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家族
- 格式:ppt
- 大小:221.00 KB
- 文档页数:38
康熙继位后,他的兄弟们最后结局如何?
本文导读:
顺治一共有8个儿子,但是有4个儿子早夭。
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只活了八十九天;皇四子荣亲王出生三个月就夭折;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七岁去世;皇八子爱新觉罗·永干8岁去世。
皇二子爱新觉罗·福全,康熙六年正月封裕亲王。
皇二子福全可以说是康熙执政中的主要助手之一,两人从小一起在孝庄太后身边长大,感情深厚。
康熙二十九年,福全受封抚远大将军与康熙帝远征噶尔丹,身先士卒于乌兰布通大败叛军噶尔丹。
康熙四十二年六月二十四日,福全在京城家中病故,终年五十一岁。
康熙当时出巡塞外,闻讯后立马赶回京师祭奠,命御史罗占在黄花山为福全监造坟莹、建碑,规定除常年祭祀外,另有加祭。
福全死后,康熙帝特意让御用画师画了一幅画,为康熙帝与福全并坐于桐荫之下,示手足同老之意。
皇五子爱新觉罗·常宁,康熙十年封为和硕恭亲王。
康熙二十九年,常宁被任命为安北大将军随康熙征讨噶尔丹。
康熙四十二年六月七日去世,享年47岁。
常宁就没有福全的待遇好了,康熙只是命令皇子帮助办理丧事,自己还是在外
边巡游。
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康熙十三年正月封纯亲王。
康熙十八年七月就病逝了,年仅二十岁。
康熙的所有儿子分别叫什么名字?康熙本名爱新觉罗·玄烨,共有35个儿子,11个儿子因为幼年夭折,没有列入排序,列入排序的共有24人。
皇子:承瑞,2岁殇,未序齿。
皇子:承祜,2岁殇,未序齿。
皇子:承庆,1岁殇,未序齿。
皇子:赛音察浑,2岁殇,未序齿。
皇长子:胤禔,原名保清,直郡王,后降为贝子品级。
皇子:长华,旋殇,未序齿。
皇次子:胤礽,原名保成,皇太子,后被废。
谥曰密,为理密亲王。
皇子:长生,2岁殇,未序齿。
皇子:万黼,4岁殇,未序齿。
皇三子:胤祉,诚郡王,谥曰隐,为诚隐郡王。
皇四子:胤禛,康熙三十七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晋雍亲王,康熙六十一年即位,即雍正帝。
皇子:胤禶,1岁殇,未序齿。
皇五子:胤祺,恒亲王,谥曰温,为恒温亲王。
皇六子:胤祚,幼殇。
皇七子:胤祐,淳亲王,谥曰度,为淳度亲王。
皇八子:胤禩,廉亲王。
皇九子:胤禟,固山贝子。
皇十子:胤䄉,初封敦郡王,雍正时革爵圈禁,乾隆帝即位后释放,授辅国公品级。
皇子:胤䄔,1岁殇,未序齿。
皇十一子:胤禌,1岁殇,无谥号。
皇十二子:胤祹,履亲王,谥曰懿,为履懿亲王。
皇十三子:胤祥,怡亲王,谥曰贤,为怡贤亲王。
皇十四子:胤禵,恂郡王,谥曰勤,为恂勤郡王。
皇子:胤禨,2个月殇,未序齿。
皇十五子:胤禑,愉郡王,谥曰恪,为愉恪郡王。
皇十六子: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后改封庄亲王,谥曰恪,为庄恪亲王。
皇十七子:胤礼,果亲王,谥曰毅,为果毅亲王。
皇十八子:胤祄,8岁殇,无谥号。
皇十九子:胤禝,3岁殇,无谥号。
皇二十子:胤祎,贝勒,谥曰简靖,为简靖贝勒。
皇二十一子:胤禧,慎郡王,谥曰靖,为慎靖郡王。
皇二十二子:胤祜,恭贝勒,谥曰勤,为恭勤贝勒。
皇二十三子:胤祁,郡王品级诚贝勒。
皇二十四子:胤秘,諴亲王,谥曰恪,为諴恪亲王。
皇子:胤禐,出生当日殇,未序齿。
扩展资料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
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
皇长子胤禔 (1672-1732) 63岁康熙十一年生,生母惠妃纳拉氏。
据传教士白晋说:“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
他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
”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龄居长,替乃父作事最多。
征讨葛尔丹时,康熙任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19岁的允禔从征,任副将军,参与指挥战事。
还衔命祭华山,管理永定河工程。
26岁,被封为直郡王。
十年后因争储位,谋害太子,被康熙革王爵,监禁,雍正12年卒。
