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耿马县金多金属矿成因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26.16 KB
- 文档页数:2
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制约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矿床类型,其中磁铁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矿物之一。
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于成矿作用的制约至关重要。
该矿床中的磁铁矿主要由Fe、Mn、Si、O等元素组成,其中Fe含量较高,约占总质量的60%以上,Mn含量次之,约占10%左右,而Si和O的含量则较低。
该矿床中磁铁矿主要是与硫化物矿物共生的,同时也与黄铁矿、铜矿、锌矿等矿物有一定的联系。
这些矿物的共生关系反映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历史,同时也揭示出了成矿作用所涉及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其与矿床形成的关系。
在该矿床的成矿作用机制中,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磁铁矿的高Fe含量与Mn含量的较低,表明该矿床的成矿作用与富Fe而贫Mn的源岩有一定的联系。
同时,磁铁矿中一些微量元素(如Co、Ni、Cu、Zn等)的含量也较高,这些元素也参与了矿床的形成。
此外,磁铁矿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稀土元素的赋存形式和含量变化也为矿床的成矿作用机制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线索。
总之,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中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于成矿作用的制约十分重要。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该矿床的成矿作用机制及其与大地构造背景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我们深入研究同类型矿床的成矿作用机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针对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制约的研究,我们可以列出一些相关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根据对磁铁矿元素含量的测试,我们发现该矿床中的磁铁矿主要由Fe、Mn、Si、O等元素组成。
Fe的含量约占总质量的60%以上,Mn含量约占10%左右,而Si和O的含量则较低。
这表明该矿床的成矿作用与富含Fe而贫Mn的源岩有关。
其次,磁铁矿与硫化物矿物共生,同时也与黄铁矿、铜矿、锌矿等矿物有联系。
这些矿物的共生关系反映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历史,同时也揭示出了成矿作用所涉及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其与矿床形成的关系。
40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滇西北衙金矿矿床特征及成因初探谭 帅(辽宁省冶金地质四〇二队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鞍山 114002)摘 要:滇西北地受板块挤压和地质活动的影响,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北衙金矿是其典型的代表,具有重要的地质科研意义和找矿远景指导价值。
通过对该矿床的特征与成因的分析,可以对该区域内的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丰富的实际经验。
关键词:北衙金矿;矿床特征;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19)03-0040-2收稿日期:2019-03作者简介:谭帅,男,生于1986年,汉族,吉林松原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资源勘查。
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区是一个以金为主,伴生矿众多,与喜山期富碱斑岩有关的矽卡岩热液型多金属矿床。
近年来很多地质研究者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但主要集中于矿体的浅部,即-1700m 以上的地表。
