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开学二调考试(化学)试题试卷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12
2019年河北省衡水市高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1.(3分)下列实验结果不能作为相应定律或原理的证据之一的是( )(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A B C D 勒夏特列原理 元素周期律 盖斯定律 阿伏加德罗定律实验方案结果 左球气体颜色加深 右球气体颜色变浅 烧瓶中冒气泡,试管中出现浑浊测得△H 为的△H 1、△H 2的和 H 2与O 2的体积比约为2:1 A .A B .BC .CD .D 2.(3分)俗称“一滴香”的物质被人食用后会损伤肝脏,还能致癌.“一滴香”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8H 8O 3B .1 mo1该有机物最多能与 2 mol H 2发生加成反应C .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氧化反应D .该有机物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CO 23.(3分)海水是重要的资源,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要除去粗盐中SO42﹣、Ca2+、Mg2+等杂质,步骤①中所加试剂及相关操作顺序可以是过量NaOH溶液→过量BaC12溶液→过量Na2CO3溶液→过滤→盐酸B.步骤②的反应原理为2C1﹣+2H2O 电解¯2OH﹣+H2↑+C12↑C.步骤③中需将MgC12•6H2O置于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脱水制备无水MgC12D.步骤④、⑤、⑥所涉及的反应中,溴元素均发生氧化反应4.(3分)关于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7g羟基(﹣18OH)所含中子数为9N AB.0.1mol 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中,微粒NH3•H2O和微粒NH4+的数目之和为0.1N AC.常温下电解饱和食盐水,当溶液pH值由7变为12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01N AD.标准状况下,足量的甲烷与22.4L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形成C﹣Cl键的数目为N A5.(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从含有KI、KNO3等成分的工业废水中回收I2和KNO3,其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1中有机相应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无机相从上口倒出B.步骤2使用的玻璃仪器有蒸馏烧瓶、酒精灯、牛角管、球形冷凝管、锥形瓶C.步骤3可在装置中完成D.步骤4中,将溶液蒸发至只剩少量水时,用余热蒸干6.(3分)下列有关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图Ⅰ碱性锌锰电池 图Ⅱ铅蓄电池 图Ⅲ电解精炼铜 图Ⅳ氢氧燃料电池A .图Ⅰ所示电池中,MnO 2是正极,电极反应式是2H 2O+2e ﹣═H 2+2OH ﹣B .图Ⅱ所示电池放电过程中,当外电路通过1mol 电子时,理论上负极板的质量增加96gC .图Ⅲ所示装置工作过程中,阳极质量减少量等于阴极的质量增加量D .图Ⅳ所示电池中,不管KOH 溶液换成H 2SO 4溶液还是Na 2SO 4溶液,电池的总反应式不变7.(3分)短周期元素W 、X 、Y 、乙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其中a 、b 、d 、g 为化合物,a 为淡黄色固体,c 是Z 的单质,该单质与沸水缓慢反应,且该单质可制造照明弹;f 为固体单质。
号位封座密号场不考订装号证考准只卷名姓此级班2019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开学二调考试化学试题化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据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地点。
2 .选择题的作答: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底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地区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署名笔挺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地区内。
写在试题卷、底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地区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对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卤族元素的氢化物稳固性从上到下渐渐减弱B.卤素的单质其熔沸点从上到下渐渐增大C.碱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从上到下渐渐加强D .碱金属元素单质的密度从上到下渐渐高升2.以下有关物质的工业用途不正确的选项是A .钠:制备过氧化钠、氯化钠等B.铝:制导线:用作冶炼锰、钨的原料C.碳酸氢钠:制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的胃药D .碳酸钠:制玻璃、制肥皂、制烧碱、造纸、纺织3.在研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以下依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选项是A .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 2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 AgNO 3 溶液,产生白色积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 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 .向 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为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4.甲、乙为单质,丙、丁为氧化物,它们存在如图反响 (反响条件省略 )。
以下各组的甲、乙必定不切合的是A .铝和铁B.氟和氧C.碳和硅D.镁5.若用 X 代表 F、 Cl 、 Br、 I 四种卤族元素,以下能够表达它们的共性A . X 2+H 2O═ HX+HXO B. 2Fe+3X 2═ 2FeX3C. X 2+H 2═ 2HX D. X 2+2NaOH═ NaX+NaXO+H6.以下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加热使 I2升华,可除掉铁粉中的I 2B .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可制备铝单质C.加入足量氨水,充足振荡、过滤,可除掉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铝杂质D .将饱和 FeCl3溶液逐滴加到开水中持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可制备7.氟氧酸是较新奇的氧化剂,应用性极强,可用被氮气稀释的氟气在细冰F2+H 2O═ HOF+HF。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三二轮专题复习第二次调研考试高三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及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2.请考生将所作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Ag 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
