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新课标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综合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着.落(zháo) 枯涸.(hé) 吝啬.(sè) 润.湿(rùn)B.酝酿.(niàng) 筋.骨(jīn) 水藻.(zǎo) 应.和(yīng)C.黄晕.(yùn) 蓑.衣(suō) 暖.和(nuǎn) 贮.蓄(zhù)D.淅.沥(xī) 捉迷藏.(cáng) 静谧.(bì) 梦寐.(mèi)2.下列词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婉转卖弄瞭亮偌大B.响晴吝啬粗犷朗润C.安适骄媚掩饰碣石D.化妆凌镜端庄铃铛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4.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A.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B.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C.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D.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5.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春”“济南”“冬天”“雨”“四季”(分析:这几个词语都是名词)B.我国首架大型民用飞机C919第一次首飞成功,国人欢呼雀跃。
(分析:应删去“第一次”)C.能否有效预防校园欺凌,关键在于相关部门主动关心未成年人。
(分析:没有语病)D.《朗读者》栏目精心挑选经典美文,旨在达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
(分析:成分残缺,在“教育人”的后面加上“的目的”)6.默写。
人教课标版版七年级上册测试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7分)1.酒醇也要勤吆喝,字犹如一个人的无声广告,好字让人赏心悦目,请把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方格里。
(3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下面每组词语中均有两个错别字,请先用横线标出来,再将正确的字依次写在括号中。
(3分)A.诱惑喧滕瘦骨嶙峋头晕目绚()()B.耸立迂回擎天憾地仙露穹浆()()C.迸溅伶仃盘虬卧龙舜息万变()()3.如果要准确表达下面的意思,运用哪些词语合适。
请在相应的括号中写出来。
(3分)①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②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③忍不住笑。
()4.下列各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2分)A.……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D.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B.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C.昂首/观之,项为/之强D.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6.用所给出的词填空,将词的代号填入文中即可。
(2分)学习语文,应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字要________地写,话要________地说,课文要________地读,练习要________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
①仔仔细细②规规矩矩③清清楚楚④踏踏实实7.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走一步,再走一步》记叙了“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你一定经历过困难吧,那你是怎样处理的,又有什么经验教训呢?不妨言简意赅地告诉大家。
(3分)8.人们往往赋予很多花木某种象征意义,请献一种花给你最敬爱的人,并说说你的理由。
(4分)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9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酝酿(li d n g) 窠巢(k e) 黄晕(y u n) 发髻(j i)B.水藻(z a o) 看护(k d n) 花苞b a o)棱镜(l e n)C.静谧(m i ) 高邈mi a o) 莅临(l i ) 吝啬(s e)D.卖弄(l o ng) 风筝zh e ng)咄咄(du o ) 菜畦(q i)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在表格中改正()(4 分)咄咄逼人花技招展一脉情思顷盆瓢泼披蓑带笠抖搂精神争先恐后舒活筋骨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 分)A.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迫不及彳寺..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
B .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C.教师节这天,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D.经过努力,张军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一中,心里异常兴奋。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B .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D.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簑,戴着笠的。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冬天真得算个宝地。
B .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时,令小朋友在草地上快乐地踢球、赛跑、捉迷C•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出征马里亚纳海沟,执行大约7000米左右的海试任务。
D.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6 •根据要求默写。
(8分)(1) __________ ,洪波涌起。
第一单元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部分(5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完成1-10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酝酿.(liánɡ)黄晕.(yùn)发髻.(jì)栀.子(zhī)B、唱和.(hé)肥硕.(shuò)鳊.鱼(biān)乌桕.(jiù)C、寥.阔(liáo) 枯涸.(ɡù) 清洌.(liè) 梦寐.(mèi)D、澹澹.(dàn)耸.峙(sǒnɡ) 栖.息(qī) 禅.心(chá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获益非浅绞尽脑汁愚蠢窒息B、小心翼翼随声附合祈祷显耀C、蜂围蝶阵多姿多彩酝酿抖擞D、毕恭毕敬黯然飘渺恣情弛骋3、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指果实又大又饱满)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高高地挺立)C、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指声音响亮明朗)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比喻姿态优美)4、选出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拟人、排比)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比喻、排比)C、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比喻)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比喻、拟人)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天》选自《预言》,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B、《夏感》选自梁衡的《梁衡文集》,文章写了夏天的紧张、热烈和急促,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C、马致远,元大都人,著名诗人,他的《天净沙秋思》写出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6、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小宁在语文课上答错了一个问题,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一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抚摸(fū) 应和(hè) 栖息(qī)B.