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灾演练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2.86 MB
- 文档页数:46
一、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对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日益复杂的信息化环境中,单一的数据中心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的需求。
因此,多中心容灾成为企业保障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针对多中心容灾的实践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多中心容灾概念多中心容灾是指在企业内部或跨地域部署多个数据中心,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数据备份、故障切换和业务连续性保障的一种解决方案。
当主数据中心发生故障时,业务可以迅速切换到备用数据中心,确保企业业务的连续性。
三、多中心容灾实践方案1. 容灾架构设计(1)物理架构:根据企业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部署多个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之间通过高速网络连接,实现数据同步和故障切换。
(2)逻辑架构:采用分布式数据库、虚拟化技术、负载均衡等技术,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计算和负载均衡。
2. 数据备份与恢复(1)数据备份:采用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相结合的方式,对关键数据进行备份。
全量备份保证数据完整性,增量备份提高备份效率。
(2)数据恢复:在主数据中心发生故障时,备用数据中心可以快速恢复数据,确保业务连续性。
3. 网络优化(1)网络架构:采用双线路、双设备、双IP等技术,提高网络稳定性和可靠性。
(2)网络优化:对网络设备进行优化配置,提高网络带宽和传输速率。
4. 故障切换与业务连续性保障(1)故障切换:当主数据中心发生故障时,备用数据中心可以自动接管业务,实现故障切换。
(2)业务连续性保障:通过冗余设备、冗余网络、冗余电源等技术,确保业务连续性。
5. 监控与报警(1)监控系统:对数据中心的关键设备、网络、应用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报警系统:当监控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送报警信息,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6. 安全保障(1)网络安全: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等技术,保障网络安全。
(2)数据安全:采用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保障数据安全。
容灾备份的容灾演练与应急响应计划一、容灾备份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然而,由于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如自然灾害、黑客攻击等,这些数据的安全性面临着很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数据的安全,容灾备份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二、容灾备份的定义与原理容灾备份是指将关键数据存储在备份设备中,一旦主系统遭受故障或被破坏,可以通过备份设备来进行数据的恢复。
容灾备份需要将数据进行定期的备份,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容灾备份的原理是通过将数据备份到不同的地理位置或不同的设备上,以降低系统单点故障的风险。
当主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在备份设备上快速恢复数据,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三、容灾演练的意义为了保证容灾备份的有效性,容灾演练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容灾演练是通过模拟实际发生故障的情形来验证备份系统的可靠性和恢复能力,以及应急响应计划的有效性。
容灾演练能够发现备份系统中的潜在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提高备份系统的可靠性。
同时,容灾演练还可以训练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
四、容灾演练的步骤与注意事项容灾演练应该包括预演、实施和评估三个阶段。
预演阶段是事先制定好演练计划,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准备。
实施阶段是模拟真实故障事件的发生,并根据预定方案进行应对和恢复。
评估阶段是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以发现问题并改进。
在进行容灾演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并明确参与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其次,演练过程要模拟真实情况,尽量贴近实际发生故障的场景,以达到真实性和可靠性。
此外,要根据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和完善,确保容灾备份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五、应急响应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应急响应计划是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制定的,旨在保障人员的安全和业务的连续性。
应急响应计划包括预警、应对、恢复和总结等环节。
在制定应急响应计划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类型事件的特点和可能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处理流程和方案。