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
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下列对文中内容的解释正确的是()A.“苦泉”可使蛋白质变性B.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C.胆矾受热不能分解D.胆矾与铁通过复分解反应可炼铜2.下列物质中主要成分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有机玻璃B.宣纸C.冰糖D.橄榄油3.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天然气作燃料可防止温室气体产生B.无水乙醇常作为医用消毒剂使用C.在铜质水龙头上拧上铁丝可以防止水龙头被氧化D.通过加聚反应可制得涤纶、尼龙等高分子材料4.分子式为C5H10O2,且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4种B.6种C.8种D.9种5.《本草纲目》中对葡萄酒的制作过程描述为“烧者,取葡萄数十斤,同大曲酿酢,取入甑蒸之,以器承其滴露,红色可爱。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萃取B.蒸馏C.渗析D.升华6.欲加快2CO2(g)+4H2O(g)2CH3OH(g)+3O2(g) ∆H<0的反应速率,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缩小容器容积B.升高温度C.不断分离出CH3OH D.加入高效催化剂7.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利用侯氏制碱法制备NaHCO3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 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8.正负电极均利用氢气反应的电池被称之为“全氢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ab为阴离子交换膜。
衡水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二月调研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 L 三氯甲烷中含有分子数为0.5N AB.常温常压下,2gD2O中含有电子数为N AC.46gNO2和N2 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3N AD.ImoI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转移电子数为N A2.X、Y、Z、W、R是原了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
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R同主族,且两者核外电子数之和是X核外电子数的4倍,Z为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是地売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Y、Z、W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元素W、R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R的强D.X、R分别与Y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B.在高温下煤和水蒸气作用得到CO、H2、CH4等气体的方法属于煤的气化C.由于含钠、钾、钙、铂等金属元素的物质焰色试验呈现各种艳丽色彩,可用于制造烟花D.淀粉可用于制取葡萄糖、乙醇、乙酸Uus的叙述正确的是4.人类已经成功合成了117号元素Uus,关于294117Uus电子式相同A.原子内电子数多于中子数B.与296117C.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294 D.处于不完全周期内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完全消耗的是A.标准状况下,将1g铝片投入20mL 18.4mol/L的硫酸中B.常温下,向100mL 3mol/L的硝酸中加入6.4g铜C.在适当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用2molSO2和1molO2合成SO3D.将含有少量H2O(g)的H2通入盛有足量Na2O2容器中并不断用电火花点燃6.实验室分别用以下4个装置完成实验。
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二调试题(带答案)
5 ═cuS↓
D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2NH3 H2═cu(H)2↓+2NH4+
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B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c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
D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
7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选项
物质abc
AAlAlcl3Al(H)3
BHN3NN2
cSiSi2H2Si3
DFeS2S3S2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Fe23或Fe34发生铝热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相等
B质量分数分别为40%和60%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
c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白磷放在煤油中;氨水密闭容器中保存
9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制氧气时,用Na22或H22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
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开学二调考试化学试题1.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卤族元素的氢化物稳定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B. 卤素的单质其熔沸点从上到下逐渐增大C. 碱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强D. 碱金属元素单质的密度从上到下逐渐升高2.下列有关物质的工业用途不正确的是A. 钠:制备过氧化钠、氯化钠等B. 铝:制导线:用作冶炼锰、钨的原料C. 碳酸氢钠:制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的胃药D. 碳酸钠:制玻璃、制肥皂、制烧碱、造纸、纺织3.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 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B. 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C. 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D. 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4.甲、乙为单质,丙、丁为氧化物,它们存在如图反应(反应条件省略)。
