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剂掺入顺序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62.53 KB
- 文档页数:1
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质量控制1 混凝土外加剂概述混凝土外加剂可以简称为外加剂,指的是在混凝土拌合前或者拌合过程中掺加的用以改善和调节混凝土性能的物质。
按照行业规定,外加剂的掺加量一般不能超过水泥质量的5%。
随着混凝土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能够影响其性能的外加剂的应用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混凝土的外加剂有许多种类,不同的类型对于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效果也各不相同,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四大种类:一是可以改变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外加剂,比如减水剂、引气剂等;二是可以调节其凝结时间以及其硬化性能的外加剂,比如缓凝剂、速凝剂等;三是可以影响其耐久性能的外加剂,比如引气剂等;四是可以改善混凝土上述性能以外其他性能的外加剂,比如膨胀剂、着色剂、防冻剂等。
2 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2.1 外加剂对于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添加外加剂目的就是为了利用不同的外加剂作用于混凝土的拌合物以改变其性能,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应用效率,使混凝土的应用更加广泛。
外加剂可以改变的性能一般包括混凝土的硬度、凝固时间、密度等。
比如,改变混凝土的流动性、耐久性等,减水剂就是一种具有这种功效的外加剂,既可以提高混凝土的粘聚性;也可以节约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在减少其成本的同时提高其强度;还可以提高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各种材料的流动性,提高工作效率;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而增强其强度,从而延长建筑的寿命。
再比如提高混凝土的含气量,在混凝土中加入引气剂可以使混凝土的内部形成一些分布均匀的微小气泡,这些气泡不仅可以增加其稳定性,还可以提高其抗化学腐蚀能力,而且还可以有效提升其保水性及粘聚性。
又比如控制混凝土的凝结速度,在混凝土的凝结过程中通过添加缓凝剂,可以适当延长3-3.5h的凝结速度。
还可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膨胀剂,改变其硬度和强度等。
2.2 减水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减水剂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包括普通、高效、缓凝、早强、引气等减水剂,它们除了都具有减水的功效之外,还具有各自独特的差异性功效。
聚羧酸外加剂在商品混凝中应用的注意事项0 引言聚羧酸系减水剂被认为是最新一代的高性能减水剂,人们总是盼望其在应用中体现比传统的萘系减水剂更安全、更高效、适应能力更强的优点。
然而工程实践使用中总是更多地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有些还是使用其他品种减水剂所未碰到的,如混凝土拌合物异常干涩、无法卸料,更谈不上泵送浇筑了,或者混凝土拌合物分层严重等。
现结合实际生产控制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心得进行分享,受限于技术水平和科研力量薄弱等因素,也许有些观点未必对的,还望各位砼仁批评指正。
1 聚羧酸的定义和优点1.1 定义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是一系列具有特定分子结构和性能聚合物的总称,一般是将不同单体通过自由基反映聚合得到。
聚羧酸减水剂的结构是线型主链连接多个支链的梳型共聚物,疏水性的分子主链段具有羧酸基、磺酸基、氨基等亲水基团,侧链是亲水性的不同聚合度聚氧乙烯链段。
1.2 优点(1)掺量低:一般其折算固含量为萘系的1/4 左右。
(2)减水率高:混凝土减水率一般在25%~35%,极限值可高达40%~45%。
(3)保坍性好:坍落度损失可以控制在2~3h 内基本无损失。
(4)抗压强度比高:各龄期对比强度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初期抗压强度比有显著提高。
(5)绿色环保:在合成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甲醛和其他有害原材料,对人体不会导致健康危害,对环境不会导致污染。
(6)高耐久性:因高减水带来的低水胶比,对混凝土的抗渗、抗腐蚀、抗氯离子扩散迁移系数性能都有极大提高。
(7)节约成本:因使用聚羧酸减水剂的混凝土有良好的工作性以及低水胶比,并且使用少量即有显著的效果,故可以减少成本。
与现行萘脂系减水剂相比,单方混凝土综合成本可节约5~10 元。
(8)其他优点:工作性能优良,碳化相对较低,成型外观的光洁度较好等。
2 聚羧酸的应用2.1 进场检查规定聚羧酸系外加剂不同于萘系、脂肪族、氨基系列的外加剂,单纯的净浆检测已经不能合理反映其在混凝土中的工作性能,建议有条件的实验室可将净浆检测比对实验作为参考,最终以混凝土试拌作为检测依据。
简述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作用简述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摘要:所谓外加剂是混凝土搅拌之前或拌制过程中加入的,用以改善新拌混凝土性能的材料,掺量一般不大于水泥用量的百分之五。
我国近年来对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不断扩大了应用领域,混凝土外加剂在实际使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如此,应用外加剂的技术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本文介绍了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简述了其在混凝土施工中的作用,并介绍了外加剂使用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施工;注意事项中图分类号: TU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混凝土外加剂以主要功能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六类:(1)改进混凝土使用和易性的外加剂:主要包括了减水剂、引气剂等;(2)调节混凝土含气量的外加剂:主要包括了引气剂、加气剂、发泡剂等;(3)强化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外加剂:主要包括了引气剂、灌浆剂、防水剂、防冻剂、膨胀剂等;(4)使混凝土具有特殊性能的外加剂:主要包括了杀菌剂、发泡剂、着色剂、碱骨料反应抑制剂等;(5)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和硬化性能的外加剂:主要包括了速凝剂、缓凝剂、早强剂等;(6)改善混凝土抗侵蚀作用的外加剂:主要包括了防水剂、引气剂、阻锈剂等。
