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联网标准GB
- 格式:docx
- 大小:21.84 KB
- 文档页数:4
gb28181协议GB28181是一种基于IP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标准协议,由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制定,旨在实现视频图像在IP网络上传输、存储、管理和控制。
GB28181协议主要包括视频图像传输标准、设备接入标准、平台接入标准和应用接口标准四个方面。
在GB28181协议中,视频图像传输标准主要通过RTP/RTCP协议完成,实现高清流畅的视频传输。
设备接入标准规定了在IP网络上实现设备接入和通信所需的各项要求和规范,保证了设备之间的互通性和兼容性。
平台接入标准则规定了平台与设备之间的接口形式和数据传输的方法,保证了多种不同平台之间的互通性和兼容性。
最后,应用接口标准规定了GB28181协议的应用接口,为开发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开发接口,使得GB28181协议可以被更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GB28181协议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灵活性强:GB28181协议不仅支持网络摄像机等常见监控设备,还支持开放式的第三方设备接入,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和兼容性。
2.易于集成:GB28181协议支持API接口,可以快速方便地将其集成到自己的系统中,与其他业务进行联动。
3.稳定性高:GB28181协议采用了实时传输协议RTP/RTCP,并具备数据加密和解密技术,使得它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节约成本:GB28181协议无需专门采购专有设备,只需要计算机网络和常见的监控设备即可。
总的来说,GB28181协议是基于IP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标准协议,具有多种优点,包括灵活性强、易于集成、稳定性高和节约成本等。
通过GB28181协议的应用,可以实现视频图像的高清传输,提高安防监控效率和水平,达到更好的保障安全的目的。
公安机关视频监控系统联网标准符合性检测方法(自测版)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二○一二年三月目录1检测依据 (1)2适用范围 (1)3检测规程 (1)4检测方法 (1)4.1用户自测 (2)4.1.1测试工具 (2)4.1.2信令测试 (5)4.1.3媒体测试 (5)4.2第三方检测 (6)5检测环境要求 (9)5.1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平台检测环境要求 (9)5.2视频监控联网系统设备检测环境要求 (9)6评判准则 (10)1检测依据⏹GB/T 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系列标准(即GA/T 669.4-2008和GA/T 669.5-2008)2适用范围公安机关应用的已建和新建的视频监控联网系统。
包括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平台(即由公安机关建设、管理、应用的平台或由其他单位建设并由公安机关应用的平台)和平台的附属软硬件设备。
3检测规程1)用户自测各地公安机关科信及技防管理部门组织建设方或公安部授权的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检测机构使用SPVMN视频监控联网调测软件(自测版)对视频监控联网系统标准符合性进行自测。
2)第三方检测可由各地公安机关科信及技防管理部门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委托公安部授权的安防范工程检测机构采用全面专用的检测工具和系统环境,对系统平台及相关产品进行抽样检测。
其中本方法所描述的检测只针对信令及媒体的标准符合性进行检测,并不涉及系统、产品固有的功能及性能要求。
4检测方法视频监控联网系统标准符合性检测分为两部分内容:a)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平台间互联标准符合性检测;b)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平台与设备通信标准符合性检测。
在检测过程中宜先检测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平台间互联标准符合性,再检测平台与设备间通信标准符合性。
其中a)、b)检测又分为信令标准符合性检测和媒体标准符合性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宜先检测信令标准符合性,再检测媒体标准符合性。
公安机关和厂商可采用自测工具对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平台或视频监控联网系统设备进行具有关键典型意义的基本测试;系统、完整的检测由公安部授权的部属专业检测机构通过更加全面的检测方式和专用工具及环境完成。
1.1联网接入架构各类社会单位视频监控资源分布在多个不同的网络环境中,包括行业单位专网或私网、互联网等。
公安机关在互联网上建设省市县三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接入平台,各类社会单位的视频信息通过互联网接入至县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接入平台。
即县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接入平台,能够整合并统一管理所有不同链路、不同技术要求的社会图像监控资源。
未来,随着社会视频监控资源的逐渐增多,有条件的派出所也可建设社会单位视频监控联网接入平台。
县(市、区)公安机关在互联网内部署建设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用于接入汇聚本辖区的社会视频监控资源。
市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级联各县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可管理、监看本市的社会单位视频信息。
