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2016-2017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下载
- 格式:doc
- 大小:309.00 KB
- 文档页数:12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一、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25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蛤加点字注音。
(4分)静mi( ) 抖sǒu( ) 分qí( )人声dǐng( )沸攲( )斜蝉蜕( ) 啄食( ) 花团锦簇( )2.名著阅读。
(3分)《朝花夕拾》原名《》,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请简介一下其中某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3.仿照例句,摹写句子。
(4分)例句: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春天像4.正确排列下面句子的语序(只写序号):(2分)①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②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
③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④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
5.古诗文默写。
(12分)①子夏日:“,,仁在其中矣。
②峨眉山月半轮秋,。
③,一夜征人尽望乡。
④树木丛生,。
,洪波涌起。
⑤,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⑥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羁旅之思的诗句是:,。
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远方朋友思念的诗句是:,。
二、古诗文阅读(22分)(一)诗歌鉴赏。
(4分)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如何理解?(2分)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18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本题包括 9个小题,共 4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争执.(zhí)嘹.亮(liáo)黄晕.(yūn)人迹罕.至(hǎn)B.应和.(hâ)贮.蓄(zhù)粗犷.(guǎng)混.为一谈(hùn)C.静谧.(mì)咄.咄逼人(chū)感慨.(kaǐ)絮絮叨叨.(dāo)D.一霎.(chà)贪婪.(lán)倜.傥(tì)威风凛凛.(lí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诅咒烘托畅消恍然大悟B.化装吝啬侍弄不求甚解C.绝别取决分歧费寝忘食D.祷告荫蔽轻捷人声鼎沸3.下列解释中,正确的一项是()(3分)A.“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这两句诗歌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B.“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谦称自己的父亲,后者尊称对方的父亲。
D.汉语中有不少带有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的词语,也有大量不带褒贬色彩的中性词。
“参观”“挖掘”“结果”都属于中性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秋天的襄阳是一个瓜果飘香、成熟丰收的季节。
B.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们找到了做这一类题的简便方法。
C.举行“我读经典”系列阅读活动,对改善青少年阅读的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
D.近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强硬政策防止交通意外不再发生。
5.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3分)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_________;可以是聊聊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________;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________;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是________。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9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蝉蜕.(tuì)确凿.(zhuî)惨.淡(cǎn)尴尬.(gà)B.争执.(zhí)菡.萏(hàn)竦峙.(zhì)感慨.(kǎi)C.不愠.(yùn)笃.志(dǔ)诅.咒(zǔ)贪婪.(lǎn)D.曲肱.(gōng)须臾.(yí)菜畦.(qí)吝.啬(lì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废寝忘食不求甚解混为一团煞有界事B.截然不同人声鼎沸小心冀冀威风凛凛C.众目睽睽花团锦蔟美不胜收饥肠辘辘D.油然而生咄咄逼人喜出望外翻来覆去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多美的景色啊,一座座高山亭亭玉立....在我们面前。
B.考完试后,他总喜欢呼朋引伴....地邀约一群同学去踢球。
C.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害得我差点没认出你。
D.他今天早中晚三次反省了自己,真是三省吾身....啊。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义务教育法》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这本《昆虫记》的失主竟然是我们历史老师“俾斯麦”丢失的。
C.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规模。
D.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写得感人肺腑,所以这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5.下列各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好吧。