2外加剂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近年来,在建筑中其实还是中低强度的混凝土使用的最多,所以本文未经特别说明,都是以此为例子来分析讨论的。
(1)改进混凝土使用和易性的外加剂,从本质上来讲是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减水剂、灌浆剂、流化剂、泵送剂等等它们都能不同程度的增大拌和物的流动性。
在工程中采用较多的的是普通减水剂,因为它不但能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作进度,而且能节约水泥。
值得注意的是,温度较高时宜采用缓凝减水剂。
亲身遇到过这种案例,在施工基础混凝土时,本来水泥预算需要四十二点五吨,当使用了减水剂,实际水泥用量比预算的节约了五十吨左右,由此数据,对于整个工程预计可节约水泥四十到五十吨左右,降低了施工成本。
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掺入,占水泥质量5%以下的,能显著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化学物质,在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外加剂已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外加剂已成为混凝土除4种基本组分以外的第5种重要组分。
请大家总结国内外各种混凝土外加剂种类以及各种外加剂的特性、适用范围.答:主要分为四类: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和阻锈剂等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加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防水剂和泵送剂等。
1.减水剂如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原料:不饱和酸:马来酸、马来酸酐和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聚链烯基大单体;聚链烯基烃、醚、醇等;聚苯乙烯磺酸盐或酯;(甲基)丙烯酸盐、酯、苯二酚、丙烯酰胺等。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方法可聚合单体直接共聚:先制备具有聚合活性的大单体(通常为甲氧基聚氧乙烯甲基丙烯酸酯),然后将一定配比的单体混合在一起直接采用溶液聚合而得成品. 聚合后功能化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现有的聚合物进行改性,一般是采用已知分子量的聚羧酸,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聚醚在较高温度下通过酯化反应进行接枝,但这种方法也存在很大的问题:现成的聚羧酸产品种类和规格有限,调整其组成和分子量比较困难;聚羧酸和聚醚的相容性不好,酯化实际操作困难,另外,随着酯化的不断进行,水分不断逸出,会出现相分离。
原位聚合与接枝:该方法以聚醚作为羧酸类不饱和单体的反应介质。
该反应集聚合与酯化于一体,避免了聚羧酸与聚醚相容性不好的问题。
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缺点是分子设计比较困难.2。
引气剂:分为松香皂及松香热聚物,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硫酸钠,OP乳化剂,皂角粉五种.绝大部分引气剂为松香衍生物及各类硫磺盐,如烷基磺酸钠,烷基苯磺酸钠。
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混凝土外加剂是现代混凝土的制备及施工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外加剂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并实现混凝土的绿色化。
但混凝土外加剂在使用过程中与水泥之间存在一定的不相适应性,影响了外加剂应用效果以及混凝土的性能。
本文分析了混凝土外加剂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外加剂;混凝土;适应性在混凝土中使用外加剂可以促进混凝土向高性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外加剂与水泥之间存在一定的不相适应性,严重影响了外加剂的效果以及混凝土的性能,给建筑工程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要确保混凝土外加剂发挥其应用效果,就应了解并掌握其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作用规律,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适应性问题,从而确保混凝土的使用性能。
本文以混凝土外加剂中较常用的减水剂为例,重点分析了外加剂与水泥间的适应性问题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间的适应性影响因素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材料,其性能不仅仅取决于组成材料的性能,还取决于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各材料之间的适应性。
外加剂在混凝土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对混凝土的性能却有很大的影响。
适当地添加凝土外加剂对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调节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具有重要作用。
影响外加剂的是影响因素主要可以从外加剂本身、水泥以及混凝土的其它掺合料进行分析。
(一)外加剂自身的因素外加剂的品种、聚合度、纯度、官能团结构以及掺量等不同都会影响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
由于生产厂家、质量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生产工艺等都会影响外加剂的适应性。
1、减水剂的种类萘系高效减水剂中,最常使用的为工业萘,其品种及纯度都直接影响着减水剂的性能。
在生产过程中,萘系减水剂的磺化程度越高,转化为硫酸基磺化萘环就越多,相应的减水剂的分散作用就越强。
此外,减水剂的状态对水泥的塑化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2、缓凝剂的影响多元醇类缓凝减水剂可能会引起混凝土的假凝现象,而除氟石膏以外的醚类、羟基羧酸盐和二甘醇等缓凝剂则不会引发硬石膏等的溶解度降低,反而会使其增高。