省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级联各市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可管理、监看全省的社会单位视频信息。
各级平台应搭建于具备固定IP的互联网环境下,兼顾经济性与多用户同时使用的需求,县级以上平台互联网带宽应不低于50M。
5.1.1通信协议结构5.1.1.1概述视频、音频、数据等信息传输、交换、控制的通信协议的结构见下图所示。
图通信协议结构图联网系统在进行视音频传输及控制时应建立两个传输通道:会话通道和媒体流通道。
会话通道用于在设备之间建立会话并传输系统控制命令;媒体流通道用于传输视音频数据,经过压缩编码的视音频流采用RTP/RTCP传输。
5.1.1.2会话初始协议安全注册、实时媒体点播、历史媒体的回放等应用的会话控制采用RFC 3261(SIP)规定的REGISTER、INVITE等请求和响应方法实现,历史媒体回放控制采用SIP扩展协议RFC2976规定的INFO方法实现,前端设备控制、信息查询等应用的会话控制采用SIP扩展协议RFC 3428规定的MESSAGE方法实现。
SIP消息应支持基于UDP和TCP传输。
5.1.1.3会话描述协议联网系统有关设备之间会话建立过程的会话协商和媒体协商应采用RFC 4566(SDP)协议描述,主要内容包括会话描述、媒体信息描述、时间信息描述。
浅论GB28181平台视频流武汉烽火众智数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目录一、概述 (4)二、国标媒体流简介 (4)2.1视频流的数据要求 (4)2.2视频流编解码要求 (5)2.2.1基于H.264的视频编、解码技术要求 (5)2.2.2基于MPEG-4的视频编/、解码技术要求 (7)2.2.3 SIP信令中的SDP内容规范 (9)2. 3国标视频流示例 (11)三、实际问题浅析 (13)3.1 客户端解码花屏 (13)3.2 解码器无法解码 (15)3.3 画面出现卡顿 (18)四、小论总结 (19)4.1码流的不确定性 (19)4.2以国标为本 (20)一、概述GB/T 28181-2011是2011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
GB/T 28181-2011的正式实施规定了安全防范影像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中信息传输、交换、控制的互联结构、通信协议结构,传输、交换、控制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性要求,以及控制、传输流程和协议接口等技术要求。
适用于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及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的方案设计、系统检测、验收以及与之相关的设备研发、生产。
虽然该标准不可能一次性解决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中的所有技术规定,但是比较清晰地定义了建议的通讯模型,重要的数据格式,和既有系统的兼容性方案,以及子系统和外部系统之间的通讯模式。
对大型系统建设,尤其是联网的社会共享性系统建设给出了明确的、可实施的技术标准。
本文主要结合贵州省国标平台项目的实施经验介绍并讨论GB/T 28181-2011中媒体流相关知识。
二、国标媒体流简介下面通过GB28181-2011中的媒体传输和编解码协议两方面,简单介绍下国标对媒体流的技术要求1:2.1视频流的数据要求GB/T 28181-2011中规定媒体流在联网系统IP网络上传输时应采用RFC 3550规定的RTP协议,提供实时数据传输中的时间戳信息及各数据流的同步;应采用RFC 3550规定的RTCP协议,为按序传输数据包提供可靠保证,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安防标准GBT28181提要:2012年6⽉1⽇,新国标GB/T 28181-2011正式实施了,这个名为《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的国标被寄予了厚望,为国内热⽕朝天的安全防范、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提供⽅向和规范。
来源:中关村在线 2012年6⽉1⽇,新国标GB/T 28181-2011正式实施了,这个名为《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的国标被寄予了厚望,为国内热⽕朝天的安全防范、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提供⽅向和规范。
然⽽,半年过去了,⼤量的⼯程实践、理论研究却发现这个国标还有不少局限性,如果不尽快解决,会在建设过程中带来不少的困扰,并造成新的标准混乱。
GB28181的出台背景 近⼗年以来,各地建设平安城市如⽕如荼,对公安的业务带来了极⼤的便利和强⼤的技术⼿段,其他⾏业如市政、交通、城管、教育、⾦融,也通过安防和视频监控系统,提⾼了管理⽔平,降低管理成本。
平均来说,每年的监控覆盖范围和监控点、卡⼝数量都以30%以上的增长率在快速增加。
随着规模的增加,新的问题和需要出现了: 如何在可控的成本下,管理规模不断增加的系统? 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如何通过系统的整合,来形成社会化的⼤系统? 在这个⼤背景下,⼀些产业巨头和标准化组织,也在通过⾏业的有序探索,发表了⾃⼰的解决途径,例如ONVIF标准、PSIA标准,我国则先由⼀些联⽹监控发展⽐较早的地区,先做出了⼀些探索和实践,例如浙江的DB33 629系列,北京的DB11-384,重庆的DB50/216-2006系列标准,但是由于地⽅标准之间有相当⼤的差异性,使得产品供应商和软件平台很难有效的应对这么多的差异化要求,给维护和开发带来了很⼤的困难,因此,很多系统未能按照地⽅已颁布的地⽅标准和规范执⾏。
在这个⼤背景下,经过了GA669标准的尝试,国标GB/T28181-2011 正式实施。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防范影像视频监控联⽹系统中信息传输、交换、控制的互联结构、通信协议结构,传输、交换、控制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性要求,以及控制、传输流程和协议接⼝等技术要求。
