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信息加工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3
《视频信息的加工——MTV的制作》说课稿【说教材】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的第一节信息的加工的第6部分视频信息的加工。
其中信息的加工主要从加工需求、文本、数据、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方面,由浅入深地逐步学习,前课时是为后课时做准备和铺垫。
比如《图片信息的加工》和《声音信息的加工》正是为本课时《视频信息的加工》的素材做准备,而各种信息加工又为日后的《信息集成》做铺垫。
这部分内容教材从常见格式、播放和编辑软件及视频信息的采集和编辑等方面来介绍视频信息的加工。
【说学情】高一(15)班学生总体的性格活泼,又加上已经学习了《图片信息的加工》和《声音信息的加工》,对视频信息也有些初略的认识。
并且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感知学生对视觉和听觉方面的信息处理非常感兴趣,所以学生对视频信息加工有极强的求知欲,所以学生积极参与整个课堂,并且配合得比较融洽。
【说目标】本课时通过观看“多彩校园活动”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再运用学案与微课整合教学,学案中题目设计得比较到位,十分有利于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提炼知识,达到相应教学目标。
并且学生通过参考制作MTV的微视频或学案中实操题的简要提示,都能够制作一个突出主题的MTV。
然后通过观看他人的作品,学会欣赏和评价,进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观,同时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作品,并且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
【说重点】本课时重点是清楚视频信息常见的获取途径和掌握MTV的制作方法。
【说难点】能够制作出突出主题的MTV视频。
【说策略】通过自主探究学会提炼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在学案中题目或任务的形式驱动学生主动学习,并达成教学目标。
在此过程中,参考制作MTV微视频或学案中实操题的简要提示,制作出主题明确的MTV,体验成功喜悦。
通过观看他人的作品,对比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学会欣赏和评价。
【说过程】本课时采取复习方式进入有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并且联想《视频信息的加工》相应环节。
再以观看熟悉的“多彩校园活动”视频,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数字视频信息的加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用的几种视频编辑器。
(2)掌握使用视频编辑软件进行视频加工的基本流程。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体会数字视频作品制作的步骤和方法。
学会对视频信息进行富有创意的,实现良好视觉效果的处理。
(1)掌握影音制作软件的基本使用。
(2)掌握视频的编辑、合成技术以及发布的方法。
(3)通过学案中的导学材料,结合自身兴趣,有选择地熟悉其他视频编辑软件的使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爱技术、懂技术、用技术。
(2)尊重知识产权,合理使用视频资源。
(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掌握影音制作的基本使用。
掌握视频信息加工的流程和各个过程的实现。
教学难点:掌握视频信息加工的流程和各个过程的实现。
教学方法设计:任务驱动教学法、学案导学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环境设计:硬件环境:多媒体计算机机房;影音制作视频编辑软件;多媒体素材包,包括本课用到的音频、视频以及图片素材;课堂导学材料;关于教与学设计思路:美丽的情景,(看一看)激发兴趣。
---→实用的学案,(学一学)明确过程。
---→给定的任务,(议一议)如何去完成。
---→好用的软件,(听一听)体验功能。
---→现成的素材,迫切的心情,(用一用)过足导演瘾。
---→恰当的点评,(评一评)巧妙收尾。
---→适当的拓展,(引一引)将兴趣延伸。
教学过程:1.美丽的视频情景引入,置疑激趣师:请同学们先来欣赏一个完整的专题片——生命的奇迹。
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看到的这个片子是用几个视频片段合成的。
通过广播软件让大家看合成前的视频音频素材。
提出问题:同学们,大家生活中是不是也用数码相机、摄像机或者用手机拍下来过很多视频呢,那能不能将这些视频片断进行编辑,制作成反映一定主题的专题片呢?(学生兴趣高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让学生跃跃欲试,为本课的展开做好铺垫。
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快乐导航】首先请同学观看地视频《济宁宣传片》请同学谈谈观后感,引导学生对信息收集的兴趣,激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马上要周末了,为了放松下心情,父母要带你去旅游,但是时间有限,不能去远地方, 所以选择济宁周边游.我们的家乡济宁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被称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又有江北小苏州之称。
请你收集相关资料,设计一份周末旅游计划. 在做计划之前,你首先要考虑是天气情况.那么我们怎么收集天气信息呢?【教师活动】当你们接到这个研究任务时,是不是要围绕这一主题收集相关信息。