0 前言目前,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行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合理使用混凝土外加剂,才能在有效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能够为企业自身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
但是,外加剂的选用、添加方法及适应性,将会对混凝土性能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为了进一步降低影响,我们应结合实际状况科学选择与使用外加剂,这样才能将外加剂的作用发挥出来,且确保混凝土质量,进而为后续工程建设顺利展开创造良好的条件。
1 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1引气剂所带来的影响混凝土外加剂会对混凝土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外加剂的种类也多样化,其中,引气剂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外加剂,它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尤其是冬季混凝土有抗冻等级要求需要在外加剂复配时加入一定量的引气剂,但是也要掌控好使用的量和方法,避免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引气剂的添加,目的就是让混凝土产生大量的气泡,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对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然也可以降低泌水离析现象发生的几率。
但调查数据显示,很多施工单位在使用外加剂过程中没有掌控好量,不仅没能提高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反而会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带来影响。
1.2减水剂所带来的影响减水剂的使用也会对混凝土性能造成影响,它的主要功能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同时它也有助于增大混凝土塌落度,进而实现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掌控好量,这样才能够发挥外加剂的作用。
然而,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人员并不能掌握好减水剂的使用量。
仍旧存在着减水剂加入过量的问题,一旦过量就会致使混凝土硬化和凝结的时间被延长,造成堵管和混凝土发生板结现象。
这样很难为施工建设带来便利。
而加入减水剂过少也会致使很多问题的出现,所以都需要我们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处理。
1.3防冻剂所带来的影响防冻剂也是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外加剂一种,他主要是指能够在保证负温下,确保混凝土得以正常施工,也有助于降低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冰点,它的优点则是可以降低冰点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目录1 总则2 基本规定2.1 外加剂的选择2.2 外加剂掺量2.3 外加剂的质量控制3 普通减水剂及高效减水剂3.1 品种3.2 适用范围3.3 施工4 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4.1 品种4.2 适用范围4.3 施工5 缓凝剂、缓凝减水剂及缓凝高效减水剂5.1 品种5.2 适用范围5.3 施工6 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6.1 品种6.2 适用范围6.3 施工7 防冻剂7.1 品种7.2 适用范围7.3 施工7.4 掺防冻剂混凝土的质量控制8 膨胀剂8.1 品种8.2 适用范围8.3 掺膨胀剂混凝土(砂浆)的性能要求8.4 设计要求8.5 施工8.6 混凝土的品质检查9 泵送剂9.1 品种9.2 适用范围9.3 施工10 防水剂10.1 品种10.2 适用范围10.3 施工11 速凝剂11.1 品种11.2 适用范围11.3 施工附录A 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检测方法附录B 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率及干缩率的测定方法附录C 灌浆用膨胀砂浆竖向膨胀率的测定方法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条文说明1 总则1.0.1为了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各类外加剂,使之掺入混凝土中能改善性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引气剂、引气减水剂、缓凝剂、缓凝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早强剂、早强减水剂、防冻剂、膨胀剂、泵送剂、防水剂及速凝剂等十四种外加剂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
1.0.3外加剂混凝土的制作与应用,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基本规定2.1 外加剂的选择2.1.1外加剂的品种应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选择,通过试验及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1.1严禁使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外加剂。
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目录摘要 (1)1.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分析 (2)1.1.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对混凝土的影响 (2)1.2.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 (3)1.3.外加剂减水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之分析 (3)1.4.外加剂引气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 (3)2.混凝土外加剂与混凝土施工 (4)3.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 (4)4.外加剂品种对混凝土性能的负面影响 (5)4.1.普通减水剂 (5)4. 2.高效减水剂 (5)5. 3.早强剂 (5)6. 4.缓凝剂 (5)7. 5.防冻剂 (6)8. 6.膨胀剂 (6)5.外加剂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负面效应 (6)5.1.高效减水剂 (6)9. 2.缓凝剂 (6)10.3.早强剂 (6)5.4.引气剂 (7)6.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趋势 (7)摘要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基础工业建设与建筑业对混凝土、水泥和制品的需求量增加,从而推动了水泥、制品工业、混凝土行业的发展。
