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染色法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2
结缔组织染色法Mallory三色染色法:胶原和网状纤维蓝色,软骨、淀粉样变物质淡蓝色,神经胶质纤维、肌纤维和酸性颗粒红色,髓鞘和红细胞橘红色。
2.Masson三色染色法:胶原纤维绿色,肌纤维红色,红细胞橘红色。
鉴别胶原纤维和肌纤维最宜采用的方法。
3.三联染色法:胶原纤维红色,网状纤维黑色,弹性纤维绿色,肌肉和红细胞淡黄色。
二.胶原纤维染色1.Van Gieson(V.G)苦味酸-酸性品红法:胶原纤维鲜红色,肌纤维、细胞质和红细胞黄色,胞核蓝褐色。
与胶原纤维染色相比的缺点是:易褪色和对比度差。
2.天狼星红(Sirius Red)苦味酸染色法:胶原纤维红色,细胞核绿色,其他黄色。
在偏光显微镜下可见4种胶原纤维。
三.网状纤维染色:包括:Gomori和James。
Gomori银氨染色法:网状纤维黑色,胶原纤维红色。
鉴别诊断中的应用:1)癌和肉瘤的鉴别。
2)恶性淋巴瘤和组织细胞肉瘤。
3)血管内皮细胞瘤和外皮细胞瘤。
4)黏液纤维瘤和黏液肉瘤。
四.弹性纤维染色:效果最好的固定液是:甲醛生理盐水。
Gomori醛复红染色法:弹力纤维深紫色,黏液紫色(肥大细胞颗粒、胰腺B细胞颗粒、垂体B细胞均能同时着色),背景不同程度的黄色。
1)配制后需在室温静置1-2日。
2)是碱性品红加入三聚乙醛和盐酸配制而成。
3)醛复红所谓的成熟是颜色为深紫色。
3)可使胃主细胞着色。
5)应放置在冰箱内保存。
五.显示弹性、胶原纤维的双重组合染色法:维多利亚蓝+丽春红S:弹性纤维蓝绿色,胶原纤维红色,背景淡黄色。
六.横纹肌组织染色:Mallory磷钨酸苏木精染色法(PTAH):胞核、纤维、肌肉、神经胶质纤维、横纹肌等均蓝色;胶原、网状纤维、骨基质及骨黄色或玫瑰红色。
1)要在室温下成熟。
2)可使用高锰酸钾促使PATH成熟。
3)乙醇分化时要保存一定的红色。
4)染色后用无水乙醇快速脱水,冷风稍干燥后封固。
七.糖类染色:过碘酸的作用是氧化。
过碘酸-Schiff(PAS)染色法:糖原及其他PAS反应阳性物质红色,细胞核蓝色。
规培考试笔记|特殊染色技术总结【常用染色方法】•各类间叶组织染色1、结缔组织多色染色:Masson三色染色法。
2、胶原纤维染色:Van Gieson苦味酸酸性品红染色法。
3、网状纤维染色:醋酸氨银染色法。
4、弹力纤维染色:Verhoeff铁苏木素染色法。
5、横纹肌染色:Mallory磷钨酸-苏木素(PTAH)染色法。
•神经组织染色1、尼氏小体染色:硫堇染色法。
2、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染色:Bielschowsky改良法。
3、神经髓鞘染色:Weil染色法。
4、神经胶质细胞染色:Cajal神经胶质细胞染色。
5、能同时显示髓鞘和尼氏小体的染色方法是Luxolfastblue染色法。
•各类聚集物质染色1、脂类物质染色:苏丹Ⅲ染色法。
2、黏液物质染色:过碘酸雪夫染色(PAS染色),又称糖原染色。
3、黑色素染色:氨银染色法(Masson-Fontana染色法)。
4、淀粉样物质染色:刚果红特殊染色法。
•病原菌染色1、抗酸杆菌染色:改良的Ziehl-Neelsen染色法。
2、真菌染色:Grocott六胺银染色法。
3、螺旋体染色:Warthin-Starry染色法。
【染色结果及用途】•各类间叶组织染色1、结缔组织多色染色用苯胺蓝复染时,胶原纤维、软骨、黏液呈蓝色;用亮绿色复染时,胶原纤维、软骨、黏液呈绿色。
肌纤维、红细胞、神经胶质呈红色,胞核呈清晰的蓝黑色。
主要用于肝脏和肾脏穿刺病理的诊断和鉴别。
2、胶原纤维染色镜下胶原纤维呈鲜红色,肌纤维胞质、神经胶质及红细胞呈黄色。
主要用于胶原纤维和肌纤维的鉴别诊断。
3、网状纤维染色镜下网状纤维呈黑色。
在免疫组化开展前用于癌与肉瘤、血管内皮肿瘤与血管外皮肿瘤的鉴别诊断,目前用于观察病变组织纤维化程度。
4、弹力纤维染色镜下弹力纤维呈黑蓝色。
用于显示真皮弹力纤维增生和变性等多种皮肤疾病,观察心内膜和血管壁中弹力纤维增生程度,显示肿瘤组织中的弹力纤维等。
5、横纹肌染色横纹肌纤维呈紫蓝色,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呈棕红色。
各种染色方法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石蜡切片技术里常用的染色法之一。
苏木精染液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细胞核被苏木精染成鲜明的蓝色,软骨基质、钙盐颗粒呈深蓝色,粘液呈灰蓝色。
细胞浆被伊红染成深浅不同的粉红色至桃红色,胞浆内嗜酸性颗粒呈反光强的鲜红色。
胶原纤维呈淡粉红色,弹力纤维呈亮粉红色,红血球呈橘红色,蛋白性液体呈粉红色。
着色情况与组织或细胞的种类有关,也随其生活周期及病理变化而改变。
例如,很多细胞在新生时期胞浆对伊红着色较淡或轻度嗜碱,当其衰老时或发生退行性变则呈现嗜伊红浓染。
胶原纤维在老化和出现透明变性时,伊红着色由浅变深。
活体染色活体染色是指一个获得动物或植物的细胞活组织被染色。
至于体外活体染色是指也获得动物或植物分离出来的一部分细胞活一部分组织被一种活体染色剂染色而不影响细胞活组织的生命。
