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民法分论机考作业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1、答:物权法规定,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物权是支配权、绝对权、财产权,并具有排他性。
物权是和债权对应的一种民事权利,它们共同组成民法中最基本的财产形式。
与债权相比,物权具有如下特征:1、物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而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
物权是指特定主体所享有的、排除一切不特定人的侵害的财产权利。
物权是一种绝对权和“对世权”。
物权的权利主体特定,义务主体不特定,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人都负有不得非法干涉和侵害的义务。
而债权只是发生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关系,债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都是特定的。
债权人的请求权只对特定的债务人发生效力,因此被称为对人权。
2、物权的内容是直接支配一定的物,并排斥他人干涉。
物权的权利人享有对物直接支配,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所谓直接支配,是指权利人无须借助于他人的行为就能够行使自己的权利。
物权的权利人可以依据自己的意志直接依法占有、使用其物,或采取其他支配方式。
所谓排斥他人干涉,是指物权具有排他性。
这种排他性一方面是指物权具有不容他人侵犯的性质;另一方面是指同一物之上不得同时成立两个内容不相容的物权,例如同一物之上不得同时设立两个所有权。
3、物权的客体是物。
物权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对物质资料的占有关系,所以,物权的客体是物而不是行为。
当然根据《物权法》的规定,物权的客体还可以是权利。
物权的效力主要有:1、物权的排他效力。
在同一标的物上不能同时存在两个以上内容不相容的物权,亦即在同一物上已存在的物权具有排除在该物上再成立与其内容互不相容的物权的效力。
2、物权的优先效力。
物权的优先效力包括物权相互间的优先效力,物权优于债权的效力(例外:买卖不破租赁原则)。
3、物权的追及效力。
物权的追及效力,又称物权的追及权,是指物权成立后,其标的物无论辗转归于何人之手,物权均得追及其所在而之间支配该物。
4、物权的损害排除效力。
物权的损害排除效力,又称物上请求权或物权的请求权,是指物权人于其物被侵害或有被侵害之虞时,物权人得请求排除侵害或防止侵害,以回复其物权的圆满状态的权利。
0233《民事诉讼法》单项选择题1、周某是某案件的当事人,其向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被驳回,周某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1.向同级别的人大常委会反映情况2.没有其他救济手段,必须执行人民法院的裁定3.申请复议一次4.上诉2、当事人对人民法院财产保全或先予执行裁定不服()1.可以向做出裁定的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2.可以向做出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3.不得提起上诉及申请复议4.可以提起上诉3、李某同王律师签订了一般委托代理合同,聘请王律师代理其进行诉讼。
则在诉讼中,王律可以()1. A. 对一审判决不服而提出上诉2.放弃李某提出的不合理的诉讼请求3.和对方当事人和解4.申请法庭许可证人张某出庭作证4、原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人民法院可以()。
1.驳回起诉2.适用拘传3.按撤诉处理4.延期审理1.不予赔偿2.由人民法院赔偿3.由人民法院和申请人共同赔偿4.由申请人赔偿6、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由()执行。
1.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2.第一审人民法院3.第二审人民法院4.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法院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 B. 民事诉讼法属于私法、程序法2.民事诉讼法属于公法、实体法3.民事诉讼法属于私法、实体法4.民事诉讼法属于公法、程序法8、可以上诉的裁定不包括()1. E. 驳回起诉2.不予受理3.发回重审4.管辖权有异议9、在调解协议书送达过程中当事人一方反悔时,法院应当()。
1.进行上诉审2.启动再审3.及时判决10、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
1.全面审查一审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2.只审查一审适用的法律3.审查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法律4.只审查上诉请求的适用11、人民法院对第一审民事案件审理终结后()。
1.一律公开宣告判决.2. .除了涉及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的案件以外,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3.公开审理的案件公开宣告判决,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不公开宣告判决4.一律不公开宣告判决12、下列证据中属于物证的是()1.原告为了证明自己的损害事实在某医院拍摄的X光片2.被告与婚外情人联系中留下的信件3.不锈钢茶杯上刻下的生产厂家的名称4.合同书上当事人一方留下的指纹13、诉前保全,申请人可以向哪个法院申请财产保全?()1.合同签订地法院2.申请人所在地法院3.财产所在地法院4.被申请人所在地法院14、下列关于简易程序的表述,错误的是()。
1、下列属于代理的是()。
1.某公司需招聘一位业务经理,甲给某公司介绍了符合要求的刘某并签订了三方协议2.甲让同事去欧洲旅游时帮他购买一部性价比高的手机3.公司董事长老王以本公司的名义与客户订立合同4.甲让同学将他放在传达室的水壶提回寝室2、下列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的是()。
