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浙江)
- 格式:pdf
- 大小:380.42 KB
- 文档页数:17
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目录1.系统概述 (3)2.设计原则及依据 (3)2.1.设计原则 (3)2.2.设计依据 (4)3.系统总体设计 (4)3.1.系统组成 (5)3.2.系统设计思路 (5)3.3.系统结构 (6)3.4.系统功能 (7)4.系统详细设计 (8)4.1.前端监控点位设计 (8)4.1.1.前端监控点设备要求 (8)4.1.2.前端设备选型 (9)4.2.传输子系统设计 (10)4.2.1.传输方式的类型 (10)4.2.2.电源及控制信号传输 (12)4.3.监控室设计 (12)4.3.1.显示系统设计 (12)4.3.2.数据存储 (12)4.3.2.1.存储架构 (14)4.3.2.2.存储容量计算 (14)1.系统概述随着IP网络或宽带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先进计算机通信技术及图像视频压缩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化、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方案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广泛使用。
视频监控系统防患于未然,用来实现较周密的外围区域及建筑物内重要的区域管理,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管理质量及管理效益。
作为现代化管理有力的辅助手段,视频监控系统将现场内各现场的视频图像传送至监控中心,管理人员在不亲临现场的情况下可客观地对各监察地区进行集中监视,发现情况统一调动,节省大量巡逻人员,还可避免许多人为因素。
并结合现在的高科技图像处理手段,还可为以后可能发生的事件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有了良好的环境,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才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设计原则及依据2.1.设计原则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时应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并综合考虑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
本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其具有以下原则:●先进性:监控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应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系统的安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操作使用又应简便易行,容易掌握。
海康威视®iVMS-8200平安城市综合应用管理平台V2.3.6技术白皮书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2013年12月目录第1章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特别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平台概述 (5)2.1平台定位 (5)2.2设计原则 (5)2.3设计标准 (7)第3章平台技术架构 (9)3.1平台技术架构 (9)3.2平台设计 (11)3.2.1视频联网共享平台省市县部署 (11)3.2.2平台基础服务 (12)3.2.3平台应用操作 (18)第4章平台应用功能 (19)4.1 视频预览 (19)4.1.1 实时预览 (19)4.1.2 资源管理 (22)4.1.3 紧急预案 (22)4.1.4 预览轮巡 (23)4.1.5 语音对讲 (23)4.2 录像回放 (24)4.3 流媒体管理 (26)4.3.1 干线管理 (26)4.3.1 负载均衡 (26)4.4 大屏管控 (27)4.4.1 大屏配置 (27)4.4.2 大屏控制 (28)4.4.3 预案管理 (28)4.5 电子地图 (29)4.5.2 GIS地图 (32)4.6 移动监控应用 (35)4.7 卡口车辆监控 (36)4.7.1 卡口查询 (36)4.7.2 过车查看 (38)4.7.3 车辆分析 (39)4.7.4 违章处理 (45)4.7.5 车辆布控 (48)4.7.6 系统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ICS13.310A 91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DB 33/T 629.2—2011代替DB 33/T 629.2-2007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第2部分:联网单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ter-domain video surveillancenetworking and sharing Part 2: Networking units2011-06-27发布2011-07-27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DB33/T 629.2—2011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SIP协议扩展 (1)4.1 方法DO (1)4.2 消息体类型 (3)4.3 SIP地址编码 (3)4.4 业务出错处理 (3)5 联网单元技术要求 (4)5.1 设备注册与鉴权 (4)5.2 监控图像获取 (10)5.3 控制 (19)5.4 事件预订通告 (23)IDB33/T 629.2—2011II 前言本部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的规则起草。