活体染色与体外活体染色的主要区别:活体染色是在有机体内部,因此不在空气中而是在还原的环境中进行的,至于体外活体染色是在空气中,在氧化的环境中进行的。
所以一种真正的活体染色剂就是在一种生物的活细胞的某种构造上面的染料,但对于细胞、对于组织和对于生命本身不发生任何有害的作用。
活体染料多为碱性染料,如中性红、健那绿、次甲基蓝、甲苯胺蓝、亮焦油紫等,它们解离后带正电,其中有的染料与胞内某些结构有专一性接合。
例如,中性红染液泡系,健那绿染线粒体。
DNA-Feulgen染色方法是DNA定量测定的主要染色方法之一。
其具体反应原理是,标本经稀盐酸水解后,DNA 分子中的嘌呤碱基被解离,从而在核糖的一端出现了醛基。
Schiff试剂中的无色品红可与醛基反应,形成含有醌基的化合物分子, 因醌基为发色团,故可呈现出紫红色。
也就是说, DNA经稀酸水解后产生的醛基,具有还原作用,可与无色品红结合形成紫红色化合物,从而显示出DNA的分布。
Masson-Fontana 黑色素染色液简介:黑色素属于非血源性内生色素,是一组由黑色素母细胞产生的颜色从浅棕色到黑色的色素。
这种色素通常出现在皮肤表皮、眼睛、大脑的黑质和毛囊中。
黑色素有一个显著的物理性质,即完全不溶解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几乎可以肯定是由于黑素体中已形成的黑色素可与蛋白质紧密结合。
黑色素另一个物理性质是能够被强氧化剂漂白,尽管这个过程是缓慢的。
在病理情况下,这种色素也可出现在良性痣细胞瘤中和恶性黑色素瘤中。
在常规HE 染色中不呈黑色而是呈棕黄色或棕黑色。
许多方法可用于识别黑色素和黑色素生成细胞,如还原方法,如Masson-Fontana 银技术和Schmorl 三价铁-铁氰化钾还原实验;酶方法(如多巴反应);荧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
Leagene Masson-Fontana 黑色素染色利用黑色素具有将银氨溶液还原为金属银特性即嗜银反应原理来显示黑色素,染色后黑色素呈黑色,该法属于常用的黑色素特殊染色法,效果较其他染色理想。
组成:自备材料:1、 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2、 温箱或水浴锅3、 蒸馏水操作步骤(仅供参考):1、 固定: 10%中性福尔马林是最好的固定液,应当避免使用铬酸盐和氧化汞等固定液。
2、 切片: 所有类型的切片都可以处理,数值切片可能需要做一些调整。
3、 将实验切片及对照切片入蒸馏水中。
4、 入Fontana 氨银溶液,避光浸染或温箱孵育。
4、 蒸馏水多次洗净(5~6次)。
5、 入海波溶液处理切片。
6、 自来水处理。
7、 (可选)入中性红染色液,轻轻复染。
编号 名称DJ0021 3×50mlDJ0021 3×100mlStorage试剂(A): Fontana 氨银溶液 50ml 100ml 4℃ 避光 试剂(B): 海波溶液 50ml 100ml RT 试剂(C): 中性红染色液 50ml100ml RT 避光使用说明书1份8、蒸馏水冲洗。
功 能 高 分 子 学 报Vol. 35 No. 6 560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2022 年 12 月文章编号: 1008-9357(2022)06-0560-06DOI: 10.14133/ki.1008-9357.20220223001改性透明质酸在黑色素染发中的应用郑 宸, 黄 晶, 李 婷, 东为富(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合成与生物胶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 无锡 214122)摘 要: 首先将透明质酸(HA)醛基化得到双醛修饰的HA(AHA),接着通过AHA与席夫碱反应,将多巴胺(DA)接枝到HA上,得到DAHA,最后通过DAHA对头发进行预处理,加强聚多巴胺(PDA)与头发之间的相互作用。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核磁共振氢谱仪(1H-NMR)、扫描电镜(SEM)、单纤维强度测试仪、色差仪等对DAHA的性质以及染色性能进行了一系列表征。
结果表明:DA成功接枝到了HA上,并且数均分子量为0.2×104~1.0×104的DAHA接枝率为34%。
经过DAHA辅助染色的头发,表面PDA 纳米粒子分散更加均匀,同时具备更好的耐洗涤性能。
关键词: 聚多巴胺;透明质酸;席夫碱反应;染发;护发中图分类号: O63 文献标志码: AApplications of Modified Hyaluronic Acid in Melanin Hair DyeingZHENG Chen, HUANG Jing, LI Ting, DONG Weifu(Key Laboratory of Synthetic and Biological Colloids, Ministry of Education, School of Chemical andMaterial Engineering,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 Jiangsu, China)Abstract:Most of the traditional permanent hair