皇二子胤礽 (1674-1724) 51岁生于康熙十三年,因系孝诚仁皇后所生,为嫡长子。
康熙十四年,在他还是个一岁多的婴儿时,就被立为太子。
但在康熙四十九年九月被废;四十八年,复立;五十一年十月,再废,受禁锢;雍正二年卒,追封理亲王,谥号密。
皇三子胤祉 (1677-1732) 56岁生于康熙十六年,母荣妃马佳氏。
允祉博学多才,成为乃父学术上的得力助手。
康熙征葛尔丹时,允祉领镶红旗大营。
21岁,被封为诚郡王;次年,降为贝勒;32岁,晋诚亲王。
雍正即皇位,命允祉守护父亲的景陵。
雍正八年,被夺爵、囚禁。
十年,去世。
皇四子胤禛 (1678-1735) 58岁生于康熙十七年,母孝恭仁皇后。
康熙亲征葛尔丹时,胤禛奉命掌管正红旗大营。
20岁,被封为贝勒,31岁,晋雍亲王。
康熙驾崩,胤禛即位,为雍正帝。
皇五子胤祺 (1679-1732) 54岁生于康熙十八年,母宜妃郭络罗氏。
康熙认为此子心性甚善,为人敦厚。
康熙征葛尔丹时,允祺奉命领正黄旗大营。
19岁,被封为贝勒,30岁,晋恒亲王。
雍正十年死,谥号温。
皇六子胤祚 (1680-1685) 6岁康熙十九年生,母孝恭仁皇后。
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皇七子胤佑 (1680-1730) 51岁康熙十九年生,母成妃戴佳氏。
康熙夸他:“心好,举止和蔼可亲。
”康熙亲征葛尔丹时,命允佑领镶黄旗大营。
18岁,被封为贝勒;29岁,晋淳郡王。
八年,卒。
皇八子胤禩 (1681-1726) 46岁康熙二十年生,母良妃卫氏。
二阿哥福全,三阿哥玄烨(康熙皇帝),四阿哥(和董鄂氏生的,还没来得及取名字就夭折了).顺治有一次问三个儿子将来的理想,二阿哥说愿为贤王,玄烨则说愿效法父皇.顺治当时一惊,这也为玄烨以后即位打下了基础.康熙共有35子、20女。
其中只有24个儿子、7个女儿活到成年。
家族列表父亲顺治皇帝长兄爱新觉罗·牛钮,早殇二兄爱新觉罗·福全,裕亲王五弟爱新觉罗·常宁,恭亲王母亲孝康章皇太后佟佳氏妻子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德妃,雍正帝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生二女,下嫁仓津,多尔济定妃,万琉哈氏,康熙在时为嫔,雍正时尊为皇考定妃,后来随儿子履亲王允裪住,轮到自己的生日的时候,还会被迎进宫去祝贺,但再未进尊封,薨时九十七岁。
通嫔,纳喇氏,侍奉圣祖康熙时为贵人。
雍正二年,因其女婿有功,受到尊封。
乾隆九年薨。
二子皆殇,一女。
敦怡皇贵妃,瓜尔佳氏。
侍奉康熙时为和妃,世宗雍正帝尊为皇考贵妃,高宗乾隆尊为皇祖温惠皇贵太妃,乾隆三十三年薨,年八十六。
生一女,殇。
她也时康熙诸妃中最长寿。
悫惠皇贵妃,佟佳氏,孝懿皇后的妹妹。
雍正时尊为皇考皇贵妃,乾隆时尊为皇祖寿祺皇贵太妃。
死后,谥为壳惠皇贵妃。
顺懿密太妃,王氏。
初为密嫔,后尊封为密妃。
三子,允禑、允禄、允衸,允衸八岁夭折。
纯裕勤太妃,陈氏。
初为勤嫔,被雍正尊封为勤妃。
一子,允礼。
襄嫔,高氏。
一子,允禝,一女,未成年即夭折。
谨嫔,色赫图氏。
一子,允祜。
静嫔,石氏。
一子,允祁。
熙嫔,陈氏,一子,允禧。
穆嫔,陈氏,一子,允祢。
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孝昭皇后的妹妹,一子,允礻我,一女,夭折。
惠妃,纳喇氏,二子,承庆、允褆。
宜妃,郭络罗氏,三子,允祺、允禟、允禌。
荣妃,马佳氏,生有五子一女,其中只有允祉成人,一女下嫁乌尔衮。
贵人郭络罗氏,宜妃的妹妹。
子女儿子(按出生顺序)爱新觉罗·承祜爱新觉罗·承瑞爱新觉罗·承庆爱新觉罗·赛音察浑爱新觉罗·长华爱新觉罗·长生以上各子幼殇,未序齿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原名爱新觉罗保成爱新觉罗万黼(幼殇,未序齿)爱新觉罗允禶(幼殇,未序齿)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诚隐亲王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皇帝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恒温亲王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幼殇皇七子爱新觉罗·胤佑,淳度亲王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祀,原封廉亲王,后废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皇十子爱新觉罗·胤䄉,辅国公