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仪操作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655.50 KB
- 文档页数:3
除颤仪的使用流程及管理制度一、使用流程使用除颤仪是为了在心脏停止跳动或出现室颤等紧急情况下恢复心脏正常跳动的设备。
正确的使用流程是确保患者安全和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以下是除颤仪的使用流程:1.准备工作–确保除颤仪的电源充足并处于工作状态。
–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和眼镜。
–将除颤仪放置在离患者最近的位置,并确保周围环境整洁、安全。
2.确定患者状态–检查患者是否呼吸、有无意识,如果患者没有呼吸且丧失意识,则需要使用除颤仪。
–判断患者是否符合进行电除颤的条件,如有必要,快速清除患者胸前的湿气和金属物。
3.贴上除颤电极–将除颤电极从包装中取出,确保电极粘贴面干净、无损伤,并将其正确放置在患者胸前。
–一个电极放置在患者的右上胸部,另一个电极放置在位于左胸侧中线与腋中线相交的位置。
–确保电极与患者皮肤充分贴合,避免电极与衣物、毛发等障碍物接触。
4.调节除颤仪参数–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疗指导,调节除颤仪的能量、电流等参数。
–确保除颤仪的输出能量适合当前患者的心脏情况。
5.发出电击–在确认患者周围无人接触患者的情况下,按下除颤仪的触发按钮,向患者发出电击。
–在电击前,确保所有人员远离患者并不接触患者,以避免电击伤害。
6.评估反应–在电击后,尽快评估患者反应,包括呼吸、脉搏、意识等情况。
–如果患者没有恢复正常,可以根据医疗指导继续电击操作。
7.记录操作信息–在每次使用除颤仪时,记下操作的时间、患者的反应以及使用的能量和频率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二、管理制度为了保证除颤仪的有效使用和安全性,制定和管理相应的制度非常关键。
以下是除颤仪管理制度的要点:1.设备购置和配备–根据医疗机构的需求和规模,合理购置并配备适量的除颤仪。
–确保购置的除颤仪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法规要求。
2.设备维护与保养–建立除颤仪的定期检查和保养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包括定期更换电池、检查电极粘贴性能以及清洁除颤仪外壳等。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除颤仪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骤停的医疗设备,它可以通过电击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除颤仪分为手动除颤仪和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手动除颤仪需要专业人员根据心电图判断是否需要除颤,以及选择合适的电能和放电时机。
自动体外除颤仪则可以自动分析心律,提示是否需要除颤,以及指导操作者进行除颤。
自动体外除颤仪适合于公共场所和非专业人员使用,可以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一、手动除颤仪的操作流程1.迅速检查除颤仪的电源、电极板、电缆等部件是否完好,打开除颤仪的电源开关,调节至监护模式,观察患者的心电图波形。
3.清理患者胸部皮肤,确保干燥无汗水、毛发、金属等异物。
将两片电极板分别贴在患者胸部的右上方和左下方,或者先后两侧。
将电极板的插头连接到除颤仪上。
4.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皮肤阻抗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电能量。
普通成人首次除颤推荐使用150-200焦耳,儿童首次除颤推荐使用2-4焦耳/千克。
如果首次除颤失败,可以逐渐增加电能量,最高不超过3 60焦耳。
5.按下充电按钮,开始充电至所需能量。
充电过程中,通知周围人员远离患者和床单位,避免触摸患者或者导线。
充电完成后,再次观察心电图波形,确认需要除颤。
6.两手同时按压放电按钮,进行除颤。
放电时要注意保持稳定,避免移动或者松开电极板。
放电后,即将观察心电图波形,判断是否恢复正常节律。
二、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操作流程1. 打开AED的电源开关,根据语音和屏幕提示进行操作。
2.将两片电极板贴在患者胸部的右上方和左下方,或者先后两侧。
将电极板的插头连接到AED上。
3.AED会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并提示是否需要除颤。