DB33/T 629《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分为六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联网单元;——第3部分:设备描述与控制协议;——第4部分:用户及设备编码管理;——第5部分: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及媒体插件管理;——第6部分:设备运行监测管理。
本部分是DB33/T 629的第2部分。
本部分代替DB33/T 629.2-2007《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第2部分:联网单元》,与DB33/T 629.2-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SIP消息示例中的承载协议,统一修改成UDP(见5,2007版5);——增加了级联和互联的区别,级联:下级域注册到上级域,并把设备推送给上级域;互联:平级域,互相注册,互相把设备推送给对方(建议2个方向的注册和保活没有关联,这样互联可以方便的转化为级联),域间互联信令仅限于联网单元和联网单元之间的交互(见5.1,2007版5.1);——增加了平台之间注册的鉴权(见5.1,2007版5.1);——修改了register及其响应消息中的to字段和from字段,取相同值,以符合sip规范 (见5.1.3.1,2007版5.1.2.1);——修改了目录信息的结构,明确每条消息中承载的摄像机信息 (见5.1.3.2,2007版5.1.2.2);——修改了保活周期、保活失败的判断准则,以及保活失败后的处理机制 (见 5.1.3.3,2007版5.1.2.3);——修改了目录推送机制,增加了:1、支持多级目录,2、支持告警源、告警输出等设备的推送,3、在描述设备中增加操作类型、设备类型、设备子类型、设备状态等参数,4、在描述摄像机中增加摄像机解码插件标识(见5.1.3.2,2007版5.1.2.2);——增加了心跳报文(保活)响应消息(见5.1.3.3,2007版5.1.2.3);——增加了心跳保活的统一时间要求(见5.1.3.3,2007版5.1.2.3);——修改了媒体保活消息 (见5.2.1,2007版5.2.1);——修改了点播回放业务的流程定义,补充完善了点播回放的业务流程和解码插件接口API定义,(见5.2.2,2007版5.2.2);——修改了历史查询响应中信息的组织方式,增加了分页的概念,不使用时间推移的方式 (见5.2.2,2007版5.2.2);——修改了回放媒体流承载方式,统一使用TCP承载(见5.2.2,2007版5.2.2);——-增加了事件订阅的SUBSCRIBE头域Subscription-State和Event;交互流程中也缺少Notify 确认 (见5.4.1,2007版5.5.1);——增加了事件消息跨域转发规定,要求都经过网络单元转发,不直接从前端设备转发到外域目的(见5.4.1、5.4.2,2007版5.5.1、5.5.2);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DB33/T 629.2—2011——增加了事件通知中头域Subscription-State和Event (见5.4.2,2007版5.5.2)。
新国标《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
术要求》规范联网实战
张建
【期刊名称】《中国安全防范认证》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随着国家标准《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1)的正式施行,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依据新国标联网将成为社会治安视频监控建设的发展必然趋势。
这意味着全国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有了统一的联网接口协议,视频监控跨区域联网成为可能,全国视频监控联网共享平台建设将大大提速。
【总页数】4页(P67-70)
【作者】张建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公安局科技信息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77
【相关文献】
1.GB/T 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解读 [J], 饶丽华
2.新国标规范的联网实战 [J], 张建
3.长沙公安视频监控联网系统网络访问控制建设与应用 [J], 黄开;邓袁钦;冯睿;姚
龙飞
4.安全防范视频监控系统孤立与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治安视频监控强制性国标呼之欲出 [J],
5.行业标准《安防线缆》和国家标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发布实施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政府视频图像资源如何整合共享作者:谢海波来源:《信息化建设》2014年第06期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纷纷开展视频图像资源的建设。
例如,公安部门建设了社会治安动态监控系统、交警卡口系统等,城管、交通、环保、水利等部门也分别建设了满足各自需求的视频图像资源系统。
如何将这些视频图像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纵向、横向共享和统一调度是目前必须面对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整合共享的现状在实际情况中各部门建成的视频图像系统存在着互联难、共享少、重复建设等问题,下文以宁波市政府相关部门为例,介绍视频图像资源整合共享现状。
视频建设的现状宁波市视频图像资源的主要来源为各部门建设的前端视频摄像机的实时拍摄视频。
截至2012年7月,被调研单位已经建成的前端视频摄像机共计6917个,其中公安局在海曙、江东、江北、鄞州的市区范围已安装摄像机6000多个(不含道路卡口和电子警察的摄像机),交通委安装100多个,城管局安装300个,水利局安装27个,气象局安装15个,海洋渔业局安装30个,环保局安装400多个,林业局安装6个,人防办安装39个。
各单位的建设模式各不相同,主要包括自主建设、租赁电信全球眼以及自主建设兼租赁电信全球眼等三种模式。
