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种植技术讨论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论园林绿化植物栽植的技术措施园林绿化植物栽植技术是保证园林景观美观、维持植物生长健康的关键因素。
在进行园林设计和栽植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土壤、水分、气候、光照等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植物的生长环境,从而达到优化植物生长、优化景观效果的目的。
一、选用适宜品种1、根据生长环境选择植物在进行植物栽植之前,需要了解所处地区的气候、土壤、光照及其他环境要素情况,以便选用适合生长环境的植物品种。
如在南方地区,油松、松树、竹子、油茶等具有耐旱、耐寒、耐热、抗逆性强的植物适合生长;在北方地区,红枫、白杨、松、柏等适合生长。
2、注意使用原生态品种在选用植物品种时,应尽量选择当地的原生态植物,因为这些植物已经适应了生长环境,生长稳定性较高,抗风抗旱能力较强,在进行栽植时更容易成活。
二、提供适宜生长环境1、选择适宜土壤改良材料根据不同的生长环境,选择适宜的土壤改良材料,以保证植物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养分及水分。
2、注意适宜栽培方式对于一些土壤质量较差或干旱的场地,应当结合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栽培,经常浇水加施肥料,待植物季节性生长稳定后再逐渐减少浇水并加强施肥的每次量,这样可以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
三、合理选择栽植时机1、避开植物生长慢的季节一般来说,园林绿化植物的栽植时间要避开植物生长慢的季节,如中央气象台统计的数据显示,每年的4-5月、9-10月份属于春季和秋季过渡期,气温波动较大,是植物生长相对缓慢的时期。
因此,这个时期应尽量避免进行植物栽植。
2、合理错开植物生长旺季植物在不同的季节生长速度和生长量都不同。
如果在植物生长旺季进行栽植,可能会导致植物之间竞争激烈,更容易引起根系的伤害,导致植物的存活率降低,所以应该合理错开植物生长旺季进行栽植。
四、注意植物栽植细节1、保证根部健康在进行园林绿化植物的栽植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保护植物根部,以确保其生长健康。
一般情况下,对于树木等大型植物,在栽植前需要剪除不健康的根系,并修剪树冠。
园林工程绿化种植施工技术探讨摘要: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快速发展,绿化工程中使用的种植材料也逐渐增加,园林工程建设旨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为理想的园林绿化效果,对于园林绿化工程而言,植物是重要的对象,由于园林绿化植物是四季变化的,相同地点也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色,因此在园林工程绿化施工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明确植物的具体情况与特点,科学化种植,从而实现理想的园林绿化景观效果。
关键词:园林工程;绿化种植;施工技术1园林工程绿化种植施工原则绿化种植施工技术是构建风景园林工程的主要技术,同时,也是实现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主要措施。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为充分发挥园林工程的价值和作用,就需要严格遵循以下 5 个原则:(1)根据当地气候环境、水文地质条以及土壤特向,选择与之相适的植物种类和种植模式。
(2)所选择的绿化种植施工关键技术,要符合种植花草树木自身的特点,以满足树种生长习性的要求,提高绿化种植成活率。
(3)根据植物特性,选择与之适宜的季节进行种植。
(4)在种植前还要对土壤的理化性状进行深入调研,以确保土壤标准能符合种植的植物,同时,还要满足雨水渗透的需求,为植物茁壮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5)在绿化种植施工中,各项操作必须全部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2 园林绿化中植物种植与养护的相互关系绿化植物的种植和维护是园林绿化建设的整体,也是影响园林绿化质量的关键。
绿化植物种植和养护工作主要是幼苗的选购、标准化的植入土壤、植物成活率统计和检查,以及植物浇水、除草、清洁等日常养护,预防并处理各种突发状况。
植物种植工作与绿色植物的成活率有关,而养护工作则与绿色植被的后期质量效应有关,两者都要认真对待,以保证整个园林绿色植物的整体效果。
3 园林工程中的绿化种植施工关键技术3.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根据园林工程施工协议书中的具体要求,制定合理规范的施工方案,工程设计审核结束后,设计单位要向施工单位进行全方位的技术交底,可根据施工技术、实际环境等要求进行适当调整修改。