如果需要除颤,则AED会自动充电,并提示操作者按下放电按钮。
如果不需要除颤,则AE D会提示进行心肺复苏或者其他措施。
4.按下放电按钮前,要确保周围人员远离患者和床单位,避免触摸患者或者导线。
按下放电按钮后,AED会进行除颤。
除颤后,AED会再次分析心律,并给出相应的提示。
除颤仪操作流程
一、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二、连接电极板导线,检查除颤仪性能及电极板选择适当。
三、迅速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
四、监测患者的心电图确认要除颤。
五、立即将患者去枕平卧于硬板床上,松开衣扣,暴露胸部除颤部位,并去除金属及导电物品,确认患者是否安装心脏起搏器。
六、接通电源,选择“除颤”功能键。
七、将导电糊均匀涂与电极板上或者用四层盐水纱布包裹电极板。
八、选择除颤能量,按充电按键 CHARGE 待充电完成(双向波120-200J,单向波 360J)。
九、将 APEX 电极板放置患者心尖部位,STERNUM 电极板放置于心底部,紧贴皮肤并施以压力。
十、工作人员离开床缘,避免与床及患者接触,嘱助手注意保护患者头部。
十一、除颤仪充电至所需能量后再次观察心电监护波形,确认需要除颤时,两手大拇指同时压电极板上放电电极按键。
放电后观察患者心电图波形,行 2 分钟胸外心脏按压后确认除颤是否成功。
十二、用纱布擦净患者的皮肤,协助患者穿好衣服,整理床单位。
十三、擦净电极板上导电糊,除颤仪充电备用。
十四、洗手,戴口罩,记录。
除颤仪的使用操作流程简介除颤仪作为一种紧急医疗设备,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被广泛使用。
本文档将介绍除颤仪的使用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仪器操作、注意事项等。
操作流程下面是使用除颤仪的一般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确保除颤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并确认除颤仪的电源已连接并开启。
–确保给予患者适当的心肺复苏。
2.操作准备:–穿戴好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和口罩。
–将患者置于平坦的表面上,并确保周围没有杂物或者湿润的物体。
–清理患者胸部,确保无异物或湿润的表面。
3.设置能量等级:–根据患者体重选择合适的能量等级。
一般来说,成人使用150-200焦耳能量,儿童使用50-100焦耳能量。
–根据机器型号,使用旋钮或按键设置能量等级。
4.电极准备:–确保电极贴片清洁、干燥并牢固地贴在电极垫上。
–将电极垫放置在患者胸部,一个贴在右侧胸骨上方,另一个贴在左侧乳房下方。
5.患者分析:–按下除颤仪上的“分析”按钮,开始分析患者的心律。
–在分析期间,确保无人与患者接触。
6.电击操作:–如果除颤仪建议进行电击治疗,确保人员远离患者。
–确认没有人与患者接触,按下“电击”按钮进行电击。
–如果需要连续电击,确保按照建议重复电击操作。
7.心肺复苏继续:–如果电击未恢复正常心律,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按照心肺复苏指南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专业医护人员到达。
8.记录和报告:–在操作完毕后,记下除颤时间、能量等级和治疗结果等信息。
–如果需要,向专业医护人员报告治疗过程和结果。
注意事项在使用除颤仪时,请记住以下注意事项:•操作除颤仪之前,请确保熟悉相关的使用说明和操作要领。
•在操作除颤仪过程中,确保患者和操作者安全,避免其他人员接触患者。
•在设置能量等级时,请根据患者体重选择合适的能量。
•在清理患者胸部以及贴电极垫时,确保用清洁、干燥的手和物品进行。
•在进行电击操作时,确保没有人与患者接触,以免导致电击伤害。
•如果电击未能恢复患者的心律,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在适当的时机向专业医护人员报告治疗过程。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正确连接电源和导联除颤仪是一种用于心脏电击复苏的救护设备,它可以在心脏骤停时通过电击恢复正常的心律。
正确连接电源和导联是操作除颤仪的首要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一、操作流程步骤1:准备工作在开始操作除颤仪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1. 确保除颤仪处于关闭状态,并放置在平坦的工作表面上。
2. 检查电源线,确保连接牢固且无损坏。
3. 确认电源插座的供电情况,确保正常供电。
4. 检查导联线,确保连接完好。
