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调新风设计说明

空调新风设计说明

空调新风设计说明
空调新风设计说明

三、空调设计方案说明

一、工程设计依据

(1)《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国标GB2887-2000

(2)《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国标GB50174-93

(3)《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国标GBJ19-87

(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国标GB50222-95

(5) 湖北省室外空气设计参数;

二、机房空调设备设计说明

为了保证计算机房设备系统能够连续、可靠、稳定的运行,需要排出其设备和其它热源所散发的热量,维持机房内恒温恒湿状态,并控制机房空气的含尘量,为此,机房内应有恒温、恒湿和新鲜净化的空气。故在本项目中,采用二台精密空调,保证机房区域环境条件的要求。

由于湖北省财政局机房公司将空调送风方式选择为下送上回,在吊顶下留有空间用于安装隔删灯,电气管线等,在楼层大梁周围留有50mm空间于吊顶面衔接,总共作为回风静压腔,既解决了包梁吊顶的问题,又能很好的解决机房回风问题。

(1) 国标A级标准机房开机时对环境温、湿度要求

A: 温度夏季23℃±2℃冬季20℃±2℃

B: 相对湿度 45%~65%

C: 温度变化率<5℃/h 不得凝露

(2) 国标B级标准机房开机时对环境温、湿度要求

A: 温度 15℃~30℃

B: 相对湿度 30%~70%

C: 温度变化率<10℃/h 不得凝露

(3) 国标A级标准机房停机时对环境温、湿度要求

A: 温度 5℃~35℃

B: 相对湿度 30%~70%

C: 温度变化率<5℃/h 不得凝露

地板送、出风规范要求

a 送风:经过空调机处理过的冷、暖风通过地板下的静压箱→经地板上安装

的通风地板→分别送到主机房各室内。

b 回风:机房区室内→回到空调回风口。

C空调机组的模块可根据机房内温湿度控制要求分开放置,以保证机房内空间利用最大化,并能使整个机房内的送风气流均匀分布满足计算机设备的要求。

根据规范要求,空调室内送风速度≤3.5M/s,室内风速≤0.25M/s。

送风通风地板:

主机室安装 34 套;

整个机房出风面积为: 25Χ0.36+0.36*9≈12.24平米

空调风量: 6350*2米3/hR

室内风速=空调风量÷35÷3600

=12700÷12.24÷3600

≈0.28

风口送风风速为0.28 M/s,≤3.5M/s

三、机房区冷热负荷计算

机房主要热量的来源:

设备负荷(计算机及机柜热负荷);

机房照明负荷;

建筑维护结构负荷;

补充的新风负荷;

人员的散热负荷等。

其他

热负荷分析:

计算机设备热负荷:

Q1=860xPxη1η2η3 Kcal/h

Q:计算机设备热负荷; P:机房内各种设备总功耗;

η1:同时使用系数η2:利用系数η3 :负荷工作均匀系数

通常,η1η2η3取0.6—0.8之间,本设计考虑容量变化要求较小,取值为0.6。

照明设备热负荷:

Q2=CxP Kcal/h

P:照明设备标定输出功率

C:每输出1W放热量Kcal/hw(白炽灯0.86口光灯1)根据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要求,机房照度应大于2001x,其功耗大约为20W/M2以后的计算中,照明功耗将以20 W/M^2为依据计算。

人体热负荷Array Q3=PxN Kcal/h

N:机房常有人员数量

P:人体发热量,轻体力工作人员热负荷显热与潜热之和,在室温为21℃和24℃时均为102Kcal。

围护结构传导热

Q4=KxFx(t1-t2) Kcal/h

K:转护结构导热系统普通混凝土为1.4-1.5 F:转护结构面积

t1:机房内内温度℃t2:机房外的计算温度℃

在以后的计算中,t1-t2定为10℃计算。屋顶与地板根据修正系数0.4计算。

新风热负荷计算较为复杂,在此方案中,我们以空调本身的设备余量来平衡,不另外计算。

其他热负荷

除上述热负荷外,在工作中使用的示波器、电烙铁、吸尘器等也将成为热负荷,由于这些设备功耗小,只粗略根据其输入功率与热功当量之积计算。

Q5=860xP

中心机房主要的热负荷来源于设备的发热量及维护结构的热负荷。因此,我们要了解主设备的数量及用电情况以确定精密空调的容量及配置。机房热负荷计算较复杂,需要考虑外备﹑主机﹑照明﹑墙体传导﹑人体﹑换气等诸多因素的热负荷,根据以往经验,在机房没有特殊发热设备的情况下,我们一般考虑450W/㎡功耗。机房温度维持在23±2℃,全年维持在18~28℃,不得有凝露。湿度维持在45~55%。

即:该机房面积为 86 m2,热密度较大,按 450W/ m2计,该机房热负荷为:

180×300W=38.7KW

最新-通风空调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通风空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一、施工组织方案 (02) 1、工程概况 (02) 2、施工总体布署计划 (03) 3、施工部署 (04) 4、劳动力计划 (09) 5、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法 (10) 6、施工机具 (14) 二、施工进度计划 (16) 三、主要技术组织措施 (17) 1、保证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17) 2、保证进度的技术组织措施 (18) 3、保证安全及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21) 4、环境污染防治的技术组织措施 (24) 四、施工平面布置图 (25) 1、临时施工用水 (25) 2、临时用电 (25) 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26) 4、施工人员及其技术资格一览表 (27) 5、拟派项目经理一览表 (28) 五、保修服务计划 (30) 1、售后服务中心简介 (30) 2、售后服务承诺 (30) 3、售后服务时间安排 (30) 4、售后服务收费标准 (30) 5、维修技术人员情况一览表 (30)

