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
- 格式:docx
- 大小:573.64 KB
- 文档页数:8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完整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在太阳底下,随着时间的变化,一根直立细棒的影子的________、________也会慢慢发生变化。
2、小番茄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小番茄在清水中_____,在盐水中_____。
3、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是________。
萧山的地形主要是________。
4、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________,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________。
5、水面上的船不下沉是因为船受到了水的__________力,这个力的大小与船的重力__________。
6、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7、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8、蚯蚓对环境有一定的需要,蚯蚓喜欢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每个单摆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相同2、蹦床运动员在比赛时,为了跳得更高,往往要借助蹦床形变而产()。
A.重力B.摩擦力C.弹力3、下列()现象是利用了空气的热胀冷缩原理。
A.给自行车轮胎打气B.水沸腾冒出气泡C.热气球升空和下降D.打开电风扇4、做好太阳能热水器以后,应该()摆放,才能吸收更多的热量。
A.与地面垂直B.与阳光垂直C.与阳光平行5、两个一样重的球形物体,在水中一浮一沉,则两物体的体积( )。
A.沉的体积大 B.沉的体积小 C.两物体一样大6、单摆的摆长越长,摆动的速度就()。
A.一样B.越快C.越慢7、能改变物体用力方向的是()。
A.动滑轮B.定滑轮C.滑轮组8、软木塞在食用油里是漂浮的,那么把它放到盐水中,会( )。
A.一定浮 B.不一定浮 C.无法确定9、医生带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是巧妙地利用了()解决了难题。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6分)1、呼吸时,我们吸进富含_________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_________。
2、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3、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_____________。
4、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________一些。
5、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_进行的。
6、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________,离地球最远的行星是________。
7、杠杆上有3个作用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8、火山和________可以使地球表面瞬间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由于地球________运动引起的。
火山活动与地幔和________运动有关。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云和云之间,云与雨滴之间发生的强烈放电现象称作()。
A.雨雪B.风云C.闪电、打雷2、将下列物体放置到清水中,一定能下沉的是()。
A.石头B.木块C.萝卜3、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的运动B.地下的温度太高C.人类的活动4、仙人掌能够生活在沙漠中,是因为它对环境中的()要求很低。
A.水分B.阳光C.温度5、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
A.植物B.动物C.植物和动物6、关于晨练的描述,错误的是()。
A.早上空气新鲜,利于呼吸B.有助于心脏的发育C.天气凉爽,便于运动D.早上休息得好,今天才有力气7、处理玻璃、金属、纸和塑料等垃圾最科学的手段是( )。
A.填埋B.焚烧C.回收8、元宵节的晚上应该出现的月相是()。
A.蛾眉月B.满月C.新月9、下列动物哪个属卵生动物?()A.乌龟B.小狗C.老虎10、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个时区。
A.12 B.24 C.36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在做色散实验时,牛顿将阳光分解成几种颜色所使用的仪器是( )。
A.三棱镜B.平面镜C.放大镜2.下面成语,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
A.杯弓蛇影B.凿壁偷光C.猴子捞月3.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人在阳光下会有影子B.晴天,湖面上波光粼粼C.日食的形成4.下列会给地球表面带来缓慢变化的是()。
A.风的作用B.地震C.火山喷发5.夜视仪可以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化成( ),让我们看到。
A.直射B.电子信号C.反射D.光线6.在地形图上,绿色地区表示()。
A.高原B.平原C.海洋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1.我国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2.当灯光照射到书本上时,光会发生( ),当这些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时,我们就看到书上的文字或图像了。
当一束阳光射向三棱镜时,光会发生( ),当光线通过三棱镜时,会分解成( )的光。
3.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
比如()(试举一例)4.火山喷发是因为处于地球地壳下的岩石高温熔化成(),由于地壳运动形成断裂带——火山通道;在极大()作用下,岩浆会沿着火山通道从最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形成火山喷发。
5.猴子捞月的故事中,猴子看到了水中的月亮是因为( )的反射现象。
6.制作一个简单的潜望镜至少需要( )块平面镜,它使光发生( )次反射。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在三角洲地带沉积着大量的泥沙。
()2.地球内部在不断运动。
()3.光穿过潜望镜时,发生了两次折射。
( )4.未点燃的蜡烛是光源。
( )5.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 )6.在地表的变化过程中,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1.我会连。
五.简答题(共5题,共24分)1.举例说明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马铃薯在________中会沉,在________中会浮,相同体积的浓盐水比清水________。
2、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作__________,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
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___________。
3、水面上的船不下沉是因为船受到了水的__________力,这个力的大小与船的重力__________。
4、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________,物体就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________,物体就上浮。
