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污染的概念
- 格式:ppt
- 大小:3.24 MB
- 文档页数:8
水体污染的防治与整治一、前言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是生命之源。
但是,由于人类的过度开采和过度使用,导致水资源变得匮乏,而水体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水体污染可导致环境恶化、生物损失和人员感染,危害极大。
因此,防治水体污染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二、聚焦水体污染1. 水体污染的概念水体污染是指外界因素导致的水资源污染,其主要来源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排放物等。
生活污水中含有排泄物、化学品、生活垃圾等污染物质,工业废水中含有石油、氯气等有害物质,农业排放物中含有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品,这些污染物质直接作用于水体,导致水体污染。
2. 水体污染的种类水体污染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化学污染、生物污染和物理污染。
化学污染是指水体中化学物质超过安全标准、对人体产生危害的一种污染形式,其中重金属离子污染、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剩和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是化学污染常见的表现。
生物污染是指水体中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体所导致的污染,致病的微生物可造成人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疾病。
物理污染是指水体中悬浮物质、毛发、石屑、沙、泥沙等物体所导致的污染,会导致水体浑浊、光透性变差等问题。
三、水体污染的防治为了遏制和消除水体污染,必须从源头开始,打好防治水体污染的攻坚战。
1. 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加强水体污染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和完善相关行业标准,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机制和监督管理体系。
并加强对环境恶化行为进行监管和处罚力度,保障水资源使用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2. 强化源头治理加强对各种污染源头的监管,从源头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确保污染源减排力度。
同时加大对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污染源头的治理力度,切实提高废水处理效率,确保处理水质达标排放。
3. 加强环境监测加强对水体的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水体污染,从而快速采取针对污染状况的监管和治理措施,保障水体环境安全。
4. 推广科技技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广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强环境保护的技术能力,提高污染治理的科技含量和有效性。
第二章水体污染与自净第一节水体污染(Water Contamination)一、向水体排污染物质,在没有超过一定限度的情况下,水体中存在着一种正常的生物循环。
在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表现稳定状态、生态平衡。
二、几个概念在了解水体污染之前,我们来了解下几个概念。
1、自净容量(同化容量)在水体正常生物循环中可以用同化有机废水的最大数量。
2、水环境容量(水体纳污能力)在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条件下,水体所能接纳的最大允汗污染物负荷量。
水环境容量=自净容量(生化作用的去污容量)+差值容量(水体稀释作用)三、水体污染1.概念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性质发生变化,使水体固有的生态系统和水体功能受到破坏。
2.现象一般情况,影响水体生态平衡的关键是水中的DO。
DO<4mg/L时,鱼类就会死亡,生态平衡严重破坏。
如果DO↓,甲克类动物、轮虫类会死亡,水体发黑发臭。
3.影响水中氧平衡的因素有(DO)(1)有机污染的进入(BOD物质)→微生物↑,DO↓→缺氧、无氧→水体“黑臭”→有机污染的危害;(2)影响大气复氧的物质→油类污染(形成油膜);(3)热污染:4.其他影响水体生态平衡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1)有毒物:重金属,氰化物等;(2)酸碱物污染:影响水生生物适宜生长的pH值;影响天机盐的溶解度等等。
(3)悬浮污染:透光性↓→光合作用↓;鱼类呼吸堵塞;各种污染物载体等。
(4)N、P营养性污染:水体富营养化。
四、水体污染及危害1.粪便污水的污染2.城市污水的污染由于造成水体缺氧的污染物是有机体的排泄物和机体残余,故这类污染称有机物污染,简称有机污染。
3.工业废水的污染危害:危害人体健康;破坏水体生态平衡4.水污染危害的严重性对地面水体的任何污染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第二节水体的自净作用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污染物的总量减少或浓度降低,受污染的水体部分或完全恢复原状。
水污染的定义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那么,什么是水污染呢?水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而导致水质下降,危害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的现象。
广义上来说,水污染可以包括各种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物质、有机物质和微生物等;狭义上来说,水污染特指对水体进行化学、生物和物理性质的破坏和改变。
总体而言,水污染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型:1. 表面水污染:表面水污染是指地表水、湖泊、河流等表面水体受到的污染。
这种污染通常来自于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等各个方面。
工厂废水、农田农药、生活污水和垃圾倾倒等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表面水污染。
这些污染物给水中的生物造成威胁,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污染是指地下水层遭到有害物质污染,使其不适宜饮用和使用的过程。
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水源之一,被广泛用于居民生活和农业灌溉。
工业废水、化学品和农药渗透到地下水层中,会造成严重的地下水污染问题。
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不易修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长期危害。
3. 海洋水污染:海洋水污染是指海洋环境中的各种有害物质的积累和扩散,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现象。