”他说,“我相信你能行!”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等……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6.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较委婉得体的一项是()(3分)待人接物:理想:10.依照下面两个句子,补写一句:(2分)钱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钱能买到书籍,不能买到知识;二、阅读理解。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初一语文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4.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啜.泣(chuò)耸.立(sǒn g)苦心孤诣.(zhǐ)B.劳碌.(lù)痴.想(chī)猝.不及防(cù)C.踱.步(duó)霎.时(shà)水波粼粼.(lín)D.凋.谢(diāo)提.防(dī)庞.然大物(pán g)2.下面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 告诫迂回头晕目眩B. 瞬间无垠擎天憾地C. 启程沐浴绿草如茵D. 岔路憔悴瘦骨嶙峋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个犯罪分子虽然做到了明察秋毫....,但是最终还是被公安机关抓捕归案。
B.大热天里,能躲在一把太阳伞下,怡然自得....地品一杯冰啤酒,真让人羡慕。
C.这里离牲畜棚很近,不光味道浓郁考验鼻子,更有夏蚊成雷....考验你的耐力。
D.晚饭后,爸爸在读书,妈妈在看报,我在做作业,各得其所....,互不干扰。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不下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B.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科试卷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2分)(2)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1分)(3),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分)(4)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揭示了新旧交替的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2分)(5)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默写完整。
(4分)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在这种gān gà的处境中,我继续待了近一年。
(2)后来发生了fēn qí: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3)于是全班同学兴趣高涨,一个个 xǐěr gōng tīng 。
(4)接着我就大用其功,将这个国家的地理状况记得 g?n guā làn sh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B.爷爷返老还童....,跟我玩起了打仗的游戏。
C.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D.学习遇到疑难时,我们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做到不耻下问....。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
(把“一直”或者“始终”删掉)B.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把“通过”或者“使”删掉)C.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还很健壮。
(把“健壮”改为“充沛”)D.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把“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5、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4分)如果你是鱼儿,那么快乐就是一汪清凉的水;如果你是小鸟,那么快乐就是一片湛蓝的天;,;,。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科试卷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2分)(2)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1分)(3),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分)(4)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揭示了新旧交替的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2分)(5)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默写完整。
(4分)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在这种gān gà的处境中,我继续待了近一年。
(2)后来发生了fēn qí: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3)于是全班同学兴趣高涨,一个个 xǐěr gōng tīng 。
(4)接着我就大用其功,将这个国家的地理状况记得 gŭn guā làn sh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B.爷爷返老还童....,跟我玩起了打仗的游戏。
C.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D.学习遇到疑难时,我们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做到不耻下问....。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
(把“一直”或者“始终”删掉)B.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把“通过”或者“使”删掉)C.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还很健壮。
(把“健壮”改为“充沛”)D.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把“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5、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4分)如果你是鱼儿,那么快乐就是一汪清凉的水;如果你是小鸟,那么快乐就是一片湛蓝的天;,;,。