5、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________种消费者,生产者是________。
6、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________环境的变化。
7、影子产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和遮挡物。
8、脑是人体的“________”,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________”,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大脑,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给人体各部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同样材料的物体,表面涂上的颜色也相同,但放置的角度不同,吸收太阳热的本领最大的是( )。
A.水平放置 B.竖直放置C.对着太阳光稍倾斜 D.倾斜与太阳光垂直2、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变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
A.北方寒流长期侵袭B.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C.长期旱灾,赤地千里D.地壳运动频繁3、浮着的物体被拉到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
A.重力B.重力加拉力C.重力减拉力4、用同一块橡皮泥,做成船形和碗形,都能浮在水面上,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A.船形的大B.碗形的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5、下列物体不具有弹力的是()。
A.石头B.拉开的弓C.被拉长的橡皮筋6、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是()。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蚯蚓对环境有一定的需要,蚯蚓喜欢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
2、水在一般情况下,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_摄氏度。
3、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________。
4、太阳能热水器表面的集热管都涂上了________色,目的是为了吸收更多的太阳________和________。
5、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________的装置叫电磁铁。
6、比同体积的水________的物体,在水中________,比同体积的水________的物体,在水中________。
7、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热变化________的作用、________的作用和动物的活动等。
8、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奥运会圣火火种就是用()取得的。
A.反光镜B.凸透镜C.凹面镜2、用同样的一张纸造一座桥()。
A.平板桥比拱桥承受力大 B.拱桥比平板桥承受力大C.承受力大一样大。
3、下列物体连接到电路中,能接通电路的是()。
A.橡皮B.塑料尺C.铅笔芯4、马铃薯放在清水中是沉的,放在浓盐水中是浮的,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重的是()。
A.马铃薯B.清水C.浓盐水D.无法比较5、使自然界生态系统不平衡的因素是()。
A.人为因素 B.自然因素 C.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6、以下没有利用反光原理的是()。
A.汽车后视镜 B.五官科医生用的额镜 C.放大镜7、下列机械中,属于轮轴的是()。
A.剪刀B.镊子C.盘山公路D.方向盘8、同样重的60摄氏度热水和10摄氏度冷水相比较()。
A.体积相同B.热水体积大C.冷水体积大D.无法判断9、我们熟悉的大理石是一种()。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10、下大雨时,河水往往是黄色的,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
A.小石子B.黏土和细沙C.腐殖质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任何物体在阳光下都能产生影子。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6分)1、人们把______变成汽车方向盘上的______,工作起来既省力,又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________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________和________最长,________最短。
4、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字时,粉笔和黑板之间属于________摩擦。
5、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都涂成________色的,目的是为了吸收更多的太阳的光和热。
6、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________有关。
7、常见的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而微粒总是在不断地________着,形成了物体________的现象。
8、金属通常都是从______ 或______中提取出来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长江中下游平原是由于()形成的。
A.土壤流失B.土壤沉积C.海水冲刷2、用流水来计时主要解决()。
A.水流速度B.水流量C.水质的处理3、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A.相同B.相反C.无关D.无法确定4、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 ( )。
A.直线传播B.反射原理C.折射原理5、用白纸包裹一块瘦肉后,白纸上会留下油渍,说明瘦肉中含有()。
A.水分B.脂肪C.蛋白质6、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短的时候是在()。
A.早晨B.正午C.傍晚7、.用能密封的小塑料袋装一袋冷水,然后把它浸没在热水盆里,会出现的现象是()。
A.塑料袋会一直浮在水面上B.塑料袋会一直沉在水底C.塑料袋体积会变小D.塑料袋里的水温会升高8、物体对阳光反射和吸收与物体温度的关系是()。
A.物体反射阳光的本领强,吸收的本领就弱,温度上升就慢B.物体反射阳光的本领强,吸收的本领也强,温度上升就慢C.物体反射阳光的本领弱,吸收的本领也弱,温度上升就慢9、冬天我们需要穿上厚厚的羽绒服才感觉暖和,主要原因是()。
小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一、填空题(每题2 分,共20 分)1. 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一定的()和充足的()。
2. 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3.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
4. 光是沿()传播的。
5.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6. 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7. 太阳是地球最大的()源和()源。
8.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9. 设计制作生态瓶时,要考虑放入生态瓶中生物之间的()关系。
