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第一课时导学案1
- 格式:docx
- 大小:54.20 KB
- 文档页数:4
第二章第1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一、学习目标:
1.认识长度、体积的一些常规单位。
2.会用刻度尺、量筒进行测量。
3.能估量出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二、预习内容
知识导学
1.分别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介绍物质世界。
2.长度
(1)符号(2)用符号表示国际单位、常用单位、并会换算3.长度的测量
(1)说出测量工具有哪些?
(2)刻度尺的使用
①一选②二放③三读数
4.误差
(1)定义
(2)叙述误差和错误的关系
(3)减小误差的方法
5.体积
(1)符号(2)用符号表示国际单位、常用单位、并会换算6.液体体积的测量
(1)叙述量筒和量杯
(2)叙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
知识拓展
7.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提示:从可沉水和不可沉水两方面入手,不必考虑是否吸水问题)
8.利用刻度尺测量铁丝的直径和白纸的厚度?
随堂小练
1.课本练习1、2、3
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取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3.用拉伸了的皮卷尺取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
A.大于真实值
B.等于真实值
C.小于真实值
D.无法判断
教学流程
1.提前一天分发导学案。
2.课堂上,首先老师引出新课,然后让学生自习5分钟,之间要抽题。
3.学生把自己的内容抄在黑板上。
4.学生展示,其它小组进行点评。
5.学生小结,老师最后总评,并布置作业。
初二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学案1. 学习目标•了解物体的尺度的概念•掌握常见物体尺度的转换•熟悉物体尺度的测量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知识导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不同尺寸的物体。
了解物体的尺度以及如何测量尺度是我们学习物理的重要一步。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了解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方法。
3. 概念解释3.1 物体的尺度物体的尺度是指物体的大小或长度,是一个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物体的尺度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等来描述。
3.2 常见物体尺度的转换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不同单位的尺度。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将不同单位的尺度进行转换。
常见的物体尺度单位有米(m)、厘米(cm)和毫米(mm)。
下面是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米(m) = 100厘米(cm) = 1000毫米(mm)•1厘米(cm) = 0.01米(m)•1毫米(mm) = 0.001米(m) = 0.1厘米(cm)3.3 物体尺度的测量方法测量物体的尺度可以通过使用尺子或卷尺等工具来完成。
在测量物体长度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步骤:1.将测量工具与物体的一侧对齐,并记录起点。
2.将测量工具沿物体展开,完成测量,并记录终点。
3.将测量工具的读数记录下来,它就是物体的长度。
4. 练习与实践4.1 练习题1.如果一根木杆的长度为3.5米,转换为厘米是多少?2.一条铁路轨道的长度为1750毫米,转换为米是多少?3.你身高是1.6米,转换为毫米是多少?4.2 实践活动1.请同学们自行找到一个物体,并使用尺子或卷尺等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2.将测量结果以厘米和毫米为单位记录下来。
3.将测量结果转换为米,并进行比较。
5. 拓展延伸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和单位换算是我们学习物理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实践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测量技巧,并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导学案【学习目标】:1.测量长度和体积的工具;会使用这些工具测量长度和体积;2.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3.学过物体的长度和体积;体验通过日常经验估测长度的方法4.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及常用单位5.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基本尺度。
【学习重点】: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2.刻度尺和量筒的正确使用【学习难点】:1.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基本尺度2.误差和错误有区别.【时间安排】1课时预习案【自主预习】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
比米大的单位有,比米小的单位有换算关系:1km= m, 1m= cm, 1m= dm,1m= mm。
你知道的体积的单位有。
2、你知道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吗?。
3、你知道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有。
探究案【合作探究】查看课本回答: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长江长,分子、原子的直径约为,地球的半径约为,金茂大厦高,沙粒、头发的直径约为,仙女座直径约为,距离我们,人类的尺寸约为m,综上所述:大到宇宙天体,小到我们身边常见的物体,再小到微粒,它们都具有一定的,都占据一定的。
