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2月试-含答案 师生通用
- 格式:doc
- 大小:148.00 KB
- 文档页数:11
扬州中学高三年级语文检测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 水蒸气拾人牙惠阆.苑(làng)厝.火积薪(cù)B. 发祥地呀呀学语桔.梗(jié)不稂.不莠(láng)C. 路由器如雷贯耳拱券.(xuàn)抛头露.面(lù)D. 谐奏曲秣马厉兵阋.墙(xì)岁稔.年丰(shěn)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以评选出当年度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B.报告团成员结合亲身的经历,深情地讲述了罗阳同志生前刻苦攻关的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深深打动了现场的听众。
C.‚巨龙‛号潜海成功,对于完善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升我国开发海洋的能力,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D.长期以来我国为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提供天气预报服务,为渔民生产、海上搜救和各种海上活动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气象信息。
3. 阅读下列材料,简析两位大师表达的异同。
(5分)晚年的毕加索为了能够独处,用最后的精力去创作,就把所有的人都拒之千里。
他把那些赶来想一睹大师风采的人戏称为‚池塘里的青蛙‛。
一位华裔英籍作家翻译介绍了钱钟书先生的作品,回国时想拜访一下先生,钱先生说:‚如果你吃了一只鸡蛋感觉味道还不错的话,有什么必要一定要见下这蛋的母鸡呢?‛相同点:不同点: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4分)电影《一代宗师》上映,但导演王家卫肯定想不到,自己的电影上映后,①。
不少人狠批,且言辞极端:‚巨烂片‛,‚垃圾片‛、‚稀奇古怪‛……②,甚至还有不少人在网上号召大家‚千万不要去看‛。
③,影片‚完美‛,‚一如既往很王家卫,文艺范十足‛……谩骂派斥力挺派为‚装文艺‛,而力挺派则将谩骂派定位为‚土老帽‛。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检测高三英语试卷2018.2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21. A child should be receiving either meat or eggs daily, preferably ______.A. neitherB. noneC. eitherD. both22. In the lecture, the professor told his students about how to write an _________ of a graduate paper, expressing the main argument.A. accountB. applicationC. addressD. abstract23. It was the middle of night ________ my husband woke me up and told me to watch the football game.A. whileB. thatC. asD. when24. The bungalow near the south school gate will be ______ into classrooms for music and art.A. transmittedB. transferredC. transformedD. transported25. New York is the fashion capital of the world, says a new study on Feb 4. 2014 by the Global Language Monitor, Paris ____second, with Shanghai_____10th while Hongkong 20th.A. coming, ranksB. come, rankedC. comes, rankingD. coming, ranking26. Looking back upon his teaching career, he doesn’t remember ever having been doubted, or challenged in class, ________ rejected.A. other thanB. let aloneC. rather thanD. more than27. - I’m sorry. I think I am not fit for the job. I don’t handle pressure too well.- Oh, I can’t believe it. Y ou know, that’s not the impression I have of you at all. That’s_________ I’d describe myself.A. whatB. whyC. whichD. how28. Like all teenagers there’s one thing she’d rather __________ --- spots.A. do withoutB. do upC. do withD. do off29. The employee might have been dismissed by the employer last month, ______?A. hasn't heB. didn't heC. wasn't heD. mightn't he30. On an average day most of us _____ our smart phones 47 times, and nearly double that if we’re between the ages of 18 and 24.A. checkedB. would checkC. will checkD. check31. She was likely to tell the whole truth, in cases other people would have kept silence.A. whereB. thatC. whoD. which32. Some believe that china faces similar problems as devices meant to fight crime _______ to invade