10. 地球表面有()、()、()、()、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二、选择题(每题1 分,共30 分)1.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 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 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 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2. 把两组生长良好的绿豆芽放在同一个温室里,同时加适量的水,让其中一组接受光照,另一组用不透明的东西罩住。
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A. 温度B. 水C. 光照3. 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A. 黑暗、干燥B. 黑暗、潮湿C. 明亮、干燥4. 生态瓶中的植物能为动物提供()。
A. 氧气和食物B. 二氧化碳和食物C. 氧气和二氧化碳5. 在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了氧气。
A. 微生物B. 植物C. 土壤6. 下列选项中,()不是动物生存所需要的条件。
A. 食物B. 水C. 土壤7. 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 草→鹰→兔子B. 草→兔子→鹰C. 鹰→兔子→草8. 在“草→兔子→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鹰被大量捕杀,那么()。
A. 草会茂盛生长B. 兔子的数量会增加C. 兔子的数量会先增加后减少9.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完整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使用太阳能。
2、钟表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计量时间的。
3、人们发现________镜和________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4、常见的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而微粒总是在不断地________着,形成了物体________的现象。
5、呼吸时,我们吸进富含_________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_________。
6、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________,物体排开的水量________,受到的浮力就越________。
7、在相同条件下,滚动与滑动相比较,___________产生的摩擦力大。
8、设计师在设计赛车时,轮胎很粗糙,可以________摩擦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是()。
A.反冲力B.重力C.弹力2、如果以下三个物体的大小,形状都相同,那么重量最轻的是()。
A.木块B.铁块C.石块3、()是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
A.温度计B.比重计C.弹簧秤4、小车原来5秒钟行驶100cm,现在要让小车3秒钟行驶100cm,则要()。
A.增大载重量B.增大摩擦力C.增大拉力5、往大小、形状、颜色、厚薄相同的塑料杯、铁杯、陶瓷杯倒入相同温度的热水,5分钟后杯中水凉的最快的是()A.塑料杯B.铁杯C.陶瓷杯6、扳手拧螺丝运用了原理()。
A.滑轮B.轮轴C.杠杆D.斜面7、把生态瓶中的水减少很多,瓶中动物最有可能会()。
A.经常浮到水面B.钻到水底不动C.没有变化8、下面的材料在阳光下()升温最快。
A.白色纸B.粉色纸C.黑色纸D.铝箔纸9、种子发芽的过程中最先出现的现象是()。
A.长出嫩芽B.种皮破裂C.种子膨大10、很多岩石破裂是因为季节和昼夜的交替,温差使岩石发生了()。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完整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热总是从温度较________的一端传向较________的一端。
2、杠杆上有3个作用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_的实验方法可以知道液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影子叫做_________。
5、人们发现________镜和________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6、水面上的船不下沉是因为船受到了水的__________力,这个力的大小与船的重力__________。
7、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________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________个小时。
8、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因素有关。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喷发的火山叫()。
A.活火山B.死火山C.休眠火山2、乒乓球掉到地面上滚一会儿就会静止下来,是因为受到了()的作用。
A.重力B.摩擦力C.弹力3、测得一个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65次,但我需要一个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我可以()。
A.加长摆线B.缩短摆线C.加大摆幅4、下列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不是适应环境表现的例子是()A.北极狐白色的皮毛B.人到中老年时头发逐渐变白C.变色龙的体色随着环境而改变D.仙人掌的叶退化成了刺5、小车原来5秒钟行驶100cm,现在要让小车3秒钟行驶100cm,则要()。
A.增大载重量B.增大摩擦力C.增大拉力6、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
A.一年B.一个月C.一周7、“秤砣虽小,能压千斤”是利用了()原理的结果。
A.轮轴B.斜面C.杠杆8、下列哪种情况能平衡()。
A.B.C.9、阳光下物体影子逐渐变长,发生在()。
A.上午B.下午C.全天10、()是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
A.温度计B.比重计C.弹簧秤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如果物体没有运动,就不会产生摩擦力。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完整)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小番茄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小番茄在清水中_____,在盐水中_____。
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_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________重力。
3、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它受到的重力方向__________。
4、在宇宙中,宇航员交谈要靠无线电,这说明声音不能在_________中传播。
5、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________,而像棉花、羊毛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_______。
6、螺丝刀拧螺丝时就利用了我们所学的简单机械________。
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________。
7、各种物体只要________,就会发出声音,我想让声音停止必须设法让物体________。
8、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连接电池的_______和_______形成________,灯泡才会亮起来。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物体连接到电路中,能接通电路的是()。
A.橡皮B.塑料尺C.铅笔芯2、蚯蚓喜欢生活在()的泥土里。
A.明亮潮湿B.阴暗潮湿C.阴暗干燥3、每个单摆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相同4、下面()是应用了轮轴原理。
