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地方独立坐标系与独立工程坐标系的转换
- 格式:pdf
- 大小:233.28 KB
- 文档页数:3
掌握测绘技术中的坐标系转换方法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测绘技术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我们提供了精准的地理数据和空间信息。
而在测绘技术中,坐标系转换方法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它为我们提供了将不同坐标系之间相互转换的能力,为测绘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在测绘技术中,坐标系是一种用来描述地球上点位的数学模型。
而不同的测绘工作需要不同的坐标系来进行描述,比如在航空测绘中使用的大地坐标系(WGS84),在工程测绘中使用的平面坐标系(UTM),以及在地方坐标系等。
不同的坐标系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需要通过坐标系转换方法来进行转换。
坐标系转换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1. 参数法:参数法是一种通过计算两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来实现坐标转换的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通过一定的测量手段,测量出两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然后再根据这些参数进行坐标的转换。
参数法适用于在较小范围内进行坐标转换,精度相对较高。
2. 公式法:公式法是一种通过使用数学公式来实现坐标转换的方法。
不同的坐标系之间存在着一些数学关系,通过这些关系可以建立起两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公式,然后再根据这些公式进行坐标的转换。
公式法适用于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坐标转换,精度较参数法稍低。
3. 转换软件:转换软件是一种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来实现坐标转换的方法。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许多专业的测绘软件,这些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坐标系转换功能,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坐标的转换。
转换软件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坐标转换工作,精度较高。
在实际的测绘工作中,选择合适的坐标系转换方法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测绘任务和要求来选择适合的坐标系,然后再根据坐标系之间的差异,选择合适的转换方法。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选择合适的参数或公式。
此外,坐标系转换方法在现代测绘技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不仅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领域中起到重要作用,还在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坐标系与地方独立坐标系坐标转换方法与计算作者姓名:岳雪荣学号: 20142202001系(院)、专业:建筑工程学院、测绘工程14-12016 年 6 月 6 日国家坐标系与地方独立坐标系坐标转换方法与计算(建筑工程学院14测绘工程专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的突飞猛进,对测量精度要求的建设也越来越高,就是以便满足实际运行要求。
但在一些城市或大型工程建设中可能刚好在两个投影带的交界处,布设控制网时如果按照标准的3度或者1.5度带投影,投影变形会非常大,给施工作业带来不便,此时需要建立地方独立坐标系。
认识国家坐标系的转换和地方独立坐标系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如何实现两者的换算,一直是关注的工程建设中的热点问题。
因此,完成工程测量领域国家坐标定位成果与地方独立坐标成果的转换问题,以适应城市化和实际工程的需要。
关键词:国家坐标;独立坐标;坐标转换目录1绪论1.1背景和意义1.2主要内容1.3解决思路和方法2 建立独立坐标系的方法32.1常用坐标系统的方法介绍2.2确定独立坐标系的三大要素92.3减少长度变形的方法102.4建立独立坐标系的意义123 国家坐标系与地方坐标系的坐标转换13 3.1常用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模型133.2投影面与中央子午线及椭球参数的确定14 3.3国家坐标与地方坐标的转换思路154算例分析17结论20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绪论1.1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十多年来空间测量技术突飞猛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精度也大幅提高。
