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体的表面积(正)
- 格式:ppt
- 大小:722.00 KB
- 文档页数:12
正方体的计算公式正方体是一种常见的几何体,它具有六个相等的正方形面,每个面都是相互平行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正方体的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计算正方体的相关参数。
1. 体积计算公式:正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边长计算得出,公式为体积= 边长的立方。
即V = a^3,其中V表示体积,a表示正方体的边长。
例如,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为V = 5^3 = 125立方厘米。
2. 表面积计算公式: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通过边长计算得出,公式为表面积= 6 × 边长的平方。
即S = 6a^2,其中S表示表面积,a表示正方体的边长。
例如,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为S = 6 × 5^2 = 150平方厘米。
3. 对角线长度计算公式:正方体的对角线长度可以通过边长计算得出,公式为对角线长度= 边长的根号2。
即d = a√2,其中d表示对角线长度,a表示正方体的边长。
例如,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的对角线长度为d = 5√2 ≈ 7.07厘米。
4. 空间对角线长度计算公式:正方体的空间对角线长度可以通过边长计算得出,公式为空间对角线长度 = 边长的根号3。
即D = a√3,其中D表示空间对角线长度,a表示正方体的边长。
例如,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的空间对角线长度为D = 5√3 ≈ 8.66厘米。
5. 外接球半径计算公式:正方体的外接球半径可以通过边长计算得出,公式为外接球半径= 边长的根号2除以2。
即R = a√2/2,其中R表示外接球半径,a 表示正方体的边长。
例如,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的外接球半径为R = 5√2/2 ≈ 3.54厘米。
6. 内切球半径计算公式:正方体的内切球半径可以通过边长计算得出,公式为内切球半径= 边长除以2。
即r = a/2,其中r表示内切球半径,a表示正方体的边长。
例如,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的内切球半径为r = 5/2 = 2.5厘米。
正方体作为一种常见的几何体,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无论是在建筑、设计、制造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我们需要根据其特定的公式进行计算。
本文将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长方体是一种具有六个矩形面的立体几何体,其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为:长方体表面积 = 2(长×宽 + 长×高 + 宽×高)其中,长、宽、高分别代表长方体的三个边长。
上述公式中,2表示长方体的前后两个面、左右两个面、上下两个面,共六个面,每个面的面积都是长乘宽,因此需要将其相加。
例如,如果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厘米、4厘米、5厘米,则其表面积为:长方体表面积 = 2(3 × 4 + 3 × 5 + 4 × 5) = 2(12 + 15 +20) = 94平方厘米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正方体是一种具有六个正方形面的立体几何体,其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为:正方体表面积 = 6 ×边长其中,边长代表正方体的边长。
上述公式中,6表示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的面积都是边长的平方,因此需要将其相加。
例如,如果一个正方体的边长为3厘米,则其表面积为:正方体表面积 = 6 × 3 = 6 × 9 = 54平方厘米三、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应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例子:1.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需要计算建筑物的表面积,以确定需要使用的建筑材料的数量和成本。
例如,一个长方体的房间的墙壁和天花板的表面积可以用长方体表面积的公式来计算。
2. 在制造业中,工程师需要计算机器和设备的表面积,以确定需要使用的材料的数量和成本。
例如,一个正方体的箱子的表面积可以用正方体表面积的公式来计算。
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公式来计算一些日常用品的表面积。
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是什么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棱长×棱长×棱长或棱长的立方;字母表达式:a×a×a 或 a的立方.正方体表面积公式:S=6×(棱长×棱长)字母:S=6a²扩展资料:正六面体具有如下特征:(1)正六面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连接三条棱。
(2)正六面体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
