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石壁上的九色鹿
- 格式:ppt
- 大小:2.32 MB
- 文档页数:28
《11. 石壁上的九色鹿》(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石壁上的九色鹿》的背景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九色鹿的形象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九色鹿的美丽,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石壁上的九色鹿》的背景和艺术特点。
2. 九色鹿的形象特征。
3. 线条、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
4. 学生绘画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九色鹿的形象特征,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九色鹿的美丽。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九色鹿的立体感和生动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范画等。
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石壁上的九色鹿》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九色鹿的形象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介绍《石壁上的九色鹿》的背景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九色鹿的文化内涵。
3. 案例分析:展示九色鹿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线条、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
4. 绘画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绘画过程中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石壁上的九色鹿》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幅《石壁上的九色鹿》的画作,要求运用线条、色彩表现九色鹿的美丽。
2. 写一篇关于《石壁上的九色鹿》的美术评论,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否突破。
2.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如何,绘画实践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3. 课堂评价是否全面、客观,是否针对学生的绘画作品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4. 下一节课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11课石壁上的九色鹿(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敦煌壁画艺术的特点,欣赏九色鹿的美丽形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九色鹿,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敦煌壁画作品。
3. 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爱国情怀,树立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敦煌壁画艺术简介2. 九色鹿形象欣赏3. 敦煌壁画绘制技法讲解4. 学生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敦煌壁画的绘制技法,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九色鹿作品。
2.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九色鹿的美丽形象,以及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敦煌壁画图片、九色鹿图片、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颜料、毛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敦煌壁画图片,引导学生欣赏,了解敦煌壁画艺术的特点。
2. 新课内容:讲解九色鹿的形象特点,分析敦煌壁画的绘制技法。
3. 示范讲解:教师示范如何绘制九色鹿,强调线条、色彩的表现方法。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独立创作一幅九色鹿作品。
5. 点评与指导: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石壁上的九色鹿2. 敦煌壁画艺术简介3. 九色鹿形象欣赏4. 敦煌壁画绘制技法5. 学生创作实践七、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绘制一幅九色鹿作品。
2. 课后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敦煌壁画的其他题材,为下节课做准备。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敦煌壁画艺术的兴趣是否提高,审美能力是否有所提升。
2. 学生在绘制九色鹿过程中,线条、色彩表现是否到位,作品是否具有个人特色。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引导学生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激发爱国情怀。
4. 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反思,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敦煌壁画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教学中如何有效传递给学生。
详细补充和说明:1. 绘画技法的多样性:敦煌壁画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多种技法,如勾勒、渲染、泼墨等,同时还吸收了印度、波斯等外来艺术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11. 石壁上的九色鹿-湘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九色鹿”传说,并了解它在历史中的表现形式。
2.认识石刻艺术的特点与印迹技法。
3.学习利用印迹技法创作艺术作品。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九色鹿”传说,通过创作理解其文化内涵。
2.学习利用印迹技法创作艺术作品,掌握印迹技法的要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利用课件和实物教具,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九色鹿”传说,并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和“九色鹿”相似的动物,简要讨论它们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 学习内容讲解1.介绍石刻艺术的特点与印迹技法,让学生认识石刻艺术媒介的特殊性和表现形式,学习印迹技法的基本要领。
2.利用课件和实物教具,向学生展示“石壁上的九色鹿”的经典艺术作品,并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印迹技法。
3.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让学生练习印迹技法,并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表达自己对“九色鹿”传说的理解和感悟。
3. 创作与展示1.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以组织进行串讲,让学生相互展示作品,分享创作感受和印迹技法心得。
2.教师根据学生作品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优秀作品在班级或学校进行展示。
4. 总结与评价1.教师通过简单的问答形式,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巩固。
2.让学生自我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创作作品,鼓励学生对自己和同学进行及时的认可和表扬。
四、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和参与课堂活动。
2.学生是否理解并能熟练运用印迹技法,完成创作作品。