但伴随建筑行业技术不断的进步,人们对水泥混凝土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体现在不仅要求混凝土要早强、可调凝、大流动度、、高耐久性、轻质等,而且还要求成型容易和制备的成本低、养护简便等等。
为满足人们的需要,混凝土外加剂就应需诞生了。
混凝土外加剂一般分为早强剂,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
外加剂特点是掺量少、品种多,能起到提高或者改善硬化混凝土的作用。
对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影响进行研究,对更好运用混凝土外加剂,充分发挥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上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外加剂;混凝土;性能1.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分析1.1.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对混凝土的影响(1)每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都有它特有的功能,掺加这种外加剂,能够对混凝土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性能进行改善。
如掺加减水剂可以在保持相同用水量情况下增大混凝土的流动性,或在保持相同流动性情况下降低单位用水量,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等。
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及应用技术一、概述混凝土外加剂是现代混凝土不可缺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混凝土改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技术。
混凝土外加剂用于提高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改善工艺性能,强化生产过程。
同时改善和提高硬化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提高建筑物或构件的质量和耐久性。
此外,还可以节约水泥,降低成本,加快工程进度。
一种外加剂只具备一种或某几种性能,即使应用高效能多功能复合外加剂也不一定能完全满足实际混凝土工程的技术要求。
因此,必须根据混凝土使用要求,正确地选择和应用外加剂才能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有60多年历史。
本世纪30年代初,美国、英国、日本等已经在公路、隧道、地下工程中使用防冻剂、引气剂、塑化剂和防水剂、早期使用的外加剂主要是氯化钙、氯化钠、松香酸钠、木质素磺酸盐和硬脂酸皂等化学物质。
60年代,混凝土外加剂得到较快发展。
1962年,日本将萘磺酸甲醛高缩合物用于混凝土分散剂,1963年,联邦德国研制成功三聚氰胺磺酸盐甲醛缩聚物。
同时出现的还有多环芳烃磺酸盐甲醛缩合物。
由于这三种外加剂对水泥有强的分散作用,减水率高达20%~30%,而不同于普通的减水剂,当时称为高效减水剂或超塑化剂,此名称一直沿用到现在。
高效减水剂的问世,是继钢筋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之后,在混凝土改性上的第三次突破。
在70年代到80年代,针对高强混凝土存在的问题(抗冻性、体积稳定性等)以及流态混凝土存在的问题(如坍落度损失、泌水与离析、耐久性等),许多国家(包括我国)进行了大量基础研究,同时在应用技术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积累了实际工程应用的经验。
90年代初由美国首先提出高性能混凝土HPC的新概念,其基本内容是研究和开发具有早强、高强、工作性好和耐久性好的混凝土。
同时,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法国等相继制定了研究和开发HPC的计划,并认为HPC将成为跨世纪的新材料。
随着建筑向高层化、大型化的发展,HPC的应用将成为混凝土应用的主流。
1引言在施工中,常发生往预拌混凝土中随意加水调整坍落度的现象,这使混凝土拌合物水胶比增大、黏聚性和保水性变差,而导致硬化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严重下降。
为保证预拌混凝土满足不同施工要求及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本文从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黏聚性三个和易性指标着手,结合有关资料和工程应用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将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总结如下,以便与从事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人员共同学习、探讨,不断提高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
2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筑、捣实)并获得成型密实、质量均匀、不离析、不泌水的性能。
和易性一般主要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内容。
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力或机械振动力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流动性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输送、浇筑、振捣施工的难易和混凝土的质量;黏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各组分之间有一定的凝聚力,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不致发生分层和离析现象,使混凝土内部结构保持均匀的性能。
