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
- 格式:ppt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16
第三章第2节《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高一( )班 第( )小组 姓名 号数一.导读提纲:1、什么是抛体运动?抛体在受力上有何特点?2、如何对抛体运动进行运动的分解?3、理解并掌握上抛和下抛运动规律;二.自主检测:1、抛体运动:忽略空气阻力,把物体在空中抛出后,仅在 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称为抛体运动;根据受力,所有的抛体运动都是加速度等于 的匀变速运动;根据抛出初速方向的不同,可分为竖直上抛、竖直下抛、平抛和斜抛;2、竖直下抛:把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0v 沿着竖直方向 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竖直下抛运动的本质是初速度为0v ,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 直线运动,其速度公式为t v = ,位移公式为s = .3、竖直下抛运动可以看成是竖直向下的 和____________运动的合运动.4、竖直上抛:把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0v 沿着竖直方向 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5、竖直上抛运动可以看成是竖直向上的 和____________运动的合运动.6、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上升时间t =________,上升的最大高度h = .三.问题探究:1、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1)速度公式:(2)位移公式:(3)速度位移公式:式中0v 、t v 、a 、s 均为矢量,其正负取决于该矢量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是否相同; 通常取初速0v 的方向为正。
2、由竖直上抛运动的本质,请写出竖直上抛运动公式(式中各量仅表示大小)(1)速度公式:(2)位移公式:(3)速度位移公式:3、竖直上抛运动的研究(1)分段法:上升过程是初速度为________、加速度为______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2)整体法:将全过程看作是初速度为v、加速度为______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直接用于全过程.题:把物体以020/v m s=竖直上抛,求(1)经多长时间经过抛出点上方15h m=的A点?(2)5s后物体与抛出点的距离多大?(抛出点高度足够高)4、对称性(1)上抛运动在上升过程为末速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自由落体)为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而且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始终等于重力加速度;所以,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可视为逆过程,具有对称性;(2)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与物体从最高点落回原抛出点所用时间________:t t==下上。
第2节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学习目标核心提炼1.知道竖直下抛和竖直上抛的定义。
2.理解竖直下抛的运动规律和竖直上抛的运动规律。
3.会用全程法和分段法来分析竖直上抛运动。
2个概念——竖直下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2种研究方法——分段法、整体法一、竖直下抛运动阅读教材第51页“竖直下抛运动”部分,知道竖直下抛运动的概念,掌握竖直下抛运动的规律。
1.定义:将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抛出,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这样的运动称为竖直下抛运动。
2.性质:初速度,加速度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规律(1)速度公式:v t=。
(2)位移公式:s=。
思维拓展从运动的合成角度看,竖直下抛运动可以看作在同一直线上哪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二、竖直上抛运动阅读教材第52~53页“竖直上抛运动”部分,知道竖直上抛运动的概念及运动规律。
1.定义:只在作用下,具有与重力方向相反的初速度的物体的运动。
2.性质:初速度向上,加速度a=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3.研究方法分段法⎩⎨⎧⎭⎬⎫上升阶段: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4.规律(1)速度公式⎩⎨⎧上升阶段:v t =v 0-gt下降阶段:v t ′=gt ′(2)位移公式⎩⎪⎨⎪⎧上升阶段:h =v 0t -12gt2下降阶段:h ′=12gt ′2(3)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t =v 0g 。
(4) 上升的最大高度:h =v 202g 。
思考判断(1)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 )(2)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加速度都在减小。
( ) (3)竖直下抛运动可分解为竖直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
( ) (4)竖直上抛运动和竖直下抛运动在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等,但速度变化方向相反。
( )(5)从同一位置进行的竖直上抛运动和竖直下抛运动到达地面时的位移相同。
( )对竖直下抛运动的理解[要点归纳]1.做竖直下抛运动的条件 (1)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
平抛运动教案一.教学目的要求:1.平抛特点:初速度方向为水平,只在竖直方向受重力作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为g;轨迹是抛物线2.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并且这两个运动互不影响3.会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答有关问题二.重点难点:1.重点是平抛运动的规律:物体的位置、速度如何随时间变化,轨迹是如何形成的;2.平抛运动是怎样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课型:新课(多媒体课件课)三.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猴子的命运树上的一只猴子看到一个猎人正在用枪口对准它,它想落到地面上逃走。
但是就在它刚掉离树枝的瞬间,子弹恰好射出枪口,猴子能逃脱卮运吗(猴子在子弹的射程内,不计阻力)大家想知道猴子的命运,学完本节内容——平抛运动,就会明白了。
复习曲线运动:曲线运动就是运动的轨迹是弯曲的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所受合力跟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问:假设我平端一把步枪,扣动扳机后,子弹就要射出。
那射出的子弹回做什么样的运动呢?我们首先可以知道,子弹在刚刚射出的时,会具有一个水平的初速度;如果这子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不受阻碍,必然将落到地上,也就是说这个子弹的初始状态和末了状态我们都已经知道。
那这个子弹在中间过程的运动轨迹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子弹刚出枪口时有一个水平向右的速度,这时它只有受到一个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物体所受合力跟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那这个物体就会做曲线运动。
能举出相似的例子吗?()入题:这类曲线运动有点特殊:子弹刚射出时具有一个水平的初速度,子弹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我们就把这种初速度水平,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称之为平抛运动。
(二)教学过程设计:1.平抛物体的运动平抛运动是一个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在变,大小也在变,这样的运动我们该如何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按子弹的运动效果)(提示可以通过我们第二节学过的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我们就把这个平抛运动的速度分解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我们分别来看这个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各作什么样的运动)。
第二节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竖直下抛(上抛)运动;2、掌握竖直下抛(上抛)运动的特征;3、掌握竖直下抛(上抛)运动的规律;能利用公式计算竖直下抛(上抛)物体的位移、速度及运动时间。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物体的上抛,概括竖直下抛(上抛)运动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对竖直上抛运动全过程的分析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竖直下抛(上抛)与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都是略去空气阻力抽象出的理想化模型,这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会在日常生活中,善于总结和发现问题;2、使学生明确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将曲线运动分解为直线运动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竖直方向上的抛运动的特征和规律,在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础上,掌握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运动时间、位移和速度等物理量的计算。
难点:在竖直上抛运动的运算过程中,将上升和下落两个过程看成一个统一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学生不易接受。
教学方法实验法、总结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杂技演员表演抛球,他们可以同时扔三个以上小球而不使任何一个落地(PPT显示示意图)我们现在假设他每隔0.4秒抛出一个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抛接的时刻外,空中有四个小球,把小球在空中的运动看成是直线运动的话,杂技演员应该把球抛多高?如果五个球呢?又应该要抛多高?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两个定义:新课教学一:竖直下抛运动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竖直方向下下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竖直下抛运动。
(补充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物体仅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用粉笔演示竖直下抛和自由落体运动)2.学生回答并完成下表比较其异同后得出:竖直下抛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3.运动规律: V t =v 0+gt S=v 0t +1/2gt 2V t 2-v 02=2aS4.例一:将一小球从距地面30m 高处以5m/s 的初速度竖直下抛,取,求(1)小球到达地面时的速度; (2)小球下落所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