从测量的发展史来看,从简单到复杂,从人工操作到测量自动化、一体化,从常规精度测量到高精度测量,促使大地坐标系有参心坐标系到大地坐标系的转化和应用。
大地测量工作已有传统的二维平面坐标向三位立体空间坐标转化,逐步形成四维空间坐标系统。
在测绘中,地方独立坐标系和国家坐标系为平面坐标系的两种坐标系统。
对于工程测量和城市建设过程,建设区域不可能都有合适的投影子午线,势必可能有所差异,这样一来作业区域的高程和坐标或者是工程关键区域的高程和坐标能够与国家大地基准的参考椭球有较大的出入,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不同的投影区国家坐标系统,可能就会出现投影变形导致严重错误。
地方坐标系与CGCS2000坐标系转换方法的研究摘要:本文提出了地方坐标系和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的几种转换方法,结合使用Mapinfo坐标转换软件,并进一步分析转换方法的转换结果,并提出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地方坐标系;CGCS2000坐标系;转换方法;验证引言在新时期下,想要推动并发展数字地球、数字区域,必须要加强各类信息的统一整合,加强信息共享度,这就需要结合GIS技术展开多源信息集成,空间坐标系变换和统一则是实现多元数据统一管理、无缝集成的核心。
GIS最为重要的信息源就是地图(数字地图),在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其中的各类地图坐标系也存在着些许差异。
我国地图坐标系发展中,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主要采用了北京54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两种。
而地方为了能够满足当地城市建设发展需求,通常会构建独立的坐标系(地方坐标系),部分地区甚至构建了两个及以上的独立坐标系。
而如何进行地方坐标系与CGCS2000坐标系相互转换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下文通过CGCS2000坐标系、地方坐标系建立原理,分析二者的转换关系,并提出多种有效的转换方法。
1.地方坐标系与CGCS2000坐标系之间的关系我国地形图比例尺中,小比例尺采用了6°分带、大中比例尺采用了3°分带,均采用了高斯-克吕格投影。
构建国家坐标系是以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带为基础,并且每个分带都构建了直角坐标系,也就是高斯直角坐标系。
结合投影变换规律,投影变形越大证明离中央经线的距离越远。
绝大部分地区都难以精准的位于投影中央带,这就需要结合CGCS2000坐标系进行转换。
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大庆市辖5区4县,市区所处位置是E124°19'至E125°12',位于6°分带中的21带,中央经线为E123°;在3°投影带上,主要为42带,中央经线为E126°,其中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还属于41带和42带两个投影带,中央经线为E123°、E126°。
国家坐标系与地方独立坐标系坐标转换方法与计算作者姓名:岳雪荣学号: 20142202001系(院)、专业:建筑工程学院、测绘工程14-12016 年 6 月 6 日国家坐标系与地方独立坐标系坐标转换方法与计算(建筑工程学院14测绘工程专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的突飞猛进,对测量精度要求的建设也越来越高,就是以便满足实际运行要求。
但在一些城市或大型工程建设中可能刚好在两个投影带的交界处,布设控制网时如果按照标准的3度或者1.5度带投影,投影变形会非常大,给施工作业带来不便,此时需要建立地方独立坐标系。
认识国家坐标系的转换和地方独立坐标系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如何实现两者的换算,一直是关注的工程建设中的热点问题。
因此,完成工程测量领域国家坐标定位成果与地方独立坐标成果的转换问题,以适应城市化和实际工程的需要。
关键词:国家坐标;独立坐标;坐标转换目录1绪论1.1背景和意义1.2主要内容1.3解决思路和方法2 建立独立坐标系的方法32.1常用坐标系统的方法介绍2.2确定独立坐标系的三大要素92.3减少长度变形的方法102.4建立独立坐标系的意义123 国家坐标系与地方坐标系的坐标转换13 3.1常用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模型133.2投影面与中央子午线及椭球参数的确定14 3.3国家坐标与地方坐标的转换思路154算例分析17结论20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绪论1.1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十多年来空间测量技术突飞猛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精度也大幅提高。
从测量的发展史来看,从简单到复杂,从人工操作到测量自动化、一体化,从常规精度测量到高精度测量,促使大地坐标系有参心坐标系到大地坐标系的转化和应用。
大地测量工作已有传统的二维平面坐标向三位立体空间坐标转化,逐步形成四维空间坐标系统。
在测绘中,地方独立坐标系和国家坐标系为平面坐标系的两种坐标系统。
对于工程测量和城市建设过程,建设区域不可能都有合适的投影子午线,势必可能有所差异,这样一来作业区域的高程和坐标或者是工程关键区域的高程和坐标能够与国家大地基准的参考椭球有较大的出入,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不同的投影区国家坐标系统,可能就会出现投影变形导致严重错误。