dyes containing aniline molecules have the risk of carcinogenicity and sensitization. Since polydopamine has a similar molecular structure to eumelanin and good biocompatibility, the use of polydopamine in hair dyeing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topic. However, due to the hydrophobic structure of the hair surface, the adhesion of dopamine in situ deposition on the hair surface is weak. Her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effect of hyaluronic acid (HA) to hair, dopamine (DA) was grafted onto HA via Schiff base reaction to strengthe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olydopamine and hair.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DA grafted hyaluronic acid (DAHA) was confirm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FT-IR), Ultraviolet-Visible (UV-Vis) spectrophotometer, 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1H-NMR). The dyeing properties assisted by DAHA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single fiber strength tester and colorimeter. Results show that DA has been successfully grafted onto HA, and the grafting ratio for HA with a number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of 0.2×104—1.0×104 was 34%. Compared with the hair samples dyeing without DAHA, the hair pretreated with DAHA has better color fastness after 30 washes. Moreover, with DAHA pretreatment,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hair improves, and the improvement rate is about 7.4%. SEM photos demonstrate that the polydopamine nanoparticles on the surface of hair dyed with DAHA were more uniform than those without DAHA.收稿日期: 2022-02-23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975108)作者简介: 郑 宸(1996—),男,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基天然染发剂。
4 O p ie L H. A n g i o ten sin co n ve r t i n g en zym e i n h ib ito r s: Sc i en2t i f i c ba s is fo r c l in ica l u se. A u tho r’s P u b lish in g. H o u se N ew Yo rk , 1992: 1695 S ihm I, Sch ro ede r A P , A a lk j o a re e t a l .N o r m a liza t i o n o f m ed ia to lu m en ra t i o o f h u m an subcu tan eo u s a r te r ie s du r i n g an t i h y p e r t en sive t r ea t m en t w ith a p e r i n dop r i l ba s ed r eg i2 m en. E u r H ea r t J , 1993; 14 (Sup p l) : 63 7 A s m a r R G, Jo u rno H J , L a i o lley P J e t a l . T rea t m en t fo r o n e yea r w ith