privacy.A. beginningB. begunC. beginD. had begun33. She’s added a few characters and changed some names but this is a true story.A. completelyB. necessarilyC. graduallyD. essentially34. It is vital to ______ to teenagers the simple fact that _______ the Internet will more or less do harm to both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A. get across; being addicted toB. get over; addicted toC. get through; addicting toD. get down; addicting themselves to35. -I’ll take the new truck,- And leave me to drive the old one? .A. Don’t mention itB. Forget itC. I’m sorryD. Bad luck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l分,满分2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涂黑。
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第I卷(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做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做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 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检测高三英语试卷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21. A child should be receiving either meat or eggs daily, preferably ______.A. neitherB. noneC. eitherD. both22. In the lecture, the professor told his students about how to write an _________ of a graduate paper, expressing the main argument.A. accountB. applicationC. addressD. abstract23. It was the middle of night ________ my husband woke me up and told me to watch the football game.A. whileB. thatC. asD. when24. The bungalow near the south school gate will be ______ into classrooms for music and art.A. transmittedB. transferredC. transformedD. transported25. New York is the fashion capital of the world, says a new study on Feb 4. 2014 by the Global Language Monitor, Paris ____second, with Shanghai_____10th while Hongkong 20th.A.?coming,?ranks???? ?B.?come,?ranked????? ?C.?comes,?ranking??????D.?coming,?ranking26. Looking back upon his teaching career, he doesn’t remember ever having been doubted, or challenged in class, ________ rejected.A. other thanB. let aloneC. rather thanD. more than27. - I’m sorry. I think I am not fit for the job. I don’t handle pressure too well. - Oh, I can’t believe it. You know, that’s not the impression I have of you at all. That’s_________ I’d describe myself.A. whatB. whyC. whichD. how28. Like all teenagers there’s one thing she’d rather __________ --- spots.A. do withoutB. do upC. do withD. do off29. The employee might have been dismissed by the employer last month, ______A. hasn't heB. didn't heC. wasn't heD. mightn't he30. On an average day most of us _____ our smart phones 47 times, and nearly double that if we’re between the ages of 18 and 24.A. checkedB. would checkC. will checkD. check31. She was likely to tell the whole truth, in cases other people would have kept silence.A. whereB. thatC. whoD. which32. Some believe that china faces similar problems as devices meant to fight crime _______ to invade privacy.A. beginningB. begunC. beginD. had begun33. She’s added a few characters and changed some names but this is a true story.A. completelyB. necessarilyC. graduallyD. essentially34. It is vital to ______ to teenagers the simple fact that _______ the Internet will more or less do harm to both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A. get across; being addicted toB. get over; addicted toC. get through; addicting toD. get down; addicting themselves to35. -I’ll take the new truck,- And leave me to drive the old one .A. Don’t mention itB. Forget itC. I’m sorryD. Bad luck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l分,满分2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涂黑。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三月检测试卷高一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1.在下面语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要达到文理通顺,必须_________:一是多读,二是多写。
读书多了,自然能掌握语文的一般规律,自己下笔为文的时候便能___________。
__________,并非诳语。
过去强调背诵若干重要文章,是有道理的。
A.齐头并进笔走龙蛇挥洒自如B.双管齐下信手拈来挥洒自如C.双管齐下挥洒自如熟能生巧D.齐头并进熟能生巧信手拈来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C.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D.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通常的小说不允许离题,除非你是要另写一本小说。
_____。
作者便于把哲学、政治和道德融于小说之中,把一切用一条神秘的链条联接起来。
①小说中夹杂议论,有悖于作品的意图和性质。
②因为所有人物都不是为了发表议论而集合在小说里的。
③通常的小说也不能夹杂议论。
④但是,在书信这种形式中,登场的人物都不是预先挑选的。
⑤所谈论的话题不受任何预先拟定的计划或提纲约束。
A.⑤①②③④B.⑤④①③②C.③②①④⑤D.③①②⑤④4.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A.宋代的行政区划制度改唐代的“道——州——县”为“路——州——县”三级,《<指南录>后序》中“都督诸路军马”中就是。
B.《五人墓碑记》中“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蓼洲”是周顺昌的字,“公”表示尊称。
文末“太史文起文公”,“太史”是官职名,“文”是姓,“起文”是名,“公”表示尊称。
C.“书院”是起于宋代的一种新型教育组织,其创办的目的在于自由研究学问,是培养高层次学者和进行学术研究的机构。
书院有私立有官办的,著名的有岳麓书院、东林书院等。
D.古代平民通常只能穿褐或布衣。
江苏扬州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2月)开学试卷(有答案)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年级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曹雪芹创造性地吸收和运用了中国古代诗歌、绘画等艺术手法,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
这既表现在宝黛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等众多优美场景的构思中,也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例如林黛玉________的倩影、________的眉眼、________的低泣,以及她所住的那个________的潇湘馆,使她在群芳云集的大观园中,独具一种“风流态度”。
A.静谧高雅幽怨含情哀婉缠绵纤细清丽B.静谧高雅哀婉缠绵幽怨含情纤细清丽C.纤弱清丽幽怨含情哀婉缠绵静谧高雅D.纤细清丽哀婉缠绵幽怨含情静谧高雅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如果发生疑似心脏病的胸痛,切忌不要盲目走动,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甚至猝死,最有效的办法是立即静卧。
B.总结历史教训,需要深入的民族自省。
甲午战争失败的内因,正是清末腐朽至极的观念、制度、官吏所导致的。
腐至而殇,腐盛而败,朽极而亡。
C.新兴国家群体崛起,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美国如果不能改变高高在上的霸主心态,不能转变传统对抗的零和思维,发展空间就会受限。
D.法国和平艺术节组委会是一个在全球颇有影响的民间艺术,每年夏季,都要组织全球上百个艺术团体到法国各地巡回演出。
3.某服装店开业,老板的朋友送来四副贺联,其中最得体的一副是()A.锦绣乾坤真事业经纶山海大文章B.春满柜台宾客至货盈橱架利源开C.丹青夺造化之工粉黛染山川之色D.愿将天上云霞色化作人间锦绣裳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体现和辉煌标本。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学情检测试题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逮.(dài)捕发酵.(jiào) 档.(dǎng)案片言只.(zhī)语B.榫.(sǔn)头舌苔.(tāi) 攒.(cuán)射宁缺毋.滥(wù) C.咯.(kǎ)血剽.(piáo)窃供.(gōng)销浑身解.(xiè)数D.忸怩.(ní) 打烊.(yàng) 贮.(z hù)存北门锁钥.(yuè)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嫦娥三号的成功落月,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勘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具有里程碑意义。
