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120.50 KB
- 文档页数:3
大连理工数理基础科学专业(最新版)目录1.大连理工数理基础科学专业简介2.专业课程设置3.专业优势与特点4.就业前景与方向5.总结正文【大连理工数理基础科学专业简介】大连理工大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涉及数学、物理等基础理论知识,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的人才。
该专业在大连理工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吸引了大量优秀学生前来学习。
【专业课程设置】大连理工数理基础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其中,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等,旨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专业课程则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微分几何、数学物理方程、量子力学等,让学生在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培养专业技能。
【专业优势与特点】大连理工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具有以下优势与特点:1.综合性强:该专业涵盖了数学、物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应对不同问题的能力。
2.基础扎实:专业课程设置注重理论知识,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深造或从事相关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3.师资力量雄厚:大连理工大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其中包括众多知名学者和专家,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4.实践教学:除了理论教学外,专业还注重实践教学,安排实验课程和实习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就业前景与方向】大连理工数理基础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主要就业方向包括:1.教育行业:毕业生可在中学、高校等教育机构从事数学、物理等科目的教学工作。
2.科研院所:毕业生可在各类科研机构从事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工作。
3.企业单位:毕业生可在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数据分析等相关工作。
4.政府部门: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从事科技管理、科技政策研究等工作。
【总结】大连理工数理基础科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基础扎实的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哲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哲学本科生培养方案如下: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哲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掌握相关社会科学研究工具和技能,具备批判思维和科学素养,能够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 掌握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论;
2. 具备哲学史、西方哲学、中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等基本学科的学科知识;
3. 熟练掌握相关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学会运用逻辑、辩证、批判、创新等方面的思维和方法论;
4. 具备较强的现代科技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5. 具备独立思考、批判思维、研究创新的能力和素养,能够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
三、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大学哲学、哲学史、西方哲学、中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科学哲学等;
专业课程:研究方法、文献检索、哲学流派、文化与哲学、哲学与自然科学、美学、宗教哲学等;
选修课程:当前哲学问题、环境哲学、商业伦理、医学伦理、科学伦理、中西哲学比较、逻辑思维、互联网哲学等。
四、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社会实践、实习、毕业论文等。
五、毕业要求
1. 完成学业所必修的各门课程的学习,取得规定的学分;
2. 具备熟练的现代科技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3. 具备独立思考、批判思维、研究创新的能力和素养,能够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
4. 在社会实践、实习、毕业论文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实践和科研能力。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专业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一所以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人才为主的学科,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践能力,具备创新思维和工程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教师队伍包括一批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和实验室技术人员。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全面,包括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设备、建筑测量、建筑经济等。
学生在校期间,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专业注重实践教学,学生将通过实习、实训和实践实验等方式,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还可以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竞赛和实际项目,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专业毕业后,学生可以选择从事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材料、建筑工程管理等相关工作。
同时,也可以考取研究生深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
总之,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专业以其全面的课程设置、丰富的实践教学和强大的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平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
大连理工人工智能专业评级大连理工人工智能专业评级一、导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学科领域,其应用范围广泛,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连理工大学作为国内知名高校之一,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丰富的教学和研究资源。
本文将对大连理工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进行评级,并从课程设置、教学质量、科研实力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二、课程设置1. 本科阶段大连理工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较为全面,涵盖了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
主要包括数学基础、计算机科学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机器学习等核心课程。
还设有专门针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高级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掌握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术。
2. 硕士研究生阶段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大连理工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提供了更加深入和专业化的课程。
除了继续加强对基础理论的学习外,还设置了一系列高级课程,如模式识别、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系统设计等。
还有一些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以满足个性化的学术需求。
三、教学质量1. 教师队伍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这些教师中既有经验丰富的教授和副教授,也有年轻有为的讲师和助教。
他们中的许多人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且积极参与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期刊的评审工作。
2. 实践环节大连理工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人工智能专业中设置了多个实践环节。
在本科阶段,学生将参与小组项目开发,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在研究生阶段,学生将参与科研项目,与导师一起深入研究特定领域的问题。
这些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升综合能力。
四、科研实力大连理工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
学校设有多个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机构和实验室,如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实验室、机器人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等。
这些机构和实验室致力于开展前沿的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2015年大连理工大学双学士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报名无辅修要求的专业:1.英语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3.公共事业管理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报名有辅修要求的专业:4.土木工程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5.工程管理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6.国际经济与贸易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7.金融学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8.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9.日语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1、英语专业招生对象:已修满原专业所有学分,学习成绩优良,对英语有专业需求的2011级应届毕业生,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在430分以上或六级425分以上。