各单位视频信号分为数字模式、模拟模式,以及数字兼模拟等三种模式。
视频图像质量分为黑白标清、彩色标清和彩色高清三种级别。
资源共享的现状在各部门的内部,视频图像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已能够较好地实现。
如公安局建成数字视频共享平台,能够实现对全市所有视频图像前端采集图像的实时查看和存储的视频资源的点播调取功能,各分局之间的视频图像资源也实现共享;水利局实现了从省、市、县水力部门的视频图像资源共享。
但在各部门之间,视频图像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只有个别的案例。
如宁波市江东区的城管局和公安局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推动下实现了部分视频监控的共享;宁波市应急办的指挥中心接入了公安局、水利局、气象局、环保局和交通委的视频图像资源,但只是单向的接入还没有实现接入部门间的资源共享。
120 ICS 13.310A 91DB33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ter-domain video surveillanceNetworking and sharingPart 1: General specification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4 设计原则 (2)5 联网结构 (2)6 功能要求 (3)7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4)8 联网测试 (4)I前言请注意,本规范的基本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规范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DB33/T 629-2007《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按部分发布,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总规范;——第2部分联网单元;——第3部分设备描述与控制协议;——第4部分用户及设备管理。
本部分为DB33/T 629-2007的第1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公安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省公安科技研究所、浙江中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杭州浙大信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南望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安全技术质量检验中心、浙江红苹果电子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蒋乐中、方良、赵问道、马伯康、李伟强、焦庆春、王伟平、陈奇、庄君丰。
II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规范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的设计原则、联网结构、联网协议等的基本功能、主要技术指标及测试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视频监控系统的跨区域联网共享建设,及相关软硬件产品的开发。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政府视频图像资源如何整合共享作者:谢海波来源:《信息化建设》2014年第06期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纷纷开展视频图像资源的建设。
例如,公安部门建设了社会治安动态监控系统、交警卡口系统等,城管、交通、环保、水利等部门也分别建设了满足各自需求的视频图像资源系统。
如何将这些视频图像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纵向、横向共享和统一调度是目前必须面对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整合共享的现状在实际情况中各部门建成的视频图像系统存在着互联难、共享少、重复建设等问题,下文以宁波市政府相关部门为例,介绍视频图像资源整合共享现状。
视频建设的现状宁波市视频图像资源的主要来源为各部门建设的前端视频摄像机的实时拍摄视频。
截至2012年7月,被调研单位已经建成的前端视频摄像机共计6917个,其中公安局在海曙、江东、江北、鄞州的市区范围已安装摄像机6000多个(不含道路卡口和电子警察的摄像机),交通委安装100多个,城管局安装300个,水利局安装27个,气象局安装15个,海洋渔业局安装30个,环保局安装400多个,林业局安装6个,人防办安装39个。
各单位的建设模式各不相同,主要包括自主建设、租赁电信全球眼以及自主建设兼租赁电信全球眼等三种模式。
各单位视频信号分为数字模式、模拟模式,以及数字兼模拟等三种模式。
视频图像质量分为黑白标清、彩色标清和彩色高清三种级别。
资源共享的现状在各部门的内部,视频图像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已能够较好地实现。
如公安局建成数字视频共享平台,能够实现对全市所有视频图像前端采集图像的实时查看和存储的视频资源的点播调取功能,各分局之间的视频图像资源也实现共享;水利局实现了从省、市、县水力部门的视频图像资源共享。
但在各部门之间,视频图像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只有个别的案例。
如宁波市江东区的城管局和公安局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推动下实现了部分视频监控的共享;宁波市应急办的指挥中心接入了公安局、水利局、气象局、环保局和交通委的视频图像资源,但只是单向的接入还没有实现接入部门间的资源共享。
设备技术参数注:▲1、本项目前端网络高清摄像机的视频编码必须符合浙江省《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要求》(DB33/T 629-2011)标准、《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2011)要求。