下列各组的甲、乙一定不符合的是A. 铝和铁B. 氟和氧C. 碳和硅D. 镁和碳5.若用X代表F、Cl、Br、I四种卤族元素,下列能够表达它们的共性反应的是( )A. X2+H2O═HX+HXOB. 2Fe+3X2═2FeX3C. X2+H2═2HXD. X2+2NaOH═NaX+NaXO+H2O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加热使I2升华,可除去铁粉中的I2B. 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可制备铝单质C. 加入足量氨水,充分振荡、过滤,可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铝杂质D. 将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到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可制备Fe(OH)3胶体7.氟氧酸是较新颖的氧化剂,应用性极强,可用被氮气稀释的氟气在细冰上缓慢通过制得:F2+H2O═HOF+HF。
该反应中水的作用与下列反应中水的作用相同的是A. 氟单质与水反应制氧气B. 钠与水反应制氢气C. 氯气与水反应制次氯酸D.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制氧气8.下列有关文献记载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A. “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说明我国古代就掌握了“湿法冶金”技术B. “墙塌压糖,去土而糖白”中的脱色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C. “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讲的是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的互变D. “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中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9.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A. AB. BC. CD. D10.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制取NaHCO3的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NaCl和NH4ClB. ①粗盐提纯中除去杂质离子Mg2+、Ca2+、SO42-时,必须先除Ca2+后除SO42-C. 在工段③、④、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D. 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MgCl2溶液制取金属镁11.碳酸铜和碱式碳酸铜均可溶于盐酸,转化为氯化铜。
2018~2019学年度小学期高三年级小二调考试化学试卷时间:11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l 35.5 Fe 56 Cu 64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卤族元素的氢化物稳定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B.卤素的单质其熔沸点从上到下逐渐增大C.碱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强D.碱金属元素单质的密度从上到下逐渐升高2.下列有关物质的工业用途不正确的是A.钠:制备过氧化钠、氯化钠等B.铝:制导线:用作冶炼锰、钨的原料C.碳酸氢钠:制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的胃药D.碳酸钠:制玻璃、制肥皂、制烧碱、造纸、纺织3.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4.甲、乙为单质,丙、丁为氧化物,它们存在如图反应(反应条件省略)。
下列各组的甲、乙一定不符合的是A.铝和铁B.氟和氧C.碳和硅D.镁和碳5.若用代表F、Cl、Br、I四种卤族元素,下列能够表达它们的共性反应的是( )A. 2+H2O═H+HOB.2Fe+32═2Fe3C. 2+H2═2HD.2+2NaOH═Na+NaO+H2O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加热使I2升华,可除去铁粉中的I2B.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可制备铝单质C.加入足量氨水,充分振荡、过滤,可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铝杂质D.将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到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可制备Fe(OH)3胶体7.氟氧酸是较新颖的氧化剂,应用性极强,可用被氮气稀释的氟气在细冰上缓慢通过制得:F2+H2O═HOF+HF。
2019年衡水中学高三二调化学试题1.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卤族元素的氢化物稳定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B.卤素的单质其熔沸点从上到下逐渐增大C.碱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强D.碱金属元素单质的密度从上到下逐渐升高【答案】D【解析】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减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A正确;VIIA元素,非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升高,因为单质属于分子晶体,熔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分子构型相同,相对分子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熔沸点越高,B正确;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减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C正确;碱金属元素单质的密度从上到下呈现增大的趋势,钾的密度比钠小为特例,D错误。
2.下列有关物质的工业用途不正确的是A.钠:制备过氧化钠、氯化钠等B.铝:制导线:用作冶炼锰、钨的原料C.碳酸氢钠:制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的胃药D.碳酸钠:制玻璃、制肥皂、制烧碱、造纸、纺织【答案】A【解析】钠的性质活泼,可以与氧气反应制备过氧化钠;虽然钠与氯气反应得到氯化钠,但从经济上考虑不划算,工业上常用海水晒盐,A错误;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制导线;具有还原性,用作冶炼锰、钨的原料;B正确;碳酸氢钠能够与盐酸反应,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可以制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的胃药,C正确;碳酸钠能够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以制肥皂、纺织等,D正确。