5. 拿起两块电极贴片,确保电极表面干净、无损坏。
步骤2:连接电源正确连接电源是操作除颤仪的第一步,确保其正常工作。
1. 将除颤仪的电源线插入墙上的电源插座。
2. 确保电源线连接稳固,没有松动或脱落。
3. 检查除颤仪的电源指示灯,确认其亮起,表示已正确连接电源。
步骤3:连接导联连接导联是操作除颤仪的下一步,它是将除颤仪与患者身上的电极贴片相连,以便进行电击复苏。
1. 将导联线连接至除颤仪的导联插孔。
2. 将电极贴片的连接线接触导联线上的插头。
3. 确保电极贴片与导联线连接牢固,没有松动或脱落。
4. 将电极贴片贴于患者的胸部,确保贴紧且牢固。
根据需要,可以贴在胸骨右侧或左侧。
步骤4:确认导联连接确认导联连接的正确性是操作除颤仪的最后一步,它可以确保电流正常传输到患者身上。
1. 仔细检查电极贴片与患者皮肤的接触情况,确保贴片没有脱落或移位。
2. 观察除颤仪屏幕上的导联指示,确保所有导联都显示正常。
3. 确认除颤仪上的电流指示灯,确保电流正常输出。
4. 确认屏幕上的心律监测图像,确保心脏信号正常显示。
二、考核标准除颤仪操作的正确性可以通过以下标准来进行考核。
1. 电源连接:操作者能够正确地连接除颤仪的电源线,并确认电源指示灯亮起。
2. 导联连接:操作者能够正确地连接除颤仪与电极贴片的导联线,并贴合正确的位置。
3. 导联确认:操作者能够仔细检查导联连接的准确性,并确认导联指示及电流输出正常。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一、确保安全环境:●检查患者周围是否有水或其他液体,以确保操作环境干燥。
●确保自己和患者都不在有导电性的物体上,如水坑或金属表面。
二、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戴上一次性手套,以避免交叉感染。
●如果需要,可以配戴面罩或护目镜。
三、打开除颤仪:●打开除颤仪的电源开关,并等待设备启动。
四、准备除颤电极:●取下除颤电极包装,注意不要碰触电极表面。
●将电极连接线插入除颤仪中相应的插口。
五、脱掉患者的衣物:●必要时,脱掉患者的上身衣物,以使胸部裸露。
六、清洁患者胸部:●使用清洁布或湿纸巾轻轻擦拭患者胸部,以确保电极的贴合性和导电性。
七、定位和贴附电极:●在患者胸部进行电极定位,一个电极放置在右锁骨下随肋间隙处,另一个电极放置在左胸外侧。
●紧贴患者皮肤,确保电极与皮肤之间无气泡或皮屑。
八、确认心律和选择模式:将除颤仪设置为相应模式,根据患者状况选择适当的能量水平(通常根据推荐程序)。
九、执行电击:●在确认除颤区域安全后,喊清“所有人远离”。
●按下电击按钮,确保没人与患者接触,以确保安全。
●在除颤仪指示下,按照设备的提示清晰地说话或轻击患者胸部。
十、持续监护和操作:●如有需要,继续操作除颤仪进行多次电击。
●在电击之间进行心电图监护,确保患者心律持续稳定。
十一、配合急救措施:●在除颤过程中,配合其他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气道管理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操作流程仅供参考,实际操作时应根据所使用的具体除颤仪设备和相关培训指导进行操作。
除颤仪操作需要受过相关培训并具备相关急救知识与技能的人员进行,以确保患者和操作者的安全。
如果您面临实际的除颤情况,请及时呼叫医疗急救人员,并遵循他们的指示。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一、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a. 确认患者无意识并没有自主呼吸。
b. 确保患者皮肤干燥,无潮湿。
c. 确保患者没有穿戴任何金属物品。
2. 打开除颤仪。
a. 按下电源开关,等待除颤仪启动。
b. 确认除颤仪电源指示灯亮起。
3. 贴上电极片。
a. 拿出电极片,揭下保护膜。
b. 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胸部右上方和左下方。
c. 确保电极片牢固贴合患者皮肤。
4. 分析心律。
a. 按下分析按钮,等待除颤仪分析心律。
b. 确认除颤仪显示出心律分析结果。
5. 发送电击。
a. 如果除颤仪提示需要电击,确认患者周围人员远离。
b. 按下电击按钮,确保患者没有接触任何金属物品。
c. 确认电击完成后,继续观察患者心律。
6. 结束操作。
a. 如果患者恢复心跳和呼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b. 关闭除颤仪电源,整理好设备和电极片。
二、考核标准。
1. 准备工作。
a. 熟练掌握确认患者无意识和自主呼吸的方法。
b. 熟练掌握确认患者皮肤干燥和无金属物品的方法。
2. 打开除颤仪。
a. 熟练掌握除颤仪的开机步骤和电源指示灯的状态。
3. 贴上电极片。
a. 熟练掌握电极片的贴合位置和方法。
b. 熟练掌握电极片的保护膜的处理方法。
4. 分析心律。
a. 熟练掌握分析按钮的操作和心律分析结果的确认。
5. 发送电击。
