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_春夏养阳PPT学习课件
- 格式:dps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2
运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
干预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的探讨
背景资料
一、免疫耐受
1. 概念对抗原特异应答的T细胞与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不能被激活产生特异免疫效应细胞,不能执行正常免疫应答的现象。
2. 特点免疫特异性---只对特定的抗原不应答。
3. 形成
(1)胚胎期及新生儿期:不成熟的T细胞和B细胞接触抗原可诱导免疫耐受,是自身耐受的基础,维持时间较长,不易被打破。
(2)成人期(后天):多重因素可诱导后天免疫耐受,抗原因素具有重要作用。
4. 机制
(1)中枢耐受:在胚胎期及出生后T与B细胞发育过程中,遇自身抗原所形成的耐受。
(2)外周耐受:成熟的T及B细胞遇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不产生正免疫应答。
二、慢性HBV感染的免疫耐受
(一)慢性HBV感染患者,对HBV 各种抗原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耐受,是乙肝慢性化的最主要机制。
(二)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的形成因素
1.宿主因素
(1)新生儿免疫耐受:中枢免疫耐受---胚胎期,可溶性HBeA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新生儿未成熟的的T细胞在胸腺内接触HBeAg,引起阴性选择,是新生儿HBV感染慢性化的主要原因。
(2)成人免疫耐受:多重因素诱导后天免疫耐受,抗原因素具有重要作用。
(三)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的主要群体
HBeAg阳性慢性HBV携带者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LT正常或ALT≦2倍正常值上限,HBV DNA>106肝胆脾B检查:多无异常发现或仅为肝质稍增粗
肝活检:﹤G2 / S2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引入
一、理论溯源
(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 · ·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研究
1. 立论角度不同,充分发掘经旨
2. 符合本篇原意,切中“法于阴阳”
明.马莳《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春夏而有养生养长之道者,养阳气也;
秋冬而有养收养藏之道者,养阴气也。
春夏当顺其生长之气,以养阳气;
秋冬当顺其收藏之气,以养阴气。
二、临床应用
1. 因时调神
2. 因时调摄起居、饮食
3. 因时调摄形体锻炼(一)指导顺时养生
(二)指导临床因时论治1. 因时辨证立法
2. 因时选择用药
(三)冬病夏治,夏病冬治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论治
三、
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的依据
(一)免疫耐受是慢性HBV 感染的重要特征,罹患人群众多,临床必须高度重视。
(二)中西医界目前对慢性HBV 感染的处理侧重药物治疗,理想方案有限,非药物疗法涉及较少。
(三)慢性HBV 感染患者,心理健康面临折磨,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网络而不同程度干预人体的免疫应答。
肝病专科医师对此虽有意识,但却力不从心。
(四)慢性HBV感染患者,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形体锻炼等药物之外的身心调摄较为关注,而临床医师的回应虽无“应付”之嫌、却无整体方案出笼。
(五)中医对慢性疾病特别是在免疫功能调节方面的治疗优势,逐步获得行业认可。
(六)中医学特色除强调辨证论治外,更重视整体观念。
人和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随四时变化调摄身心、斟酌方药,方能切中“天人合一”之宗旨。
(七)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患者,病情缠绵、疗程漫长,单一式的辨证论治药物治疗,难以适应错综复杂的病情变化,从长计议拟定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提上议事日程。
(八)“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在中医养生学中推崇备至,而对慢性病综合治疗的指导作用则呼声不高或被遗忘。
(九)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是最常见的难治性慢性疾病之一。
中医综合治疗不仅要强调基于四诊的辨证论治,更要关注法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随四时变化而调摄身心、厘定治法、化裁方药。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干
预
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
邪实正虚心肝脾肾虚损气血阴阳不足湿热痰毒瘀
一、辨证论治
中
医
病
因
病
机临床实施
(一)实证湿热阻滞-----柴平汤+茵陈五苓散热毒蕴结-----五味消毒饮或泻心汤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
痰瘀互结-----桂枝茯苓丸
痰湿内盛-----六君子汤
肝气郁结-----柴胡疏肝散
(二)虚证脾气虚弱-----补中益气汤
心脾两虚-----归脾汤
肝肾阴虚-----一贯煎或六味地黄汤脾肾两虚-----补中益气汤合肾气丸肾阳不足-----肾气丸
(三)虚实夹杂肝郁脾虚-----逍遥散
肝郁脾虚
湿热蕴结
-----逍遥散合温胆汤
气虚湿热-----四君子汤合三仁汤肝肾阴虚
瘀热内结
-----一贯煎合桃红四物汤
-----猪苓汤合三仁汤
阴虚湿热
厘定基本证型,选择基本方药
二、因时论治
(一)宗李时珍之说,因时选择用药
春长夏秋冬
夏
薄荷荆芥香薷
生姜
参术
黄柏
芍药
乌梅
黄芩
知母
辛温顺春升之气辛热
顺
夏浮
之气
甘苦辛温
顺
化成
之气
酸温
顺
秋降
之气
苦寒
顺
冬沉
之气
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逆之。
所谓顺四时而养天和也。
(二)按药性属性,因时选择用药
适当择用轻清升浮气薄之品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春夏
秋冬
灵活斟酌重潜沉降味厚之辈
养阴
养阳
黄芪、仙灵脾、巴戟天等
春夏温补阳气
秋冬滋养阴液
1.