p e r in dop r il effec t o n ca rd ia l m a ss an d a r te r i a l com p lian ce in e ssen t ia l h yp e r ten si o n. J H yp e r ten s, 1988;6 (Sup p l 3) : S338 M ich e l J B , C a t t i o n A L , Su lz m an n J L e t a l . H o r m o n a l an d ca rd ia l effec t s o f co n ve r t in g en zym e inh ib it i o n in ra t m y2 o c a r d i a l in fa r c t i o n. C ire R e s, 1988; 62 (4) : 641(收稿: 1996205207; 修回: 1997201206)(编辑王红、沈锡庚)6 L evy B I, M ich e l J B , Sa l z m an n J L e t a l . A r t e r i a l effec t so f A C E inh ib ito r in reno v a s cu la r an d sp o n t an eo u sly h y p e r2ten sive ra t s. J H yp e r t en s , 1988; 6 (Sup p l 3) : S23Therapeut i c ef f e c t s of per i n dopr il on con g e s t i ve hear t fa ilureC h e n Gu a n g h u i, Zh u Sh a n j u n,Y u a n Y u q u a n (D ep a r t m en t o f C a r d i o lo gy, X in q i ao H o sp t i a l, T h ird M ilita r y M ed i ca l U n i2 ve r s ity, C h o n gq i n g, 630037)A b stra c t O b je c t i v e :T o in ve s t i ga t e th e th e r ap e u t i c effec t s o f p e r i n dop r i l o n co n ge s t i ve h e a r t fa i lu re(CH F )an d it s p o ssib le m ech a n is m. M e tho d s: 40 p a t i en t s(20 m a l e s, 20 fem a l e s) w ith th e age ran g in g f r om21 to 77 yea r s o ld (m ean = 51. 47) w e re r an dom ized in to th e co n t ro l g ro up ( n = 17) t rea ted w ith d ig ita l is andd iu re t ic s an d th e t rea t m en t g ro up ( n = 23) t rea ted w ith p e r in dop r il, d ig ita lis an d d iu re t ic s.T h en th e ch a ng e so f th e fo llow in g in d ice s w e re o b se rved: 1) N YHA c la ss; 2) h em o dyn am ic s an d ca rd iac p e rfo rm an ce such a sF S, E F , C I, C O an d SV ; 3)V ST , L V I D, L V PW T an d L V m a s s; 4) p la s m a A N F , A NG II, A ld, E T, A C Ean d PRA. R e s u lts : In th e t rea t m en t g ro up , it w a s fo un d th a t: 1)N YHA c la ss w a s am e li o ra ted; 2) th e ca r d i a cp e rfo rm an ce an d h em o dyn am ic s w e re i m p ro ved; 3) th e b loo d RA A S w a s in h ib ited; 4) th e syn th e sis o f A N Fan d d isch a r ge o f E T w e re sign if ican t l y dec rea sed. C o nc lus io n: P e r in dop r il is an effec t ive agen t i n th e t r ea t2m en t o f CH F. It s m ech an is m m igh t be to dec rea se th e syn th e sis o f A N F an d d isch a rge o f E T be side s i n h i b it2in g RA A SKey words p e r i n dop r i l; co n ge s t i ve h e a r t fa i lu re (CH F ) ; ren in 2an g i o ten sin2a s d s te r o n e sy s tem (RA A S)培养黑素细胞生物学鉴定方法及选择The m e t hodm e l an o cy t e san d cho ice of iden t i f i ca t i on on b i o l og i ca l cult i va ted 钟白玉邓军叶庆佾(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皮肤科) 重庆, 630038皮肤色素障碍性疾病主要与皮肤黑素系统中的黑素细胞(M C ) 有关。