保水性是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在施工中不致产生严重泌水现象的性能,它是反应混凝土拌合物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3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3.1 单位体积用水量单位体积用水量决定胶凝材料浆体(以下简称浆体)的数量和稠度,它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
在一定单位体积用水量范围内,以不同粗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其拌合物流动性与单位用水量成正比关系,即随单位用水量增大,其流动性也增大。
但过大时,会导致拌合物黏聚性变差,甚至产生严重的离析、分层、泌水,并使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严重降低。
3.2 砂率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和空隙率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有较大影响。
在一定的砂率范围内,随着砂率的增加可有效地改善混凝土流动性;当砂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混凝土流动性随着砂率的增加而变差,并影响混凝土强度。
此外,过低的砂率会使混凝土拌合物黏聚性与保水性变差,易发生离析、泌水现象。
浅谈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前言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混凝土外加剂已经成为新型混凝土不可缺少的部分,混凝土外加剂的特点是品种多、掺量少,在改善新拌和硬化混凝土性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又是混凝土改性的主要技术途径,不同的外加剂可以使混凝土性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
目前,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和应用虽有较大的成果,但仍有许多基础研究、开发和应用技术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混凝土中的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是混凝土建设工程发展的必然产物,外加剂在混凝土中起到改善、优化的作用。
不同的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作用不同,例举混凝土建设工程中比较常见的外加剂,如:1、减水剂,此类外加剂可以在相同坍落度的条件下,最大化的降低混凝土的用水标准,通过控制混凝土的表面活性,降低水分用量;2、早强剂,其在混凝土中既可以发挥早强的性能优势,又可以辅助混凝土减水,性能优势非常明显,早强剂的应用必须结合混凝土的实际拌合,由此才能发挥早强剂的作用;3、缓凝剂,其在混凝土中可以延长凝结的时间,控制混凝土的实际凝结。
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非常多,混凝土建设工程的快速发展,带动外加剂的发展,促使其在混凝土工程中发挥更多的优势。
4、引气剂掺入引气剂可使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引人大量均匀分布的微小气泡,防止离析泌水,更重要的是有效地改善了混凝土的抗冻融性和抗除冰盐性能,是提高混凝土使用寿命的一项有效措施。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引气剂主要有松香类和烷基磺酸盐类,另外,也有用皂普加工而成的产品。
松香类引气剂制备方法简便,价格比较低,但引人的气泡结构较差;烷基磺酸盐类是典型的表面活性剂,引气效果较好。
混凝土中的引气量不仅t7引气剂品种、掺量有关,而且也与水泥品种,水泥用量,掺合料的品种·掺量,水胶比,搅拌的方式、时间,坍落度,停放时间,振捣的方式、时间和气温等多种因素有关,必须通过试验找寻其中的规律,并在实际施工时不要轻易改变施工参数。
工程中还经常将引气剂和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复合使用,必须通过试验确定合适的比例,最大程度地发挥协同作用。
对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性能的优化和改进一直是建筑领域关注的焦点。
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为混凝土性能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本文将深入探讨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多方面影响。
一、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及作用机理混凝土外加剂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引气剂等。
减水剂能在保持混凝土坍落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拌合用水量,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吸附分散作用,使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溶剂化水膜,降低水泥颗粒之间的摩擦力,释放出包裹在水泥颗粒中的水分,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
缓凝剂能够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便于施工操作。
其通过抑制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减缓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
早强剂则能加速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缩短养护时间。
它促进水泥的水化反应,加快水泥早期的硬化速度。
引气剂在混凝土中引入微小气泡,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抗冻性。
这些气泡能够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同时在混凝土受冻时起到缓冲作用,减轻冻胀破坏。
二、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工作性能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表现出的特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减水剂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混凝土的流动性。
