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表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1
研究性学习表格2008-9-19 11:04:24 作者:教务处(阅读次数:1989)研究性学习课题指导记载——学年指导教师:指导课题名称:课题组组长:课题组成员:研究性学习课题指导教案指导地点:指导时间:年月日“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生活动记录本——学年课题名称:班级:课题组长:课题组成员:指导教师:年月日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日期:年月日活 动 记 录 过程 表自我总结表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生学习评价表学生姓名:班级:日期:年月日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评审表班级:课题组长:时间:年月日最佳答案按照下面的格式写出来就可以了。
不过格式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真的研究过程记录和结果。
1、题目2、班级、姓名(如果是课题组,那么按照贡献大小排列,先大后小,一般不要超过5个)3、内容摘要4、关键词5、开题报告中的前面几部分内容:问题的缘起、选题理由、研究内容、目的、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综述6、正文:(1)研究对象、研究方法(2)研究内容、研究假设(3)研究步骤、过程如何(4)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7、结论8、参考文献●给你一个范文参考:(这个范文并没有完全按照格式来写,但基本套路是一样的,并且内容质量更重要,这是比格式或形式更重要的东西)XX中学学生买零食情况的调查报告一、研究背景:由于现在的初中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比较疼爱,对于孩子提出来的要求,基本上都答应,造成孩子偏爱零食,再加上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同学们买零食情况普遍存在,为此,我们小组在这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学生们买零食基本情况以及买零食的原因,针对部分同学偏爱零食的不良习惯,提出整改措施。
三、研究方法:观察法、问卷法。
四、研究时间:9月25日至11月20日五、小组分工:组长:付爱仙(负责撰写报告及汇报)组员:付万英、朱建军、张苏杭(负责观察及问卷调查)吴倩倩、付子姣、金莹莹(负责总结材料)曹铮、张靓、张晶(负责课件的制作)六、研究问题:1.同学们每月的零食的消费数目的调查;2.导致同学们买零食的原因是什么?3.如何改掉偏爱零食不良习惯?七、研究过程:1.实地察看;2.问卷调查。
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组开题报告表
课题名称:
班级:指导老师:
课题组长:课题组成员:
与课题相关的学科:
课题背景:(课题是如何提出来的):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课题研究的方法、手段和途径:
活动计划:
(1)任务分工
(2)活动步骤(分___个阶段实施)
阶段时间任务及方法目标负责人一
二
三
四
(3)课题研究所需条件
(4)可能遇到的困难
预期的成果及表达形式(论文、调查报告、制作模型、实验报告等):
备注:。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表研究性学习课程课题组活动情况记录表(一)研究性学习课程课题组活动情况记录表(二)研究性学习课程课题组活动情况记录表(三)研究性学习课程课题组活动情况记录表(四)研究性学习课题学生咨询指导教师情况表(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学生咨询指导教师情况表(二)研究性学习课程专家访谈录(一)研究性学习课程专家访谈录(二)高级中学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表我们身边的水(论文)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
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
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
其次,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
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
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
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约3亿人极度缺水。
更可怕的是,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将会有30亿人面临缺水,40个国家的水资源严重不足。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
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
XXX中学初/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课题研究报告书课题名称: 温室效应得产生与影响指导老师:XX年级班级: 初/高中X班完成时间:《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书正文:在当今社会,由于科技得不断发达以及经济得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提高了,化工厂、造纸厂等高污染工厂也越来越多了。
这些或许给人类生活或多或少带来了便利,但就是同样也引发了一个世纪问题——环境污染也严重了。
许多年龄较大得大人们都明显得感觉到现在与以前已经大有不同了,除了生活富裕以外,农村也渐渐向城市发展,这样得改变有好得一面,就自然也有不好得一面:小河已经被填满;森林、田地已变成一条条道路;大大小小得河流已经变得蓬头垢面…、、如果我们有心,也一定会发现类似得不好得改变得。
在所有污染当中,目前受全世界瞩目得就就是温室效应。
许多国际知名专家证实,由于温室效应,在不久得将来全球温度会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后人们熟知得北极、南极等冰冻地区将会消失,从而导致海平面升高,某些沿海地区也有可能会被淹没……我认为这样得结局应该就是可以预料得——世界末日。
即便温室效应得危害会很严重,但我们还就是可以预防得。
如果想要预防就必须先对温室效应有所了解。
