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教程》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77.00 KB
- 文档页数:11
自考《美学》重点习题及答案习题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L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A.培养审美能力B.提高艺术鉴赏水平C.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D.规范社会文化2.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A.虚拟性B.敏感性C.想象性D.情感性3.“天才''主要表现在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能力来创造()A.审美快感B.意象C.形式D,物象4.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8.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C.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D.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5.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
”这可以说明美育是()A.感性的B.愉快的C.不可抗拒的D.自然而然的6•不属于艺术存在动态流程中必然环节的是()A.艺术批评B.艺术接受C.艺术品D.艺术创造7,下列学说中,中西美学家的观点有共通之处的是()A.游戏说B.模仿说C.表现说D.娱乐说8•西方第一部关于美育的专著是()A.《论美书简》B.《判断力批判》C.《审美教育书简》D.《美学》9.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类的生产劳动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C.人类社会的分工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10.实验美学的代表人物是()A.立普斯B.费希纳C.布洛D.丹纳11.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12.明确地使用“崇高” 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A.毕达哥拉斯B.爱迪生C.托马斯。
班纳特D.博克13.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美学教程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A. 艺术作品B. 美的规律C. 审美经验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是美学的奠基人?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马克思3. 审美经验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感知、情感、理解B. 感知、想象、创造C. 情感、想象、理解D. 感知、情感、创造4.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哪位哲学家的观点?A. 黑格尔B. 康德C. 柏拉图D. 尼采5. 美学中的“形式美”主要强调的是:A. 艺术作品的内容B. 艺术作品的结构和形式C. 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D. 艺术作品的社会影响6. “审美距离”是指:A. 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物理距离B. 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C. 审美主体与创作者之间的距离D. 审美对象与创作者之间的距离7. 以下哪个不是审美价值的范畴?A. 审美愉悦B. 审美教育C. 审美功能D. 审美批判8. 艺术创作中的“灵感”通常指的是:A. 创作者的艺术技巧B. 创作者的艺术观念C. 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突发奇想D. 创作者对艺术作品的最终评价9. 以下哪个是现代美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A. 模仿B. 表现C. 再现D. 以上都不是10. “美的相对性”这一观点认为:A. 美是绝对的,不受个人和社会的影响B. 美是相对的,受到个人和社会的影响C. 美是主观的,只存在于个人心中D. 美是客观的,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审美判断的三个特点。
2. 解释“审美经验”的四个阶段,并举例说明。
3. 描述“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区别,并给出各自的代表作品。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黑格尔美学中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含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分析现代美学中“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并讨论其对艺术创作和欣赏的意义。
第一章绪论 9909字符一.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看法1.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这个思想来源于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
黑格尔的《美学》在英文版里“美的艺术哲学”。
2.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
这种观点偏重于主观方面,分为两个层次:(1)认为美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将人的审美感受、感情、体验这些主观方面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
从客体转向主体,转向主体的心理方面。
代表性人物如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实用主义美学家杜威、美国新自然主义美学家托马斯·门罗、李泽厚。
(2)以审美心理活动为美学主要研究对象。
“美感在心理上怎样产生的。
”“审美经验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活动?”有19世纪德国美学家费希纳《实验美学》、弗洛伊德经验分析美学、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原型理论,原型就是集体无意识,从早期人类在生存环境中产生,以后由人类群体一代代通过遗传机制得到传承)。
