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乘法估算
- 格式:ppt
- 大小:461.00 KB
- 文档页数:10
二年级数学下册《乘法》知识点汇总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三)位数,也可能是
(四)位数。
2、口算乘法:整、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两位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直接用两位数乘以整数位上的数,然后在乘积末尾加0即可。
例如:2350=?先用235=115,再在115后面添0,得到2350=1150。
4、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5、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必算出准确的结果,而是把一些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整百、整千,然后进行计算,这样的计算就叫做估算。
估算时,横式要写“≈”(约等号),答句中要加上“大约”。
如: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乘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乘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
6、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都要三大步:
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7、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乘数同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乘数位上的数相乘。
8、相关公式:
乘数乘因数=积
积乘数=另一个乘数
9、运算顺序:
先乘除,再算加减;
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10、乘法计算规律: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例如:234=92,若23这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4扩大10倍,则积也扩大10倍,为920。
二年级数学下《乘法的估算》课后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学校是同学学习的地方,每一位同学都很关心自身的学校,本节课中教师就是利用了同学与学校的特殊的关系,从多方面让同学感受到学校对自身生长的关心,也让每个同学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当中来,做学校的小主人,为学校的建设出谋划策。
这也是新教材对同学提出的要求,体现了人文关怀。
另一方面,给同学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可以大胆的表达自身的见解。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小朋友们怎么想的,只有通过他们的言语得以表示。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注意给同学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他们的考虑和情感得到完全的放松和充沛的尊重,这样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才得已尽情的流露和表述,不同的看法和结论才可以在一步步的表达
中得已完善,每个小朋友的思维和情感也得到了发展。
再次整节课的设计体现了选择性、开放性、层次性、多样性,给了同学探究的空间,不只是形式的开放,还有理念的开放,层层递进,信息量大,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
重要的是体现了数学的特点,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知识的获取不是老师硬塞给小朋友们,而是小朋友们在具体的情景中积极的考虑,不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上生生、师生的交流和谐而又自然的融为一体,思维的碰撞不时燃起知识的火花,小朋友们的学习欲望自然高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以充沛的发挥。
学习知识的主动性也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乘法的估算估算是一种数学思想。
“乘法的估算”就是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简便的、粗略的计算。
要让学生明白这种数学思想,具有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思维习惯和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从而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学习不同的估算策略,并能运用自己的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一、猜一猜师:(电脑出示校园图)“同学们,谁了解我们学校多少啊!”师:我们学校学生的人数有多少?(提供信息:大约是1700人,比1700人少)板书:1700生1:1680师:少了生2:1695师:少了生3:1699师:对并板书:16991700师:我们学校的老师人数是多少?(提供信息:大约是70人,比70人多)板书:70生1:71师:少了生2:78师:多了生3:75师;还是多了生4:73师:对并板书:7370师:我们的多功能教室的座位有多少个?(提供信息:大约是180个,比180个少)板书:180生1:178师:多了生2:177师:真聪明并板书:177180师:我们学校的电脑有多少台?(提供信息:大约110台,比110台少)板书:110生1:109师:多了生2:105师:少了生3:106师:你真棒!并板书:106110师:这些数中1699、73、177、106是什么数?1700、70、180、110是什么数?那么它们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生:准确数,近似数。
约等号。
分别写出约等号。
板书:1699≈170073≈70177≈180106≈110师:约等号象什么啊?生1:“约等号象波浪一样,等号是直直的两个短横。
”生2:“我觉得约等号象飘扬的国旗。
”生3:“我觉得约等号象是等号喝醉了酒一样,歪歪扭扭的。
”师:揭示课题,板书:乘法的估算二、学习新课师:学校关心每一个学生,准备购置一些物品。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算理和算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但是对于一些大型乘法运算,如果直接进行手算,可能会相对复杂和耗时。
估算乘法结果的算理和算法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角度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有价值的文章。
1. 估算的算理估算的算理是指对于乘法运算的结果进行估计时所遵循的一些原则和规律。
在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时,可以根据乘法的性质和规律进行合理的估算。
可以先将两个两位数的数值进行适当的近似,然后再进行乘法运算,最后根据估算结果进行修正。
另外,还可以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来简化估算过程,从而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2. 估算的算法估算的算法是指在进行估算时所采用的一些具体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在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时,可以根据乘法的特点和规律采用不同的算法。
常见的估算算法包括近似相乘法、分步估算法和数字分解法等。
这些算法都可以根据具体的计算需求来灵活应用,从而得到更加准确和有效的估算结果。
