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电话机检验规程
- 格式:pdf
- 大小:7.60 MB
- 文档页数:47
出版说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培训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通信设备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五个等级,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
四、本《标准》是在各有关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
参加编写的主要人员有:孟艾立、李瑞芳、王新京、张翔、李莉莉、李瑾、韩韧、陆冰松、刘宝殿、孙向前、吴长虹、唐静波、熊兰英、余斌、阎赟、黄禄洋。
参加审定的主要人员有刘永澎、陈瑛洁、马民、周明。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得到信息产业部科技司、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部北京电话交换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部图文通信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乙、部电话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部北京移动通信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部通信电磁兼容及安全质检中心、部数据通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部无线通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部邮电工业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部有线通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五、本《标准》业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自2005年2月22日起施行。
-71-通信设备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1.1职业名称通信设备检验员1.2职业定义对有线、无线、数字等通信设备进行检验的人员。
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两个等级,分别为: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和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无线通信设备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无线通信设备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们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确保无线通信设备的质量,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是必要的。
质量标准是衡量无线通信设备质量的准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抗干扰性和稳定性:无线通信设备工作环境复杂多样,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干扰。
因此,抗干扰性是无线通信设备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设备在高频、电磁场、电压等外界干扰条件下能否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是衡量无线通信设备抗干扰性的重要标准之一。
2. 传输速率和信号强度:无线通信设备主要用于数据传输和通信,传输速率和信号强度是衡量设备质量的重要指标。
传输速率越高,设备能处理的数据量就越大;信号强度越强,设备在复杂环境中传输数据的稳定性就越高。
3. 设备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无线通信设备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的风险。
因此,设备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是无线通信设备质量标准中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设备是否采用了先进的加密和认证技术,是否有安全防护机制,都是衡量设备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4. 能耗和电池寿命:无线通信设备通常需要使用电池供电,因此能耗和电池寿命也是重要的质量指标。
设备是否能够高效地利用能源,是否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这些都是衡量设备质量的重要标准。
针对无线通信设备的质量标准,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进行检验:1. 信号测试:通过对设备的信号传输和接收进行测试,检测设备的传输速率和信号强度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可以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或者软件进行无线信号测试,例如使用功率计、频谱分析仪等设备进行测试。
2. 抗干扰性测试:通过在设备周围引入不同频率、强度的电磁场和干扰源,观察设备是否能够在干扰环境下正常工作。
可以使用专业的电磁兼容性测试设备和方法进行抗干扰性测试。
3. 安全性测试:通过模拟实际的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场景,测试设备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数字移动通信(TDMA)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of Equipment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for Digital MobileCommunication(TDMA)YD5067—2004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施行日期:年月日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关于发布《数字移动通信(TDMA)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的通知信部[1998]39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电管理局,各计划单列市局,邮电部设计院,邮电部北京设计院,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现将《数字移动通信(TDMA)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编号:YD5067—2004)发布,自年月日起施行。