3.认为美学研究对象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4.把重点放在研究主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上面。
这种观点的一个特点就是认为美学不能离开人与现实的关系单独地研究纯客观的美,或者单独研究主体的审美经验和心理机制,而认为一定要从主体和客体、人和现实的关系之中研究美学问题。
(上述看法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往往是从某一视角出发的,反映了美学对象的某一方向或领域)二.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美学研究对象,是体现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和活动。
1.艺术中的审美现象,即艺术美。
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无论是艺术创造或艺术鉴赏,都是审美活动的不同方式。
P82.自然界的审美现象即自然美。
P10自然只有对人才有意义,没有人,自然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现象与人类发生了审美关系才成为美的。
3.科技活动中的审美现象4.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
P12进入现代社会,人们的衣食住行都讲究美,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审美现象,并且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范围有所扩大、程度有所提高。
美学复习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社会意识形态B. 艺术作品C. 人类审美活动D. 人类情感体验答案:C2. 美学中的“审美”一词最早由哪位哲学家提出?A. 康德B. 黑格尔C. 鲍姆加登D. 柏拉图答案:C3. 下列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观点?A. 车尔尼雪夫斯基B. 马克思C. 尼采D. 叔本华答案:A4. 美学中的“形式美”主要强调的是什么?A. 内容的重要性B. 形式的重要性C. 情感的重要性D. 社会的重要性答案:B5. 美学中的“崇高”通常与哪种情感相关联?A. 快乐B. 悲伤C. 恐惧D. 愤怒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美学研究的领域包括以下哪些?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技术美学答案:ABCD2. 美学中的“审美态度”可能包含哪些特点?A. 客观性B. 主观性C. 情感性D. 理性答案:BC3.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重要流派?A. 形式主义B. 表现主义C. 实用主义D. 分析美学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审美体验是一种主观的、个人化的心理活动。
(对)2. 美学的研究不涉及艺术创作的过程。
(错)3. 审美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与个人情感无关。
(错)4. 美学的研究可以完全脱离社会实践。
(错)5. 美学中的“悲剧”是一种审美范畴,与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无关。
(错)四、简答题1. 简述美学与艺术学的关系。
答:美学与艺术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美学主要研究人类的审美活动和审美经验,而艺术学则侧重于艺术作品的创作、表现和接受过程。
两者相互影响,美学为艺术学提供了理论基础,艺术学则为美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
2. 描述一下康德在美学中的主要贡献。
答:康德在美学中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审美判断的主观性和普遍性。
他认为审美判断是一种无利害关系的愉悦感,这种愉悦感是主观的,但同时也具有普遍性,即所有人都能体验到这种愉悦。
此外,康德还区分了审美判断与道德判断和认知判断,强调了审美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多选题】美学思想是人类的()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A.审美实践B.审美意识C.审美创造D.艺术实践【答案】AD【多选题】关于审美发生的“游戏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审美发生的理论探索中,游戏说是最早被提出来的B.游戏说在西方20世纪以来关于审美发生的理论研究中占主导地位C.代表人物是席勒和斯宾塞D.美起源于游戏的说法脱离了人类的社会实践【答案】CD【多选题】关于审美发生的“生物本能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审美发生的理论探索中,生物本能说是最早被提出来的B.生物本能说在西方20世纪以来关于审美发生的理论研究中占主导地位C.代表人物是达尔文和弗洛伊德D.生物本能说过分强调了人的生物本能,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本质【答案】CD【多选题】关于审美发生的“摹仿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审美发生的理论探索中,摹仿说是最早被提出来的B.摹仿说在西方20世纪以来关于审美发生的理论研究中占主导地位C.代表人物有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D.摹仿说在我国关于审美发生的理论研究中占主要地位【答案】AC【多选题】我们认为,美学的定义是:美学是研究()的科学。
A.美B.美感C.审美活动D.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答案】ABCD【多选题】在西方美学研究史上,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有以下哪三种主要观点?()A.黑格尔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的艺术B.鲍姆嘉通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感性认识的完善C.审美心理学派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感经验D.康德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学思想【答案】ABC【多选题】综合艺术主要包括()等。