浙江省桐乡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温馨提示:本卷共4页4大题,2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请你看清题目,认真作答,答案写在语文答题卷上。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3分)1.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夜晚,静悄悄的,我避开xuān①闹与繁华,独自zhù②立在乡野的小径上,jiǎo③洁的月光洒在我身上,秋风轻轻抚摸着我,花朵飘逸着沁人心脾的幽香,我顿觉心旷神yí④。
2.根据语境,把备选词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3分)乌镇是中国江南的封面,传承着千年的历史文化。
①的水乡风景、②的美食佳肴、③的民俗节日、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亘古不变的生活方式使乌镇成了东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
风味独特纯朴秀美缤纷多彩3.下列句子均有语病,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4分)①乌镇的旅游开发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仅十月黄金周来乌镇旅游的人数就达38万人次。
②班主任在班会课上说,校运会上我们班能不能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关键是运动员能否发挥顽强拼搏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4.根据提示正确默写名句。
(6分)①,风正一帆悬。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③<观沧海》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④在工作学习中,我们要“”,向先进人物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的学识与修养。
见到不好的人与事,还应“”来反省自己。
(用《〈论语〉十则》一文中的语句回答)⑤何当共剪西窗烛,。
5.根据语境仿写句子。
(2分)欣赏是一种领略,欣赏也是一种收获。
欣赏日出,自然会在日出的喷薄中感受向上的力量;欣赏大海,自然会在大海的浩瀚中领悟博大的胸怀;,。
6.阅读下面的文字,仔细理解其话语的意思,完成(1)(2)两题。
(4分)一个顾客在酒吧里喝啤酒,他喝完第二杯之后,转身问酒吧的老板:“你们一周能卖掉多少桶啤酒?”老板得意洋洋地回答说:“35桶。
”顾客说:“我倒想出一个能使你每周卖掉70桶的办法。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5题,21分)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8分)(1),。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李白《峨眉山月歌》)(2)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4),。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点的词语注音。
(4分)(1)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niàng)。
(2)我如饥饿的瘦狼,(tānlán)地吞读下去。
(3)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4)那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慢慢品味生活,你会发现,回味无穷....的生活,就在那如水的平淡中。
B.清晨,千万缕金光洒向水面,那一池带着露珠的娇艳睡莲,尽态极妍....。
C.一场春雨之后,那雪白的梨花漫山遍野,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美丽。
D.拿到最新一期的《读写舫》,我迫不及待....地读起来,一篇篇精美的文章让我爱不释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B.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C.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5.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些大自然的语言会在我们心中唤起不同的感受。
请从声音、形态、气味三个角度中选择一个,参照示例写句子,要求具体形象,句式不限。
(3分)示例:大自然的色彩语言:金黄色的阳光下,一片美妙的新绿从草地向四面八方蔓延,让人感受到春天的蓬勃与活力。
大自然的语言:第二部分(6~23题,49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6——8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共8分)着.()落蝉蜕.()诅.()咒粗犷.()zhù()蓄lìn()啬lì()临静mì()2、古诗文默写。
(10分)(1)水何澹澹,。
《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潮平两岸阔,。
《次北固山下》(4)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5),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6)遥怜故园菊,。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7)不知何处吹芦管,。
《夜上受降城闻笛》(8)兄女曰:。
《咏雪》(9),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10),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二章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4分)回眸过去,我们曾走过多少个百花争艳的春天,烈日炎炎的酷暑,硕果累累的金秋,寒风刺骨的严冬,这其中有道不尽的辛酸苦辣。
通过一次次刻骨铭心的亲身体验,使我们读懂了生活的起伏多变、阴晴无常。
而自我①(调整、调和)心态,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坦荡地面对人生是尤为重要的。
即使是枯燥乏味的人生,也会因此变得妙趣横生。
我们扬起生活的风帆,在浩渺无垠的大海上航行,我们勇敢地接受阳光的抚摸、风雨的②(洗刷、洗礼),让心灵得到净化。
我们坚信:。
(1)请为①、②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①②(2)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写出正确的句子。
(1分)(3)请你根据语境,为文末补写一个句子。
(1分)4、下列对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朱自清的散文《春》,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他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济南的冬天》中老舍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天净沙·秋思》生动的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之情,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改正后将正确的句子工整地抄写下来。