请同学们谈你们过去是怎样获得与信息。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讨论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自己以往获得信息的经验,为即将要学习的获得信息的规范过程和方法做铺垫。
【教师总结】我们在进行研究时需要获得很多课本没有的相关知识,比如我们在做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时候,就需要去获取大量的有关研究课题方面的资料和信息,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想办法去获取,如何才能有效的获取需要的信息,一般需要经历下面的几个过程:【探究学习获取新知】一、信息需求的分析【教师活动】教师利用前面所提到的“周末旅游计划”活动为例,介绍学生如何根据主题,分析问题,确定信息需求的过程:(1)对信息需求进行分析。
(2)确定成果目标形式及所需载体类型(3)确定成果目标形式及所采集的信息类型。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和阅读教材,了解信息需求的过程,并通过填写信息需求清单,感受分析信息需求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确定信息需求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确定信息需求的能力。
【教师点拨】分析信息需求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四个要素:1.信息的对象差异信息的对象差异是指同样的信息对不同人的价值和意义不一样。
人们往往根据自身的需要去获取信息。
2.信息的时间要求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信息在哪个时间范围内生效。
3.信息的地域范围信息的地域范围是指信息发生的地点及适用的范围。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教案1.能说出多媒体作品的制作的流程,能按流程制作多媒体作品。
2.通过学习多媒体作品的制作过程,学会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方法。
3.体会多媒体信息制作过程中带来的乐趣,增强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多媒体作品的制作的流程。
【难点】多媒体作品的制作过程中的需求分析、规划设计和素材采集的困难。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首先给同学们放映一个精彩的多媒体作品,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很强烈的震撼,在他们惊叹艺术之美的时候,告诉同学们,这个作品制作起来很简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他们兴趣盎然的时候,告诉他们,制作这个作品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二)新课讲授让学生阅读课文,以革命先驱孙中山为例,刘丽与几位同学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事情,让同学们回顾多媒体表达形式的种类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然后明白经过需求分析规划与设计素材采集与加工作品集成发布与评价这个多媒体作品的过程,就可以制作出一个好看好玩的多媒体作品。
讲述多媒体作品制作过程:需求分析:根据主题确定作品要表达的意图和目标,分析其可行性和必要性,这是最基本的一步。
规划与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已形成一个清晰可行的设计方案,这是最重要的一步素材采集与加工:根据设计方案的具体要求,采集所需要的素材,并对各种素材进行加工和处理,这是最费时的一步。
作品集成: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软件把处理过的素材合成成一个多媒体作品。
发布与评价:把多媒体作品发布,通过与别人交流和评价,不断改进和完善作品。
(三)巩固提高以我从哪里来为题的多媒体作品,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流程来设计。
以我应该如何创新为题的多媒体作品,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流程来设计。
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汇报。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讲评。
(四)小结作业1.小结:需求分析规划与设计素材采集与加工作品集成发布与评价2.作业:从我从哪里来和我应该如何创新中任选一题,写出一份报告叙述它的制作流程。
视频的编辑与处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视频编辑软件的常用功能,视频的保存。
2、掌握视频编辑与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难点重点:素材的导入、片头的制作、转场特效及背景音乐的添加。
难点:片头的制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开始上课之前我们先观看一段视频,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我希望同学们能思考一下视频数字故事的构成三要素是什么?(片头、主体、片尾)我们这节课就通过学习对片头、主体、片尾的编辑与处理,制作完成一个短视频。
二、新授制作短视频第一步,我们首先需要制作一个片头。
同学们观看这个片头,总结我们制作片头所需要的素材有什么?(背景、文字、)任务一: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片头的制作方法?首先打开我们的软件蜜蜂剪辑选择16:9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蜜蜂剪辑界面接下来我们需要导入素材步骤:1.导入素材→可双击导入(或选择导入)→找到素材保存到位置进行导入导入完成后我们开始制作片头1.可选择素材→背景进行导入也可以直接使用我们导入的素材进行片头制作2.我们这里直接使用导入的素材进行制作选择需要的素材→点击右下角“+”号添加到轨道3. 移动时间滑块到想要文字出现的地方→点击菜单栏“文字”→标题→右下角“+”号添加到轨道→双击轨道栏文本→修改文字、颜色、字体、字号→动效练习:制作完成片头。