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幼殇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履懿亲王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怡贤亲王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恂勤郡王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愉恪郡王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皇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果毅亲王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幼殇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幼殇皇二十子爱新觉罗·胤祎,简靖贝勒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禧,慎靖郡王皇二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祜,恭勤贝勒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祈,诚贝勒皇二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秘,诚恪亲王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为避讳,诸皇子名中“胤”字改为“允”字。
清朝皇帝家谱⼤全【康熙】清朝皇帝家谱⼤全【康熙】爱新觉罗⽞烨,通称康熙皇帝。
康熙继位时只有⼋岁,终年69岁。
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是顺治的第三⼦。
顺治接受汤若望的意见因其出过天花具有免疫⼒⽽把他选为继承⼈。
康熙六年(1667年)七⽉初七在太和殿举⾏亲政仪式。
在其祖母太皇太后孝庄⽂皇后的帮助下,在康熙九年赢得了与顾命⼤⾂鳌拜的⽃争,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康熙共有35⼦、20⼥。
其中只有24个⼉⼦、7个⼥⼉活到成年。
家族列表⽗亲顺治皇帝长兄爱新觉罗•⽜钮,早殇⼆兄爱新觉罗•福全,裕亲王五弟爱新觉罗•常宁,恭亲王母亲孝康章皇太后佟佳⽒(佟佳⽒为汉军旗⼈,佟佳⽒的弟弟为佟国维,佟佳⽒的⽗亲是佟图赖,佟图赖的⽗亲是佟养正,佟养正是明末抗倭援朝的副总兵,后来在抗⾦的时候,战⽃失败投降后⾦。
)顺治(章)皇帝,名爱新觉罗福临。
是清爱新觉罗皇太极太宗⽂皇帝的第九⼦。
崇德三年戊寅正⽉三⼗⽇戊时(晚七点⾄九点)⽣,其母为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即孝庄⽂皇康熙后妃⼀览孝诚仁皇后赫舍⾥⽒(1654——1674)满洲正黄旗⼈,领侍卫内⼤⾂咯布拉之⼥,辅政⼤⾂索尼的孙⼥,康熙四年册封为皇后,时年13岁。
康熙⼋年⽣皇⼆⼦(即废太⼦);康熙孝昭仁皇后钮祜禄⽒(?——1678),满洲镶黄旗⼈,辅政⼤⾂⼀等公遏必隆⼥。
康熙⼗六年⼋⽉册封为皇后,仅半年,于康熙⼗七年⼆⽉⼆⼗六⽇去世,谥号为:孝昭静淑明惠孝懿仁皇后佟佳⽒,满洲镶黄旗⼈,领侍卫内⼤⾂佟国维之⼥,本是康熙帝⽣母的嫡亲侄⼥,是康熙的表姐妹。
康熙⼗六年⼋⽉册封为贵妃,⼆⼗年⼗⼆⽉⼆⼗⽇晋升为皇贵妃。
⼆孝恭仁皇后乌雅⽒(德妃,雍正帝⽣母,1660——1723),满洲正黄旗⼈,护军参领威武之⼥,康熙⼗七年⼗⽉三⼗⽇⽣皇四⼦,即雍正帝。
⼗⼋年封为德嫔。
次年⽣皇六⼦;三敬敏皇贵妃,章佳⽒(?——1699),满洲镶黄旗⼈,参领海宽之⼥。
康熙⼆⼗五年⽣皇⼗三⼦允祥,康熙三⼗⼋年七⽉⼆⼗五⽇薨,衬葬康熙帝之景陵。
康熙不为人知的身世,竟然有三种血缘,很少人知道康熙不为人知的身世,竟然有三种血缘,很少人知道,康熙帝出生在帝王之家,可谓是“天潢贵胄”。
这是他和普通百姓子弟最大的区别,但他的出身还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他身上有满洲、蒙古和汉人的三种血缘。
其一,康熙帝身上有满洲的血缘。
玄烨出身于爱新觉罗家族的宗室,可说是“黄金血这是他的满洲血统。
什么叫宗室?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的子孙为宗室,系黄带子(黄色腰带。
《清史稿》卷161《皇子世表一》)。