B.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想问题、办事情都应该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C. 王振鹏的《江山胜览图》描绘了仲春季节江南山水风光和人们日常生活,不仅是研究元代社会的“百科全图”,而且是研究元代绘画的重要图像。
D. 现任政府如果不能推动官员财产公开,把权力晒在阳光下,就难以真正改变目前公款消费、权力寻租,也就无法保证反腐的有效性和长久性。
3.某校利用宣传橱窗举办关于“辽宁”号的专题展览,展览包括三个板块。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为展览拟写总标题和各板块标题。
要求:简明生动,每个标题不超过8个字。
(4分)中国“辽宁”号航空母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其外壳原是苏联海军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的二号舰“瓦良格”号。
中国改造的“瓦良格”号是一艘常规动力航母,由苏联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建造。
苏联解体后,建造工程被迫下马。
1998年,废旧的“瓦良格”号被中国公司收购,2003年3月抵达中国大连港。
中国对“瓦良格”号航母进行改造,这是海军装备建设新的发展成果,标志着中国没有航母的历史从此结束。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下)月考语文试卷(2月份)一、语言文字运用题.(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古史是从尧舜时期开始逐渐明晰的,《尚书》的便是《尧典》。
先秦诸子都对尧舜,虽然说法时有,但都对他们的真实性深信不疑,基本史实亦甚清晰。
A.开篇津津乐道歧意B.首篇乐此不疲歧意C.首篇津津乐道分歧D.开篇乐此不疲分歧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恰当的一项是()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
,。
①有的作品内容确实不错,因为写得拖沓累赘,读起来使人感到吃力、头疼②简而淡,繁而冗,往往两病兼具③作品写得过长,原因很多,首先是对生活的提炼亦即艺术概括的问题④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不必那么长,确有“水分”可挤⑤但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欠洗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条⑥而读大师们的名著呢,却有如顺风行船,轻松畅快A.③⑤①②④⑥B.③⑤②④①⑥C.④①⑥③⑤②D.④③⑤②①⑥3.下列四组诗句中,所咏的不是同一历史人物的一组是()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B.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C.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D.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
4.许倬云先生是当代史学研究大家,在他看来,对历史研究结果最具影响力的一项是()我的研究方法,总是在一个固定的时点上切一横断面,在下一个时点上再切一个横断面,然后比较这两个横断面相异之处,再在其中寻求变动的主因及变化的现象。
因此我这工作最重要的是选时点,而选时点则往往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意识,甚至带有冒险性的意味,有时也可能因为原选的横切面不恰当而导致观察错误。
A.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点的变化B.挑选、比较时精密的科学方法C.研究者工作中的选择与判断D.冒险挑选时点、横断面的运气5.(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2018 届江苏扬州市高三年级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分析江苏扬州市2018 届高三年级高考模拟语文试卷本卷满分为 160 分, 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 (15 分)1. 在下边一段话的空缺处挨次填人词语,最适合的一组是()(3 分)据证监会统计,今年证监会行政处分涉诉案件共43 件 , 连续三年创出历史新高。
一度的资本大鳄,在看管层的下,也无所遁形,所以倒下的不在少量,“德隆系”及的“敢死队”大佬们,都成为经典的反面教材。
A. 惹是生非火眼金睛前仆后继B. 兴妖作怪明察秋毫前仆后继C. 兴妖作怪火眼金睛接二连三D. 惹是生非明察秋毫接二连三2. 以下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靠近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B.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 往者不行谏,来者犹可追D.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3. 以下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A.我本来不可以理解父亲母亲的决定,在好朋友的劝告下,我解开了心结。
B.感谢各位老师对犬子的尽心教育,不然他不会获得这样的好成绩。
C.一位母亲向民众求援 : “我儿子才十六岁就得了绝症,大家必定不可以漠不关心啊 ! ”D.她对帮助自己的人说 : “固然此次您尽了绵薄之力,但对我来说倒是莫大的恩德。
”4. 在下边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人语句,连接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某微信民众号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展开了一场“丢书大作战”活动。
1万本书被“丢”在地铁、飞机温顺风车等交通工具上,主办方希望捡到的人能够阅读、写念书心得并将书本传达下去,但它鼓舞人们阅读分享知识的初衷仍旧值得欣赏居主办方统计。