使得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筑过程中更加顺畅,减少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同时,良好的流动性也有助于混凝土在模板内填充得更加均匀,保证了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缓凝剂的使用可以根据施工需要调整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延缓凝结能够有效降低水化热的集中释放,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对于炎热天气下的施工,缓凝剂能够防止混凝土过早硬化,保证施工质量。
引气剂引入的微小气泡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使其更容易搅拌和浇筑。
并且,气泡的存在还能减少混凝土的泌水和离析现象,提高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三、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力学性能是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等。
论文题目:水泥外加剂对水泥性能的影响作者:专业:班级:学号:指导老师:2014年 4 月 15 日目录摘要 (4)1绪论 (5)1.1前言 (5)1.1.1水泥外加剂在我国的发展 (5)2水泥外加剂的种类及用途 (5)2.1水泥外加剂的作用 (6)2.2水泥外加剂的种类、用途 (6)2.3常用外加剂的分类方法 (7)2.3.1表面活性剂 (7)2.3.2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 (7)2.3.3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7)2.3.4减水剂减水的机理 (8)2.3.5高效减水剂的分类 (8)3水泥外加剂的掺入量 (9)3.1水泥外加剂的掺量 (9)3.2影响外加剂掺量的因素 (10)4外加剂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10)4.1高效减水剂对混凝土的影响 (10)4.2缓凝剂的影响 (10)4.3早强剂的影响 (12)4.4引气剂的影响 (12)4.5膨胀剂的影响 (13)4.6外加剂的选择注意事项 (13)5实验数据论证掺入外加剂后对水泥的影响 (14)5.1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试验 (14)5.2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16)6自我观点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1)2水泥外加剂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专业 xxx摘要:水泥工艺技术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水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水泥可调凝、早强、高强、大流动度、高密实性、高耐久性、低水化热、轻质,而且要求制备成本低、成型容易、养护简便。
为达这些目的,水泥外加剂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已成为水泥中必不可少的成份。
在混凝土、砂浆和净浆的制备过程中,掺人少量的(不超水泥用量的5%)能对混凝土、砂浆或净浆改变性能的一种产品,称为水泥外加剂。
在水泥中加入适量的外加剂,能提水泥质量,改善水泥性能,减少水泥用水量,节约水泥,降低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掺外加剂是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和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按照传统理论方式混凝土是按强度进行设计,衡量混凝土质量的最终标准主要是混凝土的强度。
外加剂使用的注意事项在试验和实践中人们发现,尽管在商品混凝土中掺外加剂,可以改善商品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取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但是,正确和合理的使用,对外加剂的技术经济效果有重要影响。
如使用不当,会酿成事故。
因此,在使用外加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外加剂品种的选择外加剂品种很多,效果各异,特别是对不同品种水泥效果不同。
在选择外加剂时,应根据工程需要,现场的材料条件,参照有关资料,通过试验确定。
(2)外加剂掺量的确定商品混凝土的外加剂均有适宜掺量,掺量过小,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掺量过大,则会造成浪费,有时会影响商品混凝土质量,甚至造成质量事故。
因此,应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掺量。
(3)外加剂的掺加方法外加剂掺入商品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方法不同,其效果也不同。
例如减水剂采用后掺法比先掺法和同掺法效果好,其掺量只需先掺法和同掺法的一半。
所谓先掺法是将减水剂先与水泥混合然后再与骨料和水一起搅拌;同掺法是将减水剂先溶于水形成溶液后再加入拌合物中一起搅拌;后掺法是指在商品混凝土拌合物送到浇筑地点后,才加入减水剂并再次搅拌均匀进行浇筑。
因此,使用外加剂时要根据工程特点、材料情况和施工条件通过试验确定。
在试验和实践中人们发现,尽管在商品混凝土中掺外加剂,可以改善商品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取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但是,正确和合理的使用,对外加剂的技术经济效果有重要影响。
如使用不当,会酿成事故。
因此,在使用外加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外加剂品种的选择外加剂品种很多,效果各异,特别是对不同品种水泥效果不同。
在选择外加剂时,应根据工程需要,现场的材料条件,参照有关资料,通过试验确定。
(2)外加剂掺量的确定商品混凝土的外加剂均有适宜掺量,掺量过小,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掺量过大,则会造成浪费,有时会影响商品混凝土质量,甚至造成质量事故。
因此,应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掺量。
(3)外加剂的掺加方法外加剂掺入商品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方法不同,其效果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