海洋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物、船舶废弃物和海洋石油污染等。
污染物的累积会导致生物中毒,破坏海洋生物多样性,影响海洋渔业资源和人类健康。
4. 农田水污染:农田水污染主要是指农业活动中农药、化肥和农业废水等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这些污染物会通过土壤渗透到地下水层或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对水质造成严重威胁。
农田水污染不仅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还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水污染是指由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引起的对水质的破坏和改变。
水污染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表面水污染、地下水污染、海洋水污染和农田水污染。
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和防止水污染的发生。
只有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的水资源,才能确保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生活。
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物详细分类与介绍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但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程度的增加,水体污染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水体污染是指水中存在的各种污染物质超过了环境容纳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详细分类和介绍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一、有机物污染物有机物污染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学物质,包括工业废水、农药、化肥、油类、垃圾等。
这些有机物污染物对水体有毒,会破坏水生生物的生态平衡。
以工业废水为例,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有机溶剂、酸碱废水、有机储存垃圾等都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二、无机物污染物无机物污染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学物质,包括重金属、酸碱物质、盐类等。
其中,重金属是水体污染中较为严重的一类污染物。
铅、汞、镉、铬等重金属对人体有害,会导致慢性中毒和各种疾病。
三、营养物污染物营养物污染物主要是指富营养化的水体,也就是含有过多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造成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农业排放的农药和化肥,以及城市生活污水中的有机废物。
富营养化会导致水华现象,水体中的藻类滋生过多,消耗大量氧气,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四、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是指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化学物质,包括铀、钍、钾等。
放射性物质来自于核电站的废水排放、医疗放射性物质的废弃物等。
这些物质会引起水体中放射性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也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
五、微生物污染物微生物污染物主要是指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主要来自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若饮用受微生物污染的水会引发肠道传染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微生物污染物是水体污染中比较普遍和常见的一种。
六、油类污染物油类污染物是指石油和石油制品在水体中的存在。
石油的泄漏和排放都会导致水体中油类的污染。
油类会降低水体的溶氧量,破坏水体生态环境,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
总结起来,水体污染主要有机物污染物、无机物污染物、营养物污染物、放射性物质、微生物污染物以及油类污染物等。
什么叫水污染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来说,水的质量至关重要。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水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水污染指的是水体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物质,以及这些物质对水的生态环境和生物造成的破坏。
本文将探讨水污染的概念、成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一、水污染的概念水污染是指水体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物质,包括化学物质、有机物、微生物、重金属等,以及这些物质对水生态环境和生物造成的危害。
水污染不仅仅是指水中有异味、浑浊,更重要的是指水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对人类和环境的健康造成威胁。
二、水污染的成因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
如果这些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就会导致水污染。
2. 农业污染: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会通过农田排入水中,污染水质。
此外,农民可能将养殖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和湖泊中,也会引发水污染问题。
3. 生活污水:城市和农村的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肥料、药物残留等,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水污染。
4. 地下水污染:由于地下水的流动缓慢,污染物质在地下水中的停留时间较长,因此地下水污染对于饮用水安全来说是一个较大的威胁。
地下水污染的原因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养殖污水、化肥和农药渗漏、垃圾填埋等。
三、水污染的影响1. 生态环境破坏:水污染会导致水中的氧气减少,使水生物无法正常呼吸,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某些有害物质还可以通过水生态链进一步影响其他生物。