A.戏剧B.戏曲C.电影D.电视【答案】ABCD【多选题】舞蹈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包括哪些?()A.形象性B.人体造型性C.抒情性D.律动性【答案】BCD【多选题】影视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包括哪些?()A.画面运动性B.意义的象征性C.时空自由性D.心理真实性【答案】ACD【多选题】建筑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包括哪些?()A.追求以实用性为基础的空间美B.以空间组合、形体、色彩、装饰等为艺术语言C.以直观的建筑形象体现时代精神D.以直观的建筑形象体现民族精神【答案】ABCD【多选题】音乐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包括()。
《美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 (共35题,总分值0分 )1. 美育的功能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分)2. 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构筑审美意象的两大基本材料。
(0 分)3. 移情作用的核心是_________ (0 分)4. 西方较为流行的悲剧分类方式是将所有悲剧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四类。
(0 分)5. 人物美可以从三个层面去观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分)6. 悲剧的美感因素可以概括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分)7.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 (0 分)8. _________认为美的本质在于“数的比例与和谐”关系,_________区分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方法。
(0 分)9.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 (0 分)10. _________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明确询问“美是什么”的问题。
(0 分)11. 自然美的形式风格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五种类型。
(0 分)12. 艺术作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
(0 分)13. 新中国两次美学大讨论,第一次是由_________引起,第二次的主题是_________ (0 分)14. _________认为“艺术乃是象征着人类情感的形式之创造”,而_________则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而_________认为“艺术即经验”。
(0 分)15. 与自然美相较,社会美具有明显的_________性、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等社会属性。
美学教程复习题美学教程复习题美学是一门研究关于美的哲学学科,它探讨了美的本质、美的标准以及美的体验。
通过学习美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同时也能够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
下面是一些美学教程的复习题,帮助我们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1. 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
它探讨了美的本质、美的标准以及美的体验。
美学关注的是艺术作品和审美经验中的美的特征和原则。
2. 美的标准有哪些?美的标准可以分为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
客观标准是指与美相关的普遍适用的原则,如对称、比例、和谐等。
主观标准则是指个人对美的主观感受和评价。
3. 美的体验是什么?美的体验是指通过感知和欣赏艺术作品来获得的美的感受。
它包括对作品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体验,以及对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的理解。
4. 艺术作品的分类有哪些?艺术作品可以分为视觉艺术、音乐艺术、文学艺术、表演艺术等不同的分类。
视觉艺术包括绘画、雕塑等,音乐艺术包括音乐作品和表演,文学艺术包括小说、诗歌等,表演艺术包括戏剧、舞蹈等。
5. 美学中的重要概念有哪些?美学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如审美、艺术、创作、表现、风格等。
审美是指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艺术是通过创作和表现来传达美的艺术形式,创作是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的过程,表现是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意义和情感,风格则是艺术家在创作中所呈现的独特的艺术特点。
6. 美学的历史发展有哪些重要阶段?美学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古代美学、中世纪美学、现代美学等不同的阶段。
古代美学主要关注美的本质和标准,中世纪美学则受到宗教和神学的影响,现代美学则更加关注艺术作品和审美体验。
7. 美学与其他学科有何关联?美学与其他学科有许多关联,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
美学与哲学有密切的联系,因为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探讨的是关于美的哲学问题。
美学与心理学关联紧密,因为美的体验涉及到感知和情感的过程。
美学与社会学也有关联,因为美的标准和审美经验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美学教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艺术创作技巧B.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C. 艺术作品的制作过程D. 艺术家的个人生活答案:B2.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A. 康德B. 黑格尔C. 柏拉图D. 亚里士多德答案:B3. “审美经验”是指什么?A. 个人对艺术作品的主观感受B. 艺术作品的客观价值C. 艺术作品的创作技巧D. 艺术作品的社会影响答案:A4. “形式美学”主要关注艺术作品的哪个方面?A. 内容B. 形式C. 风格D. 技巧答案:B5. 以下哪个不是艺术创作中的基本原则?A. 真实性B. 创新性C. 功利性D. 审美性答案:C6. 艺术作品的“审美距离”指的是什么?A. 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物理距离B. 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C. 艺术作品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D. 艺术作品与艺术家之间的距离答案:B7. “审美教育”的目的是什么?A. 培养艺术家B. 培养审美能力C. 培养创作技巧D. 培养艺术鉴赏家答案:B8. “艺术的再现”与“艺术的表现”有何区别?A. 再现是模仿,表现是创造B. 再现是创造,表现是模仿C. 再现是客观的,表现是主观的D. 再现是主观的,表现是客观的答案:A9. “审美情感”与“日常情感”有何不同?A. 日常情感是审美情感的基础B. 审美情感是日常情感的升华C. 日常情感是审美情感的升华D. 审美情感是日常情感的基础答案:B10. “艺术的主观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艺术作品的创作B. 艺术作品的欣赏C. 艺术作品的保存D. 艺术作品的传播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康德的审美判断的四个特征。