GB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odeofdesignforvideomonitoringsystemGB50395-2007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7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587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oo七年三月二十一日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1]87号文件《关于印发“二ooo年至二00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本规范编制组在认真总结我国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规范,广泛征求国内相关技术专家和管理机构的意见,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的配套标准,是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建设的基础性标准之一,是保证安全防范工程建设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的重要技术保障。
本规范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系统构成,系统功能、性能设计,设备选型与设置,传输方式、线缆选型与布线,供电、防雷与接地,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监控中心。
本规范中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负责日常管理。
本规范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工作。
在应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北京市海淀区首都体育馆南路一号,邮政编码:100044,电话:010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参编单位: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联视神盾安防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蓝盾世安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李加洪杨国胜施巨岭陈朝武周群刘希清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5)4系统构成 (6)5系统功能、性能设计 (9)6设备选型与设置 (12)7传输方式、线缆选型与布线 (18)8供电、防雷与接地 (19)9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 (20)10监控中心 (21)附录A设计流程与深度 (22)本规范用词说明 (28)附:条文说明 (29)1总则2术语surveillance&controlsystem(VSCS)利用视频探测技术、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 B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ode of design for video monitoring systemGB 50395-2007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0 7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587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95--2007,自2007年8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oo七年三月二十一日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1]87号文件《关于印发“二000年至二00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本规范编制组在认真总结我国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规范,广泛征求国内相关技术专家和管理机构的意见,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的配套标准,是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建设的基础性标准之一,是保证安全防范工程建设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的重要技术保障。
本规范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系统构成,系统功能、性能设计,设备选型与设置,传输方式、线缆选型与布线,供电、防雷与接地,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监控中心。
本规范中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负责日常管理。
本规范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0)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工作。
在应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北京市海淀区首都体育馆南路一号,邮政编码:100044,电话:0,传真:0,E-mail)以供修订时参考。
92Internet Application互联网+应用引言:《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GB35114-2017,以下简称GB35114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并归口,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全技术开发公司、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检测中心、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等单位共同编制,已于2018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宣讲:国家网络安全工作要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2019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 2020年1月1日起实施。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属于商用密码范畴,在公安大数据战略中也明确提到要使用国产密码保护安全,需建立一套以国产密码为核心技术和基础支撑的网络信息安全系统。