(一)单纯固定液甲醛:1.浓度:40%,气体2.渗透力强,固定均匀,组织收缩小,3.不能使白蛋白和核蛋白沉淀4.保存脂类,必须用冷冻切片。
是糖的保护剂5.可固定高尔基体,线粒体重铬酸钾1.浓度:1%-3%水溶液,有毒,橘红色结晶2.穿透速度快,几乎不收缩,经乙醇脱水后明显收缩,3.未酸化的重铬酸钾不能使蛋白质沉淀,但可使蛋白质变为脂溶剂。
酸化后可使蛋白质沉淀,此时染色体可被保存,但线粒体破坏。
4.固定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良好效果。
5.酸性染料着色好,碱性染料着色差6.固定的组织需经流水冲洗12-24h,或用亚硫酸盐洗涤。
苦味酸1.黄色结晶体,是一种强酸,易燃易爆,配成饱和溶液储藏2.穿透慢,组织收缩明显,无明显硬化。
3.能沉淀一切蛋白质4.对脂肪和类脂无固定作用。
5. 可软化皮肤和火棉胶,不宜用火棉胶包埋6. 固定时间不宜超过24h,7. 固定的组织应尽快放入70%乙醇,滴加饱和碳酸锂或浓氨水,有助于除去苦味酸固定产生的黄色。
升汞1. 浓度为5%-7%的水溶液,针状结晶2.穿透力低,只宜固定薄片组织,单独应用组织收缩明显3, 对蛋白质有固定作用,4. 对类脂和糖类无固定作用5. 临用时加冰醋酸醋酸1. 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低于15℃为冰醋酸5%的醋酸PH为2-8,可抑制细菌和酶的活性,可防止自溶。
2. 穿透力强3 不能沉淀白蛋白,球蛋白,但能沉淀核蛋白4 不能固定脂肪和内酯,不能保存糖5 .固定线粒体和高尔基复合体不能用高浓度的醋酸,可较好的保存染色体6, 缺点是组织膨胀明显,尤其对于胶原纤维和纤维蛋白铬酸1.为三氧化铬的水溶液,浓度%-1%,强氧化剂,不能与乙醇,甲醛等混合2 穿透力弱,一般组织需固定12-24h,固定的组织有收缩,3 能沉淀蛋白质,核蛋白固定良好。
4 对脂肪无固定作用5 固定线粒体和高尔基复合体6. 宜避光保存,以防蛋白质溶解。
7. 必须彻底流水冲洗(≥24h)。
锇酸(四氧化锇)1.淡黄色结晶,剧毒,浓度1%-2%,强氧化剂,不能与乙醇,甲醛等混合2. 渗透力极弱,易使组织变硬,延长固定时间,组织的脆性增加,对染色不利。
结缔组织染色法1.Mallory三色染色法蓝色:胶原和网状纤维淡蓝色:软骨、粘液、淀粉样变物质红色:神经胶原纤维、肌纤维、酸性颗粒橘红色:髓鞘、红细胞2.Masson三色染色法绿色:胶原纤维红色:肌纤维橘红色:红细胞3.显示胶原、网状和弹性纤维的三联染色法红色:胶原纤维黑色:网状纤维绿色:弹性纤维淡黄色:肌肉、红细胞胶原纤维染色法1.Van Gieson(V.G)苦味酸-酸性品红法黄色:肌纤维、细胞质、红细胞蓝褐色:胞核2.天狼星红(Sirius red)苦味酸染色法红色:胶原纤维绿色:细胞核黄色:其他网状纤维染色Gordon-Sweets银氨染色法黑色:网状纤维红色:胞核(核固红复染)黄棕色:胶原纤维淡红色:细胞质(红液复染)弹性纤维染色Gomori醛复红染色法*甲醛生理盐水液固定的染色效果最佳显示弹性、胶原纤维的双重组合染色法蓝绿色:弹性纤维红色:胶原纤维黄色:背景肌肉组织染色△横纹肌组织染色Mallory磷钨酸苏木精染色法(PTAH)蓝色:胞核、纤维、肌肉、神经胶质纤维、纤维蛋白、横纹肌黄色或枚红色:胶原纤维、网状纤维软骨基质、骨微紫色:粗弹性纤维(有时)紫蓝色或棕黄色:缺血缺氧早期病变的心肌△早期心肌病变组织染色1.Nagar-Olsen染色法(1974年)红色:缺氧心肌、红细胞黄色或黄棕色:正常心肌蓝色:细胞核2.Poley显示缺氧心肌染色法(1964年)红色:缺氧心肌紫色:胞核绿色:其他组织糖类染色过碘酸-Schiff(PAS)染色法红色:糖原及其他PAS反应阳性物质蓝色:细胞核黏液物质(黏多糖)染色1.Mowry阿尔辛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法(1956)红色:中性黏液物质蓝色:酸性黏液物质紫红色:混合性黏液物质2.爱先蓝(PH2.5)法蓝色:唾液酸、弱硫酸化黏液物质、一般粘液红色:胞核不着色:强硫酸化黏液物质3、爱先蓝(PH1.0)法蓝色:含硫酸黏液物质不着色:非硫酸化酸性黏液物质红色:复染后的胞核黑色素染色1.Masson-Fontana黑色素银浸染色法黑色:黑色素及嗜银细胞颗粒红色:胶原纤维浅黄色:背景2.Lillie亚铁染色法暗绿色:黑色素浅绿或不着色:背景黄色:肌纤维和背景含铁血黄素染色Perls blue(普鲁士蓝)反应显示三价铁蓝色:含铁血黄素浅红色:其他组织胆色素染色三氯醋酸染色法绿色:胆色素红色和黄色:其他纤维蛋白染色1.Lendrum等MSB染色法*本法的MSB指马休黄猩红蓝法红色:纤维蛋白紫色:陈旧性纤维蛋白蓝色:细胞核黄色:红细胞2.Gram甲紫染色法蓝黑色:纤维蛋白红色:背景淀粉样物质染色1.