3.学生的创作作品和展示的成果,是否能够体现其对于九色鹿传说的理解和文化内涵。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1. 石壁上的九色鹿4-湘美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了解石壁上的九色鹿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2.学习掌握水墨画的基本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3.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过程与方法1.激发学生想象力,使学生能够自由创意绘画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合作交流,创造良好学习氛围3.教师示范,让学生模仿,带领学生进行绘画实践4.督促评价,强化教学效果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对于民族文化艺术的认同感和理解力2.关注学生绘画的思考和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二、教学重点1.学生对石壁上的九色鹿文化背景的理解和掌握2.学生对于水墨画的基本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的掌握3.学生对于绘画实践的熟练度和表现能力三、教学内容1. 学习石壁上的九色鹿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介绍石壁上的九色鹿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讲解石壁上九色鹿中的象征意义•带领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发表自己对于石壁上九色鹿的想法和见解2. 学习水墨画的基本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介绍水墨画的基本笔画和技法•演示水墨画的基本表现手法•引导学生自由绘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 绘画实践•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模仿绘画•学生自由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学生之间交流,互相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四、教学过程1. 热身•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在黑板上展示石壁上的九色鹿的图片并进行不同的解读2. 学习石壁上的九色鹿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教师讲解石壁上九色鹿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解3. 学习水墨画的基本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介绍水墨画的基本笔画和技法,例如线条、笔锋、墨渍等•演示水墨画的基本表现手法,如轻重笔触、水墨渐变等4. 绘画实践•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模仿绘画•学生自由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学生之间交流,互相评价,提出改进建议5. 总结•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和要点•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和评价五、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估。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1. 石壁上的九色鹿》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石壁上的九色鹿》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1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冷暖知识,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色彩搭配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材以九色鹿为主题,引导学生探索色彩的奥秘,发现色彩的冷暖对比和调和,从而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色彩基础知识,对色彩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色彩搭配、冷暖对比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冷暖知识,掌握色彩的冷暖对比和调和原理。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色彩知识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色彩的冷暖知识,色彩的冷暖对比和调和原理。
2.教学难点:色彩的冷暖搭配,创作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色彩的冷暖知识,引导学生掌握色彩的冷暖对比和调和原理。
2.示范法:教师示范色彩搭配技巧,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色彩的冷暖对比和调和。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美术作品,提高色彩运用能力。
4.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教具等教学资源。
2.美术用品: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3.参考资料:色彩搭配案例、美术作品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九色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请大家观察一下,九色鹿身上的色彩有哪些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色彩的冷暖知识,引导学生掌握色彩的冷暖对比和调和原理。
通过示例,讲解色彩搭配技巧,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色彩的冷暖对比和调和。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实践,运用色彩知识进行绘画。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五年级美术下册说课稿《11. 石壁上的九色鹿11》湘美版一. 教材分析《11. 石壁上的九色鹿》是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以敦煌壁画中的九色鹿为题材,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了九色鹿的形象特征和寓意,以及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可以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美术史的理解,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对美术作品的欣赏经验,他们善于观察和表达,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同时,他们对于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可能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敦煌壁画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九色鹿这一形象可能较为熟悉,但如何从美术的角度去欣赏和分析九色鹿的形象,以及与敦煌壁画的关系,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九色鹿的形象特征,学会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美术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九色鹿的形象特征,学会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美术的角度去欣赏和分析九色鹿的形象,以及与敦煌壁画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创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字等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九色鹿的形象特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九色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九色鹿的形象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欣赏敦煌壁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敦煌壁画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九色鹿的形象特征。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1. 石壁上的九色鹿7》湘美版一. 教材分析《石壁上的九色鹿7》是湘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通过描绘石壁上的九色鹿,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壁画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图片、文字和绘画技巧指导,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绘画技巧,提升美术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审美经验,对传统文化感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古代壁画的认识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古代壁画的特点和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壁画的特点和魅力,提高审美素养。