一、施工组织方案 1、工程概况及设计标准和依据 ****有限公司机电设备工艺安装工程之通风空调是根据中国轻工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设计方案、施工图纸、有关资料及说明和通风空调设计施工规范为依据,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施工方案。 1.1、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有限公司机电设备工艺安装工程 (2)工程地点:**省**高新技术开发区**小区 (3)建设单位:**省**有限公司 (4)工程简介: ****有限公司机电设备工艺安装工程为**省**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机电设备工艺安装工程(包括工艺管道及部分设备、动力、照明、给排水、空调通风、消防等工程安装),项目总用地面积约为77610m2,建筑面积约为29535 m2。 (5)通风空调工程项目范围(包括全厂范围内的所有通风空调设备): 1)钢结构天面风机设备及安装由建设单位提供,但线路及控制部分 在本工程内。 2)生产区空调系统的主机及其空气处理机组由建设单位提供,但冷 却塔及其泵组设备和整个系统的设备安装几调试在本工程内。 3)包括主办公室通风和空调安装,但须与二次装修公司配合。1.2施工设计规范和标准

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 本设计为哈尔滨望江集团办公楼空调系统工程设计。哈尔滨望江集团办公楼属中小型办公建筑,本建筑总建筑面积4138m2,空调面积2833m2。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建筑高度33.9m。全楼冷负荷为191千瓦,全楼采用水冷机组进行集中供给空调方式。 此设计中的建筑主要房间为办公室,大多面积较小,且各房间互不连通,应使所选空调系统能够实现对各个房间的独立控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选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在房间内布置吊顶的风机盘管,采用暗装的形式。将该集中系统设为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新风机组从室外引入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不承担室内负荷。风机盘管承担室内全部冷负荷及部分的新风湿负荷。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由百叶风口下送和侧送。水系统采用闭式双管同程式,冷水泵三台,两用一备;冷却水泵选三台,两用一备。 在冷负荷计算的基础上完成主机和风机盘管的选型,并通过风量、水量的计算确定风管路和水管路的规格,并校核最不利环路的阻力和压头用以确定新风机和水泵。 依据相关的空调设计手册所提供的参数,进一步完成新风机组、水泵、热水机组等的选型,从而将其反应在图纸上,最终完成整个空调系统设计。 关键词: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负荷;管路设计;制冷机组:冷水机组

Abstract The design for the Harbin Wangjiang Design Group office building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Harbin Wangjiang Group is a small and medium-sized office building office buildings, the total floor area of building is 4138m2, air-conditioned area is 2833m2. There are eight floor of the building, building height is 33.9m. Cooling load for the entire floor, 191 kilowatts, the whole floor using Central Cooling Chillers to focus on the way . This design of the main room of the building for office, most of them is very small, and the rooms are not connected, the selecte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should be able to achieve independent control of each room, considering the various factors to determine the selection of fan-coil plus fresh air system. Arrangement in the room ceiling fan coil units, using the dark form of equipment. Set the focus on fan-coil system, plus an independent air system, fresh air from the outdoor unit to deal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wind to the indoor air enthalpy value, do not bear the load of indoor. All bear the indoor fan-coil cooling load and part of its new rheumatoid load. Fan-coil plus an independent air system sent by the Venetian and the under side air delivery. Closed water system with a dual-track program, three cold-water pump, dual-use a prepared; cooling pumps three elections, one prepared by dual-use. In the cooling load calculation based on the completion of the selection of host and fan coil units, and air volume, the calculation of water, the wind pipe and water pipes to determine the specifications of the road and check the resistance to the most disadvantaged and the loop to determine the pressure head new fans and pumps. Based on the relevant manuals provided by air-conditioning design parameters, and further completion of the new air units, water pumps, hot water units, such as the selection, which will be reflected in their drawings, the final design of the entir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Key words: PAU+FCU systems; load; pipeline design; refrigeration machine; Chillers

中央空调设计说明书

第1章工程概况 第1章工程概况 1.1建筑概况 星城酒店广东省汕头市,总建筑面积为19595㎡,地上9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高度为34.3m。其中地下一层主要为休闲运动场所,一层为餐厅、会议室、办公室等,二层主要为桑拿中心,三层以上为客房。 1.2 计算参数 1.2.1 室外计算参数 表1.1 广州市夏季室外气象参数 大气压力(Pa)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室外平均风速(m/s)100287 33.4 27.7 2.7 1.2.2 室内计算参数 表1.2 各空调房间室内计算参数 房间名称 夏季新鲜空气量噪声标准温度(℃) 湿度(%) m3/h·人dB(A) 客房25 50~65 30 < 45 乒乓球室、壁球室、桌 球室、美容美发、棋牌 室、投影室、健身房、 阅览室、银行 25 55~65 30 < 50 餐厅、会议室、茶室25 55~65 25 < 45 1.2.3 其他设计参数 表1.3 照明功率密度值(W/㎡) 建筑类别房间类别照明功率密度 酒店 餐厅13 中庭、大厅15 银行18 其他11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星城酒店空调工程设计 表1.4 不同类型房间人均占有的使用面积(㎡/人) 建筑类别房间类别人均占有的使用面积㎡ 酒店 客房10 餐厅 2 运动场所 5 其余 2 1.3 主要设计依据 1.3.1建筑与暖通空调工程制图标准 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 1—86); 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BJ 114—88)。 1.3.2 通用设计规范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规范(GBJ 19—87); 2、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95); 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TJ 36—79); 1.3.3专用设计规范 1、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89); 2、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49—88); 1.3.4暖通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通风与空调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43—97); 2、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J 29—96); 3、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4—98); 4、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66—84)。