一、技术背景GB35114标准针对公安视频监控使用特点,采用作为安全核心技术和基础支撑的国产商用密码技术,提出了建立视频监控网络信任体系技术要求,可实现安全可控的监控互联互通,实现监控全系统设备认证、视频保密、视频防篡改等功能,满足视频信息安全需求;标准中采用的协议、密钥、算法和安全管理等技术、措施均有把关,安全性有保障;支撑实现不该进的进不来(身份授权)、不该看的看不懂(数据加密)、不该改的改不了(数据完整性)、不是你的拿不走(访问控制)。
主要解决如下问题:1.基于数字证书的设备准入,解决监控设备替换和私接乱接问题;2.基于密钥的信令认证,解决监控设备被随意遥控问题;3.基于加密签名技术,保障重要视频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4.基于数字证书用户认证管理,解决未授权用户访问视频信息;5.采用端到端视频保护,解决视频监控系统重要视频裸奔问题;6.操作留痕,行为审计,解决合法用户对视频资源的非法使用问题。
GB35114标准主要解决视频监控系统的用户、设备等实体的身份真实性,保障信令内容来源可信、视频内容防篡改、重要视频内容加密传输的技术实现。
GB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ode of design for video monitoring systemGB 50395-2007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 2 0 0 7 年 8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587 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95--2007 ,自 2007 年 8 月 1 日起实施。
其中,第 3.0.3 、5.0.4(3) 、 5.0.5 、5.0.7(3) 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 oo 七年三月二十一日1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 (2001]87 号文件《关于印发“二 o o o 年至二 00 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本规范编制组在认真总结我国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规范,广泛征求国内相关技术专家和管理机构的意见,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 的配套标准,是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建设的基础性标准之一,是保证安全防范工程建设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的重要技术保障。
本规范共10 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系统构成,系统功能、性能设计,设备选型与设置,传输方式、线缆选型与布线,供电、防雷与接地,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监控中心。
本规范中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负责日常管理。
本规范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 / TC 100) 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工作。
【功能】NVRIPC的GBT28181功能,轻松实现对接公安平台餐厅、⽹吧、酒店等监控环境中,当地公安部门可能会要求监控接⼊到公安平台,也可能会有⾷药监局要求饭店的监控接⼊平台,当前开展的雪亮⼯程、明厨亮灶等社会监控⼯程,多是要求能够对接平台。
这种监控设备对接到平台的协议,最常见的就是GB/T28181,⽬前我们的部分NVR和IPC⽀持该协议,下⾯⼩编给⼤家介绍下GB28181的接⼊使⽤⽅法。
GB28181接⼊架构GB/T28181是什么?GB/T28181是公安部制定的视频监控接⼊传输协议标准,全称叫《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是⼀套标准协议接⼝,类似Onvif、RTSP、PSIA等标准规范通⽤协议,设备只有⽀持这种协议,才能接⼊到指定的平台。
我们可以类⽐⼀下,⼚家IPC接⼊⾃家NVR⼀般使⽤私有协议,NVR接⼊⾃家平台也多使⽤私有协议,但不同⼚商的IPC和NVR之间接⼊,就需要标准协议,这个协议就是Onvif。
GB28181的主要作⽤实质上和Onvif类似,规范的是设备(IPC、NVR、DVR等视频联⽹设备)接⼊平台的协议要求。
GB/T28181沿⽤了SIP信令,使⽤RTP进⾏视频数据传输,协议的细节这⾥就不在详细介绍。
下⾯⼩编给⼤家介绍下,如果要让监控设备通过国标接⼊到平台,怎么接?设备应该怎么接⼊平台?⽆论是公安部门、⾷药监局、电信平台或企业⾃⾝平台,都有平台管理员。
如果要求某⼀店铺或设备接⼊平台,那么管理员⾸先会为该店铺创建GB28181接⼊参数信息,然后在⽤户端设备上配置接⼊。
如下:1、如果是摄像头需要接⼊到平台直接登录摄像机的WEB界⾯,在GB28181配置中输⼊平台提供的参数,⾮平台提供的参数部分不需要修改,保持默认即可。
填写保存后即可接⼊。
2、如果是NVR需要接⼊平台则只需要配置NVR接⼊即可,不需要对NVR下的IPC进⾏相关设置,NVR上填写平台侧分配的参数即可,如下:上述参数填写成功后,平台侧管理员即可正常发现添加。
GB28181视频监控统专题之相关标准
提供 GB 28181⽹关及整体解决⽅案。
公安部要求:做好顶层设计,必须“统⼀标准”,各地在组织视频监控系统联⽹建设及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作中,必须遵循国家和⾏业针对公安视频监控领域制定标准的要求,必须遵循:
(⼀)国家标准 GB/T 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系统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业内简称:SIP 国标);
(⼆)国家标准 GB/T 27524-2010 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要求(业内简称:SVAC 国标)