(3)正六面体有6个面,每个面面积相等,形状完全相同。
(4)正六面体的体对角线:其中,a为棱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和体积公式。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 =abh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长方体是底面为长方形的直四棱柱(或上、下底面为矩形的直平行六面体)。
其由六个面组成的,相对的面面积相等,可能有两个面(可能四个面是长方形,也可能是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是正方形。
扩展资料长方体有6个面。
每组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四条棱长度相等。
按长度可分为三组,每一组有4条棱。
长方体有8个顶点。
每个顶点连接三条棱。
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相邻的两条棱互相垂直。
正六面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连接三条棱。
正六面体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
正六面体有6个面,每个面面积相等,形状完全相同。
立方体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和表面积公式有哪些?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有哪些公式?正方体吧,正方体才有体积和表面积的说法.正方体的表面积S=边长*边长*6=6*边长的平方正方体的体积V=边长*边长*边长=边长的立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怎样推导出来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长X高+宽X高)X2。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在几何学中,表面积是描述一个物体外部覆盖的总面积。
这在许多实际问题中都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如建筑、制造、设计等领域。
计算几何体的表面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空间占有和形状特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几何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一、立方体的表面积计算立方体是最简单的几何体之一,它有六个相等的正方形表面。
要计算一个立方体的表面积,只需将六个正方形的面积相加。
设立方体的边长为a,则其表面积S可以表示为:S = 6a²二、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长方体是由三个相对平行的长方形组成的几何体。
它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如下:S = 2lw + 2lh + 2wh其中l、w和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和高。
三、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圆柱体是一个由两个平行圆底之间的曲面和两个底面构成的几何体。
要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需要计算两个底面的面积和侧面的面积之和。
表面积公式如下:S = 2πr² + 2πrh其中r表示圆柱体的底面半径,h表示圆柱体的高度。
四、球体的表面积计算球体是一个完全由曲面组成的几何体,其表面积计算公式如下:S = 4πr²其中r表示球体的半径。
五、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正方体是由六个相等的正方形构成的几何体。
每个正方形的边长均为a。
要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只需将六个正方形的面积相加。
表面积公式如下:S = 6a²其中a表示正方体的边长。
六、棱柱的表面积计算棱柱是一个由两个相等的底面和连接底面的多边形侧面构成的几何体。
要计算棱柱的表面积,需要计算底面的面积和侧面的面积之和。
设底面的面积为B,侧面的面积为L,则表面积可表示为:S = B + L七、棱锥的表面积计算棱锥是由一个封闭基和连接基和顶点的三角形侧面构成的几何体。
要计算棱锥的表面积,需要计算封闭基的面积和侧面的面积之和。
设封闭基的面积为B,侧面的面积为L,则表面积可表示为:S = B + L八、棱台的表面积计算棱台是由一个上底、一个下底和连接上下底的多边形侧面构成的几何体。
正方体公式大全
以下是一些正方体的公式:
1. 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 = 6a²,其中a为正方体的边长。
2.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 = a³,其中a为正方体的边长。
3. 正方体的棱长和对角线公式:
棱长公式:a = V^(1/3)
对角线公式:d = a√3,其中d为正方体的对角线长度。
4. 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S = 6V^(2/3)。
5. 正方体的重心公式:重心位于正方体的中心,即距离每个顶点的距离相等,为边长的1/2。
6. 正方体的外接球半径公式:R = a√3/2,其中R为正方体外接球的半径。
7. 正方体的内切球半径公式:R = a/2,其中R为正方体内切球的半径。
8. 正方体的对角线与内切球直径的关系:对角线长度等于内切球直径的√3倍。
这些公式可以用于计算正方体的各种参数,包括表面积、体积、棱长、对角线、重心、外接球半径、内切球半径等。