测绘坐标系统转换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现行坐标系统并阐述了现行测绘成果相互转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但没有对每一种方法的适用条件,精度进行详细分析和说明。
但对相关数据转换软件和有效的应用测绘成果提供了一定参考。
0.引言每一个国家的大地坐标系的建立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特性。
在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习惯的改变或经济的发展变化也会采用不同的坐标系统。
在实际生活中,在一些地区由于国家建设的急需,来不及布设国家统一的大地控制网,而建立局部的独立坐标系。
而后,再将其转换到国家统一的大地控制网中,这些坐标系的变换都离不开坐标值的转化.随着1964年美国海军武器实验室对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NNSS的研制成功,为测绘资料的全球一体化提供了可能但由于坐标系统的不同,对GPS技术的推广使用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因此,随着测绘事业的发展,全球一体化的形成,越来越要求全球测绘资料的统一与共享,坐标转换已成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1.我国现行测绘坐标系统1.1WGS-84坐标系WGS-84坐标系是目前GPS所采用的坐标系统,GPS所发布的星历参数就是基于此坐标系统的。
WGS-84坐标系统的全称是WorldGeodiealSystem-84(世界大地坐标系-84),它是一个地心地固坐标系统。
WGS-84坐标系统由美国国防部制图局建立,于1987年取代了当时GPS所采用的坐标系统-WGS-72坐标系统而成为GPS的所使用的坐标系统。
WGS-84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位于地球的质心,z轴指向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球极方向,轴指向BIH1984.0的起始子午面和赤道的交点,l,轴与轴和z轴构成右手系。
采用椭球参数为:长半轴a=6378137m扁率f=1/298.25722356。
1.2国家大地坐标系1.2.1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大地测量坐标系,是一种参心坐标系统。
该坐标系源自于前苏联采用过的1942年普尔科夫坐标系。
大地坐标系与工程坐标系的转换方法导言:在现代工程中,定位和测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大地坐标系与工程坐标系的转换是定位和测量的基础工作之一。
本文将介绍大地坐标系与工程坐标系的转换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技术。
一、大地坐标系大地坐标系是一种以地球椭球体为参考对象的坐标系。
它是测量地球表面上点的位置时所使用的基准系统。
大地坐标系的原点通常被定义为地球的质心,而坐标轴则是通过地球质心的两个相互垂直的轴。
其中一个轴通常是地球的旋转轴,也就是北极与南极之间的轴线,称为地球的极轴。
大地坐标系使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点的位置,在地球表面上,经度是指位于某个纬度线上的点到本初子午线的有向距离,而纬度是指从地球质心到某点所画的经过该点的面与地球质心连线之间的夹角。
二、工程坐标系工程坐标系是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特定坐标系,通常是在某个大地坐标系的基础上为特定项目定义的坐标系统。
工程坐标系的原点可以是任意选定的点,通常根据实际工程需求来确定。
工程坐标系使用东、北和高程来表示点的位置。
其中,东方向是与大地坐标系中的经度方向保持一致的方向,北方向是与大地坐标系中的纬度方向保持一致的方向,而高程则是从地球表面到某个点的垂直距离。
三、大地坐标系与工程坐标系的转换方法大地坐标系与工程坐标系的转换方法实际上是通过一系列数学计算将大地坐标系中的点转换为工程坐标系中的点,或者将工程坐标系中的点转换为大地坐标系中的点。
最常用的大地坐标系与工程坐标系的转换方法之一是七参数法。
这种方法通过七个参数(三个平移参数、三个旋转参数和一个比例因子)来描述大地坐标系与工程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根据这些参数的定义,可以将大地坐标系中的点转换为工程坐标系中的点,或者反过来。
另一种较为常见的转换方法是四参数法。
这种方法是七参数法的简化形式,只使用了四个参数(一个平移参数、一个旋转参数和两个比例因子)来进行坐标转换。
相比于七参数法,四参数法在理论上有一些限制,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更加简便。
