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包装材料对小包装中药饮片质量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10
中国乡村医药小包装中药饮片入库验收的常见问题与原因分析金李峰李玲小包装中药饮片指将加工炮制合格的中药饮片,根据临床常用剂量用一定的包装材料封装,并注明药名、产地、规格、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执行标准和企业名称等信息,供药师直接调配而无须称量的单味定量饮片[1]。
与传统的散装饮片调剂方式相比,具有信息标识明确、剂量稳定性好、调配卫生方便、易于复核纠错等优点。
由于小包装本身的特性,无法完全依照传统散装饮片验收方法进行质量检查,入库验收工作的侧重点须相应调整。
笔者结合药房实际情况,对造成小包装中药饮片验收不合格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类并分析,现报道如下:1 饮片因素1.1内部质量变化中药的质量指中药材自身的品质状况。
传统中药饮片验收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性状鉴别,主要依靠中药师眼观、手摸、鼻闻、口尝等方式综合判断饮片的真伪与质量等级。
小包装改良后,一是外部的包装材料使饮片验收直观性下降,且失去了如气味等重要特征的鉴别条件,不利于内在质量的判断;如僵蚕断面缺失“胶口镜面”特征、地龙内部混有泥土等,仅从外部观察较难发现。
二是由于包装材料的透气性较差,时间过久个别品种可能存在外观尚好但内部已变质的问题;如全蝎小包装,患者投诉外包装完好,但开袋后已变臭的情况。
对于有怀疑的品种,应当现场开包检查。
1.2片型规整度差小包装饮片对单包重量有较高的要求。
包装规格越小的品种,对饮片形态的要求越高。
如白术6g与15g包装相比较,片型过大则6g的包装较难做到饮片外形完整且剂量恰好精准;若将大片破碎后再包装,又存在片型过小或细碎过多的情况,易被患者误解为饮片质量差。
这类饮片主要集中在较粗大的根及根茎类药材中,如泽泻、川芎、山药、天花粉、当归、莪术等,验收时须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1.3炮制不规范中药饮片中炮制品占比较大。
散装饮片的炮制不到位或不规范的情况较易检查,换成小包装后作者单位:315400 浙江余姚市中医医院药剂科通信作者:金李峰,Email:LIF_jin@ 对炮制程度的直观鉴别产生了一定障碍。
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利弊分析中药小包装饮片是不需称量,按设定剂量包装,直接“数包”配方的中药饮片。
本文分析了小包装中药饮片在使用过程中的利弊,以更好地推广和应用。
标签:中药饮片;小包装;利弊【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1-0174-01中药小包装饮片是指加工炮制合格的中药饮片,根据临床常用剂量用一定的包装材料封装,由药师直接调配,无需称量的一种饮片包装方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8年8月出台了《小包装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应用指南》。
福州市第二院自2011年8月开始采用小包装中药饮片,总结使用一年半的经验,小包装中药饮片有利有弊,现分析如下:1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优点1.1保证药品质量散装饮片含有较多的琐屑、灰尘,因其裸露,较易受阳光、空气以及温湿度影响。
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后,由于饮片经过多次筛选后包装,饮片更洁净。
饮片包装采用无毒的食品、药品专用塑料包装材料,可减少饮片受空气、阳光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减少二次污染,从而保证药品质量。
1.2减少浪费使用散装饮片时较易发生串斗,不易分检,只能丢弃,造成浪费。
同时,散装饮片调剂时手抓戥称,较易形成撒漏,也容易引起浪费。
小包装中药饮片避免了药斗底部的药末沉积、串斗和调剂时饮片落地的浪费,降低了损耗。
1.3剂量准确散装饮片调剂时手抓戥称,调剂人员在调配过程中称取每一味中药饮片的总量,再进行分剂,容易造成每一剂药之间存在重量差异。
小包装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在对中药饮片进行包装时,使用自动分检机,由机器控制重量,使分剂量更准确,克服了散装中药饮片分剂不均的弊端。
1.4改善工作环境中药饮片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饮片外表会附着不少灰尘、和粉末状的中药饮片,在装斗和调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粉尘飞扬,工作环境恶劣,严重影响药剂师的身心健康。
小包装中药饮片明显改善了工作环境。
1.5患者便于核对普及中药知识散装饮片对患者来说因不识药无法自己核对,不能满足患者的知情权,不利于中药知识的普及。
•1000•光明中医2021 年3 月第36 卷第6 期CJGMCM March 2021. Vol 36.6【教管论坛】浅谈中药小包装饮片安全问题吕萍摘要:为了促进小包装中药饮片在医院药房中更好地服务临床,对小包装中药饮片在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
总结 小包装饮片的特点,能够改善药房调剂环境、方便处方调配、保证饮片的纯净。
在肯定小包装饮片优点的同时不断改进存在的安全问题,本着患者提高优质服务的观念,不断深入研究寻找更为积极的解决方案,降低不良因素对中药小包装饮片安全的影响。
