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及实验网络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格式:doc
- 大小:13.09 KB
- 文档页数:2
化⼯原理实践教学的探索论⽂化⼯原理实践教学的探索论⽂ 化⼯原理课程作为⾼等院校化⼯及其相关专业的学⽣必修的⼀门专业基础课,其主要特点是⼯程观念很强,在教学中起到了从理论过渡到⽣产实际的桥梁作⽤是显⽽易见的。
化⼯原理是我校应⽤化学专业及⽣命科学等专业开设的⼀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重点讲授的内容是化⼯⽣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应的典型设备的设计和操作。
鉴于该课程是⼀门实践性很强的⼯程技术类课程,如何提⾼化⼯原理的实践教学的质量,⾄始⾄终都是从事化⼯原理课程教学的同⾏们极为关⼼的问题。
我们教研组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将化⼯原理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个部分,意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努⼒提⾼实践性环节的教学质量,培养学⽣在⼯程意识、⼯程思维和⼯程⽅法等⽅⾯的能⼒,并在⼯程实践上得到必要的训练,⼒争培养和造就出创新意识强、实践能⼒突出、竞争⼒强的⾼层次卓越⼈才,以适应现代⼈才培养需求,对卓越农林⼈才的培养也起着重要作⽤。
⼀、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前,化⼯原理教学是把重点放在化学⼯程的过程中的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传”上,在授课过程中,针对每⼀个基本单元操作,教师都会进⾏详细的公式推导和抽象计算,仅就化⼯原理课程具有极强应⽤性的特点⽽⾔,学⽣根本⽆法体验。
⽽且由于所⽤教材中选⽤的事例过程⼀般都⽐较陈旧,不能全⾯地反映现代科学发展现状,学⽣知识⾯的扩展在很⼤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且理论课所占⽐重较⼤,实验课学时较少,实践课更是可有可⽆,进⽽导致了⽬前化⼯原理的教学⾯临着这样⼀种现状,即理论教学与⽣产实际严重脱节,学⽣在解题⽅⾯能⼒很强,⽽对于分析并解决⽣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能⼒却是相当匮乏的。
化⼯原理的授课内容⼏乎涵盖了化⼯⽣产装置中所有的单元操作,⽽若⼗个单元操作和某⼀化学反应单元就构成了⼀个化⼯⽣产装置。
例如,在造纸⼯业中所涉及的离⼼泵的安装,离⼼分离、过滤和传热等相关的理论都是化⼯原理课程中所学习的基本单元操作中涉及到知识。
广 东 化 工 2020年 第24期· 132 · 第47卷 总第434期化工原理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改革余海溶,刘军,程昌敬(西南民族大学 化学与环境学院国家民委化学基础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41)[摘 要]本文从化工原理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出发,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总结了我们在化工原理课程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以期为化工原理课程建设的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高校理工科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化工原理;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0)24-0132-02Exploration and Reformation on Course Construction of Principles of ChemicalEngineeringYu Hairong, Liu Jun, Cheng Changjing(Key Laboratory of Basic Chemistry of the State Ethnic Commission,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Enviroment,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 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principles of chemicalengineering, this article explores and studies several improvements including teaching content and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force, teaching resources, teaching approaches and evaluation system. Moreover, the experiences in this field is also summarized in the paper, which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subsequent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of oth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urses.Keywords: 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course construction化工原理是化工类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中各种物理过程(单元操作)问题必备的一门工程性极强的技术基础课。
化工原理及实验网络课程建设特点分析摘要:作为未来教学的主流,网络教学方式将带领我国的高等院校实现单一模式向多种模式发展,为我国培养出综合素质更高、适应能力更强、更符合21实际社会需求的化工专业人才。
该文主要介绍了在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背景下建设化工原理及实验网络课程的必要性以及应该包含的内容,然后阐述了应该如何建设环工原理及实验网络课程,最后分析了化工原理及实验网络课程的建设特点。
关键词:化工原理及实验网络课程建设教学活动实践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教学活动与现代教育手段有了越来越紧密的结合,网络课程、计算机教学软件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先后应用到了教学活动中来。
网络课程只是网络教学的基本单元,在网络教学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提高网络课程的建设质量已经成为了当前的首要任务。
作为化工类专业以及相近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化工原理及实验”的教材内容结合了物理、数学、化学等多个科目的内容,它属于工程学科,用来分析与解决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1 建设化工原理及实验网络课程的必要性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也逐渐加快,同时对新时代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化工原理作为化工类专业的主导课程,应该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上和社会的发展变化相适应,从而推动其他课程的发展。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化工原理课程的建设需要保证知识面的更新速度快并且所含的信息量丰富。
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计算机技术的帮助,即建设化工原理与实验网络课程,只有这样,才能让化工原理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结构与教学理念更加开放,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 化工原理及实验网络课程应该包含的内容网络课程的建设是为了让这门学科更适应时代的发展特点,因此应该满足适应性强、覆盖面广的要求。
所以在建设化工原理及实验网络课程的时候,应该将《化工原理》与《化工原理实验》的内容都包含进去。
2.1 《化工原理》课程应该包括的内容(1)在流体流动的章节需要包含流体的基本性质、流体静力学的相关方程式以及它们的应用、流体的能量衡算方程及方程的应用、流体流动阻力的计算以及流体流量的测量。
《化工原理》在线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作者:宋兰兰于跃张杰牟善良姬姗姗李昱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01期摘要:本文结合化工原理的课程特点,阐述了该课程在线课程建设的思路,着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习题库建设、课内课外活动等方面介绍了课程平台的设计与实践。
关键词:化工原理;在线课程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1-0147-02《化工原理》是化工类及相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担负着由理论到工程、由基础到专业的桥梁作用[1-3]。
该课程强调工程观点、实验技能及设计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大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