A.钥匙B.斧头C.镊子5、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是()。
A.土壤、阳光、水分B.种子、茎、根、叶C.果实、皮、花6、()的时候心跳和呼吸都会加快。
A.睡觉B.运动中C.上课7、增加()可以为生态瓶中的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
A.水B.植物C.动物8、增强电磁铁磁性的方法是()。
A.增大电流B.减小电流C.减少线圈匝数9、下列全是果实的一组是()。
A.苹果胡萝卜橘子B.香蕉桃杏C.甘薯马铃薯枣D.大蒜花生黄瓜10、同样材料的物体,表面涂上的颜色也相同,但放置的角度不同,吸收太阳热的本领最大的是( )。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作者:————————————————————————————————日期: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题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2.一天中阳光下铅笔影子的、都要发生变化。
3.光是沿传播的,传播的方向是向着的。
传播速度很快,达到每秒。
4.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5.人们发现和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6.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色物体吸热快。
7、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8、太阳是地球最大的源和源。
9、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
10、遮挡物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__________传播造成的。
11、物体表面反光越强,吸收热的本领就越________。
12、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网状结构,叫做_____________。
13、我们在课堂上,在蚯蚓与环境的实验中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 ___、__ ___ __的环境里。
14、在研究动物时,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可以看成是一个。
15、一天中同一物体的影子最短的时刻是(早晨、中午或下午)。
16、我们可以利用将太阳光不能照到的地方用太阳光照亮。
17、林荫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通过树的缝隙在地面上小孔成像的结果。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35分)1、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2、在光的照射下,物体有了影子。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没有什么变化。
()4.光是沿四面八方任意传播的。
()5、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为了利用光的反射。
()6、太阳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7、太阳光的多少、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是两回事,没有什么关系。
()8、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吸热快。
()9、夏天人们穿浅色衣服,是因为浅色衣服比深色的漂亮。
()10、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光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11、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12、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13、奥运会圣火火种是用凹透镜取得的。
()14、物体离光源距离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
()15、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能聚光。
()16、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是为了减少辐射。
()17、物体的影子就是物体的投影。
()18、日晷是古人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的一种工具。
()19、汽车的反光镜是一块凸面镜,它能比平面镜观察到更广的范围。
()20、夏天热、冬天冷是因为夏季太阳发出的热多些,冬季发出的热少些。
()21、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安全、节能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22、在设计好我们的方案后,多与其他同学交流,有助于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更加科学、可靠、合理。
()23、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生物。
()24、鸡能下蛋,所以鸡是食物链中的生产者。
()25、小明为了观察光源,常常用眼睛直对着光源进行观察。
()26、物体离光源距离越近,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
()27、医生用的额镜是一种凹面镜。
()28、所有的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9、阳光的传播路线是不能改变的。
()30.北方冬天,老年人喜欢穿黑色面料做的衣服,这面料能更多得到太阳的热量。
( )31.皮影戏、手影游戏都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32太阳不仅能发出光,同时也把热量带给了我们。
()34.资料介绍:光由七种颜色组成,在红光的一边是橙光,另一边是紫外线。
()35.课堂上做过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做这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盒子内外全涂成黑的颜色为最好。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是()。
A、蜡烛B、太阳C、木星D、萤火虫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是( )。
A、西—南—东B、西—北—东C、东—北—西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是()A、长---短B、短---长C、长---短---长4、物体的影子总是在()的一面。
A、背光B、向光5、夜晚,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 )。
A、直线传播B、反射原理。
6、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
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7.在我国,人们很早就知道用( )的铜镜取火.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8.为了避免光线刺伤我们的眼睛,在光线太强时眼睛的瞳孔会( )A.放大 B.缩小9.同样材料,放置的角度也相同,但表面涂上( )色,吸收太阳热的本领最大.A.红B.白C. 黑10.同样材料,颜色也相同,但放置的角度不同, 吸收太阳热的本领最大的是( ) 。
A.水平放置B.竖直放置C. 倾斜与太阳光垂直11、萤火虫发的光属于()。
A、冷光源B、热光源C、强光源1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太阳最高时影子()。