反过来说宇宙中没有尺度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一)长度1、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国际主单位是:符号是(),比米大的单位有(),比米小的单位有(),(),(),微米(um),纳米(nm)这些单位的关系是:1m = km = dm = cm = mm = um = nm光年也是长度的单位,1光年就是光在1年内走过的距离。
算一算:1光年= m。
(一年按365它计,光1秒行走的距离是3×108m)2、长度的单位换算方法:①找相关换算单位间的进率。
②再依据大乘小除的原则(即:大单位化成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化成大单位除以以进率)。
例:200um= cm该例题牵扯的是长度的和两个单位间的换算,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因为1um=104cm,所以微米和厘米间的进率是104,注意进率没有负指数形式的)该例题是化成,所以就要进率。
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导学案年级:八年学科:物理制案人: 梁秀芬总课时序号: 6 第二单元〔章〕第1节第1课时检查人:自学目标: (1)大致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根本尺度(2)知道长度、体积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3)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和规则固体的体积,会使用量筒(杯)测量液体和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重点:(1)正确地使用刻度尺,正确地读数,记录数据。
会使用量筒(杯)测物体的体积。
(2) 会正确地换算长度、体积的单位难点:(1) 能正确地读取数据。
(2) 能灵活地运用刻度尺、量筒进行测量。
【阅读课文】试着解决以下问题1.物质世界的尺度试就你的物体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物质从微观到宏观其尺度应分别为:夸克〔小于10-16〕、质子〔10-13cm〕、原子核〔10-10cm〕、原子〔10-8cm〕、分子〔10-5~10-7cm〕;西瓜〔60cm〕、地球〔1.28×106m〕、太阳系、银河系〔十万光年〕、宇宙.〕2.长度〔length〕的测量〔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2〕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是〔meter,简写为m〕,常用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km=m 1dm=m 1cm=m1mm=m 1μm=m 1nm=m光年是单位,用来表示天体之间的距离。
它等于光在1年中的行程.1光年=m.3.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一看:测量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工具,并观察刻度尺的、是否磨损;二放:尺要与被测长度重合〔或平行〕,且刻度线被测物体放置,假设用零刻度线已磨损的刻度尺,应从看得清楚的刻度线开始量;三读:读数时视线应,并估读到;四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和。
4.测量长度的一些特殊方法〔1〕累积法〔2〕替代法〔3〕平移法〔4〕滚动法5.误差〔1〕误差的概念:总会有些差异,这种差异叫误差;〔2〕产生误差的原因:测量工具不够准确、测量方法不够完善、测量者的观察不够细致等;〔3〕减小误差的方法:;〔4〕误差和错误的区别:错误是测量方法或原理不正确、违反操作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可以的.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的。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一)学习目标1、大致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基本尺度。
2、知道长度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理解误差和减小误差的方法。
重点:(1)正确地使用刻度尺,正确地读数,记录数据。
(2)会正确地换算长度单位。
难点:(1)能正确地读取数据。
(2)能灵活地运用刻度尺。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用8分钟的时间认真看课本37-40页的内容。
结束后再用6分钟的时间完成下列问题。
1、由(课本图2–5)可知人的尺度是米,现今发现的最小尺度是米;最大尺度是米。
2、长度的符号表示为:,长度的国际单位为:,用符号表示。
3、在横在线写出各相邻单位间的进率:1Km------>1m------->1dm------->1cm------>1mm------->1um----- 1nm3.常见的长度测量工具有、、、等。
4.如何正确的使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1)“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
(2)“放”:①沿着被测长度放,②刻度尺的刻度紧靠,不要歪斜,③刻度尺的对准被测物的一端。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记录测量结果包括和。
测量值是由和组成,例3.25cm,它的准确値是,估读値是,这样由准确数字和1位估计数字组成的数字,叫做。
课内探究(请同学们用5分钟的时间合作探究,共同进步。
)1、试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2、引起误差的原因有哪些?能否避免误差?通常采用什么方法减小误差?当堂训练(请同学们用15分钟的时间独立闭卷完成检测题)一、必做题。
1.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我们不能消灭,但应尽量,其方法是。
2.单位换算:(1)人头发直径约为7×10-5m= μm;(2)地球的半径约为6.4×106m= km;3.给下列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
2、会进行长度的测量。
3、掌握特殊物体的长度的测量方法。
【学习重难点】: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并会使用工具测量。
正确使用刻度尺并正确读取数据,同时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关系。
【学习过程】:一、物质的几何尺度阅读课本27页找一找:1、人的尺度是多少?2、现今发现的最小尺度和最大尺度分别是多少?二、长度的测量细读26到27页填一填,找一找1、长度的符号表示为:2、长度的国际单位为:在横线上写出各相邻单位间的进率:1km------1m-------1dm-------1cm------1mm-------1m-----1nm3、长度的测量工具有哪些?4、如何正确的使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1)“看”。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