(2分)2(1)漫步在这山间,看层林叠翠,山花烂漫,听叮咚的溪水与快活的鸟儿应和.()出的美妙乐曲,真让人心旷神怡。
(2)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不求甚解....地钻研,这样才能把知识掌握得更好。
B.他办任何事情总是小心翼翼....的,唯恐出差错。
C.这盘歌碟里面的歌曲旋律优美,音调柔和,真让人美不胜收....。
煞有介事....地告诉大家,我们班被评为“文明班集体”。
同学们听了非常兴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B.高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 C.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D.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的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
②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
③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④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⑤“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⑥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A、⑤⑥②③①④B、④③②①⑤⑥C、⑤⑥①③②④D、①②④⑤⑥③6、名著导读(2分)《朝花夕拾》是写的一部散文集,写的虽然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凸显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如《五猖会》所反映的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7、古诗文默写(8分)(1)不知何处吹芦管,。
(2),影入平羌江水流。
(3)水何澹澹,。
桐乡市实验中学片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七年级语文试卷(2016.11)温馨提醒:本卷共四大题,19小题,满分100分(含书写分3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18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在前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老师。
有鲁迅先生那方正、bó( )学的寿镜吾老师;有唤醒海伦灵魂,让海伦的生活从此jié()然不同的莎莉文老师;有“人不知而不yùn( ) ”的“至圣先师”孔子。
他们都是值得我们míng( )记的好老师。
2. 古诗文名句填空。
(7分)(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2),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论语》中表明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4)浩瀚诗海,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乡愁“,”,表现了思乡之切;李益在受降城上,听着“”,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3.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7分)(1)下列句子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务虚笔记》等、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B.《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
C.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D.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命若琴弦》、《湘行散记》。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4分)……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
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
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①文段选自《》(书名),作者是。
②文中的“他”指的是(人名),他是一个的人。
二、现代文阅读(21分)年的女儿……”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4.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艰难”,请结合语境,理解含义。
(2分)(1)艰难:(2)艰难:5.文中有两处划线句A、B,请任选一句赏析。
(2分)6.有人认为本文着重写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将题目改为《怀念母亲》更合适,你觉得呢?为什么?(3分)7. 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3分)(二)手掌里的清凉(11分)树阴下,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约七岁,小的看来不到三岁。
树下有几个用砖块砌起的墩子,大的孩子以砖墩当桌子趴在上面做作业,小的也拿了一截铅笔在一张纸上胡乱画着。
他们是兄弟俩,大的孩子放了暑假,从农村到这座城市打工的父母便把兄弟俩从家里接来,与他们团聚一些时日。
(1)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
弟弟大约是受不了那酷热,抓耳挠腮的,满脸通红,有汗水从腮上掉了下来。
这时,哥哥好像变戏法一样,从树桠上拿出一把扇子。
确切地说,那不是扇子,只是一小块三夹板,拿绳子绑上了一根小木棍做柄。
哥哥捏着那柄一个劲地给弟弟扇着。
A热热的风让兄弟俩感觉不到一丝凉快。
这时,哥哥两眼直直地从街的缺口处望过去,他渴望有风吹过来,可是没有。
B哥哥显得非常失落。
他下意识地四处瞅着,眼光突然就落到了一个地方,那多么像一块侧立起来的池子。
也许他思绪的鱼儿已游回到了家乡,他家门前有一块池塘,不管多热的天,只要坐在池塘边树下的青石墩上,将双脚伸到水里,就会有一股透心的凉从脚下一直凉到头顶。
哥哥来到了那“侧起的池子”前,他是认识的,那是一块玻璃。
下面是墙砖,玻璃有些高,他踮了踮脚,仍然够不着那玻璃。
随之,(2)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
他将双手贴在玻璃上,感觉到了阵阵凉意。
这时,他突然想起什么,赶紧将弟弟抱了过来。
他要抱着弟弟站到那码好的砖头上,可就是上不去。