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园林绿化苗木的栽植和养护是保障园林绿化质量和景观效果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苗木选择不当苗木选择不当是导致绿化树木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选用的苗木品种不适合生长环境,例如在干旱地区种植耐湿的苗木,会导致其不能适应干旱环境;选用的苗木质量不过关,如有病虫害或者机械损伤等,影响其生长。
对策一:科学选择苗木品种在选择苗木品种时,要根据具体的生长环境来选择适合的品种。
需要考虑到土壤、气候等因素。
要注意选择经过专业培育的优质苗木,避免选择有病虫害或损伤的苗木。
问题二:栽植技术不规范栽植苗木时,存在栽植深度不当、根系处理不当等问题。
栽植深度不当会使苗木根系过于浅表,容易被风吹倒,或者根部生长不良;根系处理不当则可能导致根系损伤,影响苗木的生长。
对策二:加强栽植技术培训园林从业人员应加强栽植技术的培训,掌握正确的栽植深度和根系处理方法。
在栽植过程中,要注意调整苗木与土壤的接触,避免根系损伤。
要合理施加肥料和足够的灌溉,促进苗木生长。
问题三:养护管理不到位园林绿化苗木的养护管理不到位,会导致苗木长势不佳、死亡率高等问题。
常见的问题包括缺乏定期修剪、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缺乏足够的水源等。
对策三:加强养护管理对园林绿化苗木进行定期修剪,促进其分枝生长和形态塑造。
加强病虫害防治措施,采取有效的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避免使用过量农药。
同时要保证足够的水源供给,做好灌溉工作。
问题四:缺乏科学的养护计划园林绿化苗木的养护常常是临时性的,缺乏科学的养护计划。
没有明确的养护目标和措施,导致苗木的生长和繁衍不规律,影响园林绿化质量。
对策四:制定科学的养护计划在养护过程中,要制定科学的养护计划。
明确养护目标,根据苗木的生长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措施。
根据苗木的需水量和土壤水分状况制定灌溉计划,根据苗木的生长速度和形态要求来制定修剪计划。
论园林绿化植物栽植的技术措施园林绿化是指在城市、乡村等地方进行绿地、植被等建设的一种生态环境改善工作。
而植物栽植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园林绿化的美学效果和生态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那么,园林绿化植物栽植的技术措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园林绿化的植物栽植首先需要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
例如在干旱地区,应选择耐旱、耐盐碱的植物;在潮湿地区,应选择喜湿润的植物;在酸性土壤地区,应选择适应酸性土壤的植物。
还应考虑植物的成型特性、生长速度、光照要求等因素,以便栽植后长势良好,不仅美观,还能保持生态平衡,提升绿化效果。
二、合理布局植物栽植位置在园林绿化植物栽植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植物在生态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合理布局植物栽植位置。
比如在建筑物周围,可以选择矮小的观赏性植物,以增加建筑物的美观度;在游园休闲区域,可以选择繁茂的庐山柏、龙柏等植物,形成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意。
通过合理的植物栽植布局,可以使整个园林绿化更加丰富多样、美观动人。
三、合理施肥和浇水植物栽植后需要合理施肥和浇水,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一般来说,新栽植的植物在生长初期需要较多的养分和水分,可以选择有机肥和磷肥进行施肥,同时要保持土壤的适度湿润。
随着植物的生长,施肥和浇水的量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调整,以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四、及时修剪和整形园林绿化的植物栽植后,需要定期进行修剪和整形,以保持植物的形态美观和健康生长。
对于乔木、灌木等大型植物,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树冠整形,修剪掉枯枝败叶,保持树木的通风透光和空间美感;对于草本植物,可以定期修剪,以保持植物的繁茂和整洁。
通过及时的修剪和整形,可以使植物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增加园林景观的美观度和观赏性。
五、防治病虫害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观赏效果。
在园林绿化的植物栽植过程中,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技术探究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技术是园林建设和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苗木的成活率和园林景观的质量。
本文将探究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技术。
关于苗木的栽植。
苗木的栽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苗木品种。
