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房间换气次数参考表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2
房间换气次数参考值离心风机是工业风机中最常用的类型。
常应用于恶劣的操作环境。
轴流风机结构紧凑,经常应用于空气中含有较小微粒的排气装置中,如尘流、烟雾和蒸汽。
也非常适用与排放污染空气或者是供应新鲜空气的地方。
其中螺旋式轴流风机常用语屋顶的通风系统中。
管式轴流风机常用于中等压力,气流速率较高的情况下,非常适用与通过管道送风的HVAC设施。
风管的分类以及各自的特点分析风管主要指中央空调系统的通风管道,它常常被忽视,但却是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常见的风管主要有4种1)镀锌薄钢板风管;2)无机玻璃钢风管;3)复合玻纤板风管;4)纤维织物风管镀锌薄钢板风管:最早使用的风管之一,采用镀锌薄钢板制作,适合含湿量小的一般性气体的输送,有易生锈,无保温和消声功能,制作安装周期长的特点。
无机玻璃钢风管:较新的风管类型,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无机材料制作,遇火不燃、耐腐蚀、份量重,硬度大但较脆,受自重影响易变形酥裂,无保温和消声性能,制作安装周期长。
复合玻纤板风管:近年的风管类型,以离心玻纤板为基材,内复玻璃丝布,外复防潮铝箔布(进口板材为内涂热敏黑色丙烯酸聚合物,外层为稀纹布/铝箔/牛皮纸),用防火粘接剂复合干燥后,再经切割、开槽、粘结加固等工艺而制成,根据风管断面尺寸、风压大小再采用适当的加固措施。
纤维织物风管:又常被称作布袋风管、布风管、纤维织物风管、纤维织物空气分布器,是目前最新的风管类型,是一种由特殊纤维织成的柔性空气分布系统(Air Dispersion),是替代传统送风管、风阀、散流器、绝热材料等的一种送出风末端系统。
它是主要靠纤维渗透和喷孔射流的独特出风模式能均匀送风的送出风末端系统。
具有面式出风,风量大,无吹风感;整体送风均匀分布;防凝露;易清洁维护,健康环保;美观高档、色彩多样,个性化突出;重量轻,屋顶负重可忽略不计;系统运行宁静,改善环境品质;安装简单,缩短周期;安装灵活,可重复使用;系统成本全面节省,性价比高等种种优点。
洁净室换气次数标准令狐文艳(一)在各国的洁净室标准中,相同级别的非单向流洁净室的经验换气次数并不相同。
我国《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01)中明确规定了不同级别的非单向流洁净室洁净送风量计算所需的经验换气次数,见下表:备注:① 换气次数适用于层高小于4.0m的洁净室。
② 室内人数少、热源小时,宜采用下限值。
③ 大于100000级的洁净室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
另外: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国家标准 GB 14925-2001规定普通环境 8~10次/h屏障环境10~20隔离环境 20~50(二)温度和相对湿度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药品生产工艺相适应。
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温度应控制在45%~65%。
(三)压差(1)洁净室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可通过使送风量大于排风量的办法达到,并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
(2)空气洁净度等级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Pa,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Pa,并应有批示压差的装置。
(3)工艺过程产生大量粉尘、有害物质、易烯易爆物质及生产青霉素类强致敏性药物,某些甾体药物,任何认为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的生产工序,其操作室与其相邻房间或区域应保持相对负压。
(四)新鲜空气量洁净室内应保持一定的新鲜空气量,其数值应取下列风量中的最大值:(1)非单向流洁净室总送风量的10%~30%,单向流洁净室总送风量的2%~4%;(2)补偿室内排风和保持正压值所需的新鲜空气量;(3)保证室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40 m3。
(五)其他标准说明:1、无菌医疗器械管理规范(YY 0033—2000):十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ㄒ15次/h 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ㄒ20次/h.2、体外诊断试剂实施细则:没有具体规定,只规定了压差范围。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没有规定,只规定了压差范围。
4、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十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10次/h—15次/h 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15次/h—25次/h。
➢水管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建筑给水聚乙烯类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98《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1、《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6.2.1、热水供应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注明时,热水供应系统水压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加0.1MPa,同时在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不小于0.3MPa。
检验方法:钢管和复合管道系统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检查,压力应不降,且不渗不漏;塑料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大于0.03MPa,连接处不得渗漏。
6.3.2、热交换器应以工作压力的1.5倍作水压试验。
蒸汽部分应不低于蒸汽供汽压力加0.3MPa,热水部分应不低于0.4MPa。
检验方法: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不降,不得渗漏。
8.3.1、散热器组对后,以及整组出厂的散热器在安装之前应作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如设计无要求时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试验时间为2-3Min,压力不降且不得渗漏。
8.4.1、辐射板在安装之前应作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如设计无要求时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试验时间为2-3Min,压力不降且不得渗漏。
8.5.2、低温热水辐射采暖系统盘管隐蔽前应作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如设计无要求时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试验时间为2-3Min,压力不降且不得渗漏。
8.6.1、采暖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作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蒸汽、热水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1MPa作水压试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不小于0.3MPa。
各类型房间换气次数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健康要求的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而换气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不同类型的房间中,需要的换气次数也不同。
本文将介绍各类型房间需要的换气次数,帮助你更好地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客厅、餐厅和卧室在生活中,客厅、餐厅和卧室是我们经常待的房间。
根据室内环境状况和实际需要,建议这些房间的换气次数为每小时2~3次。
这样可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减少异味等不好的气味,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另外,在这些房间内使用空气净化器也可以有效地净化空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厨房和卫生间在厨房和卫生间中,由于油烟、异味等对室内环境的影响较大,所以需要更频繁地进行换气。
建议这些房间的换气次数为每小时6~8次。
这样可以及时排出油烟、异味等有害气体,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在这些房间内,开窗进行通风、使用换气扇或新风系统等设备等,都是改善室内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
学习、办公室和会议室在学习、办公室和会议室等场所中,需要更为舒适的室内环境。
建议这些房间的换气次数为每小时4~6次。
这样可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提高人体舒适感。
在这些房间内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设备,也可以净化空气,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不同类型的房间需要的换气次数是不同的。
如果经常开窗通风进行换气,可以有效地保证室内空气质量,降低空气污染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当然,除了换气之外,保持室内干净,避免二手烟等污染源也是保障室内空气质量的有效手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加强室内环境卫生,关注室内空气质量,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以上就是各类型房间需要的换气次数的介绍。
希望能对你了解室内环境有所帮助。
水管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建筑给水聚乙烯类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98《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1、《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6.2.1、热水供应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注明时,热水供应系统水压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加0.1MPa,同时在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不小于0.3MPa。
检验方法:钢管和复合管道系统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检查,压力应不降,且不渗不漏;塑料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大于0.03MPa,连接处不得渗漏。
6.3.2、热交换器应以工作压力的1.5倍作水压试验。
蒸汽部分应不低于蒸汽供汽压力加0.3MPa,热水部分应不低于0.4MPa。
检验方法: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不降,不得渗漏。
8.3.1、散热器组对后,以及整组出厂的散热器在安装之前应作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如设计无要求时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试验时间为2-3Min,压力不降且不得渗漏。
8.4.1、辐射板在安装之前应作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如设计无要求时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试验时间为2-3Min,压力不降且不得渗漏。
8.5.2、低温热水辐射采暖系统盘管隐蔽前应作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如设计无要求时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试验时间为2-3Min,压力不降且不得渗漏。
8.6.1、采暖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作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蒸汽、热水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1MPa作水压试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不小于0.3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