数据库容灾演练与评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数据库在企业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数据库的正常运行对于企业数据的安全和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硬件故障、软件故障、自然灾害等,数据库的异常中断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为了确保数据库能够快速恢复并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容灾演练与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容灾演练1. 演练目的容灾演练的首要目的是验证企业数据库容灾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模拟各种意外情况,测试数据库的备份、恢复和切换等功能的稳定性和正确性,以保证在真实的灾难环境中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2.演练内容容灾演练应包括以下内容:1) 测试数据库备份和恢复功能:通过模拟数据库崩溃、损坏等情况,测试备份和恢复流程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验证备份是否正常可用,恢复过程是否顺利。
2) 测试数据库复制和同步功能:模拟主数据库故障时,切换至备库的过程,测试数据库同步的速度和准确性。
3) 测试故障转移功能:模拟主数据库所在的服务器故障,测试容灾系统是否能够及时自动切换至备用服务器,并恢复数据库的可用性。
3.演练频率容灾演练应定期进行,具体的频率要根据企业数据的敏感程度和备份策略的复杂性来决定。
一般而言,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演练。
在有新硬件、新软件或重要数据变更时也应进行演练。
二、容灾评估1.评估方法容灾评估是对容灾演练结果的归纳和分析。
通过对演练过程和结果的评估,发现潜在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容灾评估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如备份恢复时间、恢复点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估。
同时,专家也可以通过经验和观察,对容灾演练的流程、操作是否规范、人员的配合程度等进行定性评估。
2.评估指标容灾评估的指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备份恢复时间:评估备份和恢复过程的时间,看是否在可控范围内。
2) 恢复点准确性:检查备份的完整性和恢复点是否与故障发生前的数据保持一致。
3) 用户服务中断时间:评估在演练过程中,数据库的中断时间是否符合企业的要求。
容灾备份的容灾演练与应急响应计划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保障系统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可靠性,许多企业采用容灾备份技术来应对意外事故和灾难性事件。
容灾演练和应急响应计划是保证容灾备份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环节。
二、容灾演练的意义容灾演练是指模拟真实的灾难情景,通过实际操作来检验容灾备份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它的意义在于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使企业能够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首先,容灾演练可以发现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
通过模拟实际情景,可以检测到系统的瓶颈和性能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和改进,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响应速度。
其次,容灾演练可以帮助人员熟悉系统和应急操作流程。
在容灾备份系统中,人员的操作和决策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定期演练,人员可以提前熟悉系统,了解应急操作流程,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最后,容灾演练可以检验和验证应急设备的可靠性。
演练过程中,可以验证备份设备的恢复功能和容灾策略的有效性,确保在灾难发生时能够及时恢复系统功能,减少业务停顿时间。
三、应急响应计划的重要性应急响应计划是企业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操作指南和决策依据。
它可以帮助企业高效地应对灾难,减少损失,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业务正常运行。
首先,应急响应计划可以规范应急工作流程。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各个部门和人员需要快速、有序地行动。
通过制定应急响应计划,可以明确每个角色的职责和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混乱和错误。
其次,应急响应计划可以帮助企业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评估不同灾难情景下的风险和潜在影响,制定相应的措施和预案。
这样,在灾难发生时,企业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和应对,减少停工时间和经济损失。
最后,应急响应计划可以加强内部和外部沟通与合作。
在紧急情况下,各个部门和外部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非常重要。
通过制定应急响应计划,可以明确沟通渠道和流程,提前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和协同,从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果。
数据中心容灾演习方案数据中心容灾演习是保障数据中心的连续性运行和业务可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演练和验证数据中心灾难恢复和业务迁移的方案,可以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保证数据中心在面临意外事故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最大程度地减少业务中断和风险。