在选择苗木时,应根据不同景观要求和环境条件来选择合适的苗木品种。
在栽植前应处理苗木的根系。
对于带球根苗木,需先将球根上的泥土清洗干净,使根系裸露;对于容器苗木,需轻轻敲击容器,取出苗木时注意保护根系。
在栽植时需注意土壤的准备。
栽植季节一般选择春季和秋季,此时温度适宜,有利于苗木的生根。
在栽植过程中要选择排水良好且土质肥沃的土壤,将苗木放入准备好的坑中,注意使苗木树干与土面齐平,填土时要轻轻拍实,然后浇水以确保土壤紧密与根系接触,但不可过多浇水。
关于苗木的养护。
养护是苗木栽植后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影响苗木的生长和发展。
要加强对苗木的地力管理。
根据不同苗木的生长特点和土壤状况给予适宜的施肥量和频次,以保证苗木的养分供应。
在生长季节,要确保充足的水源供给,避免干旱和水涝对苗木的影响。
要定期修剪苗木。
修剪主要包括整形修剪和病虫害修剪。
整形修剪主要是为了修剪苗木的冠形,使其保持良好的形态,有利于苗木的生长和景观效果。
病虫害修剪主要是为了清除苗木上的虫害和病害,避免对苗木的危害。
要注意对苗木的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苗木的问题,以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
要重视苗木的保护工作。
由于园林绿化苗木一般比较嫩,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
在苗木栽植和养护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苗木。
在施工和公共活动时要采取措施保护苗木,避免受到踩踏和碰撞。
在苗木周围可以铺设覆盖物,控制杂草的生长,避免对苗木的竞争。
对于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要及时做好苗木的加固和防护措施,避免苗木受到破坏。
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园林绿化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苗木的栽植和养护是园林绿化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苗木的栽植和养护过程中常常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园林绿化的效果和苗木的生长。
本文将就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苗木品种选择不当问题:在园林绿化中,经常会出现因为苗木品种选择不当而导致植株生长缓慢、抗逆性差等问题。
有些工作人员在进行苗木选择时,只注重其观赏效果,却忽略了苗木的适应性和生长特性,导致了后期苗木的养护难度增大。
对策:在选择苗木品种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绿化环境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既要注重其观赏价值,也要考虑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生长特性。
尽量选择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抗逆性好的苗木品种,这样既能降低后期的养护难度,也能保证园林绿化的效果。
二、栽植技术不规范问题:在园林绿化苗木的栽植过程中,有些施工人员在栽植技术上存在不规范的情况,比如栽植深度不当、根系处理不当等,导致苗木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
对策: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栽植技术水平。
在栽植苗木时,要保证栽植的深度和角度适当,根系处理要得当,避免造成苗木伤害,从而影响其生长。
还要注意栽植后进行浇水和覆土,帮助苗木尽快适应新环境,促进其生长发育。
三、养护管理不到位对策:加强对苗木的养护管理,定期对苗木进行浇水、施肥、修剪等工作。
要根据苗木的生长特性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方案,保证苗木得到充分的水分和营养,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要及时发现苗木生长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
四、环境因素影响问题:在园林绿化苗木的栽植和养护过程中,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气候变化、土壤质量、空气污染等都会对苗木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
对策: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情况,制定相应的对策,保证苗木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生长。
要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苗木品种,进行合理的土壤改良和施肥,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和保护,减少污染物对苗木的影响,从而提高苗木的生长质量。