随着对中深部的勘查力度的加大,先后发现一些新的热液矿体,累计探明金矿储量超过100T 左右。
北衙金矿的矿床类型和成矿地质环境在三江地区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典型意义[1]。
1 矿床特征阐述北衙金矿矿床是一个具复合成矿作用的斑岩型金矿,成矿地质环境优越,矿床规模大,勘探和开采条件好,是一个理想的大型金矿靶区。
该区域位于德格-中甸陆块、扬子陆块与兰坪-思茅陆块结合部东侧之扬子地台西缘,面积约20平方公里。
该矿床长期受到印度板块的冲击碰撞形成的造山运动的影响,形成了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带。
该岩带对喜马拉雅期为主的岩浆-构造-成矿作用,有着很大的控制作用,北衙地区的岩浆侵入活动在其抑制下形成了稳定的金属矿床[2]。
1.1 区域地质矿床所属的区域地层发育比较完善。
下元古界由片麻岩、片岩、变粒岩构成的苍山山脉主体,集中出露于大理洱海西侧。
而古生界地层分节于洱海附近,其中二叠系海相、海路交互相玄武岩广泛发育期间,是本区金矿化的初期矿源;中生界碎屑岩、碳酸盐岩构成了北衙成矿区的有利地层。
云南省耿马县勐简多金属矿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成矿预测摘要:通过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分析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结合矿区的地质资料,圈定了9处综合异常,划出了两个成矿远景区,即铅锌银找矿远景区、铅铜找矿远景区,为矿区的外围找矿指示了方向。
关键词: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成矿预测;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勐简中图分类号:p6321 区域地质背景矿区位于著名的“三江成矿带”内,在澜沧江断裂以西,“保山-孟连沉降带”中段之南汀河断裂带与东区构造带之间。
区内有一批大型、超大型有色金属矿,如普郎铜矿、兰坪铅锌矿及附近白秧坪超大型银矿,距矿区较近的南汀河地区已发现储量达200多万吨的铅锌矿。
区内经历了长期的地壳运动,使不同时代的地层均发生了多种形式的构造变形;不同期次、方向、规模及力学性质的构造痕迹十分发育,形成了以北东、北西向为主的构造体系,构造断裂多为低角度正冲断层。
区内变质作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从石炭纪到三叠纪及白垩纪基性、中性、酸性或碱性岩浆岩都有出露,为形成丰富的多金属矿提供了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
2 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生界孟定街群b段(pzmb):岩性为灰、深灰色绢云母石英千枚岩与石英片岩,条带状变质长石粗砂岩;变质粉砂岩,夹灰色片理化微-细粒石英砂岩,局部夹绢云结晶灰岩。
绢云母石英千枚岩与石英片岩是矿区主要的含矿地层。
中侏罗统税房街组(j2s)砂岩呈角度不整合于孟定街群之上,分布于矿区南东角。
矿区构造以ne向南腊福荣短轴背斜或复背斜和f3断裂带为主,南腊福荣背斜沿53°方向展布,核部和翼部出露地层均为古生界孟定街群,轴部近直立,两翼地层倾角40~54°,核部地层有明显的揉皱现象,局部伴随有后期的石英脉穿插;f3断裂位于矿区之东南侧,呈ne~nee向展布贯穿全区,长约6km,被nw向压扭性断裂错断,其产状145°∠35°,局部倾角达60°~80°,断裂南东盘地层向北西方向逆冲,属逆冲断裂,沿断裂发育有破碎带,可见断层角砾岩和糜棱岩化,与矿区已发现工业矿体关系密切。
云南马厂箐铜钼金多金属矿床的岩浆成矿系统马厂箐铜钼金矿床被认为是金沙江- 哀牢山构造带上与喜山期富碱斑岩有关的典型矿床之一。
该矿床一般被归属为斑岩型铜钼(金)矿床, 宝兴厂岩体被认为是致矿斑岩。
但是,大量的证据与这种认识相悖, 表明马厂箐矿床的成因具有重新认识的必要性。
野外观察和室内研究均表明, 宝兴厂岩体与区内其它出露面积较大的岩体(如拴马槽岩体)均为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基质为显晶质,因而不是斑岩,更不是致矿侵入体。
野外观察和勘探剖面证实了这种认识, 因为宝兴厂岩体为无根板状侵入体, 其矿化作用仅限于岩体下部, 且矿化类型为沿裂隙充填的脉状矿化,暗示宝兴厂岩体不是致矿侵入体。
相反, 被屏蔽在宝兴厂岩体之下的小斑岩体往往含矿性较好,多为浸染状、稠密浸染状矿化, 明显展现出致矿侵入体的特征。
据此,本文将宝兴厂等岩体看作是马厂箐岩基的剥蚀残留, 而该区的含矿斑岩才是致矿侵入体。
锆石U-Pb LA-ICP-MS测年表明,宝兴厂岩体和拴马槽岩体的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时间分别为37.37 ±0.18 Ma 和37.57 ±0.42 Ma; 而被屏蔽在岩基之下的石英正长岩、石英正长斑岩、花岗斑岩的形成时间分别为34.71 ±0.14 Ma、35.34±0.55Ma、34.58±0.16Ma, 说明区内存在两期岩浆侵入活动。