城市地方坐标系与国家坐标系的转换方法探讨摘要:本文介绍了地方坐标系向CGCS2000坐标系进行转换的数学模型,在用实例对各模型的转换精度及转换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影响转换精度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地方坐标系;CGCS2000;坐标转换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anagement of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intenance work, the use of advanced maintenance concept, to extend the lif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quipment to maintain certain requirements.Keywords: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intenance; life 0引言目前,城市测绘的各类成果,是基于1980西安坐标系或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是与以上两种坐标系建立联系的相对独立的坐标系统,在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过渡期内,可采用坐标转换的方法,将目前城市坐标系统下的控制点成果转换至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建立城市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联系。
同时,为了能使数据转换与控制点转换应用同一套参数,转换模型要同时适用于控制点的转换和城市数字地图的转换。
在进行坐标转换时,应综合考虑城市大小、原有控制网的精度、坐标性质(二维或三维)等因素,选取适当的坐标转换模型。
1转换模型1) 二维七参数转换模型二维七参数转换模型的转换公式为+ (1)式中:,为同一点位在两个坐标系下的纬度差、经度差(单位为弧度);,为两坐标系使用的椭球的长半轴差(单位米)、扁率差;,,平移参数(单位米);,,为旋转参数(单位弧度);m为尺度参数。
地方坐标系与CGCS2000坐标系转换方法的研究摘要:本文提出了地方坐标系和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的几种转换方法,结合使用Mapinfo坐标转换软件,并进一步分析转换方法的转换结果,并提出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地方坐标系;CGCS2000坐标系;转换方法;验证引言在新时期下,想要推动并发展数字地球、数字区域,必须要加强各类信息的统一整合,加强信息共享度,这就需要结合GIS技术展开多源信息集成,空间坐标系变换和统一则是实现多元数据统一管理、无缝集成的核心。
GIS最为重要的信息源就是地图(数字地图),在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其中的各类地图坐标系也存在着些许差异。
我国地图坐标系发展中,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主要采用了北京54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两种。
而地方为了能够满足当地城市建设发展需求,通常会构建独立的坐标系(地方坐标系),部分地区甚至构建了两个及以上的独立坐标系。
而如何进行地方坐标系与CGCS2000坐标系相互转换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下文通过CGCS2000坐标系、地方坐标系建立原理,分析二者的转换关系,并提出多种有效的转换方法。
1.地方坐标系与CGCS2000坐标系之间的关系我国地形图比例尺中,小比例尺采用了6°分带、大中比例尺采用了3°分带,均采用了高斯-克吕格投影。
构建国家坐标系是以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带为基础,并且每个分带都构建了直角坐标系,也就是高斯直角坐标系。
结合投影变换规律,投影变形越大证明离中央经线的距离越远。
绝大部分地区都难以精准的位于投影中央带,这就需要结合CGCS2000坐标系进行转换。
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大庆市辖5区4县,市区所处位置是E124°19'至E125°12',位于6°分带中的21带,中央经线为E123°;在3°投影带上,主要为42带,中央经线为E126°,其中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还属于41带和42带两个投影带,中央经线为E123°、E126°。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常见问题分析钱亮湖北创易行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DOI:10.32629/gmsm.v2i2.127[摘 要] 2008年7月1日,我国正式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本文针对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概况、转换方法及常见转换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计算处理方案,为测绘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
[关键词]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问题;分析引言国家大坐标系统通过大地坐标的框架来实现,也是国家大地基准中平面基准为用户提供服务的重要实际途径。
而各地方完成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地方独立坐标系,并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已成为目前其启用和推广的重要工作之一。