刚果红染色法红色:淀粉样物质蓝色:细胞核2.Jurgens甲紫染色法红色或紫红色:淀粉样物质蓝色:细胞核真菌染色1.Grocott六胺银染色法*真菌均被着色黑褐色:菌丝和孢子红色:细胞核淡绿色:背景2.高碘酸复红染色法(1994年)紫红色:真菌浅黄色:红细胞细菌染色1.Gram碱性复红结晶紫染色法蓝色:革兰阳性菌红色:革兰阴性菌、细胞核2.Ziehl-Neelsen抗酸杆菌染色法红色:抗酸杆菌3.胃幽门螺杆菌棕黑色或黑色:胃幽门螺杆菌淡黄色:背景螺旋体染色1.Giemsa染色法蓝—淡紫色:螺旋体、细菌蓝色:细胞质橘黄色:红细胞2.Ryu碳酸钠碱性复红法红色:螺旋体病毒包涵体染色Macchiavello包涵体染色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染色1.Shikata地衣红染色法(1974年)棕色:HBsAg阳性2.醛复红改良染色法(1988年)紫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物质红色:结缔组织黄色:红细胞及基质3.维多利亚蓝染色法蓝绿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物质红色:细胞核神经组织染色△神经细胞尼氏小体染色方法1.焦油紫(cresyl violet)染色法紫色:尼氏小体淡紫色:胶质细胞2.Einarson棓酸青蓝染色法黑蓝—紫色:尼氏小体蓝色:核浅灰色:背景3.甲苯胺蓝染色方法深蓝色:尼氏小体淡蓝色:细胞核无色:背景△神经纤维的染色方法1.Holmes神经纤维染色方法黑色:神经纤维灰紫色:背景2.Bielschowsky神经纤维染色方法黑色:神经纤维紫色:背景3.V on Braunmubl神经纤维、扣结、老年斑染色方法黑色:神经纤维、扣结、老年斑浅灰色:背景4.Eager退变神经纤维的染色方法黑色:退变神经纤维浅棕色:背景△神经髓鞘的染色方法1.Weigert—Pal髓鞘染色方法黑蓝色:髓鞘淡灰色:背景2.Weil髓鞘染色方法蓝黑色:髓鞘淡灰色:背景3.Kultshitzky髓鞘染色方法(Heidenhains改良法)蓝黑色:髓鞘淡黄色:背景4.Luxol fast blue髓鞘染色方法蓝色:髓鞘紫色:核仁、尼氏小体5.变色酸2R—亮绿髓鞘染色方法深红色:神经髓鞘绿色:轴索、间质不着色:脱髓鞘纤维6.Marchi退变髓鞘染色方法黑色:退变髓鞘浅棕色:背景△神经胶质细胞染色方法1.Cajal星形细胞染色方法(冷冻切片法)紫黑色:原浆性及纤维性星形细胞2.Naoumenko和Feigin改良的Cajal染色方法(石蜡切片法)黑紫色:星形细胞粉红色:背景3.Weil及Davenport小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染色方法黑色:神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黄棕色:背景4.Naou menko及Feigin小胶质细胞石蜡切片染色方法黑色:小胶质细胞灰色:背景神经内分泌细胞染色△亲银反应1.Lillie—Masson二胺银反映法黑色:亲银颗粒细胞红色:细胞核灰黄色:背景ori—Burtner六胺银法黑色:亲银细胞浅红色:背景△嗜银反应1.De Grandi改良硝酸银反应法(1970年)棕黑色:嗜银细胞颗粒红色:细胞核2.碱性重氮反应法橘红色至红色:嗜银细胞颗粒蓝色:细胞核黄色:胞质嗜铬细胞染色1.Giemsa改良染色法红色至紫红色:嗜铬细胞蓝色:皮质细胞粉红色:红细胞2.Wiesel染色法黄绿色:嗜铬细胞质红色:细胞核蓝色:其他肥大细胞染色1.甲苯胺蓝改良染色法紫红色:肥大细胞颗粒蓝色:细胞核2.醛复红法深紫色:肥大细胞颗粒橘黄色:红细胞黄色:其他组织DNA染色1.酸水解—无色品红法紫红色:DNA绿色:细胞质、其他成分2.甲基绿—派洛宁法红紫色:细胞质和核仁内的核糖核酸(RNA)绿色或绿蓝色:细胞核染色质内的脱氧核糖核酸(DNA)脂肪染色苏丹Ⅲ—Mayer苏木精染色(冷冻切片)橘红色:中性脂肪蓝色:细胞核。
改良高锰酸钾-草酸脱黑色素法在黑色素瘤苏木素-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的应用吴昊;袁静萍;阎红琳;周亨【摘要】Objeetive To identify the optimal potassium permanganate-oxalic acid bleaching method in removal of melanin in hematoxylin-eosin (HE)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ehemistry of melanoma.Methods Melanoma tissue sections riched in melanin were emersed in 0.5% potassium permanganate solution at 40℃,45℃,50℃and 55℃ for 2,4,6 and 8 minutes,respectively.The sections were then treated with 1% oxalic acid solution for 3 cycles of 30 seconds