锥形(zhuī) 薄雪(bó) 贮蓄(zhù)C.干涸(hé) 嘹亮(liáo) 啜泣(zhuì)D.清冽(liè) 嶙峋(xún) 酝酿(niànɡ)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看了旁边的解说,现场不少小朋友恍然大悟,原来这“魔术”利用的是人类视错觉原理。
B.据英国《太阳报》报道,印度尼西亚一名男子将一头雌虎从小养到4岁。
在这4年中,他们形影不离。
C.经过一小时的奋战,他终于苦心孤诣地完成了作业。
D.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让劳动者各得其所。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为了防止H7N9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部门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B.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C.上一世纪,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发生过一场血战。
D.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4.默写。
(7分)(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水,太阳的脸。
(2) ,百草丰茂。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5.下面四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说法不同。
如果你看到某同学穿的衣服非常漂亮,你要告诉别的同学,应选择的句子是()(3分)A.她穿的衣服还算漂亮。
B.她穿的衣服难道不漂亮吗?C.她穿的衣服漂亮的过了头。
D.她穿的衣服真漂亮!6.综合性学习。
(5分)班级开展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通过分析字形,试着推测“家”字中蕴含的信息。
(2分)示例:“灾”由“宀”和“火”构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niàng)唱和(hé)黄晕(yùn) B.竦峙(chì)枯涸(hé)斗笠(lì) C.碣(jié)石贮(zhù)蓄着急(zháo) D.水藻(zǎo)肌肤(fǔ)娇媚(mèi)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B.粗犷:粗鲁而豪放。
C.舒活:舒展、灵活。
D.竦峙:耸立。
3.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岛/竦峙 B.江春/入/旧年 C.我/寄愁心与明月 D.断肠人/在天涯 4.下列句子与课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山朗润起来了,水也涨起来了,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
B.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C.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就年。
5.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 )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 6.读下面的一则轶事,诗人的回答表现了( ) 一位著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
那个批评家蛮横地说:“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诗人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
” A.诗人宽宏大量 B.诗人高雅风度 C.诗人反击艺术 D.诗人自命清高 7.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但是。
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8.用课文原句填空。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第一单元测试卷(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3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liáng) 嘹亮咄.咄逼人(duō)盛气凌人B.发髻.( jì ) 水藻淅.淅沥沥(xī ) 呼朋引伴C.粗犷.(kuàng) 抖擞蓝.汪汪(lán ) 迫不急待D.着.落(zháo) 骄媚欣.欣然(xīn) 花枝招展2.(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3.(3分)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吸引了阿里巴巴、惠普、华为、戴尔……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前来参展。
B.手机究竟是什么时候掉的?掉哪了?他一点都不记得了。
C.“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D.李老师虽然已经年近四十,但从外表看上去只有三十一二岁的样子。
4.(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
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
,,,,。
①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③关系到整个家族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④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⑤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庭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A.①⑤④②③B.②①⑤④③C.⑤③②④①D.④⑤③①②5.(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嫩.绿(nèi)贮.蓄(zhù)吝啬.(sè)淅.淅沥沥(xī)B酝酿.(niàng)澄.清(chéng)静谧.(mì)咄.咄逼人(duǒ)C窠.巢(kē)着.落(zhuó)莅.临(lì)花枝招.展(zhāo)D应和.(hè)彩棱.镜(lèng)池畦.(wā)粗犷.(guǎng)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季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B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蓝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C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装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D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春天来了,小芳和哥哥小明都打扮得花枝招展....,跟着爸爸妈妈去郊游。
B在学校组织的辩论赛上,面对对方咄咄逼人....的态势,我方可别先乱了阵脚。