几何体表面积几何体是指由直线和曲线围成的三维空间中的图形。
在几何学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几何体的面积,以便了解其大小和形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各种常见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一、圆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圆是最简单的几何体之一,其表面积仅包括一个面,即圆的周长。
圆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如下:S = 2πr其中,S表示圆的表面积,π为圆周率,r为圆的半径。
通过将半径代入公式,即可得到圆的表面积。
二、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长方体是一种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其表面积由六个矩形面积组成。
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如下:S = 2lw + 2lh + 2wh其中,S表示长方体的表面积,l为长方体的长度,w为宽度,h为高度。
通过代入相关数值,即可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三、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正方体是一种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的长方体。
其表面积由六个正方形面积组成。
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如下:S = 6a^2其中,S表示正方体的表面积,a为正方体的边长。
通过将边长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
四、球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球体是一种不规则的几何体,其表面积由许多曲面组成。
球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如下:S = 4πr^2其中,S表示球体的表面积,π为圆周率,r为球体的半径。
通过将半径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球体的表面积。
五、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圆柱体是由两个圆面和一个侧面组成的几何体。
圆柱体的表面积由两个圆面积和一个矩形面积组成。
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如下:S = 2πrh + 2πr^2其中,S表示圆柱体的表面积,π为圆周率,r为圆的半径,h为圆柱体的高度。
通过将半径和高度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圆柱体的表面积。
六、锥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锥体是由一个圆锥面和一个底面组成的几何体。
锥体的表面积由一个圆锥面积和一个底面积组成。
锥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如下:S = πrl + πr^2其中,S表示锥体的表面积,π为圆周率,r为底面圆的半径,l为锥体的斜高。
通过将半径和斜高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锥体的表面积。
计算多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多面体是一个立体几何体,它的表面由多个平面的面构成。
计算多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是几何学中的基本问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如何计算一个多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一、计算多面体的表面积多面体的表面积是指多面体所有面的总面积。
不同类型的多面体有不同的计算方法,以下分别介绍几种常见多面体的计算方法。
1. 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是一种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的多面体。
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表面积 = 6 × (边长)²2. 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是一种六个面都是矩形的多面体。
长方体的表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表面积 = 2 × (长 ×宽 + 长 ×高 + 宽 ×高)3. 计算球体的表面积:球体是一种所有面都是由半径相等的球面覆盖的多面体。
球体的表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表面积= 4 × π × (半径)²4. 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圆柱体是一种由上下底面和侧面围成的多面体。
圆柱体的表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表面积= 2 × π × (半径)² + 2 × π × 半径 ×高5. 计算锥体的表面积:锥体是一种由底面和侧面围成的多面体,其中底面为一个封闭曲面,侧面为多个直线段。