活动开始后的三个月内,只有 239 本书被抢超出次即使见效甚微我们理解“丢书大作战”想要做出改变的梦想“丢书大作战“活动仿佛失败了想做出一些细小改变的“瞎折腾“总好过面对烦躁民风的漠不关心A.B.C.D.5.下边是从某中学生杂志栏日中摘录的文章标题、所选文章与栏目名称对应最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第一组《天眼计划》《星穹以外》《外星人谜踪》《月球上真的有水吗》1第二组 : 《“南山” 是座什么山》《花木兰女扮男装的实情》《朱自清与“背影”》《这个寒假读什么》第三组《我来聆听你的故事》《如何应付成长之痛》《我和烦忧握手言和》《还我一双自由翱翔的翅膀》A. 魅力星球校园漫笔心理诊室B.宇宙探秘校园漫笔依旧故我C 宇宙探秘讲堂内外心理诊室D魅力星球讲堂内外依旧故我二文言文阅读 (18 分)阅读下边的文言文 . 达成 6 -9 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摇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③⑥⑤①④②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学#科网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年级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曹雪芹创造性地吸收和运用了中国古代诗歌、绘画等艺术手法,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
这既表现在宝黛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等众多优美场景的构思中,也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例如林黛玉________的倩影、________的眉眼、________的低泣,以及她所住的那个________的潇湘馆,使她在群芳云集的大观园中,独具一种“风流态度”。
A.静谧高雅幽怨含情哀婉缠绵纤细清丽B.静谧高雅哀婉缠绵幽怨含情纤细清丽C.纤弱清丽幽怨含情哀婉缠绵静谧高雅D.纤细清丽哀婉缠绵幽怨含情静谧高雅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果发生疑似心脏病的胸痛,切忌不要盲目走动,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甚至猝死,最有效的办法是立即静卧。
B.总结历史教训,需要深入的民族自省。
甲午战争失败的内因,正是清末腐朽至极的观念、制度、官吏所导致的。
腐至而殇,腐盛而败,朽极而亡。
C. 新兴国家群体崛起,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美国如果不能改变高高在上的霸主心态,不能转变传统对抗的零和思维,发展空间就会受限。
D.法国和平艺术节组委会是一个在全球颇有影响的民间艺术,每年夏季,都要组织全球上百个艺术团体到法国各地巡回演出。
3. 某服装店开业,老板的朋友送来四副贺联,其中最得体的一副是( )A.锦绣乾坤真事业经纶山海大文章B.春满柜台宾客至货盈橱架利源开C.丹青夺造化之工粉黛染山川之色D.愿将天上云霞色化作人间锦绣裳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体现和辉煌标本。
①它至今仍是从头至尾、从里到外②始终保持着地道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③在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始终难解难分④唯独书法艺术的情况不一样⑤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对古往今来中国的人文、历史乃至一切事物都有深刻的渗透与影响⑥但那影响毕竟在逐渐淡化A.⑤⑥③④①②B.⑤⑥③④②①C.③⑤⑥④①② D.③⑤⑥②①④5. 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不贴切的一项是( )A.多行不义必自毙,人类最终将自食因无知造成的恶果。
B.讽刺了社会上某些人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现象。
C.讽刺了社会上某些人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环境的行为。
D.人类破坏环境自认为胜利,最终将是人类的毁灭。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潘耒,字次耕,吴江人。
生而奇慧,读书十行并下,自经史、音韵、算数及宗乘之学,无不通贯。
康熙时,以布衣试鸿博,授检讨,纂修《明史》。
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
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自洪武以下五朝稿皆所订定。
寻充日讲起居注官......,修《实录》、《圣训》。
尝应诏陈言,谓:“建言古无专责,梅福以南昌尉言外戚,柳伉以太常博士言程元振,陈东以太学生攻六贼,杨继盛以部曹劾严嵩。
本朝旧制,京官并.许条陈。
自康熙十年宪臣奏请停止,凡非言官而言事为越职。
夫人主明目达聪,宜导之使言。
今乃禁之,岂盛世事?臣请弛其禁,俾.大小臣工各得献替,庶罔上行私之徒,有所忌而不敢肆。
于此辈甚不便,于国家甚便也。
其在外监司守令,遇地方大利弊,许其条奏。
水旱灾荒,州县官得上闻。
如此,则民间疾苦无不周知矣。
”更请许台谏官得风闻言事,有能奋击奸回者,不次超擢..,称得士,名益甚。
既以布衣进,齿最少,又傲睨..,以作敢言之气。
二十三年,分校礼闱不能容人,因此忌者颇众。
议起,坐浮躁降调,遂归。
耒有至性,初被征,辞以母老,不获命,乃行。
既除官,三牒吏部以独子请终养,卒格.于议不果归。
逮居丧,哀毁骨立。
少受学同郡徐枋、顾炎武。
枋殁,周恤其孤孙,而刻炎武所著书,师门之谊甚笃焉。
四十二年,圣祖南巡,复原官。
大学士陈廷敬欲荐起之,力辞而止。
平生嗜山水,登高赋咏,名流折服。
有《遂初堂集》。
又因炎武《音学五书》为《类音》八卷。
炎武复古,耒则务穷后世之变云。
当时词科..以史才称者,汪琬、吴任臣及耒为最著。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一》,有删改)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职任分而义例一.一:统一B.京官并.许条陈并:并且C.俾.大小臣工各得献替俾:让D.卒格.于议不果归格:搁置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讲起居注官”是清朝的宫廷官职,负责记录整理帝王的言行,作为撰修国史的材料。
B.“超擢”指超越一级或更多等级而晋升官员,一般用于特别有才干或有特殊功勋的人。