该规范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负责组织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年月日目次1 总则 (1)2 缩略语 (2)3 施工环境及设备器材检验 (3)3.1 施工环境要求 (3)3.2 设备器材检验 (4)4 天线铁塔检验 (5)4.1 一般要求 (5)4.2 拉线塔 (6)4.3 自立式铁塔 (7)5 设备安装工艺检验 (8)5.1 安装电缆走道(或槽道) (8)5.2 设备安装 (8)5.3 线缆布放 (10)6 基站子系统设备主要性能指标检验 (14)6.1 设备通电检查 (14)6.2 基站子系统设备性能指标检验 (14)7 数字移动交换子系统设备主要性能指标检验 (17)7.1 设备正常工作环境与通电检查 (17)7.2 交换系统功能检验 (18)7.3 移动交换子系统设备性能指标复测 (24)8 数字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工程交工验收 (26)8.1 工程交工技术文件 (26)8.2 工程交工检验内容 (27)9 网络测试及优化 (32)9.1 网络测试 (32)9.2 网络优化部分 (38)本规范用词说明 (57)附加说明 (58)条文说明 (59)1 总则1.0.1 本规范是数字移动通信(TDMA)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交工验收的技术依据,适用于大、中、小容量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数字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工程建设。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测的检验依据(含参考标准)(一)调频收发信机1.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关于350 MHz频段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技术指标的通知》(国无办频〔1996〕93号)使用频段:336-399.9MKz(1)360MHz:基站发射频段:361-368MHz移动台发射频段:351-358MHz同频单工频段:358-361MHz(2)380MHz:基站发射频段:382-389MHz移动台发射频段:372-379MHz同频单工频段:379-382MHz2.《关于重新调整336-399MHz频段移动通信频率配置及管理办法的通知》(信无函【2001】85号)频率配置: 频率配置分为12.5kHz信道间隔和25kHz信道间隔两种方式频率分配及审批管理:(1)部门规划使用频率: 1)351-356MHz/361-366MHz2)356-358MHz/366-389MHz3)376-379MHz/386-389MHz4)358-361MHz5)379-380.5MHz上述各段频率由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分别配给军队、武警部队和公安系统,用于组建各系统指挥调度通信网。
(2)共用组网频率: 1.372-376MHz/382-386MHz2.380.5-382MHz上述二段频率主要分配给国家安全、法院、检察院、司法监狱劳教、海关等政府部门用于组建区域性或全国指挥调度通信网,原则上异频单工频段管理用于建设各部门共用网。
3.信息产业部《关于公众对讲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信部无【2001】869号)工作频率(单位:MHz):409.7500; 409.7625; 409.7750; 409.7875; 409.8000;409.8125; 409.8250; 409.8375; 409.8500; 409.8625;409.8750; 409.8875; 409.9000; 409.9125; 409.9250;409.9375; 409.9500; 409.9625 ;409.9750; 409.9875。
国家⽆线电监测中⼼检测中⼼附件6:⽆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测的检验依据(含参考标准)㈠调频收发信机1.国家⽆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件《关于350 MHz频段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技术指标的通知》(国⽆办频〔1996〕93号)使⽤频段:336-399.9MKz(1)360MHz:基站发射频段:361-368MHz移动台发射频段:351-358MHz同频单⼯频段:358-361MHz(2)380MHz:基站发射频段:382-389MHz移动台发射频段:372-379MHz同频单⼯频段:379-382MHz2.《关于重新调整336-399MHz频段移动通信频率配置及管理办法的通知》(信⽆函【2001】85号)频率配置: 频率配置分为12.5kHz信道间隔和25kHz信道间隔两种⽅式频率分配及审批管理:(1)部门规划使⽤频率: 1)351-356MHz/361-366MHz2)356-358MHz/366-389MHz3)376-379MHz/386-389MHz4)358-361MHz5)379-380.5MHz(2)共⽤组⽹频率: 1.372-376MHz/382-386MHz2.380.5-382MHz3.信息产业部《关于公众对讲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信部⽆【2001】869号)⼯作频率(单位:MHz):409.7500; 409.7625; 409.7750; 409.7875; 409.8000;409.8125; 409.8250; 409.8375; 409.8500; 409.8625;409.8750; 409.8875; 409.9000; 409.9125; 409.9250;409.9375; 409.9500; 409.9625 ;409.9750; 409.9875。
(共20个)4.信息产业部《关于400 MHz频段公众对讲机业务频率规划的通知》信部⽆【2001】793号⼯作频率同35.国家⽆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件《关于450 MHz频段内增加农村⽆线接⼊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办频[1998]66号使⽤频率范围:基地台发射频率:460.500-461.975MHz⽤户终端发射频率:450.500-451.975MHz6.信部⽆〔2002〕10号《关于900 MHz频段⽆中⼼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关使⽤频率有关问题的通知》7.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844.1—1995《移动通信调频⽆线电话机通⽤技术条件》8.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2192—1990《移动通信调频⽆线电话发射机测量⽅法》9.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2193—1990《移动通信调频⽆线电话接收机测量⽅法》10. 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5160-94《⽆中⼼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体制》11. 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939-1995《⽆中⼼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设备通⽤规范》12. 信⽆函〔2005〕53号《关于进⼀步推⼴应⽤900MHz频段⽆中⼼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有关问题的通知》说明: 400MHz频段公众对讲机的技术指标要同时参考⽂件“信息产业部⽆线电管理局《关于400MHz频段公众对讲机业务频率规划的通知》(信部⽆ [2001] 793号)”以及三个参照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 5079—991 总则1。
0.1 本规范是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工程竣工验收等工作的技术依据,适用于新建、扩建通信电源工程,对于改建的通信电源安装工程也可参照执行.高低压、变配电设备的安装工程验收不在此范围.1.0。
2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的安装方式、要求,各种设备规格、型号应按照施工图的规定执行,新装设备的电气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规范或技术规范书的规定。