C阳春三月,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D这个人为人两面三刀....,你和他打交道可要当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为了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学校准备在食堂举办节约粮食宣传活动。
B通过太空授课活动,使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了更多科学知识。
C它们分别被赋予为民服务、创新发展、艰苦奋斗。
D全场的目光和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B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C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D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身上的干爽,可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综合测试(时间:120分总分:120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5分)一、(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酝酿.(liáng) 黄晕.(yùn) 发髻.(jì) 碣.石(jié)B.棱.镜(líng) 粗犷.(guǎng) 嘹.亮(liáo) 贮.蓄(zhù)C.卖弄.(lòng) 池畦.(qí) 莅.临(lì) 草垛.(duǒ)D.花苞.(bāo) 竦.峙(sǒng) 窠巢.(cháo) 静谧.(mì)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嘹亮贮蓄粗犷着落B.健壮草垛淅沥蓑衣C.棱镜澄清莅临响晴D.吝啬箫瑟竦峙睫毛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C.精致神秘短暂深意 D.精致秘密漫长情意4.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写的《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部分内容,全文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B.《观沧海》是东汉末年曹操写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
C.《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是著名作家老舍。
D.《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是唐诗;马致远的《秋思》属于宋词。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胶片行业面临被新技术颠覆的时期,富士胶卷经历了最艰难的裁人,进而开始了新业务的探索。
B.北京大学写给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未通过考生的一封信,让无数人感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情怀。
C. 不可否认,武侠小说、功夫影片为推广、宣传武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把传统武术推到了神乎其神的境地。
D.政府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2017年初,双岭高架路建成通车,大大减轻了东西方向的交通问题。
二、(20分)6.诗文默写。
(9分)(1) ,洪波涌起。
七年级第一单元测评1.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取“经典文学”而“背诵”,也就是古人所谓的读经。
②它的学习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依照所有语文学习的规律,反复而熟练。
③虽然一开始因陌生而似若艰深,但反复的遍数既多,熟习的数量既大,就如同婴儿学语一样,自然日有领悟,渐入佳境。
④经典文学的学习,是达成高度语文造诣最简捷的方式,也是深入文化智能唯一的路径。
⑤反复而熟练,简单的说,就是背诵。
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2.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下列表述恰当..的一项是()A.作为书法家,冯大彪早在孩提时代就受儒医——父亲的熏陶,四岁便替家父研墨,在父亲手把手地教点下练字。
B.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学生们亲手制作精美的贺卡,用文字和图画传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敬意。
小明在贺卡上郑重地写下:师恩永难忘惠赠张老师学生小明。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理’几块钱一斤?”,这句话把“公理”写成商品,值“钱”,用的是比拟中的拟物。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话剧《龙须沟》等。
C.大多数情况下,方位名词如“上”“下”“前”“后”“里头”“外边”等,用在其他名词性词语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范围或位置。
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D.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的一种修辞手法。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下列诗句中与本诗描写的季节最接近的一项是()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音、形无误的一项是( A )(2分)A.磐.石(pán)含蓄.(xù)白皙.(xī)群蚁排衙.(yá)B.荒缪.(miù) 筹.划(chóu) 赫.然(hè) 兀.兀穷年(wù)C.彷.徨(pánɡ) 暑.名(shǔ) 鞠.躬(jū) 迥.乎不同(jiǒnɡ)D.涉.猎(shè) 迭.起(dié) 澎湃.(bài) 妇儒.皆知(rú)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鲜.为人知(很少) 死而后已.(停止)B.家喻.户晓(了解) 呕心沥.血(滴)C.杂乱无章.(条理) 迥.乎不同(差得远)D.锋芒毕.露(全) 可歌可.泣(可以)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之无愧....的。
B.再度夺得澳网冠军,李娜在中国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他忘乎所以....地盯着学校的大门,眼睛一动不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分)A.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B.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
C.鲁迅先生和周建人先生,还有别的一、二位朋友在后边。
D.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
5.仿写句子。
(3分)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拥有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光明和希望;拥有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力量和财富。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B.《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C.《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作者捕捉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的一些琐事,包括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等,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D.《孙权劝学》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7.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正确的选项为( B )(3分)①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②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③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④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⑤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