1.小刘购买假毕业证2.小明购买三星手机一部,后鉴定为假货3.小张将朋友委托自己管理的轿车以市价卖给不知情的王女士4.甲约乙明天出去逛街3、红莆股份有限公司属于()。
1.营利法人2.特别法人3.财团法人4.社会团体法人4、李某将其户口从甲市迁出,欲落到乙市,还未落乙市时经朋友劝说,往丙市打工。
打工10个月,因工地年零5个月。
依法李某应以()为住所地。
1.丁市2.丙市3.甲市4.乙市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2.民事法律行为成立要件与生效要件完全一致3.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4.林立约房强一起去跑步属于意思表示6、王旁是精神病人,其妻是他的监护人,其妻下列行为属于合法行使监护职责的是()。
1. F. 王旁的房屋漏水,其妻寻人对房屋进行修缮2.对王旁未患病前的好友所欠王旁的3万元以自己的名义请求返还3.为防王旁惹事,将其一直关在家里小屋内4.对王旁未患精神病时赠与给他人的财产予以撤销7、小黄17岁,无业,靠父母生活,某日,小黄向朋友小张借款30000元,其中1.5万元买了礼物送男友,用200元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1. B. 小黄和小张间的借款合同无效2.小黄为手机充值的行为可撤销3.小黄购买健身卡的行为效力待定4.小黄和男友间的赠予合同无效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代理人在执行代理行为时,可随时转委托第三人代理2.被代理人死亡,委托代理行为一定终止3.代理人绝对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同时代理的其他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4.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委托代理行为终止9、甲乙签订租车库合同,约定2017年11月3日生效,此民事行为是()。
1:[判断题]某甲租住某乙房屋,到期后拒付租金,诉讼时效为1年。
参考答案:正确2:[判断题]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行为和超越代理权不属于滥用代理权,而是无权代理行为。
参考答案:正确3:[判断题]自己代理、双方代理属于滥用代理权。
参考答案:正确4:[判断题]公民的出生日期以户口簿登记为准。
参考答案:正确5:[判断题]公司的售票员向旅客卖票的行为属于民事代理行为。
参考答案:正确6:[判断题]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被撤销后,自撤销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
参考答案:错误7:[判断题]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享有时间与其民事权利能力享有的时间是一致的。
参考答案:正确8:[判断题]自然人被宣告死亡后,即使其仍然活着,其所从事的民事行为也均为无效的民事行为。
参考答案:错误9:[单选题]甲、乙、丙三人依法成立合伙组织。
在经营中,甲因个人原因急需用钱,欲将其在合伙组织中的财产份额10万元转让。
丁是甲的朋友,愿出11万元购买,乙提出愿出与丁相同的价格购买。
甲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应()。
A:卖给丁B:卖给乙C:由甲选择卖给丁或乙D:卖给丁和乙各一半参考答案:B10:[判断题]如受赠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赠与行为无效。
参考答案:错误11:[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12:[论述题]王某欲赴日本探亲,邻居陈某特别委托王某购买照像机一部。
两月后,王某回国,带回照像机,价值3000元,送至陈某家。
但此时陈某已经去世,陈某儿子以父亲已去世为由拒收。
陈某委托王某买照像机的行为属于民法何种关系调整?由于陈某死亡,需要发生何种情形,陈某的儿子必须接受照像机假设陈某未亡,王某在日本未买到照像机,但考虑到陈某家缺一台电视机,于是购回一台电视机,其效力如何,为什么?又假如王某因有事未去日本,他未与陈某协商,委托去日本的朋友买回照像权,陈某有无权力拒收,为什么?参考答案:答:陈某委托王某买照像机的行为属于民法中的代理关系。
被代理人陈某死亡后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委托代理人王某实施的代理行为有效,陈某的儿子必须接受:(1)代理人不知道被代理人陈某死亡的;(2)被代理人陈某的继承人均予承认的;(3)被代理人陈某与代理人约定到代理事项完成时代理权终止的;(4)在被代理人陈某死亡前已经进行、而在被代理人陈某死亡后为了被代理人的继承人的利益继续完成的。
西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民法分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民法典》979条规定:“管理人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管理他人事务的,可以请求受益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管理人因管理事务受到损失的,可以请求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
管理事务不符合受益人真实意思的,管理人不享有前款规定的权利;但是,受益人的真实意思违反法律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除外。
”请结合《民法典》的规定,回答无因管理制度的概念及管理人的权利和义务,并谈谈您对979条第2款的看法。
2.老刘于2020年购买小黄出售的商铺,签订购买合同后未登记,后老刘将商铺卖给了小方,仍未办理登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老刘、小黄二人买卖商铺的合同不生效,因为未办理登记B、老刘、小黄二人买卖商铺的合同自合同成立时生效C、因合同已生效,老刘取得商铺所有权D、因老刘的转让行为,商铺所有权属小方所有3.共同危险行为(名词解释)4.提存(名词解释)5.小龙向小扣借款100万元,期限3年,小玉为该借款合同进行保证担保,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小玉承担保证责任期间为主债务届满之日起()。