以下是一个数据中心容灾演习方案的示例,包括演习目标、演习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一、演习目标1.验证数据中心容灾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检验数据中心灾难恢复和业务迁移的速度和准确性。
3.发现并解决数据中心容灾方案中的不足和问题。
4.培训和熟悉数据中心相关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流程和方法。
5.加强数据中心应急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演习步骤1.筹备阶段(1)确定演习目标、演习范围和参与人员。
(2)制定演习计划,明确演习时间、地点和流程。
(3)提前准备好演习所需的硬件、软件和文档等资源。
(4)组建一个演习管理团队,负责演习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2.准备阶段(1)编写演习指导手册,包括演习的流程、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2)组织演习前的培训和演练活动,确保相关人员熟悉演习流程和操作方法。
(3)梳理数据中心容灾方案,确认容灾设备和备用系统的可用性和完整性。
3.演习实施阶段(1)组织演习人员进行预演,检验各个应急流程和操作步骤的可行性。
(2)围绕演习目标,按照演习计划进行全面演练。
(3)在演习过程中,记录和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包括演习的时间、成本、问题和解决措施等。
4.演习评估阶段(1)根据演习结果和相关数据,进行演习评估和总结分析。
(2)总结演习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和完善方案。
(3)向参与演习的人员反馈演习结果和提供针对性的培训。
三、注意事项1.确保演习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避免演习时间和地点与实际业务有冲突。
2.细致而全面地准备演习所需的资源和材料,包括硬件、软件、文档和人员等。
3.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演习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演习按照预定方案进行。
4.落实演习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保密要求,避免数据泄露和安全事故。
2018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2分)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让人们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
从化学角度对古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分析,其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千锤万凿出深山B.烈火焚烧若等闲C.粉身碎骨浑不怕D.要留清白在人间2.(2分)合理利用能源,像保护眼睛一样呵护环境。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开发绿色可再生生物柴油燃料B.开发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C.废旧电池统一回收并处理,不能随意丢弃D.大力开发矿产资源,加快经济发展3.(2分)锌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金属锌常镀在铁表面防腐蚀。
如图是锌元素的相关信息,其中正确的是()A.锌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锌元素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C.锌原子的质子数是30D.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9g4.(2分)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铁钉B.闻气体气味C.拿取滴管D.稀释浓硫酸5.(2分)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中学生生长发育。
你认为小雨同学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早餐长期吃油炸食品B.中午经常泡一点方便面填饱肚子C.吃妈妈烧的可口的晚餐,荤素搭配D.长期用可乐、雪碧饮料代替白开水6.(2分)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是建构模型。
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A.燃烧条件模型B.物质分类模型C.空气组成模型D.乳浊液组成模型7.(2分)维生素D3又叫“阳光维生素”,因为它是由人体皮肤含有的一种胆固醇,经阳光照射后成的,它的化学式为C27H44O.下列有关维生素D3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是27:44B.由62个原子构成C.儿童多晒阳光可预防骨软化症D.氢元素含量最高8.(2分)某化学反应在催化剂表面进行,部分微观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B.该反应为氮肥的生产做了很大贡献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D.生成物为氧化物9.(2分)通过初中阶段所学的常见实验和知识,能得出相应的正确观点的是()A.A B.B C.C D.D10.(2分)侯氏制碱法的产物中有碳酸氢钠(NaHCO3)、氯化铵(NH4Cl)两种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如图,由此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A.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大B.30℃时,氯化铵和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不可能相等C.3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D.30℃时,将氯化铵饱和溶液降温,有晶体析出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6分)2022年冬奥会将在我国北京和张家口两市联合举办,速度滑冰是备受人们喜爱的一项冬季运动。