具体面试安排请及时关注教务处主页“重要信息”栏中的通知。
要求:一年内修满双学位所要求的42学分课程,成绩合格。
说明:“原专业+英语”培养计划参照了英语专业培养计划中相关研究方向课程设置情况。
双学位专业课程教学指导性进程计划表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 2015年入学适用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招生对象:已修满原专业所有学分,学习成绩优良,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有专业需求的我校2011级应届本科毕业生。
具体面试安排请及时关注教务处主页“重要信息”栏中的通知。
要求:一年内修满双学位所要求的41学分课程,成绩合格。
说明:“原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培养计划参照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计划中相关研究方向课程设置。
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基础类、信息管理类、信息应用类、专题训练类等四大模块。
双学位专业课程教学指导性进程计划表管理与经济学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2015年入学适用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招生对象:本专业招生人数为20人,修满原专业要求的所有学分、学习成绩优良,对公共事业管理有专业需求的我校2011级应届本科毕业生。
具体面试安排请及时关注教务处主页“重要信息”栏中的通知。
要求:一年内修完双学位所要求的41.5学分课程,成绩合格。
大连理工大学关于2012-2016级本科生培养方案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研究型大学。
本文将重点介绍大连理工大学关于2012-2016级本科生的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一、培养目标大连理工大学的本科生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卓越领先、具有创新精神、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科生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学科基础大连理工大学强调学生的学科基础,要求学生在大学阶段扎实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生必须修完规定的课程,并通过考试,才能取得相应的学分。
2. 实践能力大连理工大学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培养方案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工程实践、实习和创新设计等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连理工大学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通过科研实践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软实力培养方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软实力。
学生需要通过各种培训、讲座等活动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二、培养计划大连理工大学关于2012-2016级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两个方面。
1. 课程设置培养方案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制定了以下几类课程设置。
(1) 通识教育课程:这类课程旨在提供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精神。
(2) 学科基础课程:学生需修习本专业的各类基础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设计课程等。
(3) 专业核心课程:根据专业方向设置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深度理解。
(4) 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适当的选修课程,丰富个人的学习内容。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并熟悉企业与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经过应用型人才模式的培养达到计算机网络专业本科的水平,能适应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工程、网络通信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的培养方向及培养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SQL数据库系统及应用、网络通信、网络安全、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具有计算机网络管理及应用的能力并熟悉企业与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
要求学生具有较强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置本专业教学计划中设有必修课和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其中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1.公共基础课:现代远程学习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大学英语、线性代数、应用统计、财务管理、经济学。
2.专业基础课:计算机基础、SQL数据库系统及应用、C/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及结构、VC++程序设计、操作系统。
3.专业课: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通信、网络工程、网络安全、Web技术。
4.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媒体本专业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经过奥鹏远程学习中心和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学管理平台进行教学、答疑、辅导,并辅助一定比例的面授辅导,采取互动的教学方式。
主要教学媒体为:文字教材、IP课件、教学平台、答疑系统。
四、教学管理五、修业年限与毕业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4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本专业按2.5年业余学习来安排教学计划。
本专业最低必修总学分为87学分,含毕业论文(毕业设计)8学分。
取得学历的条件:对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学分并参加国家网络技术水平二级考试且成绩合格者,颁发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取得学位的条件:(1)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且成绩合格者,已获得大连理工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
大连理工大学关于制订本科专业类人才培养计划的意见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文件,也是学校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主要依据。
为了进一步适应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高级人才的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大连理工大学第十四次本科教育教学研讨会的精神,构建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学校决定制订2008-2011级本科专业大类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现提出以下制订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肩负研究型大学在建立人力资源强国中的历史和现实的责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进一步深化“精英教育、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分步推进。
二、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
精英人才的内涵是:先进思想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捍卫者和引领者;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导者。
精英人才的素质特征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高尚的道德品质、宽厚的知识基础、突出的能力潜质、优秀的综合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
各大类或专业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制订专业大类或专业培养方案及指导性教学计划。
三、基本原则稳步推进“按院系招生,按大类培养”模式。
专业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制订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突出大类培养,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与全面成长。
积极推进“基于通识教育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即低年级以通识教育为主,高年级以面向学科门类、学科大类和学科专业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为主。
原则上一、二学年设置基础平台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大类基础课程),按照学科大类打通培养,第三学年开始设置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根据学生所选择的专业和专业方向,进行宽口径专业分流培养。
2020年大连理工大学招生专业目录附各学院专业设置2020年大连理工大学招生专业目录附各学院专业设置更新:2020-01-06 17:39:34每个大学开始的专业都不相同,本文为大家介绍关于大连理工大学招生专业的相关知识。
包含大连理工大学有哪些系、大连理工大学各个系有什么专业和大连理工大学相关文章推荐的文章。