2.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九色鹿的能力,提升艺术创造力。
3.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激发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壁画的特点,运用绘画技巧表现九色鹿。
2.难点:如何把握古代壁画的艺术风格,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九色鹿作品。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古代壁画,了解其特点和魅力。
2.讲解法:讲解绘画技巧,指导学生创作。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九色鹿作品。
4.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古代壁画图片、绘画材料、参考资料。
2.学生准备:绘画材料、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古代壁画图片,引导学生欣赏,了解其特点和魅力。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九色鹿是什么样子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九色鹿的形象特征,以及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同时,展示优秀作品,供学生参考。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实践,按照教师指导的绘画技巧,创作九色鹿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改进。
五年级下册《石壁上的九色鹿》教学反思
东湘桥学校:易霞教材分析
教材主图呈现《鹿王本生图》长卷,是取自敦煌莫高窟第257窟西面石壁中部的一幅壁画,教材呈现了这一洞窟的情景图。
这幅画表现的是一个童话般的九色鹿神舍己救人的故事。
教材安排了小训练,让学生去欣赏敦煌壁画。
这幅作品绘制于我国北魏时期,是我国早期壁画的典型代表。
画面上共绘制了5只鹿的形象,生动自然,神态各异。
学情分析
敦煌市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可谓大而盛。
不仅仅是因为敦煌莫高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是曾经历10个朝代建造的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更是因为敦煌艺术集世界艺术之大成。
它既是华夏艺术的明珠,也闪烁着印度艺术、希腊艺术、伊斯兰艺术的光芒,是世界艺术唯一的交汇点。
我的反思
学生了解和认识了敦煌画的艺术成就,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敦煌壁画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培养了学生在爱国热情。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第十一课石壁上的九色鹿︳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石壁上的九色鹿的传说背景,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故事的兴趣。
2. 通过观察和分析九色鹿的形象特点,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描和色彩表现石壁上的九色鹿,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九色鹿的形象特点、线描和色彩的表现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描和色彩表现石壁上的九色鹿。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老师出示九色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讲述九色鹿的传说故事。
1.2 学生分享自己对九色鹿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新课学习2.1 老师简要介绍石壁上的九色鹿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关注九色鹿的形象特点。
2.2 学生观察九色鹿的图片,分析其形象特点,如色彩、线条等。
2.3 老师示范线描和色彩表现石壁上的九色鹿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3. 实践操作3.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运用线描和色彩表现石壁上的九色鹿。
3.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4.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4.2 老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从形象、线条、色彩等方面进行赏析。
5. 课堂小结5.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九色鹿的形象特点和绘画技巧。
5.2 学生谈收获,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作业布置1. 学生课后搜集其他民间故事中的动物形象,尝试用线描和色彩进行表现。
2.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板书设计1. 石壁上的九色鹿2. 形象特点:色彩、线条3. 绘画技巧:线描、色彩表现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应注重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3. 课堂评价要注重鼓励性,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本节课通过学习石壁上的九色鹿,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1. 石壁上的九色鹿》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11. 石壁上的九色鹿》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壁画中的九色鹿,了解和掌握壁画的绘制技巧和表现方法。
本课内容丰富,既有绘画技巧的讲解,也有艺术欣赏的引导。
教材以我国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为素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绘画实践,但对于壁画的绘制技巧和表现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知,但深入的了解并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壁画的绘制技巧和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壁画绘制技巧的掌握。
2.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壁画绘制的过程和技巧。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绘画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引导学生了解壁画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11. 石壁上的九色鹿》的壁画,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壁画的绘制技巧和表现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壁画的绘制过程,学生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心得,互相学习和交流。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更多的敦煌莫高窟壁画,让学生了解壁画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壁画绘制技巧和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1石壁上的九色鹿|湘美版()第11课石壁上的九色鹿教学目标及要求:1.了解敦煌石窟的演化历史,欣赏经典艺术2.学习敦煌壁画的构图和色彩,并尝试运用在自己的作品里教学重点:赏析敦煌壁画。
教学难点:学习敦煌壁画的颜色。
教具准备:九色鹿的故事,绘画工具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恒河旁边,住着一头鹿,它的毛有九种颜色,它的角像雪一样白。
九色鹿每天到河边吃草喝水,这儿有它的一个好朋友,那是一只乌鸦。
有一天,一个人不小心掉进了河里。
九色鹿看到了,赶快跑到河边,不顾危险,掉进河里去,把那个人救上岸来了。
那人要谢九色鹿,九色鹿摇摇头说:“我救你,不是为了叫你谢我。
你回去吧,只要你不告诉大家。
”说完话,就回去了。