followed by one minute waterrinse.Based on the conditions which gave the best HE staining depigmentation effect,the same method was further optimized in immunohistoehemistry.Results Specimens treated with 0.5 % potassium permanganate solution at 55℃ for 4 minutes follo wed by 3 cycles of 1 %oxalic acid incubation for 30 seconds showed a better depigmentation effect in HE staining.On the same base,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orked best when the potassium permanganate incubation time was reduced to 2 minutes.Conclusion The modified potassium permanganate-oxalic acid method not only completely removed melanin pigment granules within tissue sections,but also preserved tissue antigenicity which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clinical pathology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malignant melanoma.%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高锰酸钾-草酸脱黑色素法在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HE)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的应用,探讨最佳脱色条件.方法取富含黑色素的黑色素瘤组织切片,分别在40℃、45℃、50℃、55℃的0.5%高锰酸钾中脱色,每种温度下分别孵育2min、4min、6min、8min,然后1%草酸溶液处理30s×3次,水洗1min,比较HE染色效果,选取效果最好的高锰酸钾脱色条件(温度、时间).基于HE最佳染色条件,将高锰酸钾处理时间减少2min,1%草酸溶液处理30s×3次,观察免疫组化染色效果.结果标本经0.5%高锰酸钾溶液,55℃水浴加热4min,1%草酸溶液处理30s×3次,HE染色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将处理时间减少到2m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效果更好.结论改良后的高锰酸钾-草酸脱黑色素法既能彻底脱去组织内的色素颗粒,又能较完整的保留组织的抗原性,满足了临床病理对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需求.【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年(卷),期】2017(026)005【总页数】4页(P510-513)【关键词】高锰酸钾-草酸脱黑色素法;黑色素瘤;改良【作者】吴昊;袁静萍;阎红琳;周亨【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武汉43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8某些含有黑色素的肿瘤组织因黑色素沉积过多,可遮盖细胞,干扰免疫组织化学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并且色素本身的颜色也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判读,严重影响最终的诊断。
黑色素染色法
【试剂配制】
(1)硝酸银染色液:
在5%硝酸银水溶液中滴加氨水,至其沉淀被溶解,然后再加5%硝酸银水溶液数滴,至溶液呈浑浊为度。
此溶液最好临用时新鲜配置。
(2)5%硫代硫酸钠水溶液
硫代硫酸钠 5 g
蒸馏水100ml
(3)氯化金溶液
氯化金0.2g
蒸馏水100ml
【染色方法】
(1)石蜡切片,脱蜡至水。
(2)投入硝酸银染色液中,并置于暗处12~18小时。
(3)蒸馏水洗2分钟。
(4)以0.2%氯化金水溶液增色5-10分钟。
(5)蒸馏水洗。
(6)投入5%硫代硫酸钠水溶液2分钟。
(7)自来水洗。
(8)如需复染,可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
(9)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树胶封固。
【结果】黑色素呈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