(2)“放”。
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尽量靠近,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3)“读”。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
记录测量结果包括和。
测量值是由和组成,例3.25cm,它的准确値是,估读値是包括估计值在内的测量值称为有效数字。
5、什么是误差?误差可以避免吗?它和错误一样吗?6、想一想做一做:(1)试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2)能否测出一元硬币的厚度,直径,周长,怎么测呢?(3)我们学校的操场周长等多少?(4)若只给你一把刻度尺和粗细均匀的铅笔试测出一条铜丝的直径?一课一练1、下列长度接近1厘米的是()A、铅笔芯直径B、食指宽C、手掌宽D、小学生身高2、请根据下列物体尺度的大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①原子、②电子、③生物体、④太阳系、⑤地球:。
(只填写序号)3、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的国际单位的符号是千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
4、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李明的身高是1.72 ;新铅笔的长度是1.8 ;教室的长度是850 ;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075 。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学教案课题:《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课型:授课教师:主备:第(9 10 )课时定稿时间:班级: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一、导学目标:1.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单位,以及各单位之间的换算2.学会用刻度尺测量一般的长度,会读刻度尺的读数。
3 知道体积的国际基本单位和换算单位,以及各单位之间的换算。
二、导学重难点: 掌握长度和体积测量的工具和单位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高峰的海拔高度为,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约为,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的直径约为知识点一:长度的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是,用表示,除了米以外,长度的单位还有,,,,,,换算关系:1km= m, 1m= mm,1mm= μm, 1μm= n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有,,,,1 认识刻度尺(1)量程是什么? 。
(2)分度值是指。
2 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1)怎样放置刻度尺?(2)怎样读数?(3)记录时不仅要记录数值,还必须要注明3理解误差的含义,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以及误差和错误的区别(1)定义:和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引起误差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等等因此误差是 (“可以”或者“不可以”)避免的,但是可以。
(2)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因此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知识点二:体积的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体积的单位是,实际应用中还有,,,,换算关系想要知道液体的体积,要使用专门的仪器测量,比如量筒、量杯,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底相平。
思考问题:怎样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呢?达标检测:1.如图14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的宽度是2.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A. 1 cm、5.50 cm; B. 1 cm、8.30 cm;C. 1 mm、8.30 cm ; D. 1 mm、2.80 cm.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4.76×105km = dm 5cm = m3mm= μm, 2μm= nm2.53m= 3cm 0.5L= 3cm《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学教案课题:《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课型:授课教师:主备:第(11 12 )课时定稿时间:班级: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一、导学目标:1. 了解质量的概念、单位以及换算2.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3.了解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二、导学重难点: 天平的正确使用知识点一:物体的质量铁锤是由组成的,塑料水桶是由组成的。