关键词:中药饮片;小包装饮片;用药安全;临床分析doi: 10. 3969/j. issn. 1003-8914.2021.06.056 文章编号:1003-89I4(2021)-06-1000-03小包装中药饮片指经过炮制加工合格的中药饮片,根据提前设计好的剂量进行分量包装,在调配处方 时可按照包数直接调剂,不用再使用剂量器具对中药饮片进行称量调剂,属于一种新型的中药饮片包装形式[1]。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药饮片发挥着重要的作 用,为人们健康保健护航。
随着中药不断现代化、标准 化,传统称量调剂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临床调配要求。
小包装中药饮片具有剂量准确、检查方便、分成少、卫 生条件好等优点。
但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小包装中 药饮片的安全问题日益突显[21。
本文对小包装中药饮 片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措施。
1小包装饮片存在的问题1.1包装问题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小包装中药饮片 的包装为塑料,虽然包装本身无毒,在加工过程中会增 加热稳定剂、抗氧化剂、增塑剂等,以上添加剂均会产 生毒性,具有一定的致癌作用另外,一些含有辛 香挥发油、脂肪油脂、多糖的药材,与塑料长期接触容 易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有害物质,不仅影响饮片的质量,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除包装材料的不安全性,包 装质量也存在不安全性,小包装中药饮片会有封口不严、破损等情况,出现破损的包装不但会使饮片受到污 染还会影响饮片重量,影响治疗效果[4]。
中药饮片包装管理1. 简介中药饮片在中国医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包装管理是确保其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档旨在介绍中药饮片包装管理的相关内容。
2. 包装材料选择中药饮片的包装材料选择应符合卫生标准,并具备一定的保护功能,以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和安全。
常用的包装材料包括药用包装纸、药用塑料袋等。
3. 包装设计要点在中药饮片包装设计中,应注意以下要点:- 包装设计应简洁明了,方便使用和储存。
- 包装上应标明中药饮片的名称、规格、批号等重要信息。
- 包装设计应考虑饮片的特性,避免过度包装和浪费。
4. 包装过程控制在中药饮片的包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控制措施:- 包装环境应保持清洁,并且符合卫生标准。
- 包装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 包装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避免中药饮片受到污染。
5. 包装质量控制为确保中药饮片的包装质量,应进行以下质量控制措施:- 对包装材料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要求。
- 对包装过程进行监控,确保符合规程。
- 对包装后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确保质量合格。
6. 批号管理中药饮片的每批产品应有独立的批号,批号应清晰标记在包装上,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管理。
7. 包装储存和运输中药饮片的包装储存和运输应注意以下事项:- 包装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远离有害物质。
- 包装应避免受到挤压和碰撞,防止包装破损和中药饮片受到影响。
- 包装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确保包装完好无损。
以上是中药饮片包装管理的相关内容,通过严格执行这些管理措施,能够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和安全。
常用包装材料对小包装中药饮片质量的影响目的:了解常用包装材料对中药饮片质量的影响,为找到中药饮片适宜的包装材料提供参考。
方法:以“小包装中药饮片” “包装材料”“质量”“Small package of Chinese herbal slices”“Packaging materials”“Quality”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10年1月-2018年8月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常用包装材料及标准、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包装材料与药材之间的相容性等进行论述。
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 531篇,其中有效文献55篇。
目前小包装中药饮片常用材料为聚乙烯塑料袋、铝箔袋、聚丙烯塑料袋和牛皮凝膜纸袋,这些包装材料并不都是《小包装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应用指南》所规定的,并且虽然该指南有规定包装材料,但没有对这些材料作出具体的质量要求,只能相对参考《国家药包材标准》中的要求。