总结回顾通过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进行全面评估,我们可以发现估算的算理和算法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合理的估算方法和步骤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获得乘法运算的近似结果,并且能够有效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需求,灵活运用估算的算理和算法,从而更加方便和高效地进行乘法运算。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我认为估算的算理和算法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快速估算乘法结果的情况,因此掌握合理的估算方法和步骤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学习和掌握估算的算理和算法,我们可以更加轻松地进行乘法运算,同时也能够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撰写本文时,我深入研究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算理和算法,通过对其深度和广度的评估,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
在文章中,我多次提及了“估算”、“算理”和“算法”等主题文字,以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文章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算理和算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一种快速计算乘法结果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大数相乘时进行估算。
本文将介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算理以及相关算法。
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基于以下原理:1. 两位数乘积的估算结果应当接近实际结果。
2. 可以通过估算两位数的大小和乘积的位数来提供一个初始近似值。
3. 应该使用位数较少和计算较简单的数来实现估算。
算法:以下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算法的步骤:步骤一:将两位数乘数和被乘数分别拆分为十位数和个位数。
例如:32 × 54 可拆分为(30 + 2) ×(50 + 4)。
步骤二:在计算过程中,只考虑乘数的十位数和被乘数的个位数这两个部分。
例如:只考虑 30 × 4 和 2 × 50。
步骤三:计算估算的数值。
- 对于 30 × 4,可以直接计算得到 120。
- 对于 2 × 50,先计算 2 × 5 = 10,再在结果末尾加一个 0 得到 100。
- 估算的结果即为 120 + 100 = 220。
步骤四:比较估算结果与实际结果的接近程度。
- 通过计算 32 × 54 得到实际结果为 1728。
- 比较估算结果 220 和实际结果 1728,发现估算与实际相差较大。
步骤五:调整估算方法以提高准确度。
- 继续拆分乘数和被乘数,增加更多的部分以提高计算准确度。
- 例如,将 32 × 54 拆分为(30 + 2) ×(50 + 4) = 30 × 50+ 30 × 4 + 2 × 50 + 2 × 4。
- 计算结果为 1500 + 120 + 100 + 8 = 1728,与实际结果相等。
步骤六:根据需求进行近似估算。
- 如果对计算准确度要求不高,可以根据拆分的结果进行近似估算。
- 例如,将 32 × 54 拆分为(30 + 2) ×(50 + 4) = 1500 + 120 + 100 + 8。
乘法的估算(通用12篇)乘法的估算篇1课题:乘法的估算教学内容:(人教社)教科书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7题。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用多媒体幻灯片逐一出示各种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图片内容是:邮局邮票出售处,有的邮票一枚80分,有的邮票一枚60分。
百货商店鞋柜,一双旅游鞋78元,一双皮鞋164元。
电影院售票处,日场一张电影票15元,夜场一张电影票20元。
小袋鼠蹦跳一次约2米,小袋鼠蹦跳33次。
文具商店柜台,每盒图钉120个,每包本25本。
2.出示课本第70页例2主题图:三年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请学生提出问题。
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二、尝试解决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
因为8×30=24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近240,我们可以列成算式8×29≈240。
再由小精灵介绍约等号。
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
三、拓展引申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32×6 49×5 218×4 581×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
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即可。
四、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70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
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2.用上课开始时呈现的几个问题情境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估算结果,找出答案。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1数学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直接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因此,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的已有知识(乘法计算)和直接经验(秋游的感受)与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
2注重学生自主性和个性化的学习。
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获得知识,激励学生自悟自得。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尊重他们不同的思维方式,让数学学习活动成为活泼的、自主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3紧密联系现实生活。
在教学“乘法估算”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结合本地实际设计练习,如秋游活动。
让学生独立思考发现估算的题材、自主探索并感知估算的价值;小组合作交流估算的策略,总结估算的方法,在实践应用中提高估算的能力。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过程,能估算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
2在具体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难点:合理选择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上课前,教师出示秋游时拍的照片,让学生回忆当时的情景。
因为是远足(秋游),学生对步行印象极深。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提供速度和时间,让学生进行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的复习;然后把计时单位逐步改小,顺利进入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