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填(石渣)第1-5层
- 格式:doc
- 大小:72.03 KB
- 文档页数:20
回填土料不得采用淤泥和淤泥质土,回填土料有机质含量不应大于5%。
基坑回填土料可以采用素填土、粘性土、砂质土、砂石混合料或石渣,压实系数大于0.90。
未尽事宜参广东省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JT 15-20-2016》第17.3节基坑回填技术要求1、回填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优质土。
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粒径不应大于50mm,含水量应符合压实要求。
填土材料如无设计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碎石、砂土和爆破石碴,可作表层以下地填料。
(2)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作各层地填料。
(3)碎块草皮和有机含量大于8%的土,仅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
(4)淤泥和淤泥质土不能用作填料。
2、防水层工程周围800mm以内宜用砂土、粘土或粉质粘土回填,其中不得含有石块、碎砖、灰渣及有机物。
回填施工0应均匀对称进行,并分层夯实。
人工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250 ,机械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300 ,并应防止损伤防水层。
3、其它范围若以砾石、卵石或块石作填料,分层夯实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0 ;分层压实时不宜大于200。
4、不得使用淤泥、耕土、冻土、膨胀性土、生活垃圾以及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
5、回填土压实系数要求:地面以下不小于0.94,采用砂土回填时,干密度不小于1.65t/m3。
6、防水层外侧粘7mm厚发泡聚乙烯片保护层,密度每立方不少于30Kg。
基坑回填设计说明及规范要求时间: 2021-09-17 14:06:50基坑回填设计说明及规范要求依据1、图纸第二部分YDK3820-YDK4160段围护结构2、地下铁道I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99-1999 )一、图纸说明10.3 回填工程为保证地下结构周围-定范围内形成不透水层,并控制回填区后期沉降在允许范围内,回填的土方应选用密实的粘性土或其它合适的填料,回填至原状地面标高或设计标高。
(1)基坑必须在主体结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回填。
(2)现场挖出的淤泥、粉砂、杂填土、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腐质士不能作为回填土。
地下室回填土规范篇一:地下室外侧回填土方案地下室外侧回填土方案本地下室(-1.9米以下)回填工程,受现场场地条件和坑侧间距的限制,回填难度较大。
为保证防水层成品的质量和确保工程施工安全,按如下要求组织该分项工程的施工:一、工作面的划分:按设计的要求,地下室回填土应在主体达到五层以上方可回填。
考虑到工程基坑安全和现场文明施工,甲方要求外墙砼达到设计要求后即进行回填。
因后浇带尚未浇注,需采用一系列的措施来保证该分项工程的完成。
根据目前三个施工段的进度,拟将本次回填工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2-J~1-F外墙回填土第二阶段后浇带间回填土第三阶段 1-F~1-A外墙回填土在三个阶段的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进度,穿插安排防水保护墙的施工。
为保证土方回填后地下水位满足设计的要求,能连续降水,需在基坑底部设盲沟。
具体做法为:采用无管盲沟,石子过滤层选用80-150mm的碎石,小石子可采用10mm的碎石,达到50cm。
在三区设集水井,保证一区二区的地下水排放。
二、防水保护墙的施工由于地下室侧面的深度达9.4米,施工面比较狭窄,一次性砌筑120墙的高度太高。
为保证该墙的施工质量,采取如下措施:1、因高度太高,墙体易发生倾覆,防护墙上每隔3米设一根构造砖柱,柱截面240*240。
2、防护墙每3米高为一施工段,按施工图集的要求,墙体与防水层之间用砂浆填实。
三、运输方式1、回填土土源由甲方指定,并运至离建筑物100米以内,100以外另按规定计取费用。
考虑到负一层楼面承载力的要求(设计要求20KN/M2),拟采用农用自卸车运土,可以满足施工。
2、回填时,不能从基坑外侧倒土的,自卸车从负一层顶板向下倒土。
具体倒土的位置见示意图。
3、填土方量:第一段:(57.9+4.1+2)*(5+1.2)/2*10=1984M3(北侧)(46+3.1)*(7+1.2)/2*10=2013M3(东侧)(46+3.1)*(3+1)/2*10=982M3(西侧)合计:4979M3(北后浇带以北)第二段:30*(7+1.2)/2*10=1230M330*(3+1)/2*10=600M3合计:1830M3(后浇带之间)第三段:(57.9+4.1+2)*(6+1.5)/2*10=2400M3(南侧)(36+3.75)*(7+1.2)/2*10=1630M3(东侧)(36+3.1)*(3+1)/2*10=1382M3(西侧)合计:5412M3约合∑=4979+1830+5412=12221m3四、回填要求1、回填时应将坑底杂物清理干净,并抽净积水。
分层填土一、施工准备1、材料⑴回填土:且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优质土。
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粒径不应大于50mm,含水量应符合压实要求。
⑵石屑:不应含有有机杂质。
⑶填土材料如无设计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碎石、砂土(使用细、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办好签证手续)和爆破石碴;可作表层以下的填料。
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作各层的填料。
碎块草皮和有机含量大于8%的粘性土,仅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
4)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软土或沼泽地区,经处理其含水率符合压实要求的,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位。
5)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土、流动状态的泥炭土和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粘性土等,不得用作填方材料。
2、作业条件⑴填土基底已按设计要求完成或处理好,并办理验槽签证。
⑵基础、地下构筑物及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已进行检查和办好隐蔽验收手续,其结构已达到规定强度。