空调通风及采暖工程施工方案

空调通风与采暖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 2、暖通施工图纸”。 1.3工程相关的规范、图集 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2、《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6、《山西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1-2006 7、《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8、《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9、图集07K304《空调机房设计与安装》 10、图集K103-1~2《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和设备附件选用与安装》 11、图集05R103《热交换站工程设计施工图集》 12、华北标图集91SB系列(2005年)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3、建筑概况:

第二章施工部署及准备 3.施工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 3.1施工队伍部署 项目部根据需要配置足够的施工队伍,分别配置电气安装作业队伍、给排水安装作业队伍、通风安装作业队伍。 3.2任务划分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布置情况和各专业的不同,本着有利于施工管理、有利于施工流程加快施工进度的原则,拟将整个合同段施工划分为三个施工阶段:一是预留预埋施工阶段;二是管道安装(水管、风管)施工阶段;三是设备安装、调试施工阶段。 4.施工安排流程和计划进度 4.1流程安排 根据本工程的设计特点、地理位置、工期计划、材料运输等各方方面原因综合考虑,本着科学高效的原则,作出相应的施工流程安排。 下图为施工流程图:

通风空调课程设计说明书

通风部分 (2)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基本资料 (2) 1.1 工程概况 (2) 1.2 基本资料 (2) 第一章设计内容 (2) 2.1 确定通风方式 (2) 2.2 送风量和排风量的计算 (3) 2.3 管道系统布置与水力计算 (3) 2.4 风机选择 (4) 空调部分 (5) 第一章工程概况 (5) 1.1 建筑概况 (5) 1.2 设计参数 (6) 第二章空调负荷计算 (6) 2.1 室内冷负荷计算 (6) 2.1.1 用冷负荷温度计算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6) 2.1.2用冷负荷系数计算窗户因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6) 2.1.3 内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7) 2.1.4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7) 2.1.5 室内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8) 2.1.6 室内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8) 第三章空调系统方案确定 (9) 3.1 冷热源机组的确定 (9) 3.1.1 冷热源方案分析 (9) 3.1.2 空调系统划分送风区划分 (9) 第四章空调机组的选择 (10) 4.1 空调房间风量、冷量的确定 (10) 4.2 末端设备选型 (11) 第五章风系统设计计算 (11) 5.1 风系统设计概述 (11) 5.2 通风管道的选择 (11) 5.3 风管水力计算 (11) 第六章水系统设计计算 (12) 6.1 空调水系统形式的确定 (12) 6.1.1 冷冻水系统的选择 (12) 6.1.2 冷却水系统的选择 (14) 6.1.3 水循环水力计算 (14)

通风部分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基本资料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营业及办公建筑。地下一层,建筑面积770m2。地下一层为车库及各类机房。要求进行地下室的通风排烟设计。 1.2 基本资料 本工程位于市中心,动力与能源完备,照明用电充足,自来水和天然气由城市管网供应。土建专业提供地下室平面图一张。 第一章设计内容 2.1 确定通风方式 地下一层的有害气体主要是由地下停车场产生,而地下停车场内汽车排放的有害物主要是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等有害物。怠速状态下,CO、HC、NOX三种有害物散发量的比例大约为7:1.5:0.2。由此可见,CO是主要的。根据TT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只要提供充足的新鲜的空气,将空气中的CO浓度稀释到《标准》规定的范围以下,HC、NOX均能满足《标准》的要求。 由《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2001版)]及《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1998(2001版)]中对地下车库设消防排烟的规定知:本建筑属于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应在面积超过100m 2,且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无窗或固定窗房间是指机械排风排烟设施。 在考虑地下汽车库的气流分布时,防止场内局部产生滞流是最重要的问题。因CO较空气轻,再加上发动机发热,该气流易滞流在汽车库上部,因此在顶棚处排风有利,排风口的布置应均匀,并尽量靠近车体。新风如能从汽车库下部送,对降低CO浓度是十分有利的,但结构上很难做到,因此,送风口可集中布置在上部,采用中间送,两侧回。在保证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使系统安装简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题名称:济南市某街道办公楼空调系统 学生学号: 131807011 专业班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学生姓名:蔡世坤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崔鹏 教师职称: 设计日期: _ 2017年1月________

第一章设计资料 (5) 1.1设计题目 (5) 1.2设计基本参数 (5) 1.2.1室外参数 (5) 1.2.2 土建参数 (6) 第二章负荷计算 (7) 2.1负荷计算基本公式 (7) 2.1.1外墙、屋顶的瞬变传热的冷负荷 (7) 2.1.2内围护冷负荷 (8) 2.1.3外窗玻璃瞬变传导得热形成的的冷负荷 (8) 2.1.4玻璃窗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9) 2.1.5设备散热冷负荷 (9) 2.1.6灯光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9) 2.1.7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10) 第三章空调方案确定和设备选型 (18) 第四章夏季空调过程设计 (20)