设备地址编码必须遵循浙江省《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要求》(DB33/T 629-2011)标准的要求。
前端设备必须实现时钟同步功能,前端设备24h内计时误差不超过1.0s。
图像文字信息标注需遵循GA/T 751-2008《视频图像文字标注要求》的要求。
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图像要求推送到县局、市局和省厅三级视频信息联网平台。
2、以上非关键参数负偏离项不得大于5项(含),否则以废标处理。
3、▲以上监控画面输出,应与学校监控中心相关设备完全匹配,能正常利用现有监控中心设备观看相关画面,如因品牌或型号原因需添加其他转换设备或软件,均由中标方自行承担。
二、售后服务说明:1、售后服务期限:要求提供项目验收合格后5年的免费质保期和维护维修服务。
2、售后响应时间要求:售后响应时间应符合省厅、市局的考核要求。
中标人必须提供7*24小时响应,在故障发生后2小时内修复故障(按故障派单时间起计算)。
其中,一般故障修复时限为2小时,大型故障在早上8时至晚上20时期间的修复时限为8小时,在晚上20时至次日早上8时期间的修复时限为16小时。
▲3、售后人员和装备要求:在云和城区设立售后服务点并有常驻一个售后维护小组(三人及以上,同时应提供一份详细的维护人员清单(其中组长应具体中级以上类似网络工程师资质,以证书复印件为准,维护人员必须在中标单位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以社保证明为准),且提供统一售后维护电话。
▲4、运行完好率、在线率指标考核正常教学活动开展期间,视频运行完好率:应达到95%;视频在线率考核:应达到95%;每个学期组织及考试前期各组织,一次抽查,每次运行完好率、在线率考核未达标的,按每项扣除5%的质量及服务保证金,如连续三次考核未达标的,采购人有权扣除全部质量保证金,并终止与中标供应商的合同。
120 ICS 13.310A90备案号:DB33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第10部分:学校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ecurity & technical protection system constructionPart 10: School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 768.10—2009 I前言DB33/ 768《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按部分发布,目前分为13个部分,以后视实际情况可增补。
——第1部分:一般单位重点部位;——第2部分:危险物品存放场所;——第3部分:汽车站与客运码头;——第4部分:商业批发与零售场所;——第5部分:公共供水场所;——第6部分:供变配电场所;——第7部分:燃油供储场所;——第8部分:城镇燃气供储场所;——第9部分:旅馆业;——第10部分:学校;——第11部分:医院;——第12部分:住宅小区;——第13部分:娱乐场所。
本部分为DB33/ 768的第10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公安科技研究所提出。
本部分由浙江省公安厅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金盾楼宇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宏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广信智能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与起草单位:宁波洛兹科翔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宁波市甬港现代工程有限公司、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宁波市安全技术防范协会。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曾文、王国强、叶立军、闵国华、陈锡苗、黄志刚、黄蔚民、冯刚强、戚国伟。
DB33/T 768.10—20091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第10部分: 学校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学校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的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具有办学资质的高等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等学校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的设计、施工、检验和验收。
其它教育培训机构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B33/ 76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多域联网监控解决方案文/张盛跨区域、大范围的联网监控系统是一个涉及到多个层面的复杂系统,系统的整体设计和联网技术应用至关重要。
在多域联网监控的建设中,使用通信业界通用的、公开的SIP技术,可以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复制性;采用监控系统平台间互联互通的方式,可以方便地实现图像资源的跨域共享;而遵循业界已经得到实践的互联标准协议,则可以事半功倍,且开放性好。
一、域的概念在探讨多域视频监控联网解决方案之前,我们首先要对其中域的概念进行说明。
域指的是一个独立的组织单元,在监控系统中,我们把域分为物理域、逻辑域。
物理域也称实体域、自治域,有域内唯一的认证注册管理服务器,负责全域内设备统一注册、用户登录认证和管理,可以直接或间接管理前端设备。
我们通常理解的监控域主要指的就是物理域。
如一个企业的园区监控系统、一个城市的社会治安监控系统,都可以称为一个物理域。
逻辑域也称虚拟域、非自治域或资源组,一组针对特定组织业务对象的关联资源的组合,也可以是网络、存储和媒体处理汇聚节点。