答案:康德的审美判断具有四个特征:无利害性、无概念性、普遍性、主观性。
无利害性指的是审美判断不受个人利益的影响;无概念性是指审美判断不依赖于概念或定义;普遍性是指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性,即人们普遍认为美的事物是美的;主观性是指审美判断是主观的,每个人的审美感受都是独特的。
美学复习题美学是一门研究美的本质、起源、功能和审美经验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美学复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1. 美的本质:请解释什么是美,并讨论不同文化和哲学体系中对美的不同理解。
2. 审美经验:描述审美经验的特点,并讨论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的区别。
3. 美学理论:列举并简要解释几种主要的美学理论,如形式主义、表现主义和现象学美学。
4. 艺术与美:探讨艺术与美的关系,分析艺术作品如何体现美。
5. 审美价值:讨论审美价值的概念,以及它是如何被社会和文化背景所影响。
6. 美的起源:分析美可能的起源,包括自然选择、社会构建和心理发展等角度。
7. 审美判断:解释审美判断是如何形成的,并讨论其主观性和客观性。
8. 美学与伦理学:探讨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联系,分析美与善的关系。
9. 现代美学挑战:讨论现代美学面临的挑战,如多元文化主义、技术发展和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10. 美学的应用:举例说明美学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如设计、建筑、文学和音乐。
11. 美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列举几位对美学有重要贡献的思想家,并简述他们的主要观点。
12. 跨文化美学: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美的理解差异,以及如何通过跨文化交流增进对美的理解。
13. 美学与日常生活:分析美学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包括我们对环境、物品和人际关系的感知。
14. 美学教育:讨论美学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帮助人们发展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5. 美学的未来:展望美学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包括技术进步如何影响我们对美的理解。
通过这些复习题,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美学的复杂性和多维性,以及它在个人和社会层面的重要性。
美学不仅是一门学术学科,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美学理论的代表人物?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孟德斯鸠D. 马克思2. 以下哪项不是美学研究的范畴?A. 艺术的起源B. 美的对象C. 美的判断标准D.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3. 艺术的“再现”指的是?A. 艺术家对事物的重现B. 艺术作品对观众的影响C. 艺术作品中包含的情感D. 艺术家对主题的表现4. 美学的本质特征是?A. 主客观统一B. 真实再现C. 情感共鸣D. 主题多样性5. 美感的主体是?A. 艺术作品B. 艺术家C. 观众D. 观赏环境二、简答题1. 请解释美学中的审美观念是什么?它与实际生活中的美有何区别?2. 艺术创作中的“灵感”对于艺术家的意义是什么?它如何影响艺术作品的质量和情感表达?3. 请谈谈你对“美的标准”这一概念的理解,你认为什么样的标准可以被定义为美?4. 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和共鸣”对于观众来说有何重要性?你认为这种情感共鸣是如何实现的?5. 请简要描述一位你所熟知的艺术家的作品风格和创作特点,以及这种风格对你的感受和理解有何影响?三、论述题1. 以文艺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探讨爱情在艺术中的地位及其表现形式。
结合你的观点和文学常识进行论述。
2. 美学与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密切联系?请详细描述美学在艺术研究和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3. 请谈谈你对当代艺术发展趋势的看法,你认为当代艺术在全球化和社会变革的影响下会有何样的发展方向?4. 以中国传统山水画为例,探讨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中的传承与创新。
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艺术表现手法中?5. 请阐述你对人类审美能力的理解,人类的审美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有何体现?你如何看待个人审美观念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以上便是本次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希望各位同学认真思考后作答,祝各位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填空:1、(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的美学专著(美学)的出版,标志美学学科的产生。
2、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提出“美学的对象就是(美)”。
3、(1750)年,鲍姆嘉通用(Asthetik)称呼他研究感性认识的专著,标志(美学学科)的产生。
4、黑格尔提出“美是(美的艺术)”。
5、在审美发生和美的起源理论中,从古希腊到20世纪初,先后出现过(摹仿说、生物本能说、游戏说)等传统学说,(巫术与图腾崇拜说)20世纪以来在西方的研究当中占主导地位。