A.①②③⑤④ B.④⑤②③① C.④②③①⑤ D.④⑤①②③8.口语交际——根据下面的情境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2分)在“与母亲同行——向建党九十六周年献礼”的长跑活动中,一些同学常常是气喘吁吁,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半途退场,这也影响到了其他同学的情绪和信心。
如果你是班长,面对这些半途退场的同学,你会怎样劝告他们坚持参加这项活动示例:某某同学,你能跑这么远已经很不错了,其实,我也感到吃力,可我们不能半途而废,这是对我们毅力的考验啊,只要我们坚持,我们一起鼓劲儿,就能跑到终点,我们一起坚持好吗9.综合性学习(8分)今年三月份,国务院首次把“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全国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
学校决定开展以“尚阅读·扬正气”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班级举行“全民阅读”主题班会,为做好发言,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3分)材料一:近几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众多民间阅览室、图书馆建成,阅读推广公益组织成长起来了,自动借书机、流动借书车、流动图书角和24小时书店在各地出现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
材料二: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的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
截至2015年,我国共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3117个,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册,这和国际标准相比,存在显著差距。
“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潮依旧蔓延,一些书店生存艰难。
探究结论:全民阅读的进展令人欣喜(或: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但发展道路还很漫长(或:但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
(结论合理即可) 。
(2)学校准备举行读书报告会,会场上要悬挂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请你补写出下联,使之与上联构成对偶。
(2分)上联:学习成就人生路下联:阅读示例:助推中国梦(或:铸造正气魂……)(能与上联构成对偶,意思连贯即可)(3)下面是某同学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
(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至少用一个例子加以阐述,字数60字左右。
)(3分)某同学的帖子:读书可以养气。
腹有诗书气自华,宋濂遍观群书,则有儒雅之气;苏轼饱读诗书,则有豪放之气。
故多读则气足,气足则文华。
你的帖子:读书可以益智。
多读书使人知识丰富,眼界开阔,思维深刻。
郑樵读古今之书,通百家之学,最终成为知识渊博的史学家。
二、阅读理解(44分)(一)孙权劝学(14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2)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1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A.但当.涉猎锐不可当. B.大有所益.开卷有益.C.见往事..耳往事..依依 D.刮.目相待刮.骨疗毒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与有志的人分别几日,就要用新眼光看待。
13.文中哪一句话证明了吕蒙学有所成(2分)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14.读了本文,从孙权和吕蒙身上,你分别得到什么启示(4分)从孙权劝学成功这件事,我懂得了规劝人时态度要诚恳,还要善于举使他人信服的道理;吕蒙知错就改,勤奋好学并最终学有所成的经历也给了我人生的启发,我现在也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知识、有学问的人。
(二)温暖心窝的话语(15分)包利民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
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
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
我就经历了好几次。
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
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
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
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
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
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
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
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
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
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
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15.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做了什么事(4分)王老师不满意“我”的作文,把它撕掉了;林老师则以王老师的口吻给“我”写了肯定勉励的话。
16.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_三次“濡湿”所包含的感情不相同;第一次“濡湿”体现“我”因被老师肯定认同而喜悦、高兴的心情;第二次“濡湿”体现“我”对孩子们的留恋(或离开孩子们而感到内疚);第三次“濡湿”体现“我”在知道真相后的震撼,感激。
17.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
(3分)_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话语的美好和温暖,表达出“我”永远回味,永远为之感动的心理。
(或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温暖人的话语,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永久的回味。
)18.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
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4分)_这一段的作用是揭开事情真相,突出林老师的师德和爱心,也解开前文的悬念,回应前文的伏笔;林老师用巧妙的方式来维护学生的尊严和勉励学生进步,她是一位善良、智慧、教育有方、理解尊重学生、呵护学生成长的好老师。
(三)近代“问天”第一人(15分)武茂昌①1890年,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的一个粮商之家。
自小秉性温和的竺可桢勤奋刻苦,聪明好学。
1910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庚子赔款”留学美国的名额。
②1918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完成学业,获得了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