⑶大型土方回填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压实工艺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每层填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重要的填方工程和路基,其参数应通过压实测定确定。
⑷室内地台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道安装(经试水合格)或间墙砌筑,并将填区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等清除干净后再进行。
⑸在建(构)筑物地面以下的填方,若填筑厚度小于0.5m,应清除基底上的草皮和垃圾;若填筑厚度小于1m,应清除树墩及割去长草。
⑹填土前,应做好水平高程的测设。
基坑(槽)或沟坡边上按需要的间距打入水平桩,室内和散水的墙边应有水平标记。
二、操作工艺1、当填方基底为积土或耕植土时,如设计无要求,可采用推土机或工程机械压实5~6遍。
2、填筑粘性土,应在填土前检验填料的含水率。
含水量偏高时,可采用翻松晾晒,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含水量偏低,可预先晒水湿润,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等措施。
3、使用碎石类土或爆破石渣作填料时,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当使用振动辗压时,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3/4)。
回填试验规范篇一:回填土取样标准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一)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 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
(环刀法)(二)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应不少于1个点;每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
(环刀法)1、整片垫层(1)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布置一个。
(2)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环刀法每20m至少布置一个;贯入法每5m至少布置一个。
3、单独基础下垫层(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四)依据《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环刀法)砂砾、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灌砂法)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
(环刀法)(五)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沟槽覆土、沟槽回填填砂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六)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1997)取样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房建基础回填石渣计算公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建设也在不断增加。
在房屋建筑过程中,基础回填石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基础回填石渣是指在房屋地基下方进行填充的一种材料,它可以有效地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保证房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基础回填石渣时,需要根据一定的计算公式来确定所需的石渣量,以确保填充的质量和效果。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基础回填石渣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基础回填石渣的计算公式。
1. 基础回填石渣的体积计算公式:V = A × H。
其中,V表示所需的石渣体积,A表示地基的面积,H表示填充的高度。
2. 基础回填石渣的重量计算公式:W = V ×ρ。
其中,W表示所需的石渣重量,V表示石渣体积,ρ表示石渣的密度。
二、基础回填石渣的应用。
1. 确定地基面积。
在进行基础回填石渣之前,首先需要对地基的面积进行测量和计算。
通常情况下,地基的面积可以通过平面测量工具进行测量,也可以通过建筑设计图纸来获取。
一旦确定了地基的面积,就可以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来计算所需的石渣体积。
2. 确定填充高度。
填充高度是指在地基下方需要填充的石渣的高度。
填充高度的确定需要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土壤的稳定性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填充高度可以根据建筑设计要求和地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在确定了填充高度之后,就可以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来计算所需的石渣体积。
3. 确定石渣密度。
石渣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石渣的质量。
石渣的密度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或者参考相关的材料手册来获取。
一旦确定了石渣的密度,就可以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来计算所需的石渣重量。
三、基础回填石渣的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基础回填石渣时,需要注意石渣的质量和来源。
选择质量好、来源可靠的石渣对于地基的稳定性和房屋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2. 在进行基础回填石渣时,需要注意填充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填充不均匀或者密实度不够都会影响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房屋的稳定性。
土方回填施工土方回填,系用人力或机械对场地、基坑(槽)进行分层回填夯实,以保证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场地、基坑(槽)和管沟、室外散水等回填土工程。
一、材料要求1、土料宜优先处用基坑(槽)中挖出的原土,并清除其中有机杂质和粒径大于50mm的颗粒,含水量应符合要求。