包装材料中的添加剂、残留溶剂、残留单体、残留重金属等迁移过量则对人体有危害,但目前对迁移量还没有进行限量规定,可将食品包装材料对迁移规律及迁移量的研究方法运用到小包装中药饮片中,制订相应的限量标准。
药材与包装材料的相容性关系体现在渗透、溶出、吸附、化学反应、变形等方面,目前化学反应及变形研究鲜有报道,已有的研究涉及的药材和活性成分也较少,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药品包装材料与不同药效物质基础饮片之间的相容性研究。
关键词小包装;中药饮片;包装材料;质量中药饮片小包裝是指将加工炮制合格的饮片,根据临床常用剂量采用一定的包装材料封装,由配方药师直接调配而无需称量的一种新型饮片包装形式[1]。
小包装饮片解决了传统手抓戥称中称不准、分不匀、效率低、浪费大和卫生差等问题。
与传统的手工称量模式相比,小包装中药饮片具有保持中药特色、剂量准确、易于复核、提高效率、饮片纯净、改善工作环境、减少浪费、提高消费透明度等优点[2]。
但同时中药饮片小包装也存在占用空间大、拆包烦琐、成本高等问题,并且其包装材料最常用的是聚乙烯(PE)塑料单膜,该材料不仅不环保,其质量检查也不方便[2]。
小包装中药饮片从2007年开始推广到2010年的3年时间内,在全国中医医院的使用比例就已经达到34.09%,其中三级中医医院使用比例高于其他级别中医医院约20%[3]。
关于小包装中药饮片的文献,大多数是关于其使用情况及利弊分析[4-8],鲜少有对包装材料进行具体分析的。
包装材料本身的质量、安全性以及包装材料与药物之间的相容性对药材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9]。
但就已有的文献报道,可以发现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包装材料对中药质量的影响研究并不系统深入,不管是在安全性还是在相容性方面。
笔者以“小包装中药饮片” “包装材料”“质量”“Small package of Chinese herbal slices”“Packaging materials”“Quality”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10年1月-2018年8月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
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 531篇,其中有效文献55篇。
现对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常用包装材料及标准、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包装材料与药材之间的相容性等进行论述,了解常用包装材料对中药饮片质量的影响,为找到中药饮片适宜的包装材料提供参考。
1 小包装中药饮片常用包装材料及标准在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小包装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应用指南》中规定,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包装材料有5种,分别是PE塑料单膜、PE复合塑料膜、汗衫布、无纺布及纤维滤纸。
但有调查发现目前饮片包装中使用较多的材料是PE塑料袋、铝箔袋、聚丙烯(PP)塑料袋和牛皮凝膜纸袋[10-11],所以本文就常用的这4种包装材料进行论述。
1.1 PE塑料袋PE是最常用的塑料膜,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一般溶剂,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12];有一定的透气性,但较差,易致中药饮片霉变;透明度低,导致复核不便;透水性差,故能有效防水[13];无毒无害,经常被用于复合材料的热封层和防潮层。
根据PE的密度不同,PE主要分为线性低密度PE(LLDPE)、低密度PE(LDPE)、高密度PE(HDPE)三大类[12]。
胡鹏翼等[14]研究山药饮片包装材料时发现,牛皮凝膜纸袋包装的山药饮片在储存9个月时发生霉变;而铝箔、PE塑料包装的饮片各检测指标差异不大。
张丽娟[15]考察PE塑料袋、铝箔复合膜袋和牛皮凝膜纸袋与苦杏仁饮片之间的相容性时,通过对3种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残留物进行比较,发现以PE塑料袋包装最佳。
钟凌云等[16]研究葛根饮片包装贮藏的方法时,通过葛根素含量变化趋势,发现PE塑料袋包装为佳。
余书琦等[17]研究PE塑料、铝箔、纸袋等不同包装材料对黄芪饮片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时发现,PE塑料包装的黄芪甲苷含量相对稳定,黄芪饮片可选用PE 塑料包装。
1.2 铝箔袋铝箔复合膜是最常用的复合卷膜,通常含有纯铝(AL)和镀铝(VMPET)。
其阻隔性好、防潮防水、气密性强,并具有保香性[18]。
黄勤挽等[19]研究不同包装材料对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影响时发现,能保持含量最佳、有效期最长的包装材料是铝箔袋。
张亚梅等[20]研究党参饮片的包装贮藏材料(PE塑料、铝箔、牛皮凝膜纸袋)时发现,以铝箔包装的样品存放时间最久,且党参饮片的性状、含量变化不大。
唐梅[21]研究黄精小包装饮片的包装材料时发现,以铝箔与PE的复合膜袋包装挥发性成分变化最小。
王晓宇等[22]研究比较不同包装材料下枸杞子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时发现,铝箔与PE的复合膜袋包装的枸杞多糖含量较另两种稳定,更适用于枸杞子饮片。
兰志琼等[23]考察不同包装材料对苦杏仁饮片性状和含水量的影响时发现,为保证苦杏仁饮片性状稳定,宜用铝箔与PE的复合膜袋。