斑岩类岩体形成时间比马厂箐岩基晚~2 Ma众所周知,花岗质岩基的侵位深度一般为10-12km, 而斑岩型矿床的形成深度一般小于3km。
由此可以推断,在此~2 Ma时间段内,马厂箐地区发生了快速隆升与剥蚀。
依据角闪石全铝压力计估算结果,马厂箐岩基形成深度约为,平均为11km;斑岩体固结深度约为近地表, 证实了关于该区曾经发生了快速隆升与剥蚀的推测,剥蚀速率约为 3.5~5mmm/yr。
马厂箐岩浆成矿系统时空结构研究表明,该地区的岩浆-成矿作用强烈受控于金沙江-哀牢山带的构造演化, 斑状花岗岩的产出暗示金沙江-哀牢山带的地壳深处曾经存在深部岩浆房,37-35 Ma 造山带岩石圈拆沉作用, 使得高温幔源岩浆的注入,伴随着大量的含矿流体, 导致了冻结岩浆房的活化, 触发了本区的成矿作用。
滇西金矿的初步探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黄金工业也相应的不断在发展。
在近几年来,虽然我国的黄金产量有所增加,但目前已探明的金矿的储量却已经无法满足国内的生产建设需求,因此需要加快对我国各大金矿成矿带地质勘查工作。
位于我国西南边境的滇西地区金矿资源丰富,本文针对滇西地区的金矿进行初步的探究和了解,分析了滇西地区金矿资源丰富的原因,即滇西地区的地质特征,同时简述了本区的几大金成矿带及其成因,论述了目前滇西地区的金矿勘查现状,探讨了对于滇西地区金矿勘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标签:滇西地区金矿资源分布四大金成矿带金矿资源的勘查初步探究云南地区金属矿和非金属矿资源十分丰富,分布非常之广,在金矿资源上为滇西地区最为富含,分布最广,但在目前,滇西地区已经探明的大型金矿床数量有限,大量金矿未探明,因此,对于滇西地区的金矿进行探究和勘查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1滇西地区的地质特征1.1概述滇西指的是金沙江、红河断裂以西的地区,它是云南省最重要的、也是分布最为集中和广阔的金矿区域。
滇西地区处于扬子地台的西部地区,属于青藏高原的东部地区中较为活跃的新生代陆内变形区,同时本地区又位于冈瓦纳大陆和欧亚大陆的相互离散拼合区之中。
1.2地质构造复杂本地区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多样,构造运动经历了多个阶段。
同时又因为滇西地区位于板块的交界碰撞地区,长时间受到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的造山运动的影响,地质构造复杂多样。
1.3岩浆活动频繁滇西地区强烈的地壳运动伴随着的是岩浆活动的频繁发生,这使得本区的地质构造的变形和变质作用十分强烈,从而为滇西地区形成于滇中、滇东南和滇北地区不一样的、有本地区特色的、丰富的金矿资源提供了前提条件。
2滇西地区金矿的几大成矿带及其成矿原因2.1滇西地区的金矿成矿带2.1.1哀牢山金矿成矿带这一成矿带是滇西地区最主要的金矿富含集区之一。
金矿相对的集中分布于几个主要的地段,如墨江和金平地段。
滇西新生代与富碱斑岩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特征和成矿条件
作者:崔银亮, 陈贤胜, 张映旭, 和浪涛
作者单位:崔银亮(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地球科学系,云南,昆明,650093;云南省有色地质勘查院,云南,昆明,650216), 陈贤胜,张映旭,和浪涛(云南省有色地质勘查院,云南,昆明,650216)刊名: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英文刊名: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年,卷(期):2002,26(4)
被引用次数:6次
引证文献(6条)
1.李志钧云南鹤庆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期刊论文]-矿产与地质 2010(3)
2.王治华.潘爱军.郭晓东.葛良胜.徐涛.范俊杰云南马厂箐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期刊论文]-地球化学 2010(6)
3.陈爱兵.秦德先.姜华.贾国相.孙彩霞基于数字矿床的北衙金矿深边部成矿预测[期刊论文]-有色金属 2007(4)
4.曹殿华.王安建.修群业.杨岳清.李瑞萍中甸地区甭哥正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期刊论文]-地质学报2007(7)
5.曹殿华.王安建.修群业.杨岳清.李瑞萍中甸地区甭哥正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期刊论文]-地质学报2007(7)
6.吴开兴滇西新生代富碱火成岩及其与金成矿关系研究—以北衙金矿为例[学位论文]博士 200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ddgzyckx20020401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