6、一百多年来,人类学、考古学、美学、艺术学的研究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人类史前艺术与审美活动的图景,其中主要包括(原始器物与装饰品、原始造型艺术、原始歌舞、原始神话)等几大类型。
7、自然美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
8、自然美的现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未经劳动改造)的自然事物,另一类是(经过劳动改造)的自然事物。
9、形式美的规律有(整齐一律、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对比和调和、多样统一)。
10、在(人类产生)以前,没有自然美存在;自然美的领域是随着(人类生活)的发展而逐渐扩大的。
11、社会美包括(人的美)和(生活环境的美)两个大的方面。
12、艺术美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艺术形象)对现实的再现,其二是(艺术家)对现实的情感、评价和理想的表现,是(主观)与(客观)、(再现)与(表现)的有机统一。
13、根据(材料)不同,绘画艺术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绘画艺术可分为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历史画等。
14、雕塑艺术的制作方法是(雕刻)和(塑造)。
从雕塑艺术样式来区分,雕塑艺术可以分为(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
15、建筑艺术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等。
16、从世界范围看,园林艺术主要有(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东方园林)三种类型。
17、根据表现手法区分,戏剧艺术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戏曲)等。
18、人类早期的舞蹈往往是(歌、舞、乐)三者合一的。
19、人们将感性的审美经验升华到理性的思维高度,在美的形态方面可以分为现实美和艺术美,在审美形态方面可以分出(优美、崇高、悲剧性、喜剧性)等不同的类型,前者侧重于(客体存在),后者偏重于(主体感受)。
20、优美的核心是(和),其实质在于它体现出了(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
21、康德认为崇高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数量的崇高),另一种是(力量的崇高)。
22、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所写的(《诗学》)主要是探讨悲剧的。
他认为悲剧所引起的(怜悯)与(恐惧)之情,能起“陶冶”作用。
23、从表现内容上分类,喜剧可分为(否定型喜剧、肯定型喜剧、含泪型喜剧)三种。
24、审美心理结构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主要心理因素。
25、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相继涌现出许多心理学流派,主要包括以德国的(立普斯)为代表的“移情说”;以谷鲁斯和浮龙·李为代表的(“内模仿说”);以英国的布洛为代表的(“心理距离说”);以意大利的(克罗齐)为代表的“形象直觉说”等。
26、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流派。
27、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和动机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七个层次。
28、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
29、西方古典美学的代表人物(席勒)把审美的自由活动称作“游戏”,并说:“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
”30、美育的性质决定了美育的特点,美育与其他形式的教育的基本区别在于(形象性、娱乐性、自由性、普遍性)等特点。
31、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
此外,(自然美育)和(艺术美育)也渗透其中。
32、马克思在(手稿)著作里,提出“劳动创造美”的观点。
33、工艺分为(基本工艺、改性工艺、后期处理工艺)。
34、电影艺术诞生在(1895)年(12)月(28)日。
二、名词解释:1、美学思想: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
人类早期的美学思想散见于古代大量的文论、画论、书论、乐论及哲学、历史等著作中。
这些不具备系统的理论体系的美学思想往往凝聚、结晶为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是美学产生的基础,但还不是作为独立学科的美学。
2、审美主体:审美主体特指审美活动中的主体,是审美活动的发出者、承担者,在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客体构成对象性关系。
审美主体有着内在的审美需要、审美追求,这是审美活动得以开展的动因,在审美活动中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
因此也可以说,审美主体是特定的人。
审美主体还具有相应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标准,这是审美活动得以展开的保证与审美活动必需的评价标准。
3、审美客体:审美客体特指审美活动中的客体,是在审美活动中历史地形成并与审美主体构成对象性关系的另一方。
审美客体自身具有规定性,是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物质载体。
4、摹仿说:“摹仿说”的代表人物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
这种观点认为所有的艺术都起源于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摹仿。
“摹仿说”在欧洲雄霸了两千年,因为它作为人类早期对审美发生问题的一种朴素解释,坚持了美与艺术来源于客观现实,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5、生物本能说:“生物本能说”的代表人物是达尔文和弗洛伊德等人。
这种观点认为人类审美源于吸引异性与人的本能,一切审美与艺术创造都源于人最重要的生物本能,即性本能。
6、游戏说:“游戏说”是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的,因此又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这种观点认为,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7、巫术与图腾崇拜说:“巫术与图腾崇拜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和美国著名美学家托马斯·门罗。
他们认为,包括神话、歌舞等在内的原始人类文化现象都是巫术仪式或巫术习俗的组成部分,人类审美发生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活动。