锥体的表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表面积= π × (半径) ×(半径 + 斜高)二、计算多面体的体积多面体的体积是指多面体所包围的空间的大小。
不同类型的多面体有不同的计算方法,以下分别介绍几种常见多面体的计算方法。
1. 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正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体积 = (边长)³2. 计算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体积 = 长 ×宽 ×高3. 计算球体的体积:球体的体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体积= (4/3) × π × (半径)³4. 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圆柱体的体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体积= π × (半径)² ×高5. 计算锥体的体积:锥体的体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体积 = (1/3) ×底面积 ×高综上所述,根据不同多面体的类型,我们可以采用相应的公式来计算多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正方体的公式全部
正方体是几何中最简单却最著名的几何图形之一,许多关于正方体的计算都存在一些固定
的公式,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确定正方体各种参数。
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正方体的公式,一起来看一下:
一、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表面积公式-- 6 * 边长的平方,即 s=6*a²
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公式--边长的立方,即 v=a³
三、正方体的识别公式:每个角的度数均为90度,沿坐标轴完全对称,六个面全部是正
方形。
四、正方体的边长求法:识别公式的应用——利用表面积公式可以求出边长,S=6a²,
a=√S/6。
五、正方体的棱长:正方体只有一样长,也就是正方体的边长。
六、正方体的正射投影面积:正方形投影面积是指将正方体垂直投射到平面上投影形成的
正方形面积。
由此可得,正方形投影面积与边长有关,公式为P=a²。
上述是关于正方体的六个公式,它们可以用来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以及其他参数,
比如边长、棱长等,十分有用。
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正方体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计算
出其尺寸参数,还可以用作装饰,以及其他许多方面。
总而言之,正方体被广泛用于人类
的生活中,可以说是几何形状中最重要的几何形状了。
正方体表面积的公式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立方体,其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边长相等。
要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表面积=6×(边长)^2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释这个公式,并提供一些相关的例子。
在一个正方体中,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因此有六个相等的面。
我们可以将这六个面分为三组,每组两个。
为了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我们需要计算每组两个面的面积,然后将这三组的面积相加在一起。
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面作为基准面,计算它的面积。
由于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以基准面的面积就是边长的平方。
因为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相等的,所以其他五个面的面积也是边长的平方。
在正方体中,有三组相邻的面,每组有两个。
在每组中,两个面共享一个边。
共享的边是正方体的一个边长。
在这三组的每一组中,一个面是基准面,另一个面与基准面共享一个边。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说明如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例如,假设一个正方体的边长是a。
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表面积=6×(a)^2将边长的值替换到公式中,我们有:表面积=6×(a)^2=6a^2因此,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a^2让我们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假设一个正方体的边长是4个单位,我们可以使用之前的公式来计算它的表面积。
表面积=6×(边长)^2=6×(4)^2=6×16=96因此,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96平方单位。
总结一下,正方体的表面积由每个面的面积之和组成。
由于正方体的所有面都是正方形,我们可以使用边长的平方来表示每个面的面积。
因此,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公式是6×(边长)^2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理解并记住正方体表面积的公式。