3.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氯水的颜色呈浅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答案】D【解析】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因此氯水的颜色呈浅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A正确;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是氯化银,这说明氯水中含有Cl-,B正确;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气体是CO2,这说明氯水中含有H+,C正确;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反应中有氯化铁生成。
2018~2019学年度小学期高三年级小二调考试化学试卷时间:11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l 35.5 Fe 56 Cu 64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卤族元素的氢化物稳定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B.卤素的单质其熔沸点从上到下逐渐增大C.碱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强D.碱金属元素单质的密度从上到下逐渐升高2.下列有关物质的工业用途不正确的是A.钠:制备过氧化钠、氯化钠等B.铝:制导线:用作冶炼锰、钨的原料C.碳酸氢钠:制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的胃药D.碳酸钠:制玻璃、制肥皂、制烧碱、造纸、纺织3.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4.甲、乙为单质,丙、丁为氧化物,它们存在如图反应(反应条件省略)。
下列各组的甲、乙一定不符合的是A.铝和铁B.氟和氧C.碳和硅D.镁和碳5.若用X代表F、Cl、Br、I四种卤族元素,下列能够表达它们的共性反应的是( )A. X2+H2O═HX+HXOB.2Fe+3X2═2FeX3C. X2+H2═2HXD.X2+2NaOH═NaX+NaXO+H2O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加热使I2升华,可除去铁粉中的I2B.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可制备铝单质C.加入足量氨水,充分振荡、过滤,可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铝杂质D.将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到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可制备Fe(OH)3胶体7.氟氧酸是较新颖的氧化剂,应用性极强,可用被氮气稀释的氟气在细冰上缓慢通过制得:F2+H2O═HOF+HF。
该反应中水的作用与下列反应中水的作用相同的是A.氟单质与水反应制氧气B.钠与水反应制氢气C.氯气与水反应制次氯酸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制氧气8.下列有关文献记载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A.“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说明我国古代就掌握了“湿法冶金”技术B.“墙塌压糖,去土而糖白”中的脱色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C.“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讲的是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的互变D.“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中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9.选项被提纯的物质杂质除杂试剂除杂方法A. CO(g) CO2(g) NaOH溶液、浓H2SO4 洗气B. NH4Cl(aq) Fe3+(aq) NaOH溶液过滤C. Cl2(g) HCl(g) 饱和食盐水、浓H2SO4 洗气D. Na2CO3(s) NaHCO3(s) -- 灼烧的是A.制取NaHCO3的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NaCl和NH4ClB.①粗盐提纯中除去杂质离子Mg2+、Ca2+、SO42-时,必须先除Ca2+后除SO42-C.在工段③、④、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D.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MgCl2溶液制取金属镁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11.碳酸铜和碱式碳酸铜均可溶于盐酸,转化为氯化铜。
在高温下这两种化合物均能分解成氧化铜。
溶解28.4 g上述混合物,消耗1 mol/L盐酸500 mL。
灼烧等质量的上述混合物,得到氧化铜的质量是A.35 gB.30 gC.25 gD.20 g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HCl,直到不再生成CO2气体为止,在此过程中,溶液中的HCO3-浓度变化是先变大后变小(溶液体积变化均忽略不计)B.向NaHCO3溶液中加入Ba(OH)2固体,CO32-的浓度变化是先变大后变小(溶液体积变化均忽略不计)C.有含0.2 mol Na2CO3和含0.3 mol HCl的两种溶液:①将Na2CO3溶液逐滴滴入HCl溶液中;②将HCl溶液逐滴滴入Na2CO3溶液中;①②两种操作生成的CO2体积之比为3∶2D.将等质量的Na2O和Na2O2样品分别放入等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和b%,则a、b的关系是:a=b13.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向足量含淀粉的FeI2溶液中滴加2滴氯水溶液变蓝还原性:I->Fe2+B. 白铁皮(镀锌铁)出现刮痕后浸泡在饱和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滴入几滴K3[Fe(CN)6]溶液无明显现象该过程未发生原电池反应C. 向FeCl2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粉末出现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FeCl2溶液部分变质D. SO2通入BaCl2溶液,然后滴入稀硝酸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所得沉淀为BaSO3,后转化为BaSO414.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a所示装置验证H2在Cl2中燃烧的实验现象B.用图b所示装置从饱和食盐水中提取氯化钠C.用图c所示装置探究氧化性:KMnO4>Cl2>I2D.用图d所示装置分解MgCl2·6H2O获取MgCl215.某同学利用下列实验探究金属铝与铜盐溶液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实验1可以得出结论:金属铝的活泼性弱于金属铜B.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同是导致实验1、2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C.实验2中生成红色物质的离子方程式:Al+Cu2+→Al3++CuD.由上述实验可推知:用砂纸打磨后的铝片分别与c(H+)均为0.2 mol/L的盐酸和硫酸反应,后者更剧烈16.