4.1送风状态确定 (21) 4.2汇总于下表 (22) 4.3送风量计算 (23) 4.4新风量计算 (23) 4.5总排风量的计算 (24) 第六章房间的气流组织计算 (27) 6.1气流组织计算 (27) 第七章布置风管、进行风管水力计算,水管水力计算 (29) 7.1风管的布置 (29) 7.2风道的设计及水力计算 (30) 参考文献 (33)

摘要 本设计是济南市某街道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根据此楼功能要求,本建筑需要夏季提供冷负荷。以长远利益为出发点,力求达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节能环保、管理方便,功能调整的灵活性及使用安全可靠。在比较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及水系统形式后,此工程设计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双管制系统:为满足整栋大楼需求,并且为了在运行过程中的节能,本设计冷热源采用风冷热泵模块机组。根据夏季空调计算负荷依次选择机组、末端设备、新风机组、风口,最后还要对空调系统的设备和管路采取消声、防振和保温等措施。

格力中央空调设计说明

方 案 设 计 (X X X) 昆明XXXX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电话:XXXXXXXXXXXXXXXXX 传真:XXXXXXXXXXXXXXXXXX 日期: 二〇一二年二月八日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云南省曲靖市 二、设计原则 A.本工程按舒适性空调设计,满足室内的空气品质要求

B.选用空调机的噪音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C.选用空调机能效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D.选用空调系统与建筑协调、美观。 E.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F.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全国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H.格力空调产品样本 三、气象参数 . 昆明市地处北纬23°38′,东经103°38′ 冬季室外平均气温8℃ 大气压:夏季864。4hPa 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0℃夏季空调计算湿球温度:22℃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4℃冬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69% 四、设计方案 (一)、系统选择 本项目采用格力MB系列风冷模块中央空调机组——水系统,由新型风冷模块主机集中提供冷热源;经保温管路送至各空调区域,由各室内机就近进行热湿处理,满足空调区域的人体舒适度要求。(二)、设备选择 主机选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MB系列中央空调机组LSQWRF80M/B 一台,单台夏季制冷量为80Kw.末端设备选用珠海

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风机盘管共14台,其型号规格见配置表与报价清单。 (三)该空调系统特点 方案选择 a、方案选择 本工程选用全封闭涡旋压缩机产生冷热原。靠风冷方式冷却。室内外机连接管路用镀锌钢管。 b、方案特点 (1)低能耗设计 采用风冷式、大于4.0的cop值。 (2)空调系统管理简便,成本低廉: 风冷系统为全主机微电脑自动控制,无需专业人员专门管理,管理成本低廉。 (3)系统简单 针对传统冷水机组加热水机组的中央空调系统,省略了冷却水系统、冷却塔等设施,简化了安装,维护难度,在达到设计效果的基础上节约了成本。 设备选择 依据设计负荷指标,在各空调区域选择相应的室内机组,并综合配套选择室外机组,满足冬夏季室内空气舒适度要求。

某会展中心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XX会展中心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工程概况 XX会展中心是由XX市政府和XX集团共同兴建的会议展览建筑,建筑基底东西长约100m,南北长约150m,总建筑面积26103.56m2。主展馆居中,为单层钢结构建筑,最高点m,南北两侧局部三层,分别为为礼堂、各种会议、办公及设备用房。消防分类为多层建筑。冷热源机房设于建筑物外。 主要设计参数 室内设计参数 空调水系统设计 本工程夏季冷负荷3951.5kW,单位建筑面积冷负荷指标151.4W/m2;冬季设计热负荷3260KW,单位建筑面积热负荷指标125W/m2。 夏季设计供回水温度7/12℃,冬季设计供回水温度60/50℃,冷热源来自室外机房。 根据建筑物实际可能的使用情况,将水环路划分为展厅、礼堂、会议室三部分,从室外主机房分、集水器分别引入,每个环路均采用异程系统,采取水力平衡措施。 空调风系统设计 展厅 采用全空气定风量一次回风系统。其中高大空间部分采用分层空调方式,侧送下回,靠外墙局部为送风气流死角,增设地板散流器下送风口。空调机房设于展厅东西入口上方的夹层内。侧送风口采用可调型圆形喷口,分上下两排布置,其中上排距地高度7m,下排距地6.5m,通过调整角度满足展厅不同季节、不同射程的气流组织需要。新风由竖风道自屋顶退层内引入,避免破坏建筑物外立面。该部分气流组织示意图见图2。图3 为空调机房平面布

置,图4为风口立面布置图。由妥思公司提供的风口选型结果见表2。 展厅内局部层高6m 的空间采用吊顶空调机组加集中新风的空调方式,气流组织采用上送上回。 礼堂 采用全空气定风量一次回风系统。其中观众席采用全回风机组加全新风机组的空调方式,回风机组设于观众席下方的夹层内,新风机组设于主席台后上方的夹层内。气流组织采用上送侧下回,送风管道在屋顶钢结构内敷设,送风口采用旋流风口, 回风在观众席台阶下