但是,由于课程本身存在着大量的工程计算、枯燥的概念和公式,使得学生对化工原理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厌倦情绪。
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在陆续加入在线课程平台。
在此大背景下,临沂大学项目组尝试改变传统的化工原理教学模式,将在线学习引入到课程教学。
但是,由于课程难度较大,如若完全依靠在线自学,学生对于知识点把握将会不够明晰。
因此,授课过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和课内教学两个阶段。
课前阶段是学生借助在线课程平台,通过观看微视频,自行学习课程内容,从而了解课程的学习内容和目标等基本信息。
学习后完成一定的在线习题,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教师在线答疑来解决等。
课内阶段是通过传统的校园课堂在教室内进行,师生之间可以面对面进行交流。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把重点放在解惑上,多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解决课前所疑惑的知识点或讲解有关知识点的运用。
当然,因为学生提前进行了在线学习,也可以把课内阶段设计成翻转课堂的形式。
由于课内阶段与传统课堂差异不大,在此,重点来介绍课前阶段的建设。
一、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设计网络在线课程的组成,主要有以下10个模块:课程首页、课程公告、课程简介、教学资源、在线学习(视频和PPT)、成绩统计、习题与题解、师资队伍、课外拓展、交流论坛等。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改革探索化工原理是高等学校化学与制药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这门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继续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化工原理作为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却面临着不少困难。
因此,如何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入到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来,构建出既符合高职院校特点又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现状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优化课程体系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优化课程体系。
化工原理课程体系包括无机化学基础和化工原理两大部分。
化工原理主要讲述流体力学和传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流体力学主要阐明流体运动和能量转换的基本规律;传热的目的是把物质加热或冷却至其所需温度。
对于每一种化工产品或中间产品的生产,首先必须考虑其主要成分及反应条件。
通常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记忆力、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但是,化工原理课程相比之下具有比较强的理论性和较多的公式推导,这对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要确保教学质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还必须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
化工原理课程内容的改革探索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让学生真正了解社会需求,增强社会适应性,成为高职教育努力的方向。
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加强了实践环节的改革,如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结构和课时的改革、创新型课程的开发、实训条件的建设、实训指导老师队伍建设等,都是有益的尝试。
对于化工原理课程来说,教学改革同样可以借鉴相关经验。
从2013年起,我们将化工原理课程实行全英语教学。
对于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来说,由于大多数学生并不具备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教学上采用英语授课,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十分必要。
教学实践证明,全英语教学的效果是显著的。
2005年11月N ov.2005化 学 工 业 与 工 程CHE MIC A L I NDUSTRY AND E NGI NEERI NG 第22卷 增刊V ol.22 Supplement收稿日期:2005-07-31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项目(144100018)。
作者简介:贾绍义(1956-),男,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
联系人:贾绍义,E 2mail :jiashaoyi @ey 。
文章编号:1004-9533(2005)增刊-0045-04《化工原理及实验》网络课程建设贾绍义,李士雨,张金利,吴松海,齐向娟(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摘要:网络教学方式将是未来远程教育的主流,开展网络教学是《化工原理及试验》课程教学由单一模式向多种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从课程内容、技术方法与技术路线、教学设计、教学特色及创新点等方面,对《化工原理及试验》网络课程的建设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化工原理;化工基础试验;网络;课程建设N etw ork Course Construction on Principle of ChemicalE ngineering andExperimentJ I A Shao 2yi ,LI Shi 2yu ,ZH ANGJin 2li ,W U S ong 2hai ,QI X iang 2juan(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 echnology ,T ianjin University ,T ianjin 300072,China )1 前言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的六大工程之一。
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网络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教学应用是目的。
网络课程是网络教学的基本单元,随着网络教育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在网络上开发高质量课程成了网络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2020年8月Aug. ,2020第36卷第4期Vol. 36, No. 4滨州学院学报Journal of Binzhou University化工原理课程线上教学探索张丽娟,贾冬梅,刘元伟(滨州学院化工与安全学院,山东滨州256603)摘要:受疫情影响,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受到较大冲去,化工作为传统工科专业,如何在特殊 时期保证线上教学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分析了化工原理课程的在线教学现状,然后从教学资源优化、线上教学实施、教学反馈及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以在线平台和直播授课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的线上课程建设,并对目前线上课程存在的问题和潜在优势进行了探讨。
针 对该课程在线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目的在于在新的教学形势下保证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化工原理;在线教学;工程意识;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 642. 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为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各高校响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纷纷推出以线上教学为 主的教学模式。
随着在线教学的逐渐开展,如何有效组织和科学管理线上课程的教与学,保证教学质 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幻。
化工原理作为化工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架起了从 化学学科到化工学科的一道“桥梁”,它是一门理 论性、实践性和工程性并重的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使学生获得常见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及设备 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 力,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将来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因此,本课程授课质量对化工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工程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着化工专业学生未来的发展间。