信息系统容灾演练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系统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为了保障信息系统的连续性和可靠性,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容灾体系。
信息系统容灾演练是验证企业信息系统容灾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的关键步骤之一、本方案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容灾演练实施方案。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验证信息系统容灾策略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实施可行性,提升组织应对灾害的能力,确保系统持续运行。
2.原则:(1)全员参与:确保相关部门及人员都参与容灾演练,提高整体应对灾害的能力。
(2)周期性演练:定期进行容灾演练,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证容灾策略和演练流程的有效性。
(3)风险控制:在演练过程中,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4)记录和总结:对演练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和总结,及时反馈改进意见,为容灾策略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
三、演练准备工作1.明确演练目标和范围:明确所演练的容灾策略和相关流程,确定演练的具体目标和范围。
2.编制演练计划:编制信息系统容灾演练计划,包括演练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相关内容。
3.制定演练流程:根据演练目标,制定演练流程,包括容灾准备、演练操作、应急方案执行等环节。
4.安排演练设备和场地:根据演练需求,安排相应的演练设备和场地,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
5.确定演练评估指标:根据演练目标,确定评估演练效果和演练过程中的关键指标,为演练效果的评估提供参考。
四、演练实施步骤1.容灾准备阶段(1)通知参与人员:提前通知参与演练的相关人员,明确演练时间、地点及演练流程。
(2)备份系统数据:在演练前备份系统数据,确保在演练中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3)准备应急设备:准备相应的应急设备,如备用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切换至应急设备维持系统运行。
2.演练操作阶段(1)模拟灾害发生:根据预设的灾害场景,模拟灾害发生,触发系统容灾策略。
(2)切换至备用系统:根据容灾策略,将系统切换至备用系统,恢复系统运行。
信息系统容灾咨询服务项目信息系统容灾演练实施方案目录1演练背景 (4)2演练目标与原则 (5)2.1演练目标 (5)2.2演练原则 (5)3演练组织 (7)3.1演练组织结构 (7)3.2演练岗位人员安排 (8)4演练方案设计 (10)4.1灾难恢复演练场景 (10)4.2演练假设条件 (10)4.3演练系统范围 (10)4.4演练方式 (10)4.5演练方案技术要点说明 (11)4.6灾备系统技术方案概述 (12)5演练计划 (14)5.1演练时间 (14)5.2演练地点 (14)5.3演练总体流程 (14)5.4灾备演练流程大纲 (15)5.5灾备演练流程控制图 (15)5.6演练信息沟通方式 (15)6演练准备工作 (17)6.1灾备演练总体工作计划 (17)6.2人员准备 (17)6.3人员培训 (17)6.4业务验证准备 (17)6.5场地资源准备 (17)6.6演练风险分析 (18)7演练相关附件 (19)7.1附件1演练方案模板 (19)7.2附件2灾难恢复演练签到表 (19)7.3附件3灾难恢复演练切换记录表 (20)7.4附件4灾难恢复演练业务测试记录表 (21)7.5附件5灾难恢复演练业务部门问题与建议表 (21)1演练背景信息系统及服务在xx公司生产经营和业务创新中越来越重要,信息系统灾难直接威胁公司战略目标实现,为提高xx公司信息系统的风险抵御能力,减少灾难打击和重大事故发生时造成的损失,保障业务持续稳定运行,2017年8月xx公司启动了灾备体系建设专项工作,2017年12月完成灾备咨询规划,2018年5月完成灾备系统实施方案设计和软硬件资源采购,2018年12月中旬实施并完成同城灾备系统集成建设与系统联调测试,初步完成重要信息系统的应用级灾备体系建设。
灾备建设是xx公司信息系统安全运行保障体系的基础性工作,是保障信息服务业务连续性的必要手段,是适应当前IT建设和未来业务发展趋势的重大战略部署,是xx公司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洪灾应急演练计划模拟灾害情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特别是洪灾,由于其猛烈的破坏性和广泛性,经常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地应对洪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应该制定并不断完善洪灾应急演练计划,以在发生灾害时快速、有序地展开救援工作。
一、前期准备: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气象条件和历史灾害记录,制定洪灾应急演练计划。
明确灾害发生时的组织架构、责任分工和具体措施,做好应急资源的储备和调配工作。
同时,开展应急演练培训,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调配合水平。
二、演练方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演练模拟灾害情景,包括不同的洪水等级、涉及范围和受影响人口等,以检验演练计划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在演练中,模拟各种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要求救援人员快速、果断地做出决策和行动,协同合作完成各项任务。
三、应急行动:一旦洪灾发生,按照演练计划的要求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人员和资源投入救援工作。
同时,根据实际灾情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救援方案和部署,确保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四、评估总结:在洪灾救援结束后,及时对演练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