这种学说是19世纪末,尤其是20世纪以来西方在审美发生与艺术起源问题上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
8、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认为,审美与艺术发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自从19世纪末叶以来,在欧洲大陆的民族学家和艺术史学家中就广为流传审美发生于劳动的理论,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是俄国的普列汉诺夫和他的《没有地址的信》。
这种观点在我国学术界与文艺理论界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至今仍有较大影响。
9、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规律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10、现实美:现实美是指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的美,包括自然事物的美、社会事物的美等等。
11、自然美:自然美就是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
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
12、社会美:社会美是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的美,它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
13、造型艺术: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一种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
造型艺术主要包括绘画艺术、雕塑艺术、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14、实用艺术:所谓实用艺术,是指以实用为目的,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审美性的艺术种类。
实用艺术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实用艺术品具有实用和审美双重功能。
15、表情艺术:艺术的一大门类。
又称表演艺术。
指的是借助于音响、节奏、旋律或人体动作,同时经过表演这个环节,以此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感情的艺术。
16、语言艺术:语言艺术即文学,是以语言或其文字符号为表现媒介的一种艺术形式。
语言艺术是最重要的艺术种类之一,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语言艺术是一个庞大的艺术门类,它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具有自己系统的、独特的艺术规律和审美特征。
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影视文学是语言艺术的主要载体。
17、综合艺术: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
综合艺术吸收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获得了多种手段和方式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会到一起,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8、绘画艺术:绘画艺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线条、色彩和块面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调色等手段,在二度空间(平面)里创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绘画在造型艺术中处于基础地位。
19、建筑艺术: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以其功能性特点为标准,建筑艺术可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类型。
从总体来说,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一样,也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所以,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只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
20、音乐艺术:音乐艺术是以人声或乐器声音为材料,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审美情境的表现性艺术。
音乐艺术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等。
21、电影艺术:电影艺术是将艺术与科学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画面为基本元素,并与音响和色彩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和媒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
蒙太奇和长镜头是电影艺术的主要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
电影艺术的种类除有声片、无声片、黑白片、彩色片外,按样式分有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四大部类。
电影艺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22、电视艺术:电视艺术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23、优美:优美又称秀美,它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
狭义的美,指的就是优美。
中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阴柔之美”,这是一种优雅之美、柔媚之美。
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电压、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24、崇高:崇高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
中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阳刚之美”。
从审美属性上看,崇高主要具有宏伟、雄浑、壮阔、浩方、劲健、奇特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