(完整word版)新风系统设计说明

空调通风系统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新风系统 一、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相关资料及现场情况; 2、暖通空调设计标准,设计手册。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办公用会议室,建筑面积为220平方米,层高为3.20米,人数约105人。 三、新风量确定: 按照采暖通风和设计规范并参照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将需要新风量计算如下: 1、按每平米地板面积新风量指标计算:20X220=4400m3/h; 2、按每人最小新风量计算(考虑有一些吸烟状况): 105X40=4200m3/h; 3、按保证室内环境换气次数计(考虑有一些吸烟状况): 220X3.2X6=4224m3/h; 四、设备选型及说明 以本工程实际情况及上述计算结果为依据,综合考虑确定总新风量为4000m3/h—4500m3/h满足要求,根据现场尺寸,选用一台或两台新风换气机。这样既可以保证向室内提供经过过滤的新鲜空气,同时将等量的室内烟雾等污浊空气排到室外,双向换气还可以减少室内冷热量损失,起到明显的节能效果。

第二部分:空调系统 一、设计参数 (一)、室外计算参数 1、冬季空调计算温度:-12℃ 空调计算相对湿度:45% 2、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3.2℃ 空调计算相对湿度:60% (二)、室内计算参数 夏季:温度:25±2℃相对湿度:55% 冬季:温度:18±2℃相对湿度:45% 二、负荷的确定 1、本工程空调负荷包括建筑负荷、人体负荷、照明负荷、新 风负荷及其他符合: 其中:建筑负荷为50w/m2,人体负荷为65w/m2,灯光负荷为40w/m2,新风和其他负荷为150w/m2; 2、根据以上单位面积负荷计算出总空调负荷为: 230X305=70150w。 三、空调设备选型 1、根据现场情况,可以安装11台风机盘管; 2、根据上述空调负荷计算结果,每台风机盘管负担6.3KW, 因此选用11台型号为FP-12(008型)的风机盘管,单台参数 为:冷量约6.2KW/台,风量约1350m3/h。

青岛市某大楼中央空调设计说明

目录 (1) 第一章工程概述与设计依据 (3) 1.1 工程概述 (4) 1.2 设计依据 (4) 1.2.1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 (4) 1.2.2 室外设计参数 (4) 1.2.3 室设计参数 (5) 1.2.4 体力活动性质 (5) 第二章负荷计算 (6) 2.1 夏季冷负荷的计算 (7) 2.1.1 夏季冷负荷的组成 (7) 2.1.2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 (7) 2.2 湿负荷的计算 (9) 2.2.1 湿负荷的组成 (9) 2.2.2 湿负荷的计算方法 (10) 2.3 冬季热负荷的计算 (10) 2.3.1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 (10) 第三章空调方案的确定 (11) 3.1 空调系统的确定 (11) 3.1.1 全空气系统方案的确定 (11) 3.1.2 风机盘管加新风方式的确定 (12) 3.2 空气处理过程设计 (12) 3.2.1 全空气系统设计计算 (12) 3.2.2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设计 (14) 第四章风系统的设计 (16) 4.1 风管材料和形状的确定 (16) 4.2 送、回风管的布置 (16) 4.3 气流组织设计 (17) 4.3.1 全空气系统 (17) 4.3.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17)

4.4 风管设计 (17) 4.4.1 风道水力计算步骤 (17) 4.4.2新风机组的选型 (18) 第五章水系统的设计 (19) 5.1 水系统方案的确定 (19) 5.1.1 两管制水系统的特点 (19) 5.1.2 闭式系统的特点 (19) 5.1.3 同程和异程系统的选择 (20) 5.1.4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选择依据 (20) 5.1.5 水系统方案的确定 (20) 5.2 冷冻水管路设计计算步骤 (21) 5.3 冷冻水泵的选型 (22) 5.3.1 冷冻水泵设计规 (22) 5.3.2 冷冻水泵的选型 (23) 5.3 冷凝水排放系统设计 (23) 第六章空调冷热源的确定 (24) 第七章通风与防排烟设计 (25) 7.1 防排烟的方式 (25) 7.2 空调建筑的防火防烟措施 (26) 7.3 通风、防排烟设计 (26) 第八章管道保温设计的考虑 (28) 8.1 管道保温的一般原则 (28) 8.2 管道保温层厚度的确定 (28) 第九章空调系统消声减振的设计方案 (29) 9.1 空调系统消声设计 (29) 9.2 空调系统减振设计 (30) 总结 (30) 参考文献 (31) 致32 附录 (33)