分析救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完善演练计划,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并且将演练结果向社会公布,增强公众的灾害意识和自救能力。
硝烈地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演练不到位、救援不及时、应对不当导致灾情扩大。
制定并实施洪灾应急演练计划,不仅是政府和组织的责任,更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只有通过不断地演练和提升,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设美好家园。
容灾演练方案1. 引言容灾(Disaster Recovery,DR)演练是组织机构对其灾难恢复计划的一项重要活动。
通过进行容灾演练,组织可以验证其灾难恢复策略的有效性,促进团队成员熟悉应急响应流程,提高组织对灾难事件的应对能力。
本文档旨在为组织机构提供一份容灾演练方案,以确保系统在灾难事件发生后可以迅速恢复。
2. 演练目标容灾演练的目标是验证组织机构的灾难恢复计划,并检测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进行改进。
具体的演练目标如下:1.验证灾难恢复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检查备份和恢复过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评估团队成员在应对紧急情况时的应对能力。
4.发现和修复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3. 演练准备在进行容灾演练之前,组织机构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
主要的演练准备工作包括:1.定义演练目标和范围:明确演练的目标和所涉及的系统、部门等范围。
2.编制演练计划:确定演练时间、演练过程、参与人员和资源等。
3.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培训团队成员关于演练过程和应急响应流程的知识。
4.准备测试环境和测试用例:搭建与生产环境相似的测试环境,并编写相应的测试用例。
5.定期进行演练演练准备演练:确保演练计划和相关流程的有效性。
4. 演练流程容灾演练分为以下几个阶段:4.1. 演练前准备1.在演练前,确保所有系统已经备份,并保证备份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2.准备演练所需的设备和软件,并搭建好测试环境。
3.确认演练计划和演练目标,并将其通知给所有参与人员。
4.为参与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
4.2. 演练过程1.根据演练计划进行演练,并按照预定的步骤执行演练过程。
2.监控演练过程,记录相关数据和结果,并随时调整演练过程。
4.3. 演练总结1.在演练结束后,组织一个总结会议,参与人员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
2.收集参与人员的反馈和建议,以改进灾难恢复计划和演练流程。
3.编写演练总结报告,记录演练过程、问题和解决方法。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项目容灾演练方案目录第一章、总拓扑图 (4)第二章、网络容灾演练方案 (5)2.1 核心交换机 (5)2.1.1 参加演练人员 (6)2.1.2 演练流程 (6)2.1.3 准备工作 (6)2.1.4 演练步骤 (8)2.1.5 预期演练结果 (9)2.2 radware负载均衡器 (9)2.2.1 参加演练人员 (9)2.2.2 演练流程 (10)2.2.3 准备工作 (10)2.2.4 演练步骤 (13)2.2.5 预期演练结果 (14)第三章、应用服务器容灾演练方案 (14)3.1 Vmware HA (14)3.1.1 参加演练人员 (15)3.1.2 演练流程 (15)3.1.3 准备工作 (15)3.1.4 模拟JJESX1故障 (16)3.1.5 模拟JJESX2故障 (17)3.1.6 预期演练结果 (17)3.2 websphere (18)3.2.1 参加演练人员 (18)3.2.2 演练流程 (19)3.2.3 准备工作 (20)3.2.4 WAS故障 (24)3.2.5 DMGR故障 (24)3.2.6 ODR故障 (25)3.2.7 WVE故障 (25)3.2.8 预期演练结果 (25)第四章、数据库系统容灾演练方案 (26)4.1小型机故障切换 (26)4.1.1 参加演练人员 (26)4.1.2 演练流程 (26)4.1.3 准备工作 (27)4.1.4 演练步骤 (32)4.1.5 预期演练结果 (32)4.2生产端数据库平台整体故障切换 (33)4.2.1 参加演练人员 (33)4.2.2 切换流程 (34)4.2.3 演练步骤 (35)4.2.4 还原流程 (42)4.2.5 演练步骤 (43)4.2.6 预期演练结果 (46)第一章、总拓扑图通过部署两台IBM的企业级存储系统DS8700(一台部署在生产中心、一台部署在容灾中心),在本地生产中心的DS8700存储相应的业务数据,在生产中心通过数据复制技术将核心数据通过SAN网络复制到容灾中心容灾存储DS8700中。
本次数据容灾系统建设主要是构建同城容灾系统,生产中心与容灾中心距离<10KM,同时要求RPO=0,故两台DS8700采用同步复制技术MetroMirror方式构建数据容灾系统。
将现有数据中心两台IBM P570小型机搬迁到容灾中心,作为六合一核心数据库容灾服务器,处于Standby状态。
实现当数据中心出现故障时,可以将数据库启动到容灾中心,恢复核心数据库的运行。
通过对数据中心外挂系统进行虚拟化整合后,部署服务器将闲置,为了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将闲置下的服务器搬迁到容灾中心,通过Vmware将闲置服务器部署为虚拟化服务器资源池,并安装相应的操作系统与中间件,外挂系统处于Standby状态,六合一应用系统与数据中心同时提高业务服务。
为了能够实现应用系统在生产中心出现相应的设备故障、电力系统等自然灾难时能够继续提供业务系统,Radware在应用系统平台架构部署上在本地生产中心部署1台Radware负载均衡设备,同时在容灾中心部署1台Radware负载均衡设备。
将2台设备部署为相互热备,实现任一设备故障均可以实现自动切换,保障业务系统的联系性。
容灾数据传输网络是容灾传输的核心链路,实现数据中心心到容灾中心的通信连接,该网络的带宽要求应能满足容灾系统数据实时传输的要求。
IP数据专网可以依托公共通信网络平台,租用中国电信运营商的三条光纤专线线路,其中两条实现数据中心与容灾中心的联接,提高链路的稳定性,另外一条实现容灾中心核心交换机与市局的互联互通。