1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概况1.1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概述坐标系原点、尺度、三个坐标轴的指向、地球椭球等是构成国家大地坐标系四个基本参数。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将海洋及整个地球大气的质量中心作为原点,其Z轴的指向是从原点到历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历元2000.0的指向通过1984.0的初始指向推算,此指向由国际时间局给定,相对的地壳全球旋转时不产生残余由定向的时间演化来保证。
X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的交点,轴与Z轴、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利用较为广义的理论意义下的尺度。
1.2建立地方坐标系的概况为达到我国经济发展建设的需求,地方独立坐标系开始在较少部分区域或行业内建立,区域坐标系的建立在当时技术发展情况下主要依据传统大地测量手段。
在城市或工程建设区域,地方独立坐标系在进行布设测量控制网时,不仅要满足1:1000等大比例尺测图需求,还要为一般工程提供放样需求。
在提供工程施工放样时,在控制网的规划中反算的长度与实测的长度差应符合规范要求,其与国家坐标系的坐标成果相比,能满足这样的基本需求,而国家坐标系无法实现。
这是因为其投影带有明确的划分,如6度带或3度带。
另外,国家坐标系根据参考椭球面进行高程归化面的设计,并根据每个地区相应的地面位置与参考椭球面的距离,这两个因素将导致高斯投影变形及高程归化改正的产生,这两项改正将会导致长度与实测长度不相等。
城市独立坐标系建立相关问题的讨论摘要:文章简述了独立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及国家点使用及独立坐标系与国家坐标系坐标的换算方法,基于实践经验,实例分析了独立坐标系的建立,以供参考。
关键词:独立坐标系;建立在我国的许多城市测量中,常因工程需要建立适合本地区的独立坐标系。
在工程测量中,若测区远离中央子午线或测区平均高程较大时,就会导致长度变形较大,难以满足工程实践的精度要求。
特别是在某些大型工程测量中,其控制成果不仅要满足测量的需要,还要满足工程放样的需要。
在施工放样时,要求用坐标反算的长度与实测的长度尽可能相符,这就需要建立地方独立坐标系,使投影变形控制在一个微小的范围内。
一、独立坐标系的建立理论上施工放样要求在图纸上量测的边长数据按照比例尺计算的实地边长,应和实地量测的边长在长度上应该相等,而国家坐标系的坐标成果是无法满足这些要求的。
主要原因是国家坐标系每个投影带都是按一定的间隔(6°或3°)划分,由西向东有规律分布,其中央子午线不可能刚好落在某个城市和工程建设地区的中央;再者国家坐标系的高程规划面是参考椭球面,各地区的地面位置与参考椭球面都有定的距离也就是说,如果使用国家坐标系,城市和工程建设图将存在高斯投影长度变形和边长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的变形,将不能满足施工放样的要求。
这样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地方独立坐标系。
我国许多城市、矿区、公路、铁路基于实用、方便和科学的目的,将测量控制网建立在当地的平均海拔高程面上,并以当地子午线作为中央子午线进行高斯投影,这样建立的坐标系叫做独立坐标系。
地方独立坐标系的建立,分测区海拔高程较高和较低两种情况。
通常当测区平均高程较大时,地方独立坐标系应取平均高程面作为投影面,椭球可选用地方参考椭球;当测区的平均高程较小时,地方独立坐标系仍可取参考椭球面作为投影面,椭球可选用国家参考椭球。
(1)椭球为国家参考椭球,投影面为参考椭球面,以测区某一固定点为坐标原点,通过该点的子午线作为中央子午线,以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纵坐标轴,以经过该坐标原点的纬线的投影为横坐标轴建立地方独立坐标系,地方独立坐标对应的大地坐标为相应参考椭球的国家大地坐标。
如何进行坐标系转换与坐标变换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涉及到坐标系转换与坐标变换的问题。
无论是在地理导航中确定位置,还是在机器人定位中进行路径规划,坐标系转换与坐标变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进行坐标系转换与坐标变换,并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案例。
一、什么是坐标系转换与坐标变换坐标系转换是指从一个坐标系向另一个坐标系的转换,它是通过一组变换公式将一个点的坐标从一个坐标系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
坐标变换则是指在同一个坐标系中,通过一定的规则将原始坐标进行变换,以实现特定的目的。
二、坐标系转换的原理与方法1. 坐标系转换原理坐标系转换是基于坐标系的相对关系来实现的。
在进行坐标系转换时,我们需要明确两个坐标系之间的关系,比如它们的原点位置、方向以及坐标轴的长度和单位。
通过这些关系,我们可以建立起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公式。
2. 坐标系转换方法坐标系转换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仿射变换、欧式变换和相似变换等。
仿射变换是一种常用的坐标系转换方法,它保持了原始坐标系上的平行线在转换后仍然保持平行。
通过选择适当的仿射变换矩阵,我们可以将一个点的坐标从一个坐标系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
欧式变换是另一种常见的坐标系转换方法,它包括平移、旋转和缩放等操作。