实验室空调与通风设计方案

实验室空调与通风设计方案 概况:某大学校区农生组团建筑面积约137 200 m2,建筑高度58.5m,地上14层,地下1层,是由国家实验室主楼、动科院、生工与食品学院、环资学院、农学院各实验楼组成的一个连体建筑群(实验室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一半)。 一、工程设计特点 (1)农生组团为一个建筑群,空调系统按学院划分:①主楼(国家实验室)为集中冷热源、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办公室和普通实验室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洁净实验室采用全空气系统。②其他学院为自带冷热源的半集中式空调系统,新风集中处理;办公室采用集中新风加分体空调;普通实验室采用集中新风加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洁净实验室采用单元式直接蒸发空调机组(新风集中处理)。 (2)洁净实验室净化空调有多种形式:①全新风净化空调系统设三级过滤,采用顶送风下排风,排风出口设净化处理装置。②循环风空调箱通过送风管,再经过ULPA过滤器或HEPA过滤器将空气送入洁净室,气流向下送入洁净间,再经竖直回风夹道进入吊顶回风。空气多次进入循环风空调箱过滤,使用不同类型的中高效过滤器,提供了节约成本和使用能源的选择。 (3)根据甲方提供的实验室洁净度、实验内容、污染性以及房间正负压特性设计排风系统,并按类别排放废气。每个实验室的排风系统为独立系统,排风柜补风采用室外风,减少了空调负荷。 (4)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对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排风在排放前进行过滤处理,按排出气体的成分采取吸附、过滤、净化处理,使排出气体有害成分低于国家环保卫生要求。 (5)采用DDC数字控制系统,提高楼宇智能化。 设计参数与空调冷热负荷(一级标题) 表1 主要房间的室内空调供暖设计参数及通风换气参数见表1。 表1主要房间的室内空调供暖设计参数及通风换气参数 特殊实验室的(恒温恒湿,无菌,冻干,超净台)温湿度按校方要求,换气次数为10~25 h- (无菌操作间按万级,超净台按百级)。对温、湿度无工艺要求时室温为20~26℃,相对湿度小于70%。 空调负荷:主楼冷负荷6 616 kW,热负荷2 043 kW;动物学院实验楼冷负荷3 200 kW,热负荷1 550 kW;农学院实验楼冷负荷4 060 kW,热负荷2 230 kW;环资学院实验楼冷负荷2 940 kW,热负荷l 600 kW。 蒸汽用量:负担主楼空调换热用量约3.5t/h,用于所有空调机组加湿用量约2.9t/h,合计约6.4 t/h。 二、空调系统设计 (1)主楼(国家实验室)空调系统按办公区域与实验室区域划分,一层报告厅采用双风机全空气系统,其他房间均采用风盘加新风空调系统,每层按区域设两个新风系统;十二层使用功能相同且空气无污染的六间光室的新风机组为带热回收的机组。对有洁净度要求的实验室另设有带三级过滤的吊装或立式洁净空调机组。其他三个学院实验楼考虑与主楼冷热源机组距离较远,且运行时间各不相同,空调系统包括新风处理机均采用变制冷剂流量变频多联机和直接蒸发系统,新风机组每层分区设两台;同样对有洁净度要求的实验室另设有带三级过滤的吊装或立式直接蒸发式沽净空调机组;小开间办公室采用分体式空调机组。所有实验室的冷藏室、冷冻室均设置了拼装式冷库。所有新风机组、变制冷剂流量变频机组、拼装冷库室外机均安装在屋顶。 (2)洁净实验室空调采用带有两级过滤的净化空调机组,粗效过滤器用易清洗更换的合成纤维过滤器,中效过滤器集中设置在空调机

暖通初步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初步设计说明书 摘要:地下三层,地上十层,框剪结构,空调形式为冰蓄冷,冷辐射吊顶。 1 设计依据 1.1上级批文详见总论部分; 1.2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1.3建筑专业提出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1.4室外计算参数(北京地区) 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3.2℃ 夏季空调计算日平均温度28.6℃ 夏季空调计算湿球温度26.4℃ 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30.0℃ 夏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78 % 夏季大气压力99.86Kpa 夏季平均风速 1.9 m/s 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12℃ 冬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5℃ 冬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45 % 冬季大气压力102.04 Kpa 冬季平均风速 2.8 m/s 1.6国家主要规范和行业标准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版); (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5)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 1.7 2004年5月19日由中船重工集团组织的《科技研发大厦空调方案研讨会》专家组意见。 2 设计范围

本工程为船舶科技研发大厦,总建筑面积为33928平方米,预留建筑面积为5494平方米,建筑高度为33.99米。地下二﹑三层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层高3.6米;地下一层主要为餐厅﹑厨房﹑多功能厅及档案室,层高5米;首层至八层主要为办公及会议室,首层层高为5.0米,其余为3.9米。 设计范围为采暖、通风、空调、防排烟及冷热源设计。冷冻机房冷却水系统由给排水专业设计。 3 设计原则 满足国家及行业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空调技术及设备,创建健康舒适的室内空气品质及环境。 4 空调设计

设计方案说明(格力空调)

第一部分:设计方案说明 格力小型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方案中住宅的建筑室内面积约为多m2空调使用面积约为m2。设有客厅、餐厅、主卧室、次卧、 书房。 本工程设计:主机采用格力数码多联家用中央空调机组。 1.电控系统:由主机电控部分、末端内机电控部分、主机与室内机联网控制部分组成。 2.控制方式:各房间室内机就地独立自动控制,主机在电脑控制下自动运行,全部室内机末端可 与主机联动。 二、设计参数 (一) 室外气象参数: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T=36.5℃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Ts=27.3℃ 冬季干球温度 T=2.0℃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Ф=82% 大气压力夏季 991.2hPa 冬季 973.2hPa (二)室内设计参数: 夏季室内温度冬季室内温度 24-28℃18-22℃ 三、设计依据 (一)设计采用规范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年版) 2.《户用和类似用途冷水热泵机组》国家标准(GB/T18430.2-200119-87) 3.《家用中央空调实用技术手册》(交通出版社) (二)业主要求 1.业主单位提供的建筑平面图; 2.主机与室内机均采用格力产品 3.空调主机按全负荷的计算。 4.空调内外机连接采用紫铜管,冷凝水管采用蓝色UPVC管。 四、设计思想 (一)优化系统设计,确保运行稳定可靠。 (二)室内温度可在一定范围内随意调控,控制器为格力标配的液晶显示智能温控器,其特点为:1.超小型外观设计,大液晶数字显示室内温度。