努力几次后,他放弃了——因为他明白,凭着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抱着弟弟上到砖头上去的。
他想了想,将弟弟抱回到树阴下,把自己的双手在玻璃上贴了一会儿,然后赶紧去握住弟弟的手。
几乎在两个多小时里,哥哥就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
直到快中午了,在工地上做饭的母亲来叫兄弟俩去吃饭,哥哥的这一动作才停止。
妈妈问哥哥:“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哥哥说:“我不能让弟弟热着,再说弟弟要是热得哭了起来,会影响爸爸妈妈工作的。
”妈妈的两眼不禁红了,可哥哥似乎没有看到妈妈的表情,只顾高兴地说下去,“妈妈,我知道阴处的玻璃会是凉的,想不到城里的玻璃会这么凉。
”妈妈本想告诉儿子:这玻璃之所以会这样凉,是因为玻璃后面的屋子里有大功率的空调。
可妈妈没有说,她相信能将一手清凉传递给弟弟、心中想的是让爸爸妈妈安心工作的孩子,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
(段奇清/文,选自《铜陵日报》,有删改)8.梳理全文内容,将横线上的内容填充完整。
(2分)9(1)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2分)(2)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
(品味加点词语)(2分)10.以下句子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如果将它还原,你认为应该放到A、B两处的哪一处?(2分)哥哥扇起的风,将砖墩上的灰尘搅起,在树叶缝隙筛落的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绺绺舞动的火。
11.妈妈为什么相信“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请从哥哥的性格特点方面作答。
(3分)三、文言文阅读(14分)(一)《论语》十二章(节选)(8分)○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吾日三省.吾身(2)不逾.矩(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4)饭.疏食,饮水13.翻译下列句子(2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4.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迪。
(2分)(二)急不相弃(6分)华歆、王朗①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②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③!”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华歆:东汉末举孝廉,任尚书令。
王朗:与华歆同时代的人。
两人都是当时的著名人物。
②贼:这里指作乱的人。
③邪(ye):相当于“吗”。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1)歆辄难之.(2)王欲舍.所携人16.翻译下面句子(2分)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17.请你结合文章谈谈华歆、王朗分别是怎样的人?(2分)四、语言应用(44分)1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4分)邻居王洋大爷想9月4日去一趟上海旅游,假设你已帮他买好了高铁车票,准备把车票交给王大爷。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车票,告诉王大爷主要的乘车信息,并提醒他带好身份证,提前半小时到达高铁车站。
请你写出这段话,100字左右。
19. 初中生活的画卷徐徐打开,阅读、交友、运动、畅想、实验……生活中的人、事、景,总能带给我们一份快乐,一丝感动。
请以“带给我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40分)要求:(1)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
(2)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学校名称。
(4) 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不写错别字,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题卷 (2016.11)温馨提醒:本卷共四大题,19小题,满分100分(含书写分3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18分)1.(4分)2.(7分)(1)(2)(3) ,(4) ,3.(7分)(1)(3分)( ) (2)(4分)○1 《 》○2二、现代文阅读(21分)(一)(10分)4.(2分)(1)艰难(2)艰难5.(2分)我选 赏析 6.(3分)7. (3分)(二)(11分)装 订8.(2分)①②9.(4分)(1)(2)10.(2分)()11.(3分)三、文言文阅读(14分)(一)(8分)四、语言应用(44分)18.(4分)19.根据要求作文(40分)参考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18分)1.(4分)博截愠铭2.(7分,每空1分)(1)风正一帆悬(2)遥怜故园菊(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不知何处吹芦管3.(7分)(1)D (3分)(2)(毎空1分。
共4分,错别字不给) ①《朝花夕拾》鲁迅②范爱农倔强耿直、愤世嫉俗、负责任但穷困潦倒 (答对1点給1分)二、现代文阅读(21分)(一)秋天的怀念(10分)4.(2分)(1)艰难:说明母亲已经病得很严重了,连呼吸都困难了。
(2)艰难:不只是写母亲因生病而艰难,还有因儿子的瘫痪,以及儿子对生活失去信心,同时还要要照顾不成年的妹妹等一生的艰辛。
5.(2分) A.“悄悄地”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因担心自己过重的脚步声让儿子痛苦而谨慎小心地躲出去的样子,“偷偷地”写出母亲在不让“我”察觉的情况下关注我的一举一动,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担心、理解和关心。
(言之有理即可)B.一个”挡“字写出母亲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伤感痛苦,丧失生活的信心。
(或者通过母亲的语言描写,想想陪我去看菊花,想以菊花的傲霜而怒放的精神,让“我”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6.(3分)(1)母亲是秋天去世的,“我”深切怀念母亲对“我”的爱。
(2)秋天里去看菊花,是母亲对“我”的希望,“我”用行动向母亲表示,不仅自己好好活,还要带着妹妹好好活,让母亲在九泉之下放心。
(3)秋天是菊花盛开的时节,“菊花”是母亲坚韧、乐观精神的象征,看到菊花绽放得那样鲜艳、灿烂,让“我”明白了要好好儿活,活出精彩,做生活的强者。
7.(3分)结尾提到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菊花,这是母亲生前最大的愿望,可以看出我已重拾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