通过将原始坐标系中的点进行平移、旋转和缩放等变换,我们可以将其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
相似变换是欧式变换的一种特殊情况,它保持了原始坐标系上的比例关系。
相似变换通常用于图像处理中,通过将原始图像进行平移、旋转和缩放等操作,可以得到与原图相似的图像。
三、坐标变换的原理与应用1. 坐标变换原理坐标变换是指在同一个坐标系中,通过一定的规则将原始坐标进行变换,以实现特定的目的。
坐标变换可以基于线性代数的原理,通过矩阵运算来实现。
2. 坐标变换的应用案例2.1 地图导航与定位在地图导航与定位中,坐标变换常用于将地理坐标转换为平面坐标,以便进行路径规划和位置确定。
通过选择适当的投影方式和坐标变换公式,我们可以将地球表面上的经纬度坐标转换为平面上的坐标,从而实现地图显示和导航定位。
掌握测绘技术中的坐标系转换方法测绘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准确测量和记录地球表面的地理要素,为各种工程建设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基础数据。
而在测绘过程中,坐标系转换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它能够实现不同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确保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一、坐标系简介在测绘技术中,坐标系是用来描述地理要素位置的数学模型。
常用的坐标系包括地理坐标系(经纬度)、平面直角坐标系(XY坐标系)和高斯投影坐标系等。
不同坐标系有着不同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测绘任务。
二、坐标系转换坐标系转换是指将一个坐标系中的数据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中,以便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在实际测绘工作中,常会遇到需要将GPS测量得到的经纬度数据转换为平面坐标系中的XY数据,或者将坐标系之间的数据进行转换。
在进行坐标系转换时,需要确定两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常用的转换方法包括参数法和数学模型法。
1. 参数法参数法是指通过测定常用点的坐标和参数来实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常用点是指在研究区域内分布均匀,并且其坐标在不同坐标系中都已知的点。
通过测量这些点在不同坐标系中的坐标,计算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再将这些参数应用于其他点的转换。
参数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适用于小范围的坐标系转换。
但是在大范围或复杂地形条件下,使用参数法进行转换可能会带来较大的误差,因为参数法并不能考虑地球表面的曲率和变形。
2. 数学模型法数学模型法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一个坐标系中的数据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中。
常用的数学模型包括地心坐标系转换模型、地理坐标系转换模型和高斯投影坐标系转换模型等。
地心坐标系转换模型是将地球上的点的地理坐标转换为地球中心的球面坐标,并通过球面坐标与平面坐标之间的关系实现坐标系的转换。
地理坐标系转换模型是通过对地球椭球体的参数进行确定,以及对大地测量学基本公式的使用,将地球上的点的地理坐标转换为平面坐标。
高斯投影坐标系转换模型是将地理坐标通过特定的高斯投影算法转换为平面直角坐标。
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及其转换方法发表时间:2018-09-18T15:39:46.2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作者:张敏苏衍镇[导读] 摘要:从2008年7月1日起,国家和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均已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大多数CORS系统发布的数据服务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山东省地质测绘院山东省济南市 250002摘要:从2008年7月1日起,国家和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均已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大多数CORS系统发布的数据服务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而在城市测量中,一般要求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采用国家坐标系统在高海拔地区或离中央子午线较远地方不能满足这一要求,这就要考虑建立地方独立坐标系。
一方面是基础数据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另一方面是实际工程采用地方独立坐标系,所以经常遇到两个坐标系下数据的转换问题。