任务二:主体制作视频剪辑过程中可按照时间顺序、逻辑顺序也可以按照个人喜好进行排列剪辑。
这个视频我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进行剪辑排序,动态镜头和静态镜头交叉使用。
步骤:1. 首先我们将所需素材通过排序添加到时间轴2.将时间滑块滑动到需要剪辑的地方→小剪刀剪辑练习:同学们动手制作一下吧,你们想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剪辑排序呢?任务三:片尾制作片尾内容一般可以是感谢语、作者或剪辑师基本情况、也可是对短片的说明或视频拍摄或剪辑的幕后花絮等相关内容。
同学们可通过片头和主体的制作方法,设计制作完成一个片尾吧,给大家3分钟时间,看谁制作的片尾精美又有趣。
任务四:视频美化加工1、添加转场特效,使视频过度更加顺滑。
第6课视频剪出好故事信息技术第6课视频剪出好故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爱剪辑”软件。
了解爱剪辑中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如添加视频、截取、删除、预览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剪辑提前录制好的视频,学会使用添加、截取工具,对视频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去除无用画面,并通过逐帧微调和打开创新时间轴,对视频进行精确踩点,在合成导出视频片段时,让剪辑过的片段画面连贯,呈现主体,表达创意,体会视频裁剪和合并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视频信息进行简单加工,感受视频剪辑的乐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激发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使用添加、截取、预览、导出视频工具,对视频信息进行简单加工。
难点:剪辑过的片段画面连贯,呈现主体,表达创意。
教学方法基于活动的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同学们参与录制的六文艺汇演的视领,有一段见动的厉害。
提出问题,进行讨论:(1)播放的视频片段有什么问题?(2)怎么剪除晃动的影片断?二.新授活动探究(1)了解“爱剪辑”的基本界面教师讲解:介绍打开“爱剪辑”软件的方法和基本界面,讲解下面活动中用到的主要工具。
(2)裁去片段中的多余影像提出活动任务——用根取工具明机视频。
先添加视频,在预览窗口注意观察并简单分析哪些镜头是无用的,将见动的片段剪切掉。
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探索内容如下:①怎样将视频添加到“爱剪辑”软件中?②应该使用什么工具按钮去掉无用的片段?③你想怎样对片段进行剪辑?教师通过巡视和交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时指导或引导学生解决视频剪辑中出现的问题。
这个活动结束后,找1~2个学生演示、总结剪辑的方法。
(2)围绕故事主题合成片段提出活动任务——将片断组合成微电影。
依次添加拍摄的小鸡视频片段,简单分析影片要表达的主题,探索合成的方法。
各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不同的主题。
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探索内容如下:①如何添加视频片断?②按什么顺序予组织视频片断?③剪辑完成后,选择保存路径,导出视频。
【教学课题】
《文明校园,文明课堂》
------ 视频信息的加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欣赏视频信息与视频信息加工的基本方法,学会优秀的国产视频软件------豪杰超级解霸的基本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采用合适的方式实行视频信息加工、交流思想;能熟练使用视频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视频信息的展示,提升学生文明做人、文明上课的情感;亲历、体验视频信息的加工过程,形成自主探索视频信息加工方法及应用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视频信息的截取
2、视频信息的合成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形成自主探索视频信息加工方法及应用的水平
【教学环境】
计算机教室
【教学准备】
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豪杰超级解霸、视频“校园生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探究研讨法
【教学思路】
由一段“校园生活”视频,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然后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课的内容,设置任务,驱动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在自主探究、小组交流、操作实践的基础上,掌握视频信息加工的一般方法,对学生实行思想道德教育(根据学生制作的视频对比,引导实行校园文明教育)。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持续地启发和诱导学生,并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实行点评,对学生出现的典型问题实行精讲。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分组,发学案,下发视频资源
引入 (广播教学)
师:同学们好!大家来看这个视频。
<播放视频> DV拍摄的《校园生活》
师:大家从中看出了什么?