和宗室不同的是觉罗。
什么叫觉罗?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兄弟的子孙为觉罗,系红带子(红色腰带)。
康熙帝的曾祖父是清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祖父是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极,父亲是清世祖章皇帝福临。
所以,要查康熙帝上三代的话,他是非常纯正的爱新觉罗宗室,身上流淌着满洲的血液。
我们不是血统论者,但血缘影响一个人的品格与精神。
康熙帝在做皇子的童年时期,要跟从满洲师傅学习满语文和骑射,必然会受到满洲森林文化和骑射精神的影响。
这是形成康熙大帝勇敢品格、尚武精神的文化基因。
他后来多次到承德避暑山庄行宫、到木兰围场秋狝,三次塞外亲征,其文化与血缘的根由也在于此。
我在这里做一个对比:玄烨四五岁就开始学习骑马射箭。
直到清朝末年,光绪皇帝仍是从四岁就开始学习骑马;并用特制的小弓箭,学习拉弓射箭。
汉族皇帝不同,曾经在明朝皇宫当差的太监对康熙帝说:“崇祯尝学乘马,两人执警(pe),两人捧镫,两人扶鞦(qi),甫乘,辄已坠马,乃责马四十,发苦驿当差。
”康熙帝讥笑说:“如此举动,岂不发噱(xue)!总由生于深宫,长于阿保之手,不知人情物理故也。
《清圣祖实录》卷240)其二,康熙帝身上还有蒙古的血缘。
他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是蒙古族,姓博尔济吉特氏,为成吉思汗的后裔。
所以康熙帝身上有四分之一的蒙古血缘。
大家知道,孝庄太皇太后从小生长在蒙古科尔沁草原,信奉喇嘛教。
玄烨从小跟着奶奶,深受祖母教诲。
祖母随嫁贴身侍女苏麻喇姑(苏墨儿),生活在蒙古草原,信喇嘛教,会蒙古语,也会蒙古文,不仅照顾他的生活,还教他蒙古语、蒙古文。
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1.爱新觉罗胤禔备注:康熙长子康熙十一年生母为惠妃纳喇氏嫡夫人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继夫人张佳氏总兵官张浩尚之女;妾吴雅氏郎中巴奇纳之女妾关氏麻色之女;妾钱氏不祥妾阮氏雅图之女;妾郭氏郭永之女;妾晋氏达色之女;妾范氏二格之女;妾王氏王忠之女;妾高氏高登科之女第二女郡主,康熙二十八年己巳七月初二日寅时生,母为嫡夫人伊尔根觉罗氏克尔欢之女,嫁李氏李淑鳌;第三女县君,康熙三十年辛未三月十一日丑时生,母为嫡夫人伊尔根觉罗氏克尔欢之女,嫁喀凯氏喇布坦;第四女县君,康熙三十一年壬申七月二十一日未时生,母为嫡夫人伊尔根觉罗氏克尔欢之女,嫁孙氏孙承恩;第一子弘昱,康熙三十五年丙子九月三十日丑时生,母嫡夫人伊尔根觉罗氏嫡妻赫舍里氏,尚书赫呢之女。
无嗣。
第五女县君,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十月二十八日卯时生,母为媵妾吴雅氏务达哈之女;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台吉塞楞纳穆扎尔;第二子奉恩镇国公弘方,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八月十二日申时生,母妾王氏嫡妻辉和氏,副都统伯济之女;侧室孙氏,监生孙国弼之女;妾伊尔根觉罗氏,三等侍卫八十三之女;妾孙氏,孙正之女;妾江氏,江瑞之女;另室所居妾杜氏,四品典卫杜世甘之女;妾侯氏,侯什备之女;妾孙氏,孙昭之女;另室所居妾江氏,江祜之女;妾孙氏,孙国英之女。
第六子二等侍卫弘晗,康熙四十八年己丑十一月初十日戌时生,母妾钱氏嫡妻喀尔罗特氏,员外郎达克屯之女。
第七子三等侍卫弘勺,康熙四十八年己丑十二月十二日酉时生,母妾阮氏嫡妻甘佳氏,按察例甘国桂之女;妾江氏,江九儿之女;妾周氏,周承恩之女。
第七女,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一月二十六日酉时生,母为媵妾晁氏;雍正十二年甲寅九月,嫁敖汉博尔济吉特氏台吉拉锡;第八女县君,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十二月二十二日申时生,母为继夫人张氏;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罗卜藏敦多卜;第九女县君,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四月十九日亥时生,母为媵妾郭氏;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吉尔第;第十女县君,康熙五十六年丁酉七月初八日卯时生,母为媵妾郭氏,嫁敖汉博尔济吉特氏汪扎尔;第十二子奉恩将军永晌,康熙五十七年戊戌二月十九日亥时生,母妾高氏,嫡妻宁古塔氏,按察使多纶之女;妾崔氏,崔巴格之女;妾崔氏,德贵之女;妾贾黑子之女;妾良氏,良广泰之女。