为了探究金属单质M与盐溶液的反应,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实验现象判断,该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向滤液中滴加盐酸的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B.滤渣可能是两种单质的混合物C.滤渣在足量的稀硝酸中能完全溶解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镁或钠17.用4( )选项溶液操作及现象A. Ca(OH)2溶液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B. NaAlO2溶液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C. Ca(ClO)2溶液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D. CaCl2溶液通入CO2,溶液没有明显变化,再通入氨气,溶液变浑浊向含1 mol HCl和1 mol 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 mol·L-1 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V)的关系图正确的是19.向某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得到溶液M,因CO2通入的量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若向溶液M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分析与判断不正确的是(不计CO2溶解)A.若OB=0,则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CO2═HCO3-B.若OB=BC,则溶液M为Na2CO3溶液C.若OB>BC,则溶液M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为CO32-和HCO3-D.若3OB=BC,则溶液M中c(NaHCO3)=2c(Na2CO3)20.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A.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Fe3O4+8H++NO3-═3Fe3++NO↑+4H2OB. Mg(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Mg2++2HCO3-+2OH-═MgCO3↓+CO32-+2H2OC.向含有0.2 mol FeI2的溶液中通入0.1 mol Cl2充分反应:2I-+Cl2═2Cl-+I2D.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多:Al3++2SO42-+2Ba2++4OH-═AlO2-+2BaSO4↓+2H2O2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AlCl3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当n(OH-)∶n(Al3+)=7∶2时,2Al3++7OH-═Al(OH)3↓+AlO2-+2H2OB.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O32-+CO2+H2O═2HCO3-C.CuCl2溶液与NaHS溶液反应,当n(CuCl2)∶n(NaHS)=1∶2时,Cu2++2HS-═CuS↓+H2S↑D. 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1∶2时,3Fe+2NO3-+8H+═3Fe2++2NO↑+4H2O22.已知NH4CuSO3与足量的1 mol/L硫酸溶液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①有红色金属生成;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③溶液呈蓝色。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B.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C.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D.该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23.某无色气体,可能含HCl、CO2、NO2、HI、SO2、HBr中的一种或几种。
将其通入氯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把溶液分成两份,向一份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也有白色沉淀生成。
对于原无色气体推断一定正确的是A.一定存在HClB.一定存在SO2C.肯定没有CO2 C.不能肯定是否含有NO2、HI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量的氯气分别与足量氢氧化钠和硫化钠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同B.等量的铜分别与足量浓、稀硝酸充分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C.等量的铝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气体体积一定相同D.等量的铁分别与足量氯气和硫充分反应,生成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后,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②已知潮湿的SO2和Cl2反应生成两种无漂白性的酸,故二者混合一定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③蒸干BeCl2溶液可得纯净的无水氯化铍④Fe3O4可写成FeO ·Fe2O3。
已知铅与碳同族,则Pb3O4也可写成PbO ·Pb2O3 ⑤因为氯气沸点高,易液化,所以氯水可以保存在钢瓶中 ⑥用米汤直接检验食用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⑦Na2O2既可作呼吸面具中供氧剂,又可漂白织物、麦杆、羽毛等 A.3个 B.2个 C.1个 D.0个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与性质相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有几个 ( ) ①明矾能用于净水是因为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强氧化性 ②氯化铁溶液可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是因为其能氧化单质铜 ③浓硫酸可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其具有脱水性 ④光导纤维可用作通讯材料是因为其具有导电性 ⑤Mg O 、Al2O3的熔点很高,可制作耐高温材料⑧NaHCO3能与碱反应,因此食品工业上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⑦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 A.2个 B.3个 C.4个 D.5个27. 将一定量的铜粉加入到100 mL 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剩有m1 g 铜粉,此时共收集到NO 气体448mL(标准状况),然后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至不再反应为止,容器剩有铜粉m2 g ,则(m1-m2)为 A.5.76 B.2.88 C.1.92 D.0.2828.已知:将Cl2通入适量NaOH 溶液,产物中可能有NaCl 、NaClO 、 NaClO3,且)ClO ()Cl (--c c 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