(三)⾏业标准GA/T 669、792,GA 793 即城市监控报警联⽹系统系列标准(业内简称:3111系列标准)。
确保能够实现视频图像信息跨区域、跨部门、跨警种的⾼效、准确传输及共享应⽤,并预留出与其他信息系统或平台对接的统⼀接⼝;确保系统建设的科学性、实⽤性和可扩展性。
1。
1联网接入架构各类社会单位视频监控资源分布在多个不同的网络环境中,包括行业单位专网或私网、互联网等.公安机关在互联网上建设省市县三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接入平台,各类社会单位的视频信息通过互联网接入至县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接入平台。
即县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接入平台,能够整合并统一管理所有不同链路、不同技术要求的社会图像监控资源。
未来,随着社会视频监控资源的逐渐增多,有条件的派出所也可建设社会单位视频监控联网接入平台。
县(市、区)公安机关在互联网内部署建设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用于接入汇聚本辖区的社会视频监控资源.市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级联各县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可管理、监看本市的社会单位视频信息.省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级联各市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可管理、监看全省的社会单位视频信息.各级平台应搭建于具备固定IP的互联网环境下,兼顾经济性与多用户同时使用的需求,县级以上平台互联网带宽应不低于50M.5。
1.1通信协议结构5。
1。
1。
1概述视频、音频、数据等信息传输、交换、控制的通信协议的结构见下图所示。
图通信协议结构图联网系统在进行视音频传输及控制时应建立两个传输通道:会话通道和媒体流通道。
会话通道用于在设备之间建立会话并传输系统控制命令;媒体流通道用于传输视音频数据,经过压缩编码的视音频流采用RTP/RTCP传输.5.1。
1.2会话初始协议安全注册、实时媒体点播、历史媒体的回放等应用的会话控制采用RFC 3261(SIP)规定的REGISTER、INVITE等请求和响应方法实现,历史媒体回放控制采用SIP扩展协议RFC2976规定的INFO方法实现,前端设备控制、信息查询等应用的会话控制采用SIP扩展协议RFC 3428规定的MESSAGE方法实现.SIP消息应支持基于UDP和TCP传输。
5。
1。
1。
3会话描述协议联网系统有关设备之间会话建立过程的会话协商和媒体协商应采用RFC 4566(SDP)协议描述,主要内容包括会话描述、媒体信息描述、时间信息描述。
gb28181标准GB28181标准。
GB28181是我国监控视频信息技术的重要标准,它是指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的标准。
该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和统一我国监控视频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提高监控视频系统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质量,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的需要。
下面将从标准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GB28181标准的制定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视频监控技术在社会生活和公共安全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导致监控视频系统在设备兼容性、数据传输、接口协议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监控视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因此,制定GB28181标准,对于规范和统一监控视频信息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GB28181标准的主要内容。
该标准主要包括视频监控系统的基本架构、设备接口、数据传输、安全性、性能指标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其中,视频监控系统的基本架构包括前端设备、传输网络、存储设备和控制中心等组成部分,要求各个部分之间能够实现互联互通、数据交换和控制指令传输。
此外,标准还对视频编码格式、数据传输协议、存储设备的要求、系统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以确保监控视频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最后,GB28181标准的应用前景。
随着标准的逐步推广和实施,监控视频系统的设备和技术将得到更好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用户将能够更加灵活地选择和配置监控设备,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和数据的共享利用。
同时,监控视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将得到更好的保障,有效应对各种安全威胁和风险,提升社会公共安全和秩序的维护能力。
可以预见,GB28181标准的实施将为监控视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推动监控视频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和完善。
综上所述,GB28181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规范和统一我国监控视频信息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将为监控视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促进社会公共安全和秩序的维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