对于迁装设备应参照原维护部门近期内对设备测试记录进行检验。
1.0。
3 本规范尚未包括的测试项目及指标要求,应按施工图设计和产品说明书要求办理.1。
0。
4 在施工过程中,如需修改施工图设计或代用材料的,必须经建设单位和设计部门同意,并办理变更手续后方可修改和使用,严禁使用未经检验或鉴定的材料。
1。
1。
5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施工规范,建设单位(业主)应通过随工代表(或监理)作好随工检验工作.1.0.6 施工中,不得安装有损坏、变形、受潮、发霉、缺件的设备,严禁安装没有合格证、出厂验收单、入网证的设备。
凡在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中发现不符合施工规范和本规范的项目,由施工单位造成的应由施工单位解决,由供货单位造成的由供货单位负责解决.1.0.7 配电、变换、逆变、蓄电池、太阳电池、发电机组、母线、电源信号线等设备和材料、附件、备件必须齐全、完好,竣工时一并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业主)移交。
2 配电、换流设备安装2.0。
1 各种设备排列整齐,垂直度误差不超过机架高度的0。
15%,列架机面平直,每米偏差不大于3mm,全列偏差不大于15mm.2。
0.2 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规定,其偏差不大于10mm.2。
0。
3 安装的设备,附件的型号、规格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2。
0。
4 设备结构应无变形,表面无损伤,指示仪表、按键和旋钮、机内部件无碰损、无卡阻、无脱落、无损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 5033-97[分享]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 5033-971总则1.0.1 本规范是会议电视系统设备安装工程随工检验、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的技术依据。
适用于新建的设置专用会议室的会议电视系统建设工程,扩建和改建工程参照执行。
本规范主要是根据TZ —20—95《64〜1920kbit / s会议电视网路技术体制》和YD5032 —97《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结合工程实践编写的。
1.0.2 凡本规范未列入的安装工程标准、各类设备、器材的规格、指标要求,应按照YD503 2—97《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相应的施工验收技术规范,以及施工图设计等办理。
1.0.3 本规范未包括的特殊项目及其指标要求,可由建设单位与设计、施工单位共同协商,拟定临时技术规范要求,在指定工程中试用,并报部备案。
1.0.4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操作规程,确保工程质量,建设或监理单位应遵照本规范的各项规定,及时组织随工检验,检查施工工艺和技术指标检测,做好记录和签证。
1.0.5 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应执行部颁《邮电通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的规定,检验项目及内容应按本规范办理。
凡不符合本规范检验项目及内容要求的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
由于施工不良造成的不合格项目,应由施工单位负责修复,直至合格为止。
2术语和符号CODEC Decoder 编码解码器MCU Multipoint Control Unit 多点控制设备3检验项目及内容3.1 建筑和环境3.1.1会议电视所需的各种用房,除应按YD5032 —97《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执行外,其他房屋设计规定还应按YD5003 —94《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执行。
3.1.2会议电视的建筑要求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表3.1.2 建筑要求表序号房间名称室内最低净高(m) 楼、地面等效均布活荷载(N/m2) 地面类型室内墙面处理室内顶棚处理窗地面积比门外窗1会议室3.5注3000 水泥地加防静电地毯结合吸音材料选用和布置同左双扇外开门,宽度不小于1.5m,满足隔音要求满足隔音要求2控制室3.0 6000 防静电地板水泥石灰砂浆粉,表面涂白色或浅色油漆同左1/6 单扇外开门,宽度不小于1m 良好防尘3传输室3.0 6000 同上同上1/6 同上同上良好防尘3.1.3会议电视的电源应符合下列要求:a)交流电源应按一级负荷供电,电压波动范围和不间断电源应符合用电设备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F80/2-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二册机电工程Quality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Highway Engineering Section 2 Electrical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04-09—04发布2005-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关于发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公告第25号现发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与《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机电工程)(JTG F80/1-2004),自2005年1月1日起实行,原《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同时废止。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与《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机电工程)(JTG F80/2-2004)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主编,标准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日常的具体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
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政编码:100088),以便修订时参考。
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二OO四年九月四日前言本标准依据交通部交公路发[2000]722号文《关于下达2000年度公路工程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进行编制。
本册为《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之第二册――机电工程分册,是对公路工程中机电项目进行检验评定的依据。
本册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包括:一般规定、监控设施、通信设施、收费设施、低压配电设施、照明设施、隧道机电设施等。
工程项目划分、质量评定方法及相关附表等内容附后。
本标准是适应我国公路及交通工程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制定的,对于指导全国公路机电工程质量检评工作、提高技术水平和确保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