如何应对园林绿化技术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园林绿化是美化城市环境、改善人居条件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园林绿化技术使用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植物选择不当在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有时候,由于对植物的了解不足,或者是为了追求新奇而选择了不适宜的植物,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植物研究:了解不同植物的生态特性、适应性和生长需求,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绿化。
2.考虑生态因素: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生态环境,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提高绿化的生存率。
3.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植物,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美感,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水资源浪费园林绿化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一些园林绿化项目中存在喷泉、人工湖等水景设施,如果管理不善,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规划水景设施:在设计园林绿化项目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和水资源情况,合理规划水景设施的大小和数量,避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2.采用节水技术:在水景设施的设计和施工中,应采用节水技术,如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循环水利用系统等,减少水的消耗。
3.加强管理:加强对水景设施的管理,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修复漏水等问题,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三、病虫害防治不当园林绿化中,植物病虫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如果防治不当,不仅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还会影响整体的景观效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预防措施:在植物绿化前,应加强对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如选择抗病虫害的植物品种、合理施肥、加强植物的护理等。
2.科学施药:在发生病虫害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施药,注意药物的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植物造成污染。
3.加强监测和管理:定期对植物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的扩散。
浅谈园林绿化苗的培育与栽植技术园林绿化苗的培育与栽植技术一直是园林工作者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好的苗木是园林绿化工程的基础,它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保护生态平衡,提高空气质量,对于城市绿化和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苗木培育和栽植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知识,才能确保苗木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
本文将围绕园林绿化苗木的培育与栽植技术展开讨论。
一、苗木的培育技术苗木的培育是园林绿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它涉及到苗木的种植、管理和养护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苗木的培育技术。
1. 选择适宜的苗木品种在园林绿化工程中,苗木品种的选择非常重要,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地理条件选择适宜的苗木品种。
一般来说,要选择抗逆性强、成活率高、株形美观的苗木品种,如松树、柳树、榉树等。
2. 合理施肥苗木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合理的施肥可以促进苗木的生长发育。
一般来说,可以在春季和秋季施肥,选择有机肥和无机肥进行配比施用,可以更好地满足苗木的生长需求。