A、最长B、较长C、较短D、最短13、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萤火虫、彩虹B.镜子、打火机C.点燃的火柴、太阳D.开着的电灯、月亮14、光传播的速度是每秒约()A、30万千米B、1.5亿千米C、384403千米15、我们的眼睛有一个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器官是()A、睫毛B、眼睑C、瞳孔16、以下没有利用反光原理的是()。
A 汽车反光镜B 五官科医生用的额镜C 家用穿衣镜D放大镜17、宇航服一般做成银色的,是为了()A、吸收太阳能B、防止辐射C、漂亮些18、科学家在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时,利用了光的()原理。
A、反射B、折射C、直射19、下列属于光源的是()A、月亮B、一包蜡烛C、萤火虫20、通过光的(),我们看到了书上精美的插图。
A、照射B、反射C、折射四、看图答题(每题2分,共8分)(1)图中号物体的影子最大,号物体的影子最小。
(2)从图可以看出,这实验中有个不变的条件是:(3)从实验已知影子大小的变化情况,这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五、实验题(共6分)1、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 据图回答。
(图一)(图二)( 1 )图一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 答: 。
( 2 ) 图二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 答: 。
( 3 )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答: 。
六、画图题(共6分)1、潜望镜成像原理2、小孔成像3、凹面镜聚光4、凸透镜聚光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题答案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一天中阳光下铅笔影子的长度、方向都要发生变化。
3.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地心的。
传播速度很快,达到每秒30 万千米。
4.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出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5.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6.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各不相同;深色物体吸热快。
7、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8、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9、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安全、节能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
10、遮挡物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_沿直线___传播造成的。
11、物体表面反光越强,吸收热的本领就越__弱______。
12、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网状结构,叫做__食物链___________。
13、我们在课堂上,在蚯蚓与环境的实验中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__阴暗___ ___、__ 潮湿___ __的环境里。
14、在研究动物时,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15、一天中同一物体的影子最短的时刻是中午(早晨、中午或下午)。
16、我们可以利用镜子将太阳光不能照到的地方用太阳光照亮。
17、林荫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树的缝隙在地面上小孔成像的结果。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35分)1、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 F )2、在光的照射下,物体有了影子。
( F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没有什么变化。
( F )4.光是沿四面八方任意传播的。
( F )5、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为了利用光的反射。
(T )6、太阳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T )7、太阳光的多少、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是两回事,没有什么关系。
( F )8、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吸热快。
( F )9、夏天人们穿浅色衣服,是因为浅色衣服比深色的漂亮。
( F )10、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光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T )11、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T )12、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T )13、奥运会圣火火种是用凹透镜取得的。
(F )14、物体离光源距离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
(T )15、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能聚光。
( F )16、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是为了减少辐射。
(T )17、物体的影子就是物体的投影。
(F )18、日晷是古人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的一种工具。
(T )19、汽车的反光镜是一块凸面镜,它能比平面镜观察到更广的范围。
(T )20、夏天热、冬天冷是因为夏季太阳发出的热多些,冬季发出的热少些。
(F )21、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安全、节能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T)22、在设计好我们的方案后,多与其他同学交流,有助于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更加科学、可靠、合理。
(T )23、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生物。
(T )24、鸡能下蛋,所以鸡是食物链中的生产者。
( F )25、小明为了观察光源,常常用眼睛直对着光源进行观察。
(F )26、物体离光源距离越近,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
( F )27、医生用的额镜是一种凹面镜。
(T )28、所有的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 F )29、阳光的传播路线是不能改变的。
(F )30.北方冬天,老年人喜欢穿黑色面料做的衣服,这面料能更多得到太阳的热量。
( T )31.皮影戏、手影游戏都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 F )32太阳不仅能发出光,同时也把热量带给了我们。
(T)33.资料介绍:光由七种颜色组成,在红光的一边是橙光,另一边是紫外线。
(F )34.课堂上做过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做这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盒子内外全涂成黑的颜色为最好。
(T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C )。
A、蜡烛B、太阳C、木星D、萤火虫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是(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