2、石屑不含有机杂质,粒径不大于50mm。
3、粘性土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可用作各层填料。
4、碎石类土、砂土和爆破石渣其最大块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垫厚度的2/3,可用作表层以下填料。
5、碎块草皮和有机质含量不大于8%的土。
仅可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6、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土料二、主要机具设备人工回填主要机具设备有:铁锹、手推车、木夯、蛙式打夯机、筛子、喷壶等。
机械回填主要机具设备有:推土机、铲运机、汽车、光碾压路机、羊足碾、平碾、平板振动器等。
三、作业条件1、回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草皮、杂物、树根和淤泥,排除积水,并在四周设排水沟或截洪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填方区或基坑(槽),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2、施工完地面以下基础、构筑物、防水层、保护层、管道(经试水合格),填写好地面以下工程的隐蔽工程记录,并经质量检查验收、签证认可。
混凝土或砌筑砂浆应达到规定强度。
3、大型土方回填,应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对压实系数的要求、施工机具设备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每层铺土厚度和打夯或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4、做好水平高程的测设,基坑(槽)或沟、坡边上每隔3m打入水平木桩,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做好水平标记。
四、施工操作工艺1、填土前应检验其土料、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
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宜。
当含水量过大,应采取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填、掺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防止出现橡皮土。
如土料过干(或为砂土、碎石类土)时,则应预先洒水润湿,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较大功率的压实机械等措施。
各种压实机具的压实影响深度与土的性质、含水量和压实遍数有关,回填表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应按设计要求经试验确定,其参考数值见表1-7。
回填石渣施工规范篇一:回填土规范分层填土一、施工准备1、材料⑴回填土:且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优质土。
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粒径不应大于50mm,含水量应符合压实要求。
⑵石屑:不应含有有机杂质。
⑶填土材料如无设计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碎石、砂土(使用细、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办好签证手续)和爆破石碴;可作表层以下的填料。
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作各层的填料。
碎块草皮和有机含量大于8%的粘性土,仅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
4)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软土或沼泽地区,经处理其含水率符合压实要求的,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位。
5)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土、流动状态的泥炭土和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粘性土等,不得用作填方材料。
2、作业条件⑴填土基底已按设计要求完成或处理好,并办理验槽签证。
⑵基础、地下构筑物及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已进行检查和办好隐蔽验收手续,其结构已达到规定强度。
⑶大型土方回填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压实工艺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每层填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重要的填方工程和路基,其参数应通过压实测定确定。
⑷室内地台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道安装(经试水合格)或间墙砌筑,并将填区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等清除干净后再进行。
⑸在建(构)筑物地面以下的填方,若填筑厚度小于0.5m,应清除基底上的草皮和垃圾;若填筑厚度小于1m,应清除树墩及割去长草。
⑹填土前,应做好水平高程的测设。
基坑(槽)或沟坡边上按需要的间距打入水平桩,室内和散水的墙边应有水平标记。
二、操作工艺1、当填方基底为积土或耕植土时,如设计无要求,可采用推土机或工程机械压实5~6遍。
2、填筑粘性土,应在填土前检验填料的含水率。
含水量偏高时,可采用翻松晾晒,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含水量偏低,可预先晒水湿润,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等措施。
3、使用碎石类土或爆破石渣作填料时,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当使用振动辗压时,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3/4)。
关于路基基底填筑石渣施工要求
各驻地办、项目部:
由于近期雨水较多,路基填前碾压没有明显进展,为了加快路基填筑的施工进度,保证路基的填筑质量,经请示指挥部同意,在不增加较大投资的情况下,各合同段在路基清表完成之后,可以填筑1、2层石渣,总监办对路基基底填筑石渣要求如下,石渣填筑前必须做到:
1、路基清表必须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并通过驻地办验收,清表标高驻地办已经复测,总监办完成了抽检。
2、对填石渣路段的填前碾压的压实度不做具体要求,特殊路基按设计文件及总监办的相关文件执行。
3、石渣回填的层厚为40-50cm,石渣回填的宽度按路基设计宽度两边各减1米,石渣外侧1米填筑土方以满足绿化的要求;石料粒径不得大于层厚的2/3,石渣填筑的压实质量按压沉值控制,压沉值按设计要求执行,即平均值小于5mm,标准差小于3mm;压沉值观测断面间距为40米,每断面设观测点5-9个,其中直径10-15cm的钢球观测点不少于3个。