在线教 学是数字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本课程来讲, 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走向线上教学,既是挑战也是机 遇。
为保证教学质量,通过借鉴国内高校线上教学的成功经验笔者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和直播授EOI :10.13486/j. cnki. 1673 - 2618. 2020. 04. 016课相结合的方式,对化工原理课程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教学模式探索。
线上线下协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推进化工原理课程建设线上线下协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推进化工原理课程建设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线上教育逐渐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和认可。
在此背景下,线上线下协同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以前不敢想象的跨时空的教学和学习协作,在这个模式的推动下变得越来越普遍。
对于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来说,线上线下协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可以为课程建设带来新的契机与挑战。
首先,线上线下协同教学模式的引入为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更广泛的资源和学习环境。
线上教学平台上无限的数字资源和在线互动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实例,使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同时,线下教学也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实习等途径,亲身感受和实践化工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线上线下协同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线上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自主决定学习的速度和深度。
同时,线上平台也提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互相启发和帮助,提高学习成效。
而线下教学则可以通过实验、项目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此外,线上线下协同教学模式还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通过在线教学平台的使用,教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学设计和学生辅导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在线互动课堂的功能,实时监控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提高学习效果。
而在线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更多的实验和实践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然而,线上线下协同教学模式的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线上教学平台和线下实践环节之间的衔接和协调需要更加细致和精心的安排,确保学生能够有机会进行实践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其次,线上教学平台的技术支持和师资力量的培养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网络环境下的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在网络环境下的化学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和改进。
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网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大量的化学知识和相关资源。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化学实验视频或模拟实验软件,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进行模拟实验来学习化学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讨论和交流。
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问题,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这样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和思维空间,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有效性。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网络环境下,可以通过一些线上化学实验平台或模拟实验软件,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上传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要合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作业和评价。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作业和评价通常是通过纸笔方式进行的。
而在网络环境下,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作业布置、批改和评分。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提交作业,教师可以及时下载批改,节省了传统作业纸张的使用,也提高了教师批改作业的效率。
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生的学习评价和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改进。
要注重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
网络教学虽然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
在进行网络教学时,要注意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在线视频讲解和线下实验操作相结合,或者通过线下课堂讲解和线上互动学习相结合等。
这样可以既保证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又充分发挥了网络教学的优势。
网络环境下的化学教学实践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合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作业和评价,同时注重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
网络环境下的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网络环境已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适应这一变化,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 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在网络环境下,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化学教学提供丰富的内容。
通过搜索引擎和在线图书馆,我们可以获取大量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方法。
许多权威机构和专家也会在网上发布化学相关的教学视频、实验演示和研究成果,为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多样化提供了保障。
2. 实践中引入网络模拟实验网络环境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化学实验的模拟平台,我们可以在实验室设备有限的情况下,借助网络模拟实验进行教学实践。
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平台进行化学反应的观察和操作,从而增强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掌握。
3. 建立网络化学实验室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建立一个虚拟的化学实验室,给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的实验场所,让学生通过网络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4. 利用在线课堂进行实时互动借助网络技术,我们可以开设在线课堂,通过视频直播、讨论区和在线作业等方式进行实时互动。