SAN数据专网同样租用两条裸光纤,将数据中心两台IBM SAN40B光纤交换机与容灾中心两台Brocade BR340光纤交换机进行冗余路径互连,提高链路的可靠性。
第二章、网络容灾演练方案2.1 核心交换机由于容灾端核心交换机仅仅只与生产端核心通过光纤直连,而各交警大队、中队及市局的链路均未连接,故当生产端核心交换机发生物理故障时,不能继续保证业务运作,无法进行容灾演练。
但每台交换机都配置了双引擎板,我们可以模拟单块引擎板损坏,以检验引擎板的故障切换功能。
2.1.1 参加演练人员2.1.2 演练流程2.1.3 准备工作1、检查主备引擎板状态及IOS版本是否一致;Router#sh redundancyRedundant System Information :------------------------------Available system uptime = 1 year, 31 weeks, 2 days, 3 hours, 34 minutes Switchovers system experienced = 0Standby failures = 0Last switchover reason = noneHardware Mode = DuplexConfigured Redundancy Mode = ssoOperating Redundancy Mode = ssoMaintenance Mode = DisabledCommunications = UpCurrent Processor Information :-------------------------------Active Location = slot 5Current Software state = ACTIVEUptime in current state = 1 year, 31 weeks, 2 days, 3 hours, 33 minutesImage Version = Cisco 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Software IOS (tm) s72033_rp Software (s72033_rp-IPSERVICES_WAN-M), Version 12.2(18)SXF16, RELEASE SOFTWARE (fc2)Technical Support: /techsupportCopyright (c) 1986-2009 by cisco Systems, Inc.Compiled Tue 03-Mar-09 23:43 by kellythwBOOT =CONFIG_FILE =BOOTLDR =Configuration register = 0x2102Peer Processor Information :----------------------------Standby Location = slot 6Current Software state = STANDBY HOTUptime in current state = 1 year, 31 weeks, 2 days, 3 hours, 33 minutesImage Version = Cisco 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Software IOS (tm) s72033_rp Software (s72033_rp-IPSERVICES_WAN-M), Version 12.2(18)SXF16, RELEASE SOFTWARE (fc2)Technical Support: /techsupportCopyright (c) 1986-2009 by cisco Systems, Inc.Compiled Tue 03-Mar-09 23:43 by kellythwBOOT =CONFIG_FILE =BOOTLDR =Configuration register = 0x2102正确的状态应如下:2、挑选几个特定地址ping,确认当前网络状态是正常的;3、查看当前交换机配置并记录,以供切换后对比确认;Router#sh run查看配置信息Router#sh vlan查看vlan信息Router#sh version查看版本信息4、保存当前配置;Router#wr保存当前配置2.1.4 演练步骤A、通过命令强行切换主备引擎板,在此过程中持续ping准备工作时指定的IP地址;Router #redundancy force-switchover强制切换主备引擎板B、提示切换完成后,确认当前的冗余关系;Router#sh redundancy 查看主备冗余信息C、确认当前配置,与切换前的配置做对比;Router#sh run查看配置信息Router#sh vlan查看vlan信息Router#sh version查看版本信息D、确保ping的几个地址都是通的;E、访问下六合一应用主页,确保网页能正常显示;Http://10.119.147.71/trffwebF、再次通过命令强行切换回主引擎;Router #redundancy force-switchover强制切换主备引擎板G、再次确保应用主页http://10.119.147.71/trffweb能访问正常,各IP地址都能ping通。
2.1.5 预期演练结果主备引擎板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切换,所有配置信息不会发生丢失,网络连通性几乎不受影响。
预计演练时间:1小时2.2 radware负载均衡器两台radware为一主一备模式,其中生产端为主设备,两者配置自动同步,无法单独对备用机修改配置。
2.2.1 参加演练人员2.2.2 演练流程2.2.3 准备工作Radware涉及地址如下,在模拟故障前均应保证能够ping通:表2-1除了六合一应用之外,还有一些外挂程序与radware farm地址有关联,汇总如下,在模拟故障前均须验证这些外挂程序能否正常访问:表2-2正常情况下,交警机房的radware为主设备,电信机房为备设备,在模拟故障前也应该予以确认。
查看方法:1、通过WEB浏览器登录主radware管理页面:http://10.119.147.682、点击Redundancy→VRRP→Virtual routers3、可以看到设备状态为master:4、登录备radware管理页面:http://10.119.147.695、同样的方法查看设备状态为backup:上述几点都确认没有问题后,方可开始模拟故障切换了。
2.2.4 演练步骤A、模拟主radware设备故障,采取的方法是拔除连接核心交换机的两对尾纤,相当于此时负载均衡器已无法访问;B、等待备radware设备接管业务,在此过程中持续ping 表2-2中各地址,尤其注意VRRP地址和六合一farm地址是否有异常,记录下切换时间;C、备机切换完成后,开始测试六合一主应用及各外挂程序运行状况;D、若出现业务访问故障或IP地址不通等问题,及时找出原因并解决,做好记录工作,若短时间能无法解决,应立刻还原主设备;表2-3E、业务都通过了验证,证明容灾端工作正常,重新插好主设备的尾纤,还原网络,负载均衡功能仍旧由radware主设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