正方形的表面积怎么求
正方形的表面积=棱长x棱长x6。
因为6个面全部相等,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底面积×6=棱长×棱长×6。
正方体是由6个正方形面组成的正多面体,故又称正六面体、正立方体。
它有12条棱(边)和8个顶(点),是五个柏拉图立体之一。
正方体的动态定义:由一个正方形垂直于正方形所在面的方向平移该正方形的边长而得到的立体图形。
正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连接三条棱;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面积相等。
展开图
正方体有11种不同的展开图,即是说,可以有11种不同的方法切开空心立方体的7条棱而将其展平为平面图形。
如果要将立方体涂色而使相邻的面不带有相同的颜色,则我们至少需要3种颜色(类似于四色问题)。
立方体属于唯一能够独立密铺三维欧几里得空间的柏拉图正多面体,因此立方体堆砌也是四维唯一的正堆砌(三维空间中的堆砌拓扑上等价于四维多胞体)。
它又是柏拉图立体中唯一一个有偶数边面——正方形面的,因此,它是柏拉图立体中独一无二的环带多面体(它所有相对的面关于立方体中心中心对称)。
将立方体沿对角线切开,能得到6个全等的正4棱柱(但它不是半正的,底面棱长与侧棱长之比为2:√3)将其正方形面贴到原来的立方体上,能得到菱形十二面体(Rhombic Dodecahedron)(两两共面三角形合成一个菱形)。
正方体表面积公式:S=6×(棱长×棱长)字母:S=6a²长方体表面积公式:S=(长×宽+长×高+宽×高)×2或:S=长×宽×2+长×高×2+宽×高×2字母:S=2(ab+ah+bh)或:S=2ab+2ah+2bh正方体V:体积a:棱长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长方体V:体积a:长b: 宽h:高体积=长×宽×高V=abh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V=3.14*R^2*H圆柱体面积公式下面一个圆的周长*高S=3.14*2R*H圆的周长公式C=2π r圆的面积公式S=π r²(π=3.14;r为圆的半径;)7、甲、乙两人生产一批零件,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2:1,两人共同生产了3天后,剩下的由乙单独生产2天就全部完成了生产任务,这时甲比乙多生产了14个零件,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解:将乙的工作效率看作单位1那么甲的工作效率为2乙2天完成1×2=2乙一共生产1×(3+2)=5甲一共生产2×3=6所以乙的工作效率=14/(6-5)=14个/天甲的工作效率=14×2=28个/天一共有零件28×3+14×5=154个或者设甲乙的工作效率分别为2a个/天,a个/天2a×3-(3+2)a=146a-5a=14a=14一共有零件28×3+14×5=154个8、一个工程项目,乙单独完成工程的时间是甲队的2倍;甲乙两队合作完成工程需要20天;甲队每天工作费用为1000元,乙每天为550元,从以上信息,从节约资金角度,公司应选择哪个?应付工程队费用多少?解:甲乙的工作效率和=1/20甲乙的工作时间比=1:2那么甲乙的工作效率比=2:1所以甲的工作效率=1/20×2/3=1/30乙的工作效率=1/20×1/3=1/60甲单独完成需要1/(1/30)=30天乙单独完成需要1/(1/60)=60天甲单独完成需要1000×30=30000元乙单独完成需要550×60=33000元甲乙合作完成需要(1000+550)×20=31000元很明显甲单独完成需要的钱数最少选择甲,需要付30000元工程费。
高中立体几何表面积体积公式
高中立体几何涉及到多种多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
1. 正方体:表面积 S = 6a^2,体积 V = a^3。
2. 长方体:表面积 S = (ab + bc + cd) × 2,体积 V = ab ×bc × cd。
3. 圆柱:表面积 S = 2πrl,体积 V = πr^2h。
其中,r 是圆柱的底面半径,l 是圆柱的底面周长,h 是圆柱的高。
4. 圆锥:表面积 S = 2πrl,体积 V = πr^2h/3。
其中,r 是圆锥的底面半径,l 是圆锥的底面周长,h 是圆锥的高。
5. 球:表面积 S = 4πr^2,体积 V = πr^3。
其中,r 是球的半径。
6. 棱锥:表面积 S = (1/2) ×π× (rs + th)^2,体积 V = (1/3) ×π× (rs + th)^3。
其中,rs 是棱锥的底面半径,th 是棱锥的高。
7. 棱柱:表面积 S = 2 ×π× (rs + th),体积 V = π×(rs + th)^2。
其中,rs 是棱柱的底面半径,th 是棱柱的高。
这些公式是高中立体几何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对于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正方体表面积公式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正方体表面积公式:S=6×(棱长×棱长)字母:S=6a2长方体表面积公式:S=(长×宽+长×高+宽×高)×2或:S=长×宽×2+长×高×2+宽×高×2字母:S=2(ab+ah+bh)或:S=2ab+2ah+2bh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长方体 V:体积 a:长 b: 宽 h:高体积=长×宽×高 V=abh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V=*R^2*H圆柱体面积公式下面一个圆的周长*高 S=*2R*H圆的周长公式C=2π r圆的面积公式S=π