小柴胡汤、桂枝汤、小建中汤等
2.
熟地、山萸肉、何首乌等
六味地黄汤、左归丸等
厚朴、苍术、白豆蔻、泽泻等
春夏祛湿养阳
秋冬润燥养阴
3.
平胃散、五苓散、温胆汤等
4.
沙参、麦冬、瓜蒌仁、柏子仁等
增液汤、一贯煎、芍药甘草汤等
三、身心调摄
身心调摄
因时调摄精神
因时调摄起居
因时调摄饮食
因时调摄形体锻炼
素
问
·
四
气
调
神
大
论
篇
第
二
春
顺养生气
肝气条畅
阳气生发
振奋精神舒畅情志时常春游
情志畅达
夏
心气长旺
阳气旺盛
顺养长气
积极进取淡泊宁静少生烦怒
精神愉快
秋
顺养收气
肺气清肃
阳气收敛
安心静养勿暴怒勿狂喜勿悲忧
神气收敛
冬
肾气内藏
阳气闭藏
顺养藏气
含蓄宁静愉快充实勿恐惧勿惊吓
精神内藏
春
肝气条畅
阳气生发
晚睡早起,晨起多梳头,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着,防感受外邪发病。
夏
心气长旺
阳气旺盛
晚睡早起,午睡勿太久。
适当日光浴,避热趋凉勿太过。
秋
肺气清肃
阳气收敛
冬
肾气内藏
阳气闭藏
早睡早起,戒熬夜、懒睡。
晨起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室内保持一定湿度,防感受燥邪。
早睡晚起,避免外寒侵袭。
防寒保稳不宜过热,免生积热。
节制房事,免生疾病。
春肝气条畅阳气生发
晨起外出散步、慢跑、作伸展运动,
使机体阳气生发。
夏
心气长旺阳气旺盛
坚持户外活动。
海滨或高山森林处活动、疗养。
多见阳光,促进机体气血旺盛。
秋肺气清肃
阳气收敛冬
肾气内藏阳气闭藏
早起户外适当运动,勿剧烈,防汗多伤肺卫
吐纳调气,增强肺功能。
户内、户外活动均以不出汗为度,户外活动以日出后进行为佳。
或作内养功,以使机体阳气密固,肾精内藏而旺盛。
二、观察指标(每三个月复查一次)
(一)ALT、HBeAg、HBV DNA
(二)DC功能、CTL功能、Th1/TH2细胞因子、NK细胞活性
(三)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
三、疗效判定
(一)治疗后,ALT >2倍正常值上限,HBeAg定量较治疗前下降1倍以上、HBV DNA定量较治疗前下降1以上----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被打破。
个log
10
(二)ALT升高水平何如?是重要判定指标。
(三)HBeAg、HBV DNA定量水平的下降,与ALT 升高不完全同步,常有一定的滞后性甚或变化不大。
(四)HBeAg定量水平的下降常滞后于HBV DNA定量水平的下降。
后续措施
慢性HBV 感染免疫耐受免疫激活期或免疫清除期
最佳治疗效果
后续措施跟进治疗
春夏
养
阳
秋
冬
养
阴
•一、对慢性乙型肝炎而言,ALT不单是炎症损伤的指标,更是衡量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节点
临床上,不可一味追求ALT的降低或
复常。
当ALT升高时,机体可能处于免疫激活期
或免疫清除期,有时则预示着会出现血清HBV DAN载量下降或阴转甚至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的较好治疗应答效果。
之后,ALT则会随着病毒的清除或病毒复制的
被抑制而较快恢复正常“不降酶而酶自降”。
中医论治慢性HBV感染时,宜适当呵护免疫清除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