2.室内自动恒温控制,24小时定时开/关功能。 (三)系统噪音最小化。 (四)尽量提高安装高度,融入装饰之中 (五)降低初投资和运行费用 五、主机、末端选型 楼层房间功能面积(m2) 冷指标(W/m2)冷负荷(W)室内机型号 一楼客厅20 220 4400 GMV-R50P/HL 餐厅11 220 2420 GMV-R25P/HL 书房12 200 2400 GMV-R25P/HL 二楼 主卧室19 220 4180 GMV-R50P/HL 次卧11 200 2420 GMV-R25P/HL 合计73 15.82KW 17.5KW 经计算总冷负荷为17.5KW,根据使用功能分配要求,考虑到空调区域的使用功能不同,不具有同 时使用负荷高峰的可能性(如客厅与卧室一般使用会交替)。总负荷峰值按总末端负荷70%计算.故主机负荷为12kw. 制冷机的选型采用珠海格力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数码多联家用中央空调一台,型号为GMV-R120W/H,总制冷/制热量为12KW/13KW,制冷/制热用电功率为 3.5KW/3.6KW。主机电源为220V、50Hz。脑板的控制下根据负荷变化,自动无级工作保证空调区域温度稳定。 六、空调氟系统及气流组织设计 1.铜管系统 (1)铜管系统: 空调内外机连接采用铜管,闭式循环系统;其管路走向由设计人员、施工人员根据现场具体情况 与业主、装修及各施工单位共同协商确定、详见空调平面布置图。 (2)冷凝水系统 空调冷凝水依就近排入卫生间旁通地漏的原则,其管路布置根据现场具体情况与业主、装修单位共同确定。凝结水管路必须保证顺水流方向的斜度1/100,以保证凝结水能自然流畅。 (3)保温材料 冷(热)水路系统管道保温密闭,采用材料为橡塑福乐斯,外缠扎带。 2.气流组织 气流组织决定房间空调效果,本设计采用侧送下回风方式(详见空调方案设计图)。由施工人员根据现场具体情况与业主、装修单位共同确定,其开口及表面美饰由装修单位处理。 七、施工说明与其它注意事项 (一)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多协调业主、装修及各工种,及时解决工程问题,做到 气流组织合理,装修美观,空调安装方便,达到业主与设计要求;并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程内容。 (二)空调铜管系统管道保温连接处不能有缝隙,保温材料无破损。 (三)冷凝水管路必须保证凝结水自流畅通。

空调系统设计说明书_范文

设计总说明 本设计为上海市某办公楼空调通风系统设计。该办公楼属大型办公建筑,总建筑面积约为55000㎡。地下两层,地上二十八层,建筑总高度为99.6m。地下两层为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上二十八层均为办公用房。该建筑的主要功能间有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等。全楼冷负荷为3080千瓦,全楼采用风冷热泵机组进行集中供给空调方式。 本建筑位于上海市。上海市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东经121°43′,北纬31°16′。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热冬冷,春秋短暂,但由于地处沿海,雨季较为分散,以夏季雨量最大。夏季空调室外日平均温度30.4℃,办公室室内温度26℃,湿度65%,室内风速v ≤0.3 m/s;冬季办公室室内温度20℃,湿度40%,室内风速v≤0.2 m/s。 设计的依据主要有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上海市某办公楼空调通风系统设计》、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J19—87、HV AC暖通空调节设计指南、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GB 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简明通风设计手册等。 考虑该大厦为办公楼,空调的运行时间主要在上班时间,所以计算负荷时本设计取的时间为6—18时。此设计中的建筑主要房间为办公室,大多面积较小,且各房间互不连通,应使所选空调系统能够实现对各个房间的独立控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选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在房间内布置吸顶式风机盘管,嵌入暗装的形式。将该集中系统设为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新风机组从室外引入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不承担室内负荷。风机盘管承担室内全部冷负荷及部分的新风湿负荷。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由百叶风口下送和侧送。水系统采用闭式双管异程式,冷水泵四台,三用一备。 在冷负荷计算的基础上完成主机和风机盘管的选型,并通过风量、水量的计算确定风管路和水管路的规格,并校核最不利环路的阻力和压头用以确定风机和水泵。 通风设计方面,地下室为车库及设备用房,设计成机械送排风为主,自然进排风为辅的方式,其换气每小时不小于6次;卫生间排风设计为排风扇机械排风到外阳台,排风量按每小时不小于10次的换气量计算;考虑到办公室吸烟问题,也采用排风扇机械排风到外阳台,排风量为送风量的80%。电梯前室及楼梯间设计加压送风。 该设计按照建筑结构及其要求制定空调方案,力求能够满足使用的要求,即能够满足办公舒适性。此外还要从空调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和经济性,以及建筑整体的美观度考虑。中央空调在现代建筑中越来越多的应用,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先进。能够有效的管理,一次性投资,后期使用方便,并且不占用建筑的有效空间。本文就是对中央空调的设计到选型,到校核计算的一个说明。从使用性到科学性再到经济性上做到好的结合。方案选择是整体考虑以及设计的总体思想,计算部分是整个设计的基础,绘图部分是与设计施工相联系的实际的走管和安装。三个部分相依相承,都与整个工程密不可分。各个部分都要保证科学合理,正确无误,经济适用。 本设计是真实性课题的典例。其中,有理论的分析计算,有中央空调方案的选择论证,有实际的绘图安装。是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实例。设计计算主要有冷负荷的计算,送风量的计算,管路的计算等。冷负荷的计算确定了各个房间的空气状况和调节条件,以及整个工程的负荷量。是确定室内空调调节方案的主要数据。也是选择冷水机组最主要的参考数据。送风量和管路的计算是面向实际设备和管路的数据资料。都是整个设计的基础。 在上面主要阶段完成以后还要对一些具体细节的问题加以论证思考并列出解决方案。比如管

