控制后部分症状消失。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余振球重视临床资料的收集要想对每一个高血压患者进行每一种继发性高血压的每项鉴别诊断措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也是不必要的。
因此,我们对高血压患者做鉴别诊断时,应该有一定的思路,也就是对具有不同临床特点的高血压患者,想到引起高血压的不同病因,再采取某些特殊的检查方法加以排除或证实,从而使高血压的病因诊断得以明确。
临床表现目前诊断技术发展迅速,为我们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但永远不能忽视基本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常规化验,因为这是诊断的基础。
病史采集:
在采集病史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高血压家族史,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往往无高血压家族史。
②高血压患病时间,特别注意到发生高血压前有无发热病史,开始时出现的症状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③高血压类型,是不是持续型或阵发型,最高最低血压及平时血压水平,有很多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大,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等。
④夜尿增多及周期性麻痹史,反映低钾表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可以有血钾降低。
⑤多汗、心悸及面色苍白史,这是内分泌性高血压常有的表现。
⑥尿痛、尿急及血尿史,贫血及浮肿史,这是泌尿系统高血压常有的表现。
⑦女性高血压一定要问清楚妊娠期间的血压情况,如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要了解分娩后血压情况:
另外,还应问清避孕药服用史及第二性征发育史,包括月经来潮史等。
⑧男性要了解吸烟、饮酒史以及精神、工作、睡眠等生活方式的特点。
⑨高血压患者对不同类型降压药的反应,可以帮助分析诊断。
体格检查:
每位高血压科患者在首次接受诊治时或病情变化时应详细接受
系统的内科全面的查体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平卧位测四肢血压,同一肢体测量卧位、坐位和立位时的
血压。
②详细检查周围血管搏动情况。
⑧观测体型、面色及四肢末梢温度、皮肤多汗及四肢血管情况。
④面部及双下肢浮肿情况。
⑤第二性征的发育情况,包括阴毛、乳房发育等。
⑥心率、心律及心脏杂音。
⑦血管杂音,包括锁骨上、颈部、胸部、腰背部及髂窝。
⑧眼底检查。
辅助检查一般来说,对每位高血压患者均应接受下述常规检查:
血常规和尿常规,血清钾、钠、氯离子浓度测定;血清尿素氮及肌酐浓度的测定;空腹及餐后 2h 血糖浓度测定;血脂浓度测定。
另外,还应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肝胆胰脾肾及肾上腺B超检查及拍胸片等。
24h血压监测在继发性高血压筛选检查中也有重要意义。
各种继发性高血压患者,24h血压波动有其特殊性,因此,24h 动态血压监测能发现其特点。
例如,肾动脉狭窄所引起的高血压,其特点是持续血压升高,不出现夜间睡眠中血压下降规律,且对药物治疗也无明显降低。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表现持续血压升高,而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
因此,怀疑为继发性高血压或按原发性高血压处理效果不佳时,应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以协助诊断。
特殊生化对高血压鉴别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表现在血浆醛固酮水平升高,而血浆肾素活性明显被抑制,即使在低盐饮食后血浆肾素活性仍然被
抑制。
而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是升高的。
其他辅助检查,包括肾血管 B 超、放射性肾图和肾显像、CT 检查、磁共振检查、心导管检查及血管造影等。
一般用于继发性高血压各原因疾病的确定性诊断。
也就是说,从症状分析、查体的发现以及一般检查的支持确定某种疾病后才有必要的这些检查。
因为这些特殊辅助检查,不仅费用高而且对人体有损伤,因此我们的原则是强调重视对临床资料分析整理后,有必要时才决定给病人做某些检查。
鉴别诊断思路和注意事项鉴别诊断的思路正是由于继发性高血压涉及病种多,故在高血压科患者的鉴别诊断中应牢记两个多数:一是高血压科患者中多数为原发性高血压;二是在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多数病因与肾脏有关。
在取得病人的临床资料后,通过对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就应考虑到继发性高血压有关疾病。
确定可疑对象,再通过进一步的生化试验和特殊检查对可能的继发性高血压疾病进行排除或诊断。
高血压诱因:
如果患者发病前有发热,之后出现肾小球肾炎的症状如发热、
浮肿、小便异常和血压持续性升高,血清尿素氮及肌酐也高于正常时,应想到急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
先查腹部B 超看双侧肾脏的大小形态及结构的变化,再查核素肾
功能显像加卡托普利试验,以判断肾功能及血液灌注情况,一般诊断并不困难。
早期症状:
如果患者在发现高血压时出现头痛、夜尿多而白昼尿少,并有周期性麻痹史,血压持续升高,化验血钾浓度低(多数在3.0mmol / L以下),24h尿钾升高时,首先想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经检查低钠立位下的血浆肾素活性及血浆醛固酮浓度,就能确定诊断。
进一步通过腹部肾上腺区及附近组织作CT和(或)磁共振检查,一般可发现肿瘤或增大的肾上腺组织。
异常体征:
如果患者上肢血压升高而下肢明显低于上肢,双侧上下肢血压对称,就应想到主动脉缩窄之可能,对这种病人大多数应用超声心动图、CT 或磁共振检查就能确定;少数病人诊断困难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或)主动脉造影可最后排除或确诊。
血压波动性:
如果患者不但血压升高而且波动大,同时怕热、多汗,又面色苍白,四肢发凉时应首先想到嗜铬细胞瘤的可能,此时查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就可以给予定性诊断。
然后应用 CT 和(或)磁共振以及核素显像就能确定病变的部位。
顽固性高血压:
如果患者的血压是持续性进行性升高;或者年龄在50 岁以上的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突然血压明显升高及降压药疗效不好者应想到肾血管性高血压。
此时做肾血管B超可以提示肾血管狭窄;必要时做肾显像、肾图;最后以磁共振性肾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或)腹主动脉造影及选择性肾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
对于应用包括利尿剂在内的3 种或以上降压药物治疗,血压难以控制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有 1/ 4 的患者为继发性高血压,因此对血压难以控制并伴有一些特殊的临床表现,应及时给查找原因。
高血压急症急症病人应该想到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有很多继发性高血压平时病变不发作而无症状,当症状发作时往往血压很高(200 / 130mmHg),并以急症为主诉。
另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严重。
鉴别诊断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诊断继发性高血压涉及临床各学科,我们既要及时地给病人做出诊断,以便及时针对病因治疗,又不能造成患者过多的经济负担和病人不必要的痛苦,这就要求我们具有诊断的思路。
为此,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临床资料的收集必须严格认真:
如病人的病史发生发展经过一定要问清楚,测量下肢血压时必须用相应的袖带,否则就无法比较上下肢的血压,也不能正确了解下肢血压水平。
辅助检查准确合理:
①临床上也应避免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如取血查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及尿液查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前一定避免应用某些药物及进食某些食品,药物包括异丙肾上腺素、甲基多巴、氯丙秦、酚苄明、受体阻滞剂等;食品主要指乙醇、香蕉、咖啡等。
②有的生化试验因目的不同要求检查时的条件也不同。
就血浆肾素活性(PRA)而言,如为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则需低钠膳食Na+20 mmol/ d(2g/ d)]3天,立位3〜4小时,在站立时取血查 PRA,以防在正常膳食下与正常人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低PRA 状态相混淆。
如为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或肾素瘤,则需正常膳食或偏高钠膳食下取血查 PRA,以防在低钠饮食下与正常人和高肾素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高 PRA 状态相混淆。
③有关生化试验的正常值。
虽然教科书及杂志上均有记载,为准确起见,各个实验室应自己测定正常值,这样可避免一些试剂带来的误差。
④根据病情决定辅助检查。
如显像技术发展较快,种类较多,应根据所在医院的条件、检查目的及经济负担等因素进行选择。
应该牢记的问题:
①不要忘记原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所有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特点之一是高血压本身,这也是原发性
高血压的主要特点,所以对任何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鉴别诊断须考虑到原发性高血压的可能,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必须建立在继发性高血压被排除的基础上。
即使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已被确定,是否有原发性高血压并存的问题也需认真考虑,因为这影响对高血压控制的效果,尤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更为重要。
②不要忽视继发性高血压并存。
有的病人已患原发性高血压几十年,近来出现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当怀疑继发性高血压,特别是伴有肾动脉狭窄或肾实质性高血压。
另外,病人新出现症状时也应想到继发性高血压并存。
③不要忘记随诊观察。
诊断技术的不断进展,使我们有了选择诊断方法的可能。
一般应从简单无创性的技术开始,并尽可能少做或不做创伤性检查。
如一时诊断不清可先控制血压并进行密切随诊,因为有的疾患在最早期不易被发现。
④不能根据任何一项结果确诊或排除某一诊断。
因为各种继发性高血压都可能出现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必须结合临床综合各项检查结果才能得到准确的诊断。
⑤不要盲目进行剖腹探查。
由于诊断技术的不断改进,多数继发性高血压可得到准确诊断,即使困难,通过随诊及复查,也可使诊断的准确性增加,所以一般根
治继发性高血压的手术必须做到有的放矢,剖腹探查等目的性不十分明确的手术应被限制,因为这不但增加病人痛苦,对以后的手术带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