4、如果经驻地办验收后压沉值仍达不要求,可以继续填筑第二层石渣,第二层石渣经驻地办验收合格后,按设计要求进行路基填筑施工;如果第二层石渣填筑的压沉值仍不合格,所有费用施工单位自负。
5、施工结束后,各标段及时将回填石渣的段落桩号逐级上报驻地办、总监办、指挥部。
6、1、6合同石方开挖量大,应抓紧施工,以利合同段挖方纵向利用。
2009年4月25日
主题词:路基基底石渣填筑要求
抄报:长深公路遵化至南小营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共印18份。
路基片石回填要求路基施工是公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路基片石回填是路基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路基片石回填指的是将碎石、石渣等材料填充到路基中,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下面将从材料选择、回填方法和质量要求三个方面详细介绍路基片石回填的要求。
一、材料选择路基片石回填所选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1. 碎石:应选用坚硬耐磨、颗粒骨架均匀、无太多细颗粒的碎石。
碎石的颗粒应满足规范要求,不得含有土壤、泥浆等杂质。
2. 石渣:应选用质量稳定、粒径均匀的石渣。
石渣应经过筛分,不得含有大颗粒或细颗粒。
3. 其他填料: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选用砂、粉煤灰等填料进行回填。
这些填料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以满足工程要求。
二、回填方法路基片石回填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平铺法和半平铺法。
1. 平铺法:首先,在路基上铺设一层碎石或石渣,然后用压路机进行压实。
压实后,再铺设下一层填料,并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回填到设计要求的高度。
2. 半平铺法:首先,在路基上铺设一层碎石或石渣,然后进行初期压实。
初期压实后,再铺设一层填料,并进行二次压实。
这样,可以使填料更加紧密,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
三、质量要求路基片石回填的质量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厚度要求:路基片石回填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回填的过程中,应不断进行测量,以确保回填的厚度符合要求。
2. 均匀性要求:回填材料应均匀分布在路基上,不得出现局部高低不平的情况。
为了保证均匀性,可以使用平铺法或半平铺法,并进行适当的压实。
3. 压实度要求:回填材料应经过适当的压实,以提高路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压实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一般不超过30cm,压实次数应根据填料类型和路基高度来确定。
4. 排水性要求:回填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排水性能,以防止水分在路基中积聚。
对于含有大量粉状颗粒的填料,应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如铺设排水管道等。
路基片石回填是路基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公路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3.1 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抽除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
如在耕植上或松土上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
6.3.2 对填方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
6.3.3 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确定。
如无试验依据,应符合表 6.3.3的规定。
说明:6.3.3 填方工程的施工参数如每层填筑厚度、压实遍数及压实系数对重要工程均应做现场试验后确定,或由设计提供。
6.3.4 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检验标准应符合表 6.3.4的规定。
一、一般规定:1 施工材料的规定:1.1 回填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优质土。
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粒径不应大于50mm,含水量应符合压实要求。
1.2 石屑:不应含有有机杂质。
1.3 填土材料如无设计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3.1 碎石、砂土(使用细、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和爆破石渣,可作表层以下的填料。
1.3.2 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作各层的填料。
1.3.3 碎块草皮和有机含量大于8%的土,仅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
1.3.4 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软土或沼泽地区,经过处理且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可用于填方次要的部位。
2 作业条件2.1 填土基底已按设计要求完成或处理好,并办理验槽签证。
2.2 基础、地下构筑物及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已进行检查和办好隐蔽验收手续,且结构已达到规定强度,基础分部经质监站验收通过。
2.3 大型土方回填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压实工艺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每层填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重要的填方工程和路基,其参数通过压实测试来确定。
2.4 室内地台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道安装(经试水合格)或间墙砌筑,并将填区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等清除干净后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