温室效应主要就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与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得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得。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与隔热得功能。
它在大气中增多得结果就是形成一种无形得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得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对红外线进行反射,其结果就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
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人类活动与大自然还排放其她温室气体,它们就是:氟氯烃(CFC〕、甲烷、低空臭氧、与氮氧化物气体、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得就是海洋中得浮游生物与陆地上得森林,尤其就是热带雨林。
那温室效应到底应该如何预防呢?为减少大气中过多得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因为发电烧煤〕,少开汽车。
三一文库()〔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表3000字〕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表123研究性学习课程课题组活动情况记录表(一)4研究性学习课程课题组活动情况记录表(二)5研究性学习课程课题组活动情况记录表(三)6研究性学习课程课题组活动情况记录表(四)研究性学习课题学生咨询指导教师情况表(一)8研究性学习课题学生咨询指导教师情况表(二)9研究性学习课程专家访谈录(一)10研究性学习课程专家访谈录(二)11高级中学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表1213我们身边的水(论文)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
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
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
其次,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
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
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
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约3亿人极度缺水。
更可怕的是,预计到20xx年,世界上将会有30亿人面临缺水,40个国家的水资源严重不足。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
高中生课题研究成果报告表偏科,是我们在评价学生时经常用到的一个词。
在平时学习中,学生在成绩上反映出来的某科分数持续低下,我们称之为偏科。
或学生对某学科的态度特别冷淡,不感兴趣,我们也称之为偏科。
有的孩子学习的时候,在某门课上表现非常好,而在有些课上显得特别差,甚至出现不及格现象。
学习偏科,作为高中生学习过程普遍出存在的现象,一直以来令家长头痛不已。
偏科存在着假性偏科和真性偏科。
所谓假性偏科就是无论成绩突出的,还是成绩特别差的,都是暂时性的,而长期以来都是偏科状态,并投入很大的精力在落后的课程上,补课,强化做题等等方法用尽,依然成绩甚微,就有可能是真性偏科。
由于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因,使得偏科的现象日益严重,这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发展,而且对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社会和谐发展都产生着不利的影响。
其中以下三种原因:(一)教师问题:学生偏科学习,受教师影响较大。
学生偏爱某一学科,能提高该科学习成绩,而好的学习成绩又强化了对该科的喜爱,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学生不喜欢某个老师,也往往不喜欢某个老师所教的学科,久之,学习成绩下降,丧失对这一科学好的信心,导致恶性循环。
(二)家庭影响:家庭特殊文化氛围和家长的某些爱好,以及家长职业差异,也会诱发学生偏科。
(三)学生原因:1.学生偏重什么学科学习,跟不同智力发展有一定关系。
2.学生偏科往往也是由“兴趣差异”造成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重视感兴趣的学科,轻视或不学讨厌的学科,学生对某门学科兴趣较强,就产生了学习动力,便能主动积极的专学这门课,反之,对某门学科兴趣弱或没兴趣,学生自然不愿把工夫下在这门课上。
3.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对学习科目的导向作用,对很多同学造成有意偏科,或是主动偏科。
二、目的和意义:为此,我们给予高度的关注,希望通过我们的深入调查研究,能够引起社会对人文科学的重视,并为高中生的选科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促使个人及社会能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内容:为了使课题研究更有意义,我们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一.偏科的含义是什么?二.高中生为什么大多数偏科?三.高中生偏科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什么影响?(社会、家长、教师.……)四.高中生如何正确科学的选科?五.应该从那些方面来扭转偏科的局面?四、过程: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随着高考模式在全国的实施,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了一个新课题,但是,高中生学习过程中长期存在着偏科现象,为了准备而又全面的了解清楚偏科现象的成因,时间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为了从人才成长过程中探索中纠正偏科的办法和措施,以有效的指导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我们高二(3)班研究性学习小组,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