a. 熟练掌握电击前的安全确认和患者周围人员的疏散。
b. 熟练掌握电击按钮的操作和电击后的观察方法。
6. 结束操作。
a. 熟练掌握患者心跳和呼吸恢复后的及时通知医护人员的方法。
b. 熟练掌握除颤仪的关闭步骤和设备整理方法。
以上即为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希望每位操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一、概述除颤仪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它可以通过电击的方式恢复患者的正常心律。
除颤仪分为手动除颤仪和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两种类型,前者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后者可以由非专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1. 确认患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除颤。
2. 准备除颤仪,检查电源、电极片等部件是否完好。
3. 贴上电极片,连接除颤仪。
4. 分析心律,选择合适的能量和模式。
5. 进行除颤,按下放电按钮或者等待AED自动放电。
6. 观察患者反应,判断是否需要重复除颤。
7. 与其他急救措施配合,如心肺复苏(CPR)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一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
二、操作方法1. 确认患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除颤。
在发现患者倒地不省人事时,首先要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和脉搏,如果没有,则可能是心脏骤停,需要即将进行急救。
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是室性心律失常,如室颤和室速,这些心律失常可以通过除颤来纠正。
但是,并非所有的心脏骤停都可以进行除颤,如心室停顿和心室扑动等无效心律,则不能进行除颤,否则会加重患者病情。
判断是否需要除颤的最佳方法是通过心电图(ECG)来分析患者的心律。
如果有手动除颤仪或者带有ECG功能的AED,则可以直接观察ECG波形来判断。
如果没有,则可以通过AED的语音提示来判断。
AED会自动对患者进行心律分析,并给出建议是否进行除颤。
如果没有任何设备,则可以根据经验来判断。
普通来说,如果患者在倒地前有胸痛、气喘、晕厥等症状,则可能是室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脏骤停,可以尝试进行除颤。
如果患者在倒地前没有任何症状,则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不建议进行除颤。
2. 准备除颤仪,检查电源、电极片等部件是否完好。
在确认需要进行除颤后,要尽快准备好除颤仪,并检查其各部件是否完好可用。
如果有多个人在场,则可以分工合作,一人负责拿取和检查除颤仪,一人负责呼叫120并开始进行CPR。
检查电源开关是否打开,电池是否充足或者插头是否接通电源。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一、目的二、合用范围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确认患者是否需要除颤。
如果患者有明显的心跳和呼吸,或者有自主循环恢复的迹象,不需要进行除颤。
-确认除颤仪是否正常工作。
检查电池电量,显示屏,音量,按键等是否正常。
如果有故障,应即将更换或者修理。
-确认除颤电极片是否适合患者。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皮肤状况等选择合适的电极片。
如果电极片过期,破损,干燥等,应即将更换。
-确认除颤仪的模式和能量设置。
根据患者的心律类型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和能量设置。
普通来说,成人患者使用同步或者异步模式,能量设置为150-200焦耳;儿童患者使用同步模式,能量设置为2-4焦耳/千克。
2. 贴附电极片-暴露患者的胸部,并清洁干燥皮肤。
如果有毛发,应剃除;如果有汗水,血液等污物,应擦拭干净。
- 撕开电极片的包装,并揭开背面的保护纸。
-将电极片贴附在患者胸部的合适位置。
普通来说,右侧电极片贴在右锁骨下方,左侧电极片贴在左乳头下方。
注意避开胸骨和肋骨等骨头结构。
- 将电极片连接到除颤仪上,并按下电源开关。
3. 分析心律-按下分析键,让除颤仪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