r2(π=; r为圆的半径;)7、甲、乙两人生产一批零件,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2:1,两人共同生产了3天后,剩下的由乙单独生产2天就全部完成了生产任务,这时甲比乙多生产了14个零件,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解:将乙的工作效率看作单位1那么甲的工作效率为2乙2天完成1×2=2乙一共生产1×(3+2)=5甲一共生产2×3=6所以乙的工作效率=14/(6-5)=14个/天甲的工作效率=14×2=28个/天一共有零件28×3+14×5=154个或者设甲乙的工作效率分别为2a个/天,a个/天2a×3-(3+2)a=146a-5a=14a=14一共有零件28×3+14×5=154个8、一个工程项目,乙单独完成工程的时间是甲队的2倍;甲乙两队合作完成工程需要20天;甲队每天工作费用为1000元,乙每天为550元,从以上信息,从节约资金角度,公司应选择哪个应付工程队费用多少解:甲乙的工作效率和=1/20甲乙的工作时间比=1:2那么甲乙的工作效率比=2:1所以甲的工作效率=1/20×2/3=1/30乙的工作效率=1/20×1/3=1/60甲单独完成需要1/(1/30)=30天乙单独完成需要1/(1/60)=60天甲单独完成需要1000×30=30000元乙单独完成需要550×60=33000元甲乙合作完成需要(1000+550)×20=31000元很明显甲单独完成需要的钱数最少选择甲,需要付30000元工程费。
正方体表面积公式:S=6×(棱长×棱长)字母:S=6a²长方体表面积公式:S=(长×宽+长×高+宽×高)×2或:S=长×宽×2+长×高×2+宽×高×2字母:S=2(ab+ah+bh)或:S=2ab+2ah+2bh正方体V:体积a:棱长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长方体V:体积a:长b: 宽h:高体积=长×宽×高V=abh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V=3.14*R^2*H圆柱体面积公式下面一个圆的周长*高S=3.14*2R*H圆的周长公式C=2π r圆的面积公式S=π r²(π=3.14;r 为圆的半径;)7、甲、乙两人生产一批零件,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2:1,两人共同生产了3天后,剩下的由乙单独生产2天就全部完成了生产任务,这时甲比乙多生产了14个零件,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解:将乙的工作效率看作单位1那么甲的工作效率为2乙2天完成1×2=2乙一共生产1×(3+2)=5甲一共生产2×3=6所以乙的工作效率=14/(6-5)=14个/天甲的工作效率=14×2=28个/天一共有零件28×3+14×5=154个或者设甲乙的工作效率分别为2a个/天,a个/天2a×3-(3+2)a=146a-5a=14a=14一共有零件28×3+14×5=154个8、一个工程项目,乙单独完成工程的时间是甲队的2倍;甲乙两队合作完成工程需要20天;甲队每天工作费用为1000元,乙每天为550元,从以上信息,从节约资金角度,公司应选择哪个?应付工程队费用多少?解:甲乙的工作效率和=1/20甲乙的工作时间比=1:2那么甲乙的工作效率比=2:1所以甲的工作效率=1/20×2/3=1/30乙的工作效率=1/20×1/3=1/60甲单独完成需要1/(1/30)=30天乙单独完成需要1/(1/60)=60天甲单独完成需要1000×30=30000元乙单独完成需要550×60=33000元甲乙合作完成需要(1000+550)×20=31000元很明显甲单独完成需要的钱数最少选择甲,需要付30000元工程费。
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表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3、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4、棱台的表面积=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三个梯形的面积之和扩展资料通常情况下,只有当多面体的所有面均为平面且单联通,并且其所包围的内部空间单联通时,才为经典多面体,典型的多面体求解表面积时就将其分割成平面体来计算,最后的总面积就是表面积。
多面体至少有4个面。
多面体依面数分别叫做四面体、五面体、六面体等等。
把一个多面体的面数记作F,顶点数记作V,棱数记作E,则F、E、V满足如下关系:F+V=E+2。
拓展资料面积介绍:当物体占据的空间是二维空间时,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该物体的面积,面积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曲面的。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是公认的面积单位,用字母可以表示为(m,dm,cm)。
面积是表示平面中二维图形或形状或平面层的程度的数量。
表面积是三维物体的二维表面上的模拟物。
面积可以理解为具有给定厚度的材料的量,面积是形成形状的模型所必需的。
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知正方体的每一个面的面积为a²;由于正方体共有6个面,用S表示正方体的表面积,则S=6a²。
立方体是由六个相同的正方形包围的三维图形,也称为正六面体或立方体。
立方体是一个边和底都是正方形的直平行六面体,也就是边相等的六面体。
立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立方体的动态定义是通过在垂直于正方形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平移正方形的边长而获得的三维图形。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棱长×棱长×棱长或棱长的立方;字母表达式:a×a×a 或 a的立方.正方体表面积公式:S=6×(棱长×棱长)字母:S=6a²扩展资料:正六面体具有如下特征:(1)正六面体有八个顶点,每个顶点有三条边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