C. “礼闱”指古代科举考试之会试,因其为礼部主办,故称礼闱。
参加会试的应考者为各省的秀才,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D.“词科”是科举名目之一,主要选拔学问渊博、文辞清丽、能草拟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夫人主明目达聪,宜导之使言。
今乃禁之,岂盛世事?(2)既以布衣进,齿最少,又傲睨不能容人,因此忌者颇众。
9.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潘耒的精神品质。
(4分)三、古诗文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临江仙陈克①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②。
岁华销尽客心惊。
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③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
故人相望若为情。
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北宋末南宋初词人。
浙江临海人。
作者作此词时侨居建康(今江苏南京)。
②江城:指建康。
③齑盐:腌菜和盐,这里指代养老之处。
10.首起两句“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5分)11.词中寄寓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2)皇览揆余于初度兮,。
(屈原《离骚》)(3)定乎内外之分,。
(庄子《逍遥游》)(4),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5)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6)岂无山歌与村笛,。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7)长袖善舞,。
(韩非子《韩非子》)(8)知足不辱,。
(老子《老子》)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女匪孙方友⑴民国十几年的时候,豫东一带活跃着一支女匪。
队伍里多是穷苦出身的姑娘,而匪首却是位大家闺秀。
至于这位小姐是如何沦入匪道的,已无从考究。
她们杀富济贫,不骚扰百姓。
打舍绑票,也多是有钱人家。
⑵女匪绑票不同男匪,她们大多是“文绑”,极少动枪动刀。
先派一位精明伶俐的女匪徒,化装一番,潜入富豪之家当女仆,混上半年仨月,看熟了道儿,定下日期,等外围接应一到,便轻而易举地抱走了人家的孩子。
然后托中人送书一封,好让主家准备钱财。
⑶这一年秋天,她们又抱了陈州一富商之家的独生子。
那富商是城里的首富,已娶了七房姨太太,方生下这一后嗣。
七夫人很有学识,见娇儿被绑,悲痛欲绝,几经思索,便给女匪首写了一封信:⑷我愿意长跪在您面前哀求,看在上帝的面子上,把孩子安全地还给我,免除我的痛苦。
我以一个母亲和你同属女性的身份,请你三思你所做的事对我全家造成的伤害。
我要回孩子的愿望比要世界上任何东西都强烈,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来换回我的儿子,请你告诉我你的条件。
⑸女匪首看了这封感人至深的信,很是欣赏,一时来了兴致,便回信一封:⑹我不愿跪在任何人的面前,我也不愿别人跪在我的面前。
我只请求你看在上帝的面上,把我所需要的东西安全地送给我,免除我的人生之苦。
我以一个女性的身份,请你理解你我命运的不同!一哲人说:谁都希望不跟着命运走,到头来,命运却又主宰着那么多人!由于命运之神把我推上了匪道,因而我需要生存和向一切富人报复的愿望比要世界上任何东西都强烈!我愿意为你保全你的儿子,请你拿出三千大洋来,于本月×日在我随时通知你的地点换回你的儿子!为保险起见,请不要告诉任何人!⑺那夫人接到女匪首的信,颇为惊讶!她万没想到女匪首竟也如此知书识礼,文采照人!她产生了见见那才女的心情,当下准备三千大洋,等到匪首的通知,亲自坐船去了城东的芦苇荡里。
⑻女匪首并不失约,等观察四下无动静后,便威风凛凛地出现在一只小船上。
大红斗篷,迎风招展,于碧绿的青纱帐中,犹如一朵硕大的红牡丹,映衬出眉目的秀丽和端庄。
七夫人惊愕片刻,才发现那个曾在她府上当过丫环的女匪正逗着她的孩子玩儿,她那颗悬挂的心才落了下来,忙让人亮出大洋,让女匪首过钱。
女匪首笑笑,打出一声呼哨,芦苇荡里旋即荡出一叶小舟,上面有女匪二,各佩枪刀,接过大洋过了数,又箭般地驰进芦苇荡的深处,淹没在一望无际的绿色里。
这时候,只见女匪打了一下手势,两船靠拢。
那女匪递过孩子,交给夫人。
可万没想到,孩子竟不愿找他的生身母亲,又哭又号,紧紧地搂抱住了女匪的肩头。
我战栗!”⑽女匪首大笑,说:“孩子毕竟是孩子,每一个女人向他施舍母爱,他都将会得到温暖!尊敬的我的这位妹妹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⑾夫人抬起头,那女匪正在伤心地抹眼泪,好似有着和她同样的悲哀!⑿夫人感动了,对女匪首央求:“让这位妹子还回我府当丫环吧?”⒀女匪首望了夫人一眼,说:“由于她已暴露了身份,我认为不太合适!你若想让你的儿子乐乐地回去,夺回那用金钱买不到的东西,可以在我们这里住上几日!”⒁七夫人秀眉紧蹙,迟疑片刻,毅然上了匪首的小舟……13.开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14.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4分)(1)你们首先绑走了孩子的灵魂。
(2)生身没有养身重!15.结合文本,简析女匪首这一形象。
(6分)16.小说结尾写“七夫人秀眉紧蹙,迟疑片刻,毅然上了匪首的小舟”,探究这一情节设计的合理性。
(6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
无争议陷阱余秋雨在我们的心理习惯当中,与创新意识最有抵触的是什么呢?是“无争议陷阱”。
中国民众长期以来愿意接受一种“无争议”的成果,一有“争议”,就皱眉存疑。
这一点,正好与创新意识水火不容。
大家知道任何创新,必然是对既有成果的挑战,必然是对过往信条的否定,必然是对公众公认秩序的撼动,也必然是对原定规则的触犯。
因此,也必然会引来一大堆争议,而且极有可能形成包围,构成围猎或者围啄。
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争议的创新不叫创新,如果一种创新一旦现身就远近都接受,那一定是利用了权势,不可能是真正的创新。
在一个健康发展的时代,“有争议”是一个褒义词,“无争议”是一个贬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