逻辑域内的设备不能独立运行,域内资源需要依靠物理域的管理服务器才能运行。
逻辑域可以在一个物理域内,也可以跨物理域。
如企业园区监控中某个部门的监控域、城市社会治安监控系统中的交警监控域,都可以认为是在物理域中划分出的逻辑域。
多域联网监控系统是指由多个单域系统组成的,通过单个或多个中心管理平台,实现跨逻辑域或物理域监控资源的监控系统。
由于涉及到多个逻辑域或物理域监控资源的管理,这类系统监控规模往往较大。
而组成多域联网监控系统的各个单域系统,可以是同一厂商的单域系统,也可以是不同厂商的单域系统。
二、多域联网监控需求及问题网络监控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许多行业及一些跨地域大型企业对监控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本地的联网监控,而是在原有本地联网监控基础上,要求进行省级乃至全国范围内跨区域的联网监控。
以目前正在大力开展的平安城市建设为例,很多城市完成了覆盖全市的整体视频监控系统,但是也由此带来了新的问题。
I1C20S 13.310A 91DB33标 准准方 标地 方浙江 省省 地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 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修订说明修订说明1.修改位置:part2 整体修改描述:SIP消息基于UDP来承载,不使用TCP2.修改位置:Part2 5.1.2.1 注册登记修改描述:register及其响应消息中的to字段和from字段相同,以符合sip规范;3.修改位置:Part2 5.1.2.2 目录发送修改描述:明确目录信息的结构,每条消息至承载一路摄像机信息;4.修改位置:Part2 5.1.2.3 心跳信息传递修改描述:明确保活周期、保活失败的判断准则,以及保活失败后的处理机制;5.修改位置:Part2 5.2.2 历史图像获取修改描述:修正了历史图像获取的流程,分为枚举文件列表、获取URL 和点播控制3个过程,并定义了URL格式、以及使用RTSP协议实现点播控制的详细消息示例;6.修改位置:Part3 5.2.3 Action元素声明修改描述:删除了“历史流点播请求”和“历史流点播释放请求”两个Action描述;7.修改位置:Part3 5.2.5 Query元素声明修改描述:增加了“获取媒体数据URL”;8.修改位置:Part3 5.2.7 Response元素声明修改描述:删除了“历史流点播响应”;9修改位置:Part3 5.2.9 QueryResponse元素声明修改描述:增加了“获取媒体数据URL”的响应;10修改位置:Part3 表A.1 DDCP协议引用的元素说明修改描述:增加了“Playurl”元素的说明;11.修改位置:Part2 5.1.2.2 目录发送修改说明:目录推送消息中扩展<DecoderTag>解码插件标签</DecoderTag>来标识摄像机所对应的解码插件,以便在多级设备共享情况下,客户端可调用正确的解码插件。
12.修改位置:Part2 5.2.2 历史图像获取修改说明:去掉了RTSP接口消息补充定义中各方法的消息示例(后续有相关示例),文档结构整体统一。
联网共享平台助力平安浙江建设——浙江省公安厅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蒋乐中谈DB33标准《中国公共安全》DB33标准走出了一条切实有效、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可行之路,其主要思路是:通过规定平台之间的互联接口协议,屏蔽掉各个厂家和设备之间的差异。
即解决了互通问题,又不陷入各个管理平台的内部细节,解决了当前监控行业的关键问题,又尊重现实,给各个厂家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联网和监控图像资源共享是一个大家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许多地方都为此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在“平安浙江”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浙江省在这方面跨出了可喜的一步,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浙扛省公安厅先后发布了《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DB33/T502-2004、和《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DB33/T629-2007等地方标准(简称DB33标准)。
那么,浙江省平安工程联网共享平台建设都有哪些特点和优势?能为我们提供哪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何谓“DB33标准”?带着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从事公安技防管理工作多年的浙江省公安厅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蒋乐中。
中国公共安全:浙江省平安工程联网共享平台建设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联网共享平台建设的出发点和目标是什么?蒋乐中:近年来随着视频监控系统应用的不断深入,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系统的整合需求日益强烈:各级公安机关也对远程图像资源共享提出了新的要求;诸警种并发图像资源共享冲突日益突出,横向跨区域图像共享需求日益增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管理难度不断加大。
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共享平台的建设,就是为了逐步解决以上问题和需要。
中国公共安全:实现视频监控系统的估息共享,在理念和解决方案等层面有哪些具体思路?浙江省在这方面制定了怎样的建设规划?其特点是什么?蒋乐中:为了解决视频监控系统的信息共享,我们着重解决平台之间的互连互通问题,制定互联互通的接口标准,有关平台本身的实现留给开发厂商去发挥。
安全技术防范C HINA S ECURITY P ROTECTION安全技术防范402018年第3期中国安全防范技术与应用记者:技防监控手段已成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支撑。