A、2年B、1年C、6个月D、3年6.小琪在毕业之际将自己珍藏的一辐画作送给了师姐小唐,小琪和小唐之间的债属于()。
A、按份之债B、简单之债C、种类之债D、法定之债7.用益物权和转质权(名词解释)8.异议登记(名词解释)9.李明因违约行为损害王红名誉权并造成王红严重精神损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红只能对李明提出侵权行为之诉B、王红只能对李明提出违约之诉C、王红可以选择请求李明承担违约责任,不影响王红请求精神损害赔偿D、王红可以选择请求李明承担违约责任,但不得请求精神损害赔偿10.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采取出让或者划拨等方式。
()A、正确B、错误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损害而对他人的事务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行为。
1、答:(1)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以及共同犯罪行为,甲乙共谋商议伤害行为,已经具有共同犯罪故意,同时乙实施了实际的杀害行为,甲虽然没有实施杀害行为,但是并且出于甲的主观放弃,甲同时没有阻碍乙的实施行为,因此甲乙构成共同犯罪既遂。
(2)甲乙同样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因为甲乙具有故意杀人的故意,同时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并且造成死亡结果,根据法定构成符合说的理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因此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对于上述问题,应当按照刑法的认识错误的理论解决,甲乙意图杀死丙实际杀死乙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
(3)甲具有自首情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因此甲具有自首情节。
乙具有自首情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以自首论。
由此可见,乙的行为构成自首。
(4)不能成立。
根据共同犯罪的一般规则“一人既遂,共同犯罪既遂”,只有共同犯罪全部中止或者未遂的情况下,共同犯罪才成立中止或者未遂。
2、答:(1)没有超过追诉时效。
因为马锋的重婚行为仍在继续状态,尚未终了。
(2)不应当追究刘娟重婚行为的刑事责任。
因为刘娟对马锋已有配偶的情形缺乏明知,缺乏构成重婚罪所要求的主观要件。
(3)潘丽误将父母毒死的行为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因为潘丽在实施该行为时并非出于故意或过失,对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无法预见,因此缺乏构成犯罪所要求的主观要件。
(4)马锋触犯了重婚罪、故意杀人罪。
5、答:(1)甲的行为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而不是正当防卫,因为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
谋学网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专业:教育学2018 年 12月课程名称【编号】:教育法学【0285】 A卷大作业满分:100分一、论述题(请从中任意选择两道题作答,每题25分,共50分)1.试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师聘任制的理解?2.试分析过错责任的法律依据、基本特点及应对。
3.试分析学校的法定义务。
二、案例分析题(请从中任意选择两道题作答,每题25分,共50分)1.李某有一女李霞14岁,系农村某镇初中二年级学生。
李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下来赚钱,遂于2003年暑假将李霞送到邻镇一个体户处打工。
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无忧答案网家访,李某拒不说明其去向,有时还恶语相报:“孩子读不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你们不要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请问:⑴该案例中有没有违法行为?⑵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⑶违法主体是谁?⑷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2.丁X为重庆市某区实验中学初三年级学生,2003年4月12日中午从学校教学楼跳楼坠地死亡。
丁X是一个15岁的少女,和同学的关系相处融洽,在出事之前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
丁X自杀前,班主任汪XX曾在学校办公室里有一个教师和另外一个学生陆续在场的情况下,对丁X说“你长得又矮又丑,连坐台都没有资格”。
丁X的父母以侮辱罪将丁X的班主任老师汪XX告上法庭。
他们认为,汪XX在丁X自杀前说的这句话,侮辱了丁X,导致丁X跳楼自杀。
请问:(1)汪老师汪XX对此事是否应当负责?为什么?(2)对汪XX应如何处理?3.王老师2010年研究生毕业后受聘到XX大学人文系任教,并签订了为期五年的聘任合同。
2012年,学校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制定了《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办法》,其中规定教师教学考核成绩为所在院系最后一名的,将会以无法胜任教育教学工作要求而被解聘(即教师考核末位淘汰制)。
在2013年的年终考核中,因王老师承担的一门课程(该学期共计承担了三门课程)被评定为不及格而使得其在教学质量考核中名列人文系倒数第一名,学校遂根据《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办法》解除了与王老师的聘任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