3. 喷灌技术对于苗木的喷灌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有效地控制水分的供应,保持苗木的生长环境。
在喷灌过程中要注意水分的均匀分布和适量的施用,避免因水分过多或者过少导致苗木生长发育不良。
4. 定期修枝苗木的修枝是为了促进苗木的生长,保持树冠的形态美观。
定期修剪掉腐朽、病虫害部分的树枝,可以减轻树木的负担,增强树木的抗逆性。
5. 预防病虫害在苗木的培育过程中,要及时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和防治,避免病虫害对苗木造成损害。
可以通过喷洒农药、剪除病虫害部分等方法来进行防治。
苗木的栽植是园林绿化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栽植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苗木的栽植技术。
1. 选择合适的栽植季节苗木的栽植季节应选择在春季和秋季,这两个季节是苗木生长的旺季,也是根系生长的时期,对苗木的成活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挖孔栽植在栽植过程中,要保证苗木的栽入孔中后,树干与土面之间应保持垂直。
根系要依照株形的形状、根系所需的空间大小和排水条件等合理地栽入孔内,一般来说,根系埋深应与上部地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试析园林绿化工程的苗木栽植技术要点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而苗木的栽植是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关键环节。
苗木的栽植技术直接影响到苗木的成活率和整体绿化效果。
下面我们就来试析园林绿化工程中苗木栽植技术的要点。
一、选址苗木的栽植要选择合适的地点,一般来说,应该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土壤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地方。
同时也要考虑到苗木的生长空间,选择不会受到建筑物和其他植物遮挡的地方。
二、整地在栽植苗木之前,需要对地面进行整地处理。
首先要清除地表的杂草和垃圾,然后进行翻土和松土处理。
这样可以使得土壤更加透气、排水更顺畅,有利于苗木的生长。
三、挖坑栽植苗木时需要挖好合适的坑,坑的大小一般要根据苗木的根系大小来确定。
如果苗木的根系特别发达,坑的深度可以适当加深一些。
但是一般情况下,坑的深度一般要比苗木的树干直径深出30厘米左右,坑的宽度一般要比苗木的根系宽出50厘米左右。
坑的底部要稍微拱起来,这样有利于苗木的根系向四周生长。
四、栽植将苗木从栽培土中取出,放入挖好的坑中,向四周填入土壤,并轻轻拍实。
填土时要注意不要盖住苗木的根颈,这样有利于苗木顺利生长。
填土的最后一层要轻轻拍实,保证苗木的稳固。
五、浇水栽植完成之后,要及时浇水。
浇水的时候要注重水分的渗透,保证苗木的根系能够充分吸收水分。
浇水要均匀,保证土壤的湿润度。
六、支援有些苗木栽植之后会比较摇摆不稳,这个时候就需要给苗木提供支援。
一般可以选择用木桩或者铁架来支撑苗木,这样可以保证苗木在风雨天气中不至于被刮倒。
七、施肥在苗木栽植之后,可以适当进行施肥。
施肥可以促进苗木的生长,提高苗木的抗病能力。
但是施肥的时候要适量,过量的施肥可能会对苗木造成伤害。
从上面对园林绿化工程中苗木栽植技术要点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苗木的栽植技术要点对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成败至关重要。
只有做到选址合适、整地、挖坑、栽植、浇水、支援和施肥等关键环节才能保证苗木的顺利成活,从而取得良好的绿化效果。
园林绿化施工的植栽技术分享园林绿化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改善人们生活质量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植栽是园林绿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合理高效的植栽技术是保证园林植物健康生长、园林景观持久美观的关键。
本文将分享一些园林绿化施工的植栽技术,以期给读者带来一些有用的参考。
首先,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是植栽成功的关键。
在进行园林绿化施工时,我们应该根据区域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及景观设计的要求等因素,选择适应本地环境的植物品种。
例如,在北方寒冷地区选择耐寒性强的植物,而在南方湿润地区选择耐湿润的植物。
此外,需要考虑到植物的成长速度、高度、形态特点等,以保证植物在园林中的协调性和美观性。
其次,合理施行植栽工艺是保证植物健康生长的必要条件。
首先,要合理施加肥料。
根据不同的植物品种及土壤状况,选择合适的有机肥或化肥进行施用。
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遵循科学测定,量力施肥,避免过量或不足。
其次,要注意合理浇水。
不同植物有不同的水分需求,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土壤湿度、天气干湿程度等因素合理浇水,避免出现水浇过度或不足的情况。