康熙皇帝家族列表康熙皇帝(1654年-1722年),是中国清朝第三位皇帝,是清朝最为伟大的皇帝之一。
其个人生活和家族也是历史上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康熙皇帝的家族成员众多,他的妻妾、儿子和孙子们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网络。
本文将详细介绍康熙皇帝的家族成员以及他们的背景和事迹。
首先,我们来介绍康熙皇帝的主要妻妾。
康熙皇帝共有数十位正式的妻妾,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他的正妻、皇后——孝庄文皇后。
她是康熙皇帝的亲戚魏忠贤的侄女,经过一系列政治斗争,最终与康熙成婚。
孝庄文皇后深受康熙的宠爱,在康熙去世后,她被封为太皇太后,对清朝的权力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康熙还有一些贵妃、嫔妃和妾室,她们的地位和影响力相对较低,但也对康熙家族的延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康熙的妻妾中,最为重要的是他的生母——孝庄端圣皇太后。
她是明神宗的后妃,也是康熙的生母。
孝庄端圣皇太后因其贤良淑德而备受尊敬,对康熙的成长和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康熙对母亲的宠爱和尊重可以从他的行为和对待自己的儿子们的态度中得到体现。
其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康熙皇帝的儿子们。
康熙共有数十个儿子,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他的长子胤礽(11年后即雍正帝,康熙的继任者)和四子胤禛(即乾隆帝)。
胤礽在康熙去世后即位,成为清朝第四位皇帝,但他的统治时间不长,只有13年。
而胤禛则成为了清朝的第五位皇帝,统治时间长达60年之久,是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的其他儿子们大多数没有继承皇位,但在地方政务和军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后,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康熙皇帝的孙子们。
康熙有众多孙子,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乾隆帝的儿子们。
乾隆帝共有26个儿子,成为清朝历史上生子最多的皇帝。
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了后来的皇帝,如嘉庆帝、道光帝和光绪帝。
这些皇帝在位期间都有自己的政治和社会改革,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康熙皇帝的家族成员众多,他们的事迹和背景各不相同,但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了重要的统治者,塑造了清朝的历史走向。
康熙皇帝家族列表康熙皇帝(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康熙帝名玄燁,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其在位期间因推行多项改革,深刻影响了后世。
康熙帝的家族由此成为清朝的统治家族,世世代代传承国家大权。
本文将介绍康熙皇帝的家族成员,并概述其对整个清朝的影响。
【第一代:康熙皇帝本人】康熙皇帝是清朝的开国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了多项政策,使清朝逐渐稳定并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
康熙帝有47个儿子,其中35个是被立为亲王,4个是被立为郡王,8个是被立为贝勒。
【第二代:康熙皇帝的儿子们】1. 四亲王:康熙皇帝的四个亲王儿子分别是四爷、十四爷、十六爷和十七爷。
他们在康熙皇帝逝世后分别继承了康熙帝的地位,成为清朝历史上的重要统治者。
2. 其他亲王:康熙皇帝的其他亲王儿子们都在相应的地区或领域承担了重要职责。