请您结合国家和公安部相关工作要求,谈谈浙江公安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总体情况。
蒋乐中: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公安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牢牢把握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以“平安城市”“雪亮工程”建设为契机,聚焦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敢为人先,勇立潮头,善于攻坚,制定了视频联网地方标准,突破了大规模联网的难题,于2009年在全国率先完成全省公安机关视频监控互联互通(目前联网规模已达40万个视频摄像机),为全国范围的视频大联网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后,承担并完成了公安部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的相关课题研究和标准编制任务,并积极转化课题研究和标准化工作成果,基于全省视频信息联网架构,全面建成了省、市、县三级视频信息实战应用平台、视频信息数据库,构建了平台互通、信息共享的全省视频大数据智能应用技术体系,部署了人像比对、车辆大数据、涉案视频库等智能应用,在维稳处突、打击犯罪、行政管理、服务民生等方面成效明显。
记者:浙江公安在加强全省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及应用工作中有何规划目标?蒋乐中:根据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及国家发改委、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关于印发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方案(2015-2020年)》精神,省综治办、发改委、公安厅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谋划全省视频建设联网应用工作新思路、新举措,制定了《浙江省公共安全视频建设联网应用工作实施方案2016-2020年》。
方案明确了“十三五”期间的任务、措施和要求,围绕“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程可控、全时可用”的“雪亮工程”总体目标,力争2020年前在政府层面形成统筹规划建设,统一运维管理的协调管理机制,点位建设由增点扩面进一步往优化布局转变,全面提升前端智能化水平,基于“一张网络、一个平台、确保安全”的原则联网整合视频资源,实现共享共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纵深推进视频图像信息应用,建立健全运维与安全管理体系。
学校安防系统建设方案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目录第1章. 概述 (1)1.1 系统建设目标 (1)1.2 系统设计原则 (1)1.2.1 合理性原则 (1)1.2.2 先进性原则 (2)1.2.3 实用性原则 (2)1.2.4 可靠性原则 (2)1.2.5 安全保密性原则 (3)1.3 系统设计依据 (4)第2章. 需求分析 (7)2.1 系统整合需求 (7)2.2 校园人员管理需求 (7)2.3 校园车辆管理需求 (8)2.4 突发事件快速应急需求 (8)2.5 设备维护需求 (9)第3章. 总体设计 (10)3.1 概述 (10)3.2 系统整体结构拓扑 (10)第4章. 详细设计 (12)4.1 视频监控系统 (12)4.1.1 前端监控点设计 (12)4.1.2 存储系统设计 (16)4.1.3 监控中心设计 (20)4.1.4 高点鱼球联动布控系统 (22)4.1.5 主从式跟踪系统 (27)4.1.6 全景拼接系统 (31)4.1.7 HDCVI同轴高清系统 (34)4.2 传输系统 (37)4.2.1 网络的总体设计 (37)4.2.2 网络详细设计 (40)4.2.3 VLAN规划 (42)4.2.4 IP地址规划 (43)4.3 报警系统 (44)4.3.1 概述 (44)4.3.2 设计依据 (45)4.3.3 系统结构 (45)4.3.4 设备选型 (46)4.3.5 探测器布置 (47)4.3.6 校园紧急报警点 (48)4.3.7 周界防范系统 (49)第5章. 智慧校园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 (50)5.1 总体设计 (50)5.1.1 开放性 (50)5.1.2 融合性 (51)5.1.3 智能化 (51)5.2 平台架构设计 (52)5.2.1 平台结构设计 (52)5.2.2 平台服务组成 (55)5.3 平台特点 (57)5.3.1 全面的网络传输策略 (57)5.3.2 合理的服务架设 (57)5.3.3 灵活的用户管理 (58)5.3.4 完善的设备支持 (59)5.3.5 丰富的技术设计 (59)5.4 平台软件功能 (60)5.4.1 视频监控业务 (60)5.4.2 报警与门禁 (63)5.4.3 系统管理 (67)5.4.4 监控指挥 (72)5.4.5 车辆管理 (77)5.4.6 校园管理应用 (78)5.4.7 运维统计 (84)第6章. 智能运维管理平台 (87)6.1 功能简介 (87)6.2 设备管理模块 (88)6.3 报警管理模块 (89)6.4 智能视频质量诊断 (89)6.4.1 应用目标 (89)6.4.2 系统架构 (90)6.4.3 系统功能 (91)6.5 统计分析模块 (92)6.5.1 硬盘状态 (92)6.5.2 健康体检 (93)6.6 报修模块 (94)6.6.1 报修流程 (94)6.6.2 报修交互图 (96)6.7 业务管理模块 (97)第1章.概述1.1系统建设目标为预防、震慑犯罪,减少财产损失,保障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完善税务干部园区安全防范体系、提高校园整体防控能力,创建文明、安全、和谐、美丽的校园环境,建设大学园区视频监控、出入口抓拍、防盗报警、可视报警等安全防范综合业务管理于一体的安防综合业务管理系统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