关键词: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坐标系;转换方法1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及实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是依照国际地球参照系来进行定义的,完全符合ITRS基本的定义条件,具体如下:(1)CGCS2000是整个地球质量的中心,即地心,包括了海洋以及大气层的整体质量。
(2)它是以米为单位对长度进行定义的。
该尺度单位是在相对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模型所得,并且与地心部分的时间坐标相同。
(3)1984.0国际时间局已经确立了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向初始。
(4)地球整体结构的运转,在不考虑地球旋转的情况下,保证着定向的时间演变。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以地心作为原点,以国际地球参照系的参考极的方向作为Z轴的方向,由国际地球参照系的IRM和赤道面的交线所形成的线就是2000国家大地坐标的X轴,X、Y、Z三轴共同组成了右手地固正交坐标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与它的参考椭球的几何中心都在同一位置,而且参考椭球的旋转轴跟它的Z轴也是相同的。
工程测量坐标系转换另一个坐标系怎么转换在工程测量中,常常会涉及到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坐标系转换是将一个坐标系中的点的位置描述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中的过程。
常见的坐标系转换包括从大地坐标系到平面坐标系的转换,以及从局部坐标系到全球坐标系的转换。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工程测量坐标系转换方法。
大地坐标系到平面坐标系转换大地坐标系一般用经度、纬度和高程来表示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
而平面坐标系则是在局部区域内采用笛卡尔坐标系来表示坐标点的位置。
将大地坐标系转换为平面坐标系一般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选择适当的投影方式:根据工程测量的具体要求和区域特点,选择适当的地图投影方式。
常用的地图投影方式包括高斯-克吕格投影、UTM投影等。
2.计算投影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投影中央子午线是指在某一区域内,与该区域内的标准子午线的夹角。
3.计算投影平面的比例因子:比例因子是指在地球表面上的某一点在平面坐标系中所占的长度与该点在大地坐标系中所占长度的比值。
4.进行坐标转换计算:根据选定的投影方式、中央子午线经度和比例因子,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将大地坐标系中的点的位置转换到平面坐标系中。
局部坐标系到全球坐标系转换局部坐标系一般是在某一工程项目或建筑物上建立的坐标系,用来表示该项目或建筑物的各个点的位置。
全球坐标系则是用地心经纬度坐标系来表示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将局部坐标系转换为全球坐标系一般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确定局部坐标系的基准点:基准点是局部坐标系中的一个已知点,其在全球坐标系中的经纬度已知。
2.确定局部坐标系的坐标轴方向和转角:根据局部坐标系建立时的设定,确定局部坐标系中的坐标轴方向和转角。
3.进行坐标转换计算:利用基准点的经纬度、坐标轴方向和转角,可以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将局部坐标系中的点的位置转换到全球坐标系中。
坐标系转换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坐标系转换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坐标精度的问题:在坐标系转换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转换后的坐标存在一定的偏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某市地方独立坐标系与独立工程坐标系的转换
作者:魏麟, 郝煜, 王力涛, 江明明
作者单位:天津市勘察院,天津,300191
刊名:
科技创新导报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11(11)
1.齐江深度探讨城市工程测量中坐标系的选用思路 2010(02)
2.杨景彬深入探讨GPS城市控制网现代化改造方法 2010(02)
3.刘文强GPS RTK技术在城市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讨 2010(01)
4.张正禄工程测量学 2005
5.韩剑虹地方独立坐标系与1980西安也标系之间的转换
6.畅开狮建立城市独立坐标系相关问题的探讨 2008
7.李征肮;黄劲松GPS测量与数据处理 2005
8.施一民现代大地控制测量 2008
9.潘正凤;杨正尧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2004
10.孔祥元;郭际明;刘宗泉大地测量学基础 200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kjzxdb20111107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