建筑设计-暖通方案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 一.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厂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5.《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6.《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58-88) 7.建设单位提供的批准文件资料及要求 8.土建专业提供的建筑平、立、剖面 二.设计气象参数 1.大气压力:冬季Pd=1020.9hPa 夏季Px=1002.5hPa 2.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冬季通风温度:twf=5.0℃ 冬季空调温度:twk=-2℃ 夏季空调温度:twk=32.0℃ 夏季通风温度twf=30.0℃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tws=27.7℃ 夏季计算日较差:dt=6.0℃ 3.室外风速: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Vx=3.2m/s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d=3.7m/s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面积24853m2,除机动车库、设备用房及仓储用房外,均设置舒适性中央空调系统。在满足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综合应用多种节能技术措施,实现“绿色、环保、节能”目标。 通风系统按照使用要求设置,保证室内空气品质与卫生程度,满足环保、人防等要求。 消防系统均按照一类高层建筑设防,执行《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范。消防排烟系统与通风系统相结合设置,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完成功能转换,以降低工程投资并减少对建筑空间的需求。 四.空调系统设计: 1.本工程剧院与影城空调系统分别独立设置。 2.剧院部分空调系统冷负荷估算为2570kw,空调热负荷估算为1350kw。冷热源系统根

空调系统设计说明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该建筑为酒店型会所,共三层,空调面积约3500平米,以平均冷负荷指标170 W/㎡,得标准进行空调设计。 二、设计依据。根据甲方提供得建筑功能平面图。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 设备厂家得安装说明手册 三、设计范围 各功能房间得夏季制冷、机房布置等设计。采用设计方案:冷水机组+风机盘管+冷冻水泵。设备置于设备间,膨胀水箱高位定压。 四、设计参数 夏季室外空气调节计算干球温度36℃,湿球温度27℃。夏季室内设计温度26±2℃ 五、项目分析及方案设计 单位面积冷负荷设计为约170w/㎡,本项目空调面积约3500平方米。 5、1一层系统 一层为高层高式大空间,采用高静压盘管风机。分区控制各个区域,容易针对性控制温度以达到节能目得。前台大厅约230w/㎡,餐厅约230w/㎡,咖啡厅约200w/㎡,KTV包房及棋牌娱乐室约260w/㎡,客房每个房间负荷约180w/㎡,走廊空间约80w/㎡。送风方式按各分区特点配合室内装饰选择合适得送风方式。 5、2二层系统 二层为客房与会议室,均采用静音型风机盘。会议室单位冷负荷约260w/㎡,客房每个房间负荷约180w/㎡,送风采用侧送风得方式。走廊空间80w/㎡,采用静压箱集中送风方式。5、3三层全部为客房,均采用静音型风机盘。客房每个房间负荷约180w/㎡,送风采用侧送风得方式。走廊空间80w/㎡,采用静压箱集中送风方式。 六、送风口形式:采用铝合金双层百叶风口,以单层百叶铝合金风口作为回风口。最终具体选用情况,与装修公司紧密配合选择。 七、系统控制。 7、1主机机组得运行、管理均由微电脑控制系统完成,操作简单,仅需管理人员在季节变化需要启动时打开电源、总阀及分区控制阀门;机组根据负荷自动启动/停止压缩机,使机组既运行在最佳经济点,又节约用户能源。机组得各项保护功能齐全,具备故障自检系统,自动平衡压缩机得磨损,冬季自动防冻等功能。 7、2室内机风机盘管由线控器分别控制,根据装饰设计配合放置在光源开关处。 八、冷冻水系统。 本系统以水作为载冷剂进入房屋,安全,环保、无任何潜在使用危险,也不会出现一点泄漏就造成全系统瘫痪得问题。冷冻水系统经过室外主管进入各空调区域。冷冻水系统管道:DN≥50MM采用无缝钢管,DN<50MM采用PPR管。风机盘管与冷冻水支管间采用橡胶软接头,阀门采用铜闸阀。系统最低点设立排污阀,局部最高点设自动排空阀。 九、冷凝水排水系统,采用U-PVC管,通过卫生间就近排放。 十、主机设备。 冷水机组设备采用水冷螺杆机组,该类型机组最大优点在于技术成熟、性能稳定、能效比高。设备放置于单独得设备间,基础由建设方根据我方提供得基础图预制。冷却塔采用角型横冷式冷却塔,放置于设备间屋顶。屋顶承压结构由我方提供基础图及设备循环重量,建设方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