2. 健康问题:水污染直接影响人类的饮用水安全,可能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如胃肠道问题、皮肤疾病、肝肾功能异常等。
3. 经济影响:受到水污染影响的地区,饮用水受限,农作物产量减少,渔业受到破坏,造成经济损失。
四、水污染的防治1. 加强监管和法律法规:政府应加强对工业和农业的排放标准的监管,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来限制污染物的排放。
2. 推广环保技术:鼓励工业和农业使用清洁技术,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水体污染的基本概念1、水体概念要了解水体污染,首先要明确水体的概念。
水体是海洋、湖泊、河流、沼泽、水库、地下水的总称。
在环境学中,水体包括了水本身及其中存在的悬浮物、溶解物、胶体物、水生生物和底泥等完整的生态系统。
由于水体具有广泛的生态系统的含义,区分“水”与“水体”的概念十分重要。
如某条河流受到重金属汞污染,此种污染物易被水中悬浮物吸附、络合而自水中转移到底泥内,从而使水中的重金属含量降低。
此时,如果只检测水,会得出未受污染的判断,但自底泥取样分析,则会发现水体因底泥含汞量高而受到严重污染。
2、水体污染所谓水体污染,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体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征发生不良变化,并使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以及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受到影响。
早期的水体污染主要是人口稠密的大城市排出的生活污水造成的,18世纪产业革命之后,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和废物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随着工业的发展,水污染的范围不断扩大,污染程度日益严重。
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被称为污染源,污染源也包括污染物进入水体的途径。
还有一个概念要明确,在人类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废水被称为生活污水;而在人类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水则被称为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中含有许多有害物质,详见表6-2。
3、污染物的点源与面源点源主要指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其变化规律服从工业生产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规律,具有季节性和随机性。
工业废水是水体最重要的污染源。
它量大、面广、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在水中不易净化,处理也比较困难。
它具有以下特点:悬浮物质含量高、需氧量高、有机物一般难降解、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
生活污水中的物质组成与工业废水截然不同,它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各种洗涤水,99.9%以上为水,固体物质小于1%,而且多为无毒物质。
生活污水的特点是,含氮、磷、硫高,含有大量合成洗涤剂,含有多种微生物,病原菌也多。
初中化学水体污染课件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水体污染的概念、原因和危害,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环保意识。
一、水体污染的定义和概念
1. 水体污染是指外源性物质或能量的输入,使得水体中某些物质或性质发生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对水体原有的生态系统的功能造成有害影响的过程。
2. 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大气降水、船舶和海洋石油污染等。
二、水体污染的种类
1. 有机物污染:如工业废水中的有机溶剂、石油烃类、农药残留等。
2. 无机物污染:如镉、铬、铅等重金属离子的超标排放。
3. 放射性物质污染:如核电站事故导致的放射性物质泄漏。
4. 温度污染:如工业废水中的高温排放。
三、水体污染的危害
1. 水质恶化:导致水体中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的变化,降低水质。
2. 生态系统破坏:影响水中生物的生长和繁衍,破坏水中生态平衡。
3. 人体健康受威胁:污染的水源可能通过饮用水、食物链等途径进入人体,对健康造成危害。
四、如何预防和治理水体污染
1.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
2. 严格控制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加强环保治理。
3. 积极开展水体污染的治理和修复工作,净化水源。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水体污染的概念、原因和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环保意识。
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提高环保意识,为美好的生态环境努力。
⽔体是河流、湖泊、沼泽、⽔库、地下⽔、冰川和海洋等“贮⽔体”的总称。
在环境科学领域中,⽔体不仅包括⽔,⽽且也包括⽔中悬浮物、底泥及⽔中⽣物等。
从⾃然地理的⾓度看,⽔体是指地表被⽔覆盖的⾃然综合体。
⽔体可以按“类型”分区,也可按“区域”分区。
按“类型”分区时可以分为海洋⽔体和陆地⽔体;陆地⽔体⼜可分成地表⽔体和地下⽔体。
按区域划分的⽔体,是指某⼀具体的被⽔覆盖的地段,如太湖、洞庭湖、鄱阳湖,是三个不同的⽔体,但按陆地⽔体类型划分,它们属于湖泊;⼜如长江、黄河、珠江,它们同为河流,⽽按区域划分,则分属三条⽔系。
区分“⽔”和“⽔体”的概念⼗分重要。
如⾦属污染物易于从⽔中转移到底泥中(⽣成沉淀或被吸附),⽔中重⾦属含量⼀般都不⾼,仅从⽔着眼,似乎未受到污染,但从整个⽔体来看,则很可能受到较严重的污染。
重⾦属由⽔转向底泥可称为⽔的⾃净作⽤,但从整个⽔体来看,沉淀在底泥中的重⾦属将成为该⽔体的⼀个长期次⽣污染源,很难治理,它们将逐渐向下游移动,扩⼤污染⾯。
⽔和⼤⽓⼀样有⼀定的组成成分。
⼀般来说,天然⽔中含有三⼤类物质:⼀是溶解物质,包括钙、镁、锰、铁、硅、铝、磷等的盐类或其它化合物;⼆是胶体物质,包括硅酸、腐植酸胶体等;三是悬浮物质,包括粘⼟、微⽣物等。
未受污染的天然⽔体所含各种成分(即所谓“本底含量”)也会由于地区、季节的不同有⼀定的变化。
适于⼈类及其它⽣物⽣存和⼯农业⽣产的⽔质,对其各种成分的要求都有⼀定范围,超过⼀定限度,特别是有毒物质超过⼀定数量,就会给⽣物的⽣存环境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体污染是指排⼊⽔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体中的本底含量和⾃净能⼒即⽔体的环境容量,从⽽导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发⽣不良变化,破坏了⽔中固有的⽣态系统,破坏了⽔体的功能及其在⼈类⽣活和⽣产中的作⽤。
造成⽔体污染的因素是多⽅⾯的:向⽔体排放未经妥善处理的城市污⽔和⼯业废⽔;施⽤化肥、农药及城市地⾯的污染物被⽔冲刷⽽进⼊⽔体;随⼤⽓扩散的有毒物质通过重⼒沉降或降⽔过程⽽进⼊⽔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