在此过程中,不要触摸患者或者挪移除颤仪。
-如果显示屏显示“需要除颤”或者语音提示“请住手胸外按压并退后”,则说明患者有可除颤的心律(如心室纤颤,心室扑动等),需要进行除颤。
4. 进行除颤-在进行除颤之前,要确保所有人都离开患者身边,并没有触摸患者或者除颤仪。
可以大声喊“退后,退后,准备除颤”等警告语,以提醒周围的人员注意安全。
-按下除颤键,让除颤仪释放电流,对患者进行除颤。
在此过程中,不要触摸患者或者挪移除颤仪。
-观察患者的反应和除颤仪的显示屏。
如果患者有明显的心跳和呼吸,或者有自主循环恢复的迹象,说明除颤成功,可以住手除颤。
5. 结束操作- 当患者恢复自主循环或者被送往医院时,可以结束除颤操作。
- 关闭除颤仪的电源,并断开电极片的连接。
- 将电极片从患者胸部取下,并妥善处理。
除颤仪操作流程处理除颤仪故障及紧急情况在现代医疗领域中,除颤仪作为一种重要的救治工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为心脏骤停患者提供紧急救援,并通过电击恢复患者的心律。
然而,除颤仪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故障和紧急情况,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应对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并探讨处理除颤仪故障及紧急情况的方法。
一、除颤仪操作流程1. 环境准备在使用除颤仪前,首先确保操作环境安全。
关闭可产生干扰的电子设备,将患者与周围人员与外界隔离,避免干扰。
2. 检查患者意识和反应确认患者是否清醒或有任何反应。
轻拍患者肩膀或大声呼叫以唤醒患者,并观察患者是否有任何反应。
3. 判断患者心脏骤停检查患者呼吸是否存在或呼吸异常,触摸颈动脉以确定患者是否有脉搏。
如果患者没有正常的呼吸和脉搏,即可判断为心脏骤停。
4. 确定心脏骤停类型根据患者心律监测结果,判断心脏骤停类型。
常见的心律包括心室颤动(VF)或无脉搏心动(Asystole)。
5. 使用除颤仪进行电击根据设备操作说明书,正确连接电极片。
在确认安全后,将电极片贴于患者体表,并确保电极片与患者皮肤接触良好。
根据患者心律类型,选择适当的电能水平进行电击。
6. 再次检查心律在电击后,再次检查患者心律。
如果需要,可以进行多次电击操作。
使用除颤仪进行电击的次数和强度应根据患者反应和心律监测结果进行调整。
二、除颤仪故障处理1. 电源故障如果除颤仪显示电源故障,请首先确认电源线是否松动或损坏。
检查电源接口是否和设备连接紧密,并尝试更换电源线。
2. 设备故障如果除颤仪显示设备故障,请检查设备的各个部分是否正常工作。
确保电极片安装正确,检查电极线是否损坏或连接松动。
3. 技术故障当除颤仪存在技术故障时,请及时联系厂家或技术维修人员。
不要私自拆卸或修理除颤仪,以免造成不可预料的损害。
三、除颤仪紧急情况处理1. 患者起病在使用除颤仪过程中,如果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困难或胸痛等紧急情况,请及时停止操作,与患者保持沟通并观察患者病情。
除颤仪操作流程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除颤仪操作流程
除颤适应症:
室颤,无脉性室速
非适应症:
停搏,假性电机械分离,室性自主心律,室性逸搏心律,除颤后室性自主心律,过缓无效收缩心律
注意事项:
1.除颤仪到位前,持续有效的CPR。
2.除颤后紧接着5个遁环的CPR,再评估节律,按需要决定是否再除颤。
3.操作者的手应保持干燥,不能用湿手握电极板。
4.放电时在电击板上应施加一定有力量,使电极板与病人皮肤密合,以保证
较低的阻抗,有利于除颤成功,同时也避免烧伤病人的皮肤。
5.导电糊不应涂在两电极板之间的皮肤上,以免除颤无效。
6.胸部有植入性的装置时,电极板应放在距该装置2.5cm的位置,除颤后应
检查其功能。
7.切忌将电极板直接放在治疗性贴片,监护仪贴片,导电线的上面。
8.病人大量出汗,则在除颤前,应迅速将病人的胸部擦干。
维护和保养
1、由正常班护士负责,每日清洁消毒。
2、在除颤开始前要确认日期、时间是否正确,心电纸是否装好。
3、使用湿软巾和含氯消毒剂进行除颤、除颤手柄、除颤板和电缆的清洁和消毒。
打印机只能使用湿软巾进行清洁。
4、严禁将除颤仪的任何一部分(包括除颤手柄)浸入液体中。
严禁使用粗糙物品擦拭显示屏。
除颤仪严禁高压消毒。
5、要特别注意每次使用除颤仪手柄后对手柄的清洁,除产后除颤手柄上积累的导电糊会对心电监护信号有扰,并且有可能使操作者遇到意外电击。
保持除颤手柄清洁。
6、及时充电。
关闭除颤器进行充电,4小时可以完成对电池的充电,当开启除颤器24小时才能完成充电,尽可能使用充满电的除颤器,否则影响电池使用寿命。
7、检查所有电缆、接头是否良好,电缆有没有划伤、磨损、并且有没有缠绕、打死折。
8、保证除颤器整洁(没有液体水滴)并且上面禁止放置任何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