§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 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几何尺度.(2) 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常用单位为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3) 掌握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具体过程:估、选、放、读、记.【自主学习一】自学课本本节内容,完成自学反馈一.【自学反馈一】1.(回顾)1km=____m, 1dm=____m, 1m=____km, 1m=____cm, 1m=____mm.2.(回顾)0.087km=_____m, 50cm=____m, 900mm=____m.3.长度作为一个物理量用什么来表示?它的国际单位是什么?常用的单位还有哪些?4.你知道描述微观世界中的离子大小一般用什么单位?描述宇宙中星际间的距离一般又用什么单位?它们分别和国际单位米之间的换算关系你知道吗?5.成人腰部以下约为1____,手掌宽约1_____, 一层楼高约3_____.【自主学习二】自学课本P39-P40 内容,完成自学反馈二.【自学反馈二】1.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常用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 测量操场的长度用什么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和宽又用什么刻度尺?说说为什么?3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先要根据测量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其次要仔细观察所选刻度尺的,以便于后面进行读数。
4.用刻度尺测量时,零刻度线应对准被测物的一端,并_______被测量的物体.5.读数时,视线应______被测物末端所对的刻度线,记录时切记..必须记上_____和_______.6.什么是误差?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减小误差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自主学习三】自学课本P39-P40 内容,完成自学反馈三.1.体积这个物理量用什么表示?体积的国际单位是什么?常见的体积单位还有哪些?它们各自和国际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2.举例说说如何测量液体的体积?(老师介绍如何看)3.举例说说如何测量形状不规则的较小较重物体的体积?4.举例说说如何测量形状不规则的较小较轻物体的体积?【学习小结】谈谈本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进行评价】自己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
《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长度测量的常用工具,会恰当选择和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初步了解测量有误差,知道误差与错误不同,知道减少人为因素造成误差的方法。
3、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大致估测物体的长度。
(二)过程与方法:要知道物体的尺度必须进行测量,测量时必须要有统一的测量标准,恰当的测量工具和正确的测量方法,体验刻度尺使用时的方法,视线的看法,读数的方法,记录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长度的测量过程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2、通过对测量误差的认识及科学窗等栏目的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长度的测量实践探究活动的热情。
3、通过长度的测量,密切联系实际,渗透物理教学应“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教学难点测量实质的理解,刻度尺的正确使用;特殊的测量方法。
教学过程(一)长度的测量用错误尝试法使学生掌握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请一名同学到讲台前用厚木尺测量一下仪器盒的长度,让其他同学注意观察,讲出这名同学做的好的地方及不足之处,并说明原因。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1、观察刻度尺使用刻度尺前必须观察,应观察:*零刻度线的位置(以及零刻线是否磨损)*刻度尺的量程*刻度尺的最小分度2、正确使用刻度尺放法:放正紧靠:刻度尺的零刻线(或整刻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紧靠被测物体,不要歪斜。
(若零刻线模糊不清呢?)看法:视线正对:读数时正对被测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线,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读法:注意估读:读数时读出准确值后再估计一位,数值包括准确值加估计值记法:带好单位:记录数值必须注明单位。
多次测量求出平均值。
注意以下几点:不估读;多估读;不带单位。
一人演示,全班观察,共同思考、讨论,在交流中得到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讨论得到以下结论即可;从刻度尺的不同部位开始测量进行长度测量的实验提出实验内容,分组讨论实验方法及细节进行实验提出实验内容:1、测物理书的宽2、测硬币直径3、测圆柱体周长4、测金属丝直径5、《地理图册》P35页上成都到重庆的公路长6、物理书上的一页纸的厚度组织讨论:如何测量更准确如何记录数据3、绘制表格,标出单位进行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并及时给予指导学习误差、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及减小误差的方法:收集物理课本的宽并记录。
导学案(共案)样稿
⑺课桌的髙度约为8. 51 ____________ (8) 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075 _____
【导学释疑】
(一)•物质世界的几何尺度
(三).长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 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亳米(mm )、微米(u m )、纳米(nm )等。
3.同米的关系是:
1 km = 1 000 m = 103 m 1 dm = 0. 1 m = 10-1 m 1 cm = 0. 01 m = 10-
2 m
10”哈勃半径
1O N 超星系团
星系团 1021银河系
i (r JR 近
恒 星距离
10,5 / 0太阳系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宇宙浩瀚无边,组成宇宙的各个星系
星体都是有物质组成的,
都要占拯一左的空间,有一泄的尺度,而且组成
物质的分子、原子也都占据一左的尺度。
(1) 宏观尺度由大到小顺序:
(2) 微观尺度由大到小顺序:
基本粒子10-15
原子核io-12 原子3 般小细胞1(T
DNA 长度io.
10’秦山1°"长城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