1.3 PP塑料袋PP为无毒、无臭、无味的乳白色高结晶的聚合物,是目前所有塑料中质量最轻的品种之一。
杨娟英等[24]分别用高压PE、5丝PE、拉伸性聚丙烯(OPP)/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AL/PE、PET/VMPET/PE、低压PE包装材料包装,以对薄荷饮片进行贮藏研究。
结果,OPP/PE包装对薄荷挥发油含量影响较小,效果最佳。
王建科等[25]研究了哥王饮片包装材料,对牛皮纸与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LDPE复合膜进行比较。
结果,综合外观性状与成分含量变化,BOPP/LDPE复合膜更合适。
陈衍斌等[26]分别用高压PE、5丝PE、OPP/PE、PET/AL/PE、PET/VMPET/PE、低压PE这6种包装材料对当归饮片进行包装,根据饮片外观变化、水分及成分含量变化等,最终优选出OPP/PE包材作为当归饮片的包装材料。
1.4 牛皮凝膜纸袋牛皮纸的强度高、韧性好,在其中一层纸里面涂的防水膜可起防水防潮的作用[27]。
张丽娟[15]考察PE塑料袋、铝箔复合膜袋和牛皮凝膜纸袋对苦杏仁饮片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皮凝膜纸袋能较好地保留苦杏仁中的化学成分。
虽然《小包装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应用指南》中规定了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包装材料,但对其材料控制参数还未有特定的标准,笔者认为可以相对参考《国家药包材标准》[28]对药用复合膜、袋的要求,其控制参数有红外光谱鉴别、密度、阻隔性能、机械性能、热合强度、炽灼残渣、溶出物试验、微生物限度、异常毒性等。
2 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研究在4种常用包装材料中,PE塑料袋、PP塑料袋本身就是塑料,而铝箔袋常用的也是铝箔与PE的复合材料,牛皮凝膜纸袋内的防潮层也是塑料膜,几乎都有塑料的成分。
塑料包装材料因其较好的可塑性、弹性和强度而成为一种常见的药品包装材料。
但是,其中仍然不可避免地添加了很多有毒有害物质,如塑料包装材料中的添加剂和残留溶剂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很可能通过包装渗透到中药饮片中,造成饮片污染,并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2.1 添加剂塑料包装材料中的添加剂主要功能是提升塑料的使用性能,所以常见的添加剂有增塑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等[29]。
2.1.1 增塑剂增塑剂是通过降低高分子材料的转变温度,使其直接液化或更柔软,用来提高塑料材料的弹性、耐用性和透明度的一种添加剂[30]。
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是最常见的增塑剂,常用的有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BP)等。
李丽丽等[31]的研究表明,含有PAEs的塑料包装中的PAEs会因为外界环境因素如水、温度等的变化迁移至包装物品中,造成污染。
王思宇[32]研究發现,在常温条件下,PAEs的迁移较小,而在高温条件下,PAEs会对食品造成严重的污染。
贾芳等[33]研究发现,柠檬酸酯增塑剂的迁移量随时间延长与温度升高会增大。
而且体内增塑剂的过量累积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影响生殖机能,对内脏也会造成严重损伤[34]。
2.1.2 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是可以阻止或延缓聚合物的氧化降解,从而延长塑料使用寿命的一类添加剂[35]。
常用的有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简称抗氧剂1010)和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简称抗氧剂1076)等。
由于抗氧化剂从加入塑料开始就在不停地反应以保证塑料品质,所以塑料包装材料中会残留有抗氧化剂反应产生的裂解物质和分子单体[36]。
特别是PE、PP等包装材料,抗氧化剂及其裂解物是迁移的主要物质[33]。
研究表明,大剂量的BHA可致癌[37],TBHQ对人体的肝、脾、胃均有不利影响,有急性毒性和慢性致癌作用[38]。
2.1.3 光稳定剂光稳定剂是指能改善塑料包装对光线抵抗力弱的性能,延长塑料包装使用寿命的一种添加剂[39]。
紫外线吸收剂是光稳定剂的主要类型之一,能有效地吸收波长为290~400 nm的紫外线,起到抑制紫外光对塑料的降解作用[40]。
常用紫外线吸收剂有三嗪类、苯并三唑类、二苯甲酮类、水杨酸酯类和取代丙烯腈类等[39]。
但有研究表明,部分紫外线吸收剂有毒有害[40],如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能使老鼠心脏中毒,2,2′ -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等15种含羟基的衍生物均有雌激素活性,且雌激素活性强于双酚A[40]。
2.2 残留溶剂及单体包装材料中除了含有各种添加剂外,还有残留在包装材料上的残留溶剂及单体,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向内部药品迁移溶出的现象,都会造成包装材料的安全隐患。
2.2.1 残留溶剂残留溶剂主要指在印刷和复合中残留在包装材料上的有机溶剂,如甲苯、乙酸乙酯、异丙醇和丁酮等[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