他们的子孙后来也成为了清朝的要员,对清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 郡王:康熙皇帝的四个郡王儿子分别是常府、琉璃、寿昌和肃顺。
他们在康熙皇帝逝世后继承了相应的郡王封号,并在各自的领地上执政。
4. 贝勒:康熙皇帝的八个贝勒儿子分别是奕譞、奕詝、奕祉、奕訢、奕綰、奕詢、奕詵和奕誧。
他们在康熙皇帝逝世后分别承继了贝勒的封号,并在政治和军事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代:康熙皇帝儿子的子孙们】康熙皇帝的儿子们的子孙们在清朝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许多人成为清朝的重要官员、军事将领或文化巨匠。
他们在不同领域的贡献使得清朝的统治更加稳定和繁荣,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1. 政治家族:康熙皇帝的儿子们的子孙们很多成为了清朝重要的政治家,担任各级官职,参与国家的决策和治理。
他们秉承康熙帝的治国理念,为清朝的政治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军事家族:康熙皇帝的儿子们的子孙很多都从军或担任军事指挥职务,他们在保卫国家、平定叛乱和开拓疆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们勇敢无畏,使清朝的疆域逐渐扩大并保持了相对的安全。
康熙皇d的二十四个儿子1.皇长子胤提,1672年父19岁生,生母惠妃纳喇氏,1734年卒,享年63岁,直郡王,后降为贝子品级。
2.皇次子胤礽,1674年父21岁生,生母皇后赫舍里氏,1724年卒,享年51岁,理密亲王。
3.皇三子胤祉,1677年父24岁生,生母容妃马佳氏,1732年卒,享年56岁,诚隐郡王。
4.皇四子胤禛,1678年父25岁生,生母皇后乌雅氏,1735年卒,享年58岁,康熙六十一年即位,即雍正皇d。
5.皇五子胤祺,1679年父26岁生,生母宜嫔郭啰罗氏,1732年卒,享年54岁,恒温亲王。
6.皇六子胤祚,1680年父27岁生,生母皇后乌雅氏,1685年卒,享年岁6,幼殇。
7.皇七子胤祐,1680年父27岁生,生母成妃戴佳氏,1730年卒,享年51岁,淳度亲王。
8.皇八子胤禩(,1681年父28岁生,生母良妃卫氏,1726年卒,享年46岁,廉亲王。
9.皇九子胤糖,1683年父30岁生,生母宜妃郭啰罗氏,1726年卒,享年44岁,固山贝子。
10.皇十子胤䄉,1683年父30岁生,生母僖贵妃钮钴䄉氏,1741年卒,享年59岁,初封敦郡王,雍正时革爵圈禁,乾隆帝即位后释放,授辅国公品级。
11.皇十一子胤滋,1685年父32岁生,生母宜妃郭啰罗氏,1696年卒,享年12岁,无谥h。
12.皇十二子胤祹,1685年父32岁生,生母定妃万琉哈氏,1763年卒,享年79岁,履懿亲王。
13.皇十三子胤祥,1686年父33岁生,生母敬敏皇贵妃张雅氏,1730年卒,享年45岁,怡贤亲王。
14.皇十四子胤禵,1688年父35岁生,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1755年卒,享年68岁,恂勤郡王。
15.皇十五子胤禑,1693年父40岁生,生母顺懿密妃王氏,1731年卒,享年39岁,愉恪郡王。
16.皇十六子胤禄,1695年父42岁生,生母顺懿密妃王氏,1767年卒,享年73岁,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后改为庄恪亲王。
17.皇十七子胤礼,1697年父44岁生,生母纯裕勤妃陈氏,1738年卒,享年42岁,果毅亲王。
康熙14子简介一、背景介绍1.1 康熙帝康熙帝(1654年11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名玄烨,是中国清朝的第三位皇帝,也是清朝建立者。
他继位于1661年,享年68岁。
康熙帝在位期间,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改革和强化,使得清朝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和稳定的时期。
1.2 康熙帝的后嗣问题康熙帝有多个儿子,但其中只有14个儿子在他的继位之前去世。
这些儿子被称为康熙14子,他们的去世给康熙帝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忧虑。
这些子女的早逝也引发了人们对后嗣问题的关注。