那个人说:“一定、一定,我什么也不告诉人家。
”说完话,就回去了。
这个国家的王后,一天夜里做了个奇怪的梦,看见一头鹿,它的毛有九种颜色,他的角像雪一样白。
她醒来对国王说:“我要九色鹿,拿它的皮做坐垫,您快给我找来。
要不,我就要死了。
”国王告诉全国的老百姓:谁能找到九色鹿,就分给他半个国家,还给他满满一盆金子。
可是谁也没见过九色鹿,谁也不知道九色鹿在哪儿,只有一个人,就是九色鹿救了他的那个人知道。
他想:“这下可好了,我可以有满满一盆金子,还分到半个国家呢!”他跑到王宫里,让国王带上兵马和他一起去捉九色鹿。
这天,九色鹿正伏在地上打瞌睡,它的好朋友,就是那只乌鸦,站在树枝上,看见远远问那个人:“九色鹿救了你,你为什么反而要害他呢?”那个人说不出话来。
国王叫他的士兵让开一条路,把九色鹿放了,并且下了个命令:“以后,谁也不许来捉九色鹿。
”那个人呢?他没有拿到满盆的金子。
也没有分到半个国家。
国王叫士兵把他绑起来,扔到恒河里去了。
二、石壁上的九色鹿1.敦煌石窟九色鹿图片欣赏2.壁画以横幅长卷形式连续画出佛的前身九色鹿王故事的种种情节:鹿王在江边救起溺水人,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1. 石壁上的九色鹿11》湘美版一. 教材分析《11. 石壁上的九色鹿》是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石壁上的九色鹿,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的壁绘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石壁上的九色鹿,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创作素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但对壁绘艺术的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只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绘画和手工制作,对壁绘艺术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壁绘艺术的特点和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壁绘艺术的特点和魅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壁绘艺术的欣赏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引导学生运用夸张、变形等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石壁上的九色鹿作品。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壁绘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2.中国传统壁绘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运用夸张、变形等表现手法创作石壁上的九色鹿。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壁绘艺术的特点、历史和文化背景。
2.示范法:示范如何创作石壁上的九色鹿作品。
3.练习法:学生动手创作,教师指导。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材:《11. 石壁上的九色鹿》湘美版。
2.图片资料:石壁上的九色鹿图片。
3.绘画工具:画纸、画笔、水彩等。
4.投影仪:用于展示图片和教材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石壁上的九色鹿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壁绘艺术。
提问:“你们听说过石壁上的九色鹿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2.呈现(10分钟)讲解壁绘艺术的特点、历史和文化背景。
通过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深入了解壁绘艺术。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创作石壁上的九色鹿作品。
石壁上的九色鹿-湘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石壁画和九色鹿的相关知识;
2.掌握九色鹿的绘画方法,并能够用不同颜色勾勒出自己所想象的九色鹿;
3.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
4.促进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九色鹿的绘画方法;
2.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3.促进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5分钟)
通过唱歌、做体操等活动,让学生放松身心,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 课堂导入 (10分钟)
老师出示湘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材书,在书中引导学生学习石壁画和
九色鹿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上下四川九色鹿的传说。
3. 重点讲解 (15分钟)
授课老师讲解九色鹿的画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不同颜色的勾勒,画出自己想要的九色鹿形象。
4. 互动练习 (30分钟)
学生自由进行九色鹿的绘画,老师在其中进行指导和点评,并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色彩和表达方式,提高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5. 课堂总结 (10分钟)
老师对本次学习进行总结和回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体会到学习的成果和进步。
四、教学评估
1.绘画作品:学生通过画出九色鹿作品展示所学成果,老师进行点评,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绘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参考
1.《湘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材》。
2.《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标准》。
五年级美术(下册)第十一课《石壁上的九色鹿》一.教学目标1.教学生欣赏《九色鹿》,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学习剪影式造型方法。
2.能用绘本的方式仿画一幅有动物场景的壁画,具备小组合作及创造想象能力。
3. 学生能感受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博大精深的魅力,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热爱优秀传统文化,勇于发扬和创新。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壁画特点,构建壁画欣赏意识,学会仿画作品。
教学难点:能抓住动物特点进行剪影式造型并创作完整场景作品。
三、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跟随驼队来到祖国的大西北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驼队的脚步,一起走进祖国的大西北,开启一段神秘的旅行,聆听一段美丽的神话。
师导游解说丝绸之路:从美丽的古城长安出发,经过苍茫荒芜的凉州大地,再看色彩炫丽的张掖,在悠悠的驼铃声中,踏着漫天黄沙,我们到达了敦煌。
看!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敦煌莫高窟。
2.视频介绍,教师解说:莫高窟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戈壁沙洲,它历经千百年沧桑,在茫茫沙漠的怀抱中,闪烁着炫丽的光辉。
敦煌莫高窟共有石窟700多个,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每年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赏,而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最大的亮点。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石壁上的九色鹿》师: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敦煌莫高窟第257窟。
在这块石壁上讲述了一只关于神鹿的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石壁上的九色鹿》。
(二)探究发现、构建新知1.动画观赏,了解故事情节。
师:这幅千古流传的壁画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大家想不想去听一听?师:刚才的视频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有谁能简单的概括一下?师:你能在这幅壁画上找出动画片中的故事情节吗?2.讲述《鹿王本身图》的内容。
师:这只是故事的开端,让我们游走在这幅壁画上,继续听完这个精彩的故事。
师:王宫里王后做了个梦,梦见一只美丽的九色鹿,她想用九色鹿的皮毛为自己做一件衣服,国王为了满足王后的要求,在全国下令,重金悬赏九色鹿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