一、大连理工大学有哪些系和学院学院化工学院化工机械与安全学院化学学院制药科学与技术学院环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水利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建设管理系工程力学系船舶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中文系公共管理系法律系哲学系建筑与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物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国防教育学院二、大连理工大学各个系有哪些专业学院专业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本)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能源化学工程(本)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类(本)应用化学(本)制药工程(本)化工机械与安全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本)安全技术工程(本)化学学院化学(本)应用化学(本)制药科学与技术学院制药工程(本)环境学院环境科学(本)环境工程(本)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工程(本)生物技术(本)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本)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本)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水利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本)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本)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国际班(本)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土木工程(本)交通运输学院交通工程(本)建设管理系工程管理(本)工程力学系工程力学(含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本)工程力学(钱令希力学创新实验班)(本)船舶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本)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本)航空航天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本)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测控技术与仪器(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本)金属材料工程(本)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功能材料(本)能源与动力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本)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本)新闻与传播学系广播电视新闻学(本)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本)公共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本)法律系法学(本)哲学系哲学(本)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学(本)城乡规划(本)环境设计(本)视觉传达设计(本)雕塑(本)工业设计(本)马克思主义学院(本)外国语学院英语(本)日语(本)俄语(本)翻译(本)物理学院应用物理学(本)物理学类(本)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本)信息与计算科学(本)国防教育学院(本)三、大连理工大学相关文章推荐2020年大连民族大学招生专业目录附各学院专业设置2020年大连民族大学招生专业目录附各学院专业设置更新:2020-01-07 17:16:50每个大学开始的专业都不相同,本文为大家介绍关于大连民族大学招生专业的相关知识。
2012年大连理工大学双学士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1、土木工程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2、水利水电工程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3、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4、工程管理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5、公共事业管理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6、广播电视新闻学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7、汉语言文学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8、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9、国际经济与贸易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10、金融学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11、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12、日语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13、英语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1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1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16、电子信息工程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17、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1、土木工程专业招生对象:已修满工程力学专业所有课程,学习成绩优良,对土木工程有专业需求的工程力学专业毕业生,拟招生30名左右。
要求:一年内修满至少40.5(非建工方向43学分),成绩合格。
说明:“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培养计划参照了工程力学专业培养计划中相关研究方向课程设置情况。
双学位专业课程教学指导性进程计划表建设工程学部土木工程专业2012年入学适用2、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招生对象:已修满工程力学专业所有课程,学习成绩优良,对水利水电工程有专业需求的工程力学专业毕业生,拟招生30名左右。
要求:一年内修满至少42 学分(非建工方向48.5学分),成绩合格。
说明:“工程力学+水利水电工程”培养计划参照了工程力学专业培养计划中相关研究方向课程设置情况。
双学位专业课程教学指导性进程计划表建设工程学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12年入学适用3、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招生对象:已修满工程力学专业所有课程,学习成绩优良,对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有专业需求的工程力学专业毕业生,拟招生30名左右。
大连理工数理基础科学专业1. 专业简介大连理工数理基础科学专业是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开设的本科专业之一。
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在数学和物理等基础科学领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进一步深造或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专业设置大连理工数理基础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学习内容。
学生将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基础课程,以及经典力学、电磁学、量子力学等物理基础课程。
此外,还有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计算机科学的相关课程。
3. 专业特色大连理工数理基础科学专业的特色在于其深入的数学和物理学习内容。
学生将接受系统的数学和物理学知识培训,掌握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并能够进行科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此外,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验课程和科研项目的参与,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4. 就业前景大连理工数理基础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前景。
他们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从事科研工作或成为高校教师。
同时,他们也可以选择进入科技、金融、教育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工作,担任数据分析师、金融分析师、教师等职位。
5. 学科交叉大连理工数理基础科学专业与其他学科有着较多的交叉点。
数学和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与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接触到跨学科的知识,并培养了解和应用不同学科的能力。
6. 学习环境大连理工大学为数理基础科学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图书馆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研究条件。
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展示平台。
7. 国际交流与合作大连理工大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学生有机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访问和合作研究项目,拓宽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大连理工大学学费标准多少,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各专业学费标准设置大连理工大学学费标准多少,大连理工大学各专业学费标准设置大连理工大学学费标准多少,2018年大连理工大学各专业学费标准设置2018年高考已经结束,目前正在高考录取阶段。
很多报考了大连理工大学的考生都在了解大连理工大学的相关信息,其中关于大连理工大学的学费标准很多人都在关注。
本文带你一起了解关于2018年大连理工大学学费标准以及大连理工大学的各专业学费标准,希望报考大连理工大学的考生可以多关注本文。
一、2018年大连理工大学简介及成就大连理工大学1949年4月建校,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60年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86年设研究生院;1988年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1996年~2000年实施九五211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2003年,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实施985工程一期建设;2003年~2005年实施十五211工程建设;2003年12月被中央确定为中管干部学校;2004年实施985工程二期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继续共建大连理工大学。
学校现有教职工3153人,其中专任教师1581人,包括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1名,讲座教授3名,陈嘉庚技术科学奖获得者2名,何梁何利奖获得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4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4名,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基金获得者3名,全国高等学校百名教学名师获得者1人,博士生导师265名,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教授140名,正人员377名,副高职人员798名。
二、大连理工大学学费标准多少钱相关信息学校遵循属地原则,以辽宁省物价局核定的标准收取学费和住宿费,相关具体收费标准通过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