学生无需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化学教学的学习活动,提高课堂效率,减少学习成本。
二、网络环境下的化学教学思考1. 如何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网络环境下,学生的网络素养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关注并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水平,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如何进行网络信息检索,如何筛选和辨别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以及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安全。
2. 如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网络环境下,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
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如何主动获取和整理知识,如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3.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进行更便捷的合作和交流。
基于网络平台的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实践
网络平台被广泛应用于基本的化工原理课程上。
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了一种更
加高效、有计划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得更高的质量教育。
首先,网络平台可以提供传统课堂教学以外的其他学习资料,让学生可以自行获取有关知
识内容。
这样,学生可以主动探索学习内容,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了学习效率。
此外,网络平台还提供课堂视频教学,让学生可以一直回看老师讲过的内容,重温布置的
练习。
其次,网络平台还可以使学生能够在线点名,及时对学生上课情况进行记录,辅助老师更
好的了解学生的进度,了解学员的需求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再者,网络平台还可以让学生与老师进行即时的交流,学生可以随时与老师沟通自身学习
存在的问题,老师应及时解答。
最后,网络平台还提供大量的实验教学文件以及虚拟实验,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来实践,真正把基础课学习内容实践运用到以后的实验中。
网络平台的使用使得化工原理课学习更加便捷,更加丰富。
老师的教学更加科学和有指导性,学生也可以更多机会学习、探索,提升学习质量。
互联网+新形态下“化工原理”创新教学模式的构筑与实践互联网+新形态下“化工原理”创新教学模式的构筑与实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互联网+教育模式也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有望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作为基础课程的“化工原理”教学如何融入互联网+新形态,构筑创新的教学模式,并加以实践和探索,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涵盖了众多的概念、理论与实践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将知识点和相关公式记忆下来,通过习题和实验进行巩固。
然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听讲能力和记忆能力相对较弱,无法真正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而互联网+新形态的教学模式,则通过多媒体技术和教学软件,将教与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灵活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
首先,在构筑互联网+新形态下的“化工原理”创新教学模式中,需要建立真实且贴近实际的学习场景。
通过仿真软件和虚拟实验平台,模拟真实的化工生产过程和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和思维训练。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安排,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互联网+新形态下的教学模式还应该注重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资源。
通过网络课程、在线互动和学习平台等方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由众多专家和教师精心制作的教学资源、课件以及学习材料等,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
此外,互联网平台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再次,互联网+新形态下的教学模式还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互动学习。
通过在线讨论、合作实验和小组项目等方式,学生可以与同学之间进行互动和合作,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问题解决方法。
化工原理及实验网络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下的学习方式逐步受到重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和学院开始采用网络教育作为教学形式。
该文章侧重于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化学原理和实验课程的建设探索和实践。
化学实验教学涉及到多种技术和安全操作,以及相应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是以科学原理为基础的应用技术教学,同时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环境。
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化学实验的实施更加困难、复杂。
这就需要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在网络中创建一个完整而又有效的实验室环境,让学生可以在网络中进行有效的实验学习。
首先,建设一套完整的、多元的化学实验课程,既要将网络教学技术和化学实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又要特别注意实验室的安全条件。
为了支持学生在网络中进行实验学习,必须采用一种可靠的多媒体技术,能够提供全面、准确、直观、快速的学习效果。
为了实现实验课程的构建,应该运用网络教育平台,实时传送多媒体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供学生和教师实时交流和讨论。
其次,我们要注重建立一种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制度,确保实验安全。
实验安全教育应从学习计划和政策的设置、实验室的规划设计、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以及实验安全的实施等方面进行全面统筹,不断提高实验安全教育管理水平,以确保孕育实验室的安全与科学,同时进行严格的考核和细节把控,以确保实验安全。
在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学管理者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来进行安全教育,做到“安全学习、
安全教学”,营造一个安全文明的学习环境。
最后,建设一个实验室环境,以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在网络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往往无法充分得到体现,其培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加强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我们还应发挥实验室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做到“以模拟代实验”。
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了解到实验实践的程序及其有效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总而言之,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建设化学实验课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实验安全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需要从理论、实验安全、实验技术教学等方面综合考虑,合理构建实验室环境,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制度,提供实验室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考核。
只有彻底地认识和把握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化学实验教学,才能实现化学实验课程的安全、有效、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