<学生活动>
师:这是用DV拍摄的学校校园内一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卫生、上课睡觉等)师:那就让我们利用今天将要学习的知识,把这个视频中文明的现象和不文明的现象分别剪辑出来,合并成两个视频,好吗?
师:前面我们学习过视频有多种格式,这个视频是mpg格式的,所以能够用国产视频软件------豪杰超级解霸来剪辑合成。
师: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任务。
<教师操作>
任务1:请大家根据学案,分组合作探究,从视频“校园生活”中截取一段下来。
以“小组名+姓名”为文件名保存(如“3张三”),并把截取下来的视频通过网络控制软件上交上来。
说明:视频“校园生活”放在本地磁盘“E”盘下面。
要求:①左边的同学把视频中有文明现象的截取一段出来,右边的同学把视频中有不文明现象的截取一段出来。
②截取出来的视频长度不超过1分钟。
③同组同学之间要互相协助,共同探讨,一起来完成任务。
(解除广播教学)
<学生活动>
师:好,请大家停下来,已经有很多同学把视频上传上来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截取的这些视频。
(广播教学) <演示学生作品1> <教师点评>
……
师:请这位同学上台来讲解一下他的制作过程。
(请你把演示的过程中大声讲解)
师:好的,讲解的很好。
[小结] 我们用超级解霸截取视频时,需要注意,要先设置循环,再选择起点和终止点。
师:我们看到了,同学们已经按要求把视频分别截取下来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把它们合并成两个视频。
师:下面请大家完成第二个任务。
<教师操作> 把学生上传的视频分发到学生机上。
任务2:请大家根据学案,分组合作探究,把两个文件夹中的几个视频分别合并成两个视频,以“小组名+文明或不文明”为文件名保存(如“2文明”)。
说明:视频文件夹放在本地磁盘“E”盘下面。
要求:每一组两个人把文件夹“文明现象视频”中的视频合并为一个视频,另外两个人把文件夹“不文明现象视频”中的视频合并为一个视频。
同组同学之间要互相协助,共同探讨,一起来完成任务。
比一比:看哪一组任务完成得最快?
(解除广播教学) <学生活动>
师:好,请大家停下来,我们来看看同学完成任务的情况。
<教师操作>
(学生演示) <展示第一名作品> <教师点评>(这个组同学制作得好不好?)……
(广播教学)
[小结] 教师演示视频合并过程。
<师生互动>我们刚才看了这两个视频,大家一定有感慨吧?我想请同学谈一谈你的看法。
<播放视频> 学生制作的视频
<学生讲述1>
……
[小结] 一中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地方,爱护公物,讲究卫生,遵守课堂纪律等。
师:离下课还剩下一些时间,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继续做,完成了任务的同学做一做选修任务(任务3)。
任务3(选修):给视频加上字幕!
要求:在片头加上“校园生活”,片尾加上你自己的名字!
提示:能够上网查找添加字幕的方法。
[总结] 让我们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知识。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