此外,要注意疏土和松土,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持水分的渗透性,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
再次,规范的植栽操作是确保植物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挖坑的大小应与植物的根系大小相适应,确保植物以良好的姿势栽植。
其次,施植时应尽量减少植物的负伤,避免破坏植物的根系。
在移植大型植物时,应采用适当的挖掘机械进行操作,确保植物的根系不受损伤。
此外,还要注意固定植株,以防止风雨等自然因素造成的植物倾斜或脱固。
最后,合理施行植后护理是植栽成功的保障。
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植物养护是确保植株健康生长的关键。
首先,定期除草非常重要,避免杂草与植物争夺养分、水分和光线资源。
其次,要定期修剪植株。
通过修剪可以让植物保持优美的形态、促进枝叶分支生长、避免植株过于繁茂造成光线不足等问题。
此外,还要注意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避免对植物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园林绿化种植技术讨论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介绍了在园林绿化中的反季节种植技术,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种植技术;讨论
园林绿化工程的反季节施工是绿化施工技术的难点,我们必须做到合理地安排好反季节植树工作,同时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施工的技术,注重反季节施工技术的应用,着手考虑和研究如何提高苗木在反季节种植的成活率,从而解决反季节施工遇到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减少反季节种植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损失,确保移植苗木的正常生长。
1 园林绿化施工中反季节种植的要点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对城市建设中重要内容之一的园林绿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出于特殊时限的需要,绿化苗木栽植要打破季节限制,克服不利条件,进行非正常季节施工。
为了使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施工方在施工中需要不断研究和总结非正常季节施工工艺,从而有效提高非正常季节绿化施工的成活率。
在园林绿化工程项目中,反季节的种植需要注意很多的问题,首先就是树种的选择,树木种植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目标,如白桦树多应种植在公园和游乐场附近,但该树种价格较高,且反季节的种植成活率低,一些松柏、杜木参等姿态优美,但树冠的枯枝过多,对种植不利等,所以对树种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以及生长环境等,尤其是在仲夏高温期间,主要选择花灌木,这些树种根系生长较快,缓苗发展也快,养护管理便利;其次是移植的重要性,幼树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因空气污浊、光线不足、水分较少、土壤质量差等,造成幼树根系生长不旺盛、同化能力差,使大量树木移植后难以存活。
如柳树、杨树等在很多的园林绿化中含量很多,由于反季节的移植不当而使得存活率较低;最后就是树木的修剪和防治虫害,对反季节的树木移植修剪需要重视防腐防病防虫害的药液的涂抹,更要注意修剪和温度的关系,比如红枫等,这些树木在高温的季节不能进行修剪,这样反而会使得树木存活率下降,要根据树种的不同生长规律,或全面修剪,或轻微修剪,还有的可以采用去除部分树叶等降低养分的耗散和水分的蒸腾散失。
2 苗木的选取
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反季节种植选取合适的苗木对与其种植的成活率有重大关系,所以对种植苗木本身的要求就更高了,首先要满足的设计要求,宜选择生长健壮、树形良好、无病虫害的苗木。
其次,苗木根系要发达,反季节种植的苗木根部土球的直径应是苗木胸径的10-12倍,可以使用小苗、扦插苗或多次移植过且存活的苗木,选择苗木土壤为壤土或粘壤土,以保证土球完好不散。
3 苗木的运输和假植
反季节的种植,苗木选取后需要做好运输和假植的工作。
苗木的运输多在夜间进行运输,需要提前做好装卸的机械设施准备工作(如吊车等)及其他的辅助材料。
其次对苗木要在运输过程中的喷水处理,减少运输途中苗木水分的蒸腾。
另外运输带土球苗木在装卸时应用网兜吊住土球,装车后应将苗木主干部分绑紧,并加垫层防止树干磨损,更要防止苗木因运输时间长、车厢内温度高而出现的苗木腐烂发黄现象。
苗木的假植过程中,需要在适当的器皿中养护(如木箱、箩筐、营养袋等),在苗木的生长季节,根据容器情况,不脱或脱容器栽植下地。
可以合理的进行树冠的修剪,放置在比土球略大25-35cm的箩筐或木箱内,并进行埋置处理,等到土球挖掘好时,将它们一起提起,种植时除去外部的箩筐或木箱即可,苗木的根系就不会受到伤害。
4 土壤处理
土壤是园林绿化中苗木生长的根本,首先应确定土壤的土质、含水成分、气隙度等,以保持土壤不会对苗木烂根,土壤物理结构太差、土壤气隙小于0.01mm,会影响根系的发展和生长。