二、康熙14子简介2.1 雍正雍正(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是康熙帝第四子,康熙14子中唯一继位的皇帝。
他在雍正帝时期,继续了康熙帝的政治改革,并且对贵族的权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收回和调整。
他以清廉勤政著称,在位时期安定了国家,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2.2 乾隆乾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是雍正的第四子,康熙14子中的第六位。
他在位时期,经历了长达60年的统治,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文化修养的皇帝之一,他鼓励文化发展,并亲自撰写了大量的诗词和书画作品。
2.3 乾隆之后的其他子女除了雍正和乾隆,康熙14子中还有其他子女,如胤禩、胤祥、胤禛等。
这些子女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为中国清朝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康熙14子的影响3.1 对后嗣问题的解决康熙14子的早逝引起了康熙帝对后嗣问题的关注和担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康熙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行“养子为嗣”制度,鼓励皇亲国戚和贵族接收弘历、胤弘等子女为养子,以确保王府的血统延续。
3.2 继承康熙帝的政治遗志康熙14子中的雍正和乾隆继承了康熙帝的政治遗志,继续推行康熙帝的改革政策。
他们的统治期间,清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不断增强,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
3.3 文化贡献与艺术传承康熙14子中的乾隆是一个重视文化的皇帝,他鼓励文化的发展,并亲自参与诗词、书画等艺术创作,为中国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康熙是排行第几的阿哥康熙有多少孩子导语:康熙也就是爱新觉罗玄烨是顺治帝福临的第三个儿子,所以是皇三子。
康熙的生母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在顺治帝的时候还是一位庶妃,福临去世康熙也就是爱新觉罗·玄烨是顺治帝福临的第三个儿子,所以是皇三子。
康熙的生母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在顺治帝的时候还是一位庶妃,福临去世后两年,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也病故了。
康熙的兄弟中只有二哥爱新觉罗·福全活得时间比较长,其余兄弟否很早去世,康熙是福临的儿子中最长寿的。
康熙的大哥是爱新觉罗·牛钮只活了89天,但依然享有皇长子的称号。
皇二子是爱新觉罗·福全,出生在1653年,福临曾问福全长大后想做什么?福全回答做贤王。
所以康熙亲政后,将比自己大一岁的哥哥封为亲王,并在平定三藩之乱时让福全当过抚远大将军,征讨葛尔丹,在1703年因病去世。
皇四子就是董鄂妃的儿子,福临称之为朕第一子,大有册封太子的意思,但是这个皇子活了才3个多月就夭折了,福临最爱的董鄂妃也因此得病。
还有皇五子是爱新觉罗·常宁,和皇二子福全一样都是在1703年去世的,只是时间比福全稍早十几日。
而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在康熙还没有亲政的时候就去世了。
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和皇八子爱新觉罗·永干是同年出生的,但是康熙最小的弟弟在1667年就夭折了,而皇七子在1678年去世。
福临活着的时候,他的皇子们都很小,活着的福全最大也才9岁,所以当时福临并没有立太子的想法,不过后来得了天花病重,才决定立太子。
最后在福临信任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建议下,决定立玄烨为皇太子,福临驾崩后,玄烨为康熙帝。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排序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