土粒最好是团粒结构,富含腐殖质,直径大小为lmm-5mm。
在苗木种植前应对移植处施工地的种植土壤进行基本物理性质的分析,并进行适当的消毒、施肥和松土等措施。
土层的厚度也要适宜,对于草本花卉和草坪花卉厚度约为35cm,小灌木和大灌木的土层厚度分别为45cm 和65cm,浅根乔木和深根乔木的厚度则分别为100cm 和150cm。
5 苗木的修剪
对与反季节的种植过程中,起苗前必须对选取的苗木进行粗剪,多留生长枝和萌生的强枝,只需减掉全部枝叶的1/3 ~1/2 即可,另外需要将枯枝败叶剪去,受到病害虫害的枝叶也要剪去,不能修剪掉顶端优势明显的苗木顶梢,凡10cm以上的大剪口应光滑平整,经消毒后涂保护剂。
针叶树以疏枝为主,修剪量只需要1/5 ~2/5即可,使苗木的蒸腾作用保持通畅。
对修剪后的树干可以进行刷油漆处理,减少苗木水分的蒸发,提高苗木成活率。
6 苗木的种植
反季节的种植过程是园林绿化施工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过程,夏季种植过程中应该搭建遮阴棚、保持空气含水量充足,冬季则应做好抗风抗寒抗冻的措施。
种植落叶乔木时,应对苗木进行强修剪,剪除部分侧枝,并应保留原树冠的1/3-1/2,相应增大土球的直径。
苗木在种植后需要及时的浇水和支撑固定,反季节种植的苗木需要在当日种植后浇透第一遍水,以后根据当地气候及天气情况相应的浇水,对新植苗木也要时常的在叶面喷施水雾,进行保湿,也可以对新发芽的树冠进行喷雾处理,这可以在上午10 时前和下午15 时后进行,并在喷雾水中添加2‰的尿素和微量元素,保证苗木养分供给。
支撑固定宜选用十字架和三角撑,低矮树可用十字架,高大树木可用三角撑,这样才能更大限度的提高园林
绿化反季节种植的存活率,提高施工效益。
7 反季节种植的后期养护
反季节种植的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的后期重点,那就必须科学性的、技术性的养护管理。
保证施工种植苗木的存活率,在修剪、灌溉、施肥、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都要做好后期的工作。
首先后期的修剪应该充分考虑到其在非常规季节的生长特性和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像金枝槐这种苗木,抗旱抗寒能力较强,适合反季节种植,多为春季嫁接或者秋季芽接,可在移植前进行修剪,两年一次修剪即可促进其生长。
其次是园林绿化工程的除草、排水灌水和施肥,一般的要浇水深入土壤20cm,次数为5-6次,新树幼树为7-8次即可,对于各类苗木被的施肥要根据植物种类,龄期和生长特点和季节的时机进行,主要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春秋多是磷肥,并伴随施加氮肥和钾肥,冬季则多施加有机肥,施肥不应少于4次,做到均匀撒播。
最后针对病虫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明确苗木在种植季节以何种病虫害为主,适时的清理枯枝败叶,并保持清洁,修剪后做好喷药的工作,防治虫害病害的药剂多以如氧化乐果、敌敌畏、杀菌剂、多菌灵等为主。
8 结束语
园林绿化工程能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满足城市需要及人民生活需求。
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出于特殊季节的绿化的需要,许多园林绿化工程中需要打破常规季节种植的限制,进行非常规季节的绿化施工。
按照植物生长规律,其绿化的反季节施工在3-5 月或10-11 月之外,反季节施工的植被根系生命力弱,基本处于休眠状态,这些会使得种植的成活率较低,针对反季节园林绿化施工中遇到的困难,我们需要严格的掌握好反季节种植的施工技术,做好苗木的选取、运输和假植、土壤处理、修剪、种植以及最后的养护工作,以使得反季节种植在绿化工程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园林绿化施工是一项季节性很强的工作,随着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步伐加大,反季节的园林绿化施工也逐步在增多,这对园林绿化施工就要有更高的技术要求。
为了在园林绿化工程的反季节种植取得理想的成效,本文从反季节种植施工的要点出发,从苗木的选取、运输和假植、土壤处理、修剪、种植以及最后的养护具体阐述,以明确反季节种植在绿化工程中的应用。
从而使得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园林绿化中得以更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福墁. 设施园艺学•反季节种植原理[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 吴红梅. 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反季节栽植技术[J]. 安徽农业,2010,(2).
[3] 马江林. 园林绿化施工也将反季节种植[J]. 中国林业,2009,(7).
[4] 吴红梅.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反季节栽植技术[J].安徽林业,2008,(2).
[5] 任明静.园林树木栽植成活的关键技术[J];农技服务;2009(5).
[6] 田如男.园林树木栽培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